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山大附中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及答案.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5450315 上传时间:2020-05-13 格式:PDF 页数:21 大小:881.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山大附中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及答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山西省山大附中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及答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山西省山大附中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及答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山西省山大附中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及答案.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山西省山大附中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及答案.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西省山大附中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及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山大附中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及答案.pdf(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山西大学附中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月考 生物试题(解析) (考查时间:90min 满分: 90 分) 一、选择题(共32 小题,每小题1.5 分,共 48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题文】 1有关下图所示四种不同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两种细胞的细胞壁都可用纤维素酶完全分解 B丙的遗传物质是单链RNA ,其突变率远高于DNA病毒 C丁细胞的有氧呼吸被抑制会影响细胞对脂溶性小分子物质的吸收 D乙为低等植物细胞,细胞中的核糖体和叶绿体均含RNA 【答案】【知识点】B3 细胞的结构及功能综合 【答案解析】 B解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水绵是高等植物,蓝藻是原核生物

2、,艾滋病 病毒是 RNA病毒,变形虫是单细胞动物。原核细胞的细胞壁成分主要是肽聚糖,所以用纤维 素酶不能分解,A错误;丙的遗传物质是单链RNA ,单链 RNA结构不稳定,容易发生突变,所 以其突变率远高于DNA病毒, B正确 ; 细胞对脂溶性小分子物质的吸收是自由扩散,不需要消 耗能量,所以丁细胞的有氧呼吸被抑制不会影响细胞对脂溶性小分子物质的吸收,C错误。乙 为低等植物细胞,细胞中只有核糖体,而没有叶绿体,D错误 【思路点拨】本题难度一般,要求学生识记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不同生 物结构和功能的理解。 【题文】 2. 由 1 分子磷酸、 1 分子碱基和1 分子化合物a构成了化合

3、物b,如右图 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有几项 ( ) 若 m为腺嘌呤,则b 肯定为腺嘌呤脱氧核苷酸若 a 为核糖,则b 为 DNA的基 本组成单位若m为尿嘧啶,则DNA中肯定不含b 这种化合物若由b 构成的核酸能被吡罗 红染成红色,则a 为脱氧核糖组成化合物b 的元素有C 、H、O、N四种a 属于不能水解的 糖,是生物体内的能源物质若a 为核糖,则由b 组成的核酸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幽门螺 杆菌体内含的化合物m共四种 A一项 B.两项 C.三项 D.四项 【答案】【知识点】A2 蛋白质和核酸 【答案解析】A解析:由 1 分子磷酸、 1 分子碱基和1 分子化合物a 构成了化合物b,则化合 物 a

4、是五碳糖,有两种即核糖和脱氧核糖;化合物b 是核苷酸,也有两种即核糖核苷酸和脱 氧核糖核苷酸。若m为腺嘌呤,则b 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或腺嘌呤脱氧核糖核苷酸,错误; 若 a 为核糖则化合物b 为核糖核苷酸是RNA的基本组成单位, 错误;若m为尿嘧啶则是RNA 特有的结构,正确;核苷酸的元素有C、H、O 、N、P ,错误;吡罗红能够将RNA染成红色, 错误; a 是五碳糖是单糖不能在水解,但不是生物体内的能源物质,错误;a为核糖,则 由 b 组成的核酸为RNA ,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错误;幽门螺杆菌即含有DNA和 RNA所以含有 的碱基有5 种错误 【题文】 3. 如右图 P1、P2为半透膜制成的结

5、构,且在如图的小室内可自由滑动。A室内溶液 浓度为 2mol/L ,B室内溶液浓度为1.5mol/L ,C室内溶液 浓度为 1.5mol/L , 实验开始后, P1、 P2分别如何移动 ( ) AP1向右、 P2不动 BP1向左、 P2向左 CP1向右、 P2向右 DP1向左、 P2不动 【答案】【知识点】B2 细胞膜(生物膜系统)与细胞 核 【答案解析】 C解析:由于 A浓度大于B浓度,水分子向右流动的速率小于向左流动的速率, 故 P1向右;使得B浓度大于 1.5mol/L ,即大于 C,水分子向右流动的速率小于向左流动的速 率,故 P2向右; C正确 【思路点拨】理解渗透作用发生的条件及其

