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IE见习工程师试题有答案详解版.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5497556 上传时间:2020-05-24 格式:PDF 页数:20 大小:292.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0月IE见习工程师试题有答案详解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10月IE见习工程师试题有答案详解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10月IE见习工程师试题有答案详解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10月IE见习工程师试题有答案详解版.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10月IE见习工程师试题有答案详解版.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0月IE见习工程师试题有答案详解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月IE见习工程师试题有答案详解版.pdf(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一部分基础工业工程 一、单向选择题 1生产率是(B ) 。 A. 产出与投入之差B. 产出与投入之比 C. 投入如产出之差D. 投入与产出之比 2现场建立新方法时,经过5W1H 提问“完成了什么?” 、 “是否必要”及“为什么”等问 题而不能有满意答复者,应予以(A ) 。 A取消B合并 C重排D简化 3工作研究的目标偏重于(A ) 。 A. 人力资源的节约B. 提高产品质量 C. 增加企业的收入D. 扩大企业生产规模 4下图的改善,应用了动作经济原则的()原则。 A工具物料应放在固定的地方 B工具物料应尽可能预放在工作位置上 C人体动作应以最低等级而能得到满意结果为妥 D工具物料应以最佳的

2、工作顺序排列 料筐 工作台 改善前 料筐 工作台 改善后 5工艺程序分析只分析(D )要素。 A. “搬运”和“加工”B. “加工”和“暂存” C. “检查”和“搬运”D. “加工”和“检查” 6工作研究中,不需要按比例画出现场平面图的分析研究方法是(A ) A. 工艺程序分析B. 流程程序分析 C. 线路图分析D. 线图分析 7以下对动素“放手”的改善论述不正确的是(C ) A. 应尽量取消此动素 B. 放手后,要考虑使手或运送的位置对下一次动作有利 C. 放手时一定要小心一点,给予放手放置的构件或产品较大的注意 D. 尽量一次放手多件物件 8在所有动素中,核心动素是(D ) A. 装配、握

3、取、放手B. 拆卸、使用 C. 装配、使用、移物D. 装配、拆卸、使用 9人体的动作可分为5 级,一般认为最有效的动作是(C )级动作。 A. 1 B. 2 C. 3 D. 4 10最有效的“持住”应使用(D ) A. 左手B. 右手C. 双手D. 夹具 11标准时间是(D ) 。 A. 国家规定的B.我们用专业方法测量的C.企业自己确定的D.客观存在的 12宽放时间中,考虑刃磨工具的、清洁机器的时间宽放,属于( D ) A. 私事宽放B. 疲劳宽放C. 政策宽放D. 特别宽放 13手移动25cm,在模特法中通常记作(B ) A. M3 B. M4 C. M5 D. 10M1 14以下对5S

4、管理论述正确的是(D ) A整理就是一定要把现场的所有物品整理整齐,不能随意乱放 B整顿即是不断地对整理和清扫工作中的问题进行改进和成果的保持 C清扫是将生产和工作现场的灰尘、油污、垃圾清除干净,主要要靠清洁工完成 D清洁是整理、整顿、清扫这三项的坚持与深入 15 .工作阶次通常分为四种,工作抽样适用于第(C )阶次的工作。 A. 1、2 B. 2、3 C. 3、 4 D. 2、4 16下图是简易的(A )图 A人机作业分析图B.联合作业分析图C.生产流程图D.流程程序图 人时间时间机 1 时间机2 从料箱取材料3 空闲3 将材料装上车床1 10 装料 12 开动车床1 2 切割 35 停止车

5、床2 2 卸下成品 5 放下成品箱3 卸料 7 空闲3 切割 20 停止车床1 2 卸下成品 5 放下成品箱3 从料箱取材料3 将材料装上车床2 10 开动车床2 2 到车床2 5 到车床1 5 卸料 7 空闲 6 装料 12 切割 15 17上图中,一个作业周程是(D )个时间单位 A. 15 B. 30 C. 54 D. 60 18双手同时动作时MOD法表达式如果为下表所示,则应给与的合理的MOD值为 (C ) 左手右手MOD 值 M2G1M3P2 M4G1M3P0 M4G1M3P2 A. 8 B. 9 C. 10 D. 11 19把垫圈套入螺栓的动作,在模特法中通常记作(B ) A. P

