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林黛玉诗词看性格特征文献综述.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5447239 上传时间:2020-05-12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201.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林黛玉诗词看性格特征文献综述.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从林黛玉诗词看性格特征文献综述.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从林黛玉诗词看性格特征文献综述.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从林黛玉诗词看性格特征文献综述.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从林黛玉诗词看性格特征文献综述.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从林黛玉诗词看性格特征文献综述.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林黛玉诗词看性格特征文献综述.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课程名称:古代文学史 _ 论文题目:从林黛玉诗词看其性格特征的文献综述 任课教师:葛永海 _ 班级:初阳学院综合文科081 班 _ 姓名:张嫔嫣 _ 学号: 08980125 _ 成绩 : _ 从林黛玉诗词看其性格特征文献综述 张嫔嫣综合文科 081 班08980125 15068057802(617802) 【摘要】:在红楼梦一书中,诗词在成功地塑造人物形象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而黛 玉更是得曹翁钟爱,赋予了她最美丽的诗篇,使只要有黛玉的地方就能让人嗅到从她心里飘 散出来的沁人心脾的诗情的清香。林黛玉用诗文发泄痛苦与悲愤,用诗词抒写命运与爱情, 用诗篇表示抗议与叛逆,她的诗吟咏着她冰清玉

2、洁的节操,孤高傲然的品格,她的诗映现着 她纯真诚挚的灵魂,也为她美好的形象笼上了一圈诗意的光环。本文对黛玉性格在其诗歌中 的体现进行了综合性评述,感受那充满诗意的灵魂。 【关键词】:林黛玉诗词性格 红楼梦是一部宏伟的巨作,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书中写了近千个人 物, 其中堪称典型的就不下数十人, 曹翁用寥寥数语便勾勒出了个个鲜活的生命, 而黛玉毋庸质疑是一道奇葩,清代西园主人云:“林颦卿者,外家寄食,园居潇 湘馆内,花外姊妹丛中,宝钗有其艳而不得其娇,探春有其香而不能得其清,湘 云有其俊而不能得其韵,宝琴有其美而不能得其幽,可卿有其媚而不能得其秀, 香菱有其幽而不能得其文, 凤姐有其丽而不能得

3、其雅, 洵仙草为前身, 群芳所低 首者也。 ” 红楼梦中美女如云,唯黛玉是群芳之首,而诗词乃是黛玉之美的精 髓,心较比干多一窍的她有着细致敏锐的心思,是一位富有诗人气质的女性。在 贾府这个封建统治的王国里, 她唯有把自己的喜悦和哀伤、希望和理想, 全部倾 泻到自己的诗中,诗歌成了她寂寞生活的伴侣。乐记说: “情动于中,故形于 声。 ”袁枚则强调:“鸟啼花落,皆与神通。人不能悟,付之飘风。惟我诗人,众 妙扶智。但见性情,不著交字。 ”林黛玉的诗句,正是这种“个中性情”的结晶。 一、哀婉的生命绝唱顾影自怜,多愁善感 黛玉的前生本是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的一株绛珠草,终日游于离恨天外, 饥则食蜜青果为

4、膳, 渴则饮灌愁海水为汤, 得神瑛侍者浇灌之恩, 所以今生用一 生泪水来还恩。 宿命的安排, 她只是贾府一位过客, 在凡尘之中黛玉自小父母早 逝,无依无靠,寄居外祖母家,挣扎在“都是一双富贵眼”的贾府里,黛玉虽有 着强烈的自尊心,但她内心却是孤独,自卑的。 王海燕在花魂诗魄女儿心林黛玉新论中写到林黛玉有着深刻的人生 痛苦:父母早丧,寄人篱下,不能言说的无望的爱情, 病弱的身躯和早夭的预感。 而天生敏感,诗人气质,加深了她的痛苦体验。她既不能如庄子般忘情超脱,也 不能如魏晋人般放达醉歌, 作为女性诗人,她宛如丁香般结着愁绪, 而不能释放, 只能蚌病成珠般地凝结于诗中。 她的诗最集中地体现了生命的

