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材料(大全).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5488173 上传时间:2020-05-23 格式:PDF 页数:45 大小:823.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材料(大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材料(大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材料(大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材料(大全).pdf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材料(大全).pdf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材料(大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材料(大全).pdf(4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实用标准文案 文档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大全) 第一章:对环境的察觉 (1)感觉世界 (2)人们感受周围世界的感官有:眼、耳、鼻、舌、皮肤,其中皮肤是人体最大的感觉器官。 (3)感受器有:皮肤中的冷觉、热觉、触觉、痛觉等感受器。 皮肤的各个部位对各种刺激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其中对触觉最敏感的是指尖,对热觉最敏感的是 手背,因为这些部位的相应神经末梢比较丰富。 在皮肤的冷、热、触、痛四种感觉中,对人体保护意义最大的是痛觉。 嗅觉:鼻的结构:鼻腔、嗅觉神经末梢(内含嗅细胞和嗅觉神经) 嗅觉的形成过程:气味嗅觉细胞嗅觉神经大脑产生嗅觉 嗅觉的特点: ( 4 点) 人的大脑的嗅觉中枢易疲劳不同动物的嗅

2、觉敏感程度差异很大 嗅觉会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弱 动物对不同气味的敏感程度也不同 味觉:舌的表面不满许多小突起(乳头),内藏味蕾,味蕾内有许多味觉细胞能感受各种不同物质 的刺激,尤其对液态物质的刺激最敏感。 味觉的形成过程:食物溶于唾液味觉细胞味觉神经大脑产生味觉 四种基本的味觉是:酸、甜、苦、咸综合味觉有:麻、辣、涩 舌的不同部位对四种基本味觉的敏感程度不同: 甜味舌尖苦味舌根酸味舌侧中部咸味舌侧前部 说明:人的嗅觉与味觉相互联系,同时工作的,嗅觉受到损伤,会直接 影响到味觉。如:人感冒时,嗅觉灵敏度降低,吃东西没有味道了。 小孩在嗅柠檬时吃苹果,将产生什么味道。(苹果与柠檬的混合味道) (

3、4)声音的发生与传播 声音的产生:物体的振动。 说明:有物体的振动,但不一定能发出声音,还需要介质传播。 声音的传播:依靠介质(介质:传播声音的物质,包括固体、液体和气体) 传播的形式:以声波的形式向外传播。 说明:真空不能传播声音,宇航员在太空要靠无线电波交流。土电话说明固体能够传声,即将上钩的 鱼会被岸上的人的说话声吓跑,说明液体能传声。 声音传播的速度: 与温度有关,在15空气中,声音传播的速度为340 米/ 秒,气温每升高1,传播的速度增加 0.6 米/ 秒。 与介质有关,固体传声较快,气体最慢(物质越密传声越快,越疏传声越慢,为什么?) 3 回声: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会被障碍

4、物会反射回来就产生回声。 (5)耳和听觉 耳廓:收集声波 外耳外耳道:传递声波的通道 鼓膜:接受声波,产生振动 鼓室:中耳中的空腔,与咽鼓管相通 耳的结构:中耳听小骨:把声音放大 咽鼓管:平衡鼓膜内外气压 前庭: 内耳半规管: 位觉感受器,感受头部位置的变动 实用标准文案 文档 耳蜗:有听觉感受器,接受声音,并传递给听觉神经。 听觉的形成:外界的声波耳廓外耳道鼓膜振动听小骨放大 耳蜗听觉神经听觉 人用两个耳朵听的好处:主要是能辨别声源的方向,其次可以使听到的声音更清楚。 音调、响度、音色: 音调:声音的高低,通常指的是声音的尖或低沉,主要与振动的快慢即频率有关(频率:1 秒钟振动 的次数,单位

5、:赫兹(赫) ,频率越高,振动越快,音调越高。一般儿童的声音比成人的尖,故 儿童的音调比成人的高。同样道理,女人的音调比男人的高。音乐中的“1、 2、3、4、5、6、7” 以及“ C” 、 “ D”调等指的是音调。 人的发生频率(85Hz-1100Hz)与听音频率(20Hz-20000Hz)是不同的,如果某物体发出的声 音在人的听音频率范围内则能被听到,反之,不在人的听音范围内,高于2000Hz 的声音(波)叫 超声(波),低于 20Hz 的声音(波)叫次声(波),这些声音人听不到。 响度: 声音的大小, 通常指声音太大,太响亮。 主要与振动的幅度(物体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大小) 有关,其次还

