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上册《连加连减》教学设计.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5429257 上传时间:2020-05-07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50.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数学上册《连加连减》教学设计.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年级数学上册《连加连减》教学设计.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年级数学上册《连加连减》教学设计.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一年级数学上册《连加连减》教学设计.pdf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一年级数学上册《连加连减》教学设计.pdf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一年级数学上册《连加连减》教学设计.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数学上册《连加连减》教学设计.pdf(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一年级数学上册连加连减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苏教版下册教材72、73 页。 二、教学目标:1. 通过直接观察,使学生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 2. 掌握连加、连减算式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让学生联系实际情境,体会连加、连减意义和理解运算顺序,学 会计算。使学生理解图意列出算式。 四、教学准备:课件、小棒、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旧引新 师:小朋友们,这个星期天,你们都到哪儿去玩儿了?(生自由 发言) 师:这个星期天,小红和妈妈去乡下的奶奶家玩。 星期天一大早, 小红的妈妈就带着她乘上“ 口算号” 公共汽车出发了。来,我们都看看 有哪些口算,也来算一

2、算吧! 学生看卡片口算: 4+1=5 2+5=7 5-2=3 8-2=6 5+3=8 7+0=7 3-1=2 6-2=4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了小朋友去乡下奶奶家游玩和乘坐“ 口 算号” 公共汽车的情境,进行口算练习,既调动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 又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1、导入:小朋友算得真是快啊,看来以前的知识学得非常好,今天 有信心和老师一起来学习新知识吗? 2、(1)出示图片,分组讨论、交流,。 提问:小红一共摘下几个南瓜呢?怎样列式? (4+2=6,6+1=7) (2)提问:其他组有不同的方法吗?(4+2+1) 提问:为什么这样列式?谁会读这个算式? (3) 这个算式好象和我

3、们以前学的有点不一样,谁来给这种算式取个 名字?说明:对了,象这样有两个加号的算式我们把它叫做“连加” (板书课题) 这个连加算中的 4 表示什么? 2 呢?1 呢? 4+2+1表示把几个数合起来?哪三个数? 引导学生口述: 4+2+1表示把 4、2、1 三个数合起来的意思。(指名 说、小组互说) (4) 那么这个算式怎么算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谁能用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把你的计算方法说一遍?(指名说一说) (5)比较不同。 引导学生看这两个算式与以前学过的加法算式有什么不同? 有三个数,两个加号,让学生给这样的算式起名字。指出:数学 上叫做连加(板书:连加)生齐读。 (6)说算理: 师:4+

4、2+1=7的 7,你是怎么算出来的?(生先讨论,再汇报) 汇报交流(学生可能说一个一个地数出来的。或是先算4+2=6 再算 6+1=7 不管哪种方法,学生只要说出理由,都给予肯定。) 师:是呀,计算连加时我们一般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师指板书: 4+2=6 ),算出得数 6(将 6 填到框中)然后再把算出的得数(强调 是算出的得数)加上第三个数,这样的计算,也就是说按从左往右的 顺序计算。(板书:从左往右) 学生齐说计算方法。 3、 (1)出示摘丝瓜图,引导学生说图意。 谁知道这个算式是什么意思?你能摆学具的办法来说明它表示的意 思吗?(学生操作,指名板演) (2)说明:原来 8-3-1 表示从

5、8 里面先去掉 3 再去掉 1,还剩几? 那么我们在计算的时候先算什么呢? 学生说计算过程,师板书 指名说计算过程、小组互说。 像这样的题叫什么题呢?(连减)板书完成课题 指出:计算连减时一般也是先把前两个数相减,再把算出的得数减去 第三个数,也就是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5、小结:刚才我们学习了什么?不管是连加还是连减我们一般都要 先算前面两个数,不过,我们在计算的时候还要非常的细心。 (对于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得非常好,今天我们就要应用它进一步学习 新的知识。) 六、联系情境、应用拓展 1、试一试 师:下面看老师摆出的图,你们会列式计算吗? 操作:( 1)先 3 根小棒,再摆 3 根,再摆 2