5、美与悲、爱与哀愁 的主题。黛玉是孤独的, 深刻的生命孤独感和末世的感伤在她的诗歌中得到了反 复渲染。 咏白海棠的“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咏菊的“满 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 ,到葬花吟的“花开易尽落难寻” , “一年三百 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对于时间的局限, 灾难的无情都已体会得很深刻了。 咏絮词: “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 ” “空缱绻,说风流。嫁与东风春不管, 凭尔去,忍淹留!”这种痛苦和悲凄真是达到无以复加的程度,简直是无奈地放 手了。不论是艳冶的桃花、轻扬的柳絮、玲珑的明月,在她眼中都成了带有悲剧 色彩的意象。 董亚萍在浅论林黛玉的幽默中写道林黛玉是一个悲观

6、主义者,看到美好 的事物她也是往消极的方面想,在第二十七回中, 宝钗看到蝴蝶, 她的反应是去 “追逐” ,而黛玉看到一片花海的美景,却是为落花、为自己哭泣!在贾府中她 时刻能生发她的自卑, 也能在她独处时唤起她的忧伤, 她的诗最能表现她的心境。 葬花吟、 秋窗风雨夕、 桃花行都是她独处时所作,其中叠词的运用特别 多,重重叠叠的忧愁,重重叠叠的凄冷和不如归去的意象。例如秋窗风雨夕 中一共 20 句诗,而“秋”字就出现了15 次,其次“风”字、“雨”字、 “窗”字 各 5 次,透露出一种无可摆脱的凄冷和愁苦, 五美吟中亦是“我曾见古史中 有才色的女子,终身遭际,令人可欣、可羡、可叹者甚多,” ,

7、葬花吟 中的“未若锦囊收艳骨,一培净土掩风流”更是悲观到了极点。 我们从黛玉的诗文中可以深切地体会那种多愁善感的性格,抑或是感慨身世, 抑或是抒发世态人情,字里行间的哭泣不觉令人潸然泪下。 罗红伟在林黛玉诗词看其性格特征中认为黛玉的三首长诗葬花吟、 秋窗风雨夕、 桃花行都是她伤悼身世之作,其中葬花吟是她感叹身世 遭遇全部哀音的代表。诗中写道: “花谢花飞花满天 ,红消香断有谁怜 ? 试看春残 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通过这如泣如 诉的诗句, 我们可以看到黛玉在这种处境中所受到的折磨、威胁和摧残, 可以体 会到这位叛逆者在预感到自己的爱情理想行将破灭时发出的花落

8、人亡的悲痛和 哀愁。同样,在秋窗风雨夕中,通过诗句“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 长;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 寒烟小院转萧条,疏竹虚窗时滴沥; 不知风雨几时休,已教泪洒窗纱湿。 ”我们可以看出,黛玉在秋花惨淡、秋景萧 条、秋意凄凉的气氛中,由于自己病情渐重,更由于环境的冷酷,已没有了葬 花吟中那种抑塞不平之气和傲世独立的态度,而是显得更加苦闷、颓伤,更加 消沉了。而在桃花行中“桃花帘外开仍旧,帘中人比桃花瘦, 凭栏人向东风 泣,茜裙偷傍桃花立 , 胭脂鲜艳何相类,花之颜色人之泪。若将人泪比桃花,泪 自长流花自媚。”这是继葬花吟之后,黛玉的又一首顾“花”自怜的抒情诗。 黛玉以花自喻,