6、与人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在声学上常用分贝(dB)来表示, 0dB 表示人能听到的最 小的声音,不是指没有声音。注意了解几种环境中响度的分贝值。 音色:声音的特色,是由音调、响度等综合在一起的一种混合感觉。不同的人音色不同,同一个人的 音色还与年龄有关。 噪声:凡是影响人的正常的工作、生活与学习的声音都称为噪声。控制噪声的措施有:在声源处减 弱,在传播途径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4、光和颜色: 光源:正在发光的物体。太阳和所有的恒星都是光源。 光的传播: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的直线传播的典型应用有:瞄准时的三点一线, 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食、月食的产生等。 阳光下树阴中的圆形光

7、斑的形成:小孔成像(太阳的像),与小孔的大小、形状无关,只与小孔与地 面的距离有关。 光的色散:太阳光(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分解成红、橙、黄、绿、蓝、定、紫七种色光过程。 说明:在红光之外还有红外线,能使温度计温度上升。在紫光之外还有紫外线,能使胶卷感光,它 也能杀死微生物,常用来消毒灭菌。 透明物体: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透过它的色光的颜色来决定,即物体的颜色物体的颜色与透 过它的色光的颜色相同。 不透明物体: 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物体的颜色决定,即物体的颜色与它反射的色光的颜 色相同。 三原色:红、绿、蓝 5、光的反射: 光从一种均匀物质射向另一种均匀物质时,在它们的分界面上会改变光的传播

8、方向,又返回到原来 的物质中处,这种现象叫光的反射。 反射定律:(见图描述)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 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一个平面,法线中间,角相等) 说明:光的反射遵循光路可逆,光的反射分为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它们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6、平面镜成像: 平面镜成的像是虚象,不能用光屏接收,像和物体离镜面的距离相等,像和物体大小相等。 说明:实像能用光屏接收,虚象不能用光屏接收。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造成的。 7、光的折射: 光从一种物质射入另一种透明物质时,在两种物质的分界面上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 这种现象 叫光的折射。 光的折射遵循光的折射

9、定律,也遵循光路可逆。 实用标准文案 文档 光的折射定律:光发生折射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统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光线分居法线 两侧,当光从空气(光疏物质)斜射入水(光密物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反之则反。如果 入射角增大, 则折射角也跟着增大。垂直界面入射, 方向不变。 8、透镜: 凸透镜:中央比边缘厚凹透镜:中央比边缘薄 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对光线有会聚作用,体现在能使平行 于主光轴的光线会聚于一点(焦点),不平行于主光轴的 光线,经过透镜后,范围比原来没有透镜时变窄。 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对光线有发散作用,体现在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发散,但其反向延长线会 聚于一点(虚焦点) ,

10、不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透镜后,范围比原来没有透镜时变大。 凸透镜成像规律: 像的性质 应用 物距像距放大缩小倒立正立实象虚象同侧异侧 u2f f2f 放大倒立实象异侧幻灯机 u=f / 不成像 u水 酒精。 第 4 节水的压强 1、垂直 作用在物体 表面 上的力叫压力,压力是由物体之间相互挤压 而产生的。压力作用在受力物体表面上, 压力的方向与受力物体的表面垂直。物体水平放置时,压力大小等于重力。 2、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压力的大小 和 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在科学上用压强 来表示压力产生的效果;即在单位 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大小。 3、公式: 压强 =压力 / 受受力面积 P=F/S , (公式变

11、形: F= PS S= F/P ) P表示压强(帕pa) ,F表示压力(牛N) ,S表示受力面积(米 2 m 2) 练习 1:一个质量为50 千克的人,每只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200 厘米 2。则当他站立在地面上时对地 面的压力为,对地面的压强为;当他走路时对地面的压力为,对地面的压 强为。 练习 2:用 100N的力把重力为40N的物体压在竖直的墙壁上,物体与墙壁的接触面积为200cm 2,则物 体对墙壁的压强多大? 4、2 帕=2 牛/ 米 2,2 帕的意义是 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为 2 牛。 对折的报纸对桌面的压强为1 帕,人站立对地面的压强是15000 帕。 5、增大压强的方法增大压力

12、或减小受力面积,减小压强的方法减小压力或增大受力面积。 6、研究水内部压强特点时,用到的仪器叫压强计 ,它的工作原理是当橡皮膜受到的压强越大 ,U型管两边 的 高度差越大 。 7、液体压强的特点有:对容器侧壁和底部 都有压强,且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 都有 压强;并在 同种液体的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不同液体深度相同处的压强还跟密度 有关, 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第 5 节 水的浮力 1、液体 ( 气体 ) 对浸入其内的物体都会产生竖直向上的浮力。 2、液体对浸入其中的物体产生浮力的原因是液体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差。 3、 阿基米德原理: 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