6、0 B. P2 C. P3 D. P5 20 (B )秒内,将52 张扑克牌分成4 堆速度为正常速度。 A. 28 B. 30C. 32 D. 35 21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工地上对一个(或一组)劳动对象进行加工,完成生产过程 的一部分叫(A ) 。 A. 工艺B. 操作C. 工序D. 动作 22以下对工作抽样的优点描述不正确 的说法是(D ) 。 A节省时间及费用。 B工作抽样可以在任何时间中断,任何时间再继续。 C工作抽样在事先指定的可靠度之下展开,即使是不太熟悉资料收集方法的人,所提 供的结果仍有意义。 D可以不需要受过训练的人来承担。 23国际劳工组织的工作研究专家为作业测定下的定

7、义:作业测定(工作衡量)是运用各种 技术来确定(C )按规定的作业标准,完成某项工作所需的时间。 A. 先进工人B. 一般工人C. 合格工人D. 熟练工人 24某工人操作机器的时间为2min,机器自动工作的时间为5min,则该工人可以同时操作 (C )台该种机器。 A. 2 B. 3 C. 4 D. 5 25按照动作经济原则,下图设计不合理的工作台布置是(D ) C D A B 料箱料箱 料箱料箱 料 箱 料 箱 料箱料箱 料 箱 料 箱 料 箱 料 箱料 箱 料 箱 料箱料箱 26某项操作剔除异常值后的平均时间为1.2min,评比总计为120%,总宽放率为15%,其 正常操作 时间为(B )

8、min。 A. 1.2 B. 1.44C. 1.656 D. 1.25 27某单位对某作业组的10 个工人进行时间抽样以确定其工作比率,规定可靠度95%,相 对精度 5%,每天观察20 次,抽取 200 个样,第一天观察得到的工作次数为140,则还 需要观察的天数是(B )天。 A 2 B3C 4 D5 28衡量流水线设计好坏的重要指标是(A ) 。 A平衡率B线速度 C节拍D作业工位数 二、应用题 1某公司准备对其主要设备的开动率进行抽样调查,预抽样确定需要观察800 次,因而 连续进行了5 个班的抽样调查,结果如下图。 如确定 95%的可靠度, 5%的相对误差, 试对观察结果进行如下处理:

9、(15 分) (1)确定本次所有观察的有效值范围,并剔除异常值。 (2)确定本次观察结果。 (3)对本次观察结果从观察次数和精度要求上进行验证,确定结果是否可用。 观测班次每班观察次数设备工作次数 1 300 179 2 300 288 3 300 241 4 300 216 5 300 223 参考答案: (1)本次共观察了 6 个班的作业,设备工作率分别为: 1 2 3 4 5 0.597 0.96 0.803 0.72 0.743 设备平均工作率为: 0.765(76.5%) 管理界限 = n PP P )1( 3 管制上限 UCL=0.765+3838.0 300 )765.01(76

10、5.0 管制下限 LCL=0.765-3 692.0 300 )765.01(765.0 则,有效值范围为: 0.6920.838 显然,第 1 个班和第 2 个班的观测结果超出范围,为异常值,应予以剔除。 (2)剔除异常值后,本次观察的设备工作率应为: (0.803+0.72+0.743)/3=0.755375.53% (3)观察次数验证:本次观察次数去掉异常值后,还剩900 次,超过预先 确定的 800次,满足要求。 观察精度确定,本次只需验证相对精度,本次观察的相对精度为: 0330. 0 3300 7553.01 2 1 2 n P S 而本次观察设定的相对误差5%,所以满足要求。 因

11、而本次观察得到的设备工作率75.53%数据可用。 第二部分人因工程部分 一、选择题 1.百分位数是人体测量数据处理中的一个重要统计量。在运用其进行产品尺寸适用人群的 计算中,如要求适用于90%的人群,在百分位数选取时应选取(C) A 第 10 百分位B 第 90 百分位C 第 5 百分位与第95 百分位之间D 第 95 百分位 2.人体身高常用于通道和门的最小高度设计,为尽可能使所有人通过时不发生撞头事件, 通道和门的最小高度设计应该适用高百分位身高数据,这种做法属于运用人体测量数据进 行设计的( A)准则。 A 最大最小准则B 可调性准则C 平均性准则D 地域性准则 3. 6.公共场所工作台

12、面高度类设计,如果没有特别的作业要求,一般以肘部高度数据为依 据,百分位常取第(A)百分位数据。 A 5 B 50 C 95 D 99 4高温作业环境条件下不仅引起人体不适,影响身体健康, 而且还使生产效率降低,当温 度高达( C)以上时,需要较大注意力的工作及精密工作的效率也开始受影响。 A 25 B 30 C 32D 40 5.我国于1997 年正式实施了高温作业分级GB/T4200-1997 标准,并于2002 年重新修 订为高温作业场所气象条件的卫生学评价标准,该标准采用了国际通用的(C)方法对 高温作业进行了分级。 A 不舒适指数B 有效温度C 三球温度指数(WBGT ) D 卡他度