9、 抒发了内心深处的无限感慨, 更清楚地表明了命薄如桃花的黛玉 内心深处的悲愤和哀愁。 罗红伟认为这种多愁善感和哀怨的性格,在黛玉的咏白海棠、 柳絮词、 菊花诗中也可以得到充分的表现。 咏白海棠诗中写道: “ , 月窟仙人缝 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娇羞默默同谁诉? 倦倚西风夜已昏。”在清冷的月窟里 缝白色的缟衣,多么颓丧;在秋天的深闺里悄悄哭泣,又是多么的凄楚。“娇羞 默默同谁诉 ?”是作者对自我心灵的真情独白,说明她有满腹的心事,但由于环 境的压迫而不能向任何人倾诉, 即是对自己的知音宝玉也羞于启齿,只好在西风 落叶的季节,凄凄凉凉地送走一个又个寂寞的黄昏。她在柳絮词中写道: “粉堕百花洲,香

10、残燕子楼。一团团逐队成球。漂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 流! 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 , ”这首缠绵悱恻、忧怨凄美的词,句句似在咏柳 絮,字字实在写自己, 抒发了她身世的飘零与爱情无望的愁苦。在菊花诗中, 通过“满纸自怜题素怨”,写出了黛玉平素多愁多病、自怨自艾的情状; “片言谁 解诉秋心”,又道出了一怀情愫不被人理解的苦闷。荣府内种种恶浊的现象形成 有形无形的压力,使这个孤弱的少女整天陷于痛苦之中,“鸿归蛩病”更是映衬 出她苦闷仿徨的心情。黛玉在五美吟明妃一首中写道:“绝艳惊人出汉宫 , 红颜命薄古今同;君王纵使轻颜色,予夺权何畀画工?”这里,通过绝代美女王 昭君远嫁匈奴的故事, 抒发了红颜

11、薄命的悲叹, 寄托着自己飘泊异乡的深沉感慨。 又借汉元帝将生杀大权交给画工而造成明妃离开汉宫的历史传说,表现出在冷酷 的贾府中自己命运掌握在他人手中,不能自主的深深忧患。另外,在黛玉的琴 曲 、 酒令中也都反映出她这种哀怨的性格。 琴曲中写道:“风萧萧兮秋气 深,美人千里兮独沉吟。望故乡兮何处? 倚栏杆兮涕沾襟。”这里说她远离家乡、 寄人篱下的痛苦生活,表现出她生活上、精神上的凄惨处境。在酒令中她又 以折脚雁自喻,发出了孤鸿失群般的声声哀鸣。 清人张潮在其幽梦影中论美人云: “所谓美人者,以花为貌,以月为神, 以柳为态,以玉为骨,以冰雪为肌肤,以秋水为姿,以诗词为心,吾无间然矣。” 所说红楼梦

12、中美女如云,然唯有黛玉符合此评,黛玉居住潇湘馆,旁多种竹子, 湘云为其取绰号潇湘妃子,黛玉也是喜欢的,从此潇湘妃子成了黛玉的代名词。 杨萍在 论林黛玉的双重性格在其诗词中的体现中写到林黛玉是多愁善感、 自卑自怜的潇湘妃子,文中写到第四十五回中的代别离秋窗风雨夕是黛玉 的一首堪称悲婉之绝唱,诉说了“已觉秋窗秋不尽, 那堪风雨助凄凉”的愁情和 “不知风雨几时休 , 已教泪洒窗纱湿”的悲叹。她看出此时的大观园对她来说 “已 是秋窗秋不尽” 的逆境了,她所追求的个性解放和婚姻自主非但得不到任何人的 同情与支持,相反却是“风雨助凄凉” ,不断遭到贾府内外人士的围攻和打击。 黛玉的四面受敌使她认识到自己与

13、宝玉的爱情终将成为泡影,“惊破秋窗秋梦绿” 是她对爱情终将在横遭摧残中毁灭的不祥预感。眼前的景况是“罗衾不耐秋风力, 残漏声催秋雨急”,而展望未来却是“不知风雨几时休” 。在这样的残酷现实中, 多愁善感的潇湘妃子见到的只有一片肃杀气,她的眼泪在她所见到的小天地里已 找不到任何出路,她只能够“自向秋屏挑泪烛”。此外她的柳絮词与桃花 行的思绪完全相同, 飘零的柳絮让黛玉回忆起家乡的姑苏山,想到自己孤单无 依、寄人篱下的处境,情不自禁的唱出了“一团团,逐队成,漂泊亦如人命薄” 的哀怨之句。 团团起伏的柳絮和无依无靠的黛玉实在是太相似了。接着她又好象 替柳絮倾诉心中的不平,“空缱绻,说风流”,尽管柳絮

