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1、2单元教案.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5439905 上传时间:2020-05-11 格式:PDF 页数:24 大小:395.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2015学年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1、2单元教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2014—2015学年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1、2单元教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2014—2015学年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1、2单元教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2014—2015学年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1、2单元教案.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2014—2015学年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1、2单元教案.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2015学年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1、2单元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2015学年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1、2单元教案.pdf(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思考与调整:+ 汇龙小学二年级数学学科教案 第 一单元课题:连加连减第 1 教时总第 1 个教案 执教者:陈海燕 教学内容:教科书p1、2 页。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正确掌握用竖式计算100 以内连加、连减两步式题的方法。 2. 通过计算连加、连减两步式题,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的能力及书写工整、规范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正确掌握用竖式计算100 以内连加、连减两步式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掌握用竖式计算100 以内连加、连减两步式题的方法。 教学准备:投影仪、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学情预判: 受旧知的影响,估计大部分学生会采用分竖式计算此题,先用用竖式

2、算出第一步加法的和46,并把它作为第二步计算的一个加数,写在第二个 竖式上,再把第一步计算的得数46 与算式中的第三个加数26 相加。但也 不排除有个别学生使用连竖式,但是为什么第二个竖式可以接着第一个竖 式写,这里的理解需要细化. 一、情景导入: 1. (出示图片“连加连减”)教师叙述例1 的已知条件。 2. 提问: (1)听完老师的叙述,你都知道了些什么? (2)根据这些已知条件,可以提出一个什么问题呢? (3)待学生回答后,完整的出示例1: 同学们折纸船,第一人折了19 只,第二人折了27 只,第三人折了26 只。三个人一共折了多少只? (4)要求三个人一共折了多少只,你准备怎么列式?

3、二、探究交流: 1. 教学例 1。19+27+26= (1)提问引导: 观察,这道题有什么特点? 这道题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这道题的数比较大,口算起来比较慢,你们有什么好办法? (2)分组讨论不同的计算方法及各种计算方法的优劣。 要求: 思考与调整:+ 先分小组讨论这道题的计算方法(你们组准备怎么做)。 把本组讨论出的方法做在练习本上。 如果一个组讨论后得到了几种不同的方法,可以都记录下来。 (讨论过程中,重点提示学生: 首先,在别的同学发言时,要认真地倾听同学的发言,找出其他同学 的优缺点。 其次,在听完别人的发言后,要善于给同学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要善于在交流的过程中学习。学习别人的好方法

4、、好思路、 好习惯等。 ) 对比三种方法,选择最优方法: 问:谁来说说,这三种方法各有什么优缺点? 方法一:两个竖式计算 优点: 1. 同学们比较熟悉这种竖式的书写方法。 2. 在计算过程中,难度较小,不易出错。 缺点: 1. 费时间。 2. 这两个竖式不太好安排格式,如果写不好,容易显得很乱。 方法二:连着写两个竖式计算。 优点: 1. 写起来会比第一种方法省点时间,少写了一个62,竖式由两个减少到 了一个。 2. 这个竖式写起来会比较美观。(相对于第一个竖式而言) 缺点: 容易丢掉第二步的加号。 方法三:写一个竖式计算。 优点: 1. 更省时间。 2. 计算时比较简单,只要一位一位的计算就

5、可以了。 缺点: 1. 在计算的过程中,容易丢掉进位。 2. 对于一些计算不熟练的同学来说,计算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师:这三种方法各有各的优缺点,在同学们自己做题时,可以选择一种 自己最喜欢的,最省时的方法。 (5)小结: 问:做完这道题,大家有什么收获? 2教学试一试。 (1)直接出示试一试 90 2528 思考与调整:+ (2)对比: 问:这道题与例1 有什么不同? 例 1:是一道连加的两步式题。能得到三种不同的算法。 例 2:是一道连减的两步式题。只能用例1 中的前两种方法。 (3)师生、生生多边交流: 问:这道题怎么算最好? 用两个竖式计算最保险 老师举例90-20-25 怎样算最好?

