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生》一文教材分析及_模板.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5456748 上传时间:2020-05-13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76.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落花生》一文教材分析及_模板.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落花生》一文教材分析及_模板.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落花生》一文教材分析及_模板.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落花生》一文教材分析及_模板.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落花生》一文教材分析及_模板.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落花生》一文教材分析及_模板.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落花生》一文教材分析及_模板.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落花生一文教材分析及_模板 一、背景知识 1、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三单元有一篇课文落花生,它是一篇现代优秀散 文,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小时候所受的家教。作者许地山,现代小说家、散文家,他的散文作 品以朴实洗炼、 清新自然的笔墨,写自己对社会人生的感触,常寄寓深邃的哲理和优美的情 思于字里行间。 2、这篇精读课文着重讲了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经过,通过对花生的好处的谈论揭示 了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 处的人,表达了作者不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会的人生理想。这是一篇叙事散文,在表达上 颇具匠心, 所以文章篇幅虽短,却给人以清晰明了的印象,使人

2、从平凡的事物中悟出了耐人 寻味的道理。 二、设计理念 1、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我认为语文阅读教学只是示例教学。课堂上对课文内容的处理不要面面俱到,要抓住重 点句子,引导学生加深理解,让学生学得充分,学得深刻。就如落花生这篇课文我认为 教师应抓住父亲所说的这几句话,作为学习该文的突破口,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教师要善于 质疑,设置悬念,让学生多角度、多方位地去思考和解决问题,才能培养学生求异性思维。 这篇文章的 .写作特点是借物喻人,教师可设置几个问题让学生回答。作者借助落花生比喻 哪一类人?也就是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一类人具备着落花生的这种精神。同时,新课程理念

3、 (二) 提到的关于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问题。我认为落花生这篇课文体现的是一种奉献 精神。当然我们在评析时要赋予落花生以一种主体性,或者说它是主体精神的某种体现。“ 你 们偶然看见一棵花生瑟缩地长在地上,不能立刻辨出它有没有果实,非得等到你接触它才能 知道。 ” 落花生没有努力去炫耀自己,而是默默地生长,在地下结果。炫耀自己是一种自我 欲望的满足,而把果子埋在地下,却是十足的贡献。苹果在生长的同时由于其颜色、芳香吸 引了羡慕的目光,也就炫耀了自己,在生长和死亡的过程中满足了自我的欲望。但它毕竟还 是有果实的。那些只炫耀自己,只满足自己,没有果实,丝毫不贡献的主儿,大概许地山连 提也不愿提到它们。

4、也许, 落花生的默默奉献并没有要以此贬低别的什么,甚至由此引起纷 争、斗争, 它也许只要我们品尝它,而不要我们去拿它跟别的植物比较。所以我们如果把这 种奉献扩展到人际关系的斗争、社会的贡献, 甚至到增加许多道德、伦理的内容进去,那就 违背了作者的原意。 落花生没有要我们把它的哲学当作工具,而只是讲了一种人生的意 义,传达一种极高尚的价值观,而这种价值观又是那么一种极普遍的植物花生,那么一 块极普通的闲地,普通的父亲母亲,普通的故事所产生出来的。一切都是那么通俗。课文重 点是在深入理解文章说的几句话上由落花生的特点进而阐明做人的道理。落花生外表不好 看,但它有用, 有益于人类, 有着内在的美,

5、有一种默默奉献的精神。文章否定的是那种“ 外 表好看,而没有实用的东西” 。这种 “ 东西 ” 只会炫耀自己,哗众取宠,而无真才实学,外表 好看心灵却不美,对别人、对社会没有好处,甚至有害,那绝不是美的、有价值的东西。 2、我认为在学习该篇课文时,应该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自 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三、设计思路 我在设计这堂课时,把父亲所说的这几句话作为学习该文的突破口,深入理解父亲话的 含义,从而抓住课文的重点段,深入理解课文内容,领会全文思想感情。另外,为了突破本 课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把

