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说明文阅读.pdf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5453153 上传时间:2020-05-13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71.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说明文阅读.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说明文阅读.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说明文阅读.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9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说明文阅读.pdf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9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说明文阅读.pdf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说明文阅读.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说明文阅读.pdf(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9 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说明文阅读 1 【2015 年秋学期姜堰四中第一阶段测试】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214 题。 (10 分) 饮水与健康 一个健康的人,有足够的水喝,即使一段时间内不进食,也能维持生命。如果没有水,三天 就会导致死亡。如果在酷暑的沙漠中,甚至坚持不到两个小时,死神就会降临。所以本草纲目 把 水放在第一章。中国的先人有“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水补”的说法。为什么水对人如此重要? 人体内三分之二以上是水。水是传送养分至人体各个组织、排泄人体废物、体液(如血液) 循 环的载体,是消化食物、润滑关节和各内脏器官以及调节体温所必须的物质。水是含有溶解性矿物 质的血液系统的一

2、部分,它同溶解的钙、镁一样,对维持身体组织的健康必不可少。 喝足够的水有利于防病治病。比如可以预防感冒,并使感冒患者早愈。其原因在于,感冒大 多数由病毒引起,身体的皮肤和黏膜是防御病毒和病菌入侵的免疫机制的第一道防线,足够地饮 水,可避免皮肤和黏膜干燥,有利于阻止细菌和病毒进入人体。足够的水可促使人体排除废物,使 患者早愈。 喝足够的水有利于营造好的心情。人如果长期处于心理紧张状态,身体就无法抵御细菌或病 毒的入侵。所以我们在心情烦躁时,应多饮水。水本身对人体有安神镇静作用,有利于人体健康。 老年人睡前喝少量的水,可很快安神入睡。 喝足够的水,可以延缓衰老,有利于长寿。人体衰老的过程,就是人体

3、脱水的过程。例如老 年人皱纹增多,就是皮肤干燥、脱水引起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水占人体体重的比例会逐渐下降。 已知水占人体的比重,大体如下:胎儿90、初生婴儿80、少年 75、成年男子70、老年男子 小于 65。所以,老年人尤其要养成喝水的习惯。 那么人一天需要喝多少水呢?正常人体内的水总是处于动态平衡状态,摄入和排出量相差无 几,变化幅度为1 2。美国科学家测定,一个体重65千克的中年人,通过尿液、皮肤蒸发等多 种途径,每日排出水的总量为2569毫升。为保持人体内水的平衡,每日必须补充2560毫升左右的 水。但我们所需的水,不完全来自饮水,粮食、肉类、蔬菜、水果等食品中也含有水,所以每日需 要

4、从饮水中获取的水,约需1200毫升。常用饮水杯容量为200毫升,即每天约需饮6 8杯,才能说饮 了足够的水。当然,这是指正常状态,在高温天气、运动和劳动强度大的情况下,还要补充约 三分 之一的饮水量。 还要注意,喝可乐等饮料不能代替喝水。饮料多为酸性,经常喝酸性的饮料,会使机体酸性 物质增多,容易产生疲劳,导致免疫功能降低。 12全文是从哪四个方面来说明“饮水与健康”之间的关系的?(4分) 13文章第段划线的句子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准确具体地说明了什么?(3分) 14文章第段划线句中加点的“约”字能去掉吗?为什么?(3分) 答案: 12 (4 分) (1)水是人体必需的物质; (2)喝足够

5、的水有利于防病治病; (3)喝足够的水有利于营造好的心情; (4)喝足够的水,可以延缓衰老,有利于长寿。 13准确具体地说明了随着年龄的增长,水占人体体重的比例会逐渐下降这一特点。(3 分) 14不能去掉。 “约”是概数,表估计(1 分) 。用在这里说明在高温天气、运动和劳动强度大的情况 下,还要补充三分之一左右的饮水量(1 分) , “约”字充分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1 分) 。 (二)八年级 1 【2015 年秋学期高港实验学校第一阶段测试】阅读笑可以提高记忆力一文,完成1214 题。 (10 分) 国外媒体报道,研究人员发现,笑能改善人的健康,同时令大脑进入一种深度冥想状态,这对 提

