参加“国培计划”前四天的日志.docx

上传人:爱问知识人 文档编号:542559 上传时间:2018-11-19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6.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参加“国培计划”前四天的日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参加“国培计划”前四天的日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参加“国培计划”前四天的日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参加“国培计划”前四天的日志.docx(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参加“国培计划”前四天的日志 特征码 laCWatqHDkWFxUWvNdHw * 春风 yes or no?(国培第一天) 20XX 年 12 月 20 日星期一 华师大周兢教授筑建国家财富:从国际学前教育发展趋 势解读我国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的学前教育政策走向 1学前教育 or 筑建国家财富。这是对学前教育价值最高化的 提法,从国际到国内、从经济学研究到脑科学研究,无不例外 地关注学前教育的重要性。但是, “对早期教育的投入于社会具 有极高的回报价值” ,这大概是政策制定和发展议程中被宣传得 最少的事实之一。 (愚人小悟:学前教育在国际认识上已经达到很高的一个水平 或境界。学前内

2、部的人说给内部的人听,等于没说,相当于瓮 内共鸣,声音响,却无法外传。政府意识到了,协调相关部门 第 2 页 制订真正可量化可考核的具体指标了,学前教育才真有可能得 到真正的发展。否则,都是空的。 内部说得多了,反而会是一种障碍,徒增无奈。 ) 2发展学前教育已经成为国家教育事业的最佳发展实践区。 (1)抓入园率。介绍了俄罗斯、古巴等国从政府层面入手重视 学前教育的经验。 (愚人小悟:俄罗斯把学前教育定义为“教育和文化事业基础 之一” ,固定所有适龄儿童都应享受免费的学前教育,将九十拿 到经济休克转型中推向市场的幼儿园全部收回,从而实现了入 园率的高速增长。乍听到“俄罗斯经验”时,我想到的是省

3、 纲要征求意见座谈会上与宁波一位领导“关于民办幼儿园 发展”的对话。现在有些领导把民办幼儿园的引入作为激活幼 教内部竞争的手段,在民办幼儿园背后的规范问题、老百姓负 担问题、民办园教师地位与待遇等问题忽略不计。任何一种政 策都脱离不了当时的背景,政策无所谓好与坏,只有是否适合。 免费学前教育,嘉兴在十二五规划征求意见的多稿中一直保留, 第 3 页 最后被和谐掉了,原因是浙江省不提,教育部也只提到合理的 经费分担机制,因此,嘉兴还是继续“保守” 。可惜,今后嘉兴 幼教发展的唯一亮点没了,政府财政的负担轻了,老百姓的重 担卸下之日估计还遥远) 2加大公共财政投入。莫斯科行动纲要提出:各国学前教育公

4、 共财政投入应占教育总经费预算 6%。学前教育公共经费投入占 GDP 比例前三位分别是丹麦(2.1) 、瑞典(1.9) 、挪威(1.7) , 中国列倒数第一(0.035) ;学前教育学前教育公共经费占教育 预算的比例前三是匈牙利(14.7) 、法国(11.7) 、捷克(10) , 中国倒数第一(1.2) 。巴西、墨西哥、俄罗斯近年来发展迅速, 与国家重视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密不可分。 (愚人小悟:这个发展预计是乐观的,按照最新的说法,我们 的目标是 20XX 年占 5%,并以每年 1%的速度逐年增加。很了不 起!很快就赶超平均水平了。 ) 3公益性国家行动趋势。重视学前教育为社会贡献的起点公平,

5、目前解决不公平的方法有很多(即对处境不利儿童的发展问题 的干预) ,比如:向薄弱地区倾斜;对低收入家庭的减免等。 (愚人小悟:国外的经验也好、教训也好,对中国是否会有触 第 4 页 动?或者说中国政府能看到学前教育领域内部的一些问题、一 些经验?这些“内容”对政府的决策真正会有影响吗?如何协 调相关部门达成对学前教育发展的共识?这些是最最本质的问 题。 从大氛围看,幼教确实被关注了,从国家到省、市,都在做规 划,但会不会如同管理层级增多后信息经逐级传递会失真,到 了以县为主管理体制的最基层,再好的理念或初衷都没有原有 的味道了呢?就像本地区规划中对学前教育发展的提法,跟前 几年似乎没有本质的提

