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2019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pdf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5485937 上传时间:2020-05-22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341.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人教版2019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最新人教版2019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最新人教版2019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最新人教版2019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最新人教版2019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人教版2019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人教版2019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 2019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高二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 小题,每小题3 分,共 42 分。 ) 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爱因斯坦在光的粒子性的基础上,建立了光电效应方程 B.康普顿效应表明光子只具有能量,不具有动量 C.德布罗意指出微观粒子的动量越大,其对应的波长就越短 D.卢瑟福根据 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2. 物理学家通过对实验的深入观察和研究,获得正确的科学认知,推动物理学的发展,下列 说法符合事实的是() A.库仑通过一系列实验证实了麦克斯韦关于光的电磁理论 B.查德威克用 粒子轰击 N 获得反冲核 O,发现了中子 C.贝克勒尔发现的天然

2、放射性向下,说明原子核有复杂结构 D.波尔利用氢原子能级量子化解释了氢原子光谱,从而创建了量子力学 3. 如图所示, 质量为 0.5kg 的小球在距离车底面高20m处以一定的初速度向左平抛,落在以 7.5m/s速度沿光滑水平面向右匀速行驶的敞篷小车中,车底涂有一层油泥,车与油泥的总 质量为 4kg,设小球在落到车底前瞬时速度是25m/s,g取 10m/s 2,则当小球与小车相对静 止时,小车的速度是() A. 5 m/s B. 4 m/s C. 8.5 m/s D. 9.5 m/s 4. 原子能资源的综合利用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发展方向,我国在综合利用原子能方面进展较 快,目前我国核电站已建成9

3、座、正在建设的3 座、即将开建的有4 座届时将较好地改变 我国能源结构对有关原子核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源于重核裂变 B. 衰变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成质子时所产生的 2 C.X 射线是处于激发态的原子核辐射出来的 D.核力是强相互作用的一种表现,在原子核内核力与库仑力差不多大 5. 如图所示,直线a 和曲线 b 分别是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a 和 b 的位置 - 时间( x-t ) 图线。由图可知() x t 0 t1 t2 a b A在 t1时刻,两车速度相等 B在 t2时刻, a、 b 两车运动方向相同 C在 t1到 t2这段时间内, b 车的速率先

4、减小后增大 D在 t1到 t2这段时间内, b 车的速率一直比a 车大 6. 一个物体以初速度v0沿光滑斜面向上运动,其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在 连续两段时间m和n内对应面积均为S,则经过b时刻的速度大小为() A. mn S mn B. 22 mn mnS mn C. 22 mnS mn mn D. 22 mnS mn 7. 如图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图。现有大量处于n3 激发态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A. 氢原子由n 3 跃迁到 n2 能级时,其核外电子的动能将减小 B. 这些氢原子总共可辐射出三种不同频率的光 3 C. 这些氢原子跃迁时辐射出光子能量的最大值

5、为10.2 ev D. 氢原子由n 3 跃迁到 n1 产生的光照射逸出功为6.34eV 的金属铂能发生光电效应 8. 如图所示,光滑圆形管道固定在竖直面内,直径略小于管道内径可视为质点的小球A、B 质量分别为mA、mB,A球从管道最高处由静止开始沿管道下滑,与静止于管道最低处的B球 相碰,碰后A、B球均能刚好到达与管道圆心O等高处,关于两小球质量比值 A B m m 的说法正 确的是() A. 21 A B m m B. 21 A B m m C. 1 A B m m D. 2 A B m m 9. 如图所示, 质量为 M的楔形物体静止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其斜面光滑且足够长,与水平 方向的夹角

6、为。一个质量为m的小物块从斜面底端沿斜面向上以初速度 0 v开始运动,当 小物块沿斜面向上运动到最高点时,速度大小为v,距地面高度为h,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 的是() A. 0 mvMm v B. 0cos mvMm v C. 2 0 1 sin 2 mghm v D. 22 0 11 ) 22 mghMm vmv( 10. 我国首次使用核电池随“嫦娥三号”软着陆月球,并用于嫦娥三号的着陆器和月球车上, 核电池是通过半导体换能器,将放射性同位素衰变过程中释放出的能量转变为电能嫦娥三 号采用放射性同位素 94 239Pu,静止的 94 239Pu 衰变为铀核 92 235U和 粒子,并放出频率为

7、v 的 4 光子,已知 94 239Pu、 92 235U和 粒子的质量分别为 mPu、mU、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94 239Pu的衰变方程为2392354 94922 PuUHe B. 此核反应过程中质量亏损为m=m PumUm C. 释放出的 光子的能量为(mPumUm)c 2 D. 反应后92 235U和 粒子结合能之和比 94 239Pu的结合能大 11. 把皮球从地面以某一初速度竖直上抛,经过一段时间后皮球又落回抛出点,上升最大高 度的一半处记为A点。 以地面为零势能面。 设运动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大小与速率成正比, 则() A. 皮球下降过程中重力势能与动能相等的位置在A

