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人教2011课标版二年级《数据收集整理》课标分析、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设计.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5450097 上传时间:2020-05-13 格式:PDF 页数:18 大小:725.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人教2011课标版二年级《数据收集整理》课标分析、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设计.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小学数学人教2011课标版二年级《数据收集整理》课标分析、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设计.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小学数学人教2011课标版二年级《数据收集整理》课标分析、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设计.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小学数学人教2011课标版二年级《数据收集整理》课标分析、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设计.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小学数学人教2011课标版二年级《数据收集整理》课标分析、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设计.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人教2011课标版二年级《数据收集整理》课标分析、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设计.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人教2011课标版二年级《数据收集整理》课标分析、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设计.pdf(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 数据收集整理教学设计 山东师大附小张秋雅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1. 学生会用调查法来收集数据,认识简单的统计表。 2. 学会在分类的基础上用写 “正”字的方法记录数据, 会用给定的统计 表呈现和整理数据。 过程与方法: 1. 使学生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过程,通过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 析,使学生初步体会运用数据进行表达与交流的作用,感受数据中蕴含的信 息。 2. 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使学生初步体会调查所得的 数据的作用,培养初步的数据的作用,培养初步的数据分析观念。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 激发学生的学习

2、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2. 感受数据收集整理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认识简单的统计表,会用调查法、“正”字的方法收集整理数 据。 2 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感受数据中蕴含的信息,体会统计的意义。 教学准备: 课件、实物投影、黑板贴、学习记录单(每人两张)。 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 师: “同学们,六月一号是什么节日? 生: “儿童节” 师: “对,那天我们都会在班里举办一场联欢会,你 知道吗?学校今年打算给全校的小朋友每人都发一 个小礼品呢,你们高兴吗? 生: “高兴” (二)探究新知 1. 教学例 1。 师: “学校给了咱们四种方案。看!

3、(课件依次出示四 种礼物, ) ,想要吗?学校说了,为了发放方便,只能 给咱们买其中的一种礼物,你最想要哪一种呢?” 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回答。 师: “看来,大家喜欢的都不一样呢,那我们能不能 设计意图: 六一儿童节是学生喜 欢的节日,因此从联 欢会发礼品的环节引 入,能够激发起学生 的学习兴趣,也让学 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 中,体会统计的必要 性和价值。 在学生了解“只能买 其中的一种的”的基 础上,学生自然的作 出判断, “选大多数同 学喜欢的礼品”。 3 因为这位同学喜欢小羊,就确定全校都选小羊?” 生: “不能” 师: “觉得不能的同学说一说为什么?” 生: “应该选大多数同学喜欢的礼品

4、” 师: “那怎样才能知道全校喜欢哪种礼品的人最多 呢?” 生 1: “全校投票。” 生 2: “在升国旗的时候举手去数。 ” 师: “全校学生那么多,一个一个调查起来,你们感 觉怎么样?” 生: “太麻烦了。” 师: “其实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先分头按照班级 来调查,再把数据汇总到全校,这样行不行?现在咱 们就在咱班先进行调查,可是该怎么调查呢?” 生: “每人发一张纸条写下来再去数。 ” 师: “哦,也就是说用不记名投票的方式。还有吗?” 生: “小朋友们举手再数一数。 ” 师: “哦,也就是说用举手投票的方式。这样吧,为 了简单起见,咱们就用举手的方式,不过在表决前, 老师对大家有一个

5、小要求。谁来读?” 学生感受到全校学生 那么多,调查起来很 麻烦,先在班里进行 调查。渗透抽样的思 想。 帮助学生制定解决问 题的方案。并一步一 步的执行,体会到统 计调查的严谨性。 1. 确定包括调查的对 象(本班), 2. 调查的方式(举手、 投票等) (每一个学生都亲身 参与调查的过程。) 4 生: “每人只能选一个。” 师: “这句话什么意思,谁来解释解释?” 生: “只能选一种,不能选两种。 ” 师: “那我不选行吗?” 生: “不行。” 师: “好,要求明确了吗?老师给你三秒钟的时间选 好你最喜欢的一种。准备好了吗?下面我们开始调 查,请喜欢小黄人的同学举手。为了统计的更准确, 老