6、运用 【题文】 4某些肿瘤细胞分泌免疫抑制因子FasL 以抵抗人体免疫功能。其机制是:进入肿 瘤组织周围的免疫细胞分泌Fas 分子, Fas 位于效应细胞的表面,肿瘤细 胞分泌 FasL 并与 Fas 结合,激活免疫细胞的凋亡信号途径,诱导免疫细胞 凋亡。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图中的效应细胞是由T细胞或记忆细胞增殖、分化来的 B激活细胞凋亡信号途径是通过激活相关基因的活动实现的 C图中表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 D如果 FasL 和 Fas 成分相似,二者的合成场所完全一致 【答案】【知识点】 H5 免疫调节及免疫失调 【答案解析】 D解析:正常情况下,机体消灭肿瘤细胞的方式是细胞免

7、疫,所以进入肿瘤组织 周转的免疫细胞是效应T细胞,在免疫过程中,效应T 细胞来自T细胞或记忆细胞增殖、分 化而来的, A正确;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所以激活细胞凋亡信 号途径是通过激活相关基因的活动实现的,B正确; FasL 并与 Fas 结合,实现了肿瘤细胞和 效应细胞间的信息交流,C正确;肿瘤细胞合成并分泌的FasL 是分泌蛋白,合成场所是内质 网上的核糖体,Fas 为受体,成分为蛋白质,合成场所是游离的核糖体,D错误。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细胞免疫及信息传递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 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

8、问题的能力。 【题文】 5OMP 是人体自己能够分泌的具有促进骨形成和蛋白质合成等生物学效应的一种含 有 70 个氨基酸的蛋白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简称 IGF1) 。有研究表明奶粉中过量添 加 OMP 能增加患多种癌症的风险。一些奶粉生产商在奶粉中添加“OMP ”并夸大其功能,下列 叙述正确的是() AOMP 可以在人体所有体细胞的核糖体上合成 B和胰岛素一样,OMP 通过注射和口服都能发挥作用 COMP 具有调节代谢的功能 DOMP 使原癌基因突变,属于生物致癌因子 【答案】【知识点】A2 蛋白质和核酸 【答案解析】C解析:由于细胞分化,基因发生了选择性表达,OMP 只能在人体特定体细胞

9、的核糖体上合成,A 错误; OMP 是蛋白质,若口服会被蛋白酶水解而不能发挥作用,只能注射, B错误; OMP 是一种生长因子,具有促进骨形成和蛋白质合成等生物学效应,对机体的代谢具 有调节功能,C正确; OMP 是化学物质,属于化学致癌因子,D错误 【题文】 6对下图中各曲线的解释,正确的是( ) A图 A表示青蛙呼出的CO2量随其生活环境温度不同而变化的情况 B图 B表示乳酸菌在代谢过程中CO2产生速率与O2浓度之间关系的曲线 C图 C表示一片小树林中,一天中CO2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D图 D表示在大豆种子萌发成幼苗的过程中,有机物含量的变化情况 【答案】【知识点】 C11 细胞的代谢综

10、合 【答案解析】 D解析:青蛙是变温动物,体温随环境温度上升而上升,所以温度越高呼吸作用 越强产生的二氧化碳越多,A错误;乳酸菌只进行无氧呼吸,B错误;一天中的CO2浓度是在 白天由于进行了光合作用而降低,C错误;大豆种子萌发初期只能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 当长成幼苗后开始进行光合作用,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积累有机物, D 正确。 【题文】 7右图甲表示某酶促反应过程,右图乙表示图甲的反应过程中有关物质浓度随时间 变化的曲线(物质a 的起始浓度为10mmol/L)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物质 a 可以是麦芽糖但不可以是乳糖 B曲线表示在某实验条件下物质a 在 2 分钟时间内完全分解

11、C若曲线表示不同温度下酶促反应速率,则曲线温度一定低于曲线和 D 若曲线麦示不同酶浓度下酶促反应速率,则曲线酶浓度高于曲线和 【答案】【知识点】C1 酶、 ATP及代谢类型 【答案解析】C解析:图甲的反应可以表示1个二糖 水解为 2 个相同的单糖,1 分子麦芽糖水解为2 分子 葡萄糖, 1 分子乳糖水解为1 分子葡萄糖和1分子半 乳糖, A正确。据图乙分析,曲线表示在某实验条 件下物质a在 2 分钟时间内,浓度从 10mmol/L 降到 0, B正确。若曲线表示不同温度下酶促反应速率, 据图可知,曲线反应速率依次下降,由于不知 该酶的最适温度,故无法判断3 条曲线的温度, C 错 误。若曲线麦