13、 6.照度均匀主要从灯具的布置上来解决。此时,需注意边行灯至场边的距离保持在(B ) 。其中 L 为灯具的间距。 A 2L-3L B L/2-L/3 C 3L-4L D L/3-L/4 7.2002 年经国家卫生部正式实施的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 中规定:具有生 产性噪音的车间应尽量远离其他非噪声作业车间、行政区和生活区;工作场所操作人员每 天连续接触噪声8h,噪声声级卫生限值为(B) 。 A、80dB(A)B、85dB( A)C、 80dB(B) D、85dB(B) 8GBZ1-2002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中对全身振动强度卫生限值做出了具体规定,要 求其接振作业垂直、水平振动

14、强度不能超过一定的限值。如下描述,超出全身振动强度卫 生限值的是(C) A、工作日接触时间8h,卫生限值116dB(A) ,0.62m/s2。 B、工作日接触时间2.5h,卫生限值123dB(A) ,1.4m/s2。 C、工作日接触时间1h,卫生限值130dB(A) ,3m/s2。 D、工作日接触时间0.5h,卫生限值131.1dB(A) ,3.6m/s2。 9. 指示的范围一般分为正常区、警戒区和危险区的仪表属于(B) A 读数用仪表B 检查用仪表C 追踪用仪表D 调节用仪表 10.屏面的大小与视距有关。一般视距的范围是500-700mm,此时屏面的大小以在水平和垂 直方向对人眼形成不小于(

15、A)度的视角为宜。 A 30B 40 C 50 D60 11.控制器应有一定的操作阻力,以提高准确性、稳定性等。键盘的阻力类型属于(B) A 摩擦力B 弹性阻力C 粘滞阻力D 惯性 12.对于手动控制器的设计,有关控制杆的描述错误的是(C) A、当操作角度较大时,控制杆端部应设置球状手把。 B、控制杆的最小操作阻力,用手指操作时为3N,用手操作时为9N。 C、对于需要用力较大的控制杆,为便于施力,立姿作业时手把的位置应与肩同高,坐姿 作业时也应与肩同高,并应在操作者的臀部和脚部设置支撑。 D、控制杆的运动多为前后推拉,左右推拉或做圆锥运动,因而需占用较大的操作空间。 13.信号灯经常使用颜色编

16、码,来表示某种含义和提高可辨别性。以下描述错误的是(D) A、红色的含义是禁止、停止、危险警报和要求立即处理的指示; B、黄色的含义是注意和警告; C、绿色的含义是安全、正常和允许运行; D、白色的含义是指令和必须遵守的规定。 14.操作顺序图分析法也称为运营图法或OSD 法,是人际系统分析评价的主要方法之一, 该方法是将由 ()组成的作业顺序用图示来表示分析操作者的反应时间和人机系统可靠性。 A、逻辑 - 信息 - 决策 B 、规划 - 决策 - 作业 C 、信息 - 意志决定 - 动作 D 、信息 - 逻辑 - 动作 15.目标的形状对其在显示屏上的显示有重要的影响,目标大则易比辨认,但占

17、据的空间也 大,以下形状在屏幕上显示最优的形状为() A、圆形B、三角形C、梯形D、正方形 16.刻度盘的数字进级方法和递增方向,对提高判读效率、减少误读有重要作用,美国海军 对数字进级方法进行了研究,以下属于优等的进级法为(D) 。 A、2 4 6 8 10 B、3 6 9 12 C、4 8 12 16 D、1 2 3 4 5 17. 负荷较重时工作面的高度应低于正常位置(B) ,以避免手部负重,易于臂部施力;对 于装配或书写这样的精细作业,作业面高度要高于正常位置() ,使眼睛接近操作对象,便 于观察。 A 50100mm 80120mm B 50100mm 50100mm C80120m

18、m 50100mm D 80120mm 80120mm 18. 立姿作业空间在垂直方向尺寸布局可划分为5 段,根据人体作业时的特点,不同高度 上设计的作业内容不同,常用的手控制器、显示器、工作台面等应不布置的尺寸在(B) 。 A 16001800mm B 7001600mmC 500700mm D0500mm 19. 当作业者的工作平台高于地面(B)时,或为保证作业者远离危险部位时,都应该设计 合理的护栏以保证作业者的安全。 A 1m B2m C3m D 4m 20.根据手臂的活动范围,设定了其作业空间的平面尺寸设计原则,错误 的是( C) A、按照 95%的人满意原则设计; B、将使用的控制

