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朝花夕拾》读写结合主题阅读交流活动研学案.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5469788 上传时间:2020-05-17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220.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朝花夕拾》读写结合主题阅读交流活动研学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朝花夕拾》读写结合主题阅读交流活动研学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朝花夕拾》读写结合主题阅读交流活动研学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朝花夕拾》读写结合主题阅读交流活动研学案.pdf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朝花夕拾》读写结合主题阅读交流活动研学案.pdf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朝花夕拾》读写结合主题阅读交流活动研学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朝花夕拾》读写结合主题阅读交流活动研学案.pdf(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朝花夕拾读写结合主题阅读交流活动研学案 学科:语文主编人:陈露审稿人:钟小鸿、陈润贞、初一备课组 【研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学习鲁迅朝花夕拾中以事写人,用典型细节表现人物性格 的手法。 2、过程和方法:借助书籍、网络、电子书包等工具,课前阅读朝花夕拾 课中自主、合作、探究书中人物描写的方法运用方法进行写作实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阅读中了解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心路 历程,感受鲁迅对身边人的追忆之情,快乐阅读,快乐写作。 课前寄语: 朝花夕拾 是作者追怀青少年时期的往事而作的,既描写了他对童年生活 的回忆和对师友的诚挚的怀念, 又真实的书写了戊戌政变和辛亥革命前后作者所 经

2、历的生活种种从农村到城镇,从家庭到社会, 从中国到日本, 每一篇都生 动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生活一角。 朝花夕拾 是回忆性散文, 回忆是根据事实的, 不能虚构,但是可以选择, 鲁迅所写的事件和细节就是经过精心的选择和提炼的,因此常常能够揭示事物的 本质,具有很高的典型意义。 鲁迅还善于通过简洁的叙述和描写来把握个性、表 现个性。 朝花夕拾意在叙事,而志在写人。他为中国的现代散文画廊提供了 许多动人的形象:长妈妈、寿镜吾先生、范爱农、藤野先生等等,这些人物既是 写实的,又是创造的。作者通过对旧事的回忆,抓住核心特征,刻画人物,表现 个性。长妈妈烦琐而淳朴,无常诙谐而正直,藤野先生朴直而严厉,范

3、爱农耿直 而偏介,这些人物都有血有肉,光彩照人。作者是通过自己的感受和印象,选择 一些富有特征的片段和细节来展现人物性格,并赋予人物以强烈的感情色彩。 希 望同学们通过本次朝花夕拾的主题阅读课,能走进鲁迅,了解鲁迅,向鲁迅 学习如何写人。 【自主研学】走进经典,消除隔膜 一、请登录电子书包互动讨论平台,完成朝花夕拾主题阅读课前调查表。 朝花夕拾主题阅读课前调查表 1、主题阅读课开展前,我 不曾阅读过朝花夕拾: 0(0.00%) 2、主题阅读课开展前,我 已阅读过朝花夕拾, 但读不懂,也记不住里面 的情节和人物。: 0(0.00%) 3、主题阅读课开展前,我 已认真阅读过 朝花夕拾 , 0(0.

4、00%) 认真做过读书笔记和批注, 并且了解里面的情节,熟悉 里面的人物。: 4、主题阅读课开展前,我 已认真阅读过 朝花夕拾 , 并重点研读过精彩片段,揣 摩鲁迅写人的方法,并运用 到作文当中去: 0(0.00%) 5、主题阅读课开展前,我 不清楚什么是 “以事写人” : 0(0.00%) 6、主题阅读课开展前,我 知道什么是“以事写人”, 但自己不会写, 写出来的人 物不生动。: 0(0.00%) 7、主题阅读课开展前,我 知道什么是“以事写人”, 并且能够在作文中灵活运 用。: 0(0.00%) 8、我不喜欢主题阅读课。:0(0.00%) 9、上不上主题阅读课都无 所谓。: 0(0.00

5、%) 10、 我喜欢上主题阅读课。 :0(0.00% 二、结合小引、目录,认真阅读朝花夕拾,整体把握名著内容。 三、通过借助网络、书籍等方式,查阅鲁迅传记资料或相关评论,走进鲁迅, 了解鲁迅,深入理解朝花夕拾的写作背景。可自选时间登陆电子书 包“互动讨论”平台,观看以下与鲁迅相关的视频资源、微课。 1、走进鲁迅,感受鲁迅 http:/ 2、初中语文名家作品归类鲁迅 http:/ ( 更多视频请登陆电子书包平台查看) 四、在书中,鲁迅记录了自己生命中出现的一些人物,有一些给人留下了深 刻的印象,如长妈妈、藤野先生、寿镜吾先生、范爱农等,请同学们认 真阅读朝花夕拾的阿长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藤

