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等腰三角形一轮复习.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5444857 上传时间:2020-05-12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61.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等腰三角形一轮复习.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考等腰三角形一轮复习.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考等腰三角形一轮复习.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考等腰三角形一轮复习.pdf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考等腰三角形一轮复习.pdf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考等腰三角形一轮复习.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等腰三角形一轮复习.pdf(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课时课题:等腰三角形 课型:复习课 授课人:石家庄二中西校区王贤 教学目标:1.了解等腰三角形的有关概念,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一个三角形是等腰三 角形的条件;了解等边三角形的概念并掌握其性质,能用这些知识解决简单 问题;理解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概念及其性质和判定。 2 理解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概念及其性质定理及其逆定理,并会运用它们进行有 关的证明与计算。 教法及学法指导: 教法:优生引领,合作探究 学法:1. 自主探索法 . 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探索分析,提高数学分析能力. 2. 合作学习法 .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交流等学习过程,加强合作交流,提高学习效 果. 教学重点、难点:1 等腰三角形和等边

2、三角形性质及判定。 2 灵活运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解决有关问题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导学案、三角板. 学生准备:尝试完成导学案.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等腰三角形是几何中特殊图形,它有很多特殊的性质,是各类试题的重要 内容,因此要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视。 【师】本节课的复习目标是: 多媒体展示 1.了解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有关概念,掌握其性质及判定。 掌握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及判定。 2.会灵活运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解决有关问题。 【生 1】读复习目标 二、优生引领,分组学习: 完成基础知识回顾 定义性质判定 等腰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 线段垂直平分 线 (中垂线) 【设计意图

3、】 课下预习, 温故所学, 夯实基础。掌握初中所学的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 有关概念,掌握其性质及判定。掌握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及判定。 比一比,看谁快 1、 若 等 腰 三 角 形 的 一 边 长 是5cm, 另 一边 长 是9cm,则 这 个 等 腰 三 角 形 的 周 长 是。 2、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腰上的中线将它的周长分成9 和12 两部分,则它的腰长 是。 3、 三 角 形ABC的 三 边 长 分 别 为a, b, c, 且 a 2 +2ab= c 2 +2bc, 则 三 角 形 的 形 状 是。 4、正三角形中,AB=a,则此三角形面积为。 找四名学生回答 【师】 解决等腰三角形

4、的题目时,要注意分类讨论的思想,边要分底与腰,角要分顶角与底 角,高要考虑在内部与外部。 【分组探究,合作学习。每小组完成对应的题目;有余力的 同学可任意做。 】 三、师生互动,探究学习 【例 1】 如图,已知ABC 中, B =90, AB=BC,BD=CE , M是 AC 的中点, 求证:DEM 是等腰三角形。 学生板演 【师】 :有关等腰三角形判定的题型 (各小组交流、 合作探究; 留给学生思考空间,教师参与交 流讨论,巡视指导。然后各小组代表发言) 【例 2】如图,在等腰ABC 中,CH 底边上 的高线,点P 是线段 CH 上不与 端点重合的任意一点,连结AP 交 BC 于 点 E,连

5、结 BP 交 AC 于点 F. (1)证明:CAE= CBF. (2)证明: AE=BF. 【师】 :有关等腰三角形性质的题型 学生板演 E M D C A B P FE C B H A 【设计意图】 中考中常出现等腰三角形题目,考察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 巩固等腰三角形性质及判定,提高学生解题的能力。 【例3】张军家有一块等腰三角形花园,腰长18M ,一条笔直的水渠从花园穿过,这条水 渠恰好垂直平分腰,水渠穿过花园地部分长为12M(水渠的宽不计) ,请你计算这块等腰三 角形花园地的面积。 【师】 :有关等腰三角形在生活中应用的题型 学生说解题思路 【设计意图】 让学生在运用所学

6、知识解决生活中问题,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的 能力, 也是每个学生走进社会后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围绕中考的热点题型培养学生的思 维能力;同时, ,这对解题思路的探寻也是一种挑战,学生必须具备创造性思维,不能囿于 传统思维及陈旧解法的限制 四、变式训练,拓展提高 例 4】如图,点M,N 分别在正三角形ABC 的 BC,CA 边上,且 BM=CN,AM,BN交于 点 Q. 变式 1 若将题中已知条件“BM=CN ” 与“ BQM = 60 ” 的位置 互换,得到的是否是真命题? 变式 2 若将题中的点M,N 分别移动到BC,CA 的延长线上,是否仍能得到: BQM = 60 ? 变式 3

7、若将题中的条件“点M,N 分别在正三角形ABC 的 BC,CA 边上”改为 “点 M,N 分别在正方形ABCD 的 BC,CD 边上” , 是否仍能得到: BQM = 60 ? Q N M C B A (教师引导,帮扶学困小组;同位之间讨论,小组之间合作;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 把课堂教学学到的知识尽可能化为学生的素质;然后借鉴中考题进一步巩固。 与同学交流的过程中,增强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养成勤于思考、善于分类的良好学习习惯 五、检测反馈、及时矫正 1.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40, 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 ( ) (A)40 (B)100 (C)40或 100(D)70或 50 2 如图,

8、等腰 ABC 中, AB=AC , A=20 .线段 AB 的垂直平分 交 AB 于 D,交 AC 于 E,连接 BE,则 CBE 等于 ( ) (A)80 (B)70(C)60(D)50 3 如图, BD 是 ABC 的角平分线,ABD=36 , C=72, 则图中的等腰三角形有_个. 4、如图, ABC 中, B, C 的平分线 相交于点 O,过 O 作 DE BC,若 BD+EC=5 , 则 DE 等于 _. 5.已知:如图, 在 RtABC 中,C=90, 过点 B 作 BD AC,且 BD=2AC , 连接 AD , 试判断 ABD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设计意图 :分层巩固本节课强

9、调的知识, 进一步让学生理解本节知识的 重点、难点及突破难点的方法与 技巧,达到熟练应用知识的目 的 六、归纳小结: 本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一、有关等腰三角形的基础知识 二、常见题型 1、有关等腰三角形判定的题型 2、有关等腰三角形性质的题型 3、有关等腰三角形在生活中应用的题型 七、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我认为本节课从课前准备、复习知识要点入手,为本节课的顺利进行打下了很好的基 础,所以一节课的成功与否,教师应该多为学生考虑,为大多数学生考虑,但务求知识的落 实,强调学生的参与.通过学案导学、合作探究,学生的求知热情非常高涨,学生个性得到 了张扬,潜力也得到了发挥但是,在检查导学案的落实时,发现有20%的学生没有做好. 例如,韩小明、杨紫康的导学案找不到了.我在上课前抽查了一部分学生的导学案,成绩较 好的同学落实的很好. 注意改进的方面:课前准备,要提前安排布置好,否则很影响进度找学生代表发言时,面 要广一些,简单一点的可面向后进生进一步检查落实. 等腰三角形 一、基础题组二、典型例题 例 1、 例 2、 例 3 (一) 等腰三角形的定义、性质、 判 定 ( 二) 等边三角形的定义、性质、判 定 ( 三) 线段中垂线性质、判定 ( 四) 角的平分线性质、判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