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2017年中考化学真题B卷及答案.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5483526 上传时间:2020-05-21 格式:PDF 页数:19 大小:932.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2017年中考化学真题B卷及答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重庆市2017年中考化学真题B卷及答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重庆市2017年中考化学真题B卷及答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重庆市2017年中考化学真题B卷及答案.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重庆市2017年中考化学真题B卷及答案.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庆市2017年中考化学真题B卷及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2017年中考化学真题B卷及答案.pdf(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下列古代文明或工艺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在甲骨上刻文字B指南针指引航海 C用泥土烧制陶瓷D用石块修筑长城 【答案】 C 2使用下列交通工具出行,环境污染最大的是() A氢能源车B共享单车C电动汽车D柴油汽 车 【答案】 D 【解析】 A、氢气燃烧生成的水,生成物无污染;B、共享单 车采用人力,节约能源,无污染;C、电能是二次能源, 使用时不会产生污染;D、柴油是从石油中分离出来的, 燃烧会产生一氧化碳、可吸入颗粒物等污染物,会污染 环境。故选D。 3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 A氮气 B氧气 C稀有气体D水蒸气 【答案】 A 【解析】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占78%、氧 气占

2、 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 它气体和杂质占0.03%。故选 A。 4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加热液体B验纯氢气C滴加液体 DO2验满 【答案】 C 【解析】 A 、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 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正 确;B、氢气验纯的操作是:用排水法收集一试管氢气, 用大拇指堵住管口,管口向下移近火焰,松开拇指,听 到尖锐的爆呜声,说明不纯,声音很小表示氢气较纯, 正确; C、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时,注意胶头滴 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 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错误;D、氧 气验满时

3、,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能伸入 瓶中,正确。故选C。 5下列化学符号表示两个分子的是() A2H B2CO CSO4 2 DSO2 【答案】 B 【解析】 A 、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 子 , 表 示 多 个 该 原 子 , 就 在 其 元 素 符 号 前 加 上 相 6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 A冰水 B碘酒 C食盐水D浓盐酸 【答案】 A 【解析】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A、冰水属于纯净物, 不属于溶液; B、碘酒是碘溶于酒精形成的均一稳定的 混合物,属溶液;C、食盐水是氯化钠溶于水形成的均 一稳定的混合物,属溶液;D、浓盐酸是氯化氢气体溶 于水形成的均一稳定

4、的混合物,属溶液。故选A。 7 加压或降温可将氧气变成液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液氧是一种氧化物 B液氧中的分子停止了运动 C加压使分子间间隙减小 D氧气和液氧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答案】 C 【解析】 A、液氧是液态的氧气,属于单质,错误;B、分子 总是在不断运动的,错误;C、氧气加压降温变成液氧, 是因为加压降温后,氧分子间的间隔变小,正确;D、 氧气与液氧均是由氧分子构成的,错误。故选C。 8自然界的水都不是纯净水,下列有关水的净化的说法不 正确的是() A过滤不能使硬水转化为软水 B净水时活性炭起吸附作用 C蒸馏可将海水淡化 D电解水是一种常用的净水方法 【答案】 D 【解析】 A

5、 、硬水中含有可溶性的钙离子和镁离子,过滤只 能 除 去 难 溶 性 杂 质 , 不 能 除 去 钙 离 子 和 镁 离 子 , 9某工厂制取漂白液的化学原理为: Cl2+2NaOH NaCl+NaClO+H 2O,在该反应中,氯元素 没有呈现出的化合价是() A+2 B+1 C0 D 1 【答案】 A 【解析】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零,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 价的代数和为零。氯气属单质,故Cl 2 中 Cl 的化合价为 0;NaCl 中 Na 元素为 +1 价,故 Cl 的化合价为 1 价; 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钠元素的 化合价为 +1 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 价,设 NaC

6、lO 中 氯元素的化合价为x, 则 (+1) +x+ ( 2) =0, 解得 x=+1 。 故选 A。 10氯化铵( NH4Cl)是 “ 侯氏制碱法 ” 的一种副产品。已知 氯化铵的水溶液显酸性,下列关于氯化铵的说法正确的 是 A氯化铵属于酸B氯化 铵是一种复合肥 C氯化铵与熟石灰混合使用可提高肥效D氯化 铵溶液与硝酸银溶液混合会产生白色沉淀 【答案】 D 【解析】 A 、酸是由氢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是,氯化铵是由 铵根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不属酸,属盐,错误;B、 含有 N、P、K 三种营养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属 复合肥,氯化铵中只含有N 元素,属氮肥,错误;C、 氯化铵与熟石灰混合会生成氨