6、 (4)小结:哪一步如果能口算,就可以口算,在计算过程中,提高自己的 计算能力。 三、反馈完善: 1. 想想做做1。 独立完成,说说做题的注意点。 2. 想想做做2。 要求:做题速度比较快的学生可以按顺序将六道题目依次做完,做题速度 比较慢的学生可以任选三道题计算出结果。 3. 想想做做3。 小组互相说说图意,列式。然后交流。 4. 想想做做4。 (1) 要求一共摘了多少个?与哪两个已知条件有关?怎样列式?为什么? 计算。 (2)运走 60 个是从哪里运走的?怎样求出还剩多少个?怎样列式?为什 么?计算。 四、课堂总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1. 大家有什么收获? 2. 还有什么问题吗?

7、3. 除了同学们总结出来的方法,你还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吗? 五、课堂作业: 补充习题。 思考与调整: 汇龙小学二年级数学学科教案 第 一单元课题:加减混合第 2 教时总第 2 个教案 执教者:陈海燕 教学内容:教科书p3、4 页。 教学目标: 1. 掌握不带括号的加减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2. 用竖式正确计算加减混合两步式题,提高计算能力。 3. 培养观察、比较、分析能力,养成认真审题、书写工整和格式规范的良 好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用竖式计算不带括号的加减混合两步式题。 教学难点: 用竖式计算不带括号的加减混合两步式题。 教学准备:投影仪、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 (出

8、示图片“连加连减”)教师叙述例2 的已知条件。 2. 提问: (1)听完老师的叙述,你都知道了些什么? (2)根据这些已知条件,可以提出一个什么问题呢? (3)待学生回答后,完整的出示例2: 同学们折纸船, 男生一共折了38 只,女生一共折了42 只。送给幼儿 园 33 只,还剩多少只? (4)要求还剩多少只,你准备怎么列式? 二、探究交流: 1教学例2。 (1)出示 38+42-33= (2)问:谁来说说,这道题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3)问:说一说,这道题与我们上节课已经学习的连加和连减的两步 式题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区别: 1上节课学习的题目不是连加就是连减,题目中的运算符号 都相同。 联

9、系:1 今天学习的题目跟上节课学习的题目都要写竖式计算。2 我 们能向上节课一样,想出不同的竖式的写法。 (4)学生独立试做例2(教师行间巡视,随时请不同做法的学生到黑 板上板演。) (5)在学生们试做的两种方法中,对比,择优。引导学生选择省时省 思考与调整: 力的算法。 (6)师:谁来说一说,做像今天这样的题目时,要注意些什么问题? 抄数的时候要仔细,不要因为把数抄错出现计算错误; 在竖式计算过程中,要注意看清运算符号; 在计算之前要先想一想,这道题的运算顺序是什么,运算顺序错了, 题目就该算错了。 2. 试一试: 60-38+40= 学生独立试算,通过讨论要让学生知道能口算的要口算,不要每

10、一步都 用竖式。 三、反馈完善: 1.想想做做1。 要求:做题速度比较快的学生可以按顺序将四道题目依次做完,做题速 度比较慢的学生可以从每个做一做里任选一道题计算出结果。 2.想想做做2。 独立完成,你是怎样计算的?(口算或竖式计算) 3. 想想做做3。 独立完成,交流算法。 4. 想想做做4。 学生读题后独立解决。 交流,说说你是怎样解答的? 5. 想想做做5。 (1)要求全班一共栽树多少棵?与哪两个已知条件有关?怎样列式?为 什么?计算。 (2)要求女生栽树多少棵?与哪两个已知条件有关?怎样列式?为什 么?计算。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五、课堂作业: 补充习题。 思考

11、与调整: 汇龙小学二年级数学学科教案 第 一单元课题:练习一第 3 教时总第 3 个教案 执教者:陈海燕 教学内容 : 书 P5页练习一1 4 题 教学目标 : 1. 巩固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连加连减与加减混合计算方法。 2. 提高学生的计算正确能力。 3.培养简单的分析推理能力,合理分析出数量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连加连减与加减混合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提高学生的计算正确能力。 课前准备 :光盘、课件。 教学预设 : 一、知识再现: 1.口算 4+26 357 35+6 45-20 68+9 70-8 2 练习: 25+28+14 50 27+15 (1)学生独立练习。

12、 (2)集体交流。两步计算的两位数加减的计算顺序与计算方法 二、基本练习 1. 练习一第2 题。 22+28+34 84-8-28 75-27+30 62-39+25 学生独立计算完成后,集体交流。 有错误的学生说说自己错在哪儿了,给自己一个提醒并独立纠正。 2. 练习一第3 题 算出每条线上3 个数的和,填在()里 学生独立解答,然后在小组交流。 指一个组上台展示,说清解题思考方法。 有错误的学生说说自己错在哪儿了,给自己一个提醒并独立纠正。 3. 练习一第4 题。 小华在鸡舍里拾鸡蛋。 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 28个25 个 37 个 三天一共拾了多少个? 独立列式计算,再集体交流。 说说你是

