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容器维护检修规程.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5488418 上传时间:2020-05-23 格式:PDF 页数:25 大小:422.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压力容器维护检修规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压力容器维护检修规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压力容器维护检修规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压力容器维护检修规程.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压力容器维护检修规程.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压力容器维护检修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压力容器维护检修规程.pdf(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实用标准文案 文档大全 压力容器维护检修规程 1 总则 1.1 适用范围 1.1.1 本规程适用于本企业中受劳动部门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监察的最高工作压力 为 0.1-35MPa、工作温度为 20450的钢制固定式压力容器(以下简称 “ 容器 ”)的维护、检 验与修理。 1.2.2 本规程也适用于在用液化气体铁路槽车和汽车槽车的罐体(以下简称 “ 槽车罐体 ”)。 1.2.3 本企业中最高工作压力和工作温度不在上述规定范围之内的压力容器的维护、检验与 检修应遵循国家有关部门颁发的相应的标推、规程和规范。 1.2.4 本企业中压力容器的拆移修理和修理中的改造除遵循本规程外,还应遵循下列规程:

2、 a国务院颁发的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 b劳动人事部颁发的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实施细则; c劳动部颁发的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d劳动部颁发的在用压力容器检验规程; eGBl50 钢制压力容器 ; fGBJ94球形贮罐施工及验收规范。 2 检修周期与内容 2.1 检修周期 ( 见表 1) 2.1 检修周期 安全状况等级检验周期 外部检查内外部检验耐压试验 1-3 级12 72 120 3-4 级12 36 120 注 1 安全状况等级为3 级的容器的检验周期由检验员根据容器具体情况确定。 2符合本规程第4.6.13.2条规定的容器可不做耐压试验 3 使用管理初维护保养 3.

3、1 使用管理 3.1.1 容器投用前, 使用单位应按有关规定的要求逐台办理使用登记手续,取得使用登记 证后方可使用。 3.1.2 容器使用单位应指定具有压力容器专业知识的工程技术人虽在厂长和总工程师领导 下负责本单位压力容器的技术管理工作,并做好以下工作: a建立和健全容器技术档案; b贯彻执行有关容器的技术法规和文件; c编制和修改企业容器安全技术管理规章制度; d参与容器检验、修理和操作人员的安全技术教育和培训工作; e参与容器的安装、验收及试车工作; f检查容器运行、维修和安全附件校验工作; g负责容器检验、修理、改造和报废等技术审查工作; h编制容器年度定检计划和检修计划并负责实施;

4、i向主管部门和当地劳动部门上报本企业容器管理年报、定期检验计划和实施情况, j负责容器安全等级变更工作; k负责容器过户审查工作; l负责工艺参数提高的审批工作; 实用标准文案 文档大全 m参与容器事故的分析与报告。 3.2 日常维护保养 3.2.1 操作人员应通过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对所使用的容器做到“ 四懂三会 ” ,并经考试合 格,持安全操作证上岗。 3.2.2 操作及维修人员应按“ 包机 ” 制所要求的内容和项目对容器进行日常维护保养工作。 3.2.2.1 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容器操作规程启动、停止和操作客器,严禁容器超温、超压、 超负荷运行。 3.2.2.2 操作人员要严格执行巡回检查

5、制度,定时、定点、定线、定项对容器进行巡回检查 (检查内容可参见第4.5 条),发现异常现象及事故隐患及时处理或上报并将有关情况记入当 班记录。 3.2.2.3 维修人员要坚持对容器的日常巡回检查,及时消除跑、冒、滴、漏和处理故障,对 暂时不能消除的缺陷应向车间提出处理意见。 3.2.2.4 认真填写岗位原始记录和交接班记录。 3.2.2.5 认真加强对容器外表及周围环境的清洁和卫生工作。 3.2.2.6 对需定时排污和排空的容器应按有关规定和要求定期、定时进行。 3.2.3 容器 (尤其对有衬里的容器)在开、 停车和试压时应按规定分级、分段升 (降)压和温度, 对于升压有壁温要求(或操作有壁

6、温要求)的容器不得在低于规定壁温下升压,对于液化气体 每次空罐充装时必须严格控制物料充装速度,严防充装速度过快壁温过低而发均脆断。 3.3 定期维护保养 3.3.1 使用单位应结合设备整顿和设备修理定期解决和消除容器的跑、冒、滴、漏以及密封 不良等现象, 。并根据容器本身情况定期对容器进行防腐、保温工作,容器主螺栓应定期加 润滑脂,其它螺栓和紧固件也应定期进行防锈工作。 3.3.2 对停用封存和备用的容器应定期进行检验、维护和进行“ 四防 ”(防冻、防尘、防潮、 防腐 )工作。 3.4 常见故障处理方法 常见故障处理方法见表I。 现象原因处理方法现象原因处理方法 超温、 超压 1.操作控制不稳