13、体受到的重力,浮力只跟 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有 关, 公式: F浮=G排液=排g v排(液指液体密度, 排指物体排开的液体的体积计算时,单位要统一( 排取千克 / 米 3,v 排取米 3) ) ,浮力只与 液体密度、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有关,与物体的重力、形状及浸 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 4、物体的浮沉条件:在液体中的物体的浮沉取决于:物体的重力G和浮力 F浮的大小 。 F浮G 上浮F浮=G 悬浮此时 V排=V物F浮=G 漂浮此时 V排物,上浮 液 内部大气压强,导致大气(答题模式) (2)自来水笔吸墨水;吸管吸饮料,吸尘器除尘 原因: 利用大气压强存在的原理,通过减少局部的压强,使物质不断

14、地从气压高的地方流向气压低的地方; (3)用吊瓶向静脉注射药物是,医生为什么要在药水瓶的橡皮塞上再插进一个针头? 原因:药液滴出后,里面的空气压强会变小,压强太小,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药液就不能继续滴出,插 进针头后,可以及时给瓶内补充空气,使瓶内空气的压强大致等于外界压强,保证药液持续滴出; 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及大 气压强是很大的。 大气压强的大小: 标准大气压P=1.01*105 帕(在海平面的大气压)即760 毫米水银柱 大气压的大小常用空盒气压计或水银气压计进行测量 大气压的大小跟大气的密度直接相关,所以,离地面越高的地方,大气压就越小; 人体内也有压强,它抗衡着体外

15、的大气压。 流速与压强的关系 气体(液体)的压强会随流速的增大而减少 具体事例:(1)当火车高速行驶时,人不能离铁轨太近,为什么? 原因: 流速大, 压强小, 离铁轨较远处大气压强大于铁轨附近大气压强,会被大气压向铁轨处,非常危险。 (2)两船平行行驶时,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3)把乒乓球放在漏斗里,对者漏斗吹气,乒乓球不会掉下来; (4)飞机飞行时,其机翼上侧的气流速度比下侧快,所以机翼上侧的气压比下侧小, 大气压与人类生活 大气压对天气的影响 A、 在同一高度,不同区域的大气压不一定相同; 在同一高度,同一区域,不同时间的大气压不 一定相同; B、在相同高度上,气压高的区域叫高压区,气压低

16、的区域叫低压区, C、高压区:天气晴朗,空气干燥;低压区:阴雨天气,天空多云。 大气压对人体的影响 A、高山反应B、拔火罐原理C、飞机在高空飞行时,机舱内必须进行增压;D 、宇航员在太空行走时必须 穿上加压的宇航服。 大气压对液体沸点的影响 A、气压增大时,液体沸点升高,B、气压减小时,液体沸点降低, 实用标准文案 文档 具体事例: * 在高山上,普通的锅难以将饭煮熟, (原因:高山上,气压降低,沸点降低) * 高压锅的使用原理 生活用品与大气压 A、真空压缩保存袋 B、吸尘器:利用大气压工作的一种清洁工具 原理:靠电动机高速驱动风机叶轮旋转,使空气高速排出,致使吸尘器内部产生瞬时真空,和外界

17、大 气压形成气压差,在这一作用下,吸入含灰尘的空气,经滤尘器过滤,排出清净的空气,气压差越大,吸 尘器能力越强。 风 风是怎样形成的? A 、风是空气的水平运动; B、风:从高压区流向低压区 风的两个基本要素:风向,风速 A、风向 - 风吹来的方向,常用的风向有八种,表示方法: 气象观测中常用风向标风向标观测风向 B、风速 - 单位时间内空气流动的距离,单位:米/ 秒。千米 / 时 风速常用风级表示,有012 级, 气象观测中常用风速仪观测风速。 风与人类的关系:A 、有利 -风是一种资源,可以进行发电,行船、运动等; B、不利 -破坏性风会对人类产生危害 第六节为什么会降水 1、 空气的湿度

18、:大气中水蒸气的多少。一般用相对湿度来表示。 (1)相对湿度:表示空气中水汽的丰富程度;常用百分比(% )表示 (2)空气湿度与温度的关系:温度越高,空气所能含有的水汽越多。所以空气湿度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3)观测湿度的仪器是:湿度计,最常用的湿度计是:干湿球湿度计,它实质上是两支特殊的温度计。 (4)用干湿球湿度计测量,然后通过查相对湿度表可以得出相对湿度。 (5)空气湿度与天气的关系:湿度越大,空气中的水汽就越丰富,成云、降水的可能性就越大。 (6)天气谚语:“燕子低飞要下雨”-大雨前空气湿度大,昆虫翅膀变软,飞得低,燕子也就低飞觅 食。 2、 降水 (1)降水的 A、空气的相对湿度达到