6、师数到你,你就把手放下来请大家和我一起来数 1,2,3 ,喜欢小黄人的有9 人,我们把结果整理 下来。 (将数据整理到课件上)好,下面请喜欢小羊 的同学举起手来。请一位同学帮老师来数一数。 生: “1,2,3 ” 师: “我们也把结果整理下来,喜欢小羊的有7 人。 ” (用同样的方法调查喜欢哆啦A梦和小兔子的人数, 并将数据整理到课件上。 ) 师: “看,这一行是候选的礼品,这一行是喜欢每种 礼品的人数,为了结果更清晰的呈现,我们把它做成 一个表格,这个表格在数学上叫做统计表。(板书)” 3. 呈 现 结 果 的 方 式 (统计表) 5 师: “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个统计表,你都发现了哪些 数学信

7、息?” 生 1: “知道了喜欢每种礼品的人数。 ” 生 2: “知道了喜欢小兔子的人数最多,喜欢小羊和哆 啦 A梦的人数都是最少。” 生 3: “将这些数加起来就是班里的总人数。 ” 师: “我们一起来加加看, 9 加 7 等于 16,16 加 7 等于 23,23 再加 11 等于 34. 咱班一共有 34 人。 ” 师: “一个小小的统计表,就告诉我们这么多数学信 息呢。如果咱们班选礼品应该选什么? 生: “小兔子。” 师: “如果全校选礼品,也选它合适吗?” ”生: “不合适,应该在看其他班的情况” 师: “对,我们还得把全校所有班级的情况汇总起来, 你能想象那是多么大的一个统计表吗?看

8、,这就是我 们以后要学习的数学知识了, 快看看结果,谁赢了?” 生: “小兔子” 4. 对调查所得的数据 进行分析。 让学生体会到“我们 班最喜欢的礼品,不 一定是全校学生最喜 欢的礼品”。体现了由 于非统计抽样不具有 代表性。 将知识做一个引申, 对以后的复式统计表 的学习做铺垫。 6 师: “祝贺你们。刚才,我们对全班喜欢每种礼品的 人数进行了调查,将数据收集、整理了出来,这就是 我们今天学习的数据收集整理。 (贴课题黑板贴)” 2. 教学例 2 师:“同学们,元旦那天,学校不光要给你们发礼品, 老师还要给大家跳舞呢 . 。你们想看吗?” 生: “想” 师; “老师准备了两个节目,一个是小

9、苹果,一个是 孔雀舞。可是因为时间关系,老师只能给大家表演其 中的一种,你们想看哪一种?你们猜猜老师想表演哪 一个?课前,我对咱们学校的老师进行了一个调查, 采用的是不记名投票的方式,看,选票已经在我手里 了,一会儿我来唱票,你们帮我记录一下好吗? 生: “好。 ” 师: “我得采访采访你,你打算用什么方式来帮老师 记录唱票的过程呢?” 生 1: “画对号。 ” 从实际问题出发,通 过投票调查的方式进 行统计,让学生进一 步熟悉调查方法的基 础上,重点学习记录 数据的方法。 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 的方法进行记录,以 开放的方式体现对学 7 生 2: “画三角号” 生 3: “画心形” 生 4:

10、“画正字” 师: “一会儿,大家就喜欢你最喜欢的方式,记录到 学习记录单 1 上。 准备好了吗?唱票开始。 (第一个和第二个读完后问 学生应该在哪里做标记,然后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加 快速度读。) ” 师: “唱票完毕,请大家算一下最终的结果吧” 投影展示: 师: “大家的记录符号还真是多种多样呢,看,这种 方式谁看懂了? 生: “一个对号是一票。” 师: “对,这几种,都是用符号记录的方式,我们可 以把它们归为一类。一起来数一数小苹果有多少票。 1,2,311。 ” 师: “老师还发现这样一种记录的方法,谁看懂了? 生其他调查方法的尊 重。 (每一个学生都亲身 参与统计的过程。在 记录的过程中

11、体会到 数据是怎么收集出来 的。 ) 8 来给大家解释一下。” 生: “这个是正字的方法,一笔就是一票,一个正就 是 5 票。 ” 师: “我们一起来看看是不是这样。(在黑板上写正字, 边写边数笔画数。)那两个正字是几票呢?三个正字 呢?你是怎么算的? 生: “5 个 5 个的数。 ” 师:“对,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小苹果的票数吧, 5,10,11 。 ” 师: “对比一下这两种方法,你觉得哪一种更好?” 生: “正字的方法,这样数起来很快。 ” 师: “对,看来大家今天都掌握了一种新的记录方法。 咱们一起来说一说最后的结果吧。小苹果是11 票, 孔雀舞是 7 票。 (出示课件)” 师: “根据结

