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及答案.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5452329 上传时间:2020-05-13 格式:PDF 页数:20 大小:428.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及答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江西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及答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江西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及答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江西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及答案.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江西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及答案.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西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及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及答案.pdf(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江西省师范大学附中2015届高三(上) 期中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包括16 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 分,共 48 分)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A 族元素的金属性比 A 族元素的金属性强 B VIA 族元素的氢化物中,稳定性最好的其沸点也最高 C 根据某元素原子的质子数和中子数,可以确定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D 同周期非金属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从左到右依次增加 考点 :同一周期内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相对原子质量及其计算;同一主 族内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分析:ACa 的金属性比Na 的强; B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越稳定

2、,分子间含有氢键的沸点较高; C一种元素可能含有多种同位素原子; D同周期非金属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从左到右依次增加 解答:解: ACa 的金属性比Na 的强,应为同周期 A 族元素的金属性比 A 族元素的金属 性强,故A 错误; BVIA 族元素中O 的非金属性最强,氢化物中稳定性最好的是H2O,H2O 分子间含有氢键, 沸点最高,故B 正确; C一种元素可能含有多种同位素原子,根据某元素原子的质子数和中子数,可以确定该元素 的一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不能确定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故C 错误; D同周期非金属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从左到右依次增加,不是最高价氧化 物的

3、水化物的酸性没有规律,故D 错误; 故选 B 点评: 本题考查元素的性质,把握元素的位置及性质变化规律为解答的关键,把握元素金属 性、非金属性比较即可解答,题目难度不大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锂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Li2O Al2(SO4)3可除去碱性废水及酸性废水中的悬浮颗粒 盐酸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Fe( OH)3、FeCl2、H2SiO3都不能直接用化合反应制备 SO2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所以它具有漂白性 A B C D 考点 :碱金属的性质;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镁、铝的重要化合物 分析: Li 是较活泼金属,锂在空气中燃烧生成Li 的氧化物; 酸性条件下抑制Al2(SO4)3

4、水解,不能达到氢氧化铝胶体; 盐酸有弱氧化性和还原性; Fe( OH)3能直接用化合反应制备; SO2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因为它具有还原性 解答:解:Li 是较活泼金属,锂在空气中燃烧生成Li 的氧化物Li2O,故正确; 酸性条件下抑制Al 2(SO4)3水解,不能生成氢氧化铝胶体,所以不能除去酸性废水中的悬 浮颗粒,故错误; HCl 中氢离子具有弱氧化性,氯离子具有还原性,所以HCl 有弱氧化性和还原性,故正确; Fe( OH)3能直接用化合反应制备,4Fe( OH)2+O2+2H2O=4Fe( OH)3,故错误; 酸性高锰酸钾具有强氧化性,SO2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是因为它具有

5、还原性而不是 漂白性,故错误; 故选 C 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之间的反应,明确物质性质是解本题关键,注意二氧化硫漂白性和次氯 酸漂白性的区别,知道HCl 中体现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元素,题目难度不大 3一定条件下:4NH3+3F2 NF3+3NH4F,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 4 B 若反应消耗4mol NH 3,则共转移 12mol 电子 C 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 D NH4F 不稳定,受热易分解 考点 :氧化还原反应 分析: 4NH3+3F2=NF3+3NH4F 中,N 元素的化合价由 3 价升高为 +3 价,F 元素的化合价由0 降低

6、为 1,以此来解答 解答:解: A反应中, F2为氧化剂, NH3为还原剂,但NH3没有全部参加氧化反应,氧 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故 A 错误; B N 元素的化合价由3 价升高为 +3 价, 该反应中若反应消耗4mol NH3, 得到 1 mol NF3时, 转移 1mol 3( 3)=6 mol 电子,故B 错误; C该反应中只有1molNH3作还原剂,被氧化, 3molF2作氧化剂被还原,NF3既是氧化产物 也是还原产物,比值应为1:4,故 C 错误; D结合氯化铵的性质可知,NH4F 不稳定,受热易分解,故D 正确 故选 D 点评: 本题综合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知识,侧重于