19、100% 形成条件: B、气温继续下降,空气容纳水汽的能力降低;水汽凝结 C、空气中有微小的尘埃 D、水珠、冰晶增大到能降落到地面 (2)降水:包括雨、雪、冰雹等,最常见的降水是降雨 (3)降雨量:表示一定时间内地面积水的深度,度量单位 -毫米;测量仪器- 雨量筒 第七节明天的天气怎么样 1、 获得天气预报的方法一般有三种: (1)通过看电视、听广播等媒体或气象预报;(2)通过分析天气图自己预测天气; (3)通过气象观测,自己制作天气预报。 2、怎样看天气预报 (1)阴”指天空的总云量在8/10 以上, “多云”指天空总云量在5/10 到 7/10, “少云”指天空的总云量在5/10 到 3/

20、10 , “晴”指天空总云量在3/10 以下( 2)小雨: 12 小时内降 水小于 5 毫米,中雨: 12 小时内降水515 毫米 大雨: 12 小时内降水大于15 毫米。 降水概率表示降水的可能性大小。 3、 (1)常见的天气系统:高压系统、低压系统、冷锋系统、暖锋系统。 (2)常见的天气系统与天气的关系: A、高压系统:天气晴好, B、低压系统:阴雨天气;C、冷、暖锋面系统:锋面上天气变化比较复杂 冷锋:冷空气向暖空气一侧移动的锋,常带来降雨,大风、降温天气; 实用标准文案 文档 暖锋:暖空气向冷空气一侧移动的锋,常带来降雨,升温天气 冷锋暖锋 ( 3)特殊的天气系统:台风-实际上是属于强

21、低压系统 第八节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 1、气候 (1)气候的含义:气候是指某一地区长时间内的天气特征,包括天气的平均状况和极端状况。 (2)天气与气候: A、 区别:短时间与长时间; B、 联系:天气的平均状况和极端状况就是气候 如:长夏无冬、秋高气爽等。我国大部分地区秋天均为秋高气爽,但不代表没有下雨天。 2、影响气候的因素: (1) 纬度位置对气候的影响 纬度位置不同的大地区,接受太阳辐射的量不同,在地球上所处的温度带位置也不同。 我国的纬度位置:主要在北温带,南部少部分地区在热带 例子:我国最南的海南纬度低,气温高、长夏无冬;我国最北的漠河纬度高,夏季短,冬季长而寒 冷。 -就是 纬度位

22、置对气候的影响 (2) 海洋和陆地的性质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 A、比热:我们把1 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在升高1时所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简称 为比热。 比热单位:焦 / (千克 . ? )读作:焦每千克摄氏度符号: J/(kg ? ) 水的比热: 4.2 10 3 焦/ (千克 ? )是什么? 表示的含义 -1kg 水温度升高1时,需要吸收的热量为4.2 10 3 焦。 比热表的阅读:水的比热最大。(由此说明水作冷却剂、保温剂的作用) 不同物质的比热是不同的。所以比热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质量、升高 的温度、吸放热的多少无关 不同状态的同一种物质的比热不同,说明比热与物质状态有关

23、 B、同一纬度的海洋和陆地: 气温:冬季陆地降温快,海洋降温慢 夏季陆地降升温快,海洋降升温慢 原因: 海洋和陆地的性质不同 降水:沿海降水较多,降水的季节分配比较均匀,内陆降水少,降水集中在夏季。 原因:距离海洋远近不同 (3) 季风对气候的影响 A、 定义:在不同的季节里风向相反和接近相反的风 B、 季风产生的根本原因:海洋和陆地的性质不同 C、 风向: 夏季 -吹夏季风,风从海洋吹向大陆(夏季陆地气温高,气压低,海洋气温低,气压 高,风从高气压区吹向低气压区) 冬季 -吹冬季风,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冬季陆地气温低,气压高,海洋气温高,气压 低,风从高气压区吹向低气压区) D、性质:我国 冬

24、季盛行偏北风,故干燥少雨, 夏季盛行偏南风,故湿润多雨 E、世界上季风区域很广,以亚洲季风最盛行。我国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最显著的国家。 (4) 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A 、气温随着地势的升高而降低。 一般 海拔增高1000 米,气温会下降约6。 所以,沿海地区气温变化小,内陆 气温的变化大 实用标准文案 文档 B 、山地的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少雨 C 、我国降水最多的城市:台湾火烧寮 原因:该市位于台湾山脉东侧的迎风坡上,有丰富的地形雨。 第九节中国东部的季风和西部的干旱气候 1、东部季风气候 (1) 、季风气候区:是指夏季风能够到达的地区。而降水主要来自湿润的夏季风 (2) 、季风气候区的范围:我国

25、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冈底斯山一线以东以南的地区。 (3) 、季风气候的类型:有热带 季风气候、 亚热带 季风气候和 温带 季风气候。 (4) 、我国季风气候的主要特点: 冬季:气温低,降水少;夏季:气温高,降水多, 全年降水比较丰富。但南方冬季气温明显高于北方,气温年较差小,年降水量更大 (5) 、季风气候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有利有弊。 A、降水充沛,集中夏季,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对农业生产非常有利 B、我国季风气候的大陆性强,降水的年际变化很大,使我国洪涝和旱灾频发。 C、冬季的低温又常形成寒潮、冻害、暴雪等恶劣天气。 2、我国西部的干旱气候 (1)干旱和半干旱气候区:指夏季风不能到达的我国西