6、花生的品格与做人的道理联系起来, 体会作者的 .写作意图。具体步骤如下: (1) 、课前,让学生了解花生的生长特点及有关花生的常识。(学生可通过查找相关资 料获知,课堂上教师可利用课本P48 页插图,让学生了解花生的生长特点。) ( 2) 、课堂教学中从内容入手,引导学生了解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哪几件事。重点从父 亲说的这几句话中领悟到做人要做具有花生这种品格的人。 (3) 、本文语言浅显,但所说明的道理深刻,富有教育意义。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所说 明的做人道理的问题上,教师要注意三点:一要保证学生个体进行充分阅读、思考和小组进 行交流讨论的时间。二要注重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把花生的

7、品格与做人的 道理联系起来, 突破本课教学难点,要对作者的立意有所了解,取得认同。三要尊重学生的 不同体验,允许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去体会,用不同方式表述自己的见解。 (4) 、“ 分清文章的主次” 是本组的重点训练项目,也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之一。 ( 5) 、比喻手法所能体现的总是事物的某一方面,而不是事物的所有方面,所以有句名 言说: “ 比喻总是跛足的。” 比较也是一样。本课中父亲用花生同桃子、石榴、苹果相比,是 仅仅就果实是否露在外面这一点来比较,以突出花生不炫耀自己、默默奉献的品格,并非说 那三种水果只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际用处。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父亲说那段话的目的,不曲 解课文的本意。 四

8、、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课文主要讲一家人议论花生的好处,教育学生懂得不要只讲体面,只求外 表美,应该做一个有真才实学,对人民有用的人。 2.初步学会抓住重点段深入理解课文的阅读方法。 3.培养学生借助具体事例来理解句子含义的能力。 4.学会生字新词句。 5.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分角色朗读课文, 了解花生的可贵之处,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从中体会出做人的道理。 教学难点: 使学生初步学会通过理解重点段来深入理解全文的阅读方法。 教学时间: 3 课时 板书设计 种花生:买、翻、播、浇 收花生:居然 议花生:姐弟说 花生的好处(直接叙述) 父亲说 花生的可贵(对比) 做有用的人(引申) 作

9、业设计: 课内:抄写词语、做作业本上的作业 课外: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 .教案实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读课文,自学生字、词,结合课文理解词义。 2.朗读课文,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3 完成作业本第1、3、5 题。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了解背景知识。 二、简介落花生 通过课本 P48 页插图让学生知道落花生的生长特点及课题的意思。 三、质疑回答 学生回答后,教师设悬念,引导学生读书:这篇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 四、自学生字、词,读准多音字。 1.学生按一定的自学方法自学生字、词。 2.检查学生掌握情况。 五、指名读课文,分段,把握段意。 六、练习朗读课文。 七、作业

10、1、抄写生字、词 2、完成作业本第1、3、5 题 3、朗读课文 学生学习方案: 1、通过教师的介绍,了解课文的背景知识。 2、课前了解了花生的生长特点及有关花生的常识。 3、知道课文按“ 种花生 收花生 尝花生 谈花生 ” 的顺序写的。 4、通过自学掌握生字、新词。 5、知道这篇课文的分段情况,把握段落大意。 6、练习朗读课文。 7、完成相关作业。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明确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找出重点段。 2、细读、理解重点段,理解父亲的话。 3、进行朗读训练。 教学过程: 一、引入本课时,激发兴趣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学懂了什么?(让学生回答) 二、抓重点段,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11、学习 “ 单元提示 ” ,找出本课的重点段。 三、分析重点段 (一)自己大声读“ 过收获节 ” 一段。 1.思考:有谁来参加我们的收获节?这个收获节是怎么过的?哪个是重点? 2.学生回答以上问题。 (二) 默读第二段, 划出: 有哪些人谈花生?怎么谈的?谁谈的重要?(板书: 我们谈, 父亲谈) 1、回答前两个问题后,分角色朗读。(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2、回答谁谈的重要?(父亲谈) 3、指名读父亲的谈话内容。思考:父亲的话有几方面意思?(赞花生、学花生)哪方 面是重点?(学花生) 4、赞美花生的什么?学花生的什么? 自己读父亲两次说的话,思考以上问题。 5.指名分别读父亲第一、二次说的话,