7、氧化剂、氧化剂的判断、电子转移的数目的 计算等问题,题目难度中等,注意从化合价变化的角度分析氧化还原反应 4 (3 分) (2014?抚州模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根据反应 5Fe2+MnO 4 +8H + 5Fe3+Mn2+4H 2O 可知:用酸性KMnO4溶液可检验绿矾 (FeSO4?7H2O)是否变质 B 根据反应 H3PO3+2NaOH (足量)Na2HPO3+2H2O 可知: H3PO3属于三元酸 C 根据反应 3Fe+8HNO3 3Fe(NO3)2+2NO +4H2O 可知: 反应中 HNO3表现酸性和氧化性 D根据反应 CuSO4+H2S CuS+H2SO4可知: H2S 的

8、酸性比 H2SO4强 考点 :铁盐和亚铁盐的相互转变;硝酸的化学性质;硫化氢 专题 :元素及其化合物 分析: A酸性 KMnO4溶液能够与绿矾(FeSO4?7H2O)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只能证明存在亚 铁离子,无法证明绿矾是否变质; B氢氧化钠足量,如果反应生成Na3PO3,才能证明磷酸为三元酸; C根据化合价变化判断硝酸的氧化性,根据反应生成盐和水证明硝酸表现了酸性; DCuS 不溶于强酸,所以该反应才能发生,无法证明酸性H2S 的酸性比H2SO4强 解答: 解:A绿矾没有变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也能够与绿矾反应而褪色,该反应现象只能 证明亚铁离子存在,检验绿矾是否变质,可以选用硫氰化钾溶液,故

9、A 错误; B根据反应H3PO3+2NaOH(足量)Na2HPO3+2H2O 可知:氢氧化钠足量,反应产物 为 Na2HPO3,证明了 H3PO3属于二元酸,故B 错误; C反应 3Fe+8HNO3 3Fe(NO3)2+2NO +4H2O 中,硝酸被还原成NO,反应中做氧 化剂,表现了氧化性;反应生成了盐和水,证明硝酸表现了酸性,所以反应中HNO 3 表现酸性和氧化性,故C 正确; D由于硫化铜为不溶于稀硫酸、稀盐酸的沉淀,所以该反应才能发生,通过该反应方 程式无法证明氢硫酸和硫酸的酸性强弱,实际上在相同条件下,硫酸的酸性强于氢硫酸, 故 D 错误; 故选 C 点评: 本题考查了亚铁离子的检验

10、、硝酸的化学性质、酸性强弱比较,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掌 握检验铁离子、亚铁离子的方法,明确硝酸具有的化学性质,选项D 为易错点,需要 明确硫化铜为不溶于强酸的难溶物 5 (3 分) (2013?南昌一模)下列物质可通过置换反应一步得到的是() H2 FeCl3 Fe3O4 O2 A只有 B只 有 C 都能得到D 都不能得到 考点 :化学基本反应类型 专题 :元素及其化合物 分析: 金属和酸能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氢气; 卤素单质间能发生置换反应; 高温下,铁和水蒸气能发生置换反应; 氟气和水能发生置换反应 解答: 解: 金属单质和酸或水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氢气,如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气,故正确; 氯气和溴化铁

11、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溴单质,所以能通过置换反应生成氯化铁, 故正确; 高温下,铁和水蒸气发生置换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所以能通过置换反应生成 四氧化三铁,故正确; 氟气能和水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氧气,同时生成氟化氢,所以能通过置换反应生成氧气, 故正确; 故选 C 点评: 本题考查了置换反应的基本类型,置换反应类型有:金属之间的置换反应、非金属单质 之间的置换反应、 金属置换非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置换金属单质,会总结归纳知识点, 形成知识网络 6 (3 分) X 为短周期元素组成的单质,有下列转化关系:X XnOm 盐,下列相关 叙述正确的是() A 一定都是氧化还原反应B 都不是氧化还原

12、反应 C XnOm一定是酸性氧化物DXnOm是金属氧化物或非金属氧化物 考点 :氧化还原反应 专题 :氧化还原反应专题 分析: 若 X 为非金属碳,实现上述转化,氧化物为为CO2,盐为碳酸钠或碳酸氢钠;若X 为 金属单质铝,实现上述转化,氧化物为为Al2O3,盐为偏铝酸钠; 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属于酸性氧化物;能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属于 碱性氧化物; 既能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又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属于两性氧化 物;然后分析每个选项 解答: 解:A无论 X 为金属还是非金属, 是氧化还原反应, 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A 错 误; B无论 X 为金属还是非金属, 是氧化还原反应,

