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2016届高三数学一轮专题突破训练《数列》(理)及答案.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5449135 上传时间:2020-05-12 格式:PDF 页数:22 大小:905.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2016届高三数学一轮专题突破训练《数列》(理)及答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北京市2016届高三数学一轮专题突破训练《数列》(理)及答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北京市2016届高三数学一轮专题突破训练《数列》(理)及答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北京市2016届高三数学一轮专题突破训练《数列》(理)及答案.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北京市2016届高三数学一轮专题突破训练《数列》(理)及答案.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市2016届高三数学一轮专题突破训练《数列》(理)及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2016届高三数学一轮专题突破训练《数列》(理)及答案.pdf(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北京市 2016 届高三数学理一轮复习专题突破训练 数列 一、选择、填空题 1、( 2015 年北京高考)设 n a是等差数列 . 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 若0 21 aa,则0 32 aaB.若0 31 aa,则0 21 aa C. 若 21 0aa,则 312 aaaD.若0 1 a,则0)( 3212 aaaa 2、( 2014 年北京高考)若等差数列 n a满足 789 0aaa, 710 0aa,则当n_时, n a的前n项和最大 . 3、( 2013 年北京高考)若等比数列an满足a2a420,a3a540,则公比q_;前n 项和S n_. 4、(朝阳区 2015届高三一模)设S

2、 n为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若,则 通项公式。 5、 (东城区2015 届高三二模) 已知 n a为各项都是正数的等比数列,若 48 4aa,则 567 a a a ( A)4(B)8 ( C)16(D)64 6、(丰台区2015 届高三一模)在等比数列 n a中, 34 4aa, 2 2a,则公比q等于 (A) -2 (B) 1或-2 (C) 1 (D)1 或 2 7、(海淀区2015 届高三二模)若等比数列 n a满足 26 64a a ,34 32a a ,则公比 q_; 222 12n aaa 8、(石景山区2015 届高三一模)等差数列 n a中, 11 , mk aa km ()m

3、k,则该数列前mk项 之和为() A1 2 mk B 2 mk C 1 2 mk D1 2 mk 9、(西城区 2015届高三一模) 若数列an满足a1 2, 且对于任意的m, nN , 都有 m nmn aaa, 则 3 a an前10 项的和S10 . 10、(大兴区2015 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已知数列 n a为等差数列,若 13 4aa, 24 10aa,则 n a的前n项和 n S_ 11、 (丰台区2015 届高三上学期期末)等差数列 n a的前n项和为 n S,如果 1 2a, 35 22aa, 那么 3 S等于 _ 12、(北京四中2015 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在等差数列 n a中

4、,已知 48 16aa,则该数列前11 项和 11 S . 13、(东城区示范校2015 届高三上学期综合能力测试)数列 n a的前n项和记为 n S,若 02, 2 1 11nn Saa, . ,2, 1n,则数列 n a的通项公式为 n a_ 14、(东城区 2015 届高三 4 月综合练习(一) 设等差数列 n a的前n项和为 n S, 若 2 8S, 4 12S, 则 n a的公差d 15、()已知,4,mn是等差数列,那么( 2)( 2) mn =_;mn的最大值为 _ 二、解答题 1 、 (2015年 北京 高考) 已知数 列 na满足: * 1aN,361a,且 18,362 1

5、8,2 . 1 nn nn n aa aa a2, 1n 记集合NnaM n ()若6 1 a,写出集合M 的所有元素; ()若集合M 存在一个元素是3 的倍数,证明:M 的所有元素都是3的倍数; ()求集合M 的元素个数的最大值 2、( 2014 年北京高考)对于数对序列 1122 (,),(,),(,) nn P a ba ba b,记 111 ( )T Pab, 112 ( )max( ),(2) kkkk TPbTPaaakn,其中 112 max(), kk TPaaa表示 1( )k TP 和 12k aaa两个数中最大的数, (1)对于数对序列(2,5),(4,1)PP,求 12

6、 (),()T P TP的值 . (2)记m为, , ,a b c d四 个 数 中 最 小 值 , 对 于 由 两 个 数 对( , ),( , )a bc d组 成 的 数 对 序 列 ( , ),( , )P a bc d和( , ),( , )P a bc d, 试分别对ma和md的两种情况比较 2( )TP和 2( )TP的大 小. (3)在由5 个数对(11,8),(5,2),(16,11),(11,11),(4,6)组成的所有数对序列中,写出一个数对序 列P使 5( )T P最小,并写出 5( ) TP的值 . (只需写出结论). 3、(2013 年北京高考)已知an是由非负整数

