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下语文期末试卷(全国卷)含答案汇总.pdf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5447044 上传时间:2020-05-12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177.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下语文期末试卷(全国卷)含答案汇总.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一下语文期末试卷(全国卷)含答案汇总.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一下语文期末试卷(全国卷)含答案汇总.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一下语文期末试卷(全国卷)含答案汇总.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一下语文期末试卷(全国卷)含答案汇总.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下语文期末试卷(全国卷)含答案汇总.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下语文期末试卷(全国卷)含答案汇总.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语文试题第页(共 8 页)1 必修二期末测试 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 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 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第 I 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毎小题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任务1-3 题 人生的四种境界 张世英 按照人的自我发展历程、实现人生价值和精神自由的高低程度,人生境界可分为四个层 次,即欲求境界、求知境界、道德境界和审美境界。 最低的境界为“欲求境界”。人生之初,在这种境界中只知道满足个人生存所必需的最 低欲望,故以“欲求”称之。当人有了自我

2、意识以后,生活于越来越高级的境界时,此种最 低境界仍潜存于人生之中。现实中,也许没有一个成人的精神境界会低级到唯有“食色”的 欲求境界, 而丝毫没有一点高级境界。以欲求境界占人生主导地位的人是境界低下而“趣味 低级”的人。 第二种境界为“求知境界”。在这一境界,自我作为主体,有了进一步认知作为客体之 物的规律和秩序的要求。有了知识, 掌握了规律, 人的精神自由程度、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就 大大提升了一步。 所以,求知境界不仅从心理学和自我发展的时间进程来看在欲求境界之后, 而且从哲学和人生价值、自由之实现的角度来看,也显然比欲求境界高一个层次。 第三种境界为“道德境界”。它和求知境界的出现几乎同时

3、发生,也许稍后。就此而言, 把道德境界列在求知境界之后,只具有相对的意义。但从现实人生意义与价值的角度和实现 精神自由的角度而言,则道德境界之高于求知境界,是不待言的。 发展到这一水平的“自我” 具有了责任感和义务感,这也意味着他有了自我选择、自我决定的能力,把自己看作是命运 的主人, 而不是听凭命运摆布的小卒。但个人的道德意识也有一个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当 独立的个体性自我尚未从所属群体的“我们”中显现出来时,其道德意识从“我们”出发, 推及“我们”之外的他人。 人生的最高精神境界是“审美境界”。这是因为此时审美意识超越了求知境界的认识关 系,它把对象融入自我之中,而达到情景交融的意境;审美

4、意识也超越了求知境界和道德境 界中的实践关系。这样,审美境界既超越了认识的限制,也超越了功用、欲念和外在目的以 及“应该”的限制,而成为超然于现实之外的自由境界。 在现实的人生中,这四种境界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很难想象一个人只有其中一种境 界而不掺杂其他境界,只不过现实的人,往往以某一种境界占主导地位,其他次之。于是我 们才能在日常生活中区分出某人是低级境界、低级趣味的人, 某人是高级境界、高级趣味的 人,某人是以道德境界占主导地位的道德家,某人是以审美境界占主导地位的真正的诗人、 语文试题第页(共 8 页)2 真正的艺术家 (节选自 2009 年 12 月 31 日光明日报 ,有删改 )

5、1关于“人生境界”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它存在于人的自我发展历程中,体现着实现人生价值和精神自由的高低程度。 B它由四个层次组成,从幼年到成人,人的每一个时期都要经历这四个层次。 C现实的人生中, 它是一个整体, 是由从低到高的四种境界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的。 D每个人的人生境界表现错综复杂,不同层次的人生境界分别主导着人生的不同阶段。 2对“求知境界”与“道德境界”关系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作者把“道德境界”列在“求知境界”之后,并不意味着前者就一定比后者出现得 晚。 B达到了“求知境界” ,人具备了知识,掌握了规律,为“道德境界”的产生创造了条 件。 C责

6、任感与义务感使“道德境界”不同于“求知境界”,并高于“求知境界” 。 D “求知境界”虽也把“自我”作为主体,但这个“自我”却不同于“道德境界”中的 “自我”。 3下列表述,符合 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 “欲求境界” 是人生的最低境界,这种境界是任何一个具有高级境界的人所极力排斥 的。 B “求知境界”中的“自我”已不再仅满足于个人生存所必须的最低欲望,而对规律与 秩序有了认知的要求。 C “道德境界”中的人不再关注自我,而已经有意识地把“我们”作为自我选择、决定 时的中心了。 D “审美境界” 是人生最高的精神境界,到了这一境界就能自由地超越并摒弃其他三种 境界。 二、古代诗文阅读(3

