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2017年中考历史真题B卷及答案.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5483528 上传时间:2020-05-21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907.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2017年中考历史真题B卷及答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重庆市2017年中考历史真题B卷及答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重庆市2017年中考历史真题B卷及答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重庆市2017年中考历史真题B卷及答案.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重庆市2017年中考历史真题B卷及答案.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庆市2017年中考历史真题B卷及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2017年中考历史真题B卷及答案.pdf(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历史试题( B 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第 1 页 共 1 页 重庆市 2017 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暨普通高中招生考试 历史试题( B卷) (开卷本卷共五个大题,满分 50 分,与思想品德学科共用90 分钟) 注意事项: 1. 试题的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不得在试卷上直接作答。 2. 作答前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3. 考试结束,由监考人员将试题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 小题,每小题1 分,共 15 分。在备选答 案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按答题卡的要求作答。 1. 工程的修建都有一定目的和功效。秦朝修筑长城是为了 A.军事防御 B.抑制商贸 C.便利交通 D.宣

2、示国威 2. 文物是研究历史的重要实证。右图所示文物, 反映的基恩史实是 A.汉代学校的兴办 B.张骞奉命出使西域 C. 司马迁采访史迹 D.西域政权使者 到长安 3.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因和重要载体。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商周时期人们把汉字铸在青铜器上 机密 2017 年 6 月 13 日 16:00 前 历史试题( B 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第 2 页 共 1 页 B. 秦始皇下令将小篆作为全国通用字体 C. 西汉时期汉字的主要书写材料变为纸张 D. 王羲之的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4. 宋代时期,重庆经济获得发展。既是荔枝重要产地、造船中心, 又是物资集散地的是 A.渝州

3、 B.合州 C.昌州 D.南平军 5. 对历史史实进行比较,是提高学习效果的一种方式。南京条约 与马关条约相比,内容都涉及 割地赔款开埠通商 投资办厂 A. B. C. D. 6. 据载: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被蔡元培先生所获悉,他于5 月 2 日 将此消息告诉北大学生5 月 3 日晚,北大全体学生和其他北 京高校的学生举行动员大会,提出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 材料描述的是中国近代一场著名运动的情景,这场运动 A. 是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B.是反帝反封建 的爱国运动 C. 斗争主力始终是无产阶级 D.终被北洋政府 镇压而失败 7. 某班同学在筹办历史手抄报活动,准备宣传重庆人民在抗战期间 历史试

4、题( B 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第 3 页 共 1 页 节衣缩食、捐款捐物支持抗战的事迹。为突出这一主题,他们应 该使用的图片是 A B C D 8. 了解历史时序是历史学习的基本目标。下列历史事件,按事件先 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叶挺独立团夺 取汀泗桥 台儿庄战役的胜利红一方面军到 达吴起镇 A. B. C. D. 9. 右图为毛泽东赴重庆进行和平谈判时与蒋介石的合 影。此次谈判, 国共双方代表在重庆签订“双十协定” 的地点是 A. 桂园 B. 较场口 C. 林园 D.沧白堂 10. 在历史学习中, 我们应学会区分历史史实和历史结论。下列各项 中,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历史试题(

5、 B 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第 4 页 共 1 页 A. 北魏孝文帝让鲜卑族改用汉姓,改穿汉服 B. 秋收起义后毛泽东率军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C. 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D.1950年我国开始在新解放区开展土地改革运动 11. 从 1984 年到 2013 年底,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 收入增长了38 倍;农民人均收入增长了21 倍。材料直接反映出 少数民族地区 A. 实行了彻底的民主改革 B.实行了民族 区域自治制度 C. 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 D.进行了农村和 城市的经济改革 12.1844年,世界近代史上一位著名人士给他朋友写信说:“我已 阅读了大量