19、器、工具、加工件放在正常作业范围之内; C、将不常用的控制器、工具放在最大范围之外; D、将特殊的、易引起危害的装置,布置在最大范围之外。 21.关于座椅设计原则的表述,正确的是(D) A、座椅的尺寸无需考虑使用者的人体尺寸。 B、座椅设计应尽可能使就坐着保持自然的或接近自然的姿势,并且要保证作业者不变换 自己的坐姿。 C、座椅要尽可能设计的使作业者得人体重力全都集中在臀部。 D、座椅要设计的牢固、稳定,防止坐者倾翻、滑到。 22.靠背是座椅设计中的重要部分,设置靠背可以减轻脊柱的负荷,使脊柱保持自然的弯姿, 产生轻松省力的感受。再考虑靠背尺寸这一设计因素时,为了保证双手较大的运动范围, 操作

20、椅应使用(D)最合适。 A、全靠背B、高靠背C、中靠背D、低靠背 23.GB1000-88 中国成年人体尺寸 ,提供了七类47 项人体尺寸基础数据,其中列出的数 据是代表从事工业生产的法定中国成年人人体尺寸,并按照不同年龄段,给出了各项人体 尺寸的数值。以下对于成年男性 年龄段的划分正确的是(B) A、1830 岁; 3145 岁; 4660 岁B、 1825 岁; 2635 岁; 3660 岁; C、1625 岁; 2635 岁; 3655 岁D、 1630 岁; 3145 岁; 4655 岁。 24以下按钮, (D)可以增强手指的触感,便于操作,适合用于较大操作力的场合。 二、综合应用题:

21、 某公交车站,停靠3 条线路的公交车,1 路车, 18 路车和 30 路车,车身基色一样, 每辆车上有不同的车体广告。一个家庭集体出游,在车站等车, 拟乘坐 30 路车。 家庭成员 包括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一个12 岁的升高1.4 米的小朋友。到达车站后,由于候车 座位不足,爸爸妈妈只能站在站牌下等候。1 辆公交过来,由于爸爸未能看清车上的数字, 做出了错误的判断,开始向上下口位置移动,并招呼全家人一起,结果等车靠近到5 米内, 发现来车为1 路车,结果,这家人重新返回原有位置继续等待。不久又过来一辆公交,同 样的情况又发生了,过来的是18 路车, 全家人又白行动了一次。最后, 这家人终于

22、登上了 30 路公交车。在车上,由于乘客较多,有年轻人给爷爷奶奶让了座位,爸爸、妈妈和12 岁的少年站立在车厢,爸爸妈妈由于身材较高,手扶着悬挂在车厢内的吊环扶手,而12 岁的少年只能扶着座位的靠背。在一个急转弯处,由于驾驶员车速控制不好,虽然车体安 全通过弯道, 但是手扶吊环的父母被甩向了相反的方向,造成站立的乘客出现了互相碰撞, 母亲手部挫伤。扶座椅靠背的少年,由于没有可靠的抓手,在这个过程中被甩出了原有位 置,幸好由于乘客较多,他摔在其它乘客身上,并未倒地,仅仅受到了一点挤压伤害。这 一过程被刚好同路的小王看到了,他是某大学工业工程专业的学生。回校后,他开始着手 给公交公司写了一份建议书

23、。试分析,小王会指出哪些公交车辆在人因方面的缺点,并从 如何提出简单可行的方案,说明原因。 答案要点: 车辆方面的缺点:1.同一公交站,停靠3 条线路的车辆,车辆基色一样,容易让人在远距 离观察时产生误判。 2.车内的站立位用的扶手,高度不合理,只有身材较高成年人可以够到。 3.未考虑青少年或矮身材的扶靠要求,没有提供扶靠位置。 4.提供的扶手设计不合理,吊环扶手由于不固定,会随着车辆转弯发上摆动,不便于使用 者保持姿势。 简单方案: 1.利用颜色管理的方法,给三条线路的公交车规定不同的基色,便于乘客远距 离观察车辆的线路归属。比如,1 路车使用橙黄色,18 路车使用天蓝色,30 路车使用绿色