26、部地区,一般降水稀少 (2)我国西部干旱气候特点: 全年降水量稀少,降水集中在夏季,随季节变化大。 冬寒夏热,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大,但日照充沛。 (3) 干旱气候的利弊: 气温较差大,光照时间长,对农业生产非常有利,如棉花、瓜果的生产。 (4)干旱气候区的生物在行为和形态上的适应性: 仙人球的茎为什么那么粗,叶子为什么会变成刺? 为了适用干旱气候,粗的茎利于储存水分,叶刺可以减少水分蒸发。 沙漠中的抬尾芥虫在大雾的夜里爬上沙丘顶,高高地抬起屁股的原因? 让凝结在身上的水沿着身体流到嘴里,这是它们获得水分的主要办法 3、我国的主要气象灾害-寒潮、台风和洪水 (1)寒潮是大范围的强烈冷空气活动,

27、它是由强冷高气压活动引起的, 危害:带来剧烈的降温、霜冻、大风和扬沙天气。 (2)台风是一种破坏力很大的灾害性天气。 危害: A、大风; B、暴雨; C、风暴潮, 有利:在干旱的季节,台风会带来丰富的降水,有利于缓解旱情。 (3)洪水是我国危害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 自然原因:持续性降水、台风 人为原因:人类活动,如:破坏植被,围湖造田,侵占河道,城市的无序发展等 4、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1)人类活动与气候密切相关 A、 有利于改良气候的人类活动:植树造林、修建水库、大面积的农业灌溉等 B、 引起气候恶化的人类活动:破坏植被,排放大量的有害物质、过度放牧。 (2)温室效应 -指由于一些自然或人

28、为原因,使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不断增加,大气对地面的 保温增强,使全球的气温有变暖的趋势。 人为原因:能源的大量耗费;破坏森林 (3)城市的“热岛”现象-城市上空经常维持一个气温高于四周郊区的暖空气 八年级(上)科学第三章生命活动的调节 一、环境因素对动物行为的影响 1、猫头鹰白天休息,晚上出来活动,主因是温度、光照影响其行为; 2、生物节律性行为: 是对环境的某些节律性刺激作出的反应,如昼夜节律、月周期节律( 鱼的繁殖 ) 、季节 节律 ( 动物的迁徙、换羽,植物的开花、结果) 。 3. 植物常见的感应性有向光性、向地性、向水性、向化性、向触性、向热性等。 4. 植物的向光性和生长素。 实用标

29、准文案 文档 (1) 植物体内的激素: 植物体内具有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等激素,对植物体的生命活 动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2) 生长素是由胚芽尖端产生的激素,控制胚芽的生长。达尔文猜想胚芽尖端会产生生长素,温 特实验证明了达尔文的科学猜想,郭葛从植物体内分离出生长素。 (3) 植物向光性 : 观察现象,胚芽弯向光源生长。 产生条件 : 单侧光照射;具生长素且分布不均匀。 产生原因 : 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背光面生长素分布多, 胚芽生长快; 向阳面生长素分布少, 胚芽生长慢。 5、植物生长素 1.产生部位 : 胚芽的尖端。 2.作用 : 能促进植物的生长。能促进扦插枝条生根。促进果实的发育

30、,防止落花落果。 3.缺点 :生长素浓度较大时,会抑制植物的生长,甚至使植物死亡。应用于防治杂草。 6、 、胰岛素与血糖含量 血糖 : 血液中的葡萄糖。正常含量为 :90 毫克 100 毫升。 (1)人体内血糖含量的调节: 神经系统和胰岛素。 血液中血糖含量的升降,决定于胰岛素分泌的增加或减少;而胰岛素分泌的多少,导致血糖 含量的下降或上升,从而使血糖维持正常值。 (3)胰岛素的功能 : 促进人体的葡萄糖储存在肝脏内,还能加速血糖的分解。 (4)胰岛素分泌异常的病症。 胰岛素分泌不足: 糖尿病。血糖含量高于正常值。治疗服用胰岛素。) 医治糖尿病可以定时注射 胰岛素。是否患糖尿病可以检查血液血糖

