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综合检测【4】种群和群落(含答案).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5437953 上传时间:2020-05-11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172.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综合检测【4】种群和群落(含答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综合检测【4】种群和群落(含答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综合检测【4】种群和群落(含答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综合检测【4】种群和群落(含答案).pdf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综合检测【4】种群和群落(含答案).pdf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综合检测【4】种群和群落(含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综合检测【4】种群和群落(含答案).pdf(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 4 章 一、选择题 (每小题 4 分,共 60 分) 1下列不属于对种群特征描述的是() A蒲公英杂乱无章地分布在操场上 B某市男性公民与女性公民的比例为11.5 C某池塘生活了约150 种生物 D深圳市近三年迁入的人口约为31 万人,约占总人口的5% 解析:种群是指生活在一定自然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所以某池塘中150 种生 物已经超出了种群的范畴;而选项A、B、D 分别描述的是种群的空间特征、性别比例和迁入 率。 答案:C 2右图所示为自然环境中生物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 述错误的是 () Aa 到 b 点种群增长速率减小,c 点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 B为了可持续发展,最好将池

2、塘中的鱼捕捞到b 点 Ccd 段波动的直接原因是迁入和迁出、出生率和死亡率变动所致 D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来源于种群的年龄组成 解析:a到 b 点种群增长速率增大,c 点是种群数量达到了K 值,而种群的增长速率为 零, A 错误;为了维持可持续发展,可以将鱼捕捞到b 点,此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B 正 确; cd 段种群数量波动的直接决定因素就是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C 正确;预 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依据为年龄组成,D 正确。 答案:A 3农业科技人员对草原鼠害进行调查时,在1 公顷范围内随机选定某区域,第一次放置 了 100 只鼠笼,捕获68 只鼠,标记后原地放回,一段时间后在相

3、同位置又放置了100 只鼠 笼,捕获54 只鼠,其中标记鼠有12 只。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草原上鼠与牛、羊是竞争关系,鼠害会严重影响畜牧业的发展 B这种调查的方法称为样方法 C该区域中鼠的种群密度较大,约为306 只 /公顷,必须积极防治 D如果在两次捕鼠期间发生草原大火,则统计结果是不准确的 解析:羊与牛同以草为食,所以两者为竞争关系,同时老鼠会破坏草原的环境容纳 量, A 正确;题干中用的方法是标志重捕法,B 错误;由计算公式中的个体总数N/初次捕获 标志数 M再次捕获个体数n/重捕的标志个数m,可以求得该种群密度大约为306 只/公顷, C 正确;若草原发生大火会导致老鼠个体的

4、死亡或迁出,影响种群密度的调查,D 正确。 答案:B 4下列探究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通过取样器取样的方法可以采集、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如鼠妇、蝗虫 等 B随机选取若干样方,通过计数样方内某种双子叶植物的个体数,可以求得该种群密 度 C在蚜虫活动的范围内,可以用样方法估算蚜虫的种群密度 D通过对酵母菌培养液抽样检测的方法,可以研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目变化规律 解析:取样器取样法可以采集、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的种类,而不能判断其数量,同时 蝗虫不属于土壤中的小动物,A 错误;随机取样是样方法调查个体数量的基本原则,主要用 于双子叶植物的调查,B 正确;调查蚜虫的种群数量使用的是样方

5、法,C 正确;通过对酵母 菌培养液进行抽样检测来表示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D 正确。 答案:A 5下列有关草原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草原上的牧草长势整齐,因此群落在垂直方向上没有分层现象 B在群落水平结构上研究草原,要研究草原的范围和边界 C过度放牧、退耕还草等人为活动不会影响草原群落的自然演替 D草原群落上的动物在水平方向上是均匀分布的 解析:草原群落在垂直方向上也有分层现象,A 错误;人类的活动会改变群落演替的 方向和速度,B 正确;草原群落的动物分布是以植物分布为基础的,但并不是均匀分布,群 落的范围和边界也是群落水平结构研究的问题,C、D 错误。 答案:B 6下图表示

6、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和有环境阻力条件下的增长曲线,下列有关种群数量增 长曲线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图 1 为“ J”型增长,每年增加的个体数量始终不变 B图 2 为“ S”型增长, G 点时增长速率达到最大值 C防治蝗灾应在害虫数量达到F 点时进行 D渔业捕捞后剩余量应该在E 点左右 解析:图 1 曲线的斜率代表种群的增长速率(即单位时间内种群个体的增加数目),由题 图曲线特征可以看出,在不同的时间点,曲线的斜率不同,即种群的增长速率不同,A 错 误;图 2 中 G 点时种群的数目不再变化,增长速率为0,B 错误;防治蝗灾应该在D 点之前 进行,超过D 点,蝗虫增长速率加快,灭虫效果差,C 错误