13、怎么列式的,请学生上黑板演示,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思考与调整: 三、综合练习: 1. 计算下面各题,能口算的就口算。 45-25+32 47+19-9 40+36+14 95-50-39 学生独立解答 , 派学生代表上黑板演示。教师及时指出存在问题。 2. 红星小学五年级参加三项体育活动人数分别是打篮球42 人人,跳绳30 人,踢足球36 人。 (1)参加三项活动的一共有多少人? (2)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学生独立解答。 集体交流。问题(1)只要指名回答正确就可。 问题( 2)采用一人提出问题,再指一人解答此问题。教师对不 合理的问题要及时介入阻止,对不确切的问题要及时帮助纠正。 3. 思考

14、题 交换哪两筐,可以使两车运的苹果个数同样多? 集体交流, 提示:左边和右边的箩筐里都有26 个,只要看两组数据:32+28 和 24+22,把 28 和 22 两个数字交换或者把32 和 24 交换都可以使两车运的苹 果个数同样多。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练习,你有了哪些新的收获? 布置作业:补充习题P 思考与调整: 汇龙小学二年级数学学科教案 第 一单元课题:通过加减法使两个数量同样多第 4 教时总第 4 个教案 执教者:陈海燕 教学内容 : 书 P6-8 例 3 及想想做做1-4 题 教学目标 : 1. 通过实践操作,理解并掌握“使两个数量同样多的实际问题”的数 量关系,并能正确列

15、式解答。 2.经历操作过程,形成自信表述思考问题的过程与方法,在解决问题的 过程中培养初步的推理能力。 3.充分展示学生的思考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操作理解怎样使两个数量同样多。 教学难点 :体会怎样使两个数量同样多,形成概括性认识。 课前准备 :小圆片、光盘、课件。 教学过程 : 学情预判: 受一年级时练习的思考题的影响,学生在讨论例题时可能大多想到的是第 三种方法,但这种方法恰恰是相对而言比较难的一种,这就要求教师在讲解 时引导学生理解第一和第二种方法。 一、情境引入: 1. 师:小军和芳芳在玩穿彩珠的游戏,小军穿了8 个,芳芳穿了12 个, 可是接下来小军和芳芳

16、遇到了一个问题,怎样才能使两串彩珠同样多?咱们 一起快去帮帮忙吧。 2. .引入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将继续研究学习“使两个数量同样多” 实际问题。 二、探究交流: 1. 出示情景图: 小军:我穿了8 个彩珠。 芳芳:我穿了12 个彩珠。 讨论一:要让两串彩珠同样多,你有什么办法? (1)先独立操作,再在学习小组内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小朋友拿出小圆片试着摆摆看。) (2)集体交流: ( 让学生充分说出自己判断正确的理由,从而要求学生养成解答完题目, 自己反思的习惯。) 小军 芳芳 因为小军比芳芳少穿4 个彩珠,小军再穿4 个彩珠就和芳芳同样多。 思考与调整: 小军 芳芳 因为芳芳比小军多穿

17、了4 个彩珠,把芳芳穿的彩珠拿走4 个就和小军同样多。 小军 芳芳 因为芳芳比小军多穿了4 个彩珠,所以拿出芳芳穿的2 个彩珠给小军,这是 两人都有10 个彩珠。 2. 体会方法 师:很高兴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用好几种方法帮小军和芳芳解决了问 题。 3. 练一练:(想想做做1) (1)学生独立画一画、摆一摆,再解答。 第一行摆 15 根小棒,第二行摆9 根小棒 第一行拿走()根小棒,就和第二行同样多。 第二行添上()根小棒,就和第一行同样多。 从第一行拿()根摆到第二行,两行小棒就同样多。 (2)交流展示: 因为第一行比第二行多了6 根小棒,所以第一行拿走6 根小棒,就和第二 行同样多。