12、回答:花生的好处很多, 它最可贵的地方是什么? 父亲将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相比,在哪一点上赞美了花生?(同桌讨论) 板书:藏而不露 6.指名读父亲第二次说的话,做填空练习:所以你们要像(),它虽然() ,可是() , 不是()好看而没有()的东西。多读(2 遍) ,体会花生的可贵之处。 (三)这时, “ 我” 在父亲的启发教育下说 齐读一遍,分析这句话的意义,字面意思 抓“ 只” 。在句中理解“ 只” 的意思。概括这句话的意思。(做有用的人。 ) 问:什么叫有用?(有真才实学。)对谁有用?(别人、社会、国家。) 谁来举例谈一谈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你认为哪些人具备了像花生一样品格的人(四 人

13、小组讨论) (像解放军叔叔、医院的医生、护士、科学家等等) 师小结:正因为这些人都具备了落花生的这一特点,所以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 齐读,体会其中的含义。 (四) 、学习句子 通过刚才的学习后,我们再看书上的这句 我教长城一课十分钟课堂实录 师:身为北京人,你们知道有多少人羡慕你们吗?(学生不约而同地睁大了眼睛,挺直 了身子,神情专注极了) 师:因为北京有世界上最大的广场 生: 天安门广场; 师:有世界上最大的皇宫 生: 故宫; 师:还有世界上最长的城墙 生: 长城。 (学生的表情都很兴奋) 师:如果有很多外国人和外地人到我们北京来参观,请你做一个导游,你将如何向游客 们来介绍八达岭长城呢?

14、师:“ 谁愿意做导游?” (有十几个孩子举起了手)导游要把我们今天课文中的内容和你 所掌握的课外资料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给大家做讲解。 师:谁愿意做游客?(很多孩子举手) 师:当游客也有学问,一定要一边听导游的介绍一边思考,什么地方还没有听明白或者 你还想知道什么信息,就要及时地质疑。” (学生不住地点头) 师:你们知道吗,今天还有旅游局的领导们来检查工作呢!他们就隐身在游客之中,听 完导游的介绍,还要对导游的工作进行评价,谁愿意做旅游局的局长和工作人员?” (孩子 们可来劲了,眼睛里闪着兴奋的光,有的还大声推荐自己) 生:我!我当局长! 生:我当主任。 生:我,还有我! 师:我来当个记者,可能会

15、随时采访大家。好,下面就开始我们的八达岭长城一游。 生:各位游客,大家好!我叫张志成,来自中青旅。这次旅行由我来给您当向导,在旅 行的过程中有不到之处,请您多多包涵。 我们本次旅游的目的地长城就要到了,下车的时候, 请大家带好自己的随身物品。现在出现在我们眼前的就是雄伟壮观的八达岭长城了。让我们 先攀登第一个烽火台。长城西起嘉峪关,东到山海关,全长有一万三千多里。八达岭长城位 于北京市西北60 公里处,这里地势险要,历史上为北京的重要的屏障。现在我们就到了第 二个烽火台。长城沿山脊而建,随山势曲折起伏。此段长城改建于明弘治年间,是明代长城 的精华。现在我们到达的是第三个烽火台。(笑声) 生:我

16、听说有一个名叫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张导能给我们讲讲吗? 生:对不起,我不知道。(张志成不好意思地低下头) 师:局长同志,请问,您对这位导游员的工作满意吗?(这时候,扮成记者的老师赶紧 去采访旅游局的“ 贺局长 ” ) 贺:我基本上满意,但是客人提出的问题他答不上来,说明还需要学习。(贺显翔一本 正经地说,听课者发出笑声) 师:张导,局长对你的工作给予了肯定,也提出了希望,你想对局长说些什么? 张:谢谢局长,我一定努力!(毕恭毕敬地鞠了一躬,声音洪亮且很虚心地说,老师们 大笑) 谷:我是检查组的主任,对他的讲解,我的评价就十个字“ 有用的太少,没用的太多!” (师大笑,情不自禁地鼓掌,我想是因为

17、这个孩子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 师:看来谷主任是个很直率的人,但是这样给员工提意见,恐怕会给他们造成很大的压 力,或者您可以再委婉些。 谷: (朝向张)你一定要好好练习基本功,不然,很可能就下岗了。 张: (深深地鞠躬)谢谢主任,我会珍惜您给我的机会的。 师:今天来长城作讲解服务的不是就张导一个人吧?(用目光巡视,鼓励,又有几个同 学举手,老师请了一位女同学) 赵:大家好,我是赵婧妍,很高兴与您同行,为您服务。您在北京游览玩赏的这些天, 行程由我导游。 如果您有什么不了解的地方,可以随时向我提问,我一定会给您一个满意的 答复, 在我的讲解过程中如果有什么疏忽的地方,请您多多包涵, 多多谅解。相信