14、对春天一往情深,可有什 么用呢? 春天仍将不辞而别, 不愿听飘零的柳絮倾诉自己的衷肠,就好象自己一 样,无论怎样的风华才貌,怎样一心追求美好生活与爱情,心事却总成空。“草 木也知愁”,她笔下的草木也和人一样知道发愁,愁得那么出人意料。 霍省瑞、陈冬季在林黛玉的诗词及其自我意识中指出林黛玉诗词是其自 我意识的体现, 而且不同的诗词体现了其自我意识的不同层面,在其自我意识的 体现中, 葬花吟 (第二十七回)是黛玉诗词种的杰出之作,这位生于世代簪缨 之族,长于钟鸣鼎食之家的贵族小姐,身为女性,与落花惺惺相惜,落花触动了 她的百转愁肠, 那随风飘零的落花是她寄人篱下、归宿难卜的命运缩影。 于是她 为落

15、花挥洒下同情之泪, 并用中国文人尤其是诗人的惯用手法,以落花来喻女性 凋丧,直接对自身美好品质进行反复吟咏,为自己现实人生中的不幸遭际发出不 平之鸣,可谓是其生命意识的绝唱。 艳丽的鲜花固然很是美好,却好景不长, 黛 玉由此而想到自己的青春美貌也会转瞬即逝,故而感伤之情难以抑止。 此外,郑泽红在悲剧诗人林黛玉中亦指出葬花辞是她感叹身世遭遇 和悲剧命运的全部哀音的代表作,她以落花自况,血泪作墨,如泣如诉,抒写了 这位叛逆者的花落人亡的哀愁和悲愤。它是林黛玉充满生命激情的哀歌,是她 性格与生命的折射。林黛玉的一生恰似一朵飘零的落花,在“一年三百六十日, 风刀霜剑严相逼”的严酷生存环境中,她注定成为

16、一朵陨落而凄清的落花,然 而她“ 质本洁来还洁去, 强于污淖陷渠沟”,永远保持高洁的情志和坚贞不阿的 精神。花的命运也即黛玉的命运, 这是用热血和生命写就的心曲,是与这个罪恶 的世界决裂的檄文。 它真实地展露了一个充满痛苦充满矛盾而又独抱高洁、至死 不渝的心灵世界,凸现的是一种独立人格的壮美与崇高。 在众多的观点中也有稍微不同的,刘丽莎在才如江海命如丝林黛玉悲 美形象赏析中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在文中的冷月葬花魂标题在写到第70 回的 桃花行和稍后的柳絮词 ,看似林黛玉向往自由幸福,反叛个性的抒写, 实为沉郁孤寂个性之哀音。 这实际上是在描绘林黛玉如桃花、 似柳絮的宿定命运, 此刻,她已接近“泪尽

17、夭亡” 。 “胭脂鲜艳何相类,花之颜色人之泪。若将人泪比 桃花,泪自长流花自媚。泪眼观花泪易干,泪干春尽花憔悴。憔悴花遮憔悴人, 花飞人倦易黄昏。一声杜宇春归尽,寂寞帘拢空月痕!”这首桃花行并非一 般的风花雪月,儿女之情的吟哦,而是通过灿烂的桃花与久病少女的映照和对比, 艺术地描绘了林黛玉身处窒息之境所喷发出来的以绝望等待希望的挣扎和反抗。 “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一团团逐队成球。漂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 流。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 叹今生谁舍谁收 ? 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 淹留! ”这首柳絮词是林黛玉继桃花行后的又一佳作。寄人篱下的薄命 人,一生亦如柳絮漂泊不定。 无论有怎样出