18、因为第二行比第一行少了6 根小棒,所以第二行添上6 根小棒,就和第一 行同样多。 因为第一行比第二行多了6 根,所以从第一行拿3 根摆到第二行,两行小 棒就同样多。 4. 小结: 通过研究学习, 你能概括出 “使两个数量同样多”可以用什么方法计解 决? 三、反馈完善: 1. 想想做做2. 学生独立解答后,指名上台展示:说清是如何看懂线段图的? 交流:梨比苹果多(7)个。 梨拿走( 7)个就和苹果同样多。 苹果添上( 7)个就和梨同样多。 大力比明明少(20)枚邮票。 明明送给大力(10)枚后,两人的邮票枚数同样多。 2. 想想做做3 学生独立解答完两题后,小组内交流。 在交流中说清怎么理解一共

19、养了多少只鸡?(把公鸡和母鸡合起来) 思考与调整: 卖掉多少只鸡后,鸡和鸭同样多?怎么计算? 3. 想想做做4 学生独立思考后交流。(1) 左边比右边多摆了多少盆?(用减法) (2) 学生回答中可能出现: 左边拿掉8 盆就和右边同样多。 右边添上8 盆就和左边同样多。 从左边搬4 盆花到右边,两边同样多。 让学生进行讨论交流,能用流畅清晰的语言表达出来。 四、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研究学习了什么?怎样解答这类实际问题?解答后如何 检验? 布置作业:补充习题P 思考与调整: 汇龙小学二年级数学学科教案 第 一单元课题:求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第 5 教时总第 5 个教案 执教

20、者:陈海燕 教学内容 : 书 P8例 4 及想想做做1 5 题 教学目标 : 1. 通过实践操作,理解并掌握“求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数是多少的 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列式解答。 2.经历操作过程,形成自信表述思考问题的过程与方法,在解决问题的 过程中培养初步的推理能力。 3.充分展示学生的思考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分析理解“求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的数 量关系。 教学难点 :体验“多几”和“少几”的含义,形成概括性认识。 课前准备 :小圆片、光盘、课件。 教学过程 : 学情预判: 本节课主要是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学习用减法解决“求一个数比另 一

21、个数多(或少)几”的问题,这是学生第一次学习解决这类问题,是在学 生已经掌握两个数同样多、大于、小于、比较一些实物的多少以及比较两个 数大小的初步知识上学习的。虽然部分学生已经能够自主提出并解决本节课 的问题,但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多数学生在认识解决问题的本质上还是 比较模糊。 一、情境引入: 1. 猜一猜: 猜猜谁跳得多: 小红跳了 15 下,小明比小红多跳5 下,()跳得多。 小红跳了 15 下,小方比小红少跳3 下,()跳得多。 小强跳了 23 下,小平比小强少跳8 下,()跳得多。 小强跳了 23 下,小刚比小强多跳7 下,()跳得多。 2. 引入课题: 今天这节课我们将继续研究学习

22、“求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数是多少的” 实际问题。 二、探究交流: 1. 出示情景图: 小英:我做了11 朵花。 小华:我比小英多做3 朵。 小平:我比小英少做3 朵。 思考与调整: (1)讨论一:根据图中的条件,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2)全班交流:(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相机出示出以下的问题。) 谁做的花最多?谁做的花最少? 小华做了多少朵? 小平做了多少朵? 2. 讨论研究“多几”的问题。 小华做了多少朵? (1)先独立操作,再在学习小组内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操作提示:先摆小英做的还是先摆小华做的?怎样摆出小华比小英多做3 朵? (2)集体交流: 摆小华做的朵数时,我先摆出和小英()的 1

23、1 个,再摆出比小英 ()的 3 个圆片。摆一摆,我得出了小华做多少朵的计算方法是: 小华做花的朵数可以看成()朵和()朵合起来的。 得出用“ 11+3=14”计算小华做花的朵数。 (3)根据题中的信息,你能判断出小华做了14 朵这个结果是否正确吗? 让学生充分说出自己判断正确的理由,从而要求学生养成解答完题目,自 己反思的习惯。 3. 讨论研究“少几”的问题。 (1)独立摆一摆圆片,然后在小组里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小平做了多少 朵可以怎样列式计算? (2)全班交流: 交流中追问:你是怎样摆出小平比小英少3 朵的? 怎么得出小平做的朵数的? 你觉得小平做了8 朵,这个结果正确吗?为什么? 4.