18、通过这些 天的沟通和交往,我们一定会成为好朋友的。(掌声) 现在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万里长城了,万里长城是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 一共是一万三千多里。而今天我们主要参观的是万里长城的精华和杰出代表 八达岭长 城。长城非常的高大坚固,是由条石和城砖筑成的。城墙的外沿上有成排的垛子,是两米多 高,垛子上有方形的瞭望口和射击口,供瞭望和射击用。城墙顶上有方形的城台,是屯兵的 堡垒,打仗的时候,堡垒之间是可以互相呼应的。 八达岭长城是万里长城向游人开放最早的地段,八达岭景区以八达岭长城为主,兴建了 八达岭饭店、 全周影院和由江泽民主席亲手提名的中国长城博物馆等功能齐全的现代化旅游 服务设施,

19、被评为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之首和北京旅游的“ 世界之最 ” 。 作为 “ 世界文化遗产” , 八达岭景区以其雄伟的景观、完善的设施和深厚的文化历史内涵而著称于世。 八达岭地理环境优越,而且,年平均气温比北京低三摄氏度以上,成为 “ 夏都 ” 延庆的旅 游龙头。 迄今,八达岭长城已接待中外游客1.3 亿多人次, 370 多位外国元首及世界风云人物在 此留下足迹。 我给大家介绍完了, 下面给大家大约四十分钟的时间自由游览玩赏,大家可以到处走走, 买些纪念品,休息休息,可以从瞭望台向下瞭望,但要注意安全。四十分钟后在原地集合, 午饭安排在八达岭饭店。好,解散。(热烈的掌声,听课老师发出不住的赞叹) 师

20、:让我们再来采访一下贺局长:“ 贺局长,您对这位赵导的表现还满意吗?” 贺:满意,我非常满意。 师:她在哪些地方的表现让您感觉非常满意? 贺:她对游客很有礼貌,讲解的很完善,想的也很周到,是一个素质高的导游。 师:如果您的旅游局要评选优秀员工,她会榜上有名吗? 贺:我想一定会。 师:如果请您为她发奖金,您准备发多少钱? 贺: (挠脑袋,不好意思地笑)我们回去商量一下吧!(笑声) 师:看来这还是个很民主的局长。(笑声) 宋:俺是一个从外地来的游客,今天俺来到了长城,领略了这里的风光,还从导游这里 学到了很多知识,俺非常高兴。俺给导游打100 分。 师:看来连游客都受感染了,都想参与旅游局的内部工

21、作了。 李:我是检查组的一个工作人员,我想给赵导提一个问题:“ 请问,秦始皇修筑的长城 是在哪三国的基础上?” 赵:非常抱歉,我还没有详细地进行了解,回去之后我会查找相关资料补上这一课。 师:李检察员的工作非常严谨、认真,您能告诉我们正确的答案吗? 李:应该是在燕、赵、魏三国的基础上修筑的。 赵:谢谢您,我知道了。 师:您准备给赵导打多少分呢? 李: 98 分吧! 师:看来,有关长城的历史、知识和故事说也说不完,说也说不全,如果同学们感兴趣 的话,我建议可以看一看翁一写的这本书走进神秘的长城。 (师出示一本书) 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 我工作了十二年,作了十二年的小学中高年级的语文老师。长城这

22、篇课文讲了也有 5、6 遍了,在新的课程标准下,怎样讲好这篇传统课文,带给学生新鲜的感受和认知,也 带给我新的成长和发展,成了我思考的一个问题。在经过认真地学习课标之后,我把这节课 的教学主要分成了两大部分,一部分是看图,读文,感悟,另外就是用了大约10 分钟的时 间对学生进行了上述口语交际训练,使同学们对长城有了更多、更全面、更立体的了解,交 际和表达能力也同时得到了提高,收到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看来,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关 键是如何使用好教材。 你知道长城有多长?就看我们怎样去走了 2003 年 12 月 13 日 你知道长城有多长?由范文先生网教案频道https:/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