6、高人的记忆力大有裨益。 最新研究显示,压力激素皮质醇伤害大脑内某些神经细胞,可能 给人的记忆力和健康造成负面 影响。 参与这项研究的李伯克博士说:“道理很简单,人承受的压力越少,人的记忆力就越好。幽 默减少皮质醇等有害的压力激素,降低血压,增加血流量,使人心情好。皮质醇减少有助于提高记忆 力。笑增加大脑中内啡肽和多巴胺的释放,这些激素使人产生高兴的感觉。这些积极和有益的神经化 学变化使免疫系统变得更好。欢乐的笑声立即产生的脑波频率和人在真正冥想状态中产生的脑波频率 相同。 ” 这项研究的负责人向一组健康的人和一组患有高血压病的人播放一段使人发笑的20 分钟视 频。然后,让这两组调查对象完成一个

7、衡量学习、回忆和视觉识别能力的记忆力评估。他们的成绩与 另一组没有观看有趣视频的人相比,发现观看有趣视频的两个组的皮质醇浓度明显降低,记忆力评估 的所有方面都有很大改善。与此同时,高血压病一组在皮质醇水平变化上得到最引人注目的好处,而 健康组在记忆力测试成绩上得到最明显变化。 研究人员表示:将来,如能把这项有益的幽默疗法研究成果提供给临床,它将会对提高人的记 忆力和健康保健等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选自新浪博文2014 年 O5月 O4日,有删改) 12第段中加点词语“可能”能否去掉?说明理由。(3 分) _ 13第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4 分) _ 14根据文章内容,说说

8、笑是怎样提高记忆力的。(3 分) _ _ 答案: 12 (3 分)不能( 1 分) ,“可能”表示不确定,表明压力激素皮质醇造成负面影响还没有最终定论 (1 分) ,如去掉就不符合客观实际,“可能”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1 分) 13 (4 分)作比较( 1 分) ,观看有趣视频的(健康的人和患有高血压病的人)与来看有趣视频的比 较( 1分) ,充分有力地说明有益的幽默疗法有利于降低血压和提高人的记忆力(2分) 。 14 (3 分)减少皮质醇等有害的压力激素(1 分) ,增加大脑中内啡肽和多巴胺的释放(1 分) ,令大 脑进入一种深度冥想状态(1 分) 。 2 【2015 年秋学期姜堰四中

9、第一阶段测试】阅读蜜蜂消失,人类只能再活四年?一文,完成12 14 题。 (10 分) 大多数人一想起蜜蜂,都会想到蜂蜜、蜂胶、蜂王浆但这和蜜蜂对大自然作出的最大贡献 维持生物多样性相比,实在太微不足道了。爱因斯坦曾经预言:“如果蜜蜂从地球上消失,那人 类只能再活四年。 ”因为,蜜蜂是为植物授粉的一支生力军。世界上有数万种植物的繁育依靠蜜蜂授 粉,而在人类所种植的农作物中,也有1000 多种离不开蜜蜂。 假如蜜蜂消失,人们将告别大多数的粮食和蔬菜瓜果。此外,蜜蜂还为众多饲料植物授粉,没 有它,肉类和牛奶也将变得稀有和昂贵;世界上植物类型变得单调,这会直接影响各种动物的生存 也就是说:如果在生态

10、系统中丢失了一个环节,整个系统便会开始崩溃。 令人不安的是,蜜蜂消失的事件正在发生。在美国,一些蜜蜂突然神秘地消失得无影无踪,在 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美国有超过60的蜜蜂消失。如今,蜜蜂消失现象又像瘟疫一样传到了德国、 瑞士、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和希腊等欧洲国家。 实际上, 不仅仅是蜜蜂遭遇到了生存危机,没有天敌的北极霸主北极熊也被列为了濒危动 物。由于气候变暖, 北极熊生活的冰面缩小,食物来源变得稀缺,让北极熊的数量也越来越少。冬天, 居然 有饥肠辘辘的北极熊残忍地捕杀小熊来填饱肚子。 根据联合国的一份报告,目前物种灭绝的速度由大致每天一种加快到每小时一种,比以前快了 约 1000 倍,比新