12、示不同酶浓度下酶促反应速率,生成物浓度达到最大所用时间依 次延长,故反应速率依次下降,故酶浓度延长上升,D正确。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酶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 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能力; 识图和曲线分析能力。 【题文】 8某实验室用两种方式进行酵母菌发酵葡萄糖生产酒精。甲发酵罐中保留一定量的 氧气,乙发酵罐中没有氧气,其余条件相同且适宜。实验过程中每小时测定一次两发酵罐中 氧气和酒精的物质的量,记录数据并绘成下面的坐标图。据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实验结束时甲、乙两发酵罐中产生的二氧化碳量之比为6:

13、5 B甲发酵罐实验结果表明在有氧气存在时酵母菌无法进行无氧呼吸 C甲、乙两发酵罐分别在第5 小时和第3 小时无氧呼吸速率最快 D该实验证明向葡萄糖溶液中通入大量的氧气可以提高酒精的产量 【答案】【知识点】C4 细胞呼吸 【答案解析】C解析:据图分析,实验结束时甲、乙两发酵罐中产生的酒精分布为18 和 15, 比值为 6:5 ;因为乙只进行无氧呼吸,故产生的二氧化碳也是15,甲一开始进行有氧呼吸, 耗掉氧气6,产生二氧化碳也是6,无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与酒精的量相同所以共24,所以 在实验结束时甲、乙两发酵罐中产生的二氧化碳量之比为24:15=8:5 ,A错误;从图中甲酒精 曲线看出,在氧气浓度

14、较低时,酵母菌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B错误;从图中甲酒精 曲线和乙酒精曲线看出,甲在第5 小时产生酒精6,乙在第3 小时产生酒精6,都是最快,C 正确。通入大量的氧气会抑制酒精发酵,D错误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 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 确的结论能力;曲线分析能力 【题文】 9下图表示某种生物的部分染色体发生了两种变异的示意图,图中和,和 互为同源染色体,则图a、图 b 所示的变异() A均为染色体结构变异 B基因的数目和排列顺序均发生改变 C均使生物的性状发生改变 D均

15、可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答案】【知识点】 G2 染色体变异 【答案解析】D解析:图 a 表示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叉互换,导致基因的 排列顺序发生改变(基因的数目不变),属于基因重组,该变异只能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图 b 表示染色体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导致基因的排列顺序发生改变(基 因的数目不变) ,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易位),该变异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均有可 能发生。 【思路点拨】本题结合两种变异的示意图,考查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 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 【题文】 10下图是基因型为AA的个体不同分裂时期的图像,请

16、根据图像判定每个细胞发生 的变异类型 ( ) A基因突变基因突变基因突变 B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基因重组 C基因突变基因突变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 D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 基因重组 【答案】【知识点】G1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答案解析】 A解析: A 和 a 基因都是位于 通过共同着丝点连在一起的2 条染色单体的相同位置,本来这一对单体相同位置的基因是一 样的 AA (复制而来) ,现在不一样,说明a 是 A突变而来, A正确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细胞分裂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 间的内在联系能力;细胞分裂图像分析能 【题文】 11下列关于细胞增

17、殖的表述,正确的是() 二倍体的动物体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细胞的每一极均含有同源染色体 细胞增殖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加倍时,DNA分子数目也加倍 细胞增殖过程中,细胞内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主要是:DNA RNA 蛋白质 在不同方式的细胞增殖过程中,DNA分子复制时,都有可能发生基因突变 AB CD 【答案】【知识点】 D1 细胞的增殖及有丝分裂实验 【答案解析】 A解析: :二倍体的动物体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后,染色体数目加倍, 在纺锤丝的牵引下向细胞两极移动,所以细胞的每一极均含有同源染色体, 正确;细胞增 殖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分裂后期,而DNA分子数目加倍发生在间期,错误;细

18、胞增殖过程中, 细胞内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主要是:DNA DNA和 DNA RNA 蛋白质, 错误; DNA分子复制时,要解螺旋,结构会不稳定而容易发生基因突变,正确。A正确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细胞增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 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题文】 12图 1、图 2 分别表示某种生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的模式图,图3 表示 有丝分裂中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的变化,图4 表示有丝分裂中不同时期染色体 和 DNA的数量关系。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 1 所示细胞中共有4条染色体, 8 个 DNA分子;图 2 所示细胞中共有0条姐妹染色

