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创新研究方法探析:探索性与解释性案例研究法的结合.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5481887 上传时间:2020-05-21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212.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创新研究方法探析:探索性与解释性案例研究法的结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管理创新研究方法探析:探索性与解释性案例研究法的结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管理创新研究方法探析:探索性与解释性案例研究法的结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管理创新研究方法探析:探索性与解释性案例研究法的结合.pdf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管理创新研究方法探析:探索性与解释性案例研究法的结合.pdf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管理创新研究方法探析:探索性与解释性案例研究法的结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创新研究方法探析:探索性与解释性案例研究法的结合.pdf(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管理创新研究方法探析:探索性与解释性案例研究法的结合 【内容提要】 尽管管理创新在企业获取和维持持续竞争力中的作用日益突显,但有关管理 创新的理论研究却仍处于探索阶段,未能给予实践足够的指导,原因之一在 于研究方法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导致理论整合困难。为此,结合两年来课题组 对中国企业管理创新所开展的探索性研究经验,指出探索性与解释性案例研 究法相结合是管理创新领域较为适宜的方法,并归纳出该方法的4 阶段实现 过程。 The role of management innovation in obtaining and maintaining persistent competency has be

2、e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However, since the diversity and differentiation of research methods in management innovation field lead to the difficulty of its theory integrating, researchers still havent made great progress in theoretical study. Therefore, based on the two-year experience in explorato

3、ry research on management innovation practice in China, this paper proposes that combining both exploratory and explanative case study is a proper research method in management innovation field, and sets up a four-step process model for realizing this method, with the purpose of further directing ma

4、nagement innovation practice and offering reference for relevant theoretical research. 【关键 词】管理创新/ 研究方法 / 探索性案例研究/解释性案例研究 management innovation/research method/exploratory case study/explanative case study 0 引言 随着丰田依靠精益生产方式等创新性管理方法或理念赶超欧美竞争对手、通用电气 凭借扁平化组织变革避免了庞大组织机构造成的运行困境等成功管理创新事件的不断涌现, 国内企业也纷纷步入管理

5、创新行列,出现了海尔“市场链业务流程再造”、万达“订单式生 产”、 万科“人才筑基策略”等大批管理创新典范,日益突显管理创新的重要性。同时,技 术趋同化的现象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正如Stata1指出的,阻碍美国企业发展的真正根 源是管理创新缺失问题而非传统意义上的技术创新,因为组织发展到一定阶段,需要通过管 理创新从根本上解决组织运行中存在的效率低下、生产力落后、 组织僵化等深层次问题,促 进组织运行效率及绩效的提升,实现组织蜕变。 因此, 管理创新逐渐被视为企业竞争优势最 重要和持续的来源2 。 然而, 有关管理创新的理论研究却仍处于探索阶段,未能给予实践足够的指导,造 成管理创新实践中存在

6、效率低下、成功率低等严重问题。尽管国内外学者尝试采用统计分析 法、案例研究法甚至数学建模法等不同方法从多维视角探索和研究管理创新实践,以期揭示 管理创新的内生机制并总结提炼管理创新理论,但研究方法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增加了管理创 新理论提炼与整合的难度,使得管理创新领域至今尚未形成较为成熟的理论体系。为此, 本 文结合两年来课题组对中国企业管理创新实践所开展的探索性研究经验,指出探索性与解释 性案例研究法相结合是管理创新领域较为适宜的方法,并归纳出该方法的一般实现步骤,以 期进一步明确该领域研究方法,并为相关理论研究提供参考。 1 管理创新研究方法综述 根据管理创新相关研究文献,该领域的研究方法具

7、有明显多样性:以统计分析法和 案例研究法为主,辅以数学建模法、扣除法等其他方法。 (1) 统计分析法。统计分析法以问卷调查为基础,采用数理统计和计量经济技术等 手段,检验根据已有理论构建的相关因素间的关系或验证命题的真伪,属于定量研究范畴。 由于管理创新具有复杂性和效果滞后性3 等特点,开展问卷调查难度较大。因此,国外主 要由机构负责开展大规模调查,如瑞典经济和区域增长署(NUTEK)对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瑞 典企业实施柔性化组织创新的重要性和分布情况进行问卷调查,覆盖煤炭、制造、 建筑、零 售等众多行业700 多家企业 4 ;在此基础上, 丹麦产业动力学研究所(DRUID)同样以组织