12、果该选什么舞蹈呢? 生: “小苹果。” 师: “可是有两个老师缺勤没能参加投票,如果他们 也参加,结果会有变化吗?同桌两个人交流一下。谁 来汇报?” 生: “不会有影响,就算他们都投给孔雀舞,还是小 对比符号方法和 “正” 字的方法,在数数的 过程自然的让学生体 会到,用“正”的好 处,逐步优化。 让学生体会:当两人 得 票 结 果 相 差 较 大 时,少数数据的缺失 并 不 能 影 响 统 计 结 果。 9 苹果的票数多。” 师: “看来,同学们都非常善于发现数据背后隐藏的 信息。真厉害,希望咱们的小朋友能快快乐乐的度过 儿童节。 (三)练习巩固 师: “这个冬天,人们对天气特别的关注。看,

13、这是 济南市 11 月份的天气情况统计,你能帮助气象员叔 叔把每种天气的天数整理到统计表中吗?” 师: “仔细观察这个统计表,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 息?” 生 1: “雾霾天最多,雪天最少。 ” 师: “面对这样的天气情况,你想说什么” 生: “雾霾天太多了。” 师: “对啊,你知道雾霾是怎么引起的吗?” 生: “汽车尾气。” 师: “对,咱们去路上看看是不是这样。你能帮老师 这个练习的设计是以 非正式的统计表呈现 了气象员叔叔记录的 统计数据,让学生将 收集的数据整理到统 计表中,呈现出统计 结果。进一步体会到 用“正”字记录的便 捷。并通过雾霾天数 的多,意识到保护环 境的重要性。 因为各种

14、交通工具快 速通过而且随机,一 开始很容易会重复计 10 统计一下路口 1 分钟以内通过的各种车的数量吗,我 们主要统计公交车,小轿车和面包车这三种(将统计 表贴到黑板上),请大家拿出你的学习记录单2,准备 好了吗?” (播放视频,学生记录) 生: “太快了,记不下来。 ” 师: “那怎么办呢?” 生: “三个人记录,一人记一种。 ” 师: “好方法,这样吧,这一组记录公交车,这一组 记录小轿车,这一组记录面包车好不好?把刚才的标 记擦干净,我们重新开始记录。 ” (播放视频,学生记录) 师: “请每一小组的代表汇报一下吧。 ” 生: “公交车有10 辆,小轿车有25 辆,面包车有7 辆。 ”

15、 (师将结果记录到统计表中) 师:“这 1 分钟内, 通过的那种车最多?哪种车最少?” 数或者漏数,学生会 意识到面对时间紧任 务多的情况,可以小 组合作。 这里采用的是完全随 机抽样,和例题1 不 同,是可以推断总体 的情况。让学生有一 个初步的感知。 11 生: “小轿车最多,面包车最少。 ” 师: “如果再让你观察一分钟,哪一种车通过的数量 可能最多?” 生: “小轿车,因为这一分钟小轿车有25 辆,再过一 分钟就可能有 50 辆了。 ” 师: “嗯,其实在生活中也是如此,路上的小轿车特 别的多,给我们的环境带来了很大的负担,针对这种 情况,社会上正在倡导135出行方案,谁对这个方案 有

16、所了解?” 生: “1 公里以内步行, 3 公里以内自行车, 5 公里以 上公交车或私家车。” 师: “希望咱班的小朋友,能选择绿色出行的方式。 那这样做会不会改善我们的天气情况呢?看,这是 2012 年到 2016 年济南市的天气情况统计表,仔细观 察这个表格,你发现了什么?” 生: “2012年雾霾天最少,之后逐渐增多,2016年反 而减少了。” 师: “对,相信有了大家的共同努力,相信我们的雾 渗 透 绿 色 出 行 的 观 念,倡导学生保护环 境。并通过实际数据 让学生感受环保的作 用确实能减少雾霾天 数。 12 霾天一定会越来越少。” (四)全课总结,联系生活 师: “今天你学了什么