7、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 题 游龙鸣山记 明 陶 安 游之胜者, 适其时可乐也, 得其地尤可乐也,而所游又皆佳士,则所以宣其和、 舒其郁、 畅其心而发其文者,盖乐焉而不失乎正也。 至元丙子二月甲午,厚斋严君治酒肴,招予游龙鸣山,即无想山也。时春霁既久,风日 暄丽,耆英少俊,序齿而行,鼓吹前导。从蓝溪东南行五六里,两山峙如双阙,相距百步, 绵亘东趋。中夹石田,田右小路,随两山势深窗曲折。行三四里,隘不宜田,仅可为路。又 数里,山益奇峻,轻岚暖霭,微袭襟帽。山外崇峰复嶂,杳 无穷极。少焉,峭壁对立,状若 华表,松杉万章 ,夹路北转。涧多石底,云深树茂,繁卉

8、被岩,鸟声清碎,似非人间世。 僧舍雄丽,榜曰“禅寂” 。门外独松古秀,大连数抱。修篁干 霄,森列门内。寺长老出迎客, 延 坐后堂,匾曰“白云深处”。其西有“听松轩” ,又西即韩熙载读书堂遗址,所植桧犹存。 其北有“甘露室” 。又北,上为“招云亭” ,气象空旷,攒峰玉立,视向所历群山,低俯其顶 矣。遂蹑蹬至潮音岩,怪石异态百出。同游者疲于跻攀,于是止焉。 予以未登绝顶为怏,与三二友决意直上。地势斗峻,褰裳 援萝,履 苍莽中。上有天池 沆瀁 ,其水下飞潮音岩,引以给庖。其西绝顶,巨石雄坦,可坐数十人。渺焉四顾,心目 豁然。其东绝顶,视西又高,倦不欲登,还饮“白云深处”。于时暖气薰席,蒸焉如夏,凄

9、焉如秋,栗焉如冬,觥筹无算,谈笑甚欢,虽从者乐工各适其意。酒既,长老引客看花,徐 语文试题第页(共 8 页)3 行登环翠阁。已而与长老别,出寺门。行几一里,众以兴未尽,席地坐,分韵赋诗者久之, 诗成而归。 斯游也,适其时而得其地,信足乐矣。但溧之为州,非通都要路,兼是山隐于邃奥,故 无前贤题咏及当代名笔发其幽潜,予故表而出之。呜呼!乐而不失乎正者,浴沂风雩也。兰 亭之会,乃或感慨悲戚。今同游者心平气易 ,发言为诗,皆有可观,其亦乐之正者欤!遂 记兹游之胜,使无想山得以著于世云。 (选自陶学士集 ,文字略有改动) 注:章: 大材。 褰裳: 撩起衣裳。沆瀁:水深广的样子。心平气易:心情和悦。 4对

10、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 3 分) ( ) A杳 无穷极杳:深远 B修篁干 霄干:冲 C延 坐后堂延:延请 D履 苍莽中履:鞋子 5下列直接描写龙鸣山景色的一组是(3 分) () 春霁既久,风日暄丽 峭壁对立,状若华表 云深树茂,繁卉被岩,鸟声清碎 其北有“甘露室” 气象空旷,攒峰玉立 蒸焉如夏,凄焉如秋,栗焉如冬 A B C D 6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 3 分) ( ) A首段“适其时可乐也,得其地尤可乐也,而所游又皆佳士”从三方面提出“游之胜” 的标准,引领下文。 B潮音岩有一块雄伟平坦且可坐数十人的巨石,站在上面可以俯瞰美景,因而成为龙 鸣山的重