8、柔 性为主题,对丹麦制造业、服务业和建筑业的1900 家私营企业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授权、 跨职能群体、质量圈等创新的覆盖面和实施程度5 ;同时,欧洲生活与工作条件改善基金 会对包括英国、 瑞典在内的10 个欧洲国家企业管理创新中员工的参与程度进行调查4 ;此 外,共同体创新调查(CIS) 作为欧盟国家获取企业层面创新活动数据的主要途径,于2001 年开始涉足管理创新问题6 ,并逐年增加,以更全面和系统地掌握企业管理创新情况。这 些大规模调查不仅为国家政策制定者提供了较为可靠的信息,还为学者对管理创新的研究提 供了便利。如Mol 等7 通过从 CIS 获取数据,验证了搜寻因素和情境因素对管理创新

9、引进 的影响以及管理创新对组织生产力的作用。 除了机构层面, 个人层面的管理创新调查研究也普遍存在,大部分关于管理创新影 响因素视角 8 、组织绩效视角9 、组织学习视角10 的研究均采用此方法。如 Chi 等11 通过对某区域员工调查得出,员工培训是影响管理创新被员工接受并得以在组织内部顺利扩 散的主要因素; Naveh 等 12 通过调查统计分析得出,管理创新实施与组织绩效之间呈非线 性关系,管理创新实施强度不够会弱化对组织绩效的影响,但过度实施同样会造成消极影响; 李燚 10 通过大样本调查研究得出,组织学习水平对管理创新成效产生显著的正面影响,不 同组织学习方式对不同的管理创新活动产生

10、显著影响等。此外,Sinclair13应用统计分析 法研究了阻碍管理创新的原因;夏冬 14 通过对中国600 余家企业的调查问卷和分析,研究 了经营者因素对企业所有权结构和企业组织管理创新关系的影响。总之, 不管机构层面还是 个人层面的调查均为管理创新实证研究提供了重要基础。然而, 不可否认, 统计分析法虽能 科学地验证管理创新中存在的各种关系,但很难把握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以及管理事件的本 质15 ,不利于管理创新理论的提炼。 (2) 案例研究。为揭示管理创新实践背后的隐性知识,案例研究已成为管理创新领 域的重要方法, 有关管理创新过程、创新扩散以及管理时尚视角的研究均主要采用案例研究 法。如

11、伦敦商学院管理创新实验室Birkinshaw,Mol 等3 ,以原始性创新为对象,收集和 调查了 M型组织、 全面质量管理、 平衡计分卡、 现代集成生产线等全世界近百年来出现的典 型管理创新实践或方法,对其产生和过程进行案例研究,构建了管理创新四阶段过程模型: 对现状不满其他创新来源的激励发明内外部的确认16 ;Teece 通过选取采纳和实施 M-型组织的企业进行调查分析,研究了M-型组织的扩散过程、规律性及采用率等17 ,得 出技术创新的研究成果和见解同样可以应用于管理创新扩散领域;Abrahamson18 通过案例 分析揭示了管理时尚供需双方如何相互作用促使管理创新的产生和流行。此外,还有

12、部分研 究尝试通过案例法提炼管理理论。如 Shannon 等19 调查了美国汽车企业的情况提炼出“作 业成本计算法”的管理创新模式;屈佩明 20 以西安航空公司为例提出多元价值管理创新理 念;李露钢 21 以海尔为例提出综合管理创新的观点;刘伯华 22 从梅山矿业公司管理创新 的实践中提炼出“零缺陷管理”的管理模式。 (3) 其他研究法。除了统计分析法和案例研究法,Nickell等23 还运用数学建模 法指出,企业在面对市场萧条和处在竞争与财务压力的情况下最有可能引进一种新的管理方 式维持经营; 李子奈 24 提出测度管理创新在经济增长中贡献的方法扣除法,并采用经 验分析的方法定量测度了管理创

