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CHNOLOGICALCYCLEAND“WAVETYPE”PROGRESSIVEEVOLUTIONOFREGIONALDISPARITIES.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5456619 上传时间:2020-05-13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267.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TECHNOLOGICALCYCLEAND“WAVETYPE”PROGRESSIVEEVOLUTIONOFREGIONALDISPARITIES.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TECHNOLOGICALCYCLEAND“WAVETYPE”PROGRESSIVEEVOLUTIONOFREGIONALDISPARITIES.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TECHNOLOGICALCYCLEAND“WAVETYPE”PROGRESSIVEEVOLUTIONOFREGIONALDISPARITIES.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TECHNOLOGICALCYCLEAND“WAVETYPE”PROGRESSIVEEVOLUTIONOFREGIONALDISPARITIES.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TECHNOLOGICALCYCLEAND“WAVETYPE”PROGRESSIVEEVOLUTIONOFREGIONALDISPARITIES.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TECHNOLOGICALCYCLEAND“WAVETYPE”PROGRESSIVEEVOLUTIONOFREGIONALDISPARITIES.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TECHNOLOGICALCYCLEAND“WAVETYPE”PROGRESSIVEEVOLUTIONOFREGIONALDISPARITIES.pdf(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 TECHNOLOGICAL CYCLE AND “WAVE TYPE” PROGRESSIVE EVOLUTION OF REGIONAL DISPARITIES HUANG Xue-Qing (NANJI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ECONOMICS, Nanjing 210003 ,Jiangsu,China;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24,Jiangsu,China) Abstract: Williamson s hypothesis about “ inverted -U curve ” of the re

2、gional disparities has been supported by many empirical studies, but has been denied by many other empirical ones at the same time. This paper illustrates that such disagreements among these studies originate from the periodicity of major technological progress and the time lag of the technological

3、diffusion. The “ inverted-U curve ” of the region disparity is merely the expression of the trends in the transformation of regional disparities in one period of the technological progress and diffusion. Along with the application and diffusion of new technologies as well as the start of a following

4、 technological period, a new “ inverted-U curve ” change of the regional disparity will begin. Therefore, other things being equal, the wave type progress of technological advance and the time lag of diffusion among regions will account for the “ wave type” progressive development in the evolution o

5、f regional disparities. Keywords: Regional Disparity, Williamson s Hypothesis about “ inverted-U curve ” , Technological Progress and Diffusion, “Wave Type” Progress. 作者简介:黄雪琴 (1967-),女,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人文地理专业在职博士研究生,南 京财经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区域经济方面的研究。 Tel:025-83418606 13401989356 Email to 区域经济学 2 A

6、 经济发展水平 区 域 差 异 程 度 B C 图 1不同发展阶段的区域差异程度 Figure 1: Degree of regional disparities on different developing stages 技术周期与地区差距的波浪型递进演变 黄雪琴 (南京财经大学,中国江苏南京210003;南京师范大学,中国江苏南京210024) 摘要: 许多实证研究支持了威廉姆逊的地区差距“ 倒U” 形假说,却也有许多实证研究否定了这一假说, 本文的分析认为这些研究的分歧是由于重大技术进步的周期性和技术扩散的时滞性,地区差距的倒“ U” 形变化只是技术进步与扩散一个周期中地区差距的变化趋

7、势,随着新技术的应用与扩散、又一次技术周 期的开始,将随之产生地区差距又一轮“ 倒U” 形变化,因此如果忽略其他因素的变化,技术进步的这种 波浪型递进及其空间扩散的时滞性将导致地区差距呈波浪型递进的演变规律。 关键词 :地区差距“ 倒U” 形假说技术进步与扩散波浪型递进 自从威廉姆逊提出地区差距“ 倒U” 形假说以来,地区差距的变化规律始终是学者关注的话题之一, 大量的实证研究支持了这一假说,却也有大量的实证研究否定了这一假说,新古典增长模型为其后半部 分的趋同提供理论支持,而新增长理论则为其前半部分的趋异提供理论支持。本文的分析认为这些研究 的分歧源于两者研究的技术周期不一致,忽视了影响地区