17、知识?” 生 1: “我学会了怎样调查。” 生 2: “我学会了用正字来记录。 ” 师: “大家的收获可真不少。你在生活中用过这样的 知识吗?” 生: “期末评选班干部。” 师: “其实,美国的总统大选也用了我们今天的知识 呢。看,最终谁赢得了胜利? 生: “特朗普。” 师: “可是在大选之后,新闻上出现了很多报道,有 人认为统计的过程出错了, 倡导重新投票。由此可见, 如果统计的数据不准确,就会对结果产生多大的影响 啊。看来,学好数据收集整理,太重要了。希望同学 们,也能把我们今天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下 课。 ” 总结所学的知识,练 习生活,感受数学来 源于生活,有回归到 生活。 通

18、过 统 计 过 程 不 严 谨,甚至会影响美国 的总统一例,体会到 统计过程中严谨的重 要性。 13 板书设计:数据收集整理 统计表正 种类公交 车 小轿 车 面包 车 数量10 25 7 数据收集整理教材分析 山东师大附小张秋雅 一、本课在学段中的地位及作用: 统计指的是对某一现象有关的数据的收集、整理、计算、分析、解 释、表述等活动。因此,其过程可以概括为: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描 述数据和分析数据。 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数学课程标准 (2011) 对“统 计与概率”领域的知识内容进行了调整,提出在第一学段要“经历简单 的数据收集和整理过程,了解调查、测量等收集数据的简单方法,并能 用自己的方

19、式(文字、图画、表格等)呈现整理数据的结果。”基于此, 修订后的教材对“统计与概率”内容进行了重新编排,但编排思路不变, 教学时仍然让学生体会统计的全过程,只不过在教学重点上有所侧重。 从整体编排上来说,在第一学段中,第一次安排统计的内容是在一年级 下册“分类与统计”单元,重点在于让学生在分类的基础上用非正式的 统计表整理与呈现数据,教学的重点还在于分类,因为它是后面学生学 习统计的重要基础。第二次编排则是在二年级下册,教材依托学生熟悉 14 的情景,以收集数据、记录数据和呈现数据为主,从中学习调查的方法 并初步了解统计表,同时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从而使学生经历统计 的全过程。第三次编排是在

20、三年级下册,教学复式统计表,引导学生进 一步体验统计的方法和意义。尤其是借助复式统计表的学习,进一步体 会数据收集与整理的必要性以及数据分析方法的多样性,体会数据中蕴 含的丰富信息以及其应用价值。 二、 本课教材分析: 数据收集整理这一单元的教学内容分为两个层次: (一)学习收集数据的方法调查法(例1) 。由于本单元是学生 正式接触统计的起始,为了让学生充分地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教 材以选校服颜色的情境入手,促使学生产生用统计解决问题的需求,并 确定用调查的方法收集数据,进而确定调查对象(学生)、调查内容(校 服颜色) 、调查方式(举手)、呈现数据的方法(统计表) ,最后对数据进 行简单分

21、析, 涵盖了统计的各个要素, 也使学生体验了完整的统计过程。 本节课在设计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了增加趣味性,将教材校服 的情景换成了六一儿童节选礼物的场景,但在内容的设计上是和教材一 致的。 (二)重点学习记录数据的方法,体会用“正”字记录数据的优点 (例 2) 。 教材仍然从实际情境入手, 呈现了已投票方式收集数据的方法, 由此产生了记录、整理和呈现数据的需要。同事,通过多种记录数据方 法的比较,突出了用“正”字记录数据的好处,体现了多样化与优化的 思想。 15 本次修订教材在统计内容的编排上的最大特点,是两个例题以及后 面的习题中都注重了对数据的简单分析,较好地体现了数据分析的现实

22、意义。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到统计的价值,初步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 三、与实验版教材的对比: 一般说来,在进行调查(统计)时,要调查的所有对象称为总体。 在总体树木很大的情况下,我们很难调查所有的对象。这就需要进行抽 样,即通过抽取总体中的部分个体,收集这些个体的信息,用来对作为 整体的总体进行推断。在小学实验版教材中,对于抽样的概念是没有体 现的,旨在中学数学中进行了较好的教学。修订后的教材对此做了很好 的突破。如例 1 中通过学生的话“全校学生那么多,怎样调查呢?哦, 可以现在班里调查”。渗透了抽样思想,尽管这是非统计抽样。接下来在 简单的数据分析中,以问题“如果这个班订做校服,选择()色合