8、点下方 B. 皮球上升过程中重力的冲量大于下降过程中重力的冲量 C. 皮球上升过程与下降过程空气阻力的冲量大小相等 D. 皮球上升过程中的克服重力做功大于下降过程中重力做功 12. 随着空气质量的恶化,雾霾天气现象增多,危害加重。雾和霾相同之处都是视成障碍物 会使有效水平能见度减小从而带来行车安全隐患。在一大雾天,一辆小汽车以30 m/s 的速 度匀速行驶在高速公路上,突然发现正前方30 m处有一辆大卡车以10 m/s 的速度同方向匀 速行驶,小汽车紧急刹车,刹车过程中刹车失灵。如图所示,图线a、 b 分别为小汽车和大 卡车的 vt 图象(忽略刹车反应时间),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因刹车

9、失灵前小汽车已减速,故不会发生追尾事故 B. 在 t 3 s 时发生追尾事故 C. 在 t 5 s 时发生追尾事故 D. 若紧急刹车时两车相距40m ,则不会发生追尾事故且两车最近时相距5m 1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布朗运动虽不是分子运动,但它证明了组成固体颗粒的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B.液体表面分子间距离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的距离 C.扩散现象可以在液体、气体中进行,不能在固体中发生 5 D.随着分子间距增大,分子间引力和斥力均减小,分子势能不一定减小 E.气体体积不变时,温度越高,单位时间内容器壁单位面积受到气体分子撞击的次数越多 14.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一定质量的理想

10、气体的内能随着温度升高一定增大 B. 第一类永动机和第二类永动机研制失败的原因是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 C. 当分子间距rr 0时,分子间的引力随着分子间距的增大而增大,分子间的斥力随着分子 间距的增大而减小,所以分子力表现为引力 D. 大雾天气学生感觉到教室潮湿,说明教室内的相对湿度较大 E. 一定质量的单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分子势能一定是增大的 二、实验题(本大题共2 小题,共14 分。) 15. 用半径相同的小球1 和小球 2 的碰撞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装置如图14 所示,斜槽与 水平槽圆滑连接。安装好实验装置,在地上铺一张白纸,白纸上铺放复写纸,记下重锤线所 指的位置O。接下来的实验步骤如下

11、: 步骤 1:不放小球2,让小球1 从斜槽上A点由静止滚下,并落在地面上。重复多次, 用尽可能小的圆,把小球的所有落点圈在里面,其圆心就是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 步骤 2:把小球2 放在斜槽前端边缘位置B,让小球 1 从A点由静止滚下,使它们碰 撞。重复多次,并使用与步骤1同样的方法分别标出碰撞后两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 步骤 3:用刻度尺分别测量三个落地点的平均位置M、P、N离O点的距离,即线段 OM、OP、ON的长度。 对于上述实验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 A实验过程中,白纸可以移动,复写纸不能移动 B小球 1的质量应大于小球2 的质量 C应使小球每次从斜槽上相同的位置自由滚下 6 D斜槽轨道

12、必须光滑 本实验除需测量线段OM、OP、ON的长度外,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_。 A小球 1 和小球 2 的质量m1、m2 B小球 1 和小球 2 的半径r CA、B两点间的高度差h1 DB点离地面的高度h2 入射球a的质量为m1,被碰球b的质量为m2,各小球的落地点如上图所示,下列关于这个 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_) A轨道末端必须水平 B实验中必须测量两个小球的直径 C 要验证的表达式是m1m1m2 D 要验证的表达式是m1m1m2 完成上述实验后,某实验小组对上述装置进行了改造,如图所示。 在水平槽末端与水平地 面间放置了一个斜面,斜面的顶点与水平槽等高且无缝连接。使小球 1 仍从斜槽上A点

13、由静 止滚下,重复实验步骤1 和 2 的操作,得到两球落在斜面上的平均落点M、P、N。用 刻度尺测量斜面顶点到M、P、N三点的距离分别为L1、L2、L3。则验证两球碰撞过程 中动量守恒的表达式为_(用所测物理量的字母表示)。 16. 利用图 (a) 所示的装置测量滑块运动的加速度,将木板水平固定在桌面上,光电门 A固定 在木板上靠近物块处,光电门 B的位置可移动, 利用一根压缩的短弹簧来弹开带有遮光片的 滑块实验步骤如下: 7 (1)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片的宽度d,其示数如图(b)所示, d=_cm; (2)两个光电门同时连接计时器,让滑块从O位置弹开并沿木板向右滑动,用计时器记录 遮光片从光电

14、门A 运动至 B所用的时间t ,再用米尺测量A、B 之间的距离s则 s t 表示滑 块在 A至 B段的 _的大小; (3)保持光电门A的位置不动,逐步改变光电门B的位置,每次都使滑块从O位置弹开, 用计时器记录每次相应的t 值,并用米尺测量A 、B 之间相应的距离s每次实验重复几次 测量后取平均值,这样可以减少实验的_误差(填“偶然”或“系统”); (4)若用 s t t 图象处理数据,所得图象如图(c)所示,该图线在 s t 轴上的截距表示滑块 经过 _速度的大小;用作图法算出滑块运动的加速度a= _ 2 /ms (保留2 位有 效数字)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4 小题,共44 分。) 17.