24、。 2.改变扶手的设置高度,充分利用车厢空间,提供不同高度的扶手。拟利用人体测量数据, 才用第 95 百分位,和第50 百分位数为依据进行计算。 3.重新设计座椅,考虑给座椅靠背位置增加侧向把手,以便身高不足或位置不便的人员有 扶持的位置。 4.彻底取消吊环扶手,全部才用固定扶手,如钢管,若考虑冬天北方天气因素,建议增加 保护套。 第三部分生产计划 一、选择题 1、产品的生产过程是指 ( B )。 A.产品从原材料投入生产到产成品完工所经历的全部日历时间; B.产品从原材料投入生产到产成品完工所经过的各种生产活动过程; C.产品在各生产环节进行的加工制造过程; D.以上都不是 2、下面哪一项不

25、属于库存的作用的是( D ) A.缩短订货提前期B.稳定生产 C.分摊费用D.增加生产灵活性 3、下面对主生产计划( MPS)理解 错误的是( A ) A、它是 MRP 系统的输出计划 B、是对综合生产计划的细化 C、也称产品出产进度计划 D、总量受到综合生产计划的约束 4、以产品多样化来满足顾客个性化需求,最为理想的生产模式是( D ) A.大量生产B.成批生产 C.单件生产D.多品种小批量生产 5、保有大量的零部件库存,当客户需要时按要求将其装配起来,这种模式是 ( B ) A、订货生产B、订货组装C、专项生产D、备货生产 6、某加工中心有 2 台设备,每天一班,每班8 小时,5 月份工作

26、天数为 23 天, 设备开动率为 90%,该加工中心的设备能力为( A ) A. 331.2 小时B. 165.6小时 C. 184小时D. 368 小时 7、下面 不属于 开环 MRP 构成部分的是( D ) A、BOM 子系统B、MPS 子系统 C、库存管理子系统D、成本管理子系统 8、在对 MRP 系统进行更新时,如果生产环境很不稳定,计划经常变更,那么 最好采用以下何种MRP 更新方式(B ) A、重新生成方式 B、净变更方式 C、重新生产和净变更方式相结合 D、保持不变 9、ABC 库存管理法的要点是从中找出关键的少数和次要的多次,其中关键的 少数属于 ( B ) A. C 类B.

27、A 类C. B 类D. D 类 10、下列那一种作业排序规则能有效缩短任务的流程时间(D ) A、SCR B、FCFS C、EDD D、SPT 11、经济订货批量,是指(D ) 。 A、库存保管成本最低时的订货批量B、订货成本最低时的订货批量 C、缺货成本最低时的订货批量D、年总库存成本最低时的订货批量 12、JIT 的实践表明,在多品种生产过程中,实现小批量以至“一个流”生产的 关键是(C ) 。 A、均衡化B、缩短提前期 C、缩短生产准备时间D、提高质量 13、MRP 有三种输入信息,即主生产计划、库存状态和(A )信息。 A 产品结构B 批量 C 安全库存量D 在制品定额 / 14、在库

28、存的 ABC 管理法中, A 类物料的库存管理特点是(C ) 。 A 严格控制库存时间,不严格控制库存数量 B 严格控制库存数量,不严格控制库存时间 C 既严格控制库存数量,又严格控制库存时间 D 不严格控制库存数量,又不严格控制库存时间 15、下面不属于 动态批量规则的是(C ) A、固定间隔期法B、直接批量法C 、EOQ 法D、最小总成本法 16、对 MRP 和 MRPII 区别的理解,下面哪一个是错误 的( D ) A、前者是开环,后者是闭环; B、后者在前者基础上扩展了财务管理功能 C、前者注重物料,后者着重资源 D、计算物料时前者采用顺工艺,后者是反工艺/ 17、关于生产流程战略,以

29、下说法不正确 的是: ( D ) A、工艺专业化生产适用于多品种小批量产品的制造 B、大批量生产实质上是标准的工艺专业化生产 C、模块化生产应该以成组技术为支撑 D、产品导向的生产组织方式投资成本较低,生产柔性高 18、具备从一种产品生产迅速转换到另一种产品的应变能力指的是生产过程的 (A ) A、适应性B、平行性C、比例性D、均衡性 19、下面哪一项不属于大量流水生产作业计划的期量标准( A ) A、生产间隔期 B、节拍 C、标准作业计划 D、在制品占用量定额 20、汽车厂商接到订单后向零部件供应商下达零件供应需求,这种需求对汽车 厂是( B ) A、独立需求B、相关需求C、无关需求D、外部

30、需求 21、计算年库存总费用的构成项目不包括(D ) A、年维持库存费B、年补充订货费 C、年缺货损失费D、年库存人工费 22、对精益生产模式理解 错误 的是(D ) A、精益生产的核心是消除浪费B、精益生产实质上是准时化生产 C、精益生产强调生产同步化和均衡化D、精益生产属于推动式生产模式 23、以医院的床位数来表示医院提供医疗服务能力的大小,这种计量方法是采 用( )表示法。 A、产出量B、综合量C、 代表量D、投入量 二、应用题 1、某车床组共有车床8 台,每台车床全年有效工作时间为4650 小时,在车床 组加工结构与工艺相似的四种产品A、B、C、D,各产品的计划产量和台时定 额如下表所