11、物种的形成速度更是快了100 万倍。即使根据最保守的估计,地球上也有至少10 的物种正在面临生存威胁。 一旦某种生物绝种,就永远消失,无法弥补;而每当我们失去一样物种,我们就失去一项对未 来的选择。随着某种生物的灭绝,或许治疗艾滋病、或发展抗病毒农作物的希望也会跟着破灭。 在地球史上, 曾经发生过5 次物种灭绝。 最近的一次发生在6500 万年前, 一次陨 石撞击地球, 造成了包括恐龙在内的大量物种的灭绝。目前,地球再一次走向物种灭绝的边缘,原因却是人类本身 的行为:在过去的100 年里,地球上45的森林已经被砍伐掉了;全球20的珊瑚礁已经遭到无法 逆转的彻底破坏,而另外50的珊瑚礁也接近崩溃

12、边缘联合国将2010 年定为“国际生物多样性 年” ,呼吁各国政府和全世界人民共同努力来保护地球上的生命。 和很多人的理解不同,在生态系统中,是没有“害虫”和“益虫”这类概念的,每个物种都有 其特定的“使命” 。例如,昆虫吃的往往是一些老弱病残的树,或许正好切断了树木疾病的传播途径。 因此,地球上的每个物种都值得尊敬和保护。 12文中第段加点词“居然”能去掉吗?为什么?(3 分) 13简要说说选文第段画线句子的表达作用。 (3分) 14文章结尾说“地球上的每个物种都值得尊敬和保护”,联系自身实际,说说我们在物种保护方面 可以做些什么。 (至少答两点)(4 分) 答案: 12 (3 分)不可去掉

13、, “居然”表出乎意料,表示北极熊吃掉小熊的现象令人吃惊(1 分) ,若去掉, 就不能突出动物生存危机的严重性(1 分) , “居然”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1 分) 。 13 (3 分)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1 分) ,具体准确地说明了由于人类本身的行为让地球物种走 向灭绝的边缘。(2 分) 。 14 (4 分)示例:(1)加强对物种保护的宣传;( 2)保护身边的动物、植物,不破坏,不乱应 用;(3)对伤害动物、破坏物种的行为进行制止。(两点即可,每点2 分) 3 【2015 年秋学期省泰中附中第一阶段测试】阅读细菌发电前景广阔一文,完成12-14 题。 (10 分) 生物学家预言,

14、21 世纪将是细菌发电造福人类的时代。 说起细菌发电,可以追溯到1910 年。英国植物学家利用铂作为电极放入大肠杆菌的培养液中, 成功地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个细菌电池。1984 年,美国科学家设计出太空飞船使用的细菌电池,其 电极的活性物质是宇航员的尿液和活细菌。到了80 年代末,细菌发电有了重大突破,英国科学家让 细菌在电池组里分解分子,释放电子向阳极运动,从而产生电能。操作时还在糖液中添加某些芳香化 合物作为稀释物,来提高生物系统输送电的能力。与此同时,还要往电池里不断充入空气,用以搅 拌细菌培养液和氧化物质的混合物。据计算,利用这种细菌电池发电,其效率可达40% ,远远高于现 在使用的电池

15、的效率。即使这样,还有10% 的潜力可挖掘。 利用细菌发电原理,可以建立较大规模的细菌发电站。计算表明,一个功率为1000 千瓦的细 菌发电站,仅需要10 立方米体积的细菌培养液,每小时消耗200 千克糖即可维持其运转发电。这是 一种不会污染环境的“绿色”电站,而且技术发展后,完全可以用诸如锯末、秸杆、落叶等废有机物 的水解物来代替糖液。因此细菌发电的前景十分诱人。 现在,每个发达国家各显神通,在细菌发电研究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美国设计出一种综合细 菌电池, 里面的单细胞藻类可以利用太阳光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糖,然后再让细菌利用这些糖来发 电。日本科学家同时将两种细菌放入电池的特种糖液中,让其

16、中的一种细菌吞食糖浆产生醋酸和有机 酸,而让另一种细菌将这些酸类转化成氢气,由氢气进入磷酸燃料电池发电。 人们还 惊奇地发现, 细菌还具有捕捉太阳能并把它直接转化成电能的特异功能。最近美国科学 家在死海和大盐湖里找到一种嗜盐杆菌,它们含有一种紫色素,在把所接受的大约10% 的阳光转化成 化学物质时,即可产生电荷。科学家们利用它们制造出一个小型实验性太阳能细菌电池,结果证明是 可以用嗜盐杆菌来发电的,而盐代替糖,其成本就大大降低了。由此可见,让细菌为人类供电已经不 再遥远,不久的将来即可成为现实。 12 “细菌发电”共有三点优势,请结合全文,分别用三个字概括其中两点优势。(3 分) 13下列对文