7、;渔业捕捞应该在超过K/2 时进 行,且每次捕捞后的剩余量应保持在E 点左右,此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D 正确。 答案:D 7下图为某种群数量增长的“ J”型曲线和 “ S”型曲线。若不考虑迁入和迁出,下列有关叙 述错误的是 () A改善空间和资源条件有望使K 值提高 Bbc 段种群增长率逐渐下降,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Cbc 段其天敌捕食的成功率增加 D比较曲线Y 与曲线 X,表明在自然状态下种群无法超出理想状态下的最大增长率 解析:在 bc 段,随种群密度的增加,种内斗争加剧,天敌增多,死亡率逐渐上升,但 出生率仍然大于死亡率;种群增长率虽然逐渐下降,但种群数量仍在不断增多。图中曲线也 显示在

8、自然状态下种群无法超出理想状态下的最大增长率,同时改善空间和资源条件有望使 K 值提高。 答案:B 8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实验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大的是() A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时,从试管上层液体中吸出培养液计数前没有振荡试 管 B调查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用诱虫器采集小动物时没有打开电灯 C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池塘中鲤鱼的种群密度时,部分鲤鱼身上的标志物脱落 D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的蒲公英的种群密度时,未统计在样方线上的个体 解析:取酵母菌培养液上层的液体前未振荡试管,测定的酵母菌数量比实际要少,A 错误;诱虫器采集小动物时没有打开电灯,小动物进入收集器的数量较少,B 错误;样方

9、法 统计植物数量时未统计样方线上的个体也会导致实验数值比实际值低,C 正确, D 错误。 答案:C 9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计算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小的是() A标志重捕法调查野兔种群密度时个别标志物脱落 B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时以患者家系为调查对象 C样方法调查法国梧桐种群密度时在分布较稀疏的地区取样 D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统计方格内和在相邻两边上的菌体 解析:标志重捕法调查野兔种群密度时个别标志物脱落会使计算出的数值比实际数值 偏大。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时应在较大的人群中进行,如果在患者家系中调查会使所得发 病率偏大。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统计方格内和在相邻两边上的菌

10、体,这样得到的 数值基本上与实际相符。样方法调查植物种群密度要随机取样,如果选择个体较少的区域作 为样方,则计算的数值小于实际数值。 答案:C 10下列有关种群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种群的K 值为 a B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某草原东亚飞蝗卵的密度 C山毛榉种群和它所在的群落一样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层现象 D理想状态下,种群呈“ J”型增长 解析:种群增长到一定程度,在一定范围内波动,波动的中轴线所代表的数值即为K 值;调查虫卵的密度用样方法;种群内部不具有分层现象。 答案:D 11资源的合理使用是使产量最大化的同时,又不影响资源的持久利用。自然种群增长 呈“S”型曲线。假设种群的K 值为 200,

11、N 表示种群数量,据表分析正确的是() 曲线上的点N (KN)/K S120 0.90 S250 0.75 S3100 0.50 S4150 0.25 S5180 0.10 A环境阻力对种群增长的影响出现在S4点之后 B防治蝗虫应在蝗虫数量达到S3点时进行 C渔业捕捞后需控制剩余量在S3点 D(KN)/K 值为 0.25 时,种群增长率最大 解析:在 S3点时达到了K/2 值,此时种群的增长率最大,即(KN)/K 值为 0.50,种群 的增长速率最大;所以渔业捕捞后需将剩余量控制在S3点,有利于种群数量的恢复。 答案:C 12如下图a、b 表示种群在不同条件下的增长曲线,c 为 b 曲线对应的

12、种群增长速率。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在自然界中不可能存在类似a 曲线表示的种群增长情况 B在 t 时刻 b曲线对应的种群数量大小为环境容纳量的一半,即K/2 Cb 曲线表示种群的数量增长可能受其本身密度增加的制约 Dc 曲线表示的种群增长规律可用于指导渔业捕捞等 解析:a 为理想环境下的种群“ J” 型增长曲线,一个种群迁入一个适宜的环境后初期的 数量的变化近似“ J” 型增长曲线, A 错误; b 曲线为实际环境中种群增长“ S” 型曲线,当种群数 量达到K/2 时,种群增长速率达到最大,B 正确;当种群数量达到一定数值时,在天敌、食 物、生存空间、种内斗争等因素的作用下增长速率减慢,最

