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静小儿推拿总结笔记.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5453296 上传时间:2020-05-13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78.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王静小儿推拿总结笔记.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王静小儿推拿总结笔记.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王静小儿推拿总结笔记.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王静小儿推拿总结笔记.pdf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王静小儿推拿总结笔记.pdf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王静小儿推拿总结笔记.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王静小儿推拿总结笔记.pdf(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病名症状表现治则穴方备注 痰湿咳嗽 清晨及饭后咳,声重浊,因痰而咳,痰出即止,反复发 作。伴脾虚症:体倦,厌食,舌苔白腻等 益气降腻,培土生金 清肺,清补脾(运血化湿),运八 卦(宽胸,化痰),平肝肺 阴虚咳嗽 燥咳:干咳少痰,咳声短促,痰少而粘,并伴阴虚症 状:口干咽燥,手足心热,盗汗,舌红少苔 滋阴润燥,益气降腻 清肺,清补脾(运血化湿),揉二 马(养阴生津),平肝 肺虚咳嗽 久咳,阴虚症状:咳声无力(肺虚),脾虚气虚并见: 痰白清稀,面色晃白,食少便溏,舌淡,易出汗,体倦 懒动,动则汗出(气虚),舌质淡 滋阴润燥 清补脾(培土生金), 揉二马(化痰除久咳) 风寒咳嗽 咳声重,痰稀白量不多

2、,咳频,陈发性,嗓痒 声清脆,鼻塞,清涕,苔白 解表去寒,宣肺益气平肝肺,运八卦,推四横纹 清胃: 可治咳嗽上痰 (即痰浅快愈时)另 还可降逆清胃,嗓红 肿呕心时益可用。 风热咳嗽 咳剧频,痰黄稠,风热表症,咳痰不爽,嗓痛,鼻塞浊 涕,发热头痛,舌苔薄黄 清热除烦止咳化痰运八卦,平肝肺,清胃,退六腑 伤食呕吐吐物酸臭,大便酸腐,舌苔厚,腹胀无食欲, 消积降腻,止吐,清 胃 主穴:清胃(和胃),运八卦及清 补脾(消食,消积,止呕),选配 穴:揉板门(通调三焦之气,健脾 和胃,化食) 胃热呕吐 吐物酸臭,呕吐频繁,舌红,苔黄,口渴多钦,烦躁, 面赤颧红(类似于急性肠胃炎,上吐下泻) 清胃,和中,降

3、腻 清胃,平肝肺(疏理肝气),清天 河水(清热),运八卦 胃寒呕吐 食久发吐,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吐物清稀,痰水伴未 消化之物,次数不多,吐物不多,味不大,面色苍白, 舌淡白(类似于有点受寒或体质虚寒导致) 温中止呕,降腻 主穴:揉外劳(温中散寒),清 胃,运八卦。配穴:揉板门,平肝 胃阴不足呕 吐 干呕,反复发作,有食欲但又吃不下,并伴阴虚症:大 便干结,舌红少苔,口燥咽干,口唇红 清补脾胃,降逆止呕 清胃,揉二马(养阴生津),运八 卦(理气导滞,调和阴阳),清补 脾 咳 嗽 呕 吐 王静小儿推拿听课笔记整理 二马穴:大补元气, 治先天不足 总病机:胃气上逆, 胃食呃胀 关键:清胃(降胃 气

4、) 受惊呕吐 清涎,粘涎,伴惊啼哭闹,面色不清不白,心神烦乱, 睡眠不安等受惊症状,有受史。 平肝安神,降逆止呕 (注:惊则肝惊气 乱) 平肝肺,清胃,运八卦,清天河 水,捣小天心(安神) 伤食泻 腹满脘胀,腹痛,大便酸臭似咸蛋,便后痛即减,睡不 安,吃不香,舌苔厚腻 清热导滞,和中止泻 清补大肠,清胃,清天河水,运八 卦 风寒泻 大便清稀伴泡泡,臭气不大,肚子作响,时伴发热,舌 苔白腻 驱风散寒,温中止泻 揉窝风,揉外劳宫,清补大肠;止 泻后巩固期,窝风改清补脾 湿热泻 大便有粘液,次数多,粪黄臭,泻下稀薄(有时泻如水 注),小便短黄,口渴,舌苔黄腻 清热利湿,和中止泻 清补大肠,清胃,清天