7、定 或 热 量 瞬 时 加 入 量增大 2. 仪 表或控制装 置失灵,产生误操 作 3.介质浓度变化, 反应剧烈 4.系统压力平衡破 坏,安全附件失灵 1.调整操作, 使之稳定 2.检查、调整 3. 调 整 介 质 浓度,稳定操 作 4. 修 理 或 更 换安全附件, 调 整 系 统 压 力 容器渗 (泄)漏 3.容器发生振动, 使 紧固件松动 3. 消 除 振 动 或停车处理 容器有 过热、 跑冷现 象 1.绝热层损坏 2.偏流 l.修复绝热层 2. 调整 异常振 动声响1.容器发生共振或 气蚀 2.操作不正常 3.紧固件松动 1.查明原因, 消 除 共 振 和 气蚀 2.调整操作, 恢复正

8、常 3.拧紧 容器渗 (泄)漏 1.密封元件损坏 2.容器附件损坏 1. 更 换 或 修 理密封元件 2. 停车 修理 或更换 3.5 紧急情况处理 发生下列异常现象之一时操作人员有权采取紧急措施处理并及时上报: 实用标准文案 文档大全 a容器工作压力、介质温度或容器壁温超过规定值以及容器超负荷运行、经采取措施 仍不能得到有效控制时; b容器主要受压元件或盛装易燃、易爆、有害、毒性程度为中等危害介质的容器发现 裂纹、鼓包、变形、泄漏等危及安全的缺陷; c容器所在岗位发生火灾或相邻设备发生事故已直接危及容器安全运行时; d容器过量充装危及安全时; e容器的接管、紧固件损坏难以保证容器安全运行时;

9、 f容器液位失去控制,采取措施仍不能得到有效控制时; g容器与相邻管道发生振动,危及容器安全运行时; h安全装置失灵,无法调整,危及安全运行; i发生安全生产技术规程中不允许容器继续运行的其它情况。 4 检验 4.1 检验单位、检验员、无损检测人员 4.1.1 从事容器和槽车罐体检验的单位和检验员均应得到主管部门的同意,并经资格鉴定、 考核和认可。 4.1.2 经资格认可的检验单位,可以从事批准范围内检验工作。 4.1.3 经资格认可的检验员,应在资格证书允许的范围内从事相应项目的检验工作,出具的 检验报告书有效末获得检验员资格证书的检验人员,可在检验员指导下进行检验工作,但无 权签署检验文件

10、。 4.1.4 无损检测人员应按GB9446 无损检测技术资格鉴定通则的要求取得 “ 技术资格证书” 后,才能从事相应的无损检测工作。 4.2 检验性质和检验周期 4.2.1 容器的检验性质根据劳动部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要求定为: a外部检查:指专业人员在容器运行中的定期在线检查; b内外部检验:指专业检验人员在容器停运后的检验; c耐压试验:指压力容器在内外部检验或修理完成后,进行超过容器最高工作压力的 液压或气压试验。 4.2.2 容器的检验周期。 4.2.2.1 容器的检验周期见表2。 4.2.2.2 属于下列情况之一者,其内外部检验周期应适当缩短: a工作介质对容器材料的腐蚀状况

11、不明,设计者未能提供或未能准确提供腐蚀速率以 及介质对材料的腐蚀速率大于0.25 毫 米年的容器; b材料的可焊性差,在制造或修复时曾多次返修的; c容器投入使用以来首次进行检验的; d容器使用条件差,管理水平低的; e容器使用超过15 年,经检验鉴定确认不能按正常检验周期使用的; f持证检验员认为应该缩短的。 4.2.2.3 属于下列情况之一者,其内外部检验周期可以适当延长: a非金属衬里在原定检验周期内使用完好的,但不应超过108 个月; b工作介质对材料的腐蚀速率低于o.1mma,或有可靠金属衬里的容器,通过一至二 次内外部检验确认基本无腐蚀的,但不超过120 个月。 4.2.2.4 装

12、有触媒的反应容器及装有填充物的大型容器其定期内外部检验周期由使用单位 根据设计图样和实际使用情况确定。 4.2.2.5 因特殊原因不能按期进行容器内外部检验和耐压试验的,使用单位必须提前三个月 实用标准文案 文档大全 以充分的理由提出申请经企业技术总负责人批准,并报上级主管部门同意,三类容器还应报 当地劳动部门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构备案方可延长,但延长期一般不超过12 个月,对 容器安全状况等级低于3 级的一般不得延长。 4.3 检验的程序、计划和方案 4.5.1 检验程序 4.3.1.1 检验一般分为准备,实施和竣工验收三个阶段,各阶段的主要内容和相互关系参见? 页图。 4.3.2 检验计