15、(本小题共10 分) 如图所示的A、B两个物体,距地面高度为45m ,A物体因在运动过 程中阻力不计,其加速度为自由落体加速度g=10m/s 2,B 物体由于受到阻力作用,其加速度 大小为 9m/s 2,方向为竖直向下,与高度相比 A、B两物体均可视为质点,求: (1) 若A、B两物体同时由静止释放,求当物体A落地时物体B离地距离; 8 (2) 若要使两物体同时落地,在B物体由静止释放后,则需要经过多长时间将A物体由静止 释放; (3) 若将B物体移到距地面高度36m的正下方C点,则同时由静止释放A、B两物体,A物体 能否在B落地前追上B,若能,计算其追上的位置距地面的距离,若不能,则在A释放

16、时至 少给A物体多大的竖直向下初速度,才能追上B物体? 18. (本小题共12 分)某工地某一传输工件的装置可简化为如图所示的情形,AB为一段 1 4 圆弧的曲线轨道, BC为一段足够长的水平轨道,两段轨道均光滑。 一长为 L=2m 、 质量为 M=1kg 的平板小车最初停在BC轨道的最左端, 小车上表面刚好与AB轨道相切。 一可视为质点、 质 量为 m=2kg的工件从距AB轨道最低点h 高处沿轨道自由滑下,滑上小车后带动小车也向右 运动,工件与小车的动摩擦因数为0.5,取 2 10/gms: (1)若 h=2.8m,求工件滑到圆弧底端B点时对轨道的压力; (2)要使工件不从平板小车上滑出,求

17、h 的取值范围 19.(本小题共12 分)AOB是光滑的水平轨道,BC是半径为R的光滑圆弧轨道,两轨道恰 好相切,如图所示,质量为M(M=9m) 的小木块静止在O点,一质量为m的子弹以某一速度水 平射入木块内未穿出,木块恰好滑到圆弧的最高点C处( 子弹、木块均视为质点). (1) 求子弹射入木块前的速度. (2) 若每当木块回到O点时,立即有相同的子弹以相同的速度射入木块,且留在其中,当第 六颗子弹射入木块后,木块能上升多高? (3) 当第n颗子弹射入木块后,木块上升的最大高度为 4 R ,则n值为多少 ? 20. (本小题共10 分)如图所示, 导热性能良好的气缸内用活塞封闭一定质量的理想气

18、体, 活塞用轻弹簧与缸底相连,当气缸如图甲水平放置时,弹簧伸长了x0,活塞到缸底的距离为 L0,将气缸缓慢转动竖直放置,开口向上,如图乙所示,这时活塞刚好向缸底移动了x0的距 9 离。已知活塞的横截面积为S,活塞与气缸壁的摩擦不计,且气密性良好,活塞的质量为m, 重力加速度为g,大气压强为p0,外界的温度始终不变。 求:弹簧的劲度系数的大小; 若从甲图到乙图的过程中,气体放出的热量为Q,活塞的重力对气体做的功为W,则弹簧 开始具有的弹性势能为多少? 2019 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卷 高二物理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 小题,每小题3 分,共 42 分。 ) 1.B 2.C 3. A 4.B

19、 5. C 6.C 7.BD 8. AB 9.BD 10.ABD 11.AC 12.BD 13.BDE 14.ADE 二、实验题(本大题共2 小题,共14 分。) 15. BC A AD 121123 mlmlml 16. 0.860 平均速度偶然光电门A 2.4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4 小题,共44 分。) 17.(1)4.5m (2) (10-3)s (3) 不能; 5 2 4 m/s 【解析】 (1) 物体A落地的时间为 2245 3 10 h tss g 此时物体B下落的距离为 22 1 11 9340.5 22 hatmm 10 此时距地面的高度为 45-40.5m 4.5m (2)

20、 物体B落地经历的时间为 2245 10 9 h tss a 所以要使两物体同时落地,在B物体由静止释放后,则需要经过 103 s将A物体由静 止释放 . (3) 物体B从C点下落到地面的时间为 1 2236 2 2 9 h tss a 所以A物体不能在B落地前追上B 设在A释放时至少给A物体竖直向下的初速度v,则 2 11 1 2 hvtgt 代入数据解得v 5 2 4 m/s 18. 【答案】(1) 60N ,方向竖直向下; (2)高度小于或等于3m. 【解析】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 2 1 2 B mghmv 工件做圆周运动,在B点,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2 B v Nmgm R 联立得:

21、N=60N 由牛顿第三定律知,工件滑到圆弧底端B点时对轨道的压力为60NNN,方向竖直向 下. (2)要使工件不从平板小车上滑出,则工件到达小车最右端恰好与小车共速,此时h为最 大高度,设共同速度为 1 v,工件滑上小车的初速度为 0 v 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01 mvmM v 由能量守恒定律得: 22 01 11 22 mgLmvmMv 对于工件从AB轨道滑下的过程,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2 0 1 2 mghmv 代入数据解得:3hm 要使工件不从平板小车上滑出,h 的范围为3hm 19. 【答案】 (1)102gR (2) 停在O处(3)11 【解析】(1)子弹与木块作用,由动量守恒定律

22、得 1 mvMm v 11 由 B到 C的过程中,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2 1 1 2 Mm vMm gR 整理得10 2vgR (2)第一颗子弹与木块作用, 1 mvMm v 第二颗子弹与木块作用, 12 2mvMm vMm v,则 20v 第三颗子弹与木块作用, 3 3mvMm v 第四颗子弹与木块作用, 34 34mvMm vMm v,则 4 0v 第六颗子弹与木块作用, 6 0v. 故木块停留在O处 . (3)木块上升的高度为 4 R 时,由机械能守恒得 2 1 24 n R Mnm vMnm g, 木块获得的速度为 2 n gR v. 据动量守恒定律得 2 gR mvMnm,解得n=1

23、1. 20. (1) 0000 00 mg Lxp x S k x L (2) 00p EQWp x S 【解析】 根据受力平衡求出气缸水平放置和竖直放置时的压强,根据玻意耳定律列式求出 弹簧的劲度系数;外界对气体做功包括重力做功、弹力做功和外界大气压力做功的和,根 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列式即可求解弹力做的功,即弹簧开始具有的弹性势能; 气缸水平放置时,缸内气体的压强为 0 10 kx pp S 当气缸竖直放置时,缸内气体的压强为: 20 mg pp S 根据玻意耳定律有: 10200 p L SpLxS 求得: 0000 00 mg Lxp x S k x L 从甲图到乙图的过程中,气体的温度始

24、终不变,因此气体的内能不变,根据热力学第一定 律可知 00p QWp x SE,求得: 00p EQWp x S。 第一章 12 原文 道可也,非恒。名无万物之始;有母故欲以观其眇所徼两者同出异谓玄又众门 译文 言语如果文辞那就也说明并非普通。无可以用来表述天地浑沌未开之际的状况;而有,则是宇宙万物产生本原命名因此要常从中去观察领悟道奥妙体会端倪与这两者源相同称异都为玄、深远它不一般又总门到达形洞悉切变化径 注释 第一个道是名词,指的宇宙本原和实质引申为理、则真规律等。二动解说表述意思犹言得出 恒:一般的,普通。 第一个名是词,指道的形态。二动说明意思 无名:指形。 有名:指形。 母:体,根源

25、。 恒:经常。 眇(m):通妙,微的意思。 徼():边际、界。引申端倪的意思 谓:称。此为指 玄:深黑色,妙远的含义。 门:之一切奥妙变化的总径,此用来比喻宇宙万物唯原道。 延伸阅读王弼道德经注 道可,非常名。 可道之,名指事造形非其常也故不。 无名,天地之始;有万物母。 凡有皆始於无,故未形名之时则为万物。及其长育亭毒母也言道以成而不知所玄又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妙者,微之极也。万物始於而后成无生故常欲空虚可以观其 常有欲,以观其徼。 徼,归终也。凡有之为利必以无用;欲所本适道而后济故常可观其物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谓之玄又众妙门 两者,始与母也。同出於玄异名所施不可在首则谓之终冥默然无有、得而故言曰取以定乎一已是失远矣又众妙皆从门 延伸阅读苏辙老子解 道可,非常。 莫非道也。而可者不常,惟後耳今夫仁義禮智此之然以為如在彼皆變能 名可,非常。 道不可,而況得名之乎?凡皆其者也。既立則圓方曲直同常矣 無名,天地之始;有萬物母。常欲以觀其妙徼 自其無名,形而為天地位始立矣。有播萬物育不可勝載故者道之體甩也聖人以下用入於衆常將觀妙至徼若夫行知則粗神留繳精遍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謂之玄。 以形而言有無,則信兩矣。安知運為復未嘗不一哉其名雖異本之也玄凡遠所至極者色又故老子常寄衆妙門然猶心在焉盡可加從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