5、河 / 平肝(选 配用),清小肠(选穴) 脾虚泻 久泻,稀溏不臭,面黄肌瘦,倦怠,舌苔淡白,反复发 作,有时食完即拉 健脾止泻清补大肠,揉外劳,清补脾,补脾 脾肾阳虚泻 久泻,粪质清稀不臭,伴不消化物或脱肛症状,伴脾虚 症:面色恍白,萎摩,睡时半眯眼,舌淡苔白 补脾温肾 清补大肠,揉二马,揉外劳,清补 脾,平肝(可选) 阴虚发热 五心烦热,手足心热,面红潮热,盗汗,舌红咽干,苔 少或无苔,地图舌等,药物热(长期使用抗生素引起发 热) 养阴清热 清天河水,运八卦,揉二马(四横 纹) 热病后期会致阴虚, 热病伤阴 食积热 腹胀热疼,进食过多,吐物及排泄物均味重,并伴食物 残渣,面色发黄,舌红,苔薄

6、,黄腻,指纹:紫滞 清腑,消食导滞 清胃,退六腑,清大肠,运八卦 大便顺畅后,但若食欲仍不佳时, 可改穴:运八卦,清胃,天河水巩 固 风寒感冒 有外感风寒史,发热,怕冷,无汗,头痛,鼻塞身重, 喉痒,咳嗽,痰稀薄,流清涕,舌质淡苔薄白或略黄, 口不渴或渴喜热饮 解表去风寒 一窝风,平肝肺,清天河水 若不得汗者加重拿列缺或提捏大椎 2-3分钟 风热感冒 涕浊痰黄,咽红肿痛,口渴欲饮,舌尖边红,苔薄黄, 深热汗出不畅,头胀晕,咳嗽痰粘黄,咽干痛常伴乳蛾 (扁桃体肿大或炎症),鼻塞黄浊涕 解表邪,驱风热 平肝肺,清天河水(视情况可适度 改用退六腑),清胃 吐 泄 泻 发 热 冒 气) 1。若伴哭声尖

7、锐时, 要防止肠套叠或阑尾 炎; 2。肠炎:清补大肠独 穴久推 +黄莲素(周岁 孩子一次一片,一日 三次,可安全服用) 3。若有脓细胞者,可 先退六腑使泻净,再 清补大肠; 感冒夹痰 感冒症状并伴肺胃表症:无汗,发热,鼻塞流涕,伴咳 嗽痰多,咳声重深,舌苔厚腻 解表去风热,理气, 化痰 平肝清肺,清天河,运八卦 可选用:清补脾(治 症轻浅,痰浅呼噜噜 等) 四横纹,清胃:治痰 深 感冒夹滞 有肺胃表症,伴食积:脘腹胀满,口臭纳呆,大便酸 臭,小便短赤,舌苔厚腻(或白或黄) 解表去风热, 消食导滞,理气化痰 平肝肺,天河水(高热改六腑), 运八卦,清补脾 感冒夹惊肺胃表症伴惊啼,睡眠不安甚至抽搐

8、等 解表去风热,镇惊安 神 平肝肺,清天河,捣小天心, 选穴:运八卦 高热加退六腑, 常用感冒三 穴: 退六腑(或清天河水),清胃,平肝肺 食积腹痛消食导滞平肝,清胃,清补大肠,运八卦 寒积腹痛 受寒,阵发性,喜暖喜按,遇寒痛甚,暖捂即舒,肠鸣 多,额冷汗多,舌唇发凉或伴吐泻,舌淡红苔薄黄 温中散寒,理气止痛 揉一窝风,揉外劳宫,揉板门,运 八卦 食热腹痛 胀满,疼痛拒按,发热,大便秘结,舌红苔黄燥,手足 心热(食热性食物过多引起) 舒肝理气,泻肠热清胃,退六腑,平肝,揉板门 气滞腹痛 反复胀痛,痛于两肋或小腹牵扯痛,功能性腹痛,肝气 郁结致痛,嗳气痛,游走不定的痛,晨起发作,散气或 释气(如

9、放屁等)后则痛减 理气止痛 平肝,运八卦(调和脏腑),推四 横纹(行气止痛),揉板门 虚寒腹痛 绵绵隐痛,时作时止,痛处喜温喜按,并伴有虚寒症: 面白神倦,手脚凉,便溏,唇舌淡白,食怠 温中散寒,健脾助运 止痛 揉外劳,清补脾,揉板门,推四横 纹(化积行气止痛) 感 冒 腹 痛 加减法:头痛加阳池,鼻塞不通,揉迎香(左右两个方向 约各100次即可), 吐泻,清补大肠,清补脾,高热:退六腑 脾寒夜啼 四肢不温,入夜啼哭,时哭时止,哭声低弱无力,有脾 虚症,纳少便溏,肠鸣腹胀,口唇淡白,舌淡红苔薄白 。 温脾散寒,镇惊安神 清补脾,揉外劳,捣小天心,掐五 指节。 脾寒为夜啼一原因, 脾为太阴,阴之