8、差距变化的最首要因素 技术进步 1的周期性 和技术扩散的时滞性,地区差距的“ 倒U” 形变化只是技术进步与扩散一个周期中地区差距的变化趋势, 随着新技术的应用与扩散、又一次技术周期的开始,将随之产生地区差距又一轮“ 倒U” 形变化,因此如 果忽略其他因素的变化,技术进步的这种波浪型递进及其空间扩散的时滞性将导致地区差距呈波浪型递 进的演变规律。 1 威廉姆逊 “ 倒U” 形假说及争议 1.1 威廉姆逊 “ 倒U” 形假说 1965年美国经济学家威廉姆逊(Jeffery G Williamson ) 发表 区域不平衡与国家发展过程 (Regional 1 本文的技术进步是广义的,等同于全要素生产

9、率的提高,包含一切引起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工程技术进步、经济结构的转型、人力资本 的提高、社会和经济制度的变革以及生产组织形式的改进等。不过由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促 进的关系,重大的工程技术进步、经济结构的转型、人力资本的提高、社会和经济制度的变革以及生产组织形式的改进等的周期有相对 一致性,不过存在一定的时滞性,但随着传播技术的进步、传播速度的加快,这种时滞性越来越小。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技术进 步呈现出快速突破和缓慢递进交替出现的周期性,而且在大周期中可能还包含众多的小周期。在技术进步的快速突破期,技术创新的速 度快于技术传播的速度,地区间技术差距迅速扩

10、大;在技术进步的缓慢递进期,技术传播的速度快于技术创新的速度,地区间技术差距 逐步缩小。随着人类文明的推进,技术进步的周期还呈现出越来越缩短的趋势。 3 Disparity and the Process of National Development )一文,应用1950年24个国家的横断面数据及10个国家 的时间序列数据分析,提出地区经济差距的“ 倒 U” 形模型,认为在经济发展早期地区经济差距扩大,后 期地区经济差距缩小(即趋同 2 ),地区经济差距变动的轨迹为“倒U”形(见图 1)。 1.2 威廉姆逊倒 “ U” 形假说引发的争议 为检验威廉姆逊“倒U”形假说到底是否成立,国外的经济学

11、家们利用不同国家的人均收入、人 均劳动产出、生产率、生活水平等历史资料和指标对地区差距的变动做了大量的实证研究 1 。但是实证 研究的结论却大相径庭,概括起来有三类: 1 存在趋同:Baumol(1986) 利用麦迪逊 1870-1979世界各国的研究数据,选择了16个工业化国家进 行研究,发现在工业化群体国家中,经济增长存在趋同。 2 巴罗和萨拉马丁(RJBarro & X Sala - I - Martin ,1991)研究了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西班牙、加拿大、荷兰、比利时、丹麦 等国家的区域经济变动情况,发现这些国家的区域人均收入水平差异程度随时间推移而稳定地下降。库

12、洛伯等人 (SCoulombe & F GLee,1995)的研究表明,加拿大10个省在 1950 - 1996年间存在省际经济 增长的趋同。从80年代中期开始,各省表现出向周边省趋同的特征。霍佛和沃格特(HHofer & AWorgotter ,1997)的研究指出,澳大利亚84个地区之间存在经济增长趋同。从而发现在地区层次上经 济增长会发生趋同。坎加沙朱 (A Kangasharju,1999)的研究结果证实在1934 - 1993年间, 芬兰 88个次级 区域之间存在相互趋同的现象,并且只形成一个趋同俱乐部。马丁和森利 (RMartin & P Sunley,1998) 总结指出,区域之

13、间经济增长的趋同速度年均在2 %左右。 不存在趋同:另一些实证研究却得出相反的结论。De long(1988)、Baumol(1988) 利用扩展了的 Baumol(1986) 样本集合,发现没有证据表明不同经济发展潜力的国家经济增长具有收敛特征 3 4 。 Mankiw 等(1992)利用相关历史数据对三组不同国家样本集合的收敛情况进行了实证研究,他们发现没有 证据表明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之间存在趋同,不过有足够证据表明类似的国家群体间有趋同的存在,由 此认定新古典增长模型蕴涵的是有条件的收敛而非无条件的收敛。 5 莫洛和波德瑞卡(L Mauro & EPodrecdca,1994)使用巴罗和