6、野先生、范爱农等四篇文章,梳理这四篇文中描述这些人物 的语句,分析其性格特点,总结鲁迅描写人物的方法,并根据这些资料, 制作一份思维导图。 要求:内容包括鲁迅背景介绍、朝花夕拾写作背景介绍、描写各个人物的 精选片段,这些片段所表现的人物特征,写作手法等。 (格式可参考以下思维导图的制作,更多思维导图制作请登陆电子书包查看) 五、请以小组为单位,互相学习各自思维导图的优点,改正存在的不足。每 组推送 1 到 2 名同学的思维导图,通过拍照上存的形式共享到电子书包 互动讨论朝花夕拾主题阅读的指定位置,全班同学投票选出最优秀 的思维导图。获胜小组可每人获得十朵鲜花。 要求: 1、公平公正,从内容和形

7、式两方面进行判断; 2 、每人仅能投一票,且不能为自己小组投票; 六、请完成以下课前检测题。 (1)请问以下哪个人物描写片段不属于朝花夕拾?() A、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 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 B、我们那里没有姓长的;她生得黄胖而矮,“长”也不是形容词 C、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 D、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象在渺视。 (2)请问以下片段描写了朝花夕拾里面的哪位人物:“我因为听说中国人 是很敬重鬼的,所以很担心,怕你不肯解剖尸体。现在总算放心了,没有这

8、回 事。”() A、范爱农 B、藤野先生 C、无常 D、名医陈莲河 (3)请问以下片段运用了什么刻画人物的手法:“最讨厌的是常喜欢切切察察, 向人们低声絮说些什么事。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 手或自己的鼻尖。”() A、语言描写 B、动作描写 C、心理描写 D、神态描写 (4)以下哪个片段运用到了神态描写的手法:() A、“何必推举呢?自然是主张发电的人罗”他说。 B、一将书放在讲台上, 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道 C、“恭喜恭喜!大家恭喜!真聪明!恭喜恭喜!”她于是十分欢喜似的,笑将 起来,同时将一点冰冷的东西,塞在我的嘴里。 D、梦里也记得元旦的,第二

9、天醒得特别早,一醒,就要坐起来。她却立刻伸出 臂膊,一把将我按住。 (5)以下哪个片段运用了外貌描写的手法:() A、他穿着很旧的布马褂,破布鞋,显得很寒素。 B、“为医学而教的解剖学之类,怕于生物学也没有什么大帮助。”他叹息说。 C、讲“长毛”:“那里的话?!”她严肃地说。 D、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 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 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 “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 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 【互动研学】熟悉经典,学以致用 一、测一测,想一想 1、请同学们登陆电子书包完成以下检测题,并想想除了外

10、貌、神态、语言、动 作和心理等这些刻画人物的方法外,鲁迅先生还通过什么方法来突出人物的性 格特征? (1)请问以下哪个片段反映了阿长粗俗,不拘小节的性格特征。() A、“哥儿,你牢牢记住! ”她极其郑重地说。 “明天是正月初一,清早一睁开 眼睛,第一句话就得对我说:阿妈,恭喜恭喜! 记得么?你要记着,这是 一年的运气的事情。不许说别的话! B、一回是我已经十多岁了,和几个孩子比赛打旋子,看谁旋得多。她就从旁计 着数,说道, “好,八十二个了!再旋一个,八十三!好,八十四!” 但 正在旋着的阿祥, 忽然跌倒了, 阿祥的婶母也恰恰走进来。她便接着说道,“你 看,不是跌了么?不听我的话。我叫你不要旋

11、,不要旋” C、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 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哥儿,有 画儿的 三哼经 ,我给你买来了! ” D、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 余地翻身,久睡在一角的席子上,又已经烤得那么热。推她呢,不动;叫她呢, 也不闻。 (2) 请问以下哪个事件反映了藤野先生是一个严格要求,尊重科学的人:() A、这藤野先生,据说是穿衣服太模胡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 外套,寒颤颤的,有一回上火车去,致使管车的疑心他是扒手,叫车里的客人 大家小心些。 B、“你看,你将这条血管

12、移了一点位置了。 自然,这样一移,的确比较 的好看些,然而解剖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么样的,我们没法改换它。现在我 给你改好了,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的画。” C、解剖实习了大概一星期,他又叫我去了,很高兴地,仍用了极有抑扬的声 调对我说道: “我因为听说中国人是很敬重鬼的,所以很担心,怕你不肯解剖 尸体。现在总算放心了,没有这回事。” D 、但他也偶有使我很为难的时候。他听说中国的女人是裹脚的,但不知道详 细,所以要问我怎么裹法,足骨变成怎样的畸形,还叹息道,“总要看一看才 知道。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3) 请问以下这段话突出衍太太什么性格特征:“她对自己的儿子虽然狠,对别 家的孩子却好