6、 根 (2)先摆 10 个正方形片,先圈4 个,再圈出 2 个) 学生看教师操作过程分别在书本72 页上列式计算。 提问: 3+3+2 你是怎么算的? 10-4-2 同上教学并提问:为什么用10 去减呢? 1、想想做做第 1 题 看图列式一共有 8 辆车,和猪八戒吃10 块西瓜 2、想想做做第 2 题 师:看到有一棵高高的树, 一群小鸟正在上面快乐地飞翔呢! (多 媒体出示动态的图) 你能说出这幅图的意思吗?看了这幅图,小朋友 能自己列出一道连加算式吗?(板演齐练)指名问:4+3+3 表示什 么意思? 10 表示什么? 3、想想做做第题 3 师:小河边有高高的树,清澈的小河里,还有着一群可爱的

7、小鸭 子在游玩呢!(出示图片) 谁知道这幅图是什么意思啊?你会列出一 个连减算式吗? 9-2-4 表示什么意思?得数3 表示?为什么从 9 里面 去掉呢? 4、想想做做第 4 题(不看图你会算吗?) 5、给小鸭子找家 师:小鸭子们在河里游玩了一会都上岸了,可是,它们却找不到 自己的家了,小朋友们,你们愿意帮他们找一找吗?(出示图,小鸭 子身上写着得数,小房子上写着相应的算式) 学生上来给小鸭子找家,个别提问:你是怎么算的? 师:还有谁找不到家啊?哦, 老师帮得数是 1 的小鸭子造了一座 房子,但只完成了一半,小朋友们能帮它造完吗?(学生交流方框中 应填几) 师: 你们真棒!咦?这里还有一只小鸭

8、子, 它为什么这么伤心啊? 那怎么办呢?谁愿意给它造房子?(学生给得数是4 的小鸭子造房 子,指名反馈,教师将相应的连加或连减算式板书) 【给小鸭子找家的游戏活动,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在其间渗透 一些需逆思考的题目, 进一步激活学生的思维, 也让学生体验到学知 识,用知识的快乐。】 四、总结全课 这节课我们都学习了什么?你收获多吗? (今天我们学会了连加、连减,在计算时,一般是从左往右的顺序依 次计算的。加、连减的意义,更让学生感受到连加、连减与实际生活 的紧密联系。其间,采用由扶到放、小组或同桌合作讨论的教学方式, 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观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反思 连加、连减这节

9、课的知识点经常用来解决我们在日常生活中 遇到的实际问题,将它放在学习了10 以内两个数相加、减的后面, 一方面是对加、 减法含义的一个拓展, 另一方面也体现新课标提出的 “ 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 这一理念。本单元主要难在计算过程上, 都要分两步进行口算才能算出结果,特别是第二步计算要用到第一步 算出的得数作加数或被减数, 才能完成计算任务。 所以这个知识点在 教材中的位置是比较重要的。而学生在学习这个知识前已经熟知加、 减法的含义, 对 10 以内数的加减口算也比较熟练。而且学生具有 “ 添 上、再添上 ” 与“ 去掉、再去掉 ” 的生活经验,所以理解连加、连减的 含义并不困难。但是一年级

10、儿童受到年龄特点的限制,注意力易分散, 有意注意时间短, 思维还处在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像连加连减这样需 要较强注意力的知识点, 对他们来说是学习上的难点, 表现在由于看 不见或忘记第一步计算结果而导致第二步计算受阻的现象。 在教学连减时,学生根据连加的运算顺序在多媒体课件的演示下 自主探究连减的运算顺序。 学生大胆地去尝试各种方法, 从中体会到 数学的乐趣,从而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学生在观察、思考、交流、 活动中探索新知识,感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感受数学的作用,经历 了探讨“连加连减”的过程。在练习的处理上,注重把握练习的层次 性,形式吸引孩子,让孩子在玩中学,乐中学。但由于课前对学生 计算能力估计过高, 教材理解也不够透彻, 导致在巩固连减环节大部 分学生不能很好的完成学习任务, 从而使整堂课不能很好地完成预先 设定的教学目标。 2012 年 11 月 22 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