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考试_教育学__教育知识与能力_框架整理.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5489776 上传时间:2020-05-23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177.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资格证考试_教育学__教育知识与能力_框架整理.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_教育学__教育知识与能力_框架整理.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_教育学__教育知识与能力_框架整理.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_教育学__教育知识与能力_框架整理.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_教育学__教育知识与能力_框架整理.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师资格证考试_教育学__教育知识与能力_框架整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资格证考试_教育学__教育知识与能力_框架整理.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实用标准文档 文案大全 【知识梳理】教育知识与能力 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第一节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涵义构 成 要 素 属性起源发展 教 育 是 一 种 有 目 的 的 培 养 人 的 社 会 活 动, 产生于 人 类 的 生 产劳动, 是 传 承 社 会 文化,传递 生 产 经 验 和 社 会 生 活 经 验 的 基本途径 教育者、 受 教 育 者、 教育 影响 (中 介) 本质属性:有目的的培养人 的社会活动 1. 人类所特有的有意识的 社会活动,个人在社会生存 的需要 2. 有意识、有目的、自觉地 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 3. 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 的社会实践活动 4. 三种要素之间

2、的矛盾运 动 1. 神话起源 说 2. 生物起源 说(利托尔 诺、桑代克、 沛西能) 3. 心理起源 说(孟禄) 4. 劳动起源 说(米丁斯 基、凯洛夫) 教育起源于 劳动过程中 社会生产需 要与人的发 展的辩证统 一 1. 原始社会 2. 古代社会 奴隶社会与封建社 会 古代教育特性: 道统 性、 专制性、刻板性、 象征性、作为统治阶 级工具、非生产性、 阶级性、等级性 3. 近现代 资本主义教育与社 会主义教育 4.20 世纪后 终身化、 全民化、 民 主化、 多元化、 现代 化 社会属性 : 1. 永恒性 2. 历史性 3. 相对独立性 (1)具有继承性 (2)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 影响

3、(3)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 不平衡,落后或超前 第二节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萌芽阶段创立阶段 17C 后发展阶段 1. 习俗的认识为主 2 机械类比、比喻、寓言为 主 3. 包含于哲学或道德论述中 1.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 教学原则、制度、思想、内容、原则 2. 卢梭的自然教育和儿童本位 3. 最早讲授教育学 4. 裴斯泰洛齐:小学各科教学法的奠基 人,教育心理学华 5. 洛克的白板说与绅士教育 6. 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标志着规范 教育学的建立,传统教育学代表:伦理 学和心理学 奠定科学教育学基础、三中 心论、四阶段教学、教育性教学原则 7. 杜威民族主义与教育实用主义教 育学代表:新三中心论、教

4、育即生活、 在做中学、学校即社会、五步教学法 8. 陶行知:生活及教育、社会及学校、 教学做合一 1. 马 克 思 主 义 教 育 学 的 形 成 与 发 展 凯洛夫教育学 2. 现 代 教 育 理 论 的发展 赞科夫教学与发 展 布 鲁 纳 教 学 过 程 :结构主义教 学理论 瓦根舍因范例教 学原理 :范例教 学理论 代表人物:学记、孔子、墨 翟、苏格拉底、柏拉图、亚 里士多德、昆体良三阶段 实用标准文档 文案大全 第三节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教育的功能教育与人口的关系于社会生产力的相互 关系 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的相互关系 1. 个体发展与社会发 展 2. 显性与隐性 3. 正向与负向 1.

5、 人口对教育的影响 和制约 2. 教育对人口再生产 的作用 1. 生产力对教育的制 约 2. 教育对生产力的促 进 1. 制约作用 2. 教育对政治经济的 作用 学校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与制度文化、其中精神文化是而核心 第四节教育与人的发展 身心发展规律影响因素(内发论、外铄论、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1. 顺序性 2. 阶段性 3. 不平衡性 4. 互补性 5. 个别差异性 6. 遗传 7. 环境 8. 个体主观能动性 9. 学校教育 第五节 教育制度 学校教育制度处于国民教育的核心和主体地位,体现了一个国家国民教育制度的实质(前制 度化 - 制度化 - 非制度化) 西 方 现 代 学 制 我国现