13、划 4.3. 2.1 容器的年度检验计划,应报上级主管部门和同级劳动部门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机 构备案。 4.3.2.2 容器年度检验计划应和设备检修计划同时下达。 4.3.3 检验方案 4.3.3.1 根据受检容器的重要性、结构复杂程度、施工工作量的大小以及技术档案资料审 查情况, 决定是否编制检验和施工方案,但属于下列情况之一者,必须逐台编制检验和施式 方案: a中压以上中型反应容器、储存容器和较重要的分离、换热容器; b拟对主要受压元件进行改造的; c容积大于等于40m 3 按规定进行内外部检验或大修理的容器; d槽车罐体的大修和检验。 4.3.3.2 大型、复杂容器检验和施工方案一般应

14、包括以下内容: a容器的主要技术参数; b容器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验、修理和改造等的历史简况; c方案制定依据; d. 检验及施工性质、内容和方法(包括要求无损探伤和其它理化检验的部位、数量)。 e检验及施工前的要求及准备工作; f缺陷鉴定和处理原则、质量标被及验收方法; g安全附件的检修和调校要求; h耐压试验和密封性能试验的要求; i检验的安全注意事项及防护措施; j检验及施工人员资格和要求(包括权限和职责); k物质淮备明细炭(主要的施工用设备、仪器、 专用工具、 主要材料、 安全和防护用品, 以列表形式列出); l检测用容器简图,焊缝展开图(列入方案附件); m检验及施工工作程序

15、或检验、施工工艺。 4.4 检验的基本原则 4.4.1 容器的外部检查应以宏观检查为主,必要时可以进行壁厚或壁温的测定。 4.4.2 容器的内外部检验应以宏观检查和壁厚测定为主,必要时可选择以下检验(测)方法。 a表面探伤; b超声波探伤; c射线探伤; d金相检验; e硬度测定; f元素分析; g应力测定; 实用标准文案 文档大全 实用标准文案 文档大全 h耐压试验; i其他最新检测技术。 容器的内外部检验和耐压试验应结合系统大修或设备单体大修时进行。 4.4.3 必须进行无损探伤的部位,数量和方法由检验员确定。 4.4.4 容器内外部检验中,凡已进行过资料审查、材质检查、结构检查、几何尺寸

16、测量,焊 缝埋藏性缺陷检验等项目并已有结论性意见(或数据 )的,一般不再重复这些项目,若在使用 和检验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的则应做相应检验。 4.5 外部检查内容 4.5.1 容器本体、接口部位、焊接接头等处有无裂纹。 4.5.2 无绝热层容器的外表腐蚀情况,有绝热层容器的绝热效果和完好情况 4.5.3 容器或相邻管道有无异常振动和声响,有无相互摩擦。 4.5.4 与容器有关的安全附件是否齐全、灵敏,其铅封是否完好并在有效期内。 4.5.5 容器的支座、基础是否下沉、倾斜、破坏,紧固件是否完好。 4.5.6 有检漏孔、信号孔的容器,有无泄漏痕迹,检漏管是否通畅。 4.5.7 运行记录、工艺控制参

17、数和开、停车情况。 4.5.8 检查疏水 (排污 )和放空阀体是否完好、畅通。 4.5.9 安全状况等级为4 级的容器的监控情况。 4.5.10 室外高塔、罐的接地和避雷装置是否完好。 4.5.11 易燃、易爆介质贮罐、球罐及管线的接地和防静电装置是否良好。 4.5.12 运行是否平稳、正常,有无异常现象发生。 4.5.13 对有热膨胀位移的容器检查其膨胀位移支座、垫(滑)板移动及磨损情况。 4.5.14 对容器有怀疑和认为有必要的部位进行表面测厚检查。 4.6 内外部检验内容 4.6.1 包括外部检查的内容。 4.6.2 审查技术资料、档案。 4.6.3 结构检查内容 . a封头(端盖)以及

18、筒体与封头连接情况; b方形孔、人孔或检查孔以及开孔补强的合理性; c角接、搭接结构; d焊缝布置不合理的; e密封结构; f支座、法兰、排污口; g其他可能产生高应力集中和复杂应力状态的结构。 4.6.4 几何尺寸检查内容: a纵、环缝对口错边量、棱角度; b焊缝余高,角焊缝的焊缝厚度和焊脚尺寸; c同一横截面上最大直径与最小直径差; d封头表面的凹凸量、直边高度和纵向皱折; e球形容器支柱的铅垂度和沉降量; f高大塔体的铅垂度和母线的直线度; g封头和简体的实际厚度; h不等厚度的对接接头末进行削薄过渡的超差情况, g绕带式容器相邻钢带的间隙。 4.6.5 材质检查 实用标准文案 文档大全