7、气,会降低肥效,故不能 混合施用,错误;D、氯化铵溶液与硝酸银溶液会反应 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铵,正确。故选D。 11将适量乙醇 (C2H5OH)完全溶解于汽油中可作为汽车燃 料,简称乙醇汽油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使用乙醇汽油可节省石油资源 B静置后乙醇汽油会出现分层现象 C一个乙醇分子由9 个原子构成 D乙醇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4:1 【答案】 B 【解析】 A 、乙醇可以通过粮食发酵制成,使用乙醇汽油能 节约石油资源,正确;B、乙醇( C2H5OH)完全溶解于 汽油中形成溶液,溶液具有均一性与稳定性,静置后乙 醇汽油不会出现分层现象,错误;C、由乙醇的化学式 可知,每个乙醇分子是由

8、2 个碳原子、 6 个氢原子和1 个氧原子,共9 个原子构成的,正确;D、乙醇中碳氢 元素的质量比为(12 2) : (1 6)=4:1,正确。故选 B。 12O2和 CO2总与我们如影随行,下列关于他们的叙述中不 正确的是 AO2 具有助燃性,而CO2 可用来灭火B空 气中 O2 过多无害,而CO2 过多会形成酸雨 C它们都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D自然界 里它们可通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相互转化 【答案】 B 【解析】 A 、氧气具有助燃性,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 支持燃烧,故氧气能做助燃剂,二氧化碳能用于灭火, 正确; B、空气中氧气过多会加快物质的氧化,二氧化 碳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错误;

9、C、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密度 均比空气大,均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正确;C、植 物光合作用能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呼吸作用能将氧 气转化为二氧化碳,正确。故选B。 13化学世界绚丽多彩,下列实验中有关颜色的描述不正确 的是() A硫粉在氧气中燃烧出现蓝紫色火焰 B将铁钉加入到稀硫酸中,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 C对木炭和氧化铜的粉末加强热会出现红色物质 D将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答案】 B 14小王同学往厨房的纯碱中滴加白醋,发现有气体生成。 已知白醋里含3%5%的醋酸( CH3COOH ) ,醋酸与盐 酸的化学性质相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白醋里含有氢离子B生成的气体 是二氧化碳

10、 C白醋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D白醋与纯碱 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 【答案】 D 【解析】酸是由氢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物质,由于它们含 有 相 同 的 氢 离 子 , 故 化 学 性 质 相 似 。 A 、 醋 酸 属 15下列相关实验方法能达到目的是() 选 项 实验目的实验方法 A 鉴别稀硫酸和硫酸钠溶 液 滴加酚酞 B 鉴别氢气和甲烷点燃,火焰上罩一个冷而 干燥的烧杯 C 除去 KCl 固体中的 MnO2 溶解、过滤和蒸发 D 除去 NaCl 溶液中少量 的 Na2CO3 加入足量的石灰水,过滤 AA BB CC DD 【答案】 C 【解析】 A 、稀硫酸和硫酸钠溶液分别显酸性、中性,均能 使

11、酚酞溶液显无色,不能鉴别,错误;B、氢气和甲烷 燃烧均能生成水蒸气,点燃,火焰上罩一个冷而干燥的 烧杯,烧杯内壁上均出现水雾,不能鉴别,错误;C、 KCl易溶于水, MnO 2 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 滤、蒸发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正确;D、除杂质的要 求是:要把杂质除去,但不能除去了需要的物质,更不 能带入新的杂质。 Na2CO3能与足量的石灰水反应生成碳 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氢 氧化钠,不符合除杂原则,错误。故选C。 16 已知 FeCl3也可以催化H2O2的分解,现向一定量的H2O2 溶液中滴入几滴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FeCl3溶液,充分 反应(忽略水的挥发)

12、 下列图象正确的是() A B CD 【答案】 B 【解析】 A、向一定量的H2O2溶液中滴入几滴一定溶质质量 分数的FeCl3溶液,过氧化氢分解为氧气和水,完全反 应后,氧气质量不再变化,错误;B、过氧化氢分解为 氧气和水,溶剂质量增加,完全反应后,溶剂质量不再 变化,正确; C、过氧化氢分解为氧气和水,过氧化氢 的质量分数减小,完全反应后,过氧化氢的质量为0, 质量分数为0,错误; D、FeCl3是催化剂,反应前后质 量不变,过氧化氢分解为氧气和水,溶液质量减小, FeCl3 的质量分数变大,错误。故选B。 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5 个小题,共20 分) 17 (3 分)如图是某品牌矿泉水