24、 练一练:(想想做做1) (1)学生独立画一画,再解答。 (2) 交流展示: 你是怎样画三角形的?三角形有() 个。列式是() 。 你是怎样画正方形的?正方形有() 个。 列式是() 。 5. 小结: 通过研究学习,你能概括出 “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都可以用什么方 法计算?“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呢? 三、反馈完善: 1. 想想做做2. 学生独立解答后,指名上台展示:说清是如何看懂线段图的?怎样求出松 树有多少棵? 2. 想想做做3、4 思考与调整: 学生独立解答完两题后,小组内交流。 在交流中说清刘芳走了多少格你是怎计算的?理由是什么? 灰兔拔了多少个你是怎计算的?理由是什么? 3. 想想做做

25、5 学生独立思考后交流。你是怎样求出小玉浇了多少盆的? 学生中可能出现:36+440(盆) 361224(盆) 让学生进行讨论交流,说清为什么要+4?为什么要 12? 体会出多浇4 盆是与南南相比的,这是一个多余的信息。 四、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研究学习了什么?怎样解答这类实际问题?解答后如何 检验? 布置作业:补充习题P 思考与调整: 汇龙小学二年级数学学科教案 第 一单元课题:练习二第 6 教时总第 6 个教案 执教者:陈海燕 教学内容 : 书 P11 页练习二1 5 题 教学目标 : 1. 巩固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连加连减与加减混合计算方法,提高学生 的计算正确能力。 2.会解决一些

26、求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提高解题能 力。 3.培养简单的分析推理能力,合理分析出数量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 :两步计算“两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和求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 的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分析推理出比一个数多或少是多少的可能性。 课前准备 :光盘、课件。 教学预设 : 一、知识再现: 1.练习: 32+28+14 63 37+25 小红做了 26 个口算题, 小明比小红少做5 个,小明做了多少个? (1)学生独立练习。 (2)集体交流。两步计算的两位数加减的计算顺序与计算方法。 求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是多少的解题方法。 二、基本练习 1. 练习二第1 题。 64+8

27、+17 92642 569+40 学生独立计算完成后,集体交流。 有错误的学生说说自己错在哪儿了,给自己一个提醒并独立纠正。 2. 练习二第3 题 小朋友们做彩旗,做了30 面黄旗,做的红旗比黄旗多26 面,做的绿旗 比黄旗少14 面。做了多少面红旗,多少面绿旗? 学生独立解答,然后在小组交流。 指一个组上台展示,说清解题思考方法。 有错误的学生说说自己错在哪儿了,给自己一个提醒并独立纠正。 3. 练习二第2 题。 独立填一填,再集体交流。 重点说说第3 小题你是从哪个方框填起的?为什么? 体会清要从最后一个方框填起,想() 535. 得出是 40,这样依次 往前推算。 思考与调整: 三、综合

28、练习: 1. 练习二第4 题 小芳拍了 20 下,小军拍的比小芳少,小强拍的比小芳多。 小军最多拍了多少下?小强最少拍了多少下? 讨论一:小军拍的比小芳少,小军可能拍了 小强拍的比小芳多,小强可能拍了 讨论二:由小军可能拍的数量可知,小军最多拍了多少下? 由小强可能拍的数量可知,小强最少拍了多少下? 讨论三:你能推算出小强最多拍多少下吗?为什么? 根据讨论题,一一从小组讨论到集体交流,让学生充分体会分析推理的过 程,从而灵活地解决题目。 2. 练习二第5 题。 星海小学二年级参加三项体育活动人数分别是游泳32 人,跳绳 40 人,踢 足球 25 人。( 1)参加三项活动的一共有多少人?(2)你

29、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学生独立解答。 集体交流。问题(1)只要指名回答正确就可。 问题( 2)采用一人提出问题,再指一人解答此问题。教师对不 合理的问题要及时介入阻止,对不确切的问题要及时帮助纠正。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练习,你有了哪些新的收获? 布置作业:补充习题P 思考与调整: 汇龙小学二年级数学学科教案 第二单元课题:认识多边形第 1 课时总第 9 个教案 执教者: 陈海燕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214 页例 1 和“想想做做”第15 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类,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平面 图形,能判断一个由线段围成的图形是几边形,能按要求围出或剪出多边形。