18、色的风华才貌,总逃不出万事皆空的 宿命。无论是桃花行的伤春,还是柳絮词的悲秋,都折射出林黛玉特有 的精神气质。在第 76 回中,林黛玉和史湘云秋夜联句作诗,有一佳句: “冷月葬 诗魂” 。湘云道:“好个葬诗魂” !”并说: “话固新奇,只是太颓丧了些。 ”妙 玉也说: “好诗,好诗,果然太悲凉了。 ”是的,对于林黛玉这一特定环境里的悲 剧形象和悲剧性格,她的爱情,她的青春,她的如花的命运,岂有比“冷月葬诗 魂”更适合其优美神韵和高洁品性的? 唯有此境才不会亵渎她圣洁的躯体,也唯 有此境,才是她生命最完美的归宿。 二、顽强的女性意识孤标傲世、倔强不屈 林黛玉虽然是寄人篱下的孤儿,但她生性孤傲,

19、天真率直, 和宝玉同为封建 的叛逆者,她的封建反叛性格非常的明显。 她一个人在贾府这个封建大家庭中做 着顽强的抗争, 不向命运低头, 不向封建势力低头, 从她的诗词中我们可以窥见 一位才女对于传统的封建道德的抗争,对于男权社会的挑战。 顾绍炯质本洁来还洁去从林黛玉的主要诗作看她的性格中写到林黛 玉是大观园中最杰出的诗人。 由于她具有民主主义思想的萌芽,因而在观察和接 触现实中,产生了某些与封建卫道者完全相反的爱和恨,完全不同的鄙弃和追求。 这种思想感情, 在封建正统势力严密控制的荣国府中是不能畅所欲言的。但在曹 雪芹的笔下,林黛玉却以她精湛的艺术技巧,通过借景抒情,借古喻今,托物寓 意的方式,

20、将她不用时俗的思想表现出来, 成为初步民主主义思想觉醒者的诗的 宣言。所以曹雪芹借黛玉这个人物形象所创作的诗词,对塑造黛玉的性格有显著 作用。 刘丽莎在才如江海命如丝林黛玉悲美形象赏析中写到在宝玉遭毒 打时,派丫头送去两条旧帕子,黛玉心有灵犀,时“余意绵绵”,遂以深情笔触 写下著名的诗篇题帕三绝 。其一、眼空蓄泪泪空垂,暗洒闲抛却为谁?尺幅鲛 绡劳解赠,叫人焉得不伤悲 ! 其二、抛珠滚玉只偷潸,镇日无心镇日闲。枕上袖 边难拂拭,任他点点与斑斑。其三、彩线难收面上珠,湘江旧迹已模糊。窗前亦 有千竿竹, 不知香痕渍也无。 这三首绝句与其说是林黛玉作出来的,倒不如说是 她哭出来的, 其价值就在于感情

21、之真。 没有希望的爱情发展到一个新的深度,已 到了控制不住感情的程度。一个不顾礼法约束,而私表赠情物;一个不避嫌疑, 大胆写出爱情的诗篇。这就是对扼杀人性的封建礼教的抗议和叛逆。 郑泽红也在悲剧诗人林黛玉中指出红楼梦中最激动人心的还是黛玉的悲 剧的叛逆性格。 在她的身上闪耀着追求个性解放、争取婚姻自由的初步民主主义 思想的光辉。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社会,她不仅才情横溢、学识渊博, 而且又是那样如饥似渴地阅读 “性灵之学” 和描写爱情的角本杂剧, 那样如醉如 痴地沉浸在艺术的境界。对于贾府的“混世魔王”、 “祸胎草根”、贰臣逆子贾宝 玉竟引为知音,结为同心,从思想到行动都对他予以支持。在大

