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教育课教学设计.pdf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5464323 上传时间:2020-05-15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67.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教育课教学设计.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安全教育课教学设计.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安全教育课教学设计.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安全教育课教学设计.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安全教育课教学设计.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全教育课教学设计.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教育课教学设计.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安全教育课教学设计 安全教育课教案 A活动主题:安全教育活动 B活动目的: 1、通过本课实践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一些常见的安全预防及遇险应急常 识,掌握一些险情的自救方法与技能。 2、通过安全教育的学习,提高学生生存自救能力。 3、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珍惜生命,回报社会;教育学生临危不惧、 互相帮助、救人危难、意志坚强、百折不挠的精神。 C活动目标: 1、了解常见的非法侵害防范常识及应急常识。 2、了解防火安全常识,并能在火场自救逃生。 3、能辩识常见的交通标志,了解交通安全常识。 4、了解卫生防病常识。 5、提高心理素质,学会紧急情况下自救技能。 6、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D组织形式:

2、集体活动、分组管理、小组活动和个人演练相结合。 E教学方法: 讲解法、演示法、讨论法、实践操作法等 F教具: 灭火器、防火疏散通道、交通标志牌、火警标志牌、保护垫、安全带、消防 训练塔等。 一、课前准备 : 场地:安全教育教室 , 按 60 人设计 , 每组 12 人, 共分 5 组。 工具材料: 15 个灭火器, 20 个火警和交通标志牌,安全教育喷绘牌若干, 米高特制跳台一个。 二、导语: 俗话说“水火无情”,是说水灾火灾给人类生命和财产造成不可估量的损 失,让我们没有安全感。那么,类似的灾害可不可以预防?如果灾难发生了,能 不能采取有效的自救应急措施, 把灾难降低到最小程度?答案是肯定的

3、。我们安 全教育课, 就是让同学们了解一些安全常识,学会一些应急自救措施, 最大程度 地保护生命和财产安全,树立安全意识,以预防为主,拒灾难于千里之外。 三、安全指导: 1、遵守课堂秩序,听从老师指挥。 2、演练中严格按照程序操作,互相保护。 3、高楼逃生演练时,一定要求系好安全带。 四、活动组织: 三警电话: 中小学生遇到灾难发生时, 不提倡当英雄, 应以安全自救为主; 自救的方法 有:逃跑、呼喊、烟火求救、报警、野外求救字样SOS等。 三警电话: 110、119、120 三警电话接通后,应讲清地点、案情或灾害事故情况等,如歹徒正在行凶, 应注意自身安全。火警或急救应在路口引导消防车和救护车

4、。 教法、学法: 通过三警电话的学习, 使学生了解 110、 119、 120 报警电话是特种专用电话, 让学生认识到拨打三警电话戏耍取乐的严重后果。 防火安全常识与应急训练: 1、野外火灾事故预防: 不在草木繁茂的山林用火; 上山扫墓时应注意防火; 不乱扔烟头; 不乱扔矿泉水瓶; 燃放鞭炮应注意防火。 2、家庭防火: 家中不放置易燃易爆危险品; 家庭装修应使用不燃性材料或经阻燃处理的材料; 保持室内过道、楼梯畅通; 家庭用电、用气、驱蚊等注意防火; 家庭应自备灭火器,并掌握使用方法。 3、公共场所和高楼预防火灾: 公共场所和高楼应制订防火逃生方案,并进行演练; 防止人为纵火; 安全通道应保持

5、畅通; 高楼各层应有消防设备和逃生器材。 教法、学法: 采用分组讨论方法, 让学生了解野外、 家庭、高楼和公共场所应如何预防火 灾。 4、火灾应急常识: 灭火的方法: 火焰初起时应用灭火器、沙土、湿毯子等物品覆盖灭火; 电器、油等着火不可直接用水灭火。 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a、适用范围:油、电子仪器、文物、图书等物品的初起火灾; b、使用方法: 应距离燃烧物 5 米处放置好灭火器, 拔出保险销, 一手在上一手在下, 将喷 嘴对准火源处,握住开启手柄喷干粉灭火。 c、灭火器的使用方法训练:每名学生按使用方法实际操作训练一次。 5、火场逃生训练: 火场逃生的方法: a、火灾初起时,可披上湿衣服、湿