19、单体 B处于图3 中 BC段的是图1 所示细胞;完成图3 中 CD段变化的细胞分裂时期是后期 C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如图4 中 d 所示的情况 D图 4 中 a 可对应图3 中的 BC段;图 4 中 c 对应图 3 中的 AB段 【答案】【知识点】 D1 细胞的增殖及有丝分裂实验 【答案解析】 D解析:根据题意分析图示:图1 所示细胞中共有4 条染色体,每条染色体上含 两条染色单体,两个DNA分子,共8 条染色单体,8 个 DNA分子 ,图 2 所示细胞中共有8 条染 色体,每条染色体含1 个 DNA ,不含染色单体,A正确;图 3 中 BC段包含 G2期、前期和中期, 图 1 细胞处于中期

20、,包含在图3 中 BC段;图 3 中 CD段表示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离移向 细胞的两极,所以应该是后期,B正确;图 4 中 d 染色体数目加倍DNA数目不变,在有丝分裂 中不会出现,C正确;图 4 中 a 染色体和 DNA数目都加倍,应对应图3 中的 CD段,图 4 中 C 染色体和DNA数目都不变,而图3 的 AB染色体数目不变,DNA数目逐渐加倍,D错误 【思路点拨】考查细胞有丝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 染色单体和核DNA的变化特点。 【题文】 13. 人类中有一种性染色体组成为XYY的男性个体,有生育能力。假如有一个染色体 组成为 XYY的男性与一正常女

21、性结婚,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该男性产生正常精子与异常精子的比例为1:1 B所生育的后代中出现XYY孩子的概率为1/2 C在 XYY个体中未发现异常基因,因此不属于人类遗传病 DXYY个体的出现是由于精子形成过程中同源染色体未分开 【答案】【知识点】 G3 人类遗传病及优生 【答案解析】A解析:染色体组成为XYY的男性产生X、YY 、XY 、Y四种类型的精子,分别占 1/6 、1/6 、2/6 、2/6 ,正常精子与异常精子的比例为1:1,A正确;后代出现XYY孩子的几 率为 1/6,B 错误; XYY个体的出现是由于染色体异常导致的属于人类遗传病,C错误; XYY个 体的出现是由于精子

22、形成过程中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未分开 导致的, D错误 【题文】 14如图所示,某种植物的花色( 白色、蓝色、紫色) 由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独立遗传 的等位基因 (D、d 和 R、r) 控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该种植物中能开紫花的植株的基因型有4 种 B植株 Ddrr 与植株 ddRR杂交,后代中1/2 为蓝花植株,1/2 为紫花植株 C植株 DDrr 与植株 ddRr 杂交,后代中1/2 为蓝花植株,1/2 为紫花植株 D植株 DdRr 自交,后代紫花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的比例是1/6 【答案】【知识点】E2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及应用 【答案解析】 D解析

23、:根据题中图解可以判断出,基因型与表现性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下:D R 为蓝色, D rr或 ddR 为紫色, ddrr 为白色。故开紫花的基因型有DDrr、Ddrr 、ddRR 、ddRr 四种, A正确; Ddrr 与植株 ddRR杂交,可产生两种基因型分别为DdRr(蓝色):ddRr(紫色) =1:1 ,B正确; 植株 DDrr 与植株 ddRr 后代为 1/2DdRr(蓝色),1/2Ddrr(紫色 ) ,C正确; DdRr 自交,后代紫花(D rr和 ddR ) 占 6/16 ,紫花纯合子DDrr 占 1/16 , ddRR占 1/16 ,共 2/16, 可知后代紫花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

24、所占的比例是2/6 即 1/3 【思路点拨】解题关键在于判断出基因型与表现型之间的关系,概率计算还是比较简单的。 【题文】 15下面是一个家系中,甲、乙两种疾病的遗传系谱图。已知这两种疾病分别受一 对基因控制,并且控制这两种疾病的基因位于不同对染色体上。请指出代中3 与 4 结婚, 生出一个正常男孩的概率是( ) A 1 18 B 524 C 427 D 827 【答案】【知识点】G3 人类遗传病及优生 【答案解析】C解析: I1和 I2 均不患甲病,但他们却有一个患甲病的女儿(II2 ) ,说明甲 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用 A.a 表示 ) ; 同理分析, I3 和 I4 均患乙病,但他