11、要景点。 C作者和同伴游览了龙鸣山美景,谈笑作诗,心情和悦,体会到了类似于“浴沂风雩” 那样纯正的快乐。 D龙鸣山地处幽僻,交通不便,不为人知,作者写这篇游记,是想让更多的人知道龙 鸣山值得一游。 7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斯游也,适其时而得其地,信足乐矣。( 5 分) (2)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列这首唐诗,完成8-9 题 西江月秋兴 程馞 尽日荷锄治圃,有时捉杖寻泉。山翁招我坐桥边。笑指菊花开遍。 隔岸重重竹树,近溪点点潭烟。滩头流下小鱼船。转过芦花不见。 注 程馞:字墨仙,

12、明朝休宁人。 8. 结合诗句简要分析作者通过“山翁”的形象寄托的思想情感。(5 分) 9. 词的下阕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简要分析。(6 分) 语文试题第页(共 8 页)4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 1),靡有朝矣。 ( 2) 仰观宇宙之大, 信可乐也。 ( 3)舞幽壑之潜蛟,。 ( 4),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 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只能作选定大题内 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 (4)题(

13、 25 分) 琴声中的玫瑰 钢琴是乐器中的贵族,弹钢琴的人也应该是高贵而优雅的。邻家女孩小雪的母亲始终 这样认为。 小雪一派淑女状:白裙款款, 玉指修长,平静淡雅的微笑,仿佛生活在清澄的和弦与 悠扬的旋律之中,远离滚滚红尘的纷扰喧器。 “音乐不在谱子里,它在人心里。”看到小雪,你就会对这句话深信不疑。月光如水 的晚上,我常常能听到如水的琴声悠然的响起,时而舒缓如流泉,时而急越如飞瀑,时而清 脆如珠落玉盘,时而低回如呢喃细语。这是一种洁净的琴声,载着人的心灵驶回音乐深处, 寻找精神的玫瑰。 小雪学琴的费用很贵,一小时30 元。一个月下来,要花去母亲月收入的三分之一。 小雪是个很懂事的女孩,总是用

14、悦耳的琴声催开母亲的笑靥。她最渴望的, 是尽快拿到钢琴 等级证书。 然而在我陪小雪去填报考试定级表时,一位已被内定为评委的老师叫住了她,善 意地让她把指导教师的名字换成自己的,“这可是关系到你能否过级的大事。”那位评委语重 心长地说。 小雪的脸刷地红了,咬着嘴唇低下了头,细声细语地说:“我回家和妈妈商量一下。” “你妈妈会明白的。 ”那位评委暧昧地笑了笑。 那一晚, 小雪弹的尽是些单调枯燥的练习曲,喑哑嘈杂, 令在另一间房内的我也莫名 地烦躁。 小雪还是没有把指导老师的名字改过来。考试那天, 那位评委一脸掩不住的惋惜: “她 是很有希望过级的”小雪的母亲没有说什么,只是轻轻拂去小雪长裙上的一片

15、落叶,告 诉女儿,上台演奏的时候要沉着、冷静。 小雪上台的时候,评委席上起了一阵小小的骚动。她显得很平静, 亮丽的琴声徐徐响 起,渐渐如潮水般四溢开去,充盈着考场内的每一处空间。琴声中仿佛有一个白色的精灵在 随风而舞, 舞姿优雅高贵;又好像有一朵朵耀目的玫瑰次第开放,飘逸出音乐的芳香。评委 席上又一次掠过一阵小小的骚动。那位评委悄悄走到小雪的母亲身边,小声地说, 现在改变 指导老师的名字还来得及。小雪的母亲再三感谢她,但还是婉言谢绝了。那位评委叹了口气, 遗憾地摇了摇头。 语文试题第页(共 8 页)5 小雪后来告诉我,当她妈妈听到要改指导教师姓名的事后,只是淡淡说了句:女儿, 你要活在你洁净不

16、染尘埃的琴声中,懂吗? 小雪终于没有通过考试。在月光如水的晚上,依然有琴声悠然而起,也依然是那般的 清纯、 洁净。她虽然没有拿到钢琴等级证书,却拥有了精神的玫瑰。她又让我想起了那句话 音乐不在谱子里,它在人心里。 (1)下面对文章的分析和鉴赏,错误的两项是( 5 分) () () A小说的标题“琴声中的玫瑰”中“玫瑰”与开篇“高贵而优雅”相照应,主要是为 了形象地说明小雪的琴声是所有钢琴声中最好听的。 B第段中母亲没说什么,轻轻拂去小雪长裙上的一片落叶也暗示了母亲拂去了滚滚 红尘中的污染,而且以这种从容不迫的动作做出表率,和后面婉言谢绝相照应。 C文中两处画横线处写到琴声,都运用了比喻、排比、