14、萨拉马丁测度趋同的方法研究意大利的情况,指出意大利没有出现区域 经济增长的趋同, 而是表现为南北之间的二元分异。特西那斯 (D ETsionas, 2000)也指出,1977 - 1996 年间美国的区域经济增长不存在趋同和 趋同。杰克逊(Jackson,1981)的研究也认为自1960年到 1978 年美国九大经济区人均收入差异保持相对稳定,并没有趋同的现象。塞利波尔和阿斯特里(CSiriououlos & D Asterious,1998)对希腊的研究表明,区域之间的经济增长在不断分异,而不是趋同,对欧共体(欧 盟) 20世纪 80年代的区域经济增长研究结果没有发现显著的趋同现象。深尾京司

15、 (FUKAO Kyoji)等整理分 析了日本 1955 - 1973年间各县的数据,认为日本地区间收入水平存在收敛现象,但新古典框架内的索洛 模型收敛机制在日本并不存在。 1 趋同过程存在时间变化:还有一些经济学家研究发现:区域经济增长趋同过程存在时间变化, 趋同更多表现为相对于时间的非线性过程。一是趋同的速度随经济循环而变化,在繁荣时期速度慢,衰 退时期速度快;二是趋同速度快慢交替变化。有时趋同会不断持续,有时趋同会出现放慢、停止甚至逆 转。小阿莫斯 (OM Amos Jr,1988)在对美国的研究中发现,美国的区际差异自1929年至 1978年不断 缩小,而 1978年到 1985年又趋

16、于扩大,由此小阿莫斯还提出“ 在经济发展后期阶段区域收入趋异” 的假说 2 巴罗和萨拉马丁研究发现,区域经济增长的趋同分为趋同和 趋同两种类型。 趋同是针对产出增量而言,指初期人 均产出水平较低的经济系统趋于在人均产出增长率、人均资本增长率等人均项目上比初期人均产出水平较高的经济系统 以更快的速度增长,即不同经济系统间的人均产出增长率与初始人均产出水平负相关。趋同是针对产出存量而言,指 不同经济系统间人均收入的离差随时间的推移而趋于下降。趋同是 趋同的必要条件,在趋同的过程中, 趋同反 而有可能发生逆转。更进一步的研究表明,趋同存在三种情况:1,绝对趋同。即假设区域之间不存在经济增长条件差 异

17、的情况下发生的趋同;2,条件趋同。指在经济增长条件相同或相似的区域之间发生的趋同;3,俱乐部趋同。指在经 济增长的初始条件和结构特征等方面都相似的区域之间发生的趋同(蔡玉胜 . 地区经济差距变动研究的焦点及最新进展J. 探索, 2005,(5):131-134. 4 6 ;此外,在不同空间层次上经济增长趋同的表现也不一样。Oded Galor(1996) 研究发现较穷的国家集团 和较富的国家集团各自内部存在着条件收敛,而两个集团之间却没有收敛的迹象。Galor 将这种现象称 为“俱乐部趋同(收敛 )”。 Ben-David(1997) 将生存消费的假设引入新古典增长模型进行分析,得到了与 经验

18、数据一致的结论,从而解释了“俱乐部趋同(收敛 )”现象。 7 国内外学者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地区差距的变动研究也颇多,结论也各异。Jian、Sachs、 Warner(1996) 对中国自 1953年到 1993年的经济发展做了考察,结果发现,1978年改革后地区经济增长出 现了明显的收敛。魏后凯 (1997)运用 Barro回归得出了 1978年至 1995年间我国各省区人均GDP大致以每年 2%的速度在收敛的结论。其中,1978- 1985年各地区人均收入收敛速度较快,1985 -1995年则不存在显 著的收敛性。刘强(2001)通过回归分析认为,中国地区间经济增长的收敛性存在明显的阶段性和

19、区域性。 然而,王绍光, 胡鞍钢 (1999)对中国地区间增长收敛性的存在总体上持怀疑态度。根据蔡昉, 都阳 (2000, 2001)的研究, 中国省际间的人均GDP 增长趋同是有条件的趋同。 8 沈坤荣、 马骏 (2002)采用水平法计算 1978 - 1999年间省际之间的可比增长率,并进一步用回归分析法对省际经济增长差异进行了分析,得出 结论: 中国省际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绝对差异一直处于上升趋势,而相对差异则在经历了几次波动后又 趋于扩大。省际之间经济增长并不具有明显的绝对收敛性,但呈现出明显的分为三大地带的“俱乐部收 敛”特征 7。范剑勇、 朱国林 (2002)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地区