6、的农艺和园艺方面的书,从未停止过搜集事实。终于 来了一点光明,我几乎确信物种并不是永远不变的。”这位著名 人士应该是 A.牛顿 B.达尔文 C.伏尔泰 D.爱因斯坦 13. 文学艺术是社会经济、政治的反映,是一个时代 最容易植入人们心灵的文化成果。下列文化成果属 于右图所示人物、被誉为“俄国革命的镜子”的文 化巨匠创作的是 战争与和平复 历史试题( B 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第 5 页 共 1 页 活 英雄交响曲安娜卡列尼 娜 A. B. C. D. 14.20世纪中期以来,社会主义国家通过改革生产关系、以图发展 社会生产力的努力,成为世界历史的重要内容。下列对有关国家 经济改革的叙述,正确的

7、是 A. 各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早于农村改革 B. 匈牙利改革没有触及计划经济管理体制 C. 苏联的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卓著的成效 D. 中国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15. 历史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下列史实的搭配, 不具有 直接 因果联系的是 A. 魏晋南北朝北方人民的南迁南方经济的初步开发 B. 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的形成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C. 十月革命的胜利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 D. 雅尔塔会议的召开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5 小题,每小题1 分,共 5 分。 阅读以下材料后判断: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看重医学,就在于医学的治病救人与 其提倡的

8、“仁爱”思想相吻合。如东汉“医圣”张仲景在伤寒杂 历史试题( B 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第 6 页 共 1 页 病论中说: “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 这包含着孔子的“仁爱”思想。医学成了科学知识(知)和伦理道 德(仁)合一的学科,行医就成了仁知合一的化身,对医学知识的 精益求精就是有仁德的表现。 古代中国以小农经济为主体,农业的繁荣和儒家憧憬的 “仁政”、 “德政”息息相关。儒学把农业和仁政相联系的“重农”思想,使 古代农学也成了仁知合一的学科。在古代农学发展史上,北朝贾思 勰所著齐民要术是古代农学体系形成的标志,其内容丰富,吸 取了儒家经典中大量有关农学方面的思想。 儒家

9、具有“知天命”(探求天体运行规律)的传统。“知天命” 需要以历法为中心的精确计算;同时,“知天命”还使数学工具化, 成为官员处理政务的重要手段。作为我国古代数学体系形成标志的 九章算术,主要是以官员解决政务中的实际数学问题为主要内 容,它共分方田(田亩面积的计算)、均输(确定摊派税收和民工 的比例)等九章。 摘编自孙军红论中国古代科技的儒学化特征 以下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 “A”;违背了以上材料所表达的意思,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 “B”;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C”。 16.伤寒杂病论齐民要术都是同一朝代的科技著作。 17.古代中国医学、农学

10、都是仁知合一的学科,与入学吻合。 18.九章算术的许多内容在世界上是最早的,具有重要地位。 7 页 共 1 页 19.古代农学、数学的发展,与当时的社会政治没有直接联系。 20.中国古代科技发展受儒学的影响巨大,蕴含着许多优秀的思想。 三、填图题:本大题共2 小题,第 21 题 2 分,第 22 题 3 分,共 5 分。 21.观察右边三国鼎立 形势图,请将下列 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 填入答题卡图中对应 的方框内。( 2 分) A.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的决定性战役发生 地点:赤壁 B.吴国派卫温率船队到达的地方:夷洲 22.(1)观察左图,请 将下列地区的英文字母 代号填入答题卡图中对 历史试题(

11、 B 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第 8 页 共 1 页 应的方框内。(2 分) A.阿古柏占据的地区 B.1871 年俄军占领的地区 (2)仔细观察加注横线的图例,据此概括它所反映出的左宗棠能够 收复新疆的原因。(1 分) 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 小题,第 23 题 6 分,第 24 题 7 分, 共 13 分。 2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九一八事变后,在东北三省,除各种抗日义勇军外,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依靠群众,直接同日本侵略者进行了 极其艰苦的斗争。中共满洲省委指示各地党组织,加强与抗日义勇 军的联系, 并组织党领导下的抗日武装。从 1932 年起, 先后组织了 由汉、满、朝鲜、