19、 4.6.5.1 遇下列情况之一时一般应做材质检查: a材质不清者; b材质清楚,但根据使用条件、工况和经验怀疑主体材质有老化倾向者。 4.6.5.2 检查方法:视具体情况可采用化学分析、硬度测量、光谱分析和金相检验。 4.6.5.3 主要受压元件材质和种类的牌号一般应查明,材质不明者,对于无特殊要求的钢制 压力容器,允许按钢号A3(Q235) 材质强度的下限值进行强度校核;对于槽、罐车和有特殊 要求的容器,必须查明材质。 4.6.6 表面缺陷检查 4.6.6.1 表面常见缺陷有: a腐蚀 (均匀腐蚀、点腐蚀、应力腐蚀、坑蚀等); b磨损; e机械性损伤(划痕、弧坑、凹坑); d焊缝表面的气孔

20、、夹渣、咬边、弧坑; e变形 (承压壳体鼓包)、鼓胀及金属衬里轴向皱折; f表面裂纹。 4.6.6.2 表面检查要点: a封头过渡区、气液相交界面、密封面; b焊缝接头和多次返修部位,异种钢焊接部位和工卡具的焊迹处; c角接 (搭接 )接头,对口错边量和棱角度严重超标部位; d有内件的容器,着重检查其支承构件与筒体的连接部位; e高温容器使用中发现有局部过热的部位,有耐腐蚀衬里容器的检漏管泄漏的对应区 域。 4.6.6.3 检查方法 a彻底清扫表面重点部位使之显出金属原底(必要时可用钢丝刷或喷砂、磨削处理): b在必需的照明条件下用目视办法观察整个容器内部,借助510 倍放大镜对重点部 位仔细

21、查看; c壁厚测量和无损检测。 4.6.6.4 属下列情况之一者,应对焊缝进行不小于焊缝长度20的农面探伤检查: a用湿度级别大于540Mpa 材料制造的; b用 Cr-Mo 钢制造的; c有奥氏体不锈钢堆焊层的; d介质可能产生应力腐蚀的; e错边量和棱角度严重超标的部位; f焊缝返修部位。 如果局部表面探伤发现裂纹时,应扩大探伤的范围;如仍发现裂纹, 则应对该条焊缝的 全部表面进行探伤,并抽查对应的容器外表面焊缝。 4.6.6.5 对应力集中部位、变形部位、异种钢焊接部位、补焊区、电弧损伤处和易产生裂纹 部位,应重点进行检查。 4.6.6.6 有晶间腐蚀倾向的,可采用金相检验或锤击检查。锤

22、击检查时可用0.15-1.0kg 重的 手锤敲击焊缝两侧或其他部位。 4.6.6.7 绕带式容器的钢带始、末端焊接接头应进行表面裂纹检查。 4.6.7 壁厚测量 4.6.7.1 容器未见明显均匀腐蚀(或年平均腐蚀速率在0.1 毫米年以内)时,须通过壁厚测 量确定其实际腐蚀速度;已发现明显腐蚀的应测定其剩余壁厚以校核强度和推算其平均腐蚀 实用标准文案 文档大全 速度。 4.6.7.2 测定位置的选择应有代表性和复查的重复性并型有足够的测点数,测定后应标图记 录。 测定位置一般选择下列部位: a液位经常波动的部位; b易产生冲刷腐蚀的部位; c制造时壁厚减薄部位和使用中易产生变形的部位; d表面检

23、查时发现有明显缺陷的部位。 4.6.7.3 采用超声波测厚仪测定壁厚时,如遇母材存在夹层缺陷,应增加测点或用超声波探 伤仪查明夹层的分布情况和与母材自由表面的倾斜度。 测定临氢介质的容器壁厚时,如发现壁厚“ 增值 ” 时,应考虑氢腐蚀的可能性。 4.6.8 焊缝埋藏缺陷的检查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焊缝应进行超声波或射线探伤,必要时应相互复验: a表面检查发现裂纹的部位和认为有必要的进行埋藏缺陷检查的部位; b上次检验中经过焊补处理的部位以及曾经进行过两次焊补返修的部位; c穿透性裂纹的两端延长部位; d错边量和棱角度有严重超标的焊缝部位。 4.6.9 有覆盖层的容器检查 4.6.9.1 检查项目

24、a用目视方法检查覆盖层的完好情况; b用目视方法检查外部绝热层护壳、防雨水结构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c在容器运行条件下,可用红外测温仪(或其他有效方法)测量外部绝热层的温度变化 以判断绝热层的完好情况,也可推断容器内部耐火绝热层的完好状况; d有耐腐蚀金属衬里的容器,可用5-10 倍放大镜观察表面的粗糙度变化,也可用渗透 探伤方法检查焊缝的针孔和裂纹,当已出现泄漏迹象时,应局部或全部拆除衬里层,查明本 体的腐蚀状况或其他缺陷; e用奥氏体不锈钢堆焊衬里的,应检查堆焊层的龟裂、剥离和脱落情况等; f对于非金属材料衬里容器,如发现衬里破坏、龟裂或脱落,或在运行中本体壁温出 现异常,应局部或全部拆除衬