13、新在中国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王锐兰 25 从经济学角度对中 国企业管理创新进行分析,指出经济绩效是企业管理创新的逻辑出发点和归宿点,但管理创 新既不必然等于经济性,也不必然等于不经济性。 各种研究方法为管理创新研究增添了色彩和途径,从不同程度上对管理创新领域的 发展做出了贡献,但研究方法的不一致难免影响研究结果的一致性和可比较性。因此, 统一 研究方法有利于管理创新理论的提炼和发展。 2 案例法与管理创新理论研究 案例研究的代表人物Yin26把案例研究定义为对当代某一处于现实环境中的现 象进行考察的一种经验性的研究方法,其本质在于通过详细地描述事物( 案例 ) 现象是什么、 分析其为什么, 并从

14、中发现或探求事物的一般规律和特殊性,推导出研究结论或新的研究命 题的研究方法 27 ,即透过事物表象看到隐含的深层因素28 。事实上, 在整个工商管理研 究领域, 案例研究都是提升管理理论或提炼新理论、新思路的重要途径。如 Ouchi 通过深入 日本企业实践, 选择部分典型企业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案例研究,提出了著名的Z 理论;Hammer 和 Champy通过对多家美国企业进行考察后发现,部分企业在保持业务范围和种类不变的基 础上通过改变运作流程实现了组织效率的提升,从而提出了业务流程再造理论等。类似的, 管理创新领域的研究也强调通过总结企业管理创新实践,探求企业实践中的客观事实,从中 提炼特性

15、或结论, 并将其推广和应用到更多的企业实践活动中,达到提升企业管理创新理论 和实际绩效或水平的目的。因此, 案例研究刚好能够满足研究者揭示管理创新本质、构建管 理创新理论或思想的根本要求。 同时, 管理创新理论是一个复杂的研究问题,根据吴金希和于永达29 的观点, 当 研究的问题具有复杂性的特点时,需要系统地从整体上把握问题的本质和全貌,以增强对问 题全方位的理解, 这个任务往往是定量研究方法所不能承担的。相对于问卷调查范围宽而深 度和丰富性不够的缺陷,案例研究通过研究者与被访问对象的更加全面和深入的接触,如通 过与管理者面对面沟通,倾听他们经历的生动故事,理解反映实际管理的经验和过程,使得

16、研究者能够发现与实际相关的知识,构建有普遍解释能力的理论框架,从而能够更好地解决 管理中的实际问题。此外, 管理创新理论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尚不存在可供参考的基础理 论。Tellis30根据研究目的与研究设计的差异将案例研究分为探索性、解释性和描述性三 类:探索性案例研究在案例分析之前并没有明确的理论假设,但是必须事先建立严格的分析 框架;解释性案例研究一般在案例分析之前就已经建立了若干竞争性的理论假设,比较适合 进行因果分析; 描述性案例分析主要为某一理论的成立提供实证支持,通常用于教学而非研 究。根据吴金希和于永达29 的观点, 如果所研究的问题是一种理论空白,或者处于学科的 幼稚期, 已

17、有的文献不能够解释和回答所要研究的问题,需要从实践中总结、归纳出理论框 架和概念模型, 这时往往采取理论构建过程而不是理论验证的过程,因此, 最佳的研究策略 是一种定性归纳法,适合采用探索性案例分析法,将案例故事转化成理论元素。管理创新既 是一个新的理论概念,还是一个反应事物本质的术语,而探索性案例研究法能够满足该领域 对探索性理论研究的要求。为验证通过探索性案例研究得出的管理创新理论是否可靠、科学, 我们认为,有必要进一步通过解释性案例研究对其加以佐证。 综上所述, 根据管理创新领域对新理论提炼和验证的要求,加上其复杂性、 理论空 缺等特点, 我们认为, 结合探索性案例研究法和解释性案例研究

18、法是该领域较为适宜的研究 方法。 事实上, 经过两年多对中国企业管理创新理论研究的摸索和实践,也在一定程度上验 证了该方法在中国特色管理创新理论研究中的适合性。 3 管理创新理论研究过程分析:探索性与解释性案例研究法的结合 为提炼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创新理论,需要在未确定具体研究问题和研究假设之前 通过收集、 研读以及分析案例确定研究问题和理论假设,即自下而上建立实质理论,然后对 理论加以进一步说明、验证或改进。 结合研究实践, 我们归纳出管理创新研究过程的一般规 律性, 具体可划分为4 个阶段: 准备阶段,案例获取和初步分析以提炼理论,构建理论框架 并验证理论或提炼新理论,整合形成管理创新理论