6、代学制我国当前的学制改革义务教育制度 双轨制、单轨 制、分支制 壬寅学制第一个颁布,癸卯学 制第一个实行、 北洋军阀六三 三壬戌学制 1951 中国第一个学制 1995 教育法九年制义务教育 2006 年新义务教育法六 三制、 五四制、 九年一贯制多 种形式并存 学制由纵向的学校系 统与横向的学校阶段 组成。我国现行学制 是从单轨学制发展而 来的分支型学制 1. 概念:谁必须接受、 谁必须保证、实质 2. 特点:强制性、普 及型、免费性 3. 我国的义务教育制 度 1086、 2006 管理 体 制:义务教育实行国 务院领导,省、自治 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统筹规划实施、县级 人民政府为主的管理

7、 体制 实用标准文档 文案大全 第六节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是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方针涵盖为谁培养、培养怎样的人、 怎样培养人 教育目的教 育 目 的 理 论 我国的教育方针素质教育 层次结构: 国家的教育 目的、各级 各类学校的 培养目标、 教师的教学 目标 宗教本位论、 社会本位论、 个人本位论、 教 育 无 目 的 论(杜威) 、 能力本位论、 知识本位论、 社 会 需 要 与 人 的 自 身 发 展 辩 证 统 一 论 1957年第一个 -1958-1981- 1985-1993- 1995-1999 四 有青年(社会主义性 质、应具有的素质) 1. 概念 2. 基本内涵 (1)以

8、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2)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 能力为重点 (3)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4)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5)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现代 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区别所在 作用:导向、 激励、评价 2001 年当前的教育 方针:教育为社会主 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为人民服务,必须与 生产劳动与社会实践 相结合、培养德智体 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 义 事 业 建 设 和 接 班 人。 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 德育:正确三观 智育:培养智能 体育:体质 美育:审美观 劳育:形成劳动的习惯和观点 德提供方向性保证、智力是知识基础 与能力基础、体育是物质基础、美

9、是 动力作用、劳动技术综合以上四者。 第七节 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 观察法调查法历史法实验法行动研究法 1. 自然情境中的 观察与实验室中 的观察 2. 直接观察与间 接观察 3. 参与性观察与 非参与性观察 4. 结构式与非结 构式 1. 普遍调查、抽 样调查、个案调 查 2. 现状、相关、 发展、预测 3. 问卷、访谈、 测量、调查表 考察事物发生及 发展的过程、揭 示其本质规律 1. 实验室实验与 自然实验 2. 确认性、验证 性、探索性 3. 单因素与多因 素 4. 前、准、真 教师在现实教育 教学环境中自主 进行反思性探索 并以解决工作情 境中特定实际问 题为主要目的 实用标准文档 文

10、案大全 第二章中学课程 第一节课程概述 课程类型课程理论流派 分科课程、综合课程与活动课程学科中心课程论: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斯宾塞、 布鲁纳。要素主义、结构主义。 必修与选秀活动中心课程论:杜威与克伯屈 国家、地方、校本社会中心课程论:布拉梅尔德、金帝斯、布厄迪。 围绕重大社会问题来组织社会课程内容。教育的 根本价值是社会发展 显性、隐性制约课程发展的因素:学生的接受能力、政治经 济文化水平、学科特征影响课程编制 第二节 课程组织 课程目 标 课程内容课程评价课程开发 整体 性、阶 段性、 持续 性、层 次性、 递进 性、时 间性 课程计划:指导和规定教育和教学 工作的重要依据,也是学校安排

11、整 个课程检查,衡量学校工作和质量 的基本依据。是指导和规定教学活 动的根据,也是制定课程标准的依 据。 主要内容:课程设置、学科顺序、 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学周安排 1. 目标评价模式:泰 勒,评价学生的行为 改变了多少 2. 目 标 游 离 评 价 模 式:斯克里文。由课 程计划预期的结果转 向课程计划实际的结 果 3.CIPP :背景、输入、 过程、成果 4.CSE:需要评定、 方 案计划、形成性评价、 总结性评价 社会、知识、儿童是 影响课程开发的三大 因素 1. 目标模式:泰勒 泰勒原理 - 确定教育 目标、选择教育经验、 组织教育经验、评价 教育计划 2. 过程模式:斯腾豪 斯 3