25、里,查明本体的腐蚀状况或其他缺陷。 4.6.9.2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可不拆除保温层: 3.保温层完好,容器制造时已对焊缝进行过100%表面探伤末发现裂纹,且运行工况正 常的; b在以往的定期内外部检查中,已对有代表性的部位进行过局部抽查末发现裂纹等缺 陷,且目前保温层仍完好的; c有类似使用经验的; d持证检验员认为没有必要的。 4.6.9.3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可局部拆除保温层: a保温层局部破损、垮塌,使该部位的覆盖保护失效的; b在容器运行中发现局部过热或跑冷的; c容器发现局部变形的; d持证检验员认为有必要的。 4.6.9.4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必须全部拆除保温层: a保温层大面积破损失

26、效的; b局部拆除检查时发现容器表面出现裂纹、过热、严重腐蚀等缺陷的; 实用标准文案 文档大全 c局部拆除面积过大,难以保证恢复修补质量的。 4.6.10 容器螺栓和紧固件的检查 4.6.10.1 高压螺栓、螺母应逐一进行清洗和尺寸测量,并检查其损伤和裂纹情况,必要时 应进行表面无损探伤;重点检查螺纹及过渡部位有无环间裂纹。 4.6.10.2 其他紧固件应检查其腐蚀情况、数量、规格和伸出长度是否满足使用要求。 4.6.11 密封面和密封件的检查 4.6.11.1 清洗各密封面和密封件,用目视和放大镜仔细查看密封面有无腐蚀、压伤、径向 划痕,必要时应做表面探伤。 4.6.11.2 检查密封件的变

27、形、材质劣化和腐蚀、损伤情况。 4.6.12 安全附件 4.6.12.1 容器所用的安全阀、爆破片、压力表、液位计和测温仪表等安全附件应符合压 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规定。 4.6.12.2 容器所有安全附件应结合容器的大修或系统年度大修进行解体检查、清洗、修理 或更换、并调校铅封。 4.6.12.3 安全附件的整定和枝验应先在专用调校装置上校验合格,铅封后再安装于容器上; 对于工作介质为蒸汽,温度高于100的安全阀,经上述校验后,还须热态调校合格方可铅 封,然后投入使用;对无法进行热态调枝的应考虑热补偿系数。 4.6.12.4 盛装易燃、易爆和毒性程度为中度、高度、极度危害介质的容器安全阀

28、和爆破片 出口均应装有放空管并引至安全地点。对所有可直接排入大气的可燃性气体放空管应定期吹 扫,以保持畅通。 4.6.12.5 盛装易燃、介质毒害程度为中度、高度、极度危害的容器应采用板式液佐计(或自 动波面指示器)并应有防止泄漏的保护装置;液位计上应有上、 下警戒线并经1.5 倍最高工作 压力试压合格后方可使用。 4.6.12.6 超过起跳压力而未动作的安全阀应重新进行整定、枝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对超 过爆破压力而未爆破以及在使用中出现折皱或划痕的爆破片应立即更换,不得继续使用。 4.6.12.7 使用单位要定期进行容器安全附件检(校)验和更换工作。安全阀每年至少校验一 次;爆破片应定期更换

29、,更换周期由使用单位根据爆破片安装部位相使用条件具体确定;容 器压力表的校验和维护应符合国家计量部门的有关规定;盛装易燃、 易爆介质的容器接地电 阻每年至少校测一次。 4.6.12.8 容器安全附件校验除工艺设计有特殊要求外,其整定值一般应符合下列要求: a安全阀的起跳压力应调整为容器最高工作压力的1.05-1.10 倍;当最高工作压力 100 2 69 125 1821 2427 3033 3639 3 1012 1618 2224 2830 3436 4042 4 1315 1921 2527 3133 3739 4345 5 15 21 27 33 39 45 注:圆形缺陷尺寸换算成缺陷

30、点数,以及不计点数的缺陷尺寸规定见GB3323 标准。 表 5 为按规定只要求局部探伤的压力容器(不包括低温压力容器)圆形缺陷与相应的安全状况 实用标准文案 文档大全 等级; 表 6 为按规定要求全部探伤的压力容器、低温压力容器和槽、罐车圆形缺陷与相应的 安全状况等级。 非圆形缺陷 (非圆形缺陷定义见GB3323,此处指未见开裂迹象的)与相应的安全状况等 级见表 7。 表 6 评定区 mm 实 缺测 陷厚 点度 mm 安全数 状况等级个 10 10 10 20 10 30 t 1010100 2 36 69 912 1215 1518 1821 3 79 1012 1315 1618 1921