25、们却有一个正 常的女儿( II5 ) ,说明乙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用B、b 表示) 。II3个体的基因型及比例 为 1/3AAbb 或 2/3Aabb,II4个体的基因型为A_(1/3AA、2/3Aa)B_(1/3BB、2/3Bb) ,则他 们后代患甲病的概率是(2/3) (2/3) (1/4)=1/9,不患甲病的概率为1-1/9=8/9; 不患乙病的 概率为 (2/3)(1/2)=1/3;所以他们生出一个正常男孩的概率为:(8/9)(1/3) (1/2)=4/27。 C正确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要点的能力和 计算能力。 【题文】 16椎实螺

26、是雌雄同体的动物,一般进行异体受精,但分开饲养时,它们进行自体 受精。已知椎实螺外壳的旋向是由一对核基因控制的,右旋(D)对左旋( d)是显性,旋向 的遗传规律是子代旋向只由其母本核基因型决定而与其自身基因型无关。对以下杂交后结果 的推测(设杂交后全部分开饲养)错误的是( ) ADD dd, F1 全是右旋, F2 也全是右旋, F3 中右旋左旋31 BddDD , F1 全是左旋, F2 也全是左旋, F3 中右旋左旋31 CddDd , F1 全是左旋, F2 中右旋左旋11 DDD Dd , F1 全是右旋, F2 也全是右旋 【答案】【知识点】 E7 细胞质遗传和伴性遗传 【答案解析】

27、 B解析:既然旋向的遗传规律是子代旋向只由其母本核基因型决定,这样就形成 了母本的基因型控制子代的表现型的现象(只控制子代),母本的基因型为DD , F1 的基因型 Dd全是右旋, F2的基因型DD 、 Dd和 dd 受母性影响,表现全是右旋,F3表现型受F2 的基因 型控制,右旋左旋31,A正确; ddDD , F1 全是左旋( Dd), F2也全是右旋, B 错误;ddDd ,F1 的基因型 Dd 、 dd 全是左旋,F2 中右旋左旋11,C 正确;DD Dd , F1 全是右旋( DD 、Dd) , F2 也全是右旋 ,D 正确 【题文】17. 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操作、实验结果、 实验现

28、象及原理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 A观察 DNA和 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用盐酸和酒精混合液解离口腔上皮细胞,有利于染色剂 进入细胞并与DNA结合 B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蛋白质和鉴定DNA都需要进行水浴加热 C用纸层析法分离菠菜滤液中的色素时,橙黄色的色素带距离所画滤液细线最远 D秋水仙素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原理:秋水仙素抑制染色体着丝点分裂,使子染色体不能分 别移向两极,细胞不能正常分裂 【答案】【知识点】G2 染色体变异 A3 细胞中糖类、蛋白质、脂质及核酸的实验 C5 光能在叶绿体中的转换及光合作用 【答案解析】C解析:在“观察细胞中RNA和 DNA分布”的实验中,盐酸浓度是8% ,

29、目的是 促使蛋白质与DNA分离, A错误;蛋白质和脂肪的鉴定不需要水浴加热,B错误;胡萝卜素的 颜色为橙黄色,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最高,所以色素带距离所画滤液细线最远,C正确;秋水 仙素的作用是抑制纺锤丝的形成,使染色体不能分别移向两极,细胞不能正常分裂,D 错误 【题文】 18关于图示的生理过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图所示的转录和翻译过程是同时进行的,发生在原核生物细胞 内 BmRNA 上所含有的密码子均能在tRNA上找到相对应的反密码子 C该图表示的是复制、转录和翻译,需要解旋酶、RNA聚合酶等 D故该图所示的生理过程所需的能量由细胞质基质提供 【答案】【知识点】 F3 基因的结构和

30、基因的表达 【答案解析】 B解析:由图可知,该图所示的生理过程包括转录和翻译过程,该图所示的生理 过程既可发生在真核生物细胞内,也可发生在原核生物细胞内,A正确; mRNA 上的终止密码 子在 tRNA上没有相应的反密码子,B错误;该图表示的是复制、转录和翻译,需要解旋酶、 RNA聚合酶等, C正确; 该图所示的生理过程所需的能量可由细胞质基质或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提供,D正确。 【题文】 19下图表示生物体内基因控制性状的流程,分析正确的是() I 过程需要 DNA 链作模板、四种核糖核苷酸为原料,葡萄糖为其直接供能 豌豆的圆粒和皱粒出现的根本原因是过程中合成的蛋白质不同 某段 DNA 中的基