19、体系。其中, 案例获取与初步分析以提炼 理论属于探索性案例研究范畴,构建理论框架和验证理论或提炼新理论属于解释性案例研究 范畴。可见,管理创新理论研究过程体现出探索性与解释性案例研究法相结合的特点。 (1) 准备阶段。在开展案例研究之前需要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包括提出研究问题 和分解问题并构建研究框架。其中, 研究问题即“ How ”或“ Why ”的问题,也就是研究的目 的所在。 提出问题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根据企业管理创新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二是在 审查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提炼出新的问题。大多数情况是两者的结合,但相对程度不同。由于 已有关于管理创新理论的研究相对薄弱,因而管理创新问题的提出

20、偏向企业实践中存在的问 题,包括管理创新盲目、效率低下、 成功率低等, 并得出,以企业实际管理创新为研究对象, 寻找管理创新的特点和规律,进而总结提炼中国企业管理创新的理论以进一步指导我国企业 推行管理创新,是当前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 管理创新实践的广泛性和多样性决定了管理创新是一个复杂且宽泛的研究问题,因 此在提出总研究问题之后需进一步对其加以分解以构建研究框架。根据管理创新实现的逻辑 性,我们将管理创新理论研究分解为管理创新影响因素理论研究、过程理论研究、 决策理论 研究以及效力机制理论研究四个子问题,如图 1 所示。 在此基础上, 针对每个子问题分别开 展案例研究。 由于案例研究在4 个

21、子问题的研究中具有相似性,这里, 我们以较为复杂的管 理创新效力提升机制理论研究为例阐释探索性案例研究与解释性案例研究相结合的具体实 现过程。 图 1 中国企业管理创新理论研究框架 (2) 案例获取和初步分析以提炼理论探索性案例研究。管理创新案例获取的途 径主要有两条: 一是直接采集编写, 即通过深入企业实践调查获取第一手资料并编写成案例; 二是在广泛收集、阅读历届各类管理创新评选奖项如“国家级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 “中国管理学院奖”、“中国青年企业家管理创新奖”等的基础上,从中选择若干典型行业 中典型企业具有中国特色、影响力大的管理创新事件作为基本案例资料。一般而言, 直接采 集编写获

22、取案例有利于新知识的生产,同时由于研究者深入企业实践使其对管理创新事件了 解更全面、深入,因此成为大部分案例研究的首选。然而,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后发现,在 管理创新理论研究中第二种途径的效率更高。一方面, 探索性研究中理论框架的不确定性使 得利用此方法获取研究资料较为盲目,而各类管理创新成果为我们提供了参考依据;另一方 面,管理创新成果对各项创新事件的描述已较为详尽,能够满足研究前期对管理创新事件初 步分析的需求。 因此,研究中我们依据各类成果资料开展探索性研究,再以此为基础深入实 践调查开展解释性案例研究。 在获取和筛选各类成果案例的基础上,围绕管理创新效力提升问题,进行广泛研读 和初步分析

23、, 找出管理创新事件背后隐藏的知识或理论,亦即透过现象寻求事物的本质,符 合探索性案例研究的特点。案例研读和初步分析发现,管理创新提升途径并非单一。如通过 分析江西移动效率管理模式创新案例我们发现,尽管该项管理创新的总目的在于立足组织未 来发展打破组织一致性,即对组织进行根本性的变革,属于探索性学习31 的范畴, 但从具 体事件来看, 其时间与空间两个维度均存在探索性学习与开发性学习共存的现象,即表现出 显著的双元性特点32 。一方面,随着管理创新过程的推进,组织不断调整学习方式,即按 时间顺序交替采用探索性学习和开发性学习,表现为时间分离性双元;另一方面, 组织在同 一时间点在不同部门或单元