6、升。这是最最可怕的。 看似的春风,要有适宜的温度,要有适当的方向,要有合适的 让大家感受到风向的可飘动的物件,还要有一切可操作的可检 验的实实在在让我们摸得着的东西,春风,才真的是春风。 ) 关于早期阅读的一些新说法(国培第二天) 第 5 页 20XX 年 12 月 21 日 一、华师大张明红副教授作讲座早期阅读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摘了部分值得思考的内容) 1早期阅读的类型 假装阅读(好像在阅读) 倾听阅读(让儿童大量倾听,感受文字与图画的对应) 理解体验阅读(感受体验阅读中带来的情感态度,对中大班孩 子来说很重要, “预测、推理,把握绘本的重点难点”这很关键) 创造性阅读(表演等) 2最有效

7、的阅读方式 亲子阅读(成人陪伴、成人的诵读) 第 6 页 师幼共读(讲孩子看不懂的地方,引发孩子思考的问题,帮助 孩子提升的点, “最能打动你的是哪一幅” ,烘托主题的一些提 问,等等。而不要把更多的时间放在讲故事,不需要每一幅都 讲) 同伴阅读 自主阅读 3阅读教学安排不当. 重精读、轻泛读,幼儿阅读量不足(应鼓励孩子大量阅读,英 国:小班每学期读 20 本,中班 2530,大班不限;每周从图书 室借一本书回家) ; 重结果,轻过程,师生互动不足; 重集体阅读,轻个别阅读,个别指导不足。 4阅读活动设计和实施不当 阅读应保持“完整性” ,孩子缺少完整阅读能力,不能从前到后 第 7 页 完整阅

8、读并看懂。 “浏览” ,即自由翻阅,翻到后面可能自然就懂了,可以给孩子 这样的机会和方法(看看前面那一页,可能你就懂了) “提问”的设计抓住并解决重点和难点的问题,每个环节的问 题应着重解决孩子的那些无法理解的疑惑 5关于“悬读” 悬读,即阅读预测,建议在高潮时用,一般幼儿园老师都设置 在前(如用回形针别住不让看) ,这种方法不太好,悬读应设置 在后,如:书上用这种方法,你们呢? 太多的悬读不好(如太多的猜测和太多的“怎么办” ) ;有时可 以反复地读或倒过来读,因为预测需要线索,如幸运的一天 。 6关于“大声诵读” 很多时候,孩子的阅读需要成人大量的诵读或儿童自己的大声 诵读,从而形成多通道

9、的阅读。 第 8 页 成人的诵读有助于图画与文字的自然对应和文字的自然习 得。 (小悟:听到了一些不同的“声音” 。反思我们的早期阅读,在 某段时间,从上到下,大剂量地做,似乎有了固有的模式。当 教学方法成为某种模式时,我们应思考是否该从固有模式中 “跳出来”了。这些新声音,或许能对“跳跃”有帮助。尤其 是对早期阅读活动中老师“精读”的一些看法,比较赞同。有 时,早期阅读活动似乎与故事教学及所谓的看图讲述等没有太 大的区别,问题就在于阅读材料在活动之前故意保持其神秘性, “不舍得”提前投放。按照张教授的观点,不妨提前投放,那 么活动过程中可以真正发现孩子阅读中的难点,也可以用大量 的时间来解决

10、孩子在阅读理解过程中的问题,或作品本身的概 念与思想。试想一下,这样的阅读活动,问题的设计更宽泛, 结构化程度更低,因此,师生之间的互动也会更有深度。 其实,孩子是很聪明的,但是,我们常常把他们看得太“小” 了。 第 9 页 换个角度想想,如果我是孩子,怎样的早期阅读活动,会让我 觉得兴致盎然?经常换位思考,或许对教育活动质量的提升会 有帮助。 ) 二、浦南幼儿园的一个阅读活动狐狸爸爸鸭儿子 其实就是狐狸孵蛋啦 (一)目标: 1阅读狐狸爸爸孵化鸭儿子的有关情节,观察角色的大作和表 情,猜测分析狐狸心情的巨大转变。 2初步感受爱与被爱的快乐,学着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心中的感 受。 重点:理解故事中的

11、矛盾点,狐狸在发现蛋到孵出鸭子前后心 理变化的过程。 难点:能对图片进行细微观察并能合理想象、大胆阐述自己的 第 10 页 观点。 (二)大致流程 1激趣引疑:出示森林的背景图(多媒体) ,提问:森林里有 什么?幼儿回答后又问:森林里还有一样东西,看不见、摸不 着、闻不出味道,是什么呢?孩子们很积极地猜测:空气、声 音,等。老师告诉大家:那就是爱!接着问:听说过爱吗?引 发原有经验,最后老师小结什么是爱,并告诉孩子们森林里充 满了爱,所以大家生活得很快乐。 (突出材料的中心和主题,把调子定好) 2阅读理解: 首先是分段阅读,了解狐狸爸爸孵化鸭儿子的过程(大图书) 。 用教师翻幼儿看的方法粗粗浏