31、 2224 4 1012 1315 1618 1921 2224 2527 5 12 15 18 21 24 27 表 7 缺陷位置 缺陷尺寸安全状况等级 未熔合未焊透条状夹渣 一般压 力容器 有特殊要 求的压力 容器 球壳对接焊缝 圆筒体纵焊缝 以及与封头连接的环焊缝 H 0.1t且 H 2mm Lt H 500-3.0 0-4.0 12 250-2.5 0-4.0 50 0-4.0 0-4.0 注:球罐焊缝余高应符合GBJ94球形贮罐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要求 5.6.1.5 返修容器焊缝无损探伤比例及合格标准: 表 11 对口处的名义厚度 n 按焊缝类别划分的对口错边量b A B 10.0 n

32、/4 n/4 1050.0 n/16且 10 n/8且 20 注: 1.式中 n 为名义壁厚。 2.球形储罐的对口错边量小于0.1 n。 3.复合钢板对口错边量b 不大于钢板复层厚度的50%且不 大于 2.0mm。 5.6.1.6 容器 A、B 类焊缝对口错边量5 应符合表11 规定。 5.6.1.7 简体纵、环焊缝棱角度E(0.1 n+2)mm,且不大于5.9mm。 球形贮罐对接焊焊缝棱角度E:焊前小于等于7.0mm;焊后小于10.0mm。 5.6.1.8 内压容器壳体在同二断面上最大与最小内径差额e 1设计内径,且不大于 25.0mm,球罐 e 1设计内径,且不大于80.0mm。 5.6.

33、1.9 壳体的直线度误差A 工应符合表12 规定: 表 12 壳体长度H,m 圆筒直线度误差L,mm 壳体长度H,m 圆筒直线度误差L,mm 20 2090 45.0 55.0 65.0 注:球罐球壳支柱全长L 的直线度误差: L L/1000 ,且不大于10.0mm。 5.6.1.10 安装球壳支柱应保证铅垂度,其允差如下: 当 H 8000mm时, 10.0mm 。 H8000mm 时, 1.5H/1000 。 5.6.1.11 容器耐压试验合格标准见附录A 中第 A3 条的规定。 6 试车 (投运 )及验收 6.1 试车 (投运 )前的准备工作 6.1.1 容器修理后需由检测(验 )人员

34、按相应的标准进行质量检验合格后,根据容器的修理情 况和检验报告出具可以反映容器安全状况等级的临时书面报告(或正式书面报告),并按第 6.3.3 条规定出兵有效的检验报告书或处理意见。 6.1.2 检验与修理工作完成后使用单位对检修合格的容器应指定专人进行质量抽检或复检, 确认合格后进行内、外部清扫及封闭人孔、清理孔、排污及放空阀等,取消和拆除检修安全 防护设施,为系统试车做好准备。 6.1.3 使用单位、修理单位应分别按有关要求进行试车工、器具和必需品的准备。 6.1.4 检查系统检修项目及仪表、计器、安全装置是否检修、校验合格。 a焊缝应100无损探 伤检查; bA、B类焊缝的无损探 伤合格

35、标准参照GBl50 铜 制 压 力 容 器 第 10.894 条并按照本规程 第 4。7和 5.6.1 条确定; c渗透探伤表面不得有 任何裂纹和分层现象。 实用标准文案 文档大全 6.2 试车 (投运 ) 6.2.1 主要容器应由使用单位按容器或系统操作技术规程并和容器类别编制试车方案;一般 容器的试车 (投运 )可随系统试车(投运 )进行。 试车方案应包括试车程序和方法,检查项目和质量标准及安全注意事项和防护措施。 6.2.2 企业对经修理、 检验合格的容器应组织修理单位、使用单位、 检验单位和机动部门进 行系统试车及验收工作。 6.2.2.1 容器的试车结合系统试车进行。在系统检修工作完

36、成后进行必要的清洗、吹扫和置 换,使用单位应指定操作工人严格按操作规程启动和操作,并根据试车方案进行系统试车工 作。 6.2.2.2 系统试车过程中,有关人员要根据试车方案和操作规程定时、定点、定线、定项检 查容器运行情况,并认真做好试车记录:对试车中发现的缺陷部位应清楚地用平面展开图或 其它方法表达清楚,以便再次进行修复。 6.2.2.3 试车不合格的容器应进行返修处理,直至合格。 6.3 验收 6.3.1 一、二类容器连续正常运行24 小时, 三类容器连续正常运行48 小时, 后方可办理验 收手续。 6.3.2 容器检修,改造后承修单位应在一周内向使用单位和机动部门交付如下竣工文件和资 料

37、: a检修施工方案和修理及质量验收记录; b修理所用材料、备品、配件清单及质量证明文件(代用材料还应有审批资料); c所有检验 (测 )报告、记录 (包括检修前的安全交接证明资料)等; d尚存在及需改进的问题和意见; e试车及验收证明。 7 维护、检验、检修安全注意事项 7.1 维护安全注意事项 7.1.1 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应结合“ 四懂三会 ” 教育, 熟悉和了解工作岗位内容器的特点,介 质的物理、化学性质,对使用易燃、易爆介质的容器要遵守有关安全规定。 7.1.2 容器运行时严禁用铁器敲击,防止产生静电和明火。 7.1.3 严禁利用容器做电焊工作的零线以及起重装置的锚点,室外高塔、 罐要