31、因发生突变,一定会导致该个体的性状发生改变 与二倍体植株相比,其多倍体植株细胞内I 与的过程一般更旺盛 杂交育种一般从F2开始选择,是由于重组性状在F2个体发育中, 经 I、 、 过程后才表现出 来 A B C D 【答案】【知识点】F3 基因的结构和基因的表达 【答案解析】 A解析 :I 过程转录需要DNA链作模板、四种核糖核苷酸为原料,ATP为其直接供 能, 错误。豌豆的圆粒和皱粒出现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I 过程中合成的mRNA 不同 ,错误 ; 某段 DNA中发生基因突变,不一定会导致该个体的性状发生改变;错误。I 与过程的旺盛程度要由细胞的代谢活动来决定,多倍体植株器官大营养

32、物质丰富,正确; 杂交育种一般从F2 开始选择,是由于重组性状在F2 个体出现,经I 、过程后才表现 出来 , 正确。 A正确 【题文】 20下图表示细胞中所含的染色体,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代表的生物可能是二倍体,其每个染色体组含4 条染色体 B代表的生物可能是二倍体,其每个染色体组含3 条染色体 C代表的生物可能是单倍体,其每个染色体组含2 条染色体 D代表的生物可能是单倍体,其每个染色体组含4 条染色体 【答案】【知识点】 G2 染色体变异 【答案解析】B解析:判断染色体组的个数,关键是看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和形态。二倍体、 单倍体的判断既要看染色体组数,又要看个体发育的起点。图中染

33、色体形态、大小相同有 四对,代表的生物可能是二倍体,其每个染色体组含4 条染色体, A正确;图中染色体有两 种形态,每种三条,代表的生物可能是三倍体,其每个染色体组含两条染色体,B错误;图 中染色体有2 种形态,每种两条,代表的生物可能是四倍体或单倍体,其每个染色体组含2 条染色体, C正确;图中染色体有四种形态,每种一条,代表的生物可能是单倍体,其一个 染色体组含四条染色体。 【题文】 21右图表示环境条件发生变化后某个种群中A和 a 基 因频率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Q点表示环境发生了变化,A控制的性状更加适应环境 BP点时两曲线相交,此时A和 a 的基因频率均为50 C该种

34、群中杂合体的比例会越来越高,逐渐取代纯合体 D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 【答案】【知识点】G5 生物的进化与生物多样性 【答案解析】 C解析: :Q点后, A的基因频率逐渐升高,说明A控制的性状更加适应环境,由 此可知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A与 D正确; P点时, A和 a 的基因频率相等,而A和 a 的基因频率之和为1,此时 A和 a 的基因频率均为50, B正确; 由图可知, A的基因频率逐渐升高,a 的基因频率逐渐降低,所以该种群中杂合体的比例先升 高,后降低,逐渐被AA纯合体取代 ,C 错误 【思路点拨】本题结合基因频率变化曲线图,考

35、查生物进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 记能力,识图能力和计算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 【题文】22. 获 2013 年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发现了与囊泡运输相关的基因及其表达蛋白的功能, 揭示了信号如何引导囊泡精确释放运输物。突触小泡属于囊泡,以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神经元中的线粒体为突触小泡的运输提供了能量 B神经元特有的基因决定了突触小泡的运输方式 C突触前膜的特定蛋白决定了神经递质的释放位置 D突触小泡中运输物的释放受到神经冲动的影响 【答案】【知识点】 H3 神经调节及动物行为产生的生理基础 【答案解析】B解析: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车间所以细胞活动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来自线粒体, A正确

36、。神经元中的基因和其它体细胞中的一样,B错误。由题目可知,囊泡运输相关的特定 蛋白质能引导囊泡精确释放运输物,故能决定神经递质的释放位置,C正确;当神经末梢有神 经冲动传来时,突触内的突触小泡受到刺激,就会释放神经递质,D正确。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神经元间兴奋的传递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 度 【题文】 23兴奋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传导过程中,有时存在一个突触引起的兴奋被后一个突 触抑制的现象,如下图是突触2 抑制突触1 兴奋传导的过程示意图。突触2 甘氨酸( Gly )在 中枢神经系统中可作为神经递质,它的受体是膜上某些离子的通道。当兴奋抵达时,释放到 突触间隙的Gly 与突

37、触后膜的受体结合,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AGly 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后可使阴离子内流,导致A处的兴奋不能传至B处 B图中没体现的内环境组成成分是血浆和组织液,左图a段表示静息电位,b 点时膜外是正 电位 C上述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的功能是控制物质进出细胞和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DGly 可通过主动运输回到本细胞再被利用,图中结构表示载体蛋白 【答案】【知识点】H3 神经调节及动物行为产生的生理基础 【答案解析】B解析: :图中体现的内环境组成成分是组织液,没体现的内环境组成成分是血 浆和淋巴,左图a 段表示静息电位,膜外是正电位,b 点时为动作电位,膜外是负电位。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神经兴