31、浓度是否为90 毫克 100 毫升或检查尿里是否含葡萄糖。 胰岛素分泌过多: 低血糖症。血糖含量低于正常值。多吃糖类物质,补充血糖,药物调节胰岛素分 泌。 二、内分泌腺和激素 1.激素的作用 : 血液中的含量极少,但对生物体的生长发育、新陈代谢、生殖、对 外界刺激的反应等生命活动起重要的调节作用。 内分泌腺和消化腺(唾液腺、胰腺) 的区别 : 有无导管 : 内分泌腺无导管,激素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消化腺有导管,消化 液经导管进入消化道。 分泌物质不同: 内分泌腺激素,消化腺消化液。 三、神经调节 1. 动物体的生命活动的调节包括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并以神经调节为主。 2. 体液调节主要是

32、激素调节。激素在血液中的含量极微,但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生殖等 许多的生理活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3. 小鸟、小虫遇到敌害时会迅速躲避,驾驶员看见红灯就会刹车,这些感觉和反应都是由神经系统来 控制和调节的,快速而短暂;而体液对生物体的调节缓慢而持久。 人在感知环境的刺激后,会迅速地做出相应的反应。在这个反应过程中,需要有许多的器官或组 织参与, 如眼、 鼻、 耳、皮肤、 神经、 脑、脊髓和运动器官,这是一个接受信息传导信息处 理信息传导信息作出反应的连续过程,是许多器官协调作用 的结果。 (一)、神经元 1.神经元即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树突的功能是接受刺激,

33、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到细胞体。 轴突的外面包着髓鞘,能把神经冲动从细胞体传出。 3.神经元的功能。 神经元上的树突接受刺激,产生兴奋( 即产生信息 ) ,并传向细胞体,然 后 由轴突把兴奋传导到其它他神经元。这种能够传导的兴奋叫神经冲动,即兴 奋 能以神经冲动的形式在神经系统中进行传导。 4. 看图 36 回答下列问题。 (1)填写图中所示结构的名称: 细胞体;细胞核;树突; 轴突; 髓 鞘;轴突分枝; 末梢。 (2)的功能是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把兴奋传递到细胞体中。 (3)的功能是把神经冲动从细胞体中传出。 5.我们周围的各种信息都是通过各种器官中的神经细胞即神经 元 实用标准文案 文档

34、来获取并传递的。 (二)、神经系统的组成包括: 周围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植物性神经这三个部分组成。 (三)、周围神经系统 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脊神经,它的主要功能是承担信息的传导,负责中枢神经系 统与身体其他部位的通讯。 1.脑神经 : 由脑部发出, 总共 12 对,绝大多数分布在头部的感觉器官、皮肤、 肌肉等处, 如视神经、 嗅神经、 位听神经等。 其主要功能是支配头部和颈部的各个器官的感受和运动。 2.脊神经 : 由脊髓发出的神经,通向身体的躯干 、 四肢的皮肤和肌肉,共有 31 对。 其主要功能是支配身体的颈部、四肢 及内脏的感觉和运动。 (四) 、中枢神经系统 1. 脑和脊髓通

35、称为中枢神经系统,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 2.中枢神经系统主要接收处理各种信息,并决定和启动相应的反应。 3.中枢神经系统受到骨骼的保护,脑在颅腔内,脊髓在脊椎的椎管内。 (五) 、植物性神经 1.脑神经和脊神经的一部分神经分布到心肌、腺体、内脏器官等处,支配各种内脏器官的活动。如心 跳、胃肌运动、胆囊收缩等。这些神经叫植物性神经。 2.植物性神经不受人的意志所控制。 (六) 、脑的结构和功能 脑是神经系统的最高级部分,主要分为大脑、小脑、脑干三部分。 1.大脑。 (1)大脑特别发达,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最高级部分,是人的思维器官。 (2)大脑的结构分左、右两个半球,分别具有管理人体不同部位的功能

36、。 (3)大脑表面称为大脑皮层,具有许多沟、裂和回,使大脑的表面凹凸不平。沟和裂之 间隆起形成回。沟、回使大脑皮层的面积大大增加。 (4)大脑是我们进行记忆、思维、控制身体活动的高级中枢,是人体最复杂、最重要的器官。 大脑皮层中神经元的细胞体高度密集,形成许多神经中枢,如视觉中枢、听觉中枢、语言中枢等,其 中语言中枢是人类特有的。 2.小脑。小脑位于脑干背侧,大脑的后下方。 小脑主要负责人体动作的协调性。如维持身体姿势的平衡,协调各种运动。 小脑损伤,会使人站立不稳、行走摇晃、不能完成灵巧的动作。 3.脑干。在大脑的下面,主要控制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的运动。 (七) 、脊髓的结构和功能 1.脊髓