20、差距经历了 80年代短暂下挫后持续上升 9 9 。陈安平和李国平(2004)的实证结果表明,东部和西部地区内的经济增长具有收敛性,而中部地区内 和三大地区间的经济增长却不存在收敛趋势 10 。国家统计局课题组(2004)认为中国在 90年代地区差距扩 大的速度远远超过80年代 11 , 姚波等 (2005)也认为我国某些地区内部经济发展差异存在长期收敛的趋势, 但是区域之间并不存在收敛趋势 12 。 不一致甚至是相悖的研究结论,既让不少学者对“倒U”形假说产生了怀疑,也让一些学者探讨其 中的原因,并进一步发展完善这一理论假说。饶会林等(2005)在分析“先发优势”和“后发优势”的基 础上提出了

21、地区差距的双S曲线分析模型 13 。 1.3 分歧的原因应该是分析区域所处的技术周期的不一致 诚然,研究结论的不一致可能有多种原因导致,如数据及时间段的选择、度量指标及分析方法的 选取等, 不过由于地区经济差距的变动主要是经济增长差异 3而致,因此有理由相信导致生产函数差异或 变动的技术进步应该是地区经济差距变动的首要因素,上述研究结论的不一致应该是研究地区在不同的 时间段处在不同的技术条件下,即处在不同的技术周期内,生产函数各地区不同或同一地区产生突变而 致。根据新古典增长模型,处在同一技术水平( 即同样的生产函数) 下,经济增长会逐步收敛于稳态( 均 衡) ,人均收入会逐步趋同,而一旦在某

22、一地区率先发生技术变革,使其处在更高的技术水平( 即更有效 的生产函数 ) 下,则区际人均收入必然趋异( 见图 2 4) 。 2 技术的不断突破和扩散导致了地区差距波浪型递进演变 如果把一个地区差距“倒 U”形变化过程与新技术应用及其空间扩散过程相联系,则我们将发现地 区差距的迅速扩大必然对应着新技术 5 在局部地区生产中的应用,而地区差距缩小的过程必然也对应着 这项技术大范围扩散的过程。地区差距的变化过程实际上就是地区技术差距的变化过程,随着对生产力 3 经济增长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常规因素(如资本、劳动、技术、制度等的供给以及需求) 和非常规因素 ( 如战争、自然灾害、或某 种特定的自然

23、资源等 ) ,为便于研究,往往剔除非常规因素。这样,现代经济增长既受供给的影响,又受需求的制约,因而波动 频繁,不过从长期增长来看,则取决于供给。由于本文采用的是新古典分析框架,把制度等因素纳入广义的技术进步范 畴,因此长期的经济增长就取决于资本、劳动和技术进步的供给。 4 黄田园,黄雪琴 . 新古典模型稳态的威胁及制度分析J . 经济纵横 .2004 年增刊 . 5 此处的新是相对的概念,相对于研究区域当时的技术水平来说是新的,能引起该区域生产力的迅速提高。 5 具有广泛影响的一个又一个新技术的突破和应用、扩散,地区差距的变化经历着一个又一个的“ 倒 U” 形 变化,即地区差距呈波浪型递进演

24、变。 2.1 地区经济差距是地区技术差距的反映technological progress makes the economic growth along different 地区差距是地区间经济增长不平衡的结果。经济增长离不开经济活动,需要一定的要素投入(包括 私人投入和社会投入)。经济活动的投入要素通常可以归结为资金、劳动、技术和管理等方面。资金和 劳动等有形的生产要素是经济活动投入的基本要素,而技术水平提高、设备的更新改造、管理组织水平 的提高则是在基本要素的基础上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条件。地区间经济增长不平衡基本上是这些要素投 入的质和量存在差距。国际上通常在把资金、劳动两个生产要素增长

25、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剔除后,形成的 经济增长贡献称为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6 ,这里的技术进步是广义的技术进步概念,不仅包括技 术和管理因素的改进,还包括劳动者素质的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的提高、制度的进步、观念的革新、 组织的改进等其他一切促进经济增长的因素的变革。这也是本文的技术进步的含义。技术进步直接影响 到投资效率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影响到资本、劳动等生产要素流动及布局,不仅直接决定地区经济增 长质量的优劣,还决定了地区经济差距的变动趋势,因此地区经济差距主要是地区技术差距(见图 3), 地区经济差距的变动主要是地区技术差距的变动。对发达 (国家) 地区与后进 (国家) 地区的比较发现,

