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浙教版科学上册同步练习:3.6地球表面的板块.pdf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5470420 上传时间:2020-05-17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28.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浙教版科学上册同步练习:3.6地球表面的板块.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七年级浙教版科学上册同步练习:3.6地球表面的板块.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七年级浙教版科学上册同步练习:3.6地球表面的板块.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七年级浙教版科学上册同步练习:3.6地球表面的板块.pdf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浙教版科学上册同步练习:3.6地球表面的板块.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浙教版科学上册同步练习:3.6地球表面的板块.pdf(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3.6 地球表面的板块 对应学生用书A 本 P36P37 重点提示 1“大陆漂移说 ”的主要依据是大西洋两岸大陆轮廓的可拼合性和其他大陆漂移证据。 2 “海底扩张说 ”认为 ,在大洋中部的洋中脊处有热的地幔物质不断上涌出来,把洋壳上较 老的岩石向两边不断地推开。 3地球上的岩石圈是由六大板块组成的, 海沟、海岭、巨大的山脉是板块间的分界线。 4板块的碰撞和张裂是引起海陆变化的主要原因。 A组 1由魏格纳创立的全球构造理论是(A) A. 大陆漂移说B. 板块构造说 C. 海底扩张说D. 上帝创造说 2非洲西海岸和南美洲东海岸的轮廓和生物的相似性证明了(A) A. 大陆漂移说B. 海底

2、扩张说 C. 地质力学学说D. 板块构造学说 3如图所示为大西洋中脊山脉及其周围约100 千米范围内海底岩层年代分布的示意图。图 中数字为岩层距离现在的年数。这一现象支持了(C) ,(第 3 题) A. 大陆漂移说 B. 地球是一个球体 C. 海底扩张说 D. 海水对地形具有侵蚀作用 4下列表述中 , 符合板块构造学说的是(D) A. 全球岩石圈由七大板块组成 B. 地震和火山是引起地壳变动的主要原因 C. 各大板块漂浮在地核上 D. 由于板块的张裂,东非大裂谷未来可能形成一个新的海洋 5板块中几乎全是海洋的是(C) A. 印度洋板块B. 大西洋板块 第 2 页 C. 太平洋板块D. 北冰洋板

3、块 6碰撞形成喜马拉雅山脉的两大板块是(C) A. 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 B. 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 C. 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 D. 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 7我国台湾省多地震的原因是(D) A. 地形复杂多样 B. 属于火山岛 C. 位于两大板块张裂处 D. 位于两大板块碰撞处 8板块构造学说认为, 岩石圈被分裂成六大板块, 分别是 _亚欧板块 _、 _太平洋板块 _、 _美洲板块 _、_非洲板块 _、南极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它们是被 _海岭 _、_海沟 _ 和巨大的山脉分割而成的。这些板块“漂浮”在_软流层 _上。 9形成地壳变动的最主要原因是板块的_碰撞 _和_张裂 _。 板块张裂处会形

4、成_裂谷 _ 和_海洋 _,板块碰撞处会形成巨大的_山脉 _。 10 世界上著名的两个火山地震带是环太平洋地区和_地中海 喜马拉雅山 _一带。板块 构造学说认为这两个地带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 _位于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_, 所以多火山、 地震的国家往往处在板块的_边缘 _(填“边缘”或“内部”, 下同 ), 如巴西较少发生地震, 主要是因为其地处板块的_内部 _。 11 读图 ,并回答下列问题: ,(第 11 题) (1)地球上共有 _六_大板块。图甲实验中,用实验中的书本(纸张 )表示地球上的板块,反映 了板块的 _碰撞 _(填“碰撞”或“张裂”)运动 ,这种运动在地球上会产生_隆起形成山脉

5、_(填“隆起形成山脉”或“形成新的海洋”)现象。 (2)图乙实验反映了板块的_张裂 _(填“碰撞”或“张裂”)运动 , 这种运动在地球上会产生 _形成新的海洋_(填“隆起形成山脉”或“形成新的海洋”)现象。 第 3 页 B组 12 科学研究表明,大陆漂移的原因是(B) A. 陆地上大量的水土流失 B. 岩石圈板块的运动 C. 火山和地震 D. 全球气候的变化 13 地壳中比较活跃的地带是(D) A. 板块内部 B. 大陆内部 C. 陆地与海洋的交界地带 D. 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 14 日本是个地震多发的国家。下列关于日本多地震原因的图示表述,正确的是 (D) A.B. C.D. 15 应用板

6、块构造学说解释下列地理现象, 正确的是 (A) 大西洋、北冰洋均由板块张裂而产生 台湾山脉由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而成 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相撞,使古地中海一部分消失 北太平洋西部的深海沟和弧状岛链是新大洋地壳的诞生地 A. B. C. D. 16 某同学利用铝盆、 海绵、蜡烛、水等材料设计了一个模拟地球板块运动的实验(如图所示 )。 实验过程中发现蜡烛加热区的水流上升,两块海绵向左右两侧运动。 ,(第 16 题) (1)该实验模拟的板块运动和板块边界分别为(B) 碰撞挤压张裂运动生长边界消亡边界 A. B. C. D. 第 4 页 (2)下列地理现象中,与该模拟实验原理相似的是(D) A.

7、 渭河谷地的形成 B. 日本地震的发生 C. 青藏高原的隆起 D. 东非裂谷带的形成 17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东非大裂谷是世界上最长的裂谷带,它南起赞比西河口,北经红海 ,一直延伸到西亚的死海 附近。它宽约5080 千米 ,底部是宽条带状的低地,夹嵌在两侧高原之间,仿佛是一条干 涸了的巨大河谷在群山中延伸。裂谷底部比两侧高原表面平均要低500800 米,纵深地带 相隔 3000 米左右。两岸悬崖壁立,附近有许多活火山和死火山。其中的死火山乞力马扎罗 山是非洲的最高峰(海拔 5895 米)。裂谷底部有许多湖泊,使东非的湖光山色更具风采。 (1)请你说说东非大裂谷是怎样形成的。 【解】东非大

8、裂谷是一个断层陷落带,是在地壳运动过程中由于巨大的张裂作用形成的。 (2)据推算 ,近一千万年来 ,东非大裂谷不断向两侧扩张,平均扩张速度为每年2 4厘米。 请你根据板块构造学说,预测一下一亿年以后东非大裂谷的变化趋势。 【解】若东非大裂谷不断向两侧扩张,则一亿年以后,这里可能会出现一个新的大洋。 C组 18 现在南极洲的地层中有很多煤,煤是由于在温暖气候下大片森林埋入地下,经过漫长的 地质演变而形成的。那么 ,冰天雪地的南极洲过去怎么会有森林呢?请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解 释。 【解】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全球的岩石圈被分为六大板块,这些板块之间不断地碰撞和张 裂, 使地球表面的地形一直处于变化运动之中, 因此南极洲以前可能处于温暖、潮湿的热带 , 并生长有大片森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