10、至 阴,喜阳恶阴,晚间 寒邪入侵,不通则痛 心热内扰型 哭声洪亮,风灯犹甚,烦躁不宁,并伴有心热症状:面 红唇赤,大便干结,舌尖红苔薄黄 清心散热,镇惊安神 平肝(肺),清胃,清天河水,捣 小天心,选:掐五指节 心烦而啼,心火过 亢,夜间阳气损耗 暴受惊恐型 入夜啼,声尖锐,时作惊啼,时作惊乍状,面色乍惊乍 白,哭声时高时低,时急时缓,紧偎母怀,舌苔舌质正 常 平肝肺,清天河水,捣小天心,掐 五指节;选:清补脾 惊恐,惊则伤神,恐 则伤肾,惊恐则气 乱, 健脾助运,和胃消食清胃,清补脾,四横纹,八卦 奶麻 幼儿急疹 病毒性出疹性疾病,表现:忽然发热,趋高热,嗓子红 肿,充血,小便黄赤,苔薄黄,

11、极似感冒,有时不伴流 涕等,只发烧。三四天后热退或快退时(有的退烧后1-2 天才开始出疹)出疹,红疹,散布全身并很快消退,温 病。往往是孩子出生后的第一次发热。 高烧期:助其出疹, 尽量莫用抗生素及药 物,阻疹出则烧难退 。 出疹期:养阴清热 高热时:平肝肺,清胃,退六腑 约1/3孩子后期会出现便稀:此时六 腑改成天河水; 出疹期(即热退期):平肝肺,天 河水,揉二马(养阴退余热,若无 余热则改用运八卦) 健脾保健清补脾,清胃,捏脊 保肺推拿平肝肺,补脾,清天河水,捏脊 安神推拿惊啼易受惊,易高热惊厥的孩子适用 平肝肺,清天河水,捣小天心,捏 脊 结束手法有:捣蛋小 天心,揉外劳,掐五 指节(

12、操作时是捏住 穴位揉拈,并非掐 法),威宁精灵。每 穴几十次而已 夜 啼 总 病 机 : 小 儿 脏 腑 娇 嫩 , 阴 阳 调 和 功 能 差 保 健 推 拿 厌食 益知保健补肾为主,智商高低取决于先天肾经 揉二马穴,独穴,加结束后法,捏 脊 推四横纹 运内八卦 运八卦为顺运 , 逆运八 卦仅喘症 分阴阳 合阴阳 运水入土 运土入水 清天河水 退六腑 推三关 揉外劳宫 揉一窝风 揉二马 揉阳池 拿列缺 掐五指节 威灵,精灵 推七节 天心,揉外劳,掐五 指节(操作时是捏住 穴位揉拈,并非掐 法),威宁精灵。每 穴几十次而已 2。3掌骨小头凹陷为威灵, 3。4为精宁(二马穴下一点点),用掐按法;

13、镇惊,醒窍 尾骨到第四腰椎,上推则温阳止泻,适用于风寒泻,脾虚泻;下推则泻热通便。 健 推 拿 揉法。主治下焦寒症,一切腹痛,久泻,脱肛,遗尿,疝气,风寒取汗,虚症等,蛔虫性肠阻梗及大人均可用。 风寒,流清涕舌苔薄白,嗓子略有充血等寒症均可用。 大补肾中水火,肾阴肾阳双补,左揉气升,右揉气降,脑瘫及先天不足小儿此为主穴 治头痛,头晕,鼻塞,流涕,脑震荡,脑部疾患后遗症,不分寒热虚实诸头痛症均有效 不同十二正经之列缺,此为掌根桡侧之凹陷处,通窍,发汗,急救,惊风颠痫发作急救时可用。 手法:拇指 +食指一松一紧稍用力对拿 所有手指的关节(结束手法),调和气血,增强推拿之疗效,每指节上捏住揉拈按,各

14、几次就OK 手法与分阴阳相反,与其它穴位配合,治痰阻盛:例,补肾水,天河水,合阴阳,痰即解 润燥穴:小指尖循八卦环形推向拇指根部;,治便秘,遗尿,肾阳不固 与上相反 常于平肝肺合用,清凉穴,清热清心火,退热解表,利小便,惊风夜啼,弄舌,口舌生疮,痰喘 退实热,通便,寒穴,腹泻不可用。若验便有脓细胞的话,可用退六腑使其毒素排出。 温穴:温中解表,主治先天不足,虚寒症; 掌指关节横纹,用拇指桡侧来回推之:开脏腑,腹胀疳积,化痰止咳,和气血均可用。痰热及咳嗽后期等常用此穴 多用顺运,顺气化痰,消宿食,化痰湿,调和脏腑;逆运法只用于咳喘。 小天心处向两侧分推;平气血,解寒热,寒热错综时,可调和气血。 单 穴 介 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