7、组成的无穷数列,该数列前n项的最大值记为An,第 n项之后各项an1,an2,, 的最小值记为Bn,dnAnBn. (1) 若an为 2,1,4,3,2,1,4,3,, ,是一个周期为4 的数列 ( 即对任意nN * ,an4an) ,写出 d1,d2,d3,d4的值; (2) 设d是非负整数, 证明:dnd(n 1,2,3 ,,) 的充分必要条件为an是公差为d的等差数 列; (3) 证明:若a12,dn1(n1,2,3 ,,) ,则an 的项只能是1 或者 2,且有无穷多项为1. 4、 (朝阳区 2015届高三一模) 若数列中不超过f (m) 的项数恰为b m(mN* ),则称数列 是数列

8、的生成数列,称相应的函数f (m) 是生成的控制函数。设f (m) = m 2。 (1)若数列单调递增,且所有项都是自然数,b1 =1,求a1; (2)若数列单调递增,且所有项都是自然数,a 1= b1,求a1; (3)若an= 2 n (n =1 , 2 ,3 ) ,是否存在生成的控制函数g(n) = pn 2 + qn + r (其中常数p,q,rZ),使得数列也是数列 m b 的生成数列?若存在,求出g (n) ; 若不存在,说明理 5、(东城区 2015届高三二模)已知数列 n a的前n项和为 n S, 且满足 1 (3)aa a, n nn Sa3 1 , 设 n nn Sb3 ,n

9、N ( ) 求证:数列 n b是等比数列; ( ) 若 1nn aa ,n N ,求实数a的最小值; ()当4a时,给出一个新数列 n e,其中 3 ,1, ,2. n n n e bn 设这个新数列的前n项和为 n C, 若 n C可以写成 p t (, t pN且1, 1 pt) 的形式,则称 n C为“指数型和”问 n C中的 项是否存在“指数型和”,若存在,求出所有“指数型和”;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6、(房山区2015 届高三一模)下表给出一个“等差数阵”: 4 7 ()()(),ja1, 7 12 ()()(),j a2 , ()()()()(),ja3, ()()()()(),

10、j a4, , 1i a 2i a 3i a 4i a 5i a, ij a , , 其中每行、每列都是等差数列, ij a表示位于第i行第j列的数 . ( I )写出 45 a的值; ( II )写出 ij a的计算公式; ( III)证明:正整数N在该等差数阵中的充要条件是21N可以分解成两个不是1的正整数 之积 7、 (丰台区 2015 届高三一模) 如果数列A: 1 a, 2 a,, , m a(Zm,且3)m,满足: Z i a, 22 i mm a(1,2,)im; 12 1 m aaa,那么称数列A为“ ”数列 ()已知数列M: -2 ,1, 3,-1 ;数列N:0,1,0,-1

11、 ,1试判断数列M ,N是否为 “ ”数列; ()是否存在一个等差数列是“”数列?请证明你的结论; ()如果数列A是“ ”数列,求证:数列A中必定存在若干项之和为0 8、(海淀区2015 届高三二模)对于数列 12 :, n A a aaL,经过变换:T交换A中某相邻两段的位置 (数列A中的一项或连续的几项称为一段),得到数列()T A. 例如,数列:A 1111 , iiipipip qipqn MN aa aaaaaaL 1 444 4 2 444 4 3 1444442444443 (1p,1q) 经交换,M N两段位置,变换为数列():T A 1111 , iipip qiipipqn

12、 NM aa aaaaaaL 1 4444424444431444 4 2 444 4 3 . 设 0 A是有穷数列,令 1 ()(0,1,2,) kk AT AkL. ()如果数列 0 A为3,2,1,且 2 A为1,2,3. 写出数列 1 A;(写出一个即可) ()如果数列 0 A为9,8,7,6,5,4,3,2,1, 1 A为5,4,9,8,7,6,3,2,1, 2 A为5,6,3,4,9,8,7,2,1, 5 A 为1,2,3,4,5,6,7,8,9. 写出数列 34 ,AA;(写出一组即可) ()如果数列 0 A为等差数列:2015,2014,1L, n A为等差数列:1,2,201