17、通感、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 出了琴声的清脆悦耳、细腻温柔、婉转多变和神奇美妙的特点。 D小说两次写到“一阵小小的骚动”,这两次“骚动”的原因不相同,第一次是因为小 雪与众不同的淑女形象,第二次是因为小雪不同凡响的琴艺。 E小说语言优美生动;结尾小雪没有通过考级,可以说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含蓄 地表明了作者对社会的阴暗面的批判,引人深思。 (2)小说多次提及或描写音乐,请归纳说出它们的作用分别是什么。(6 分) (3)请举例分析说明小雪是怎样的一个人?(6 分) (4)请从音乐艺术、小雪及其母亲三个角度,结合自己的认识,谈谈你从小说中得到怎样 的启示呢?( 8 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

18、分) 12.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 (4)题( 25 分) 医者仁心、肝胆相照的吴孟超 林蔚雅商 “医生眼里看的是病,心里装的是人。”吴孟超常对身边的医护人员这么说。因为这份 爱,吴孟超几十年来坚持只给病人开价格最便宜的药,就连给病人问诊的听诊器都会细心地 先用手焐热。他是无数患者心中妙手回春的“老神仙”。 “病人生病已经非常不幸了,为了治 病他们可能已经花光了家里的钱,有的还负债累累。作为医生,一定要设身处地为病人着 想,替病人算账。 ”这是吴孟超对年轻医生说得最多的话。 有一次,病房里收治了一位来自浙江农村的妇女。手术后五六天, 吴孟超去查房。 他仔 细检查完病人,又认真看了她的病历

19、,眉头微微皱了起来,半晌没吭气。那时,在场的人 都很紧张,“看样子,老爷子准是又看出什么问题来了。”果然,吴老把值班医生叫到走 廊里,劈头便问道: “这个病人为啥要用先锋6 号?还是进口的?”值班医生答道:“作为 常规术后抗感染,现在大家都在用先锋6 号,这个病人也就用了。”吴孟超一听就火了,大 声说道: “现在有的医院、 有的医生不好好给人治病, 光知道给病人开贵重药品,凭此赚钱、 提成,完成利润指标。你不要学他们!” 平时, 吴老总是反复强调,要求医生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哪种药便宜用哪种。在为病 人做检查时,如果B超能解决问题,他决不会让病人去做CT或者核磁共振检查;如果病人 带来的片子能

20、够看清楚,他也决不会让他们再做第二次检查。 每次手术结扎,他都是坚持用手、用线。他说:“我们要多用脑和手为病人服务,用一 次缝合器械, 1000 多元就没了,那可是一个农村孩子几年的读学费用啊!我吴孟超用手缝 线,分文不要。 ” 正是这般精打细算,吴孟超和他的团队切除一个肝脏肿瘤的手术费、治疗费等远低于全 语文试题第页(共 8 页)6 国平均水平。 有人曾劝他松松口,也进一些自费的耗材和药品,这样医院一年至少可增加上 千万元的利润。可是,吴孟超毫不松口,他说:“我们不能把医院开成药店,把病人当作摇 钱树。 ” 可就是这位医学泰斗,吴孟超一生中虽然成就卓著、功勋无数, 却始终保持着谦逊质朴 的本

21、色。他特别强调,为医之道,做人很关键,要善于做人。“一是要做一个善于团结人的 人,二是要做一个善于思考和总结的人,三是要做一个善于服务的人。” 在吴孟超的从医生涯中,最让他鄙视的是那种不求有功、但求无失的“太平医生”。他 说: “救治病人如果怕担风险,前怕狼,后怕虎,那么禁区永远是禁区,病人只能在医生的 摇头和沉默中抱憾离开人间。” 如今已经是名满天下的名医了,吴孟超依然不忘恩师裘法祖的谆谆教诲,表示自己的成 就更多是因为能踩在巨人肩膀上而获得的。他对记者说:“肝胆外科的发展是各级领导的关 爱和全体同志一起努力的结果。任何一台手术的成功也不是手术者一个人的功劳。一个病人 痊愈出院,护士的功劳占