6、毛毯等低姿势冲出火场; b、出现浓烟时,应用湿毛巾捂住嘴鼻逃生; c、衣服着火可撕脱衣服,用手或物体扑打;也可倒地打滚灭火; d、高楼发生火灾时应走安全通道,不可乘坐电梯; e、大火风筝;封住安全通道时,可用绳子、窗帘、床单等物系成长绳往楼 下逃生; f 、如被困于二楼,可先向地面扔些被、褥等软物,然后头在上脚在下跳到 地面,切勿高层跳楼; g、烟气从门缝进入时,可将湿毛巾湿衣服、湿毛毯等物品挡好; h、楼下着火也可到楼顶避火、求救。 火场逃生训练: a、模拟火场逃生训练:用舞台发烟器发出烟雾,学生用湿毛巾捂住嘴鼻进 入安全通道逃生。 b、楼上绳索逃生训练: 在消防训练塔下铺好保护垫,学生登上

7、消防训练塔, 让学生在消防训练塔上系好安全带后,手脚并用,从楼上向楼下逃生训练。 学生分小组竞赛。 教法、学法: 这部分内容采用演示法、 实践操作法, 通过学习, 掌握火灾应急常识并能在 火场自救逃生。在演练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合作精神。 6、火灾应急“十要” 要早扑火 要早抱警 要先扑火,后搬财物 要沉着冷静 要仔细判断 , 果敢决策 要注意邻室起火 要掌握正确的逃生要领 要屏住呼吸 要掩口鼻 要隔离烟火 交通安全常识: 1、交通安全标志的识别:学习20 种交通安全标志,然后分小组进行竞赛。 2、交通安全十项注意: 遵守交通规则; 行人应走斑马线、天桥、地下通道等; 乘车应系好安全

8、带,关好车门,车停止后从车的右侧车门下车; 乘车时不把手、头伸出车体外,不往车外抛物、吐痰等; 不乘坐无牌、无证或破旧老化的车、船等; 不进入交通管制区; 乘车时应尊老爱幼 乘坐飞机、火车、汽车、轮船、轨道机车等要听从管理人员的指挥和引导; 在规定的站点候车、下车; 排队购票。 3、交通安全十大危险: 突然横穿马路; 在马路上踢球、疯打闹; 比赛追逐机动车辆、自行车等; 钻、爬栏杆,不走人行天桥和地下通道; 在汽车后面或底下玩,未发现汽车启动或倒车; 下车后不看清同向有无来车,即猛跑过马路; 不走人行横道而走在机动车道上; 过马路时对车速判断不准,想在汽车到达前过马路; 在汽车夹缝中穿行; 在

9、住宅区内不注意车速快的汽车。 教法、学法: 这部分内容采用了讲解法、 讨论法、 竞赛法等形式研讨, 使学生能识别常见 的交通标志,认识到违规的危险性,了解交通安全常识,提高安全意识。 其它安全常识: 1、非法侵害防范常识; 2、卫生防病常识; 3、遇险应急常识。 教法、学法: 这部分内容是用喷绘板挂在墙上,学生在参观学习过程了解这些常识。 心理素质训练: 1、信任背摔方法: 由 6 名学生组成 3 小组,两名同学相对,双手搭在对方的肩上,并抓紧,3 个小组紧排在一起,承担从高台上后倒的同学。 在高台上有教师或教练指导学生往后背倒,要求后倒时要直, 不能歪着倒或 斜着倒。 2、学生分组训练,每人

10、至少训练三次。 教法、学法: 心理素质训练培养同学们的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及身体自控能力和胆量。 五、成果检验与评比: 采用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 根据实践操作过程及效果进行评 价。 六、总结与体会: 1、学生在组内交流、谈体会。 2、教师总结: 本课只是安全教育内容的一小部分,还有很多安全教育的知识, 希望同学们 能去研究。 这一课同学们表现的都很勇敢, 了解了一些安全知识, 学会了一些自救的本 领,但老师希望你们都用不上,因为应急自救是亡羊补牢,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这一课老师真正想教给你们的是要时刻树立安全意识,防患于未然, 只有牢固树 立安全意识,才能确保我们的安全,才能幸福的