13、5L,求n的最小值 . 9、(石景山区2015 届高三一模)设数列 n a满足: 1 1a; 所有项*Nan ; 121 1 nn aaaa 设集合,* mn An|am mN,将集合 m A中的元素的最大值记为 m b,即 m b是数列 n a中满 足不等式 n am的所有项的项数的最大值我们称数列 n b为数 n a的伴随数列例如,数列1, 3,5 的伴随数列为1,1,2,2,3 ( ) 若数列 n a的伴随数列为1,1,1,2, 2,2,3,请写出数列 n a; ( ) 设 1 3 n n a,求数列 n a的伴随数列 n b的前 30 项之和; ( ) 若数列 n a的前n项和 2 n

14、 Snc(其中c常数),求数列 n a的伴随数列 m b 的前m项和 m T 10、 (西城区 2015届高三一模) 已知点列 (kN*,k2)满足P 1(1,1),中有且只有 一个成立 写出满足k = 4 且P 4(1,1)的所有点列; 证明:对于任意给定的k (kN*,k2),不存在点列T ,使得; 当k = 2n -1且时,求的最大值 11、(朝阳区2015 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若有穷数列 1 a, 2 a, 3, , m aa(m是正整数)满足条件: 1( 1,2,3,) im i aaim,则称其为 “对称数列” 例如, 1 ,2, 3,2, 1和1 ,2,3 ,3 ,2, 1都是“对

15、称数列” ()若 n b是 25 项的“对称数列” ,且, 13 b, 14 b 15, b, 25 b是首项为1,公比为 2 的等比数列 求 n b的所有项和S; ()若 n c是 50 项的“对称数列” ,且, 26 c, 27 c 28, c, 50 c是首项为1, 公差为 2 的等差数列 求 n c的前n项和 n S,150,nnN. 12、(东城区2015 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已知数列 n a是等差数列,满足 2 3a, 5 6a,数列 2 nn ba是公比为3等比数列,且 22 29ba ()求数列 n a和 n b的通项公式; ()求数列 n b的前n项和 n S 13、(北京四中

16、2015 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已知数列 n a满足: 1 1a, 1 221,N nn aan. 数 列 n b的前n项和为 n S, 2 1 9,N 3 n n Sn . ()求数列 n a, n b的通项公式; ()设 nnn cab,Nn. 求数列 n c的前n项和 n T. 14、(东城区示范校2015 届高三上学期综合能力测试)给定正奇数5nn,数列 n a: n aaa, . , 21 是1 , 2 , ,,n的 一 个 排 列 , 定 义E ( 21, a a, ,, n a) | . |2|1| 21 naaa n 为数列 n a: 1 a, 2 a, , , n a的位差和。

17、( I )当5n时,求数列 n a:1,3,4,2,5 的位差和; ( II )若位差和E( 1 a, 2 a, , , n a)=4,求满足条件的数列 n a: 1 a, 2 a, , , n a的个 数; ( III)若位差和 2 1 , . , 2 21 n aaaE n ,求满足条件的数列 n a: n aaa, . , 21 的个 数。 15、(北京市朝阳区2015 届高三第二次综合练习)已知数列, 是正整数1,2, 3,n 的一个全排列若对每个都有或 3,则 称为 H数列 ()写出满足的所有 H数列; ()写出一个满足的数列的通项公式; ()在 H数列中,记若数列是公差为d 的等差

18、数列,求 证:或 参考答案 一、选择、填空题 1、C 解析:0d 22 22231 dadadaaa 312 22 2 2 2 aaadaa 2、8 由等差数列的性质, 7898 3aaaa ,7 1089 aaaa , 于是有 8 0a, 89 0aa , 故 9 0a 故 87 SS , 98 SS , 8 S 为 n a的前 n 项和 n S 中的最大值 3、答案: 2 2 n12 解析: 由题意知 35 24 40 2 20 aa q aa . 由a2a4a2(1q 2) a1q(1 q 2) 20, a12. Sn 2 12 12 n 2 n12. 4、答案: 5、B 6、B 7、