12、. 情景模式:以劳顿 的文化分析理论为基 础,既包含目标模式 也包含过程模式 课程标准:国家根据课程计划以纲 要形式编订的有关某门学科的内容 及其实施、评价的指导性文件。 教材:螺旋式上升与直线式编写 第三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课程是教育改革的核) 基础教育改革的理念目标实施状况(结构、 内容、实施、 管理、评价) 基本理念:三维目标观(知 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 度价值观)、综合课程观、内 容联系观、学习方式观、发 展评价观、校本发展观 总目标: 具体目标: 1. 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2. 体现课程结构的综合性、均 衡性、选择性 3. 密切内容与生活的联系 4. 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5.

13、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 致的评价与考试体系 6. 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1. 结构:整体设置九年一贯, 小学以综合课程为主, 初中分 科与综合结合、 高中分科为主 2. 内容:国编到国审。 义务教 育阶段课程的普及型、基础 性、发展性 3. 课程实施 4. 课程管理 5. 课程评价 核心理念:以人为本,为了 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 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 注学生的道德生活与人格养 成 实用标准文档 文案大全 第三章中学教学 第一节 教学概述 教学的内涵意义任务 1. 定义 2. 特点 (1)以 培养 全面发展的 人 为根本目的 (2)由 教师 的教育学生 的 学两方面活动组成

14、 (3)教 学具 有多种形态 是 共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1. 是传授系统知识、 促进学生 发展的最有效形式 2. 是对学生进行全面发展的 素质教育、把学生培养成为合 格人才的基本途径 3. 是学校工作的中心工作。学 校工作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 1. 形式教育 - 官能心理学, 洛克与佩斯泰洛奇 实质教育-联想主义心理 学,赫尔巴特与斯宾塞 2. 我国现阶段教学任务 系统的科学基础与基本技能 +德智体美 +学生的个性发展 第二节 教学过程 本质基本规律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 教学过程主要是一种认识过 程 1. 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 一。以间接经验为主, 学习间 接经验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2. 掌握知识与

15、发展能力相统 一: 掌握知识是发展能力的基 础、 能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必 要条件、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 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 3. 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 一 4. 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 一: 知识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基 础、 传授知识和思想品德教育 的有机结合 激发学习动机、 领会知识 (中 心环节,分为感知教材与理解 教材) 、巩固知识、 运用知识、 检查知识 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 过程 1. 间接性 2. 交往性 3. 教育性 4. 有领导的认识 第三节 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备课上课(教学活动 的中心环节) 课外作业布置与 批改 课外辅导学生学业成绩的 检查与评定 做好三方面工作 (钻研教

16、材+了 解学生 +设计教 法) +写好三个计 划(学期教学进 度计划 +课题计 划+课时计划) 目标明确 内容正确 方法得当 表达清晰 组织严密 气氛热烈 略略1. 观察法 2. 测验法(信度、 效度、难度、区 分度) 3. 调查法 4. 自我评价法 实用标准文档 文案大全 第四节教学原则 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巩固性原则循 序 渐 进 原 则 因 材 施 教 原 则 理 论 联 系 实 际原则 事物直观、 模 象直观、 语言 直观 1. 调 动 学 生 学 习 的 主 动 性 2. 启 发 学 生 独立思考 3. 让 学 生 动 手 独 立 解 决 问题 1. 在 理 解 的 基础上巩固 2.

17、 重 视 组 织 各种复习 3. 在 扩 充 改 组 和 运 用 知 识 中 积 极 巩 固 1. 按 教 材 的 系 统 性 进 行 学习 2. 注 意 主 要 矛盾,解决好 重 点 与 难 点 的教学 3. 由浅入深、 由易到难、 由 简到繁 1. 坚 持 课 程 计 划 与 学 科 课 程 标 准 统 一 2. 了解学生, 从 实 际 出 发 进行教学 科 学 性 与 教 育 性 相 结 合 原则、量力性 原则 第五节 教学方法 以语言讲授为主 的教学方法 以直观感知为主以实际训练为主以情感陶冶为主以探究为主 1. 讲授法(讲述、 讲读、讲演、讲 演) 2. 谈话法(复习 谈话、启发谈话