38、奋传导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 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以及识图分析能力。 【题文】 24. 资源的合理使用是使产量最大化,又不影响资源的持久利用。自然种群增长呈 “S”型曲线。假设种群的最大值K 200,N表示种群数量水平,根据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 ) 曲线上的点种群大小(KN)/K 种群的增长量 S1 20 0.90 18 S2 50 0.75 38 S3 100 0.50 50 S4 150 0.25 38 S5 180 0.10 18 A环境阻力对种群增长的影响出现在S4点之后 B防治蝗虫应在蝗虫数量达到S3点时进行 C渔业捕捞后需控制剩余量在S3点 D若

39、此表示酵母菌生长状况,则有害代谢产物在S1时期大量积累 【答案】【知识点】 J2 种群的特征、数量变化及种群密度调查 【答案解析】C解析:因为S3点之后种群的增长量减少了,所以环境阻力对种群增长的影响 出现在 S3 点之后, A错误。 S3点为 K/2, 此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快, 防治蝗虫应严防种群数量达 到 K/2, 而渔业捕捞后需控制剩余量在S3点,B 错误、 C正确。在培养液中培养酵母菌时, 当种 群数量达到K值后 , 种内斗争最激烈,D 错误。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种群增长曲线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 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典型总结】对“ S”型曲线及其种群增

40、长速率曲线对应关系分析 (1) 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与种群增长速率曲线的不同 说明:图甲为种群数量的增长曲线,图乙为种群增长速率曲线。两图中t1 时种群数量为K/2 , t0t2时种群增长为“ S”型曲线。在t1 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在t2 时种群数量最多,但种 群增长速率为零,而且出生率等于死亡率,因此种群增长率也为零。 (2) “增长率”是否就是曲线的斜率 种群数量的两种增长曲线( 如下图 ) :“J”型增长曲线( 图 A)和“S”型增长曲线( 图 B)。 其实,在种群数量增长曲线中,增长率并不等于曲线的斜率,只有增长速率才等于曲线的斜 率。“ J”型增长曲线的增长率不变,但其增长速率(等于曲

41、线的斜率) 却逐渐增大。“ S”型 增长曲线的种群增长率一直下降,其增长速率( 等于曲线斜率) 是先增后减。 【题文】 25激素作为一种化学信使,能把某种调节的信息由内分泌细胞携带至靶细胞。下 图表示影响胰岛A细胞分泌的因素及其发挥作用的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胰岛 A细胞能分泌胰高血糖素,影响其分泌的刺激X最可能是血糖含量降低,刺激Y可能 是胰岛素分泌减少 B从反射类型看,刺激X胰岛A细胞,属于非条件反射;其中结构称为传 入神经,结构位于下丘脑 C受激素作用,靶细胞内发生的主要代谢变化是肝糖原的分解 D结构通过释放化学信息直接影响胰岛A细胞的分泌,该化学物质称为神经递质 【答案】【知

42、识点】 H2 血糖的平衡与调节及体温的平衡与调节 【答案解析】 A解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刺激Y对胰岛 A细胞的分泌起抑制作用,所 以刺激 Y可能是胰岛素分泌增多,A 错误。调节血糖的神经中枢在下丘脑,B正确。胰岛A细 胞产生胰高血糖素,该激素主要通过促进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来补充血糖的含量,C正确; 为传出神经,神经细胞分泌神经递质,胰岛A细胞相当于效应器,D正确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激素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 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以及识图分析能力 【典型总结】巧用下丘脑,网控内分泌 下丘脑位于脑的腹面,大脑之后。下丘脑的部分细胞称为神经分泌细胞,其既能传

43、导神经冲 动,又有分泌激素的功能。下丘脑是内分泌系统的枢纽。下丘脑又是植物性神经功能十分重 要的中枢,它通过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把内脏活动和其他生理活动联系起来,调节着体 温、营养摄取、水平衡、内分泌、情绪反应、生物节律等重要生理过程。因其牵扯着人体稳 态的调节,功能复杂,在高考命题中频频涉及且试题具有一定的区分度。复习时,以下丘脑 为轴心,与相关的生命活动,尤其是相关腺体的活动联系为射线建构网络,详细解读,扫除 盲区,内化知识,灵活运用,轻松破解这一难点。 1下丘脑是调节内分泌的枢纽。下丘脑与其他分泌腺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丘脑直接控制的内分泌腺有胰岛和肾上腺髓质等;通过垂体间接控制的内