26、 6 即索罗核算方程。 (Q/L)0 (Q/L)1 (Q/L)2 人 均 产 出 0 (Q/L)3 (Q/L) 2 (Q/L) 3 (Q/L) 4 APF E0 E1 E2 V APF E2 E3 V 人均资本 (K/L)0(K/L)1(K/L)2(K/L)3(K/L)4 没有技术进步的经济增长 有技术进步的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至稳态, 地区差距收敛点 图 2 技术进步使经济增长趋异 Figure 2: Technological progress makes the economical growth along divergent curves 注:假设自然资源变量为常量,保持不变。Q:总产

27、出; L:总劳动; K:总资本; Q/L:人均产出;K/L :人均资本 6 投资效率和劳动生产率悬殊巨大。据Angus Maddison 的计算, 2001 年中国人均GDP 是美国的 12.82%, 相应地代表一国生产力水平的制造业差距也悬殊巨大。根据中国目前制造业的水平和现状来看,整个中 国的制造业技术和工艺水平只相当于世界经济强国工业发展的20 世纪 40-50 年代,制造业的人均劳动 生产率仅为美国的1/2514。 2.2 技术进步呈波浪型递进导致经济增长的周期性 翻开人类文明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一部人类文明史,就是一部人类的科技进步 7史,科技的不 断进步,使人类不断地向高级文明迈

28、进。然而人类的科技进步并非匀速的,而是有其周期性,既有突进 式的革命,也有渐进式的变革,更有许多短暂的沉寂,呈现出波浪型递进的特征。每次突进式的革命都 能引起社会生产力的突飞猛进,甚至引起了社会制度和组织结构的创新 8 。与科技进步的波浪型递进周 期相对应, 经济增长也因此呈现出一定的周期性(见表 1)。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JSchumpeler, 18831950 年) 9 等人的长波周期理论把经济周期波动解释为科学技术周期的影响。2004 年的诺贝尔奖 得主挪威籍美国经济学家芬尼基德兰德(Finn Kydlard ,1943-)教授和爱德华普雷斯科特 (Edward Prescott

29、,1940-)教授是真实经济周期理论的代表人物。这一理论也认为引起经济周期的外部冲 击中最重要的是技术进步,占三分之二以上。 表 1重大技术创新、主导产业转换与长波、地区差距变化 15 Table 1: Major technology innovation, Leading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s and long waves, Change of regional disparities in the world 7 科技进步不仅包括自然科学技术的进步,还包括人文科学技术的进步,即既包括工程技术的进步,还包括制度文化等的 进步。两者往往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8

30、 如 18 世纪 60 年代的蒸汽机等一系列机器的发明和应用,使大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生产(故亦称第一次工业革命),解 放了人类体力,标志着人类社会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使农民和手工业者成为雇佣劳动者,从而确立了资本主 义的生产方式; 20 世纪 4050 年代电子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及90 年代互联网技术的发明和应用,大大解放了人类 的脑力,不仅武装改造了传统产业,形成了新的信息产业,而且改变着原有的生产组织结构、经济结构,标志着人类社 会从工业文明逐步向知识文明的转变(1990 年联合国机构正式提出了“ 知识经济 ” 的概念 )。 9 1912 年发表了经济发展理论一书,提出了以创新

31、理论为基础的长波周期理论,熊彼特将到他那个时代为止的资本 主义经济发展划分为三轮长波,每一波都是由于重大技术创新而产生了新的主导产业并带动了经济新一轮的增长。他认 为当传统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必然会出现饱和和过剩,严重的表现为通货紧缩,即过多的商品追逐少量货币。在 经过“创造性毁灭”之后,新技术和新产业将在低成本的旧经济中孕育产生,推动新一轮更加强劲的增长。 y = 0.1584Ln(x) - 1.0122 R 2 = 0.8452 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50001000015000200002500030000 2001年人均GDP 2 0

32、 0 1 年 技 术 成 就 指 数 图3 人均 GDP与技术成就指数相关图 Figure 3: Per capita GDP and index of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资料来源 : 2001年各国技术成就指数来自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组织2002年人类发展报告,中国财政 经济出版社,2002.12; 本文所有的世界各国人均GDP数据均来自 Angus Maddison: The World Economy: Historical Statistics 2004 OECD http:/www.theworldeconomy.org/publications/w