18、) 3. 讨论法 4. 读书指导法 1. 演示法 2. 参观法 1. 练习法(模仿 性练习、独立性 练习、创造性练 习) 2. 实验法 3. 实习作业法 4. 实践活动法 1. 欣赏教学法 2. 情景教学法 布鲁纳,又称探 索法 第六节 教学组织形式 个别教学制班级授课制分组教学设计教学法和道 尔顿制 特朗普制 古代社会最多采 用 按年龄与固定程 度编成班级。夸 克 纽 斯 最 早 论 述,京师同文馆 最早使用。 注意优越性与局 限性 个别辅导、现场 教学、复式教学 外部分组:改变 传 统 按 年 龄 编 班,按能力或成 绩编班 内部分组:在传 统的按年龄编班 的班级内,按学 生学习能力分组

19、克伯屈、伯克赫 斯特 灵活的课程表: 把大班教学、小 班研究、个别研 究相结合 实用标准文档 文案大全 第七节教学评价(诊断、激励、调节的作用) 教学评价的种类原则 一、根据实施功能,可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 二、根据运用的标准,分为相对性评价、绝对性评价和个体内差异 评价 三、根据评价主体分为外部评价与内部评价 客观性、发展性、整 体性 第八节 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主要观点与趋势 新课程中的教学观新课程背景下教学理念的重建 1. 全面发展的教学观 结论与过程的统一 认知与情意的统一 2. 交往与互动的教学观 3. 开放与生成的教学观 全面发展的教学观从教育的目的提出,交往 与互

20、动则从师生关系提出、开放与生成从教 学过程与教学结果的角度提出 1. 教学与课程的关系:动态的、生成性的、 互相促进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2. 教与学的关系:没有明显区分,只有共同 的学习目标 3. 学科与学生的关系:学生本体论 4. 师生关系:动态的对话关系 5. 教学目标:认知与情意的统一,结果与过 程的统一。 情意性、过程性、个性化 6. 教学环境:人文环境与物理环境的变化 7. 教学组织形式:多样化、综合化、社会化 8. 课程评价:由甄别走向发展、单一走向多 元、重结果到重过程 9. 教学效果:提高质量与个性化教学 第四章 中学生学习心理 第一节 认知过程 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想象 感觉是

21、人脑对直接 作用于感觉器官的 客观事物个别属性 的反映,感觉是一 切知识经验和认知 的起点。分为外部 感觉与内部感觉 在 感 觉 的 基 础 上产生,瘦人的 知识经验制约, 感觉可以相同, 但 知 觉 存 在 差 异,分为空间知 觉、时间知觉、 运动知觉 是 一切 心 理 活动 的 共同特 征 ,分 为 无意注 意 、有 意 注 意、 有 意后注意 记忆按其内 容的分类、 按保持时间 的分类为瞬 时记忆、短 时记忆、长 时记忆,陈 述性记忆或 程序性记忆 间接性与概括性、 直观动作思维、 具 体形象思维、 抽象 逻辑思维、 直觉思 维、 分析思维、 聚 合 思维 、发散思 维、再造性思维、 创

22、造性思维、 经验 思维、理论思维 有 意想 象 与 无意 想 象 、再 造 想 象与 创 造 想象 、 幻 想理 想 空想 感觉的特性:同一 感觉 - 感觉适应、 感觉对比、感觉后 象 不 同 感 觉 -相 互 补偿、联觉 特性:理解性、 选 择 性 、 整 体 性、恒常性 注 意的 范 围 、稳 定 性 、转 移 与分配 包 括 识 记 - 保 持 - 再 认 (回忆) 影 响 问 题 的 解 决: 问题的特征、 已 有 的 知 识 经 验、定势、功能 固着、原型启发、 动机的强度 想 象的 预 见 功能 、 补充功 能 、替 代 功能 实用标准文档 文案大全 第二节 学习动机 有关概念有关