13、 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B 错误; C若 X 为非金属碳,氧化物为为CO2,酸性氧化物,若 X 为金属单质铝,氧化物为为 Al2O3,两性性氧化物,故 C 错误; D若 X 为非金属碳,氧化物为为CO2,非金属氧化物,若 X 为金属单质铝,氧化物 为为 Al 2O3,金属氧化物,故 D 正确; 故选 D 点评: 本题考查了无机化合物的转化关系,熟练掌握物质性质和物质间的转化关系是解题关 键,难度中等 7 (3 分) (2012?江苏一模)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和该性质的应用均正确的是() A晶体硅具有半导体性质,可用于生产光导纤维 B H2O2是一种绿色氧化剂,可与酸性高锰酸钾作用产生O2 C 铜的

14、金属活动性比铁弱,可用铜罐代替铁罐贮运浓硝酸 D铝具有良好的导电性,钢抗拉强度大,钢芯铝绞线可用作远距离高压输电线材料 考点 :硅和二氧化硅;过氧化氢;铝的化学性质;铜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 专题 :化学应用 分析: A硅可作半导体材料,二氧化硅可作光导纤维材料; BH2O2与酸性高锰酸钾反应时 H2O2作还原剂,酸性高锰酸钾作氧化剂; C根据铜能与浓硝酸发生反应; D根据铝的性质与用途 解答: 解:A硅可作半导体材料,二氧化硅可作光导纤维材料,即晶体二氧化硅可用作通讯 材料光导纤维,故A 错误; BH2O2与酸性高锰酸钾反应时 H2O2作还原剂,不作氧化剂,而是酸性高锰酸钾作氧 化剂,

15、故B 错误; C铜能与浓硝酸发生反应,所以不可用铜罐代替铁罐贮运浓硝酸,故C 错误; D铝具有良好的导电性,钢抗拉强度大,钢芯铝绞线可用作远距离高压输电线材料, 故 D 正确; 故选 D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的性质与用途,难度不大,根据课本知识即可完成 8 (3 分)下列各组物质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液加热、蒸干至质量不变,最终不能得到纯净 物的是() A向漂白粉浊液中通入过量CO2 B 向带有氧化膜的铝片中加入盐酸 C 向含 1mol Ca(HCO3)2的溶液中加入1mol Na2O2 D向含 1 mol KAl (SO4)2的溶液中加入2 mol Ba (OH)2 考点 :氯、溴、碘及

16、其化合物的综合应用;钠的重要化合物;镁、铝的重要化合物 专题 :元素及其化合物 分析: A、漂白粉的水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O2生成碳酸氢钙和次氯酸,碳酸氢钙、次氯酸受热 分解,氯化氢挥发; B、氧化铝和金属铝和盐酸之间反应都生成氯化铝; C、1mol Na2O2可以和水之间反应生成 2mol 氢氧化钠,根据碳酸氢钙和氢氧化钠之间 的反应来回答; D、根据铝离子和氢氧根离子、钡离子和硫酸根离子之间量的关系来回答 解答: 解:A、漂白粉的水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O2生成碳酸氢钙和次氯酸,加热蒸干、灼烧, 碳酸氢钙、次氯酸受热分解,氯化氢挥发,残留固体为氧化钙、氯化钙,故A 正确; B、向带有氧化膜的铝片

17、中加入盐酸,得到氯化铝溶液,将滤液加热、 蒸干至质量不变, 得到的是氢氧化铝,属于纯净物,故B 错误; C、 1mol Na2O2可以和水之间反应生成 2mol 氢氧化钠,2mol 氢氧化钠和1mol Ca (HCO3) 2的溶液反应生成的是碳酸钙沉淀、碳酸钠溶液,过滤,将滤液加热、蒸干至质量不变, 最终得到的是碳酸钠,属于纯净物,故C 错误; D、1 mol KAl (SO4)2的溶液中加入 2 mol Ba(OH)2会生成 2mol 硫酸钡沉淀和1mol 偏铝酸钾溶液,过滤,将滤液加热、蒸干至质量不变,偏铝酸钾虽在水中水解,蒸干时 得到的是KAl (OH)4,是纯净物,故 D 错误, 故选

18、 A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元素以及化合物的性质知识,注意知识的归纳和整理是解题的关键,难度 不大 9 (3 分)有下列六种转化途径,某些反应条件和产物已省略,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途径FeFeCl2溶液 途径FeFeCl3 FeCl2溶液 途径Cl2 Na2SO4溶液 途径Cl2 NaClO 溶液Na2SO4溶液 途径SH2SO4 途径SSO2 SO3H2SO4 A由途径 和 分别制取 1molFeCl2,理论上各消耗1molFe,各转移2mole B由途径 和 分别制取 1 mol Na 2SO4,理论上各消耗1 mol Cl2,各转移2mol e C 由途径 和 分别制取 1 mol