22、观园里,不劝宝 玉走“仕途经济”之道,从不说这些“混帐话”的,只有她一人而已,所以“宝 玉深敬黛玉”。林黛玉身上闪烁着诗意和理想的光彩,充满了叛逆的精神。这是 曹雪芹赋予这一形象的新的基因,使她从根本上有别于历代的所有才女。这也正 是一位青春诗人应具有的秉性,虽然不容于世俗, 但却依然前行。 林黛玉的悲剧 性格,是其身世所致,更是其诗人的敏感细腻使她产生了对生命的深思和慨叹。 林黛玉是那个时代的特立独行者,在为世所不容的孤独与痛苦中挣扎、寻觅、追 求而又显得无可奈何。 她的孤标傲世造成了生存空间的狭小、处境的孤独, 最终 只能“ 魂归离恨天 , 焚稿断痴情” 此外,杨萍在论林黛玉的双重性格在其

23、诗词中的体现中写到在大观园的 菊花诗社上, 黛玉的三首咏菊诗一举夺魁。作者做这样的安排, 绝不仅是为了表 现黛玉的才华, 而是因为没有谁比黛玉的身世和气质更与菊花相适合了。其中的 咏菊被评为最佳,其中意味深长的是后四句:“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 诉秋心。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陶渊明在和郭主簿中将菊花 和青松并列,赞扬它是“怀此秀贞心,卓为霜下杰”。评的是菊花的形象,表现 的是自己的品质。黛玉赞赏他,正是因为她同样有着如此一颗“秀贞心”。黛玉 对封建社会的污浊现实早已厌恶,她看不起所谓的功名利禄, 鄙弃仕途经济, 内 心只有对个性解放的向往和对自由爱情的追求。第六十四回出现的五美吟

24、, 黛玉终于冲破了封建礼教的樊篱,采用了“借古喻今”的手法,大胆地表达了自 己对爱情的看法,寄托了自己对爱情的理想和憧憬。“五美”中,她满怀激情地 讴歌了红拂的远见和胆略, 用最崇高的敬意直截了当地称赞红拂是有远见卓识的 “巨眼” “美人” ,是不受“羁縻”的“女丈夫” ,大胆地肯定了红拂背离杨素毅 然私奔的叛逆道路。这首红拂读起来使人耳目一新,它在内容、风格和对待 客观的态度等各方面不仅不同于其他红楼小姐和宝玉的作品,而且截然不同于她 其它的任何作品。我们既看不到“眼空蓄泪泪空垂”, “抛珠滚玉只偷潸”一筹莫 展的可怜相,也听不到“连宵脉脉复飕飕” , “不知风雨几时休”的无可奈何的长 嘘短

25、叹。黛玉似乎完全脱离了哀怨、 叹息和眼泪, 认识到只有象红拂摆脱杨公幕 那样摆脱“尸居余气”的大观园,才有可能去实现自己的理想。林黛玉第一次态 度鲜明地把怒骂和呼号写进诗里去,不仅使林诗在“红楼诗”中独树一帜,而且 林黛玉的叛逆形象也因之更鲜明丰满而臻于接近完美的境地了。 向莉在林黛玉人物性格在其诗词中的体现中写到通过黛玉的诗词作品, 可以看出她叛逆不屈、 孤标傲世这一性格特点。 父母相继早逝的悲哀, 寄人篱下 的凄凉,是林黛玉最隐痛的心结,随着年龄的增长,她对此认识越来越清,但强 烈的自尊心又使她不甘心这种命运。为了改变命运, 她竭力地捍卫着自己的尊严 和爱情,这个娇若纤柳、 洁如芙蓉的少女

26、内心深藏着坚强与叛逆。她虽寄居人下, 但为人处世光明坦诚, 不亢不卑, 用柔弱的身躯为自己撑起一片坦荡荡的天空。 用一首首充满着血和泪的诗作, 来表现她对理想爱情至死不渝的追求和对封建礼 教冷酷无情的抗议。她在春灯谜一诗中写道“朝罢谁携两袖烟,琴边衾里两 无缘, 焦首朝朝还暮暮,煎心日日复年年。 光阴荏苒须当惜, 风雨阴晴任变迁。” 从诗的后两句可以看出, 即便是在自己追求的爱情没有把握、心灵倍受煎熬的情 况下,她也决不听任摆布, 而是要在短暂的生命过程中珍惜时光,勇敢地斗争下 去。同样,在她的另一首灯谜诗中也明显地表现出这种斗争精神。诗中写道“马 录马耳何劳缚紫绳 ? 驰城逐堑势狰狞。主人指