22、百分之七十,医生只占百分之三十。” 只要不出差,吴孟超每天都会亲临“战场”,不是当指挥官,而是做一名荷枪实弹的战 士,用自己的双手向肝癌发起歼灭战。已经年逾九旬的吴孟超,现在每年主刀完成的手术也 要将近两百台。 每每看到一个个康复者露出久违的笑容,他常常情不自禁地喜悦,发自内心 地高兴。他曾自嘲说“这可能是手术依赖症”了。 老人动情地对记者说: “人老了,力气也越来越少了。但只要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刀 我还是要开的, 前提是不能拿病人的生命逞强。医疗安全是第一位的。如果有一天我倒在手 术台上,那就是我最大的幸福。” (选自 2013 年第 7 期人物周刊 ,有删改)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

23、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 )( ) A吴孟超作为医生,总是设身处地为病人着想,替病人省钱,正如他的座右铭“医生 眼里看的是病,心里装的是人”。 B吴孟超反复强调,医生应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前提下,使用便宜药,处处为患者考虑,精 打细算,所以吴孟超和他的团队切除一个肝脏肿瘤的手术费、治疗费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C如今已年逾九旬的吴孟超,虽已是名满天下的肝脏外科医生,但在日常工作中仍坚持事 必躬亲,主刀动手术。 D吴孟超成就卓著、功勋无数,却始终保持着谦逊质朴的本色,在他看来,善于做人是做 一名好医生的关键。 E吴孟超敢于挑战权威,鄙视不求有功、但求无失的医生,他自己在医生的岗位上,感

24、悟 了生命的可贵,责任的崇高和人生的意义。 (2)作为医生,吴孟超的医者仁心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分析。(6 分) (3)吴孟超除了有做医生的仁心之外,还有哪些优秀品质?清简要分析。(6 分) (4)为什么吴孟超说“如果有一天我倒在手术台上,那就是我最大的幸福”?请结合文章 谈谈你的看法。 (8 分) 第 II 卷(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13.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 () 这正是经验丰富的主教练在战术安排上的之处:下半场比赛中想方设法消耗 对方主力队员的体力,终于扭转劣势,赢得比赛。 语文试题第页(共 8 页)7 经过几天的,又和病人家属做了

25、充分沟通,吴医生最终否定了治疗小组提出的 保守治疗方案,决定尽快为病人进行肺部手术。 早在上个世纪末,当地决策者就,提出了从单一的小农业向大农业转移的战略 措施,于是一个个生态经济园区应运而生。 A老谋深算深谋远虑深思熟虑 B深思熟虑老谋深算深谋远虑 C老谋深算深思熟虑深谋远虑 D 深谋远虑深思熟虑老谋深算 14. 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 分) () A在广州亚运会开幕式上,让有“小蛮腰”之称的广州塔成了海内外各大媒体关注的 焦点,它的美丽身姿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B改善民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我们只有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才能使经济 发展有持久的动力,使社会进步有牢固的基础

26、,使国家长治久安。 C2010 年 7 月 16 日,法国格勒诺布尔市发生了骚乱,据警方统计,骚乱人群烧毁民 房、商铺908 家,直接经济损失近2 亿欧元以上。 D我国政府正准备有步骤、有计划地解决农民工在城镇的就业和生活问题,逐步实现 农民工在劳动报酬、子女就学、公共卫生以及社会保障方面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 15.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 马是中国人喜爱的动物,是人类最早驯养的家畜之一,是极其温顺又充满野性魅力的动物。 _, _ , _, _, _, _,马己经成为力量与神奇的代表。 还让人们有了敬马王、打马球、赛马等习俗 对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

27、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它帮人们种地运货,和人们一起南征北战 作为六畜之首 马是人类的朋友和伴侣 千里马、老马识途等故事也十分深入人心 A B C D 16. 在下面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赏,内容贴切,逻辑严 密。每处不超过15 个字。( 5 分) 读书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记住书中的内容吗?答案是否定的。记忆型阅读是 我们缺乏想象力的根源之一,因为它容易导致盲从书本知识,从而失去质疑精神。批判型阅 读是一种创造性阅读,它不追求, 而主张激发想象力和灵感,带着自己的思考, 让自己变得更有思想。能通过阅读提出有价值的质疑,通过分析根源找到解决 问題的途径和方法,这在泛阅读曰益普遍的