33、orldeconomy/ 7 第一次长波 1782-1845 第二次长波 1845-1892 第三次长波 1892-1948 第四次长波 1948-1991 第五次长 波1991- 重大技术 创新 蒸气机的发 明和应用 铁路运输技术 与炼钢技术 电、化工技术和内 燃机的发明与应用 以电子技术为代 表的技术革命 信息技术 新的主导 产业 纺织、采煤、 炼铁 钢铁、机器制 造、造船 电力及电气机械、 化工、汽车、石油 电子、宇航信息产业 科技中心英国德国、美国 美国、德国 (1913 年 以前 ) 美国、日本美国 地区 差距 的变 化 发 散 英国、 荷兰与 其他国家 欧美与其他国家欧美与其他国家

34、 欧美、新兴工业化 国家与其他国家 美国与其 他国家 收 敛 欧美国家间主要的欧美国家间 欧美与新兴工业 化国家间 爱尔兰、芬 兰与美国 2.3 技术空间扩散的时滞性导致技术的地区差距 技术创新需要许多苛刻的条件,往往在某一特定区域(或原有基础较好,或创新压力巨大)首先 获得并应用于生产,使这一区域获得极大的经济收益,开始与周边地区拉开差距,而周边地区受经济利 益的吸引,会迅速模仿,技术开始扩散,引起周边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差距又转而缩小。然而由 于技术的扩散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如地理的阻隔、人为的限制(知识产权保护与垄断)、吸收消化能 力等等,技术的空间扩散具有地区选择性,存在时滞性,距

35、离越远、阻碍越多,则扩散所需的时间就越 多,那么相应地,与技术创新地的差距也就越大。在一轮又一轮的技术创新进程中,随技术扩散时间距 离的增加,各地技术水平呈现出波浪式衰减的特征(见图4)。 2.4 技术的不断突破和扩散导致了地区差距波浪型递进演变 一些区域(或国家)或由于地域相邻,或由于基础相近,或由于相似的制度文化背景,或由于积 极的改革和吸收等等导致他们之间技术扩散相对较快,技术差距收敛,技术水平比较相近,则经济发展 将呈现出趋同的特征,即所谓的“ 俱乐部趋同 ” ,而一旦又有新技术在其中某一地区首先得到应用,则又 将拉开新一轮差距扩大的过程。地区差距就在一轮又一轮新技术的应用与扩散中遵循

36、着扩大缩小 再 创新地时间距离 技 术 水 平 图 4技术空间扩散示意图 Figure 3: Technology proliferation among regions 经济发展 地 区 差 距 图 5地区差距的波浪型递进 Figure 4: “Wave type ” progressof regional disparity 技术扩散 技术突进 8 扩大 再缩小的波浪型递进演变(见图5),技术进步的突进将引起地区差距的急剧扩大,技术进步的 相对平稳期则由于技术扩散成为地区差距的相对缩小期。一次技术周期内地区差距形成一个倒U型演变 轨迹。众多的技术周期形成区域差距波浪型递进的演变轨迹。 如果

37、地区之间技术扩散没有什么阻碍的话,则地区差距波浪型演进的波幅就不会太大,但如果地 区之间技术扩散阻力重重,外围地区丧失了一个又一个技术进步的机遇,则地区差距将绝对扩大,所以 如果将区域扩大到绝对的大(如全球),各地区分处在不同的技术进步阶梯上,经济发展水平也呈现出 阶梯状分布的特征(见图6)。处在同一技术阶梯上的国家和地区在资本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作用下经 济发展水平趋同 10,他们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也较小,而处在不同的技术阶梯上的国家和地区则是 趋异的 11,他们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也较大。战后世界各国的经济增长情况证明了这一点。在世界 各国整体差距扩大的同时,也存在欧美发达国家间差距缩

38、小的情况,即使在发达国家内部,也由于信息 技术的突破和信息产业的发展,使美国在 20世纪 90年代再一次拉开了与其他发达国家间的差距。美国国 内地区差距的变化也同样如此,对美国国内地区差距的定量研究证明了这一点 12。 3 经济差距演变的实证分析之一:以战后美日、美爱间经济差距变化为例 10 同一技术周期内,由于技术扩散,各地区生产函数会逐渐趋同,根据新古典增长模型,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会逐渐趋同。 11 如各地区处在不同的技术周期,它们的生产函数必然是完全不同的,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也必然是趋异的。 12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美国发生信息革命和知识革命,信息和高技术产业快速发展,美国率先进