19、2, 41 3 n 8、 C 9、答案 : 8,682 10、 2 35 22 nn11、15 12、88 13、 2, 2 1 , 1, 2 1 n n a n n 14、 1 15、16,16 二、解答题 1、解析 : ()6,12,24 ()因为集合M存在一个元素是3的倍数,所以不妨设 k a是3的倍数 由 18,362 ,18,2 1 nn nn n aa aa a可归纳证明对任意kn, n a是3的倍数 如果1k,则M的所有元素都是3的倍数 如果1k, 因为 1 2 kk aa或362 1kk aa, 所以 1 2 k a是3的倍数, 于是 1k a是3的倍数 类 似可得, 12 ,

20、aak 都是3的倍数从而对任意1n, n a是3的倍数因此集合M的所有元素 都是3的倍数 综上,若集合 M 存在一个元素是 3的倍数,则集合M 的所有元素都是 3的倍数 ()由36 1 a, 18,362 ,18,2 11 11 nn nn n aa aa a可归纳证明), 3, 2(36 nan 因为 1 a是正整数, 18,362 ,18,2 11 11 2 aa aa a所以 2 a是2的倍数 从而当3n时, n a是2的倍数 如果 1 a是3的倍数,由()知对所有正整数n, n a是3的倍数 因此当3n时,36,24,12 n a这时M的元素的个数不超过5 如果 1 a不是3的倍数,由

21、()知对所有正整数n, n a不是3的倍数 因此当3n时,32,28,20,16, 8,4 n a这时M的元素的个数不超过8 当1 1 a时,32,28,20,16,8 ,4,2, 1M共8个元素 综上可知, 集合M元素个数的最大值为8 2、 1 257TP, 21 1max241max 768TPTP ; 当 ma时: 1TPab ,2maxmaxTPdabacadbc ; 1 TPcd , 2 maxmaxTPbcdcabcadbcd ; 因为 a是 abc d 中最小的数,所以maxab cbc,从而 22 TPTP; 当md时, 1 TPab , 2 maxmaxTPdabacadbc

22、 ; 1 TPcd , 2 maxmaxTPbcdcabcadabc ; 因为d是 abc d 中最小的数,所以maxdbcbc,从而 22 TPTP。 综上,这两种情况下都有 22TPTP。 数列序列:P4,6, 11,11 , 16,11 , 11,8 ,5,2的 5 TP 的值最小; 110TP,226TP,342TP,450TP,552TP. 3、解: (1)d1d21,d3d43. (2)( 充分性 ) 因为 an是公差为d的等差数列,且d0, 所以a1a2, an,. 因此Anan,Bnan 1,dnanan1d(n1,2,3 ,,) ( 必要性 ) 因为dnd0(n1,2,3 ,

23、,) , 所以AnBndnBn. 又因为anAn,an1Bn,所以anan1. 于是,Anan,Bnan1, 因此an1anBnAndnd, 即 an 是公差为d的等差数列 (3) 因为a12,d1 1, 所以A1a12,B1A1d11. 故对任意n1,anB11. 假设 an(n2)中存在大于2 的项 设m为满足am 2 的最小正整数, 则m2,并且对任意1km,ak2. 又因为a12,所以Am1 2,且Amam2. 于是,BmAmdm211,Bm 1minam,Bm2. 故dm1Am1Bm1220,与dm 11 矛盾 所以对于任意n1,有an2,即非负整数列an的各项只能为1 或 2. 因

24、为对任意n1,an2a1, 所以An2. 故BnAndn211. 因此对于任意正整数n,存在m满足mn,且am1,即数列 an 有无穷多项为1. 4、 5、解: ( ) 因为 11 11 32332 nnn nnnn bSSb,nN,且3a, 所以 n b是首项为3a,公比为2等比数列 所以 1 2)3( n n ab,4 分 ( ) 由( ) 可得 1 2)3(3 nn n aS, 1, 2, nnn aSSnnN 12 ,1 2 3(3) 2,2 nnn an a an 因为 nn aa 1 , 所以9a,且3a 所以a的最小值为9,9 分 ()由 ( ) 当4a时, 1 2 n n b

25、当2n时, 1 3242 n n C12 n ,3 1 C, 所以对正整数n都有12n n C 由12 np t, np t21,(, t pN且1,1 pt) ,t只能是不小于3 的奇数 当p为偶数时, n pp p ttt2) 1)(1(1 22 , 因为1 2 p t和1 2 p t都是大于 1 的正整数, 所以存在正整数hg,,使得 g p t21 2 , h p t21 2 , 222 hg ,2) 12(2 hgh ,所以22h且112 hg 2, 1 gh, 相应的3n,即有 2 3 3C, 3 C为“指数型和”; 当p为奇数时,)1)(1(1 12pp ttttt, 由于 12