27、示风云动,螯背三山独立名。”这 里“驰城逐堑”的千里马气势凶猛,不受紫绳的束缚,更是生动地展现出黛玉的 奔放气概和叛逆思想。 林黛玉思想意识的最为闪光之处是对封建正统思想的蔑视 与背叛,对庸俗、偏见的抗争和嘲弄,这一特征在她的诗词中表露是多方面的, 其中五美吟最为突出。咏西施,说西施因美而失去自由,不及东施因丑而自 在。咏虞姬,说当叛徒被杀不如守义自刎。咏明妃,说悲剧由于皇帝所托非人。 咏绿珠,认为绿珠为石崇殉葬完全不值得。咏红拂,赞扬红拂与人私奔是正义的 壮举。这些完全是与封建正统思想和社会舆论背道而驰的。特别是四、五两首。 封建社会一贯是提倡并要求女子“三从四德”、 “从一而终”。而黛玉认

28、为绿珠大 可不必“效死于君前” ,这种“落花犹是坠楼人”的从一而终是不值得的,大胆 地对反动腐朽的封建思想本质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嘲弄。黛玉作为封建礼教叛逆 者的坚强性格, 通过她的题帕三绝句也明显地表现出来。孤标傲世的性格还可以 在她的菊花诗、 葬花吟 、 咏白海棠、 琴曲等作品中都有所表现,三首 菊花诗 是林黛玉自示高标的集中表现。从“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 迟?”到“莫言举世无谈者, 解语何妨话片时” 的诗句中,我们看到了林黛玉 “孤 标傲世” 、感叹“举世无谈者”的傲岸之姿,更认识到她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 贵品格。林黛玉心胸高洁,从她的葬花吟中可见一斑。“质本洁来还洁去, 强于污淖

29、陷渠沟”,是她独抱百洁、至死不渝的宣言书。在咏白海棠中,通 过“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等 诗句,在赞美海棠的同时, 也表现出她自己一尘不染的高洁品格。在琴曲里, 她用“素心如何天上月”,表明在恶劣的环境里自己纯净的素心始终如皓月当空, 皎皎明亮。 还有傅彩虹在浅谈诗人的林黛玉和林黛玉的诗中提到葬花吟这首词 即是攘卿述怀,又是她的自挽诗,是她光辉品质的集中体现。诗的核心,是表现 黛玉的“质本洁来还洁去” 的洁身自好、 决不向封建势力和庸俗偏见投降的高贵 品质。这首诗既有理想的彩虹“愿奴肋下生双翼, 随花飘到天尽头”又有现实 的严酷“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

30、剑严相逼”更有至死不渝的抗争“质本洁来还 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如泣如诉的葬花吟,字字血、声声泪,是一幅心灵 的解剖图,是独抱高洁、至死不渝的宣言书。 更值得一提的便是黛玉强烈的女性意识,霍省瑞、陈冬季在林黛玉的诗词 及其自我意识中提到,黛玉在追求爱情的同时,还极力追求并张扬女性独立, 而且再三在其诗词中加以抒写。 咏白海棠(其四)(第三十七回)被社长李纨 评为“风流别致”,宝玉也偏爱黛玉此诗。诗中自言其事,以碾冰为土的奇特设 想抒写了自己的冰清玉洁, 而“默默同谁诉” 看似写自己日常生活难得知己的苦 闷,实则显露了自己不流于世俗的高洁品质。 菊花诗 (第三十八回)也充分体 现着黛玉这种独立