11、生活。 教法、学法: 采用讨论法按小组交流, 最后派代表交流。 在交流过程中加深理解达到升华 的效果。 下列温度最接近23 的是人体的正常体温北方冬季的平均气温让人感觉温暖、舒适的房间温度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当温度发生变化时,物质的状态通常会发生变化。下列现象中物态变化判断正确的是初秋的早晨,草叶上出现的晶莹剔透的露珠属于固态变为液态现象晒在太阳下的湿衣服变干是气态变为液态现象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变干是液态变为气态现象初冬树上的霜是液态变为固态现象下面是四位同学用温度计测水温的实验操作过程,其中正确的是)4在测量水的温度时,甲、乙、丙三位同学按如图所示方法读数,正确的是_乙_,水的温度是_42_,

12、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液体的_热胀冷缩_。摄氏温度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A.120B.100C.90D.806.下列温度值最接近实际的是健康成年人的体温是39 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室内温度是25洗澡时淋浴 的适宜水温是60 第一节物态变化与温度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盐水的凝固点是0 下面分别表示几位同学在练习用温度计测液体的温度实验中的做法,正确的是)8如图所示的温度计,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该温度计是根据固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在使用该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时,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该温度计的量程是20100该温度计此时的示数约为219.如图所示是实验室常用温度计,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该温度

13、计的示数为39 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0.1 常用温度计是根据固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在使用该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时,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10物质通常有三种状态:_固态、液_态和_气_态。在个标准大气压下5 的酒精、氢气、铁三种物质中,有固定的体积和形状的是_铁_,既没有固定的体积又没有固定的形状的是_氢气_。11把糖、醋、白雾、碗、勺子、味精、 水蒸气、二氧化碳、干冰按物质的状态进行分类:属于气态的是_;属于液态的是_;属于固态的是_。均填序号)12 气象学里的平均气温是一日当中的时、时、14时、20时这四个时刻气温的平均值,若某地某日这四个时刻的气温如图所示,则此地的最高气温是_5 _,最低气温

14、是2 _,一天的温差为_7 _,平均气温是_1.25 。13在寒冷的冬天,河面上结了一层厚厚的冰,若冰面上方气温是10,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冰的上表面为10,下表面是整个冰层的温度都是10整个冰层的温度都是冰层下表面的温度是1014.科学家发明了一种世界上最小的温度计碳纳米管温度计。研究人员在长约10 米,直径10 米的碳纳米管中充入液态的金属镓,当温度升高时,管中的金属镓会膨胀,通过电子显微镜就可读出温度值。其测量范围为18 490 ,且精确度高,可用于检查电子线路 是否异常毛细血管的温度等许多方面。根据以上信息,你认为下列推测错误的是)A碳纳米管的体积在18 490 之间随温度变化很小

15、,可忽略不计金属镓的熔点很低,沸点很高金属镓的体积在18490之间随温度变化很小,可忽略不计金属镓的体积在18490 之间随温度变化比较均匀15如图所示,甲是体温计,乙是实验室用温度计,它们都是利用液体_热胀冷缩_的性质制成的。可用来测沸水温度的是_乙_;没有甩过的体温计的读数是38,用两支这样的体温计给两个病人测体温,如果病人的体温分别是37. 和38.6,则这两支体温计的读数将分别是_38_ 和_38.6_。16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设计的一个气体温度计的示意图。瓶中装的是气体,瓶塞不漏气,弯管中间有一段液柱。(1) 这个温度计是根据_气体_的热胀冷缩来测量温度的。(2)将此装置放在室内,温度