24、可能采纳彼此相异的学习方式,以应对对立性组成元素所提出的 效率改进要求, 表现为空间分离性双元。由此可进一步推出,构建二元型组织是提升管理创 新效力的途径之一。 (3) 构建理论框架并验证理论或提炼新理论解释性案例研究。经过探索性研究 找出管理创新事件所隐藏的基础理论性,即为管理创新效力的提升找到理论支撑后,便进入 解释性案例研究阶段。 该阶段包括根据相关研究构建理论框架和验证理论或提炼新理论两个 环节。构建理论框架的依据是与探索性研究提出的理论相关的研究及案例主题。如针对江西 移动效率管理创新案例中发现的组织二元型特征,则根据二元型和管理创新相关研究构建理 论框架。具体而言,二元型组织存在的

25、基本依据是:探索性学习与开发性学习并非完全对立, 而是存在一定的互补性和协同性。二元性具体表现为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对此分别构建两 类双元型的理论框架。其中, 时间分离性双元源于探索与开发之间动态或时间性转换。结合 实践以及相关研究成果,我们把管理创新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如图 2 所示 ) :(1) 问题识别阶 段,即找出造成组织不满的根本原因;(2) 获取创新知识阶段,即从组织内部和外部获得解 决问题的思路或方法的过程;(3) 结合问题拟定方案阶段,即在获取已有管理实践或知识的 基础上拟定具体创新方案的过程;(4) 实施方案阶段,即实现新管理创新实际价值的过程。 其中,问题识别和结合问题拟定

26、方案阶段偏重开发性学习,旨在针对组织的实际情况进行深 入开发找出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拟定具体方案;获取创新知识阶段偏重探索性学习,旨在以 创新为导向寻找新管理实践;实施阶段将创新任务分配到各部门甚至个人,任务的不同意味 着学习方式的差异,因此表现出开发性与探索性学习协调并进的特点。空间分离性双元强调 同一时间点不同部门或单元开展不同的学习方式,其复杂性更强, 难度也更大。 管理创新的 空间双元性主要针对同一项组织高层面管理创新而言,由于管理创新是一项系统性工程,由 不同的子任务构成,需要不同的部分或单元同时参与,每个部门或单元充当不同的角色,开 展相对差异化的创新活动,有些表现出彻底变革性,而另

27、一些则表现出改进性或提高性,使 得不同部门存在不同的学习方式。为实现空间分离性双元,需要在推行管理创新的过程中实 现差异化与整合、 个体层面与组织层面以及静态观与动态观间的均衡,进而推动管理创新的 实现及其绩效的提升。 图 2 管理创新过程中的时间分离性双元 由于各类管理成果所提供的案例资料只集中对事件的描述,尽管为我们在前期的探 索性案例研究中提供了足够的信息,但开展解释性案例研究仍需获取更为详尽的信息。因此, 根据理论框架, 需要深入企业通过文件法、访谈、 直接观察等方法进一步了解管理创新事件, 获取所需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仍属于探索性案例研究范畴。Gall 等人指出,数据 分析主要

28、有三种方法:解释性分析、结构性分析和反射性分析。其中,解释性分析是通过对 数据的深入考察,找出其中的构造、主题和模式; 结构性分析是通过对数据的考察,确认隐 含在文件、 事件或其他现象背后的模式;反射性分析是一种主观的分析方法,它依赖于研究 者的直觉和判断对数据进行描述。在解释性案例研究中,我们主要采用解释性分析和结构性 分析两种方法,前者用于验证理论框架,后者用于进一步改进或提炼新理论。 深入调查和数据分析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验证理论框架或提出新的理论。通过对江 西移动的深入调查和数据分析,我们分别验证了时间分离性双元和空间分离性双元理论框架。 一方面, 时间分离性双元表现为效率管理从开发到探

29、索再到开发的实现过程中:首先, 管理 者对组织存在的问题进行初步识别,发现江西移动面临企业内部发展需求和外部环境压力两 大挑战,偏重开发性学习;其次,针对组织存在的问题或面临的挑战,管理者对外部已有的 创新实施或方法进行审视,发现效率管理作为战略目标驱动下的一种企业基础性管理工作, 强化全程监控、 刚性量化和柔性响应,注重各模块之间的互相匹配,寻求各组织要素、各环 节、各管理措施以及各种手段、工具的最佳组合,可能成为解决公司现存问题的有效途径, 偏重探索性学习; 第三,江西移动通过构建系统化的诊断体系,得出在流程管理、 绩效管理、 质量管理、风险管理、组织管理和IT 支撑体系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