13、后稳定在K 值, C 正确; c 曲线表 示的种群增长规律可用于指导渔业捕捞等,D 正确。 答案:A 13以下有关群落演替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演替的开始是早期出现的生物逐渐改变了该地区的环境,而环境的改变不能够影响 生物群落 B早期群落以物种多样性高,结构复杂等为特征 C生物与非生物因素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可导致群落演替 D群落演替是自然发生的进程,人类不能够影响其顶极群落 解析:生物群落与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导致群落的演替;群落演替早期,群落组 成单一、结构简单,发展到顶级群落,物种多样性高,结构复杂;影响群落演替的因素有群 落内部因素、外界环境因素和人类活动,人类对群落演替的影响要远

14、远超过其他所有的生态 因子。 答案:C 14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种群 “ S”型增长曲线表示种群数量和食物的关系 B人类活动不能改变群落的演替方向,但能改变演替速度 C捕食和竞争等种间关系对维持群落的相对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D一座山中从山脚到山顶物种的差异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 解析:种群 “ S” 型增长曲线表示的是种群数量和时间的关系,A 错误;人类活动不仅能 改变群落的演替方向,而且也能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B 错误;捕食和竞争等种间关系对维 持群落的相对稳定具有重要作用,C 正确;一座山中从山脚到山顶物种的差异属于群落的水 平结构, D 错误。 答案:C 15右图表示有限

15、环境中某一种群增长的曲线。下列有关叙述 正确的是 () K 值是环境条件所允许达到的种群数量最大值在K 值 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如果不考虑迁入、迁出等其他因素,在K 值时,出生率死亡 率假设这是鱼的种群,当种群达到K 值时开始捕捞,可持续获得最高产量 AB CD 解析:在 K 2 时,种群的增长率最大;种群达到 K 2值时开始捕捞,才可持续获得最高产 量。 答案:B 二、非选择题 (共 40 分) 16(20 分)下表是某地森林群落演替过程中相关项目的调查,试根据表中数据回答问 题: 调查时间 调查项目 1953 年1973 年1984 年1996 年 叶面积指数2.48 6.61 11.2

16、8 17.76 光能截获率 /% 20.3 42.3 88.9 95.9 总初级生产量 t hm 2 a117.43 55.50 116.61 150.81 净初级生产量 t hm 2 a1 1.50 14.52 23.88 26.00 注:叶面积指数指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的总叶面积,叶面积指数越大,叶片交错重叠程 度越大。 (1)该地区生物群落的演替类型属于_演替,从数据分析,在演替过程中群落物种 丰富度变化趋势是_。对该地区群落结构进行调查时,测定群落中植物丰富度的 最 简 单 方 法 是 _ , 同 时 注 意 调 查 不 同 物 种 _情况,以获知群落的垂直结构。 (2)请在图中绘出生产

17、者呼吸量与叶面积指数之间的关系曲线。 (3)统计表明,随着群落演替的进行,生态系统光能截获率变化与叶面积指数的关系是 _ 。 (4)当各项调查数据_ 时,可判断此生物群落发展到了顶极群 落。 解析:从时间上看,该演替的速度较快,属于次生演替。由图表数据可以看出,叶面 积指数、净初级生产量都增大,说明生态系统中物种增多。测定群落中植物丰富度的最简单 方法是记名调查法。群落是一个动态系统,它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任何环境下的演替都是最 终达到一个成熟阶段,这时候群落和周围环境处于相对平衡的稳定状态。 答案:(1)次生逐渐提高识别这些植物并列出它们的名录在垂直空间上的分层 (2)如图 (3)随着叶面积指

18、数的增大,光能截获率升高 (4)长时间在一定范围内波动(长时间相对稳定) 17(20 分 )某研究所对一个河流生态系统进行了几年的跟踪调查。a、b 为种群数量变化 图, c 图表示某种鱼迁入此生态系统后的种群数量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d 为出生率和 死亡率变化曲线。请分析回答: (1)图 a、b 能反映鱼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是_。 (2)t2时期后,种群数量 _,其主要原因是_和_相等,对应于d 图 中的 _点。 (3)在 t1时该种群的年龄组成可能为 _型。 (4)若在 t2时种群数量为 K,为了保护这种鱼类资源不受破坏,以便持续地获得最大捕鱼 量,应使这种鱼的种群数量保持在_水平,因为此时_。 解析:(1)图 c 为 “ S” 型增长模型中增长速率的变化,所以a、b 中能反映鱼种群数量变 化的曲线是b;(2)t2时期后,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相等,种群数量达到稳定,此时对应于d 图中的D 点; (3)在 t1时种群的增长速率达到最大,此时的年龄组成可能为增长型;(4)捕鱼 时,种群的剩余数量应该维持在K/2 左右,此时的种群增长速率最大,有利于种群数量的恢 复。 答案:(1)b(2)不再增加出生率死亡率D (3)增长(4)K/2种群增长速率最大(或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