17、章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第段划线句说明细菌发电的历史较长。 B本文是按时间先后顺序予以说明的。 C细菌发电的原理很复杂,但都要细菌参与,并与其他物质发生转化。 D第段说明细菌发电的过程很简单,只需要加入糖类就可以了。 14文章第段划线句中加点字“还”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请写出人们“惊奇发现”的两点内容。 (4 分) 答案: 12 (3 分)效率高不污染(无污染) (答“少污染”不给分)成本低(低成本) 13 (3 分) D 14 (4 分)结构上起递进作用(1 分) ;惊奇的内容是:细菌还具有捕捉太阳能并把它直接转化为 电能的特异功能(答“嗜盐杆菌能发电”亦可),用嗜盐杆菌发

18、电能大大地降低成本(2 分) 。 4 【2015 年秋学期口岸实验学校第一阶段测试】阅读一博的大脑也要每天洗澡( 有删改 ) ,完成 12-14 题。 (10 分 ) 洗脸刷牙应该是大伙儿每天必须要做的事情,毕竟谁也不想脏兮兮臭哄哄的,被人嫌弃之余还可 能引发疾病。如今生活条件好了,很多人都能够每天洗澡。但是你可能不知道,我们的大脑其实也需 要每天洗个澡的。 当然, 给大脑洗澡并不是冲洗下头部,或者把脑袋劈开, 放在莲蓬头下冲洗。从科学的角度来说 , 我们人类脑中的神经细胞会产生- 淀粉样蛋白 (beta amyloid)和 tau 蛋白等代谢产物,这些蛋白如 果在脑中沉淀聚集,就会产生很强的

19、神经毒性,能够杀死脑细胞。臭名昭著的阿尔茨海默病,就跟这 些有害物质的聚集关系密切。对于大脑而言,这些代谢产物就像是如同污秽又危险的垃圾,因此需要 及时清理。 人体内部是有自洁系统的。伴行在动静脉身边的淋巴管,负责“清洁”。在美容界广为传颂的所 谓“淋巴排毒”,其实就是通过加强淋巴管液的流动,促进细胞新陈代谢废物的排出。然而,脑内并 没有淋巴管这样的结构。其实这是很蹊跷的事情人类大脑可是全身代谢最旺盛的器官之一,没有 淋巴管,脑细胞产生的垃圾怎么办? 不用担心。 作为智慧的源泉,大脑不但有办法洗澡,更有专属的 “洗浴中心” “Glymphatic ” 系统。其中, Lymphatic 指的是淋

20、巴,说的是脑内这套系统运作的方式有点像外周淋巴系统。而这个 “G”字指的是Glia ,脑内一类叫胶质细胞的细胞群。它们能生产一种叫水通道的蛋白,这种蛋白就 是脑内洗浴中心的总阀。总阀打开后,洗浴中心的水开始循环,把脑细胞产生的有害物质“洗”掉。 事实上,大脑“洗澡”用的水也不一般:大脑的脑室会源源不断地生产出一种叫脑脊液的液体, 沿着脑室与脑室间的孔道不断输送,再运行到大脑表面。随后,脑脊液会沿着大脑表面动脉的间隙一 直流入脑内的组织。期间,脑脊液与脑内细胞间液不停地交换,将由细胞产生并排到细胞间隙的“垃 圾”带至脑静脉周隙,最后排出至脑外,完成一次 “洗浴” 。觉得大脑洗一次澡还挺费工夫的?