30、 2使学生经历从实际中抽象出图形,以及观察、实际操作等数学活动, 进一步感受分类的思想,积累学习平面图形的初步经验;体会不同图形边数 的特点,发展相应的空间观念。 3使学生逐步形成参与数学活动的意识,培养独立思考、主动交流的学 习习惯。 教学重点: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平面图形。 教学难点:能正确判断出多边形。 教学准备:师生每人准备小棒若干根,钉子版1 个,四边形纸片2 张, 正方形纸片1 张,剪刀 1 把。 教学过程: 学情预判: 这节课的内容比较简单,学生已经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了 解了图形的一些特征,本节课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类,通过数边的条 数判断几边形,学生应该

31、很容易认识、理解。 一、情境导入 今天,老师带大家到有趣的“图形王国”去游一游、看一看。请看,这 里有一些我们学过的图形(出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你能说出 它们的名称吗? 追问:正方形、长方形有几条边?三角形呢?我们知道三角形和正方形、 长方形的边数是不同的。今天,我们就根据一个图形的边数来认识它是什么 图形,小朋友有信心能很快认识这些新图形吗? 二、探究交流 1出示例1 图。 学生观察,小组讨论:在哪里看到过这样的图案,窗格上有些什么形状, 对这样的窗格你有什么感受? 2分类认识。 (1)找图形。 从例 1 这个窗格图案上找出边数相同的图形,并把找的边数相同的图形 描一描。 和同桌

32、说一说,你找到的是几条边的图形。 全班交流:指一指,你找到哪些图形,各有几条边,教师分类画出不同 边数的图形。 思考与调整: (2)认识四边形。 老师黑板上画出的图形有你认识的吗?(三角形) 指出:由三条边围成的图形叫三角形,这是我们已经认识的图形。板书:三 角形 小组交流:(指着四边形)老师为什么把这些图形画在一起呢? 指名汇报得出:由四条边围成的图形叫四边形。师板书:四边形 追问:为什么把这类图形叫作四边形?还能从窗格图案里找到一些四边形 吗? 想一想:我们认识的图形中有四边形吗?长、正方形为什么也是四边形呢? 自己试着画一个四边形。 (3)完成“想想做做”第1 题。 学生各自判断后交流,

33、并说明为什么三个图形是四边形,而另一个不是。 (4)认识五边形和六边形。 小组讨论:黑板上还有各叫什么图形?你是怎样想的? 小结:由几条边围成的图形就叫几边形。 3回顾反思。 今天又认识了哪些图形?这些图形是按什么分类的? 指出:这些图形都是按边数来分类的,这里的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这样 的几边形,有一个共同的名称,叫作多边形,这节课学习的就是认识多边形。板 书课题:认识多边形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想想做做”第2 题。 指名学生说说图里围出的各是什么图形。 小组合作:在钉子板上围出不同的图形,并说说自己围出的是几边形。 2搭一搭、围一围。 用最少的小棒搭出四、五、六边形,看看搭出这些图形至

34、少需要几根小棒。 3完成“想想做做”第3 题。 先数一数,照样子写在图形上,再填表。 4完成“想想做做”第4 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评析,指出错误方法,并帮忙改正。 5完成“想想做做”第5 题。 学生先独立找一找,数一数,然后小组交流,说说自己是怎样找的。 总结方法:先数最小的四边形有几个,再横看、竖看由两个最小的四边形连 成的四边形有几个,最大的四边形有几个,得出一共有9 个。 四、全课总结 交流:今天我们又去了图形王国,你有哪些新收获?你是怎样掌握这些新知 识的?五、布置作业补充习题第7 页 思考与调整: 汇龙小学二年级数学学科教案 第二单元课题: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第 2 课时总第

35、 10 个教案 执教者:陈海燕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415 页例 2 和“想想做做”第15 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 操作等实践活动,感知平行四边形的特点, 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能指出平行四边形和围出平行四边形。 2使学生经历从直观、操作中抽象出平行四边形的过程,形成平行四 边形的直观表象,并能操作再现平行四边形的形状,积累通过多种感官学 习平行四边形的初步经验,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3使学生逐步形成参与数学活动的意识,培养独立思考、主动交流的 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平行四边形的直观认识。 教学难点:建立平行四边形的直观表象。 教学准备:师生准备三角尺、钉子板、小棒、长方形框

36、、方格纸。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师出示一些三角形、四边形(包括平行四边形)、五边形的图形。 小组讨论:你准备把这些图形怎样分类? 引导:按照边数可以分成三类。谁来说说四边形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小结得出:有四条边的图形是四边形,但四边形有各种各样的形状。 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种特殊的四边形。 二、探究交流 1出示例2 情景图。 同桌合作,在例2 中找出四边形,用手沿四条边指一指。 交流:你在生活里看到过这样的四边形吗?谁来说一说。 2操作。 同桌合作:每人拿两块完全一样的三角尺,拼成像例2 上的四边形。 全班交流:谁能到前面拼给大家看一看,并说说自己是怎样拼的。 说明:像这样的四边形是