37、是脑干的延续,位于脊柱的椎管内,呈扁圆柱形。脊髓中有许多神经元,形成许多神经中 枢。 2.脊髓是中枢神经的低级部分,主要有 传导和反射两个方面的功能。 3.脊髓中的许多神经中枢,可以独立完成一些反射活动。但这些低级反射中枢一般受到大脑的控制。 (八)、反射 1.对高温物体的刺激,手迅速缩回是一种应答性的反应。这种应答性的反应叫反射。 2.反射是神经系统调节身体各项生理活动的基本方式。 3.反射活动包括对信息的接受、传导、 处理。 4.产生反射的过程。 当手碰到高温物体时,首先通过感受器 感觉高温, 产生信息,以 神经冲动的形式,经过传入神经传导进入神经中枢( 在 脊 髓 中) ,再通过传出神经

38、传达到效应器,产生反应,手立 即 缩 回。 产生反射活动的这样的结构叫反射弧。 5.反射弧结构的五个部分。 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效应 器。任何反射活动都要通过反射弧才能实现。 (九) 、神经中枢 实用标准文案 文档 1.神经中枢是由一些功能相同的神经元细胞体汇聚在一起的,成为专门调节人体某一生理活动的神经 细胞群。 2.脊髓中是一些低级的神经中枢,可完成一些基本的反射活动,如缩手反射、膝跳反射、排 尿反射、排便反射。低级反射中枢一般受大脑的控制。 3.高级神经中枢一般在脑中。 4.膝跳反射的反射弧是肌腱中的感受器传入神经脊髓中的神经中枢传出神经 效应器产生效果小腿反弹。 膝

39、跳反射可用来检查一个人的神经系统功能是否正常。 四、动物的先天性行为与动物的后天学习行为 1、动物 先天性 行为都是动物与生俱来、有固定模式的行为;它们受遗传的控制,遗传固 定下来的行为,对个体和种族的生存有重要意义。这种行为是一种反射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 即可完成。动物的先天性行为是一种低级的反射 活动 我们把动物与生俱来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也叫本能。 2.动物的后天学习行为是个体在生活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是通过学习获得的行为方式。 学习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动物的后天学习行为是适应环境的一种重要反应方式。 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都是动物对生存环境的适应,是具有适应意义的活动

40、。 3.人的后天学习行为更为复杂。动物只对具体的刺激作出反应,而人能对抽象的语言、文字的刺 激作出反应,这是动物所不具备的。 4.非条件反射。是人和动物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遗传的行为。非条件反射的神经 通路是生下来就存在的,反射弧比较固定。 5.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是生物个体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反射弧不 固定,可因条件改变而消退。 条件反射是大脑皮层的重要功能。需大脑皮层参与。 五、恒定的体温 1.人的体温也保持恒定,保持在 37 左右。 2.恒温动物的体温不是绝对不变的。恒温是相对的, 温度的变化幅度变化不大,在一定限度内 几乎与外界温度无直接关系。人的体温不是一个固定值。

41、(一)产热与散热的平衡 1.恒温动物和人类之所以能够维持稳定的体温,是因为机体的产热和散热这两个生理过程 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 2.产热。 (1)在安静时,产生的热量主要来自内脏。 (2) 在运动时,产生的热量主要来自骨骼肌 。 寒冷时,骨骼肌颤抖,能使热量成倍增加。 (3)精神活动和进食活动也能影响产热。( 例如寒冷时,想到冰冷的环境,会觉得更冷,使人“发 抖” ,促使骨骼肌产生更多热) 3.散热。 (1)散热有直接散热和蒸发散热两种方式。 (2)直接散热就是通过热传递散热,散热的多少决定于皮肤温度与外界温度的温度差。温度差越 大,散热越多。皮肤的温度又可通过血管中的血流量来控制。外界温度低

42、时,血管收缩,血 流量减少,散热量减少;温度高时,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加,散热增加。 (3)常温下,皮肤汗液的蒸发散热比较少。 当外界温度等于或超过体温时,直接散热不能发挥作用,汗液蒸发成了主要的散热方式。 4.中暑。 在高温环境中, 人体不能及时地发挥体温调节功能,或因过高的环境温度超过了体温调节的最大限度, 产热多,而散热困难,会出现中暑现象。 (二) 、体温受脑控制 1.人体内的产热和散热过程是通过脑干中的体温调节中枢来调节和控制的。 2.在不同的环境中人的姿势和行为,保温或降温的措施( 如增、减衣服 ) ,也能调节体温。 八年级(上)科学第四章电路探秘复习提纲 第一节电路图 实用标准文案

43、 文档 1、电路的组成:把电源 、用电器 、开关 用导线 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的路径叫做电路。 2、通路 : 接通的电路 ( 闭合开关 ) 开路 :断开的电路(断开开关) 短路 :电路中没有用电器,直接用导线将电源正负极相连的电路叫短路。 发生短路时,电路中会有很大的电流,轻则损坏电源,重则发生事故。 通路、开路、短路三种状态下的电流的比较: 电路状态通路开路短路 电流大小电流正常没有电流电流过大 持续电流存在的条件是:除电路中有电源外,电路还必须是通路,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3常用的电路元件符号 电池电池组灯泡电铃定值电阻开关滑动变 阻器 电流表电压表 VA 4 画电路图应注意的问题: A、元