16、升高时液柱向_左_( 选填左或右移动。(3) 若放到冰水混合物中,液柱处的刻度应标_0_。(4)该温度计测量温度时_ 会_(选填会或不会”受到大气压的影响17有一只刻度均匀,但实际测量不准确的温度计,把它放在冰水混合物中,示数是4 ;把它放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示数是94 。把它放在某种液体中时,示数是22 ,则该液体的实际温度是_20 _,当把该温度计放入实际温度为40的温水中时,温度计的示数为_40 _。第四节地球上的水循水是生命的乳汁、经济的命脉,是自然界奉献给人类的宝贵资源。下列关于地球上的水循环和水资源,认知正确的是)A水循环的过程伴随着水的物态变化过程水循环按照固态液态气态的固定

17、顺序循环进行地球上的淡水大约占地球总水量的3% ,淡水资源丰富大量开采地下水,对环境不会造成损害,可以解决部分地区饮水问题霜、露、雾、冰、“白气”中,由液化而形成的是霜、雾、白气霜、露、白气露、雾、白气露、雾、冰冬天晾在室外的湿衣服里的水会结成冰,但是冰冻的湿衣服也能晾干, 这是因为衣服上的冰升华成水蒸气了_。有下列物态变化:洒在地上的水慢慢变干的过程;放入衣箱中的樟脑球变小的过程;冬天室内的水蒸气在玻璃窗上形成“冰花”的过程;出炉的钢水变成钢锭的过程。其中属于凝华的是_,属于吸热过程的是_填写序号。5.有一天,雨、露、冰、雪四姐妹在一起争论自己的出生由来,谁也不认同谁。下列她们的说法中,你认

18、为正确的是)A雨说:我是水汽化而来露说:我是水蒸气凝华而来冰说:我是水凝固而来雪说:我是水升华而来6.对下列现象的成因解释正确的是早春,河中的冰逐渐消融汽化盛夏,剥开包装纸后冰棒会冒“白气”熔化深秋,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液化严冬,堆起的雪人逐渐变小升华7.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蒸发和沸腾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烧水时在壶口上方看到的白气是水蒸气衣柜里的樟脑丸逐渐减少是汽化现象霜的形 成是凝华现象,放出热量8.以下常见的物态变化实例中,放热的是春天,冰雪消融夏天,积水干涸秋天,草木上出现了霜冬天,冰冻的衣服变干9.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判断,正确的是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变干,是升华现象,需

19、要吸热夏天会看到冰棒周围冒白气,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小露珠,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寒冷的冬天室外飘起了雪花,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10关于自然界的水循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水蒸气在高空遇冷吸热液化成小水珠冰山上的积雪只能先熔化,再蒸发成水蒸气升腾至空中江河湖海中的水吸热蒸发成水蒸气升腾至空中积雪放热熔化成水归入大海11. 英国科学家研发出一种激光橡皮。在激光照射下,纸张上的黑色碳粉直接_升华_填物态变化名称为高温碳蒸气,字迹消失;经过特殊冷却装置,高温碳蒸气又直接_凝华_成碳粉。这样,废纸和碳粉重新得到了利用,可有效地节约 资源并保护环境。12夏天,从冰箱中取出饮料瓶,可观察到

20、瓶子表面有小水珠,擦干后很快又形成,这个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液化_;南极地区年平均气温是25,降水量很小,但这里的空气却很湿润,这是由于冰发生了升华现象,升华过程需要_吸热_选填吸热或放热。13随着科技的发展,过去呼风唤雨的神话已成为现实。人工降雨的原理是用飞机在空中喷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在空气中迅速吸热_升华_,使周围空气温度急剧下降,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_凝华_成小冰粒,冰粒逐渐变大而下落,下落过程中遇到暖气流就_熔化_成水滴,水滴降落就形成了雨。均填物态变化名称)14 农谚说霜前冷,雪后寒,其中蕴含的道理是:气温低的时候水蒸气会凝华形成霜,雪熔化形成水的过程中需要_吸_热。15阳光