21、的确, 大脑洗一个澡大概需要8 小时之久。 8 小时是不是想起了什么?没错儿,大脑就是在你歇着的时候洗澡的。最新发表在科学 杂志上的研究表明,人脑在睡觉时,脑细胞之间的间隙增大,脑脊液在脑细胞间的循环比醒着时加快 很多,帮助大脑排出清醒时产生的垃圾。所以,你不睡觉,大脑就没法好好洗澡。你要是困了,极有 可能 是脑内细胞产生的垃圾多了,大脑为了洗澡而逼迫你困倦然后休息。 熬夜对现代人来说算得上是家常便饭。的确,我们每天要工作也要娱乐,牺牲一点睡眠时间来做 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儿似乎无可厚非。不过,我想说的是,咱还是每天按时洗洗睡吧。对自己的大脑好 一点,它才能反馈你更多。就像实习医生格蕾中格蕾的母亲

22、那样,她年轻时是一个卓越的外科大 夫,工作拼命到不睡觉,结果得了早发性老年痴呆,是不是得不偿失? 选自奥秘 2014 年第 3 期 1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 )( 2分 ) A大脑有自洁系统,通过加强淋巴管液的流动,促进细胞新陈代谢废物的排出。 B第段“从科学的角度来说”,表明了下文作者的阐述是有科学根据的。 C文章标题新颖生动,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D第段“极有可能”用词准确,写出“困”的绝大部分原因是脑内细胞产生的垃圾多,也不 排除其他原因,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3根据第段内容将大脑洗澡的工作流程图补充完整。( 4 分 ) 大脑脑室生产脑脊液 在脑内组织内交换 排出

23、至脑外 14请判断下面分析是否准确,并说明理由。( 4 分 ) 第段、第段画线句均采用比喻的说明方法,说明不及时清理这些有害物质、不及时给大 脑洗澡,容易得老年痴呆症。 _ _ 答案: 12. A (2 分) 13运行到大脑表面(2 分)带至脑静脉周隙(2 分) 14不准确。第段画线句采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而不是“比喻”,将这些代谢产物比作污秽又危 险的垃圾,必须及时清理。(2 分)第段画线句采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举实习医生格蕾 中格蕾的母亲,年轻时工作拼命到不睡觉,结果得了早发性老年痴呆的例子,告诉人们要让大脑 好好清洗。(2 分) (三)九年级 1【 2015 年秋学期高港实验学校第一阶段

24、测试】阅读下文,完成13-15题( 10 分) 人 脑 常常能听到这样一种说法:“人的脑子用多了,会死掉许多细胞”、“人脑多用了会笨”,这 种说法是没有科学道理的。 事实上, 人的肌体的各个部位,几乎都是越用越健康,脑子也是一样。 让我们先来看一个数据: 经科学家研究证明,人的大脑皮层,大约有140 亿个神经细胞,也叫神经元。这么多数量的脑细胞, 对一个人的一生来说,足够足够了。有人计算过,如果一个人活到100 岁的话,经常运用的脑神经细 胞只不过10 多亿个,还有80% 90% 的脑细胞没动用。所以,根本不会有什么“脑子多用会笨”的事 情。 “生命在于运动”,这是生物界的一个普遍规律。人的机

25、体,用则灵,不用则衰;脑子用得勤 的人,肯定聪明。因为这些勤于用脑的人,脑血管经常处于舒展的状态,脑神经细胞会得到很好的保 养,从而使大脑更加发达,避免了大脑的早衰。相反,那些懒于用脑思考的人,由于大脑受到的信息 刺激比较少,甚至没有,大脑很可能就会早衰。这跟一架机器一样,搁在那里不用就要生锈,经常运 转就很润滑。外国就有过这样的研究,科学家观察了一定数量的2070 岁的人,发现长期从事脑力 劳动的人,到了60 岁时仍能保持敏捷的思维能力,而在那些终日无所事事、得过且过的懒人当中, 大脑早衰者的比例大大高于前者。 除了懂得脑子多用只会聪明、不会笨的道理以外,我们还应该了解 “多用脑、 可防老”

26、 的道 理。 这对老年人来讲尤为重要。我们常说,大脑是人体的司令部,如果大脑迟钝了,身体各器官的生理功 能当然也不会旺盛。所以,保持大脑的活力,就能促进其他机体、器官保持活力;大脑如早衰,也会 影响其他机体器官的早衰。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往往是生理、心理、环境等因素互相影响的结果,老 年人保持着勤于用脑的好习惯,就会有一种很好的心理状态,可以使自己的生活、精神充满活力。 “勤于用脑,延缓衰老”,这个道理是很科学的。老年人如此,何况我们青少年呢?让我们大 家养成勤于用脑的良好习惯吧。 13用自己的话对第段中画线部分的内容进行概括。(3 分) _ 14赏析第段中画线句子. (4 分) _ 15“人的