19、H 2SO4,理论上各消耗 1mol S,各转移6mol e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考点 :铁的化学性质;氯气的化学性质;含硫物质的性质及综合应用 专题 :元素及其化合物 分析: A途径,Fe 元素化合价由0 升高为 +2,途径Fe 元素化合价由0 升高为 +3,然后发 生 2FeCl3+Fe=3FeCl2; B途径制取 1 mol Na2SO4,转移 2mol 电子,而发生两步氧化还原反应, NaClO 溶 液1molNa2SO4中转移 2mol 电子; C途径和 分别制取 1 mol H2SO4, S 元素的化合价均由 0 升高为 +6 价; D由上述分析判断 解答: 解:A途径,Fe 元素

20、化合价由0 升高为 +2,制取 1molFeCl2,理论上消耗1molFe, 转移 2mole ,而途径Fe 元素化合价由 0 升高为 +3,然后发生2FeCl3+Fe=3FeCl2,总 反应中 Fe 失去电子变化为亚铁离子,理论上制取1molFeCl2,理论上消耗1molFe,转 移 2mole ,故 A 正确; B途径制取 1 mol Na2SO4,转移 2mol 电子,而发生两步氧化还原反应, NaClO 溶 液1molNa2SO4中转移 2mol 电子,则转移电子多,故B 错误; C途径和 分别制取 1 mol H2SO4, S 元素的化合价均由 0 升高为 +6 价,则理论上各 消耗

21、 1mol S,各转移6mol e ,故 C 正确; D由上述分析可知,A、C 合理,故 D 错误; 故选 AC 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的性质及氧化还原反应,为高频考点, 把握发生的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变 化为解答的关键,注意理论计算中化合价与转移电子的关系,题目难度中等 10 ( 3分)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碳酸氢钙溶液和过量氢氧化钙溶液混合:Ca2+2HCO3 +OH CaCO 3+CO3 2+H 2O B CuCl2溶液与 Na2S 溶液 2: 1 反应, Cu2+S2 CuS C 用浓盐酸酸化的KMnO4溶液与 H2O2反应,证明 H2O2具有还原性: 2MnO4 +6H +5

22、H 2O2 2Mn 2+5O 2+8H2O D向明矾溶液中滴加Ba (OH)2溶液,恰好使 SO42 沉淀完全: 2Al3+3SO 42 +3Ba2+6OH 2 Al (OH)3+3BaSO4 考点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分析: A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 B反应生成CuS 和氯化钠; CH2O2具有还原性,则 O 元素的化合价升高,生成氧气,但盐酸也能被高锰酸钾氧 化; D恰好使SO4 2沉淀完全,碱过量,生成硫酸钡和偏铝酸钾 解答: 解:A碳酸氢钙溶液和过量氢氧化钙溶液混合的离子反应为Ca 2+HCO 3 +OH CaCO3+H2O,故 A 错误; BCuCl2溶液与 Na2S溶液 2:1 反应

23、的离子反应为Cu 2+S2 CuS,故 B 正确; C用浓盐酸酸化的KMnO4溶液与 H2O2反应,高锰酸钾褪色,可能与浓盐酸发生氧化 还原反应,不能证明H2O2具有还原性,故C 错误; D 向明矾溶液中滴加Ba (OH)2溶液,恰好使 SO4 2沉淀完全的离子反应为 Al 3+2SO42 +2Ba2+4OH AlO 2 +2BaSO 4+2H2O,故 D 错误; 故选 B 点评: 本题考查离子反应方程式书写的正误判断,为高频考点, 把握发生的反应及离子反应的 书写方法为解答的关键,侧重氧化还原反应、与量有关的离子反应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11 ( 3 分)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

24、大量共存的是() A滴入酚酞呈无色的溶液中:K+、Al 3+、Cl、CO 3 2 B 澄清的溶液中: Na+、K +、MnO 4 、AlO 2 C =10 13mol?L1 的溶液: Na+、Ag (NH3)2 +、OH、NO 3 Dc(I ) =0.1mol ?L1 的溶液中: Na+、H+、ClO 、SO 4 2 考点 :离子共存问题 专题 :离子反应专题 分析: A滴入酚酞呈无色的溶液,pH8; B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 C.=10 13mol?L1 的溶液,显酸性; D离子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解答: 解:A滴入酚酞呈无色的溶液,pH8,Al 3+、CO 3 2相互促进水解不能共存,故