13、的,无论闹出什么乱子来,也决不去告诉各人的父母,因此我们 就最愿意在她家里或她家的附近玩。” A、无知,热爱孩子 B、正直,不拘小节 C、淳朴,善良真诚 D、自私,表面不一 通过以上三道选择题,我知道了鲁迅写人的手法之一是:。 二、比一比,学一学 1、比较下面两段文字,体会文段二鲁迅先生是如何具体细致地描写叙述,并用 横线标出文段二中从外貌、动作、神态、语言、心理等方面描写的句子。 文段一:虽然背地里说人长短不是好事情,但倘使要我说句真心话, 我可只 得说:我实在不大佩服她。最讨厌的是常喜欢切切察察,平时还不许我走动,说 我顽皮,要告诉母亲。一到夏天睡觉时,她总是挤得我没有地方睡觉。母亲为此

14、提醒过她,但每次睡觉时她还是霸占了我的位置。 文段二:虽然背地里说人长短不是好事情,但倘使要我说句真心话, 我可只 得说:我实在不大佩服她。 最讨厌的是常喜欢切切察察,向人们低声絮说些什么 事。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我的家 里一有些小风波,不知怎的我总疑心和这“切切察察”有些关系。又不许我走动, 拔一株草,翻一块石头,就说我顽皮,要告诉我的母亲去了。一到夏天,睡觉时 她又伸开两脚两手, 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 久睡在 一角的席子上,又已经烤得那么热。推她呢,不动;叫她呢,也不闻。 “长妈妈生得那么胖,一定很怕热罢?晚上的睡相,怕不见

15、得很好 罢?” 母亲听到我多回诉苦之后, 曾经这样地问过她。 我也知道这意思是要她多给 我一些空席。她不开口。但到夜里,我热得醒来的时候,却仍然看见满床摆着一 个“大”字,一条臂膊还搁在我的颈子上。我想,这实在是无法可想了。 该片段中,细节描写的精彩地方有: , 鲁迅先生具体写了(事情) , 运用了手法, 描写了一个(人)。 3、同学们,经过以上两个环节的学习,我们总结出“以事写人”最重要的两点 是: (1) (2) 三、写一写,评一评 猜猜他是谁 同学们,向鲁迅先生学习完如何写人后, 我们是否也能写一写呢?请从班上 选择你熟悉的一个同学, 用 200字左右写一写他的特点。 写好后,以小组为单

16、位, 上存到电子书包互动讨论平台, 并在小组内挑选一篇读给同学们听,看看大家能 否猜出你写的是谁。 要求: 1、描写前先用思维导图概括这位同学的特征。 2、根据特征选择典型事例 3、处理好细节描写 题目: 3、请同学们根据“比一比,学一学”中第1、2 小题的分析思路,再结合上一 题的写作,在朝花夕拾中任选一段人物描写片段进行分析和写作模仿。 【研学反馈】 1、 登陆电子书包,完成朝花夕拾主题阅读课堂反馈表。 朝花夕拾主题阅读课堂反馈表 1、主题阅读课开展后,我 不曾阅读过朝花夕拾: 0(0.00%) 2、主题阅读课开展后,我 已阅读过朝花夕拾, 但读不懂,也记不住里面 的情节和人物。: 0(0

17、.00%) 3、主题阅读课开展后,我 已认真阅读过 朝花夕拾 , 认真做过读书笔记和批注, 并且了解里面的情节,熟悉 里面的人物。: 0(0.00%) 4、主题阅读课开展后,我 已认真阅读过 朝花夕拾 , 并重点研读过精彩片段,揣 摩鲁迅写人的方法,并运用 到作文当中去: 0(0.00%) 100 200 5、主题阅读课开展后,我 不清楚什么是 “以事写人” : 0(0.00%) 6、主题阅读课开展后,我 知道什么是“以事写人”, 但自己不会写, 写出来的人 物不生动。: 0(0.00%) 7、主题阅读课开展后,我 知道什么是“以事写人”, 并且能够在作文中灵活运 用。: 0(0.00%) 8、我不喜欢主题阅读课。:0(0.00%) 9、上不上主题阅读课都无 所谓。: 0(0.00%) 10、 我喜欢上主题阅读课。 :0(0.00% 2、请同学们将“猜猜他是谁”中所写的片段扩展成一篇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 题目自拟。不少于500 字。 提示:( 1)借鉴其他同学的写作经验,进一步补充完善你的片段文字。注意补 充一些能体现这个同学个性的事例,在事中写人。 (2)安排好事情的详略。但详写的事情也不能面面俱到地展开叙述,而 应该突出重点,概括叙述与具体叙述相结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