23、适。 全校选择这种颜色做校服合适吗?为什么?”突出体现了由于非统计抽 样不具有代表性,不能由此推断出“全校学生最喜欢的颜色”的含义。 当然,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讲,不必讲的那么深入, 只要学生能体会到 “我 们班学生最喜欢的颜色,不一定是全校学生最喜欢的颜色”即可。 数据收集整理学情分析 山东师大附小张秋雅 一、学前基础 数据收集整理一课是二年级下册的内容。但这并不是学生第一 次接触有关统计的知识,早在一年级下册的“分类与统计”这一单元, 学生就已经认识了象形统计图和非正式的统计表(无表头等)。在此前的 16 学习中,学生已经有了根据给定或者自己选定的标准进行分类的能力, 感受到了分类结果在单一标

24、准下的一致性和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体会 到分类是收集、整理、描述数据的基础;并且初步经历了简单的数据整 理过程,能够用自己的方式(文字、图画、表格等)呈现分类的结果; 可以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并能根据数据提出简单的问题。这些都是 学生在一年级时就已经具备的知识基础。 但是由于本节课是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时,在录制时二年 级学生已经学完本节课,所以本次录课用的是一年级的学生,一年级学 生刚刚学完数据收集整理这一单元,所以对上述分析的知识基础印 象更深刻。但由于现在一年级学生刚刚认识了100 以内数的认识,对应 的加减法还没有学习,所以在对数据进行分析时可能会有一定的难度。 此外一年级学生

25、还没有接触乘法的相关知识,在体会“正”字记录方法 的优越性时,只能用5 个 5 个数数的方法来感受。 二、生活经验 在平时的生活中,学生是会遇到许多需要投票确定某件事的机会, 对他们来说,最熟悉的莫过于选班干部、选特优生、三好学生等活动。 学生都亲身参与过这些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同时,老师在这样的活动中, 也很有可能会运用一定的调查方法(例如举手、不记名投票)以及记录 方法(如“正”字记录法),其记录过程及结果一般都呈现在黑板上,会 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统计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另外一些知识面 比较广的学生,也会留意到生活中我国的人大代表评选等重大活动也和 统计的知识息息相关。因此多数学生也具

26、备一定的生活经验。 17 数据收集整理课标分析 山东师大附小张秋雅 一、整体说明: 2011 版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课程主要分为四部分内容:“数 与代数” 、 “图形与几何”、 “统计与概率”、 “综合与实践”。其中数据收 集整理一课属于“统计与概率”方面的内容。 “统计与概率”的主要内 容有: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包括简单抽样、整理调查数据、绘制统 计图表等;处理数据,包括计算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等;从数 据中提取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推断;简单随机事件及其发生的概率。 课标中提出,在数学课程中,应当注重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 空间观念、几何直观、 数据分析观念、 运算能力、推理能力

27、和模型思想。 为了适应时代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数学课程还要特别注重发展学生 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本节课对于在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符号 意识、应用意识等等方面都有着一定的体现。其中,数据分析观念 包括: 了解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问题应当先做调查研究,收集数据,通过分析 做出判断,体会数据中蕴涵着信息;了解对于同样的数据可以有多种分 析的方法,需要根据问题的背景选择合适的方法;通过数据分析体验随 机性,一方面对于同样的事情每次收集到的数据可能不同,另一方面只 要有足够的数据就可能从中发现规律。数据分析是统计的核心。这些也 是我在设计本节课上的重要依据。 二、学段目标: 18 本节课属于第一学段( 13 年级) ,与本节课有关的具体的学段目标 为: 知识技能方面: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过程,了解简 单的数据处理方法。 数学思考方面:能对调查过程中获得的简单数据进行归类,体验数 据中蕴含的信息。 问题解决方面: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简单 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 情感态度方面:了解数学可以描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感受数学与 生活有密切联系。 基于此,本节课在教学设计时,重在让学生体会统计的全过程。依 托学生熟悉的环境,以收集数据、记录数据和呈现数据为主,从中学习 调查的方法并初步了解统计表,同时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