25、A 错误; B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能大量共存,故B 正确; C.=10 13mol?L1 的溶液,显酸性,不能大量存在Ag (NH3)2 +、 OH,故 C 错误; DH +、ClO、I离子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 D 错误; 故选 B 点评: 本题考查离子的共存, 为高频考点, 把握习题中的信息及常见离子的反应为解答的关键, 侧重分析能力与氧化还原反应、水解反应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12 ( 3分)下列实验过程中产生的现象与对应的图形相符的是() A NaHSO3粉末加入HNO3溶液中 B SO2气体通入新制氯水中 C NaOH 溶液滴入Ba(HCO3)2溶液中 D CO2气体

26、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考点 :硝酸的化学性质;氯气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专题 :图示题;元素及其化合物 分析: A、NaHSO3能被 HNO3氧化成 Na2SO4, HNO3被还原,产生 NO 气体; B、中发生反应:SO2+Cl2+2H2O=2HCl+H2SO4,溶液的 pH 降低; C、中刚一开始发生反应:Ba 2+HC +OH =BaCO 3+H2O,沉淀从开始就生成; D、中刚一开始发生反应:Ca(OH)2+CO2=CaCO3+H2O,后来又发生反应: CaCO3+CO2+H2O=Ca(HCO3)2 ; 解答: 解:A、NaHSO3能被 HNO3氧化成 Na2SO4,HNO3被还

27、原,产生NO 气体,图象起始 点错误,故A 错误; B、中发生反应:SO2+Cl2+2H2O=2HCl+H2SO4,溶液的 pH 降低,图象无PH 升高,故 B 错误; C、中刚一开始发生反应:Ba 2+HC +OH =BaCO 3+H2O,沉淀从开始就生成,图 象开始应有沉淀生成,故C 错误; D、中刚一开始发生反应:Ca(OH)2+CO2=CaCO3+H2O,后来又发生反应: CaCO3+CO2+H2O=Ca(HCO3)2,故 D 正确 故选: D 点评: 考查了化学图象分析判断,物质性质和反应过程的分析判断是解题关键,掌握基础是关 键,题目难度中等 13 ( 3 分)某溶液中可能含有I

28、、NH 4 +、Cu2+、SO 3 2、Cl,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溴水,振 荡后溶液仍呈无色,则下列关于溶液组成的判断正确的是() 肯定不含I 肯定不含 Cu2+ 肯定含有 SO32 可能含有 I 可能含有 SO 3 2 A B C D 考点 :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分析: 单质溴、碘和Cu 2+ 都有颜色, SO32 可以还原单质溴和碘;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溴水, 振荡后溶液仍呈无色,说明原溶液中不含有Cu2+,一定含有SO32 ;可能含有 I ,依 此结合选项进行判断 解答: 解:单质溴、碘和Cu2+都有颜色, SO32 可以还原单质溴和碘, 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溴水,振荡后溶液仍呈无色,说明原溶

29、液中不含有Cu2+,一定含 有 SO32 ;可能含有 I , 故判断正确的是 , 故选 C 点评: 本题考查常见离子的检验,难度中等要注意SO32 可以还原单质溴和碘是解题的关键 点 14 ( 3分)某同学研究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时设计了如下两个实验方案 方案:2.7g AlX 溶液Al(OH)3沉淀 方案:2.7g AlY 溶液Al(OH)3沉淀 NaOH 溶液和稀盐酸的浓度均是3mol/L ,如图是向X 溶液和 Y 溶液中分别加入NaOH 溶液和 稀盐酸时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与加入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体积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AX 溶液溶质为AlCl 3,Y 溶液溶质为 NaAlO

30、 2 B b 曲线表示的是向X 溶液中加入NaOH 溶液 C 在 O 点时两方案中所得溶液浓度相等 Da、b 曲线表示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考点 :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铝的化学性质 专题 :实验评价题 分析: n(HCl )=3mol/L 0.1L=0.3mol , n(NaOH )=3mol/L 0.1L=0.3mol ,n(Al ) =0.1mol , 2Al +6H+=2Al3+3H 2、2Al+2OH +2H 2O=2AlO2 +3H 2,根据方程式知,Al 和 HCl 完全反应需要n(HCl )=3n(Al )=0.3mol ,所以 Al 和 HCl 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氯化铝; 根据