23、,转载请注明 出处 ! 学生视角 一片荒凉的戈壁滩,一棵棵挺拔的白杨,一个个可亲可敬的建设者,这三者之间是什么样 的关系呢 ?带着这个疑问,学生一定会深入地理解课文,品味课文中的语句。 难点 体会爸爸的几次神情变化和结尾处意味深长的描写。 教师思考 本单元的训练重点就是鼓励学生要有自己的观点,自己的见解。这就需要教师精心地设计 问题, 把学习的主动权全部交给学生。尤其对于文章含义深刻的句子,更要鼓励学生有自己 的想法,敢于提出问题,大胆解决问题。 重点 体会爸爸借白杨表白自己的心的有关句子。 设计特色 合作探究,读中悟情。 信息资料 师生查阅的关于大西北、大戈壁、白杨、支边的建设者的资料。 教

24、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边疆建设者哪儿需要就在哪儿扎根做贡献的高尚品质。 2讨论交流,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3学习生字词,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时数 2 课时 第 1 课时 教学目的 1了解课文内容,体会自己感兴趣的语句,并去理解它。 2学习本课的生字、词语。 教学流程 一、课题的思考 1学生板书课题,并边写边说课题的意思,其他同学补充。 2谈一谈,由课题都想到了什么? 这一问的回答应是多方位的思考。例如:白杨的资料、戈壁滩的资料、作者袁鹰的资料 以及当年支援边疆的建设的时代背景等等。为了迅速使气氛高涨,可以进行小组间的比赛。 二、语句的思考 1通读全文,检查渎的

25、情况。 (在良好的氛围下热情地读书,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整体入手,了解全文内容。) 2默读全文,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再读一读。 (默读中进行充分的思考,边读边画,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独立思考。有思考的内容 和充分的时间才会有自己的见解。通过思考所悟到的又指导自己的朗读,这样环环相扣。) 3、组探讨,合作完成。 把自己思考后的东西与大家” 同分享,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会给自己带来启发。 4展示、交流。 (1) “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 也不动摇。 ” 学生会爱读,这部分写出了白杨 树的主要特点。学生的交流中会概括白杨树的直、生长范围广、适应性强、生命力强。 针对此句,教师引导,都

26、哪会需要它?以扩展学生思维。 指导朗读,读出对白杨的赞美。 (2) “ 爸爸只是向孩子们 自己的心。 ” 学生会爱读,更会思考,爸爸表白什么?教师要 适时引导。 (3) “爸爸一手搂着一个孩子 成长起来。 ” 学生会爱读,引导学生抓住“ 沉思 ” 来讨论, 沉思些什么 ?又为什么笑了,笑的是什么? 指导朗读,读出含蓄的深情。 (4) “他们只知道 还要坐几天汽车。” 这一段语言平实,学生可能不会注意,教师适当 补充,适时出示练习。 他们只知道爸爸在新疆 ,不知道 ( );他们只知道爸爸这回到奶奶 不知道 ( ); 他们只知道 ,不知道 ( )。 (课堂中绝对会有学生想不到、挖掘不到的东西,需要

27、教师灵活把握,教师需要机智地语 言激活学生的思维,这也是展示教师自己的见解的时候,是学生学习的范例。) 借此指导学生朗读。 5把自己喜欢的所有句子再有感情地读出来。 三、小组学习本课的生字 四、 .总结 1学生 .总结。主要从学到的知识和悟到的方法淡。 2教师 .总结。主要淡学生的学习状况。 五、课堂练习 1比一比,再组词。 晰( ) 疆( ) 戈( ) 浙( ) 僵( ) 找(,) 用“ 只知道 只知道 只知道: ” 仿照书中的写法写一段话。 第 2 课时 教学目的 1体会文章的表达方法的妙处所在,积极发表白己的见解。 2理解爸爸的几次神情的变化,突破本课的难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

28、流程 一、回顾课文内容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展示自己朗读的风采。 2说说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回顾课文,练习概括,再度从整体入手回读。) 二、品味课文内容 1浏览全文,边读边想,合作讨论这篇文章有何借鉴之处? (学语文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运用,这就要品味作者独特的方法再加以自悟,才会形成语 言的个性美。同时,学文章是个来回的过程,光分析、感情读还不够,更要考虑作者为什么 这么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为学生的运用打好基础。) (1)从文章的语言处借鉴。 没有华丽的词藻,但朴素中蕴含着深情。 (2)从文章的构篇处借鉴。 一列行驶的列车上,车窗外的白杨引起议论,乍是无意,实则有意。 (3)从介绍白杨的