28、时候更显得难能可贵。 语文试题第页(共 8 页)8 17. 下面是中国邮政为保护地球水环境发型的邮票中的主题图书,请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 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0 个字。(6 分) 六写作( 60 分) 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文章。(60 分) 自然是一首优美的诗,自然是一曲美妙的歌,自然是一个古老而又年轻的故事。面对自 然,你会发出人生的感悟。请你以“面对自然”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定立意,文体不限,不得抄袭、套作。 语文试题第页(共 8 页)9 答案 1、A 解析: B项“人生境界”是按照人的自我发展历程、实现人生价值和精神自由的高低程 度划分的,不是

29、以年龄段划分的,“从幼年到成年,人的每一个时期都要经历这四个层次” 错; C项“由低到高”错。D项“不同层次的人生境界分别主导着人生的不同阶段”错,“不 同层次的人生境界”和“人生的不同阶段”没有必然联系。 2、B 解析: “道德境界” “和求知境界的出现几乎是同时发生”,因此“求知境界”为“道德 境界”的产生创造了条件是错误的,文中也没有相应的说法。 3、B 解析: A项 “这种境界是任何一个具有高级境界的人所极力排斥的”错,文中说“在 现实的人生中,这四种境界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C项“ 道德境界中的人不再关注自 我”错,文中说这一境界“把自己看作是命运的主人,而不是听凭命运摆布的小卒”

30、,这就 是关注自我。 D项 “到了这一境界就能自由地超越并摒弃其他三种境界”错误。 文中说 “在 现实的人生中, 这四种境界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 “只不过现实的人,往往以某一种境界 占主导地位,其他次之”。 4、D 解析: A、B、C 三项的解释均符合原文意思。D 项, “履”作名词时常解释为“鞋”, 作动词时常解释为“登位”“踩,践踏”等,从前后文来看,在文中应解释为“行走”。 5、C 解析: 解答本题要把握住信息选择的标准,即题干中“直接描写龙鸣山景色”。解答时, 要注意辨别各项信息所表现的内容,是否符合题干的要求,没有扣住 “直接描写龙鸣山景色” 的选项,即可排除。句写的是游龙鸣山时

31、的天气情况,不是直接写景色;写龙鸣山北有 “甘露室”,不是直接写景色,这样含有和的选项即可排除。 6、B 解析: 本题四个选项选取文章的若干方面内容作为切入点,对文意进行分析和概括。从 解题技巧上看,做题时,要尽量对照原文逐项排查。具体答题时,首先,要审准题干,注意 “不正确的一项” ;其次,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辨别各项的概括、分析是否正确、合理。 B 项, “潮音岩有一块雄伟平坦且可坐数十人的巨石”,从原文看,这块“巨石”不是在潮音 岩,而是作者登绝顶时所见。 7、 答案:(1)这次游览,恰逢适宜的天气,又遇到理想的地点,确实很快乐了。( “适”“得” “信”各1 分,大意2 分) “适”

32、是动词, 可译为 “恰逢”; “得” 是动词, 译为 “遇到”; “信” 作副词, 可译为 “确实”。 (2)有了意志和力量,而且又不盲从别人从而懈怠,到了幽深昏暗、让人迷乱的地方,却 没有外物帮助他,还是不能到达的。( “怠” “至于”“相”各 1 分,大意2 分) 参考译文: 出游的最乐,是恰好遇到适宜的天气而快乐,遇到理想的地点,更让人快乐,如果一起 出游的又都是品行才学优良的人,那么就可以来抒发内心喜悦的心情,宣泄一下内心的郁闷, 也可以畅谈一下内心的想法并且用文章来表达出来,那就是令人高兴而没有迷失准则呀。 至元丙子年二月甲午日,严厚斋摆设酒肴,叫我一起游龙鸣山,也就是无想山。当时春

33、 雨后天晴很久,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德高望重的长者及英俊潇洒的少年,按年龄长幼 依次前行, 前有乐工鼓吹乐器为先导。从蓝溪向东南行走了五六里,两侧高山相对耸立有如 语文试题第页(共 8 页)10 高楼,相距只有百步,向东绵延不断。两山中间夹着贫瘠的田地,田地的右侧有一条小路, 随两侧深邃的山势高低曲折。前行三四里,两侧更加狭窄不宜种田,只能当做道路。又前行 数里,山势更加奇伟险峻,轻盈的雾气,暖暖的云气,不时轻轻地吹动我们的衣襟和帽子。 高山之外更是重峦叠嶂,远远地望不到边。走了不久,悬崖峭壁在两边对立,形状像华表柱 一样,各种高大树木,夹路向北绵延而去。山涧下多大石,云气缭绕,树木茂盛