38、有可靠的避雷 设施和接地线,易燃、易爆介质贮罐及管线要有可靠的接地线和防静电装置。 7.1.4 全系统开、停车时,容器的降温(压)、升温 (压)必须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不得在容 器带压情况下拆卸和拧紧螺栓及其它紧固件(设计图样上有规定者除外)。 7.1.5 对介质毒性程度为中度、高度、极度危害的容器进行检查和维护时要遵守有关安全规 定。 7.1.6 容器操作中发生意外事故和泄漏,操作人员要严格按事故处理应急措施行事,不可盲 目、急躁,以免事故扩大和发生人身伤亡。 7.1.7 操作人员上岗检查时要严格按要求穿戴防护用品。 7.2 检验、检修安全注意事项 7.2.1 在编制容器的检验修理方案时,应

39、遵循化学工业部 化工企业安全管理制度的要求, 根据具体情况拟订相应的安全措施。 7.2.2 必须切断与容器有关的电气设备的电源。检验和修理用的电源应由使用单位指定的边 工拆、接。 7.2.3 容器检验和修理前必须按规定办理好检修任务单和安全交接手续。 7.2.4 容器内介质排净后,应加设盲板隔断与其相连的管道和设备,并有明显的隔断标志。 实用标准文案 文档大全 7.2.5 对于盛装易燃、介质危害程度为中度、高度和极度,腐蚀或窒息性介质的容器,必须 进行相应的置换、中和、消毒、清洗等处理,经取样分析合格后方可进行检修,检修中还应 定期取样分析以保证容器中有毒、易燃介质含量符合GB5044职业性接

40、触毒物危害程度分 级 。 7.2.6 容器检修动火时必须按化工部化工企业安全管理制度的规定办理动火证。 7.2.7 容器检修前应将容器人孔全部打开,拆除容器内件,清除容器内的杂物、污物。 7.2.8 进入容器工作只准使用不超过24V 电压的防爆灯具、检验仪器和修理工具用电源电 压超过安全电压时,必须采取防直接接触带电体的保护措施。 7.2.9 进入容器工作的人员应遵守进塔入罐的安全要求,容器内有人工作,容器外应有掌握 基本急救知识的人员监护,容器内、 外应设置可靠的联络信号,监护人员在工作期间不得擅 自离开岗位。 7.2.10 在拆卸容器零、部件(尤其是拆卸主螺栓和密封元件时)应注意采取保护措

41、施(如涂润 滑脂和增设防碰,划伤密封面的设施)以免容器部件损伤。 7.2.11 进入容器检修注意通风,对通风不良的容器检修时应设置通风装置,以防出现意外。 7.2.12 在高空作业时应按有关规定配戴防护用品,必要时还应在工作场所设立安全防护网。 7.2.13 对工作现场周围有易燃、易爆介质在检修前应设立防护措施(如加设防火水帘及湿麻 袋等 )并按有关规定设置必要的消防器材。 7.2.14 采用射线探伤时,应用明显标志隔离出透照区,并设置安全标志。 7.2.15 根据检验和修理需要搭设的脚手架、平台、装载人员的升降装置,必须牢固可靠, 符合企业安全技术规程的要求。 7.2.16 在拆卸吊装时,必

42、须严格检查起重机具,做到安全文明检修;拆卸的紧固件和密封 面必须妥善保护(管),不得人为损伤或丢失。 7.2.17 槽车罐体检验修理时,应采取措施防止车体滑动;对有可能自行回转的容器,应采 取制动措施。 7.2.18 检修人员应严格遵守检修有关安全规定,严禁施工人员向空中和低处抛扔工具或杂 物以免发生人身伤亡事故。 7.2.19 使用电动工具时,应有相应的防护措施和掌握必要的操作和安全防护知识,以防砂 轮片破碎飞出造成伤亡和设备损坏。 7.2.20 容器压力试验安全注意事项参见附录A 第 A 4 条。 7.3 试车 (投运 )安全注意事项 7.3.1 系统试车 (投运 )前,使用单位应按操作规

43、程和有关规定对容器进行吹扫和置换并取样 分析合格后方可进行试车工作。 7.3.2 重要容器开、闭罐前应组织有关人员进行严格检查,确认无误后方可开始工作。 7.3.3 系统试车 (投运 )前应先检查容器安全防护装置、超温、超压报警及泄放装置,确保其 安全、可靠。 7.3.4 试车 (投运 )工作要严格按操作规程和试车方案进行,不得违章操作。 7.3.5 试车 (投运 )现场应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和安全防护装置。 7.5.6 不得在带压情况下紧固螺栓和敲击容器。 附录 A 容器压力试验方法及安全规则 A1 基本规定和要求 A1.1 容器的压力试验分为耐压试验和气密性试验两种;容器的耐压试验又分为液压