26、 1 p ttt是p个奇数之和,仍为奇数,又1t为正偶数, 所以 np tttt2)1)(1( 12 不成立, 此时没有“指数型和”,14 分 6、( I )解:a45=49. ,3 分 (II )解:该等差数阵的第一行是首项为4,公差为3 的等差数列:a1j=4+3(j1),第二行是首 项为 7,公差为5 的等差数列:a2j=7+5(j1), , 第i行是首项为4+3(i1),公差为2i+1 的等差数列, 因此aij=4+3(i1)+(2i+1)(j1)=2ij+i+j=i(2j+1)+j. ,7 分 ( III)证明:必要性:若N在该等差数阵中,则存在正整数i、j使得N=i(2j+1)+j

27、, 从而 2N+1=2i(2j+1)+2j+1=(2i+1)( 2j+1), 即正整数2N+1 可以分解成两个不是1的正整数之积. 充分性:若2N+1 可以分解成两个不是1 的正整数之积,由于2N+1 是奇数,则它必为两个不是 1 的奇数之积,即存在正整数k、l,使得 2N+1=(2k+1)( 2l+1), 从而N=k(2l+1)+l=akl, 可见N在该等差数阵中. 综上所述,正整数N在该等差数阵中的充要条件是2N+1 可以分解成两个不是1 的正整数之积 ,13 分 7、解:()数列M不是“ ”数列;数列N是“ ”数列,2 分 ()不存在一个等差数列是“”数列 证明:假设存在等差数列是“”数

28、列, 则由 12 1 m aaa得 1 2 m aaZ m ,与 i aZ矛盾, 所以假设不成立,即不存在等差数列为“”数列,7 分 ()将数列A按以下方法重新排列: 设 n S为重新排列后所得数列的前n项和(nZ且1nm), 任取大于0 的一项作为第一项,则满足 1 1 22 mm S, 假设当2,nm nN时, 1 1 22 n mm S 若 1 0 n S,则任取大于0 的一项作为第n项,可以保证1 22 n mm S, 若 1 0 n S,则剩下的项必有0 或与 1n S 异号的一项,否则总和不是1, 所以取 0 或与 1n S 异号的一项作为第n项,可以保证1 22 n mm S 如

29、果按上述排列后存在0 n S成立,那么命题得证; 否则 1 S, 2 S, , , m S这m个整数只能取值区间1, 22 mm 内的非 0 整数, 因为区间1, 22 mm 内的非 0 整数至多m-1 个,所以必存在 ij SS (1)ijm, 那么从第1i项到第j项之和为0 ij SS,命题得证 综上所述,数列A中必存在若干项之和为0,13 分 8、解:() 1: 2,1,3 A或 1:1,3,2 A. ,2 分 . () 3:5,6,7,2,3,4,9,8,1 A;,4分 4:5,6,7,8,1 ,2,3,4,9 A. ,6分 ()考虑数列 12 :, n A a aaL,满足 1ii

30、aa的数对 1 , ii a a 的个数,我们称之为“顺序数”则 等差数列 0 A:2015,2004,1L的顺序数为0,等差数列 n A:1,2,2015L的顺序数为2014 首先,证明对于一个数列,经过变换T,数列的顺序数至多增加2实际上,考虑对数列 , , , , ,p ab cd qLLLL,交换其相邻两段,abL和,cdL的位置,变换为数列 , , , , , ,p cd ab qLLLL. 显然至多有三个数对位置变化假设三个数对的元素都改变顺序,使得相应的顺序数增加,即 由,pa bc dq变为,pc da bq 分别将三个不等式相加得pbdacq与pbdacq,矛盾 所以经过变换

31、 T,数列的顺序数至多增加 2 其次,第一次和最后一次变换,顺序数均改变1设n的最小值为x,则 2222014x ,即1008x,10 分 最后,说明可以按下列步骤,使得数列 1008 A为1,2,2015L 对数列 0 :A2015,2014,1L, 第 1 次交换1,2,1007L和1008,1009位置上的两段,得到数列 1 A: 1008,1007,2015,2014,1010,1009,1006,1005,2,1LL; 第 2 次交换2,3,1008L和1009,1010位置上的两段,得到数列 2 A: 1008,1009,1006,1007,2015,2014,1011,1010,