29、方式处借鉴。 用对话的形式介绍白杨的特点,生动、自然。 (4)从表达情感的方式处可以借鉴。 文章写白杨、赞白杨,实则是写人、赞人,赞颂边疆建设者,使人回味无穷。 (5)结尾处借鉴。 情感内敛,却韵味无穷。 三、课文内容答疑 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教师的帮助? 引导学生体会爸爸沉思的句子,深入领会文章中心。 四、 .总结课文内容 1学生 .总结收获。 2教师 .总结课堂的闪光点。 五、课堂练习 1划掉带点字错误的读音。 戈壁 (geg6) 介绍 (shao sao) 2体会句子含义。 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 六、实践活动 通过读书看报,收听广播,收看电视,我们国家

30、正轰轰烈烈地开发大西北。请你搜集这 方面的资料,与大家一起交流。 板书 5 白杨 白杨边疆建设者 又高又直又秀丽坚强 生长范围广、适应性强哪里需要哪里去 抗拒恶劣气候扎根边疆、建设边疆 白 杨由范文先生网教案频道https:/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一、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挑山工一心向着目标,脚踏实地,一个劲儿往前走的精神。 2.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学会本课的生字和新词,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用“ 耽误 ” 、“ 朴素 ” 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 理解挑山工说的话的深刻含义,并从中受到启迪。 三、教具准备 1.

31、生字生词卡片。 2.写有 “ 读读写写 ” 中词语的小黑板。 、 四、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检查预习。 1.指名朗读 “ 导读 ” 部分,了解本组安排的篇目和重点训练项目。 2.导入新课。板书:挑山工。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这篇课文,谁知道“ 挑山工 ” 是指什么 样的人?预习后,知道了挑山工的哪些特点?(学生自由发言,互相补充,认识可深可浅。) 3.指名按自然段朗读课文。读后适当评议,重点纠正读错字和读破句的地方。 二、讲读第一自然段。 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想想这部分主要讲了什么。 2.讨论。 这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讲挑山工登山的特点。) 挑山工是怎样登山的?他们登山时

32、的姿势是什么样的?找出课文里的话说一说。挑 山工登山的路线是什么样的?(是折尺形的。 ) 谁能描述一下, “ 折尺 ” 是什么? (学生讨论后, 教师可在黑板上图示,或实物演示。 ) 挑山工为什么要走折尺形路线,而不像一般登山的人那样直往上走?(东西不碰在 台阶上;还能省些力气。) 挑山工走折尺形路线带来什么问题?(路程比游人约多一倍。) 作者为什么要这样详细地描写挑山工登山的特点呢?带着这个问题继续读课文。 三、讲读第二自然段。 1.齐读第二自然段。 2.讨论交流。 作者对什么现象、事情感到很奇怪?(作者奇怪的是,虽然挑山工登山的路程比游 人多一倍,但他们花的时间并不比游人多。) 作者为什么

33、感到奇怪?读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 饱览 ” 是什么意思?(充分地看, 看个够。 ) “ 题句 ” 是什么意思?(就是为留纪念而写 的诗句。 ) “ 腾云驾雾 ” 是指什么? (指传说中利用法术乘着云雾飞行。)作者形容挑山工“ 像仙 人” 、 “ 腾云驾雾 ” 是指什么? (指传说中利用法术乘着云雾飞行。作者形容挑山工“ 像仙人 ” 、 “ 腾 云驾雾 ” ,是感叹挑山工登山之快,对挑山工的领先感到吃惊,觉得不可理解。) 四、布置作业。 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 1.用生字生词卡片检查学生的读音。提醒注意:“ 奏” 、“ 素 ” 是平舌 2.挑山工和游人登山时有哪些不同的特