30、问题,并结合效率管理 理念和方法,拟定包括流程提升、绩效管理、文化管理和知识管理四个方面的创新方案,偏 重开发性学习;最后,根据方案,将创新任务进行分解,落实到企业的各个部门甚至个人, 对各部门或个人提出了不同要求,验证探索性学习与开发性学习协调并进的观点。另一方面, 空间分离性双元则表现为江西移动围绕流程提升、绩效管理、 文化管理和知识管理四个方面 同时展开, 在省公司战略发展部的共同领导下,四者的参与和负责部门不完全一致,学习方 式也存在差异。其中,流程提升工作分别由计划建设部、市场经营部、网络部、财务部、发 展战略部等主要部门分别牵头成立投资计划管理流程、业务流程、 网络运行和维护流程、

31、财 务集中化以及知识管理工作小组,分别负责细化形成相应细分领域的提升举措,绩效管理主 要由人力资源部开展, 文化管理主要由党务工作部执行,知识管理则由发展战略部直接负责。 流程提升和绩效管理偏向开发性学习,即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和提升,而文化管理和知 识管理偏重探索性学习,即强调根本性创新。 (4) 整合形成管理创新理论体系。除了从江西移动效率管理模式创新案例中提出提 升管理创新效力的一个途径构建双元型组织,我们还通过三洋、 海尔以及哈斯曼的服务 创新模式跨案例研究提出中国企业服务创新的一般效力模型,通过浙江吉利集团的特色产品 线利润中心模式创新案例分析提出提升管理创新效力的知识治理路径,通

32、过广州本田的环境 绩效管理模式创新案例分析得出知识源对管理创新的影响等,并分别对相应的途径或理论加 以验证或升华。 针对由不同案例研究得出的相对分散的结论,需加以整合形成管理创新效力 机制理论体系。 类似的, 我们还采用探索性与解释性案例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管理创新影响 因素理论、 过程理论和决策机制理论,分别形成相应的理论体系。在此基础上,将4 个子理 论体系进行进一步整合形成中国特色管理创新理论体系。 4 结论 近年来人们逐渐发现, 许多现代管理理论均通过案例研究从大量的企业管理实践中 总结提炼出来, 而非通过理论推导或统计分析得出。因此, 学术界尤其是工商管理领域学者 对案例研究的呼声日渐

33、高涨。在尝试探索中国特色管理创新理论的过程中,我们发现, 探索 性案例研究与解释性案例研究相结合,即先从管理创新实践出发提炼管理创新理论,然后再 加以佐证, 是该领域较为适宜的研究方法。结合研究实践,我们认为,该研究方法的实现过 程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从而归纳出管理创新研究的一般步骤,旨在指引管理创新领域研究的 同时,为相似的理论研究尤其是具有中国特色管理理论的研究提供一定借鉴。 然而,正如Yin26所提出的,案例研究的归纳不是统计性的而是分析性的,这必 定使归纳带有一定的随意性和主观性。此外, 案例研究还存在这样一些缺陷:简化或夸大一 个情景,容易使读者曲解事物真实的状态,缺乏严谨性和精确性,

34、需投入太多时间和经费, 以及研究结果推广性差33 等。同样,管理创新中的探索性与解释性案例法相结合的方法也 存在类似的问题,尤其在提炼理论过程中随意性和主观性非常明显,因此, 进一步规范案例 研究提升其科学价值成为当务之急。除了采用内部效度、构念效度、 外部效度和信度等标准 规范解释性案例研究以提高其严谨性和科学性以外,更重要的是, 参考扎根理论的方法,借 助比较法抓住研究现象的主要特质,提升自下而上建立实质理论的科学性。 【参考文献】 1Stata, R. Organizational learning-The key to management innovationJ. Sloan Man

35、agement Review, 1989, 63(1): 63-73 2Hamel, G. The why, what and how of management innovation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2006, 84(2): 72-84 3Birkinshaw, J., Hamel, G., Mol, M. J. Management innovation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008, 33(4): 825-845 4Armbrustera, H., Bikfalvib, A., Kinkela, S., et