37、平行四边形,板书:平行四边形。学生齐读。 3抽象出图形。 小组讨论:现在老师要画一个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这四条边要怎 样画才对? 师示范画图,上下两条边方向要完全一样(画一组对边),左右两条 边方向也完全一样(画另一组对边)。这个图形就是平行四边形。 找出开始看到的四边形里哪些是平行四边形。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想想做做”第1 题。 思考与调整: 学生独立完成,交流:哪些是平行四边形?第一个和第四个为什么不是平 行四边形?说说你的理由。 2完成“想想做做”第3 题。 让学生在图里找到平行四边形,再画一画,教师巡视指导。 全班交流,认识到:画出的平行四边形虽然大小不同,位置、形状不一样, 但

38、都是平行四边形。 3完成“想想做做”第2、 4 题。 讨论:可以用哪些材料做出平行四边形,应怎样做? 学生独立操作,碰到困难可寻求同学和老师的帮助。 展示自己做的平行四边形:方格纸上画的、钉子板围的、小棒摆的。说说 做平行四边形时有哪些地方需要注意的。 提问:用几根小棒可以围一个平行四边形,相对的两条边用的小棒根数有 什么要求。 4完成“想想做做”第5 题。 出示木条做的长方形,让学生观察拉成平行四边形。 小组合作:拿出准备好的长方形框,拉一拉,发现了什么? 全班交流自己的发现:一个长方形,不管怎样拉,虽然形状、大小会发生 变化,但它始终都是平行四边形。 四、全课总结 交流:今天这节课学习了什

39、么?能回顾说说认识平行四边形的过程吗?这 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 五、布置作业 补充习题第8 页 思考与调整: 二年级数学学科教案 第 二单元课题:练习三第 1 教时总第 11 个教案 执教者:陈海燕 教学内容: 书第 16 17 页第 16 题。 教学目标 : 1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合交流等活动,进一步认识四边形、五边形、 六边形等平面图形。 2在折、剪、拼等活动中,进一步体会相关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发 展空间观念。 3通过小组活动积累对数学的兴趣,进一步培养交往、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通过对图形的折、剪、拼等活动,体会图形的联系。 教学难点 :通过对图形的折、剪、拼等活动,体会图形的联

40、系。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每人三张长方形纸、两张三角形纸、钉字板、小剪 刀等 教学预设 一、知识再现: (1)出示图形四边形、五边形、 六边形, 分别让学生说出名称。说一说, 如何分辨一个图形是几边形? (2)找出平行四边形,并涂上颜色。 (3)引入课题。 二、基本练习: (1)练习三第1 题。 自己用一张长方形纸按照书上的图示依次折一折,并填一填。 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指名上台展示。 在交流出还能继续折吗?这个问题时让学生相互作补充。 小结:刚才我们利用手中的四边形一张长方形纸,折出了许多五边形、 六边形。 (2)练习三第2 题 下面的图形各可以分成几个三角形? 学生独立分一分,然后小组

41、交流。 学生中可能会出现没有从顶点起进行分一分,而是把已知图形的边又分 思考与调整: 成了几条边,在学生交流时,教师要适时介入,引导学生明确从图形的顶点 与顶点之间连线分。 三、综合练习 (1)练习三第3 题 拿出准备好的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一拼,拼成平行四边形,看看有 几种不同的拼法? 学生在小组内操作交流。 指小组代表上台展示。教师相机演示呈现出图。 讨论:用两个不同的三角形试着拼一拼,能拼成平行四边形吗? 让学生体会出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才能拼成平行四边形。 (2)练习三第4 题 图中围出的是平行四边形吗?怎样改,能变成平行四边形? 学生判断围出图形是虎否是平行四边形是容易的,但

