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心得-和谐文化促进和谐社会.docx

上传人:yyf 文档编号:545546 上传时间:2018-11-19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7.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习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心得-和谐文化促进和谐社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学习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心得-和谐文化促进和谐社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习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心得-和谐文化促进和谐社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心得-和谐文化促进和谐社会.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学习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心得-和谐文化促进和谐社 会 特征码 XTRUgJDDnVbKLBxdxInS 在深入发掘、弘扬和谐文化传统以服务于建设和谐 社会、和谐世界的实践中,很有必要在继承“百花齐放,百家 争鸣”方针的民主精神基础上,坚持“一元主导,多元辅补; 会通古今,兼融中西”的和谐文化观。 所谓“一元主导,多元辅补” ,就是确立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思想的社会主义文化的主导地位,同时承认中国传统文化与各 种外来文化的多元存在,吸取多元文化的精华,发挥其对主流 文化的辅助补充作用;所谓“会通古今,兼融中西” ,就是深入 发掘、融会贯通古今中外一切优秀文化成果,达到多元文化的 和谐共处

2、与兼融互摄,以创建富有时代精神的社会主义新文化, 为建设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的远大目标提供具有战略意义的软 实力。 要实现这样一个和谐文化观,有必要摆正和处理好以下几 个关系: 第 2 页 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的关系。无论什么社会,在一个时 期中总有一种文化起主导作用,同时又并非一枝独秀而是多元 共存的。例如中国封建社会起主导作用的是儒家文化,同时又 有道家、法家、佛教的共存并立;在现代欧美资本主义国家, 其主流文化是基督教文化,同时也有伊斯兰文化、移民文化与 土著文化的多元共存。在建设和谐社会、处理多元文化关系时, 应当树立“一元主导,多元辅补”的和谐文化观。 竞争机制与社会和谐的关系。竞争如

3、同发动机,是社会发 展的动力所在;和谐如同润滑剂,是保持社会机器正常运转的 调节器。如果只有竞争而无和谐,则社会就会由于过度紧张而 崩溃,就像机器没有润滑剂会烧毁一样。而如果缺乏竞争,社 会就没有活力,就不会进步。所以竞争与和谐都是社会发展所 必须。我们必须大胆引进社会竞争机制,而辅之以社会协商机 制,使和谐社会建立在良性竞争制度之上。 多数与少数的关系。和谐社会的政治关系是少数服从多数、 多数尊重少数,前者是民主原则,后者是人权原则。我们要建 设的和谐社会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社会,理应奉行少数服从 多数、多数尊重少数的原则。 道义与功利的关系。古代墨家的“兼爱互利”之说是兼顾 第 3 页 道义与功利的。在建设和谐社会过程中,应当避免重利弃义、 一切向钱看的偏颇,正确处理义利关系,做到正义谋利、义利 兼顾。 道德与法制的关系。 “德治”与“法治”是相辅相成的。道 德与法律的关系,实际上是体用关系。 “法”是基本社会公德的 规范化、秩序化,是人人必须遵守的制度与准则;“德”既是 社会个体的道德自觉,也是社会群体的核心价值观。 “法”源于 德而规范公共之德, “德”遵循法而高于现行之法,所以德为本, 法为用。但讲“德本法用” ,并非说“德治比法治重要” ,两者 是同等重要,不可偏废的。在和谐社会建设中,既应该重视道 德教育的说服力,也应该致力于法制的建立与健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事务文书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