31、精神, 咏菊中“素怨”、 “秋心”及“千古高风”无不表现 着她的孤高自芳,问菊中的“孤标傲世”更是自己独立精神的抒写,菊梦 中的“幽怨同谁诉”表明知己难觅,也是对自己不流于世俗的再度抒写。而最能 体现黛玉独立精神的诗歌莫过于五美吟 (第六十四回),她鄙薄反复无常。苟 且求荣、甘心得到耻辱下场的鲸布、彭越,觉得不如虞美人的”饮剑”与楚帐, 借此寄托她执着的追求自我, 永不俗流的志愿。 她讽刺汉元大帝大权旁落, 听命 于画工,表现了自己不肯听人摆布、 被人奴役的独立性格。 她惋惜绿珠而对石崇 有微词,一位石崇生前珠玉绮罗之宠,抵不得绿珠临危以死相报, 有可见其在爱 情上重情义。红拂诗更是公然赞颂藐

32、视权贵而主动与寒士李靖私奔的红拂为 “女丈夫”,其对红拂卓识敢为的钦佩溢于言表,足见其大胆。这首诗不仅体现 了她大胆追求幸福的生活理想, 也体现了她对女性自我独立的肯定,更是对当时 占统治地位的男性价值观的莫大挑战。此外螃蟹咏其二(第三十八回)中, 黛玉又以前所未有的豪放爽朗称赞螃蟹“铁甲长戈” 的精神,闪烁着其叛逆性格 的强光。 三、结束语 李希凡认为:“敏感的诗人气质是林黛玉的性格之所以具有动人心魄的艺术 力量的重要因素,诗的境界、诗的氛围培育了她的风神秀骨,是她在十二钗群 像中,始终荡漾着清新雅丽的特殊韵味,博得读者的同情与爱怜。林黛玉艺术 形象这一渗透着诗情的个性特征, 可以说是中国小

33、说史上的一个辉煌的独特的创 造。 ”诗词是红楼梦表现人物性格最重要的艺术手段。可以说,没有诗,就 没有林黛玉这个不朽的艺术典型,甚至没有红楼梦这部千古巨作。且林黛玉 的诗词一直以来受到评论研究者的重视,由于众多学者的努力, 已经取得了丰硕 的成果。本文对林黛玉性格在其诗词中的体现作了综合性评述,希望在解读林黛 玉的诗词时可以有一个新的认识。 【1】王海燕 . 花魂诗魄女儿心林黛玉新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年 12 月第 1 次印刷 【2】任明华林黛玉(M) 中华书局 2006 年 1 月北京第1 次印刷 【3】顾绍炯质本洁来还洁去从林黛玉的主要诗作看她的性格(J) 红楼梦论集

34、(M) 1983 【4】顾鸣塘、高晨贤孤标傲世借谁隐浅论林黛玉其人其诗(J) 红楼梦学刊2004 年第 4 辑 【5】刘耕路红楼梦诗词解析(M) 吉林文史出版社1999 【6】郑泽红悲剧诗人林黛玉(J) 湖北民族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1994 2009 【7】霍省瑞、陈冬季林黛玉的诗词及其自我意识(J)新疆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中国矿 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7 年 6 月 【8】向莉 林黛玉人物性格在其诗词中的体现(J)株洲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株洲 412001 【9】傅彩虹浅谈诗人的林黛玉和林黛玉的诗(J)大连大学学报1998 年 10 月.第 19 卷 第 5 期 【10】蔡义江红楼梦诗词曲赋评注(M).北京出版社1980 年 3 月 【11】陈诏红楼梦谈艺采(M) 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 年 12 月 【12】刘永良红楼梦艺术与文化(M) 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8 年 8 月 【12】霍耀华、史红改、李彤红楼梦诗词曲语正解(M)中国文史出版社2009 年 1 月 【13】董亚萍浅谈林黛玉的幽默()红楼梦学刊2008 年第三辑 【14】丛叔卿浅论红楼梦中的林黛玉诗(J)考试用刊2008 年第二期 【15】李希凡林黛玉的诗词与性格红楼梦艺境探微() 红楼梦学刊2008 年 第一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