23、理论如何激发 推力、拉力、压力(即学习 需要即内驱力+学习期待即 学习的诱因) ,学习需要起主 要作用,学习期待也不可忽 视 1. 行为主义的强化理论 (巴甫 洛夫、斯金纳) ,忽视了人的 自觉性与主动性, 过于强调外 部刺激 2. 需要层次理论 3. 成就动机理论:麦克里兰、 阿特金森,个人成就动机包括 趋向成功和避免失败的倾向 4. 成败归因理论:六个因素, 三个维度。能力低的学生习惯 将失败归结于内部的、稳定 的、不可控的因素 5. 自我效能感理论:班杜拉。 结果期待和效能期待。其中, 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最主要 的因素是个体自身行为的成 败经验 培养: 1. 了解和满足学生需要, 促使

24、学习动机产生 2. 重视立志教育、 对学生进行 成就动机训练 3. 帮助学生获得自我效能感 4. 培养学生努力导致成功的 归因观 学习动机的激发功能、指向 功能、维持功能。动机强度 与学习效率的关系是倒U型, 动机的最佳水平随任务性质 不同而不同。 激发: 1. 创设问题情境, 实施启发式 教学 2. 根据作业难度, 恰当控制动 机水平。 3. 正确指导结果归因, 促使学 生继续努力(努力归因与现实 归因) 4. 充分利用反馈信息, 妥善进 行奖惩 第三节 学习迁移 分类理论 正迁移与负迁移 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 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 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 同化性迁移、顺应性 迁移与重组性迁移 形式

25、训练说 共同要素说 概括化理论(水下击 靶) 关系转换理论 认知结构迁移理论 第四节 学习策略 操作性与监控性、外显性与内隐性、主动性与迁移性 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资源管理策略 1. 复述策略 利用无意识记与有意识记、排除相互干扰、 整 体识记与分段识记、多种感官参与、复习形式 多样化、画线 2. 精细加工策略 记忆术 +做笔记 +提问 +生成性学习 +联系实际 3. 组织策略 1. 计划策略 2. 监控策略 3. 调节策略 1. 时间管理策略 2. 环境管理策略 3. 努力管理策略 4. 资源利用策略 实用标准文档 文案大全 列提纲 +利用图形 +利用表格 第五节 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认知学说人

26、本主义建构主义 桑 代 克 的 尝 试 错 误 说:学习的过程是刺 激与反应之间建立联 结的过程(盲目尝试 - 逐渐减少错误- 再尝 试) , 教育心理学史上 第一个较为完整的学 习理论)。准备律、 练 习律、效果律(效果 律最重要) 不是外部的刺激- 反 应联结,而是通过积 极主动的内部信息加 工活动而形成新的认 知结构。 苛顿的完形- 顿悟学 习理论。认为学习是 通过顿悟实现的,学 习的实质是在主体内 部的构造完形。 马斯洛与罗杰斯。强 调人的潜能个性与创 造性的发展。 有意义的自由学习观 创始人为皮亚杰,偶 来在维果斯基、奥苏 伯尔、布鲁纳等人的 推动下得到完善,知 识观:知识不是一定

27、的,也是存在于学生 的建构过程中 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 件作用理论:经典型 条件反射的基本规律 有获得与消退、刺激 泛化与分化 布鲁纳的认知- 结构 学习论。学习的实质 是 主 动 形 成 认 知 结 构,教学的目的在于 了 解 学 科 的 基 本 结 构。提倡发现学习 学生中心的教学观学生观:强调丰富性 与差异性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 作用理论:学习实质 上是一种反应概率上 的变化。关键词:强 化、惩罚与负强化的 区别、消退 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 受学习论。接受学习 与发现学习, 学习观:学习的主动 建构性、社会互动性、 情境性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 论:直接强化、替代 性强化、自我强化 加涅的信息

28、加工学习 理论:行为主义学习 观与认知主义学习观 相结合的代表 教学观:探究学习、 支架式教学、情景教 学、合作教学 第五章中学生发展心理 第一节 中学生的认知发展 中学生注意发 展特点 中 学生 记忆发展 特点 思维发展特 点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 段论 维果斯基的心理 发展观与教育 1. 无意注意与 有意注意的发 展和深化:有 意注意占优势 地位 2. 注意品质的 全面发展:稳 定性与广度提 高 1. 容 量 与 广 度 增 加 2. 直 观 记 忆 能 力 优于抽象材料, 图 像记忆优于词语 3. 有 意 记 忆 占 主 导 4. 理 解 记 忆 成 为 主要手段 5. 抽 象 记 忆 发