27、机体的各个部位,几乎都是越用越健康”,这句话中的“几乎”能删去吗?为什么?(3 分) _ 答案: 13人的脑神经细胞足够一生运用。 14说明方法:作诠释、作比较、打比方。作用:脑子用得勤(的人),肯定聪明。或:脑子多用只 会聪明(不会笨)。 15不能删去。“几乎”表明并非全部,也有例外,删去后不能表达出这层意思。体现了说明文的准 确性。 2 【2015 年秋学期姜堰四中第一阶段测试】阅读位次的讲究,完成 1214 题。 (10 分) 红楼梦第三回讲到了林妹妹进荣国府,处处小心,先是为坐到哪个位置,她就颇费了一番 思量,比如舅母王夫人处,黛玉“就只向东边的椅子上坐了”,到了吃饭的时候,凤姐让黛玉

28、坐在右 边第一张椅子上,黛玉也十分推让。 林妹妹之所以在“坐在哪里”这个问题上这么谨慎,是怕在这个极其讲究礼仪的家庭里,行差 踏错,让人笑话。在古代,中国人非常讲究座次的排定的。 首先,我们要弄明白的是,南、北、东、西四个方位哪个为尊,哪个为卑。我国古代建筑通常 是前堂后室。 “堂”一般不住人,是举行吉凶大礼的地方,这种时候最尊贵的座位是南向,就是坐北 朝南。例如,古代帝王召见群臣议事,都是坐在北边、朝南的位置上,因此,古人常说“南面称帝”。 其次是西向,再次是东向,最后是北向。而“室”一般为长方形,东西长而南北窄,所以在室内举行 活动时,一般遵循“东向为尊、西向为卑”的原则。汉明帝为表达对老

29、师桓荣的尊敬,与他交谈时, 就安排桓荣坐在靠西边、面朝东的位置。后来,人们把塾师也称为“西席”。 但是,左与右,谁为尊,谁为卑的问题,就比较复杂了。周朝规定,诸侯朝见天子,宴饮时以 左为尊;用兵打仗,则右边为尊。左右尊卑,要视乎场合而定。到了战国、秦、西汉的时候,“右” 似乎成了尊位, 廉颇蔺相如列传里就有“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的记载。然而 到了东汉、魏、晋、南北朝,左右位次的排序又有了新的变化,以“左”为大。例如赤壁之战,孙权 “以周瑜、程普为左右都督”,同为都督,周瑜尊于程普。这种情况直到元朝,才恢复了官职的“右” 尊。明朝建立以后,又再次变为“左”尊,自此后的500 多年

30、, “左尊右卑”一直延续到今天。 所以,现在在传统戏剧舞台上,我们仍然可以看到远道而来的客人坐在左边,而主人总是在右 侧陪坐。于是也就出现了红楼梦里,黛玉被请到左边席面上的描写了。(有删改) 12文章在开头和结尾都提到“林黛玉进荣国府一事”, 试分析其作用。 ( 4 分) 13请说说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表达作用?(2 分) 14在下列选项中任选一项,简要分析其方位词是否符合本文所介绍的“位次的讲究”? (4 分) A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B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 答案: 12文章开头列举“林黛玉初进荣国府”的事例,引出说明对象,点明文章中心位次的

31、讲究; 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结尾再次提到“林黛玉初进荣国府”一事,照 应文章开头,首尾呼应,结构严谨,并再次点明中心,说明位次的研究。 13划线句子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通过举汉明帝尊师请师朝东就坐的例子,具体有力地说明了 古代室内举行活动,一般遵循“东向为尊,西向为卑”的原则。 14A项中的“闾左“指贫民,古时贫民居住闾左,富人居住闾右。在战国、秦、西汉的时候,左右 排序以”右“为尊。A项中的“左”为卑, “右”为尊,符合本文所介绍的左右尊卑问题。B项中 的“西东”指兄弟各走各的路,由于时局原因,不能相聚在一起,在这里不指具体方位,更不指 位次。 3【2015 年秋学期