12、览 P1、P2,说说发生了什么事? 然后再重新细细看并讲:“可能是什么蛋?” “猜猜狐狸的心事? ”“你从哪里发现的?” (引导细致观察) ; 听故事的前半段(录音) ,听后讨论:“你帮狐狸出出主意,到 第 11 页 底是吃鸭蛋还是吃鸭肉?” 说说狐狸用绳子绑住蛋的方法是否安全;狐狸想找个更安全的 方法,帮它出出主意;学学狐狸孵蛋过程中“搬” “铲” “拔” “孵”等动作;讲讲狐狸过得好不好;讨论“狐狸这么辛苦, 你们觉得要不要继续孵蛋” 。 在层层烘托下,进入第一个高潮部分:体验狐狸在孵蛋过程中 对蛋的爱。煽情要素:背景音乐;幼儿当蛋,教师当狐狸给 “蛋”们摸摸脸、敲敲背、说着悄悄话, “蛋

13、”们很惬意地“享 受”着。 (很巧妙的一次体验,因为有了之前一次次对矛盾心理的梳理, 有了煽情的音乐和教师言行的煽动,孩子们很真实地进入“蛋” 的角色,很真实地感受到了“狐狸”对蛋的爱。在情感类教育 活动组织过程中,我们都知道要让孩子体验,但真正有效的体 验却不多。上述体验的设计很自然、很水到渠成,与体验的要 素设计和前期心理铺垫的有效有关系) 紧接着,又是一次体验活动:当看到“鸭蛋出现裂缝”时,老 师出示了一个大鸭蛋的图片,请孩子们说一句话为鸭宝宝加油, 当孩子们大声地、急切地喊着“小鸭小鸭快出来,我们爱你! 第 12 页 ”小鸭钻了出来,孩子们快乐地拍手欢呼。 (第二次的高潮来得很快。这次

14、体验,让孩子们站在狐狸的角 度,大胆地表达着自己对鸭宝宝的爱,一遍又一遍的说、一次 比一次更大声的喊,不断地强化着狐狸对鸭宝宝的爱) 其次是精细阅读,感受小鸭诞生后狐狸心理的变化(大图书) 。 在这个环节,老师抛出了一连串的问题:“为什么狐狸不吃鸭 宝宝?” “狐狸能不能做个好爸爸” ,很自然转入幼儿自主阅读 部分“狐狸怎样照顾鸭宝宝” ,并辨析“睡觉时,狐狸在做 什么?” “为什么狐狸要把自己绑住了游泳?不会游泳为什么还 要去呢?” “小鸭用瘪瘪嘴巴亲狐狸痛不痛?为什么狐狸还是很 开心?”等等 (细细地把这个早期阅读活动记录下来,想跟大家分享的是: 1同样的材料,可以用完全不同的思路来设计。

15、 狐狸爸爸鸭 儿子跟我们的狐狸孵蛋设计有很大差异,当然差异最主 要是取决于目标设定的不同,教无定法,思路不同,到达的目 的地也就不同,适宜的都是好的; 第 13 页 2绘本可以大胆地加或删。激发兴趣部分,老师插入了森林的 图片;绘本阅读过程中,老师在某些页面加进了一些符号或者 文字。如果前面的第一条想表达“思路为目标服务” ,那么这一 条应该是“方法也为目标服务” ,这些细小改动,初衷也是如此。 3不必妄加猜测。现在的阅读过程,我们往往把孩子当“小白 鼠” ,有意无意地鼓动其做毫无意义的猜测。有时我们不妨集中 一些、再集中一些,让孩子们的思维更有针对性。 4提问的高质量。不妨重新看看浦南幼儿园

16、老师设计的每个问 题,真的如同张明红教授所讲的“提问的设计应抓住并解决重 点和难点的问题,每个环节的问题应着重解决孩子的那些无法 理解的疑惑” 。再想想与自己设计的问题是怎样的,如此,我们 的差距在哪里就清楚了。这一点,是我着重想与大家分享的。 ) 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孩子的学习(国培第三天) 20XX 年 12 月 22 日 第 14 页 上午是华师大郭力平老师的讲座学龄前儿童学习方式的思考 主题:为什么学龄前期要以游戏为基本形式? “孩子一开始就能对感受到的客观现实有认识,慢慢开始意识 到行为背后的心理” “用自己的认识判断他人的行为” “孩子 的装扮可能是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源起” ,通过假装