36、al.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 The challenge of measuring non-technical innovation in large-scale surveysJ. Technovation, 2008, 28(10): 644-657 5Lundvall, B., Skov Kristensen, F. Organizational change, innovation and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as a response to increased competitionC. Working Paper N

37、o. 97-16. Danish Research Unit for Industrial Dynamics: 1997 6European Communities. Innovation in Europe: Results for the EU, Iceland and NorwayR. European Communities. Luxembourg: 2004 7Mol, M. J., Birkinshaw, J. The sources of management innovation: When firms introduce new management practicesJ.

38、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2009, 1: 1-12 8Kimberly, J. R., Evanisko, M. J.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 The influence of individual, organizational, and contextual factors on hospital adoption of technological and administrative innovationsJ. Academic Management Journal, 1981, 24(4): 689-713 9Carol

39、i, E., Van Reenen, J. Skill biased organizational change? Evidence from a panel of British and French establishmentsJ.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2001, 116(4): 1149-1192 10 李燚 . 管理创新中的组织学习M.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 社, 2007 11Chi, W., Freeman, R. B., Kleiner, M. M. Adoption and termination of employee inv

40、olvement programsC. NBER Working Paper. No. 12878, 2007 12Naveh, E., Meilich, O., Marcus, A. The effects of administrative innovation implementation on performance: An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approachJ. Strategic Organization, 2006, 4(3): 275-302 13Sinclair, J. An obstacle to management innovation?

41、Some myths uncovered on multi-union workplaces in IrelandJ. Irish Journal of Management, 2006, 27(1): 33-55 14 夏冬 . 企业所有权结构与组织管理创新对中国企业 的理论与实证分析J.生产力研究, 2006(8) :212-214 15Porter, M. E. On the importance of case researchJ. Case Research Journal, 2006, 26(1): 1-3 16Birkinshaw, J., Mol, M. J. How mana

42、gement innovation happensJ. Sloan Management Review, 2006, 47(4): 81-88 17Teece, D. J. The diffusion of an administrative innovation author(s)J. Management Science, 1980, 26(5): 464-470 18Abrahamson, E. Management fashion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96, 21(1): 254-285 19Anderson, S. W., Young,

43、 S. M. Implementing management innovations, lessons learned from activity based costing in the US automobile industryJ. European Accounting Review, 2002, 11(4): 818-821 20 屈佩明 . 多元价值管理创新J.企业管理, 2007(4) : 48-49 21 李露钢,李露亮. 海尔综合管理创新的典范J 管理 现代化, 2002(4) :60-61 22Nickell, S., Nicolitsas, D., Patterson,

44、M. Does doing badly encourage management innovation?J. Oxford Bulletin of Economics & Statistics, 2001, 63(1): 5-28 23 李子奈,鲁传一 . 管理创新在经济增长中贡献的定量分析 J.清华大学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 2(17) : 25-31 24 王锐兰 . 管理创新的经济学思考J.商业研究, 2003(4) : 25-28 25Yin, R. K. Case study research, design and methodsM. 2nd ed. Beverl

45、y Hills, CA: Sage Publications, 1994 26 欧阳桃花 . 试论工商管理学科的案例研究方法J.南开 管理评论, 2004,7(2) :100-105 27Sanders, P. Phenomenology: A new way of viewing organizational research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82, 79(3): 353-360 28 吴金希,于永达. 浅议管理学中的案例研究方法特 点、方法设计与有效性讨论J.科学学研究, 2004, 22(Supp) :106-111 29Tellis,

46、 W. Application of a case study methodologyJ/OL. The Qualitative Report, 1997, 3(3), http:/www.nova.edu/ssss/QR/QR3-3/tellis2.html 30March, J. G. Exploration and exploitation in organization-al learningJ. Organization Science, 1991, 2(1): 71-87 31Duncan, R. B. The ambidextrous organization: Designing dual structures for innovationM. New York: North Holland, 1976: 167-188 32 刘丽华,杨乃定 . 针对案例研究局限性的案例研究方法操 作过程设计 J.科学管理研究,2005,23(6) :118-1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