31、示: 项目 产品名称A B C D 计划产量(件)280 200 120 100 台时定额(台时 /件)25 50 75 100 1、车床组全年有效工作时间总额为37200 2、按照代表产品法来计算车床组的生产能力,应该选择B 产品作为代 表产品 3、根据代表产品法的原理,完成下表中的数据计算(共计12 个) 产品 项 目 计划 产量 台时 定额 换算 系数 换算为代表 产品产量 以代表产品 表示的能力 换算为具体产品 表示的能力 A 280 25 0.5 140 744 289 B 200 50 1 200 207 C 120 75 1.5 180 124 D 100 100 2 200 1

32、03 合计720 4、车床组的负荷系数为700/723=96.8% 答案:1、37200 2、B 3见下表 4、96.8% 产品 项目计划产量台时定额换算系数 换算为代表产 品产量 以代表产品表示 的能力 换算为具体产品表示 的能力 A 280 25 0.5 140 744 289 B 200 50 1 200 207 C 120 75 1.5 180 124 D 100 100 2 200 103 合计720 723 2、对某产品的需求率为件年,需求均匀。一次订货费为元, 资金效果系数元元? 年。有价格折扣: 当一次订货量件时,单价元件; 当 件时,单价元件,求最佳订货批量。 解答:根据题意

33、可知,经济订货批量EOQ 11 1 22 2 24011 2 22 3600 16 3008=240 80.25 22 3600 16 3006=277 60.25 277300 =240300 1 24 2402 DS EOQ Ph DS QPEOQ Ph DS QPEOQ Ph EOQ D TCPDSPh 当订货量,时, 符合条件要求,该订货量可取。 当订货量,时, 由于,所以该订货量不可取。 那么,要计算最佳订货量,就只须比较和时的年总成本 30022 240300 0 36001 83600 168 0.25 24029280 2402 1 300 3002 36001 6 3600

34、1660.25 30022017 3002 300 D TCPDSPh TCTC , 最佳订货批量应为件 第四部分设施规划部分 一、选择题 1、( C )是标准化的主要目的之一,也是标准化生命力如何的决定因素。 A科学性B适用性C 经济性D民主性 2、目前,国际标准化组织(1SO)认定的物流基础模数尺寸是( B ) 。 A.500mmX300mm B600mmX400mm C. 800mm600rrm D600mmXl000mm 3、在标准化形式中,通用化的目的在于( B )。 A. 使相互独立的标准可以结合 B.最大限度地减少重复劳动 C 消除混乱,为人类的正常活动建立共同遵循的秩序 D改善

35、物流,促进物流技术的发展 4、在物流设施标准中,( C )是整个分标准体系的基础部分。 A.物流设施标准B集装化器具标准C 基础标准D物流设备标准 5、某工厂生产产品A,年需求量为365 吨,需求率为常数(1 吨/天) 。设产品A 的成本为 500 元/吨,年仓储费为成本的20%,每次订货费用为20 元,则经济订货批量约为(D) 。 A、8 吨B、 10 吨C、12 吨D、14 吨 6、生产物流成本控制的常用方法不包括 ( D) 。 A、工厂布置合理化,缩短厂内搬运距离B、优化工艺流程,减少物流迂回 C、厂内物流标准化和流程固定化D、及时补货 7、搬运活性指数是根据物料搬运的难易程度,用(D)

36、来标示。 A、05 B、14 C、15 D、04 8、根据若干需求点至物流中心的运量与距离的重心法是找出( A )位置,并将其作为最 佳选址点。 A 运输总费用最小 B运输总距离最短 C 运输总吨位最小 D运输加权费率最高 9、准时生产JIT 认为, (D)是弊病,是生产系统设计不合理、生产过程不协调、生产操 作不良的证明。 A、现场管理B、物流路线长C、控制技术D、库存 10、 不属于 按工作流程形式来区分的设施布置方法是(D) 。 A、按产品原则布置B、按工艺原则布置 C、按成组原则布置D、按 U 型原则布置 11、按产品原则布置设施的方法适合(B) 。 A、多产品、小批量的生产方式B、少