31、方程式知,Al 和 NaOH 完全反应需要n(NaOH)=n(Al )=0.1mol0.3mol,所以 NaOH 有剩余,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 解:n(HCl )=3mol/L 0.1L=0.3mol ,n( NaOH)=3mol/L 0.1L=0.3mol ,n(Al) =0.1mol , 2Al +6H+=2Al3+3H 2、2Al+2OH +2H 2O=2AlO2 +3H 2,根据方程式知,Al 和 HCl 完全反应需要n(HCl )=3n(Al )=0.3mol ,所以 Al 和 HCl 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氯化铝; 根据方程式知,Al 和 NaOH 完全反应需要n(NaOH)=n(Al

32、)=0.1mol0.3mol,所以 NaOH 有剩余, A根据以上分析知,X 溶液中溶质是AlCl3,Y 溶液溶质为 NaAlO 2、NaOH ,故 A 错 误; B加入溶液后先没有生成沉淀,则溶液中还发生其它反应,则该溶液应该是Y 溶液, 先发生酸碱中和反应,所以b 曲线表示的是向Y 溶液中加入HCl 溶液,故 B 错误; C在 O 点时沉淀的物质的量相等,溶液中的溶质都是NaCl,根据最初的钠原子和Cl 原子守恒知,两方案中所得溶液浓度相等,故C 正确; Da、 b 曲线中没有电子转移,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D 错误; 故选 C 点评: 本题考查性质实验方案设计,为高考高频点, 明确各个线

33、段发生的化学反应是解本题关 键,侧重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答问题能力,题目难度中等 15 (3 分) X、Y、 Z、M、W 为五种短周期元素,X、Y、Z 是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同周期元 素,且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5;X 与 Z 可形成 XZ2分子; Y 与 M 形成的气态化合物在标准状 态下的密度为0.76g?L 1;W 的质子数是 X、Y、Z、M 四种元素质子数之和的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A原子半径: WZ Y X M B XZ2、X2M2、W2Z2均为直线形的共价化合物 C CaX2、CaM2和 CaZ2等 3 种化合物中,阳离子与阴离子个数比为1:2 D由 X、Y、Z、M 四种元素共同形成

34、的化合物中一定有共价键可能有离子键 考点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 分析: X、Y、Z、M、W 为五种短周期元素,Y 与 M 形成的气态化合物在标准状态下的密度 为 0.76g?L 1,其摩尔质量为 17g/mol,为氨气,则Y、M 为 H 和 N 元素; X、Y、Z 是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同周期元素,且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5,则 Y 不能是 第一周期元素,所以Y 为 N 元素, M 为 H 元素, X 和 Z 为第二周期元素; X 与 Z 可形成 XZ2分子,且 X 和 Z 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 10,则 X 为 C 元素、 Z 为 O 元素; W 的质子数是C、N、O、H 四种元素质子数之和的,

35、则 W 的质子数是11,则 W 为 Na 元素,再结合元素周期律、物质结构分析解答 解答: 解:X、Y、Z、M、W 为五种短周期元素,Y 与 M 形成的气态化合物在标准状态下的 密度为 0.76g?L 1,其摩尔质量为 17g/mol ,为氨气,则Y、M 为 H 和 N 元素; X、Y、Z 是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同周期元素,且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5,则 Y 不能是 第一周期元素,所以Y 为 N 元素, M 为 H 元素, X 和 Z 为第二周期元素; X 与 Z 可形成 XZ2分子,且 X 和 Z 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 10,则 X 为 C 元素、 Z 为 O 元素; W 的质子数是C、N、O、H

36、 四种元素质子数之和的,则 W 的质子数是11,则 W 为 Na 元素, A电子层数越多,其原子半径越大,同一周期元素,其原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 减小,则原子半径:WXY ZM,故 A 错误; BNa2O2是由钠离子和过氧根离子构成的,为离子化合物,故 B 错误; CCaC2和 CaO2中,阳离子与阴离子个数比为 1:1,CaH2中阳离子、阴离子个数之 比为 1:2,故 C 错误; D由 X、Y、Z、M 四种元素共同形成的化合物中一定有共价键可能有离子键,如碳 酸铵中含有离子键、氨基酸中只含共价键,故D 正确; 故选 D 点评: 本题考查原子结构和元素性质,侧重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能力,正确推