32、省泰中附中第一阶段测试】阅读我们的 身体需要变“碱”吗?一文,完成 13-15 题。 (10 分) 最近一段时间,在“中国60% 的人口都属于酸性体质”这一说法的影响下,“恐酸”的情绪在 弥漫。人们纷纷购买含碱的保健品,每个人都希望能通过中和身体的酸碱度来找回健康。但是,事情 真是这样吗? 在今天,我们通常用pH值来衡量人体体液的酸碱度。其实人体的pH值是基本不变的,酸碱度 不光不能决定我们的健康,甚至很难被改变。 人体从消化系统到排泄系统,再到呼吸系统都精密地控制着酸碱平衡。就拿最先参与酸碱平衡 调节的器官小肠来说,它可以根据食物的成分来调节胰液中碱的再吸收。无论摄入的是酸性还是碱性 食物,

33、 到了胃里被强胃酸的胃液混合后,都会变成酸性, 到了肠道又被碱性的胆汁、胰液、 肠液混合, 变成了碱性,从而来调节血液中酸碱的浓度。 人体在正常生理状态下,血液的pH值精确保持在7.35 7.45 之间,为弱碱性。因为我们的血 液中含有碳酸氢盐、磷酸盐、血浆蛋白、血红蛋白和氧合血红蛋白等几大缓冲系统,使酸和碱无法兴 风作浪引起血液pH值的急剧变化。当血液带着代谢产物经过肾脏时,肾脏会像一个泵一样将酸性物 质排出体外,并回收碱性物质,同时还不断控制和调整酸性和碱性物质排出量的比例,以保持机体 pH值恒定。 另外,我们体内代谢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能与水结合生成碳酸,这是体内最多的酸性物质。但 我们的

34、肺也没闲着,不断地排出二氧化碳,调节酸碱平衡。 我们大可不必“恐酸”,事实上,酸不但不可怕,人体中有几个地方,必须偏酸才算健康。第 一个就是胃,大量的胃酸排出体外,反倒会引起轻度碱中毒。除此之外,人正常的尿液的pH值保持 在 5.5-7.5之间,多呈酸性。肾脏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把体内的酸性物质从尿液中排出去,如果一个 人的尿液呈碱性,反倒是不健康的。 13揣摩文章以“我们的身体需要变“碱”吗?”为题的作用。(3 分) 14阅读文章, 说说第段中引用“中国60% 的人口都属于酸性体质”这一说法在文中的作用。(2 分) 15阅读下面材料,借助文章中相关知识,分析医生为什么这样劝说小李。(5 分)

35、目前有不少专家纷纷表示,60% 的中国人的身体正在变酸。小李听闻后赶紧到医院做了一个 有关体液pH值的检查,结果显示小李血液的pH值是 7.37 ,尿液的pH值是 6.1 。小李认为自己 是严重的酸性体质,需要补碱。可是医生却劝说小李:“不用补,并且补也没有用。” 答案: 13用疑问的语气1 分,引发读者思考,激发读者阅读兴趣1 分;交代了本文的说明对象,人体的酸 碱度。 14. (2 分)答案要点:交代了生活中人们“恐酸”现象弥漫的原因,引出下文对人体酸碱度说明。 15. (5 分)答案要点:因为小李的血液和尿液的pH都在正常范围值之内,所以不用补碱。因为人体 的 pH值是基本不变的,人类从

36、消化系统到排泄系统,再到呼吸系统都精密地控制着酸碱平衡; 并且人正常的尿液的pH多呈酸性,如果一个人的尿液呈碱性,反倒是不健康的,所以补碱也没 用。 (评分说明:分析“不用补”2分,分析“补了也没用”3分,意思表达准确即可) 4【2015 年秋学期口岸实验学校第一阶段测试】阅读乔娟的米树香香,糖树甜甜一文,完成12 14 题。( 10 分) 食品安全问题让人们越来越怀念在真实泥土里生发出的无污染绿色蔬菜,在日月精华里慢慢长 成的农家猪。当注水米、抛光米、含铬含铅米充斥市场,连吃碗米饭都成了奢望时,人就会变得越来 越爱幻想:如果有那么一种树,来自自然来自山,不喂饲料不喂药,不结苹果不结梨,结出大