32、1005,1004,2,1LL; 第 3 次交换3,4,1009L和1010,1011位置上的两段,得到数列 3 A: 1008,1009,1010,1005,1006,1007,2015,2014,1012,1011,1004,1003,2,1LL; L L,以此类推 第1007次交换1007,1008,2013L和2014,2015位置上的两段,得到数列 1007 A: 1008,1009,2013,2014,1,2,1006,1007,2015LL; 最终再交换1,2,1007L和1008,1009,2014L位置上的两段,即得 1008 A:1,2,2015L 所以n的最小值为1008

33、. ,13 分 9、() 1,4,7 ,3分 ()由 1 3 n n am,得 * 3 1log()nmmN 当 * 12,mmN时, 12 1bb ,4 分 当 * 38,mmN时, 348 2bbb ,5分 当Nmm,269 时,3 26109 bbb ,6分 当 Nmm,3027时,4 30292827 bbbb ,7分 84441836221 3021 bbb ,8分 (III) 11 11aSc0c 当2n时, 1 21 nnn aSSn * 21 () n annN,9分 由21 n anm得: *1 () 2 m nmN 因为使得 n am成立的n的最大值为 m b, 所以 *

34、1234212 1,2,() tt bbbbbbttN 当 * 21 ()mttN时: 221(1)1 2(1)(1) 24 m t Ttttm,11分 当 * 2()mttN时: 211 2(2) 24 m t Ttttm m,12分 所以 2 * * (1) (21,) 4 (2) (2,) 4 m m mttN T m m mttN ,13分 10、 11、()依题意, 13 1,b 14 2b, , , 1212 2513 22bb. 则 12 125 2bb, 11 224 2bb, , , 1214 2bb. 则 1212 1212 1 21( ) 2 2.121 1 1 2 Sb

35、bb 14 23,6分 ()依题意, 5026 24 249cc,因为 n c是 50 项的“对称数列”,所以 150 49,cc 249 47,cc, , 2526 1.cc 所以当125n时, 2 50 n Snn; 当2650n时, 25 1 (25)(25)(26)2 2 n SSnnn, n S125050 2 nn. 综上, 2 2 50125 5012502650,. n nnnn S nnnn N N , ,13分 12、 13、解: () 由 1 221 nn aa得 1 1 ,N 2 nn aan,又 1 1a,所以数列 n a是以 1 为首项, 1 2 为公差的等差数列,

36、于是 1 1 (1) 2 n n aand,Nn. 当1n时, 1 2 11 1 96 , 3 bS 当2n时, 3 1 1 9 3 n n S , 23 12 112 99 333 nn nnnn bSS , 又1n时 12 2 6 3 n b,所以 2 2 3 nn b,Nn. ()由()知 1 2 n n a, 2 2 3 nn b,Nn,所以 2 1 (1),N 3 n nnn ca bnn. 所以 1012 1111 234(1) 3333 n n Tn,(1) 等式两边同乘以 1 3 得 0121 11111 234(1) 33333 n n Tn,(2) (1)-(2)得 101

37、21 1 1 211111 2( +1) 333333 1 1 13 =6+( +1) 1 3 1 3 nn n n n Tn n 所以 2 4525 1 ,N 443 n n n Tn. 14、解:( I )E (1,3,4, 2,5)=|1-1|+|3-2|+|4-3|+|2-4|+|5-5|=4;( 3分) ( II )若数列 n a: 1 a, 2 a, , , n a的位差和E( 1 a, 2 a, , , n a)=4,有如下两种情况: 情况一:当1iai,iai 1,1ja j ,ja j 1 ,且 11 , jjii aaaa,其 他项kak (其中1, 1,jjiik)时,有

38、 2 32 1243 nn nn种 可能;( 5 分) 情况二:当 21, , iii aaa分别等于2i,1i,i或1i,2i,i或2i,1i, 其他项kak (其中2, 1,iiik)时,有23 n种可能;( 7 分) 综上,满足条件的数列 n a: n aaa, . , 21 的个数为 2 32 23 2 32nn n nn 。( 8 分) 例如:5n时, 情况一:形如2,1,4,3,5,共有 2+1=3 种: 2,1,4,3,5;2, 1,3,5,4;1,3,2, 5, 4; 情况二:形如3,2,1,4,5,共有 5-2=3 种: 3,2,1,4,5;1, 4,3,2,5;1,2,5,