34、,岩石上繁 花似锦,鸟鸣声悦耳动听, (让人觉得)好像不是在人间。寺庙雄伟壮丽,匾额上写“禅寂” 两个大字。 寺门外一棵茂盛的古松,树干数人才能围抱过来。修长的竹子耸入云霄,分列在 寺门内的两侧。寺庙长老出来迎接我们,请我们到后堂落座,后堂匾额上题写“白云深处” 四字。在后堂西面有“听松轩”,再往西就是韩熙载读书堂的遗址,韩熙载亲手种植的桧树 还在。在北面有“甘露室”。再往北,上面是“招云亭”,景象优美,视野空旷,山峰紧凑而 挺立, 回看刚才所经过的群山,低头就可以看到山顶了。于是又攀登上潮音岩,只见奇形怪 状的石头异态百出。一同出游的人由于攀登的疲惫,就在此停下不前了。 我因为未能登上绝顶而

35、怏怏不乐,和两三个朋友决定向上攀登。地势越来越险要难行, 撩起衣裳抓住藤萝,在杂草中前行。 山顶上有一天池,水面宽广深不见底,天池的水向下飞 泻到潮音岩, (人们)接引(它)来供给厨房。登上西边山顶,上有一巨大而平坦的石头, 上面可以坐数十人。四处渺茫,放眼望去,顿觉心中豁然开朗。登上东面山顶,看到西面又 有更高的山峰,由于疲倦都不想再往上攀登,(人们)就返回到“白云深处”饮酒。这时山 中水汽熏蒸座席,犹如夏天,一会儿又凄凉如秋天,一会儿又寒冷似冬天。同行的人酒杯和 酒筹交互错杂, 饮酒无数, 高谈阔论非常高兴。即使随从、 乐工也各顺其心意。酒宴结束后, 长老引领我们去赏花,慢慢登上环翠阁。过

36、了不久与长老告别,走出寺门。 走了快一里路程, 人们由于游兴未尽,纷纷席地而坐,每个人按韵作诗,过了很长时间,作诗完毕才往回走。 这次游览,恰逢适宜的天气,又遇到理想的地点,确实很快乐了。只是溧州这个地方, 不是四通八达的交通要道,又加上这座山隐藏于幽深偏远的地方,所以没有前代贤人为之题 写诗赋和当代名家使之从隐微之中闻名,因此我写作此文使它闻名。唉,令人高兴而不迷失 其正道,就有了在沂水边沐浴,在高坡上吹风的感觉了。兰亭集会,竟有人产生感慨悲戚的 感觉。这次一同出游的人心情和悦,吟诗作赋,都有可观之处,这也是游乐的正道吧。于是 记下这一次出游的快乐,使无想山能够闻名于世而已。 8、山翁是一个

37、怡然自安,超然自处的隐逸者的形象。(1 分)通过“招”与“笑”二字, 可以看出作者与山翁关系的亲密,从“笑指菊花开遍”中,可以看出二人共同的高雅的情趣。 (2 分)作者正是通过山翁这一形象的塑造,传递出自己向往田园山水的隐逸情怀,高洁的 品性。 (2 分) 9、叠词:“重重”写出竹树浓密蓊郁之态;“点点”营造潭烟轻盈迷蒙之境。 对偶:“隔岸”“近溪”远近对举, “重重”“点点”叠词增韵, “竹树”“潭烟”相对,写 出景色清幽静谧之美。 远近结合:“隔岸”远观, “近溪”体察,更显景物的和谐有致,幽美雅静。 动静结合:“竹树” “潭烟” 属静景, “渔船下滩” 属动景, 一动一静显出静谧,引人遐