37、断元素是解本题关 键,知道物质结构、原子结构即可解答,易错选项是C,知道这几种化合物中阴阳离子 分别是什么,为易错点 16 ( 3分) (2012?石家庄模拟)在(NH4)2Fe(SO4)2溶液中逐滴加入 100Ml 1mol/L的 Ba (OH)2溶液,把所得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的固体质量不可能是() A11.3g B32.3g C33.3g D 35.3g 考点 :离子方程式的有关计算 专题 :离子反应专题 分析: 根据在( NH4)2Fe( SO4)2溶液中逐滴加入 100Ml 1mol/L的 Ba(OH)2溶液,当加 入的 Ba(OH)2完全形成沉淀且生成的Fe(OH)2完全被氧

38、化生成Fe(OH)3时,所 得固体质量最大,此时沉淀为Fe(OH)3与 BaSO4来计算 解答: 解:当加入的Ba(OH) 2完全形成沉淀时,发生反应: (NH4)2Fe(SO4)2+Ba(OH) 2=BaSO4+Fe(OH)2+(NH4)2SO4,且生成的 Fe (OH)2完全被氧化生成Fe(OH) 3时,所得固体质量最大,此时沉淀为Fe( OH)3与 BaSO4,故沉淀的质量最大为 0.1mol 233g/mol+0.1mol 107g/mol=34g , 故选 D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方程式的书写,Ba (OH)2完全形成沉淀时, 发生反应( NH4)2Fe (SO4) 2+Ba( O

39、H)2=BaSO4+Fe( OH)2+( NH4)2SO4以及 Fe(OH)2能被氧化生成 Fe (OH)3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二、非选择题(52 分) 17 ( 10 分) (2014?西城区二模)某学习小组依据SO2具有还原性,推测 SO2能被 Cl2氧化生 成 SO2Cl2 查阅资料: SO2Cl2常温下为无色液体,极易水解,遇潮湿空气会产生白雾 化合物SO2Cl2中 S 元素的化合价是+6 价 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制氯气的化学方程式是MnO2+4HCl (浓) MnCl2+Cl2+2H2O 在收集氯气前,应依次通过盛有饱和食盐水和浓硫酸的洗气瓶 用如图所示装置收集满Cl2,再通入 SO2,

40、集气瓶中立即产生无色液体,充分反应后,将液 体和剩余气体分离,进行如下研究 (1)研究反应的产物向所得液体中加水,出现白雾,振荡、静置得到无色溶液经检验该 溶液中的阴离子(除OH 外)只有 SO42 、Cl,证明无色液体是 SO2Cl2 写出 SO2Cl2与 H2O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SO2Cl2+2H2O=H2SO4+2HCl 检验该溶液中Cl 的方法是 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Ba(NO3)2溶液,过滤, 向滤液中滴加 HNO3酸化,再加入 AgNO 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说明溶液中有 Cl (2)继续研究反应进行的程度用NaOH 溶液吸收分离出的气体,用稀盐酸酸化后,再滴加 B

41、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该白色沉淀的成分是BaSO4 写出 SO2与 Cl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阐述理由SO2+Cl2 SO2Cl2;于白色沉淀是BaSO4, 所以反应后的混合气体中必然存在SO2和 Cl2两种气体因此SO2和 Cl2生成 SO2Cl2的反应 为可逆反应 考点 :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含硫物质的性质及综合应用 专题 :元素及其化合物 分析: I根据在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进行解答; 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反应生成氯气、氯化锰和水;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以干燥氯气; (1) SO2Cl2与 H2O 反应生成硫酸和氯化氢; 氯离子与银离子反应生成不溶液硝酸的氯化银沉淀,注意应

42、先加入硝酸钡溶液,先排 除硫酸根离子的干扰; (2)SO2和 Cl2生成 SO2Cl2的反应为可逆反应,SO2Cl2分解得 到的氯气和二氧化硫在水溶液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和氯化氢,硫酸与氯化钡反 应生成硫酸钡沉淀 解答: 解:ISO2Cl2中,氧为 2 价,氯为 1 价,根据在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 零可知硫元素化合价为+6 价; 故答案为: +6 价; II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反应的方程式为:MnO2+4HCl(浓)MnCl2+Cl2+2H2O; 故答案为: MnO2+4HCl (浓) MnCl2+Cl2+2H2O; 要收集干燥的氯气应除去氯气中的水蒸气,选用浓硫酸可以干燥氯气;