42、怎样改可能是学生 操作的难点。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平行四边形的最基本的特征入先让学生说出 所围的图形不是平行四边形的理由,再根据平行四边形对面的两条边相等, 让学生进行改或让很快能改图形的学生说清是怎样想的,再让全班学生再次 操作练习。 (3)练习三第5 题 折一折,剪一剪,拼一拼。 小组合作,用准备好的长方形纸对照书上的图示练习剪一剪,拼一拼。 再讨论其它剪拼方法。 集体展示交流,充分肯定学生的不同想法。 二年级学生的动手剪可能不是很熟练,有些学生可能有困难,教师作好巡视 指导。 (4)练习三第6 题 用给出的 3 个图形拼成不同的平行四边形。再试着拼出其他图形,说出 哪些是认识的? 思考与调整

43、: 小组合作操作交流。 集体交流时指一个组为代表上台展示,其余小组作补充。 四、反思总结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图形很有趣,在拼拼、剪剪、折折中就会产生新的图形,还能组成美丽 的图案,希望每个学生能与这些图形交朋友,根据图形的特点,创造出更多 更美的新图形来。 布置作业:补充习题P 思考与调整: 二年级数学学科教案 第 二 单元课题:有趣的七巧板第 4 教时总第 12 个教案 执教者:陈海燕 教学内容: 书第 1819 页。 教学目标: 1. 认识“七巧板”,知道“七巧板”是用哪几种不同的图形拼成的。 2. 用“七巧板”拼出各种各样的图形。 3. 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交往、合

44、作意识及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学会用“七巧板”拼出各种各样的图形,激发学生创造出更多的七 巧板拼图作品。 教学难点 :培养交往、合作意识及创新意识。 课前准备 :师生人手一副七巧板 教学程序 : 一、情境导入: 出示一副七巧板, 引导:小朋友见过吗?喜欢吗?你知道它的名字叫什么? 一起来叫叫它的名字。为什么把它叫做七巧板?它又是怎么来的呢?其实在这 里还有个小故事,请小朋友们课后查一下资料. 二、探究交流: 1. 认识七巧板 请小朋友拿出七巧板,仔细观察,说说你手中的七巧板是怎样的?(七巧 板是由七块板组成的,其中有5 个三角形, 1 个正方形, 1 个平行四边形,两个 大三角形大小一样,两

45、个小三角形大小也一样。) 2. 用七巧板拼图形 ( 1)选两块拼出图形 教师引导:知道了这些有趣的知识,我们就用七巧板的一个巧处,请小朋 友拿出七巧板中的两块,拼成一个正方形。 学生自己动手进行拼摆研究,汇报拼摆结果。(用大小一样大三角形、小 三角形都可以拼成一个正方形) 师引导:刚才我们是用两个三角形拼成了一个正方形,看看聪明的你用这 两块还能拼出别的什么图形来?动手试试看。看看你拼的图形,用“我拼的 是”说一句话。 (2)选三块拼出图形 请你们把七巧板用得更巧,任选三块拼一拼,一边拼一边说: 我拼的是 生动手拼摆,汇报结果。 (3)选四块、五块、六块拼出图形 刚才我们用七巧板中的两块、三块

46、拼图,有些小朋友肯定不过瘾。现在就 请小朋友用七巧板中的四块、五块或者六块拼一拼,看看你会创造些什么图形? 思考与调整: 小组合作交流,汇报总结。 (4)用七巧板拼出的图形 展示用七巧板拼出的图形,请你也照着样子拼一拼。 发挥想象,动手创造,拼出与众不同的图形。动手试一试。 3. 展示学生拼摆的图形 三、反馈完善: 1. 请你发挥想象,拼出与众不同的图形,比一比谁的手巧,并且根据自 己拼的图形说一句话。 2. 请你用一副七巧板拼摆成110 这 10 个数字。 资料:七巧板是由一种古代家具演变来的。宋朝有个叫黄伯思的人,对 几何图形很有研究,他热情好客,发现了一种用6 张小桌子组成的“晏几” 请客吃饭的桌子。后来有人把它改进为7 张桌组成的“晏几”,可以根据 吃饭人数的不同,把桌子拼成不同的形状。比如 3 人拼成三角形, 4 人拼成四 边形,6 人拼成六边形这样用餐时人人方便,气氛更好。 后来,有人把“晏 几”缩小改变到只有七块板,用它拼图,演变成一种玩具。因为它十分好玩, 所以人们叫它“七巧板”。18 世纪,七巧板传到国外,立刻引起极大的兴趣, 有些外国人通宵达旦地玩它,并叫它“唐图”。 四、活动小结 今天老师和小朋友一起上了一节有趣的数学课,你们有什么收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