39、入第二次现代化阶段。 美国国内地区差距的变化发生了逆转。美国经济分析署的经济学家(Bernat, 2001)分析了美国50 个州人均收入的变化。 在 19501973 年期间,美国50 个州人均收入相对差距在缩小;1973 年以后,人均收入相对差距缩小的趋势就停止了, 而是出现上下波动。如果把人均收入最高的阿拉斯加州排除在外,其他49 个州的人均收入相对差距,在19501978 年 期间缩小, 1978 年后扩大。美国国家经济研究署的经济学家(Barro and Martin,1990 )发现,在18401880 年期间,美 国 29 个州人均收入出现发散,即相对差距扩大;在18801980

40、年期间, 48 个州人均收入出现收敛,即相对差距缩 小; 1980 年以来, 48 个州人均收入出现发散,即相对差距扩大。总体上说,在18801988 年期间, 48 个州人均收入 相对差距缩小。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2004 中国现代化报告 0 5000 10000 15000 20000 25000 30000 塞 拉 利 昂 几 内 亚 中 非 乌 干 达 马 里 塔 吉 克 斯 坦 柬 埔 寨 加 纳 莫 桑 比 克 越 南 摩 尔 多 瓦 菲 律 宾 阿 尔 巴 尼 亚 阿 尔 及 利 亚 格 鲁 吉 亚 危 地 马 拉 牙 买 加 纳 米 比 亚 博

41、 茨 瓦 纳 俄 罗 斯 哥 斯 达 黎 加 土 耳 其 波 兰 乌 拉 圭 阿 根 廷 希 腊 西 班 牙 奥 地 利 法 国 爱 尔 兰 丹 麦 人 均 G D P ( 美 元 ) 图6 2000年部分国家人均GDP比较 Figure5: Comparison of per capita GDP among countries in the year of 2000 9 战后美国与日本、美国与爱尔兰间经济差距变化及其差异典型地反映了技术突破与技术扩散对地 区差距的影响。 3.1 技术的顺利扩散是美日、美爱经济差距缩小的根本原因 16 17 技术引进是落后国家促进先进技术由先进国家扩散至落后

42、国家,进而缩小与先进国家技术差距、 经济差距的常用手段。日本、爱尔兰就通过积极地技术引进成功地缩小了他们与世界发达国家( 如美国 ) 间的技术差距。科学技术迅速转化为生产力,大大加速了他们经济增长的进程。 战后 30多年来, 日本在引进技术装备方面,能够占世界首位。19501975 年,以60年代中期为界, 之前重引进,之后引进与创新并重。日本从几十个国家引进 25000 多项技术,只用了不到60亿美元的代 价便拿到了外国用半个多世纪、花费2000亿美元取得的成果。 1950 1955年的 6年间日本共引进1148项外国技术,并借助美国的援助,至1955年,日本完成了战 后经济恢复。1956年

43、 1961年的 6年中引进外国技术2273项,几乎比恢复时期翻了一番。日本引进的外 国技术中, 80% 以上是基础工业技术,主要来自美国,也有西欧和其他地区的。日本从引进的技术中广 泛吸取各国之长,并且加以消化、吸收,迅速缩短了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1964年日本加入了经济合 作发展组织,从而标志日本正式成为先进工业国家的一员。60年代后半期,日本在继续大量引进外国先 进技术的同时,加快本国独立研制工艺技术的步伐。19641973年,日本的科研经费大约增长了3倍, 到70年代初期,日本每万人中有21名自然科学研究人员。这一比例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仅低于美国。由 于科研力量迅速增强,日本独创的新产

44、品、新技术、新工艺日益增多,在民用消费品领域(特别是高档 家用电器等 ) 尤为明显。 60年代末,日本抢先在美国之前,首先研制出全集成电路化的大型高速电子计 算机。彩色电视也是日本首先在工艺上做出更大的改革,投入批量生产,成为大宗出口、创汇的“拳头 产品 ”。 此外,在照相机、手表、录像机、电子显微镜等产品领域,日本也击败众多竞争对手,取得 了技术上公认的领先地位。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基础上,19651973年间日本的劳动生产率平均每年 增长 12.4%。这一时期正是日本从经济上、技术上全面赶上世界先进水平的决定性阶段。其间,日本的 实际国民总产值年平均增长率为10.5%。1967年的国民生产