37、产品、大批量的生产方式 C、大规模定制生产方式D、按库存生产方式 12、 JIT 系统中实现生产资源优化的措施之一是将设备按(A)型形式进行布局。 A、UB、T C、L D、 X 13、 ( D ) 属于 4级活性。 A、无动力车上货物B、散放地上C、预垫或预挂D、动力车辆或传送带上 14、 ( D ) 不属于 吊车类搬运机具。 A、门式B、桥式C、履带式D、无人搬运车 15、重心法的优势有(A ) A、模型简单、易于操作 B、表上作业法程序简单,算法成熟,易于编程和操作 C、考虑固定费用和可变费用 D、考虑了物流规划部门与客户双方的利益 16、物流过程中,不仅从运输、仓储、包装、装卸和搬运单

38、个环节的改善,还应将各环节 作为一个系统来优化,考虑综合效益,体现了物料搬运中(B ) 。 A集装化原则B系统化原则 C提高搬运活性原则D无效搬运原则 17、下列对集装箱特点的描述,哪个是正确的(C ) 。 A集装箱不能重叠垛放 B可以减少无效运输 C集装箱本身就是一个小型的仓库 D不利于提高单位面积的储存数量 18、以下关于托盘缺点 的描述,哪个是不正确 的(D ) 。 A托盘的主要缺点却是集装箱的优点 B托盘的保护性较集装箱差 C不便于露天存放 D不需要仓库等配套设施 19、物流产生的基础是( B )。 A生产与流通成本的大幅度上升 B生产与消费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离 C现代交通运输手段的进

39、步 D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20、物品活性指数为零的是( A )。 A、零散物品放置地面B、托盘化包装物品 C、集装箱D、已在收发货区台车上的物品 21、看板操作使用规则不包括 ( D )。 A、前道工序只能按生产计划生产 B、不能把不良品交给后道工序 C、前道工序按收到看板的顺序进行生产 D、看板必须与实物在一起 22、( D )是现代物流系统中一种应用广泛的装备。其原理是利用货物单元的自重,使货物 单元在有一定高度差的通道上,从高处向低处运动,从而完成进货、储存、出库的作业。 A、层架B、单元货格式货架 C、托盘式货架D、重力式货架 23、企业产品批量大,品种少,一般采用( A ) 进行物流强

40、度分析。 A工艺过程图 B多种产品工艺过程表 C成组方法 D从至表 24、在活动关系图中,我们用符号“O ”代表两个部门间的(D )关系。 A 绝对必要 B 特别重要 C 重要D 一 般重要 二、计算题 1某鞋业公司有两个工厂F1及 F2生产运动鞋供应四个销售点S1、S2、S3、S4四 个销售点。由于需求量不断增加,必须另设一个工厂,可供选择的地点是F3、 F4,产品的生产费用与运输费用如表所示,试在其中选择一个最佳厂址。 生产费用与运输费用表 至 从 运输费用(万元)年产量 (万 箱) 生产成 本 (万元) S1S2S3S4 F15 3 2 3 0.7 75 F26.5 5 3.5 1.5

41、0.55 70 F31.5 0.5 1.8 6.5 1.25 70 F43.8 5 8 7.5 1.25 67 年需求 量(万 箱) 0.4 0.8 0.7 0.6 解:由已知条件的表可以看出从F1运到 S1的总费用(生产成本加运输费用)为 (75+5=80 )万元。依次类推,可分别得到从F1-F4到销售点 S1-S4的总费用,所 以可以分别得到新厂设在F3和 F4的两个运输总费用表。 至 从 运输费用(万元)年产量 (万 箱) S1S2S3S4 F180 78 77 78 0.7 F276.5 75 73.5 71.5 0.55 F371.5 70.5 71.8 76.5 1.25 年需求

42、量(万 箱) 0.4 0.8 0.7 0.6 2.5 至 从 运输费用(万元)年产量 (万 箱) S1S2S3S4 F180 78 77 78 0.7 F276.5 75 73.5 71.5 0.55 F470.8 72 75 74.5 1.25 年需求量0.4 0.8 0.7 0.6 2.5 Z3=71.50.4 70.5 0.8 71.50.5571.80.05 770.65 780.05=181.87( 万元)错了,应该是180.3 万元 Z4=70.80.4 71.5 0.55 720.8 74.5 0.05 770.7=182.87( 万元) Z3Z4 2某车间的四个备选布置方案评价