39、 4, 3; 形如 2,3, 1,4,5,共有 5-2=3 种: 2,3,1,4, 5;1,3,4, 2,5;1, 2,4,5,3; 形如 3,1, 2,4,5,共有 5-2=3 种: 3,1,2,4, 5;1,4,2, 3,5;1, 2,5,3,4。 ( III)将| . |2|1| 21 naaa n 去绝对值符号后,所得结果为 112233,nn 的形式,其中恰好有n个数前面为减号,这表明 n i in iaaaaE 1 21 |, 12 2 1 2 2 1 2 1 2 3 12 nnnn nn 2 1 1 2 3 2 3 1 2 1 2 2 nnn n n n,( 10 分) 此不等式

40、成立是因为前面为减号的n个数最小为: 2个 1,2 个 2,, , 2 个 2 1n 和 1 个 2 1n 。 (11 分) 上面的讨论表明,题中所求的数列 nn aaaa,: 21 是使得 E( n aaa, 21 )最大的 数列,这样的数列在12kn时,要求从1,2,, ,n中任选一个数作为 1k a,将剩余数中较大 的k个数的排列作为 , 21 aa, , k a的对应值, 较小的k个数的排列作为 2k a, 3k a,, , 12k a的 对应值,于是所求数列的个数为 2 !12kk。 综上,满足条件的数列的个数为 2 ! 2 1n n(14 分) 例如:5n时, E( 54321 ,

41、aaaaa) 5 1 | i i ia。 12233452 14252 组数每组之差 2 15 2 15 52 2 15 2 15 2 12 2 15 2 此不等式成立是因为前面为减号的5 个数最小为: 2 个 1,2 个 2 和 1 个 3。 若 E( 54321 ,aaaaa)=12,512kn,此时2k时,要求从1, 2,3,4,5 中任 选一个数作为 3 a,将剩余数中较大的2 个数的排列作为 1 a, 2 a的对应值,较小的2 个数的排列作 为 54, a a的对应值,于是所求数列的个数为20! 25 2 。 4,5,1,2,3;4,5, 1,3,2;5,4,1,2,3;5,4,1,

42、3,2; 4,5,2,1,3;4,5, 2,3,1;5,4,2,1,3;5,4,2,3,1; 4,5,3,1,2;4,5, 3,2,1;5,4,3,1,2;5,4,3,2,1; 3,5,4,1,2;3,5, 4,2,1;5,3,4,1,2;5,3,4,2,1; 3,4,5,1,2;3,4, 5,2,1;4,3,5,1,2;4,3,5,2,1。 题目背景:假设现在有n种物品,已经按照某种标准排列,并依次确定编号为1, 2,, ,n, 鉴别师事先不知道物品的标准排列编号,而是根据自己的判断,对这n种物品进行排列依次编号为 n aaa, 21 ,其中 n aaa, 21 是 1, 2,, ,n的一个

43、排列,那么可以用数列 n a: n aaa, 21 的位差和 E( n aaa, 21 )=|2|1| 21 naaa n , 来评判鉴别师的能力。 当 E( n aaa, 21 )越小,说明鉴别师能力越强;反之越大,说明鉴别师能力越弱; 当 E ( n aaa, 21 )=0,说明鉴别师给出的排列编号与标准排列编号一致,判断完全正确; 第二问,位差和E( n aaa, 21 )=4 时,给出数列 n a: n aaa, 21 的情况; 第三问, 说明位差和E ( n aaa, 21 )最大值为 2 1 2 n ,且给出取得最大值时,数列 n a: n aaa, 21 的情况。 15、解:()满足条件的数列有两个: ()由( 1)知数列满足,把各项分别加后,所得各数依次排在后,因 为,所得数列显然满足或,即得数列 其 中, 如 此 下去 即可 得 到一 个满 足 的数列为: (其中) (写出此通项也可以(其中) ()由题意知,且 有解: , 则, 这 与 是矛盾的 时,与类似可得不成立 时,则不可能成立 时, 若或,则或 若或,则,类似于可知不成立 时, 若同号,则,由上面的讨论可知不可能; 若或,则或; 时, 若异号,则,不行; 若同号,则,同样由前面的讨论可知与矛盾 综上,只能为或,且( 2)中的数列是的情形,将( 2)中的数列倒 过来就是,所以为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