45、总值超过了英国和法国,1968年又赶上联邦 德国,成为仅次于美国、苏联的世界第三经济大国。1973年日本的经济规模等于1965年的 2.4 倍。到 70 年代初,日本在生产技术上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 爱尔兰主要是通过引进世界最好的企业来引进技术的。1999年前,爱尔兰经济的最大成功在于引 进了世界最好的信息通讯技术和生物技术企业。爱尔兰有1000家信息通讯技术公司,世界10大生物医药 0 20 40 60 80 100 120 1 9 4 6 1 9 4 8 1 9 5 0 1 9 5 2 1 9 5 4 1 9 5 6 1 9 5 8 1 9 6 0 1 9 6 2 1 9 6 4 1 9

46、6 6 1 9 6 8 1 9 7 0 1 9 7 2 1 9 7 4 1 9 7 6 1 9 7 8 1 9 8 0 1 9 8 2 1 9 8 4 1 9 8 6 1 9 8 8 1 9 9 0 1 9 9 2 1 9 9 4 1 9 9 6 1 9 9 8 2 0 0 0 美国人均 GDP=100日本人均 GDP美日两国差距变化 爱尔兰人均 GDP美爱两国差距变化 图 7 美日爱经济差距的演变 Figure 7: Comparison of per capita GDP between US, Japan and between US, Irish 10 公司有 9家在爱尔兰,20大医药

47、设备公司中的13家设在爱尔兰。80年代以来,爱尔兰以软件和生物工程 等高科技产业带动国民经济发展,并以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了大量海外投资,完成了由农牧经济向知识 经济的过渡。1995 2000年爱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年均增长率达9.9 ,是经合组织中经济发展最 快的国家。 1999年爱计算机软件、电讯、生物制药等高科技产业产值已占GDP 的36。 2000年底,爱已 成为继美国、加拿大、英国之后的第四大宽带网络通讯国家。2000年爱人均收入跃居欧盟国家第2位, 经济竞争力世界排名升至第5位。 3.2 顺利的技术扩散需要营造与技术特征相适应的人文社会条件 技术扩散对技术领先国来说是逐步丧失垄断优

48、势的过程,对技术落后国来说是逐步获得竞争优势 的过程,因此技术扩散过程既受到技术领先国或地区为防止技术扩散所设置的重重障碍( 即阻力 ) 的影 响,又受到技术落后国家或地区为促进技术扩散所采取的种种努力( 即吸力 ) 的影响。 1990年代以来,信 息技术革命对美日和美爱差距所产生的不同影响,即反映了技术扩散中这两大力量的作用。 不同类型技术的扩散阻力有大小,导致扩散路径有区别。根据技术的成熟度,可把技术粗略地划 分为新兴技术和成熟技术两类。由于技术领先国社会经济条件及国际竞争形势的变化,成熟技术的收益 逐步降低,因此比较愿意转让成熟技术以获取收益,即成熟技术扩散的阻力较小,而新兴技术利润空间

49、 相对宽广,为了保持其对新兴技术的垄断,获取垄断利润,对新兴技术的转让控制非常严格,一般不轻 易转让,即新兴技术的扩散阻力较大。因此这两类技术的扩散路径不太一样,成熟技术的引进相对容易 些,既可以通过外商直接投资实现,也完全可以通过技术贸易实现,因此扩散速度相对较快,扩散范围 相对较广。 战后日本就是主要通过技术贸易大量引进制造业的成熟技术而迅速发展起来的。而新兴技术 的引进却往往只能通过外商直接投资实现,1990年代以来爱尔兰走的就是这条技术引进路径。由于外商 直接投资是比较稀缺的资源,不仅扩散范围比较狭小,而且引资竞争激烈,技术引进的间接成本比较高。 积极有效承接扩散的努力是技术扩散的前提。作为新技术的接收方,是否愿意接受新技术、是否 愿意为获得新技术支付各种成本( 包括社会成本 ) 、是否为接收新技术创造各种消化吸收的条件决定了技 术能否顺利扩散。一般来说:稳定的社会环境、良好的教育和较高的国民素质、多元包容的思想文化、 政府积极正确的技术战略等都有利于新技术的引进和渗透。战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