12、蒙古、回等民族的爱国志士参加的十余支抗日游 击队。执行民族革命统一战线的策略,党组织主动地争取团结 各种抗日力量,收编和改造各种义勇军。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上册) 历史试题( B 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第 9 页 共 1 页 材料二中国的抗日战争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 中国战场是抗击法西斯侵略时间最长(19311945 年)的战场。中 国作为抵抗日本法西斯侵略的主战场,在长达 10 年以上的时间里单 独抵御了穷凶恶极的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牵制了日军主力,扼制了 日军北进,推迟了日军南下,有力地支援了欧洲、东南亚和太平洋 战场。 刘宗绪、黄安年世界近代现代历史专题30

13、讲 材料三中华民族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和推进建立的以国共 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高举爱国主义大旗,彻底 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殖民奴役中国的图谋。 姜廷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 概要指出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地区的抗战活动。(2 分) (2)根据材料二, 指出中国战场有力地支援了欧洲、东南亚和太平 洋战场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欧洲战场和太平洋战场开 始的标志性事件分别是什么?(3 分) (3)综合上述三则材料,谈谈你的认识。(1 分) 24.阅读下列材料: 历史试题( B 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第 10 页 共 1 页 材料一中国对外贸易货物进

14、出口总额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官网 最初,中国方面大量进口原材料,如农产品(主要是谷物)、 合成纤维、木材、化学品。但后来,当中国的农业生产能够自给自 足时,进口的重点转向了工业机械、制成品、技术、办公室设备、 商用飞机。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材料二从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先前倡导计划经济的国家纷 纷推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加入二战以来美国主导构建的全球经济 治理体系,全球化获得了加速发展随着新兴经济体的发展和中 国话语权的增强,新一轮全球化将以均衡、包容发展为要义。 摘编自陈建奇如何应对逆全球化浪潮 材料三“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15、 世纪海上 丝绸之路”的简称)作为古丝绸之路的现代复兴,它继承和弘扬了 “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 它是中国全方位开放的结果,是包容性全球化的必然要求,标志着 中国从参与全球化到塑造全球化的态势转变。 王义桅论“一带一路”的历史超越与传承 请回答: 时间(年)1978 1982 1985 1987 1989 1991 进出口总额(亿 元) 355 771.3 2066. 7 3084. 2 4155. 9 7225. 8 历史试题( B 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第 11 页 共 1 页 (1)根据材料一,归纳1978 年中国对外贸易的特点。(2 分) (2) 根据

16、材料二,指出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全球化加速发展的原因,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政治背景。(2 分) (3)根据材料三, 指出我国 “塑造全球化” 的表现。 综合以上材料, 概括我国能改变在全球化中所处地位的条件。(3 分)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2 小题,每小题6 分,共 12 分。 25.唯物史观认为, 经济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基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下列图片所示, 是考古工作者发掘出来的战国时期的文物。它 们证实了我国农业生产上怎样的基本史实?生产力的进步导致 原有的土地所有制不适应时代发展,对此,商鞅在变法中采取 了什么措施?(3 分) 鼻子套圆环的青铜牛尊铁 锄范 (2)全国抗战

17、时期, 大后方的重庆成为中国经济的脊梁,为抗战提 供了重要的物质保障。请举例说明抗战时期重庆是全国的工业 历史试题( B 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第 12 页 共 1 页 中心和金融中心。(2 分) (3)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为控制西欧、 对抗苏联和称霸世 界,在西欧推行了什么经济政策?(1 分) 26.创新是引领时代和事业前行的不竭动力。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秦皇汉武缔造了秦汉帝国的辉煌,实现了秦汉大一统局面。请 分别举出他们为加强中央集权而创新的地方治理措施。(2 分) (2)社会主义建设是一项伟大的创新实践。列宁说:“我们在夺取 政权后便知道,不存在将资本主义制度具体改造成社会主