43、如下,请选择最优方案。 序 号 考虑因素 权 数 各 方 案 的 等 级 及 分 数 A B C D 1 服务10 U I I E 2 管理6 O A E E 3 扩建可能性5 O I O O 4 物流10 O U I E 5 灵活性9 O E I E 6 投资8 O O I E 7 额外制造能力5 A O U O 解: 序 号 考虑因素 权 数 各 方 案 的 等 级 及 分 数 A B C D 1 服务10 U/0 I/2 I/2 E/3 2 管理6 O/1 A/4 E/3 E/3 3 扩建可能性5 O/1 I/2 O/1 O/1 4 物流10 O/1 U/0 I/2 E/3 5 灵活性9

44、 O/1 E/3 I/2 E/3 6 投资8 O/1 O/1 I/2 E/3 7 额外制造能力5 A/4 O/1 U/0 O/1 加权分数合计9 13 12 17 所以,方案 D最优。 第五部分质量管理 一、单选题: 1 “让步接收”是指对()的处理 A合格品B废品C返修品D次品 2下列对于抽样检验阐述正确的是() A样本中包含的单位产品数量称为样本容量B抽样检验仅用于成品检验 C同一生产条件下所生产的单位产品数量称为批量D不合格是指未满足经济性 3. 对于给定的抽样检验方案,生产方风险是() A. 样本中包含不合格品的概率B. 好的质量被拒收的概率 C. 由使用方承担D. 用表示 4. 关于

45、抽样特性曲线与抽样方案(N,n,c) ,下列说法 错误 的是() A. 当 n、 c 不变时, N 变化对 OC 曲线影响不大 B. 当 N、c 不变时, n 越大, OC 曲线越陡,抽样方案越严格 C. 当 N、c 不变时, c越大,OC 曲线越陡,抽样方案越严格 D. 两者一一对应 5. 某抽样方案为:N=1000 ,n=30,c=1。已知批不合格品率p=5%,其接收概率计算式为 () AB CD都不是 6以下 不属于 受控过程特性的是() A服从稳定的随机分布B仅受偶然因素影响C服从正态分布D不存在波动 7SPC 的常用方法和工具不包括() A直方图B价值流图C控制图D排列图 8. 关于

46、过程能力,以下说法错误 的是() A用 3描述其大小B处于统计稳态下的加工能力 C又称工序能力D通过质量特性值的变异来表示 9在实际生产中,通常只规定范围下限的是() 。 A缺陷数B强度C有害杂质含量D零件的几何尺寸 10当分布中心与规范中心的偏差增大时,过程能力指数Cpk( ) 。 A减小B增大C不变D难以判断 11如果过程能力计算结果为Cp等级较高, Cpk较低,则表明( ) 。 A过程变异大,偏移大B过程变异小,偏移小 C过程变异大,偏移小D过程变异小,偏移大 12控制图分析的理论依据是() A小概率原理B工序平衡原理C大数定理D有限元理论 13. 如果控制图上出现连续九个点落在中心线的

47、同一侧,则可以判定() A过程稳定B过程不稳定C数据不准确D无法判定 14对均值 -极差控制图进行分析时,应该() A首先判断均值图是否稳定B首先判断极差图是否稳定 C同时判断,先看哪个都行D看具体情况 15当对工序中某种溶液的化学成分进行控制时,应采用() 30 1000 29 970 1 30 30 970 0 30 C CCCC 411 1000 500 1000 )05.01()05. 0()05.01()05.0(CC 50 1 50 0 !1 )50( !0 )50( ee A均值 -极差图BP 图C单值 -移动极差图Du 图 16 Minitab15 软件对计数值控制图的检验项目

48、共有()种 A2 B4 C6 D8 17. 在排列图中,帕累托曲线表示() A频数B项目C累计百分数D影响因素 18 无偏情况下, 假设规格范围6, 则六西格玛管理要求的过程能力指数Cp 等于 () A1.33 B1.5 C1.67 D2 19. 以下对六西格玛管理描述不正确 的是() A目标是零缺陷B基于事实和数据C全新的管理模式D单纯技术方法的引用 20. 当分布中心与规格中心偏离1.5时,实际的六西格玛质量水平为() A3B4.5C5D6 21. 企业推行六西格玛管理中最关键的力量是() A倡导者B黑带主管C黑带D绿带 22. 在六西格玛项目界定阶段常用到SIPOC 图,其中的I 是指() A输入B改善C指示D指标 23 ISO 9000:2000 质量管理体系的核心标准有() A2 个B3 个C4 个D 5 个 24. ISO 9000:2000 质量管理体系中包含的一个支持标准是() A 测量控制系统B 业绩改进指南C 基础和术语D 小型组织实施指 南 25下列关于ISO/ TS16949 阐述 错误 的是() A在 ISO9001 基础上增加了汽车行业的特殊要求 B把美、德等国的相关核心内容有机整合 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