44、试验和 气压试验。 A1.2 耐压试验一般采用液压试验,当无法采用液压试验时有关人员应仔细核对和审查检修 质量证明文件和资料以及容器原有技术文件(必要时还须进行强度核算),并经企业技术负责 实用标准文案 文档大全 人批准后方可进行气压试验。 A1.3 由于结构或文承原因,不能向容器内安全充灌液体和运行条件不允许残留试验液体的 容器可按设计图样规定采用气压试验。 A1.4 容器的耐压试验压力按第4.6.13.5 条规定执行。 A1.5 耐压试验时, 各部位紧因螺栓必须装配齐全且符合要求,试验对应在容器顶部和压力 源出口各装一块量程相同的压力表;对塔类设备还应在塔底装一块压力表。压力表应符合第 4

45、.6.12.8 条要求。 A1.6 液压试验介质应尽量采用洁净水,对奥氏体不锈钢及其树里容器,水中氯离子含量不 得超过 251)pm,若有特殊要求时,应按规定要求选定水质。 A1.7 试验介质温度应低于液体沸点温度,一般不应低于15(碳钢,16MnR 钢不低于5), 对新钢种或因板厚使材料脆性转变温度升高者,试验温度应高于材料脆性转变温度。 A1.8 气压 (或气密性 )试验气体应为干燥、洁净的空气、氮气或其他惰性气体,盛装易燃、 介质毒性程度为中等危害的在用压力容器,若不进行彻底的清洗和置换,则严禁使用空试验 介质。 A1.9 碳钢和低合金钢制容器的气压试验用气体温度不得低于15(气密性试验

46、时不得低于 5),其他材料制压力容器,试验气体温度应符合设计图样规定。 A1.10 介质毒性程度为极度、高度危害和设计上不允许有微量泄漏的压力容器,必须做气密 性试验。 A1.11 气密性试验一般应在液压试验合格后进行,对在检验或修理中已做过气压试验的容 器可免做气密试验。 A1.12 对高强钢制容器,必要时耐压试验合格后还应进行20的无损探伤复验。 A1.13 耐压试验 (及复验 )合格的容器, 在办理质量确认手续后 使用单位方可进行系刻恢复, 做系统试车的准备。 A2 压力试验方法 A2.1 容器液压试验方法 容器的液压试验方法如下;容器充满液体(在容器最高点设排气孔,将空气排净,容器 外

47、表面保持于燥)待容器壁温与液体温度相同时,才能缓慢地升压至最高工作压力,确认无 泄漏后方可升至试验压力,根据容器容积大小保压1030 分钟,然后降至最高工作压力, 至少保持30 分钟同时进行检查,检查期间压力应保持不变,不得采用连续加压以维持试验 压力不变的做法,不得在压力下锤击容器焊缝和紧固螺栓。 A2.2 容器气压试验方法 容器气试验方法如下:容器应缓慢升压到规定试验压力的10,保压5 10 分钟,并 对所有焊缝和连接、密封部位进行初次检查,如无泄漏可连续升至规定试验压力的50, 如仍无异常现象,其后按每级为规定试验压力的10逐级升压至试验压力,同时根据容器 容积大小保压10 一 30 分

48、钟,然后降至最高工作压力至少保持30 分钟同时进行检查,检查 期间压力应保持不变,不得采用连续加压维持试验压力不变的做法。 A2.3 容器气密性试验方法 容器的气密性试验方法如下:首先应使试验系统保持平衡,向容器内缓慢通气,达到试 验压力的10且不小于。 0.1MPa 时暂停进气,对连接、密封部位以及焊缝等进行检查,若 无泄漏或异常现象可继续升压,升压应分梯次逐级提高,每级一般可为试验压力的10 一 20, 每级之间应适当保压以观察有无异常现象,在升压过程中,严禁工作人员在现场作业 或进行检查,在达到试验压力后,首先观察有无异常现象,然后由专人进行检查和记录,保 压时间 一般不少于1030 分

49、钟,保压过程中试验压力不得下降,禁止采用连续加压以维持试验压 实用标准文案 文档大全 力不变的做法。 A3 合格标准 A3.1 在最高二作压力或规定压力下用肥皂波或其它检漏液检查容器表面焊缝、密封元件却 达到以下标准即为合格: a各部分均无渗(泄 )漏; b无可见的异常变形; c. 试验过程无异常声响。 A4 安全规则 A4.1 容器壳体的平均一次总体薄膜应力应符合下列要求: a液压试验时的应力不得超过所用材料在耐压试验温度下屈服点的90%; b气压试验时的应力不得超过所用材料在耐压试验温度下屈服点的80。 A4.2 容器进行耐压试验时,应在试压容器周围设立安全防护栏(线)和明显标志,在试验压 力下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