13、的标签,回答下列问题。 (1)钙、镁和钾等指的是_(填序号)。 A分子B原子C元素 (2)已知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则 Mg 2+的质子 数为 _。 (3)已知偏硅酸的化学式为H2SiO3,则偏硅酸钙的化学 式为 _。 【答案】(1)C; (2)12; (3)CaSiO3. 【解析】 (1)在日常生活常接触到物品上的氟” 、“ 钙” 等指的 均 是 元 素 , 故 选C ; ( 2 ) 由 镁 原 子 的 结 构 示 意 式的写法:正价在左,负价在右,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 0 的原则,可知偏硅酸钙的化学式为CaSiO3 。 18.(4 分)今年 5 月在北京召开了“ 一带一路 ” 高峰论坛会,

14、新丝绸之路又一次使我国的悠久文化、先进技术走向世 界 (1)古代丝绸之路中的“ 丝” 指的是蚕丝,蚕丝的化学成 分与动物毛发相似,则蚕丝富含(填序号) A无机盐B蛋白质C糖类D维生素 (2)黑火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它由硝酸钾、 硫黄和木炭等组成 黑火药中至少含有种元 素,黑火药爆炸时发生的反应为: S+2KNO3+3CX+3CO2+N 2 ,则 X 的化学式 为 (3)我国的高铁技术世界领先高铁钢轨采用铝和氧化 铁在高温下发生置换反应实现无缝焊接,该反应的化 学方程式为 【答案】 (1)B; (2)五;K2S; (3)2Al+Fe 2O3 高温 2Fe+Al 2O3 【解析】(1)动物

15、毛发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蚕丝的化学成分 与动物毛发相似,故蚕丝中富含蛋白质,故选B; 19 (4 分)我国自行研发的大型客机C919 于今年 5 月成功 试飞,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选用铝合金做飞机机身而不选用纯铝,主要原因是 铝合金硬度和强度_(填 “ 大于 ” 或“ 小于 ” ) 纯铝。 (2)飞机所用的下列材料属于合成材料的是_(填 序号) 。 A 塑料扶手B 纯羊毛毯C 真 皮座套D铜制扣件 (3)飞机上的镀铬铁制品能防锈蚀,其防锈原理是阻止 了铁与 _接触。 (4)若要验证飞机材料中的Fe、Cu 和 Al 的金属活动性 顺序,只需一种试剂直接与上述三种金属反应就能达 到目的,

16、该试剂是_(填序号)。 A硫酸铝溶液B硫酸亚铁溶液 C硫酸铜溶液 【答案】(1)大于;(2)A ; (3)氧气和水;(4)B 【解析】(1)合金与纯金属相比,其硬度更大、强度更高、 抗腐蚀性能更强; (2)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纤维 和合成橡胶。 A 、属合成材料;B、属天然高分子材料; C、属天然高分子材料;D、属金属材料。故选A; (3) 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水、氧气同时接触,防止铁生锈的 原理就是破坏铁生锈的条件, 20 (4 分)张老师在讲授溶液时,用固体M 做了如下实验, 图一中甲、乙、丙、丁是充分搅拌后静置的现象,请回 答相关问题(忽略水的挥发): (1)上述烧杯中,溶液质量最大的

17、是(填序号) (2)上述实验可以判断物质M 的溶解度曲线是图二对应 的(填序号) (3)甲、乙、丙烧杯中的溶液一定呈饱和状态的是 (填序号) (4)根据下图,若要使丁烧杯中的溶液恰好达到饱和状 态,还需要加入g 的 M 固体 【答案】(1)丁;(2)A; (3)乙; (4)8 【解析】(1)通过分析烧杯中固体溶解的现象,甲烧杯中的 溶质是 5g,乙烧杯中的溶质小于10g,丙烧杯中的溶质 是 10g,丁烧杯中的溶质是15g,所以溶液质量最大的 是丁; (2)30时,丙烧杯中50g 水溶解固体15g 后, 没有固体剩余,所以M 物质的溶解度在30时,大于 或等于 30g,所以判断物质M 的溶解度曲

18、线是图二对应 的 A; (3)甲、丙的烧杯底部没有固体剩余,所以可能是 饱和溶液,乙烧杯底部有固体剩余,所以一定是饱和溶液; (4)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30时, M 物质的溶 解度是46g,所以要使丁烧杯中的溶液恰好达到饱和状 态,还需要加入M 固体的质量是:23g15g=8g 。 21( 5 分)2017 年“ 全国生态文化村” 遴选工作已启动。为 了保护环境,我市某村办企业,需对含硫酸的废水处理 呈中性后排放。 (1)若用 pH 试纸检测废水,其pH _(填 “ ”“” 或 “=”7),若要达到排放标准,可以向废 水里加入 _(填序号)。 A氯化钠B氯化钡C生石灰 (2)某同学欲利用该