38、思。 (每点 3 分,手法1 分,分析2分,回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即可) 10、( 1)夙兴夜寐 (2)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 (3)泣孤舟之嫠妇 (4)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 11、 (1) AC (A 玫瑰的优雅高贵,更重要的是象征着小雪内心的纯净和高贵C 项第二句修 辞没有排比) (答 C 得 3 分,答 A 得 2 分,其他不得分。 ) (2)用音乐来表现刻画人物形象特点。多次音乐描写表明了小雪琴技高超不凡,心灵纯 语文试题第页(共 8 页)11 净美好。用音乐来营造小说安静纯美的气氛、烘托人物心情。如小雪弹单调枯燥的练习曲, 喑哑嘈杂, 表明了她想尽快考级过关,减轻母亲的

39、负担但又不愿违背自己做人原则的矛盾痛 苦心情; 考试时的音乐也能表明她平静的心情。用音乐来生动含蓄地表现升华小说主题。如 “音乐不在谱子里,它在人心里” 两次出现说明音乐是人的洁净心灵的表达,把音乐记在心 里,就能演奏出动人的乐曲;同时也表明做人要如音乐般纯净,不能被世俗沾染。(答对一 点各 2 分,共 6 分。 ) (3)纯洁美好(形象优雅)勤学苦练、琴艺高超温柔懂事、品格高尚。 (例子在文中相 应段落找)(答对一点各2 分,共 6 分。 ) (4)小雪的角度:做人要正直,不能为了利益而违背良心。在遭遇不公时,要冷静。对于 世俗的污染,我们要敢于用行动做出响亮的回答,敢于对世俗说“不”。 母

40、亲的角度:家长要正确引导孩子,为孩子做好榜样。 音乐艺术的角度:琴艺的获得,要靠艰苦磨炼;艺术的更高追求需要的是执著不懈。音乐 是艺术,不要拿世俗玷污纯洁的艺术。(8 分。每个角度任答一点即可得两分,观点鲜 明、新颖得两分。 ) 12、 (1)BD(答 D 给 3 分,答 B 给 2 分,答 C 给 1 分;答 E 不给分) (2)吴孟超几十年来坚持只给病人开价格最便宜的药,就连给病人问诊的听诊器都会细 心地先用手焐热。教导年轻医生不要光知道给病人开贵重药品,凭此赚钱、提成,完成 利润指标, 要多为病人着想,替病人算账。吴孟超坚持不能把医院开成药店,把病人当做 摇钱树,拒绝进一些自费的耗材和药

41、品。(每点 2 分) (3)谦逊质朴:认为自己的成就更多是踩在巨人肩膀上而获得的,是各级领导的关爱和 全体同志一起努力的结果。鄙视怕担风险者,责任感强:从医生涯中,最鄙视的是那种 不求有功,但求无失的“太平医生”:认为为病人解除痛苦是自己的责任与幸福。崇高的 敬业精神: 已经年逾九旬的吴孟超,现在每年主刀完成的手术也要将近两百台。(每点 2 分) (4)年逾九旬的吴孟超每年主刀完成的手术将近两百台,自嘲可能有了“手术依赖症”。 他看到一个个康复者露出久违的笑容,常常情不自禁地喜悦,发自内心地高兴。他在医 生这个岗位上, 感悟了生命的可贵,责任的崇高和人生的意义。他手中一把刀, 游刃肝胆, 精准

42、无比; 心中一团火, 守着誓言, 从未熄灭,一辈子的心愿与幸福就是为医疗事业奉献终 生。 (每点 2 分) 13、 C 解析:老谋深算: 周密的筹划,深远的打算。形容人办事精明老练。深谋远虑:指计 划得很周密,考虑得很长远。深思熟虑:反复深入地考虑。 14、 B 解析: A 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应删去“在上”或“让”。C 不合逻辑,“近 2 亿欧 元”和“以上”矛盾。D 语序不当,“有步骤、有计划”应为“有计划、有步骤”;宾语中心 词残缺,应为“逐步实现农民工享有同等待遇的目标” 15、 D 解析: 解答此题, 应仔细研究横线的上下文和题中六句话内部的逻辑关联,同时参考各 选项的排列情况。D 中各句的排列是恰当的。 16、阅读分为记忆型阅读和批判型阅读。 记住死板的书本知识 通过想象力来形成有针对性的问题 17、画面中心是椭圆形的地球,画面右侧是一只手正在拒绝和防止来自外部的污染,保护三 只鱼,寓意保护水环境,表达了人类保护地球水环境的决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