37、米白又 白。你会认为我在异想天开吗?且慢嘲笑,在地球的某一角,真有这样一种天然纯生专结大米的树。 在马来半岛、印尼诸岛和巴布亚新几内亚这些风光旖旎的岛屿上,生长着一种棕榈科植物,它并无美 丽的身姿,开花也不好看,但超务实、超有爱:专门向人提供赖以生存的口粮大米。不用费心想 什么绕口的名字,就叫它米树好啦。 米树终年常绿,10 年就可长到20 米,舒展开的叶子比双人伞还要大,足足有6 米。当然,与 宽叶相配的是它那直径足有8 米的粗壮树干。长这么粗并不是单纯肥胖,人家粗,粗得务实,是专为 大肚能容而生的。那胖胖的树干里含有丰富的淀粉,这种淀粉就是当地土著居民最重要的食物来源 西谷大米。你会问,明

38、明是淀粉,怎么变成大米了呢?是这样:土著人把米树砍倒后,将树干锯成 均匀的一段段,再把每个段落劈成两半儿,用竹制斧头把段落内的淀粉刮出来,放在水桶里用劲儿搅 拌,待淀粉沉到桶底,撇去最上面的水,把沉淀好的淀粉晾干,就变成了洁白均匀晶莹剔透的颗粒物 西谷大米。用它做成的米饭,清香可口,软糯滑爽。 大米好吃却不易得。米树20 年的寿命注定了它的不平凡。它和我国南方的竹子一样,一生只 开一次花,且开花即死。它死后,不管活着时体内存有几百公斤淀粉,都会在死后消失得无影无踪, 只留下一段干瘪空虚的树干兀自挺立。所以在当地, 米树开花是让人心慌的事,一定要抢在时间前面, 抢在米树开花前收集淀粉。只要把握得

39、好,一棵米树足足可以得到400 斤西谷大米,很高产。 有米树就应该有糖树,香香甜甜相伴永远。大自然超级给力!加拿大真有糖树。叫槭树,又叫 糖槭树,是加拿大的标志和国花,堪称国宝,所以加拿大又叫“槭树之国”,加拿大的国旗、国徽图 案上都有槭树叶子。这种集三千宠爱于一身的树不仅外形美丽,还超有“内涵”,它为人们送来甜蜜。 每到春天,工人们就在高达40 米,寿命500 年的糖槭树树干上打孔,孔内插上管子,这样,白色的 树汁就会慢慢流到桶内。用这种树液熬制出来的糖浆,色泽亮黄,香甜如蜜。它的主要成分是蔗糖、 葡萄糖和果糖,营养价值非常高,可以加工成枫糖,并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业。 我国独具慧眼,早在19

40、58 年,庐山种植园就引进了糖槭树,继而在湖北、辽宁、北京、南京、 长沙等地引种成功。如果有朝一日再引进米树,吃着树上结出的大米,喝着树上流的蜜水,我们的生 活就更完美了!(选自知识窗2014 年第 7期) 12请用简洁的文字概括出米树或糖树的三个突出特点。(3 分) 13按要求,回答下面的题目。( 5 分) (1)文章第段用生动的文字,从食品安全问题写起,这样写有什么好处(2 分) (2) “文章第段中画横线的句子仅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突出了米树终年常绿的特点”这 样的说法对吗?请说出理由。(3 分) 14下列与原文意思相符的一项是() (2 分) A米树终年常绿,有10 年的寿命,可长

41、到20 米高,舒展开的叶子可达6 米宽,树干直径可达 8 米粗。 B在马来半岛、印尼诸岛和巴布亚新几内亚这些风光旖旎的岛屿上生长的米树,每一棵都给人 们提供足足400 斤的西谷大米。 C用“槭树之国”加拿大的槭树树液熬制出来的糖浆,营养价值非常高,可以加工成枫糖,并 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业。 D米树一生只开一次花,且开花即死,所以在当地,一定要抢在米树开花时收集淀粉。 答案: 12 (3 分)米树:树干粗壮,富含淀粉,生长较快,寿命不长。糖树:外形美丽,枝干高大,生产 糖浆,寿命很长 13 (1) (2 分)这样写生动有趣,易于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增强文章的吸引力。 (2) (3 分)运用了作比较、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给人直观而具体的印象,突出了米树叶子宽大 的特点。 14C(2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