19、村的赤铁矿(杂质不溶于水,也不 与酸反应)来处理废水,并制取红色颜料(Fe2O3) 从而变废为宝。 他设计了如下方案, 试回答相关问题。 溶液 A 中一定含有的金属阳离子是_ (填符号), 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反应是分解反 应,另外一种产物的名称是_(已知:不溶于水 的碱受热易分解为两种氧化物,且化合价不变)。 【答案】 (1);C; (2)Fe 3+ ; Fe2(SO4)3+6NaOH=2Fe(OH) 3+3Na2SO4;水 【解析】(1)硫酸呈酸性, pH7;若要使废液呈中性,那么 要 加 入 碱 进 行 中 和 。 A 、 氯 化 钠 不 能 与 硫 酸 反 化合价不变 ” ,故氧化

20、铁受热分解生成的是氧化铁和水。 三、实验题(本大题包括2 个小题,共11 分) 22( 5 分)“ 对比实验 ” 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根据以下 实验回答问题。 (l)图 A 中,可观察到 _(填火焰的名称)处的火 柴炭化最明显。 (2)图 B 中_(填 “ 左” 或“ 右” )边试管发烫。 (3)从图 C 中可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发生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4)图 D 中打开可乐的瓶塞,可观察到大量气泡冒出,说明气体的溶解度 与_有关。 【答案】( 1)外焰;(2)左;(3)温度达到着火点; 4P+5O2 点燃 2P2O5; (4)压强(气压)。 【解析】(1)酒精灯外焰的温度最高,

21、故可观察到外焰处的 火 柴 炭 化 最 明 显 ;( 2 ) 氢 氧 化 钠 固 体 溶 于 水 放 23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装置,用于实验室制取CO2 并对它的部分性质进行探究,按要求答题。 (1)仪器 m 的名称是 _,图 A 中发生反应的化 学方程式为 _。 (2)若要图 B 中的两个气球悬浮在空气中,则气体甲可 能是 _(填序号)。 A空气b氧气c氢气 (3)往图 C 中的试管通入CO2,当出现 _现象, 表明石灰水的溶质刚好完全沉淀。 (4)向图 D 中的塑料软瓶中倒入一定量的NaOH 溶液, 迅速拧紧瓶盖,振荡,可观察到瓶子变瘪。若使塑料 软瓶恢复原状,可用注射器向瓶中注入过量

22、的 _(填试剂名称)充分反应即可,反应完成 后瓶中溶液的溶质是_(填化学式)。 【答案】(1)锥形瓶; CaCO3+2HCl=CaCl 2+H2O+CO2 ; (2)c; (3)红色恰好消失; (4)盐酸(或硫酸) ; NaCl 和 HCl 。 【解析】 (1)由图可知仪器m 是锥形瓶; A 装置用于制取二 氧化碳,实验室用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 氧化碳,同时还生成了氯化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表示为 CaCO3+2HCl=CaCl 2+H2O+CO2 ; (2)若要图 B 中的两个气球悬浮在空气中,那么气体甲的密度一定要 比空气的密度小,故选c; (4)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 应生

23、成碳酸钠和水,要使塑料软瓶恢复原状,可用注射 器向瓶中注入过量的稀盐酸或稀硫酸:碳酸钠能与稀盐 酸或稀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若加入的是稀盐酸,稀 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由于加 入的稀盐酸是过滤的,故反应后瓶内溶液中的溶质有两 种:NaCl 和 HCl。 四、计算题(本大题包括l 个小题,共7 分) 24( 7 分)波尔多液是一种运用广泛的农药,由熟石灰和 硫酸铜配制而成。某工厂用以下反应: 2Cu+O2+2H2SO4=2CuSO4+2H2O 来生产硫酸铜,若要制 得 80kg 硫酸铜。试计算: (1)硫酸铜中 _(填符号)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2)若恰好消耗稀硫酸的质最是

24、400kg,则该稀硫酸溶 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3)上述过程中,所得硫酸铜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多少?(计算结果精确到0.1%) 【答案】(1)S; (2)12.25%; (3)18.2% 【解析】(1)由硫酸铜的化学式可知,由于硫原子的相对原 子质量最小,故硫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硫元素表示为 S; (2)利用化学方程式,根据硫酸与硫酸铜反应的质 量比即可计算出硫酸的质量。 设硫酸的质量为x;参加反应的铜的质量为y,参加反 应的氧气的质量为z; 2Cu + O2 + 2H2SO4 = 2CuSO4 + 2H2O 128 32 196 320 yzX 80kg 196 32080 x kg x=49kg 该稀硫酸溶质的质量分数= 49 100% 400 kg kg 12.25% ; (3) 128 32080 y kg y=32kg 32 32080 z kg z=8kg 反应后溶液的质量=32kg+8kg+400kg=440kg 所得硫酸铜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80 100% 440 kg kg 18.2% 答:硫酸铜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若恰好消耗稀硫 酸的质最是400kg,则该稀硫酸溶质的质量分数是12.25% ; 上述过程中,所得硫酸铜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18.2%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