34、点?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二、指导学习第三自然段。 1.提出学习要求。自己朗读第三自然段,思考问题:在登山途中,“ 我” 和一位挑山工 几次相遇?是在什么情况下相遇的? 2.学生按要求自学思考。 3.讨论交流。 “ 我” 和一位挑山工几次相遇?(三次。)这三次相遇分别是在什么地方?(请学生从课 文中寻找答案。)这几次相遇有什么共同的特点?(都是在开始时“ 我们很快就超过了他” ,但 后来发现 “ 他” 走在了前面,率先到达我们相遇的地方。) “ 攀谈 ” 是什么意思?(闲谈, 随便聊聊。 )作者为什么要 “ 走过去跟他攀谈” ?(因为作 者感到很奇怪,很想解开心中的谜。) 三、讲读第四自然

35、段。 这一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主要讲作者提出了心中的“ 不解之谜 ” 。 )作者的 “ 不解之 谜” 是什么? 作者的这个 “ 不解之谜 ” 是怎样产生的?联系前几个自然段的内容想一想。(是通过 对挑山工与游人的对比产生的。) 四、讲读第五自然段。 1.学生各自朗读第五自然段。 2.讨论。 在挑山工的回答中,有一个问句: “ 您看,是不是这个理儿?” 挑山工是怎样解释“ 这 个理儿 ” 的?用课文里的话说一说。 “ 我跟你们不一样” ,挑山工和游人有什么不一样呢? (游人:东看西看玩玩闹闹总得停下来高兴怎么就怎么) (挑山工:一步踩不实不行更不能耽误工夫得一个劲儿往前走) 那么,为什么游人“

36、 高兴怎么就怎么” ,而挑山工 “ 得一个劲儿往前走” 呢? (游人是 来游览的,哪里好玩就在哪里停,目标散乱;挑山工有任务,要按时把货物送到山顶,目标 专一,所以得一个劲儿往前走。) 五、讲读第六自然段。 1.学生齐读第六自然段。 2.讨论交流。 “ 心悦诚服 ” 是什么意思?(诚心诚意地佩服。) “ 包蕴 ” 指什么? (包含。 ) “ 意味深长 ” 是什么意思? (指含着的意思耐人寻味,值得很好地体会。)什么是 “ 哲理 ” ?(有普遍意义的道 理,有深刻意义的话。) 山民这几句朴素的话里,包蕴着什么意味深长的哲理?(引导学生紧扣关键词语, 比较游人与挑山工的不同之处,然后深入理解“ 一

37、步踩不实不行” 、 “ 一个劲儿往前走” 的含义, 再深入到更深一层的认识:看准目标,坚持不懈,就能达到目的;放松要求,做做停停,任 何事情也做不好。) 六、讲读第七自然段。 作者画了一幅什么样的画?用课文里的话说一说。 作者为什么说 “ 我需要它 ” ,而且 “ 这幅画一直挂在我的书桌前” ?作者需要的仅仅是 这幅画吗? (作者需要的不仅仅是画,而是画中挑山工那种认准目标,不断登攀的精神。作 者一直把这幅画挂在书桌前,是因为作者需要这种精神来激励自己向前。) 七、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体会挑山工说的话的深刻含义。 第三课时 一、复习旧课。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2.指名说说每个自然段讲

38、了什么内容。 二、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 1.提出要求。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想想课文可以分成几段,哪几个自然段联系起来可 以成为一段,每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学生朗读思考,教师巡视指导。 3.检查交流。 课文可以分为三段。第一、二自然段是第一段,讲挑山工走的路程比游人长,但却 常常领先, 作者对此提出了疑问;第三至第六自然段是第二段,讲作者与一个挑山工几次相 遇,通过交谈, 作者解开了心中之谜;第七自然段是第三段,讲挑山工的精神对作者的启示。 三、 .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 1.提出要求:把各段的段意连起来,就是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大家练习说一说。 2.同桌互相讨论。 3.指名发言,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完成 “ 读读写写 ” 。 1.指名读小黑板上的词语。 2.指名说说 “ 拘束 ” 、 “ 腾云驾雾 ” 、“ 耽误 ” 、“ 朴素 ” 、“ 意味深长 ” 的意思。 3.抄写 “ 读读写写 ” 中的词语。用“ 耽误 ” 、“ 朴素 ” 造句。 五、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六、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按照预习要求预习可爱的草塘。 5挑山工 |人教版由范文先生网教案频道https:/搜集整理, 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 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