43、故答案为:浓硫酸; (1)SO2Cl2与水反应的方程式: SO2Cl2+2H2O=H2SO4+2HCl ; 故答案为: SO2Cl2+2H2O=H2SO4+2HCl ; 要检验溶液中的氯离子应排除硫酸根离子的干扰,所以: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加 入过量 Ba(NO3)2溶液,过滤,向滤液中滴加HNO3酸化,再加入AgNO3溶液,若 产生白色沉淀,则说明溶液中有Cl ; 故答案为: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Ba(NO3)2溶液,过滤,向滤液中滴加 HNO3酸化,再加入 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说明溶液中有Cl ; (2)SO2和 Cl2生成 SO2Cl2的反应为可逆反应,SO2Cl

44、2分解得到的氯气和二氧化硫在 水溶液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和氯化氢,硫酸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 故答案为: BaSO4; SO2+Cl2SO2 Cl2;由于白色沉淀是BaSO4,所以反应后的混合气 体中必然存在SO2和 Cl2两种气体因此SO2和 Cl2生成 SO2Cl2的反应为可逆反应 点评: 本题为实验题,考查了二氧化硫的性质,题目难度中等,明确物质的性质是解题关键, 注意离子检验的方法 18 ( 8 分) A、B、C、D、E、F、G 为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7 种短周期主族元素A、B 元素 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代数和均为零;C 元素是植物生长三大营养元素之一;D 的单质具有 强氧

45、化性,其氢化物能和一种半导体材料反应生成常温常压下的两种气体;E 原子核外 K 层 电子数与M 层电子数相等;F 原子的价电子数等于电子层数的两倍请回答下列问题: (1) CD3 的电子式为; (2)用离子方程式表示G 的非金属性比F 强Cl2+H2S=S+2HCl ; (3) EF 在空气中充分灼烧生成一种稳定性的盐,则此反应方程式为 MgS+2O2MgSO4 ; (4) C 的氢化物与G 的单质以物质的量之比1:3 反应,生成二元化合物X 和一种气体,该 气体遇氨气产生“ 白烟 ” ,则 X 的化学是为NCl3,X 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产物中G 元素显 +1 价)NCl3+3H2O=N

46、H3+3HClO ;在碱性溶液中X 与 NaClO2(亚氯酸钠)按物质 的量之比1:6 恰好反应可生成C 的氢化物和消毒剂ClO2气体,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NCl3+6ClO2 +3H 2O 6ClO2+3Cl +3OH+NH 3 考点 :位置结构性质的相互关系应用 分析: A、B、C、D、E、 F、G 为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7 种短周期主族元素A、B 元素的最 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代数和均为零,结合原子序数可知,A 为 H 元素、 B 为碳元素; D 的单质具有强氧化性,其氢化物能和一种半导体材料反应生成常温常压下的两种气体, 应是 HF 与 Si 反应生成四氟化硅与氢气,可推知D 为 F 元

47、素; C 元素是植物生长三大 营养元素之一,原子序数介于碳与氟之间,则C 为 N 元素; E 原子核外K 层电子数与 M 层电子数相等,则E 为 Mg ;F 原子的价电子数等于电子层数的两倍,原子序数大于 Mg ,处于第三周期, 最外层电子数为6,则 F 为 S 元素, G 原子序数最大, 故 G 为 Cl, 据此解答 解答: 解:A、B、C、D、E、F、G 为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7 种短周期主族元素A、B 元素 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代数和均为零,结合原子序数可知,A 为 H 元素、B 为碳元素; D 的单质具有强氧化性,其氢化物能和一种半导体材料反应生成常温常压下的两种气 体,应是HF 与 Si 反应生成四氟化硅与氢气,可推知D 为 F 元素; C 元素是植物生长 三大营养元素之一,原子序数介于碳与氟之间,则C 为 N 元素; E 原子核外 K 层电子 数与 M 层电子数相等,则E 为 Mg;F 原子的价电子数等于电子层数的两倍,原子序数 大于 Mg,处于第三周期,最外层电子数为6,则 F 为 S 元素, G 原子序数最大,故G 为 Cl, (1)NF3分子中 N 原子与 F 原子之间形成对共用电子对,其电子式为, 故答案为:; (2)化学方程式Cl2+H2S=S+2H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