17、,认识到他 人与自己的不同。 侧重自由游戏的幼儿园,儿童有更多机会进行装扮游戏,其发 展有优于侧重传统教学的幼儿园儿童。 第 15 页 学龄前期,孩子是通过内隐学习习得“大知识”的。 “大知识” 是指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知识,比如“儿童习得的语法的底 层结构、儿童习得的有关物理世界生物世界以及心理世界的基 本法则(如物体永久性、守恒、循环;理解生长;理解他人信 念的心理理论等) ” 这种知识如何传递和获得?这些知识大多是程序性知识,是默 会的知识,不是教会的,内隐学习是儿童获得大知识的重要途 径,内隐学习的主要方式是自主游戏。大知识大多在学龄前期 完成。 由此,我们反思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

18、从学习与发展的角度,看待幼儿从游戏走向学科教育的历程: 自由游戏基于主题的教育获得学科教学。要考虑这三 类型的学习模型:从中班到大班的时间点变化比较明显,方案 学习和有组织的学习活动的比例逐渐增大,而中班之前差异不 大,均以自由游戏为学习的主要方式。 如果我们看到了孩子这样一种习得大知识的特点,那么对比一 第 16 页 日安排现状可以有很多发现:比如:一日活动的安排中集体教 学活动时间安排在三个年龄段基本无差异;比如说个年龄段活 动类型、学习方式、时间安排上可以有更好的处理;比如说我 们可以更尊重儿童通过自由游戏进行学习的需求。 也可以对当前幼儿园课程设计的反思:每天游戏只有一小时, 而且不全

19、是自由游戏;在“区域活动”与“自主性游戏”之间 如何寻找平衡点;现在主题教学成为“游戏与学习”之争的唯 一答案时,如何考虑学习方式的动态变化和协调,使集体活动 与自主游戏之间也找到融合和平衡? 也许,这些话题都是很宏观的,老师们关心的是:我可以做什 么?我应该改什么?我在想,不管现在有没有明确具体的举措, 只要我们去关注孩子们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进程,那么举措自然 就应运而生。还是这句老话,学会“换角度” ,学会理解孩子的 学习,一需要理论的更新,二需要方法的改变。有了此前提, 才会走出“惯性” 。 孩子的自主游戏(国培第四天) 第 17 页 20XX 年 12 月 23 日星期四 还是沿着昨天的

20、思路,由华爱华教授谈游戏中的学习 ,虽然 内容有交叉,但蛮有感触。 关于游戏与儿童发展的关系: “游戏反映发展:是儿童已有经验的表现活动,所以老师要会 看懂“已有经验是什么” “水平处于什么程度” “从游戏行为看 背后蕴含什么” ,老师的评价表现性评价。 “聪明的孩子会 玩” , “聪明”孩子发展水平高, “会玩”孩子游戏水平 高。 游戏巩固发展:强化已有经验,游戏中有大量的自发重复练习 性行为。自发重复行为一定是有意义的。重复到不再重复该行 为,就实现了该行为背后的发展。 游戏促进发展:游戏中还有尝试、探索行为,即大量的试误行 为。比如:长期滑滑梯的行为变式:倒爬、赋予一定情景等 游戏是儿童

21、在最近发展区内的活动,是最有价值的活动,在游 第 18 页 戏中孩子自己创造最近发展区。 ” 今天,还观摩了南西幼儿园孩子们的自主游戏,跟去年“全国 游戏研讨会”期间看到的大致相似,很常态。孩子们很自由地 扮演着自己喜欢的角色,很投入地玩着。 在回答学员们关于“如何真正落实游戏为基本活动形式”之疑 惑时,华爱华教授的几句话还是蛮值得回味的,跟大家分享: 1把游戏的机会还给孩子。要相信孩子,即使没有你的介入, 孩子也在自主游戏中发展。 2如果还没找到游戏与教学的平衡点,那暂时就不要融合,分 头去研究:在游戏中研究如何“看”孩子;在教学中研究如何 教。 3不会“看”孩子不要紧,先学会“讲故事” ,分析大家讲的 故事里“有什么” ,那么长此以往,在故事中可能慢慢会看到更 多。 突然间很伤感,很怀念好多年前园里轰轰烈烈开展创造性游戏 的那段时光,孩子们很快乐,孩子们很聪明。我们也快乐,快 第 19 页 乐着孩子们的快乐,享受着孩子们的智慧,真好!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事务文书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