21、照射下,海洋、陆地上的水会不断地_汽化成水蒸气;夜间气温降低时,水蒸气会_液化_成小水珠,附着在空气中的浮尘上,形成了雾。冬天,夜晚气温如迅速降到以下, 你家窗户的玻璃上会形成一层冰花,这是水蒸气_凝华_而成的,这层冰花在你家窗户玻璃的_内侧_( 选填外侧或内侧。16某同学在探究物态变化的实验中,在试管中放入少量碘。塞紧盖子放入热水中,观察到试管中固态碘逐渐消失,变为紫色的碘蒸气并充满试管。(1)此过程固态碘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升华_(填物态变化名称。(2) 在上述实验中,小明同学猜想:固态碘是先变成液体,再变成气体,因为速度太快,液态碘出现的时间太短,因而没有观察到。为验证猜想,他查询了一些小资

22、料:碘的熔点是113.5;碘的沸点是184.4;水的沸点是100。请你根据上述资料分析说明小明的猜想是错误的原因:_热水温度低于碘的熔点,碘不可能熔化_。(3) 为了进一步探究此类现象,小明在试管中放入适量温水,然后放入一小块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此时观察到水中有大量气泡产生,同时水面上有大量白雾。水中大量的气泡是由_干冰升华吸热_形成的。水面上大量的白雾是由_水蒸气遇冷液化_形成的17有霜的季 节,农作物常被冻坏,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遭到霜冻。实际上,农作物不是因为霜而受冻的,以下的低气温才是真正的凶手。当空气干燥时,即使温度降低到2010,也不会出现霜,但此时农作物早就被冻坏了,农民们称这种情况为

23、“黑霜”。(1) 霜是由_水蒸气_直接变为小冰晶形成的,对应的物态变化名称是_凝华_。(2) 请根据短文,对霜形成的条件提出猜想。猜想:霜的形成条件是_空气湿润_和_气温在0 以下_。(3) 某同学为验证上述猜想,做了如下实验:从冰箱取出一些10的冰块,放在不锈钢杯子里,一段时间后可看到在杯底出现一些白色的小冰晶即霜。你认为该实验能否验证上述猜想,请简要陈述理由第三节汽化和液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加快的是)A给播种后的农田覆盖地膜把新鲜的蔬菜装入保鲜袋中把盛有酒精的瓶口盖严给湿头发吹热风下列哪一种现象属于液化?)A钢水浇铸成火车轮倒在地上的水一会儿变干了 清晨,草的叶子上有露水凝结用久了的灯泡的

24、钨丝比新时如图是对一定质量的水持续加热过程中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水的沸点是_98_;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不断_吸热_选填“吸热”或“放热”,其温度_保持不变。第题图题图如图是草叶上出现的露珠,露珠的形成是_液化_现象,形成的过程中需要_放_( 选填“吸”或“放”)热。张家界景区雨后云雾缭绕,犹如仙境。关于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雾是水蒸气雾是山中冒出来的烟雾是水蒸气凝固形成的雾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6.人游泳上岸以后,风一吹感觉身上很凉。这是因为( C )A水中的温度比岸上的气温高人的皮肤产生的错觉人身上的水分蒸发,要从人体吸热风把身上的热量带走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春天,早晨

25、经常出现大雾,是汽化现象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的易拉罐过一会儿表面出现水珠,是液化现象深秋,枯草上出现的霜,是凝固现象 冬天,窗玻璃上会出现冰花,是汽化现象8.如图甲、乙所示,是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两组同学分别安装的实验装置,图丙是他们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水的温度跟时间的关系图像。根据有关信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图线对应的是乙实验中的数据图线对应的是甲实验中的数据水的沸点跟水的多少无关到100时温度不再上升是因为水不再吸热9.夏天,人们常吃雪糕解暑,剥开雪糕包装纸时,雪糕周围冒“白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吃雪糕解暑,是因为雪糕熔化时要放热吃雪糕解暑,是因为雪糕汽化时要放热雪糕周围冒“白气”是液化现象雪糕周围冒“白气”是汽化现象10下列关于水沸腾的实验说法正确的是B 水沸腾时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水的沸点随气压的降低而降低水沸腾的现象只发生在液体的表面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会不断升高11. 取一只大的注射器吸进适当的乙醚,用橡皮帽堵住注射器的小孔,向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