29、 展 1. 由经验型 向理论型过 渡 2. 形式逻辑 思维占主导 地位 3. 辩证逻辑 迅速发展 认知发展是一个建构 的过程,个体在于环 境的相互作用中实现 的。 强调人类社会文 化对人的心理发 展的重要作用 1,认知发展的机制: 图式、同化与顺应、 平衡 2. 影响个体认知发展 的因素:成熟、练习 和经验、 社会性经验、 1. 文化历史发展 理论 2. 心理发展观 3. 内化学说 4. 教育与发展的 关系 -最近发 实用标准文档 文案大全 快具有自我调节作用的 平衡过程 3. 认知发展阶段:感 知运动、前运算、具 体运算(去自我中心 主义)、形式运算四个 阶段 展区 支架式教学 第二节 中学

30、生的情绪发展 情绪的分类中学生的情绪特点如何培养 基本分类:快乐、愤怒、恐 惧、悲哀 爆发性和冲动性 不稳定性和两极性 外露性和内隐性 心境化和持久性 1. 教会学生形成适宜的情绪 状态 2. 丰富学生的情绪体验 3. 培养学生正确看待问题 状态分类:心境(弥散性与 长期性) 激情(爆发性与冲动性) 应激 第三节 中学生的人格发展 人格的特征人格的结构(包括气 质与性格、 认知风格、 自我调控等) 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 理论 埃里克森的社会发展 阶段理论 独特性、稳定性、整 体性、社会性、功能 性 胆汁质、多血质、粘 液质、抑郁质 - 气质 是先天的,而性格是 后天形成的,人最核 心的人格差异

31、1. 人格结构:自我、 本我、超我三部分组 成。 2. 两个重要特点:强 调生物本能即性本能 在人格形成和发展中 的重要作用;强调婴 幼儿时期的经历和经 验对人格形成和发展 的重要作用 3. 分为口腔期、肛门 期、性器期、 潜伏期、 生殖期 婴儿期、儿童早期、 学前期、学龄期(勤 奋感对自卑感) 、 青年 期(自我同一性对角 色混乱) 、成年早期 (亲密感对孤独感) 、 成年中期(繁殖感对 停滞感) 、成年晚期 (自我调整与绝望期 的冲突) 影响人格发展的因素 有:生物遗传因素、 社会文化因素、家庭 因素、学校教育因素、 个人主观因素 第四节 中学生的身心发展 身心发展特点:过渡性、闭锁性、社

32、会性、动荡性 实用标准文档 文案大全 第六章中学生心理辅导 第一节 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包括无心理疾病以及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两层含义) 标准人际交往问题抑郁症、恐惧症、焦虑症、强迫症 智力正常、 情绪适中、 意志品质健全、人格 稳定协调、自我意识 正确、人际关系和谐、 社会适应良好、心理 特点符合年龄特征 亲子关系 师生关系 同伴关系 异性交往 第二节 中学生心理辅导的方法 目标:学会调适+寻求发展 强化法(操作条 件疗法) 系统脱敏法认知疗法来访者中心疗法理性 -情绪疗法 沃尔普建立求助的动机 适应不良性认知 的矫正 在处理日常生活 问题的过程中用 新认知对抗旧认 知 改变有关自我的 认知 人本主义,罗杰 斯 以朋友的身份开 展咨询 埃利斯 ABC 欢迎您的光临,Word 文档下载后可修改编辑双击可删除页眉页脚谢谢!希望您提出您宝贵的意见,你的意见是我进步的动力。赠语; 1、如果我们做与不做都会有人笑,如果做不好与做得好还会有人笑,那么我们索性就做得更好,来给人笑吧! 2、现在你不玩命的学,以后命玩你。、我不知道年少轻狂,我只知道胜者为王。、不要做金钱、权利的奴隶;应学会做“金钱、权利”的主人。、什么时候离光明最近?那就是你觉得黑暗太黑的时候。、最值得欣赏的风景,是自己奋斗的足迹。、压力不是有人比你努力,而是那些比你牛几倍的人依然比你努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