18、义制 度的现成方法。我不知道哪位社会主义者处理过这些问 题。我们必将根据实验作出判断。”20 世纪 20 年代初, 列宁领导苏俄进行了怎样的“实验”?它实施的经济效果如何? (2 分) (3)“一国两制”的构想,是中国共产党在推进祖国统一大业中 所展现的创新智慧。请指出“一国两制”中的“一国”是指 历史试题( B 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第 13 页 共 1 页 什么?举例说明这一构想在实践中已结出了怎样的硕果?(2 分) 重庆市 2017 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暨普通高中招生考试 历史试题( B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一、选择题:每小题1 分,共 15 分。 题 号 1 2 3 4 5 6 7

19、8 9 10 11 1 2 1 3 14 1 5 答 案 A A C B A B D C A C C B B D D 二、判断题:每小题1 分,共 5 分。 16.B 17.A 18.C 19.B 20.A 三、填图题:第21 题 2 分,第 22 题 3 分,共 5 分。 21.上框 A;下框 B。( 2 分) 22.(1)左框 B;右框 A。( 2 分)(2)得到新疆各族人 民的支持。( 1 分) 四、材料分析题:第23 题 6 分,第 24 题 7 分,共 13 分。 23.(1)组织和领导抗日武装,直接同日本侵略者进行斗争;实行 民族革命统一战线策略,主动争取团结各种抗日力量。(2 分

20、) (2)表现:牵制了日军主力,扼制了日军北进,推迟了日军南 下。( 1 分) 历史试题( B 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第 14 页 共 1 页 标志性事件:欧洲战场:德国突袭波兰;太平洋战场:日本 偷袭珍珠港。(2 分) (3)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贡献;中国共产党是团结 抗战的中流砥柱,是抗战胜利的决定性力量。(1 分。答出 其中一点或意思相近即可得分。其他符合题意的答案均可得 分,但总分不得超过1 分。) 24.(1)特点:中外贸易额急速增长;中国由大量进口原材料到重 点进口技术和工业成品。(2 分) (2)原因:先前倡导计划

21、经济的国家纷纷推行市场经济体制改 革,加入美国为主导构建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1 分) 背景:两极格局崩溃。(1 分) (3)表现:提出“一带一路倡议。”(1 分) 条件:中国经济的发展;话语权的增强;吸取历史经验, 继承和弘扬丝绸之路精神。(2 分。答出 其中两点即可) 五、简答题:每小题6 分,共 12 分。 25.(1)史实:战国时期已经采用牛耕,使用铁器。(2 分) 措施:废除土地国有制,国家承认土地私有。(1 分) (2)工业中心:重庆是大后方唯一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工业区, 集中了我国抗战时工业经济的命脉;到 1944 年 6 月底,重 庆的工厂和产业工人占大后方工厂数和工人数的1/2

22、。( 1 分。答出其中一点即可。其它符合题意的答案均可得分, 历史试题( B 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第 15 页 共 1 页 但总分不得超过1 分。) 金融中心:除四大家族控制的中国、中央、交通、农民等 四大银行设在重庆外, 其它省市的一些银行也集中在重庆; 到 1943 年 10 月,重庆的银行、钱庄多达162 家。(1 分。 答出其中一点即可。其它符合题意的答案均可得分,但总 分不得超过1 分。) (3)马歇尔计划(或欧洲复兴计划)。(1 分) 26.(1)秦始皇:推行郡县制;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要求诸 王把封地再分给自己的子弟,建立侯国, 后削夺王侯资格, 解决王国问题。(2 分) (2)实验:新经济政策。(1 分)效果:促进了国民经济 的恢复和发展。(1 分) (3)一国:一个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1 分) 硕果:香港、澳门顺利回归祖国。(1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