44、件位置安排要适当,分布要均匀;B 、元件不要画在拐角处; C、整个电路图最好呈矩形; D、图要完整美观,横平竖直,简洁、工整。 5、电路的两种基本连接方法 串联和并联。 (1) 串联电路 -电流从电源的正极流出, 经过用电器流到负极, 流过的路径只有一条. (2) 并联电路 -电路中有分支, 电流流过的路径有两条或两条以上. 第二节电流的测量 1.电流 (1) 电流形成 : 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 电流的方向 : 正电荷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 金属导体中,电子从电源的负极流向正极,所以,电流方向与电子的运动方向相反, 外电路中电 流从电源的正极流向电源的负极 (3)电流的符号I (4)

45、 电流的单位 : 安培 (A), 毫安 (mA ) , 微安 ( A)。 1A 10 3mA ,1mA 103A 2.电流的测量工具-电流表 (1) 量程 : 电流表通常有两个量程:00.6A 和 03A。 A、 当使用 00.6A 量程时,每大格表示0.2A ,每小格表示0.02A。 B、 当使用 03A量程时,每大格表示1A, 每小格表示0.1A 读数时应 “先看量程后读数” 。 (2) 电流表的使用规则 必须把电流表串联 在待测电路中。 必须使电流从“+”接线柱流入电流表,从 “”接线柱流出电流表。 绝对 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流表直接连到电源的两极上。 (3) 电路接完后,接通电源前

46、必须先选较大的量程试触,同时观看电流表的指针偏转情况: 指针不偏转:可能电路有断开的地方。 指针偏转过激,超过满刻度又被弹回,说明量程选小了。 指针偏转很小,说明量程选大了。 指针反向偏转,接线柱接反了。 第三节物质的导电性 1 . 检测物质的导电能力 检测电路(自己补充) 2. 容易导电的物质叫导体。 有金属、石墨、人体、大地和食盐水。 不容易导电的物质绝缘体 。橡胶、玻璃、瓷、塑料、干木头、油和干燥的空气是绝缘体。(纯净的水、 蒸馏水是不导电的,但普通水中往往溶有大量杂质,能够导电。) V 实用标准文案 文档 3. 物质的导电能力不是绝对 的。有些绝缘体在条件改变时会变成导体(如金属被腐蚀

47、,烧红的玻璃能够导 电) 4. 半导体 :导电能力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常见的半导体材料: 锗,硅 . 应用于电子技术和无线电工程上 5. 金属导电的微观解释:导体内有 大量能自由移动的电子, 一般非金属中几乎没有自由电子,因此它们 几乎不能导电。 6. 电阻A、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强,电阻就越大。 B、电阻越大,导体的导电能力越弱。 C、电阻用字母R表示。它的单位是欧姆 ,简称欧,符号是。 1兆欧 10 3 千欧 10 6 欧 第四节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 1、 如果不考虑温度的影响,决定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有:材料、长度、横截面积。 导体越长,横截面积越小,导体

48、的电阻就大。 2、 导体的电阻还跟温度有关,金属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某些材料当温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时, 电阻突然消失,就会出现超导现象。 3、 控制变量法:是科学方法中一个重要的方法,许多物理量与多个因素有关,即它有多个变量,在实验 中为了正确分析各量之间关系,必须保持其它量的不变,然后研究某两个量之间的变化关系,这就是控制 变量法。 4、 同样条件下,银、铜、铝的电阻很小,又较便宜,一般用来做导线;电木和橡胶的电阻很大,可用来 做绝缘体。 第五节变阻器的使用 1、电路中的电流大小的改变可以通过改变电阻大小来实现。日常生活中的台灯、电话和扩音设备等都是 通过改变电阻来改变电流大小,从而

49、起到调节灯泡的明暗,控制音量的作用。 2、滑动变阻器: ( 1) 原理和作用 :靠改变连入电路中的电阻线的有效长度来改变电阻,从而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强度和部 分电路两端的电压。 (2) 使用方法 :要与控制电路串联连入电路的两个接线柱必须是“一上一下” 为了保护电路,在电路接通前应把滑片移到使电路中的电阻最大的位置 (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阻一定) 通过滑动变阻器的电流不能超过其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 例:如图滑动变阻器的铭牌上标有“50,1A”字样,它表示的意义是什么?已知AP=20欧,那么,当用 不同接线柱将变阻器接入电路时,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各是多少?当接哪几个接线柱时,滑片P向左移 动,电阻变大? 第六节电压的测量 1、 水与电类比 (1) 、抽水机:把B处的水抽到A处,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