44、分泌腺有甲状腺、 性腺和肾上腺皮质等。盲区:哺乳动物体内还有一些腺体和下丘脑的活动无关,如胸腺。 2下丘脑具有分泌功能,可以分泌抗利尿激素和促激素释放激素。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神 经分泌细胞分泌,由垂体后叶细胞释放的,其作用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 少排尿量,保持体内水分的平衡。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都是由下丘 脑神经分泌细胞分泌的,作用于垂体,促进垂体分泌相应的促甲状腺激素和促性腺激素,进 而调节相应激素的分泌。盲区:正确区分促激素释放激素和促激素的分泌部位,促激素不会 直接反馈调节下丘脑。 3下丘脑内有体温调节中枢、血糖调节中枢、水盐调节中枢。血糖调节中枢通过

45、神经直接作 用于胰岛细胞,调节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体温调节中枢通过神经直接作用于骨骼肌、 立毛肌、皮肤血管、汗腺和肾上腺等器官,调节产热量和散热量。盲区:控制血糖含量升高 的是下丘脑的某一区域,而控制血糖含量降低的是另一区域。 4下丘脑有感受兴奋和传导兴奋的功能。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产 生兴奋,并将渗透压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导至大脑皮层,通过产生渴觉来直接调节水的摄入 量,调节水平衡。盲区:水盐平衡的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产生渴觉的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题文】 26某生物兴趣小组对植物生长素非常有研究兴趣,设计了图1、图 2 所示的实验:探 究单侧光使胚芽尖端的生长素转

46、移了还是将生长素分解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图 1 可知单侧光将生长素分解,从而引起胚芽鞘弯曲 B若图 2 中胚芽鞘的长度关系为ca=b=d,则单侧光使胚芽尖端的生长素转移了 C若图 2 中胚芽鞘的长度关系为ca=bd,则说明单侧光将生长素分解了 D从图 1、图 2 中分析:胚芽尖端对胚芽鞘弯曲起关键作用 【答案】【知识点】I1 生长素的发现及生理作用 【答案解析】D解析:图 1 中,若单侧光将生长素分解了,则对照组和试验组的胚芽鞘都应 向光弯曲生长,但实验组胚芽鞘直立生长,说明单侧光并没有将生长素分解,而是盖玻片阻 挡了生长素的转移,使胚芽鞘直立生长,所以由图1 可知单侧光使胚芽尖端的

47、生长素发生转 移,从而引起胚芽鞘弯曲,A错误;图2 中,若单侧光使胚芽尖端的生长素发生转移,则琼 脂块中生长素的含量A=B ,CD ,即 CA=BD ,胚芽鞘的长度关系为ca=bd,B错误;若单 侧光将生长素分解了,则琼脂块中生长素的含量A=B , CD ,即 CA=B=D ,胚芽鞘的长度关系 为 ca=b=d,C错误;从图1、图 2 中分析:胚芽尖端对胚芽鞘弯曲起关键作用,D正确 【典型总结】1生长素促进生长的机理及特点的误区总结 (1) 混淆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作用机理:生长素是促进细胞纵向伸长生长;细胞分裂素是促 进细胞数量的增加。 (2) 生长素作用的特点即高浓度时抑制细胞生长,低浓度

48、时促进细胞生长,这里所说的浓度高 或低是针对同一组织的抑制或促进浓度范围而言的。 (3) 生长素同时具有促进作用和抑制作用。因此在回答问题时一定要体现“一定生长素浓度” 这一条件。 2植物向光性不仅与背光侧生长素分布多、向光侧生长素分布少有关,而且与向光侧抑制生 长的激素多于背光侧有关,即植物的向光生长等生命活动是受多种激素的协调作用控制的。 3生长素只是促进子房发育但不改变其细胞的遗传物质。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包括子房形成 果实和长大两个方面。 4在生产实践中常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补救因花粉发育不良或暴风雨袭击影响受 粉而对瓜果类作物所带来的产量下降,但该措施不可用于挽救以收获种子为目标的各种粮食 作物或油料作物的减产问题( 因种子的形成须以双受精作前提)。 【题文】 27下列有关实验的表述正确的是() 在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DNA和 RNA分布时,盐酸的作用是对该细胞进行解离 经健那绿 (Janus green B)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