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美术兴趣小组活动教案活动一:三原色和三间色(必修课)军山铺中学美术课外活动记录表活动时间第一周(周4第七节)教师黄智平活动内容认识三原色三间色活动过程1讲解三原色红、黄、蓝;三间色一一橙、绿、紫2构图教师示范3学生练习,教师指导4展示并互评画作备注美术教室186班全体同学和局部美术社团成员教学目标1 .认识三原色红、黄、蓝;三间色一一橙、绿、紫。2 .掌握用原色调配间色的技能。媒体使用电脑课件、录像片、幻灯片、三色轮、色水、色彩方块、色圈等重点难点重点:使学生认识三原色和三间色及其色彩特性。难点:掌握原色与间色的色彩关系,学会用原色调合间色的调色本领。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二、”导入
2、新课:(2分钟)。1放录像思考问题:a.在缓纷的色彩世界中,我们经常看到的颜色有哪些?(师播放录像,生观察。)b.看了录像,我们知道日常生活中色彩确实很多。请同学答复,刚d看到的颜色有哪些?(红、黄、蓝、橙、绿、紫.,3 .板书课题:画画离不开色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最根本的色彩知识-三原色与三间色。板书课题:三原色与三间色三,讲授新课:(10分钟)(一)认识三原色与三间色。1认识三原色:a.出示定义。问:在这么多颜色当中,怎么样的颜色称为原色?哪几种颜色是原色?请大家先记住这么一句话:不能由其他颜色调合成的颜色叫原色。b.观看电脑课件。师:哪几种颜色不能由其他颜色调合成?下面大家来看一组画面
3、听听颜色自己的声音。(师击键,播放设计制作好的电脑课件,一段拟人卡通画面)。师:看了动画镜头,知道几种什么色在说话?(让学生答复,说出红、黄、蓝。)师:这三种色都说了句什么?(不能由别的颜色调合成)修改c.得出定义:我们知道,不能由别的颜色调合成的颜色是原色,红、黄、蓝不能由别的颜色调合成,那么,红、黄、蓝就是原色。因为是三种颜色,所以我们称它们为三原色。2认识三间色:a.观看幻灯,让学生观察三原色相加能否变化出别的颜色。b.观察色轮,出示三色轮,思考三原色相加变化哪三种颜色。问:色圈红色和黄色重叠的局部可能是什么色?色圈黄色和蓝色重叠的局部可能是什么色?色圈蓝色和红色重叠的局部可能是什么色
4、让学生尝试后答复。)生小结:用色块表示。红+黄=橙黄+蓝=绿蓝+红=紫c.做实验:。尝试其他两色相加有什么新发现。d.学生讨论间色定义(只有用两种原色调合成的颜色叫间色)。四、课堂练习(15分钟)1用圆、方、三角形等几何图形,自己译计排列组合,形成新图形,分别用三原色和三间色进行填色练习。2 .作业要求:0可自己设计图形填色。调色时注意水份的掌握。平涂着色。3 .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轻音乐)五、讲评作业。7-8分钟)活动二:夜景(记忆画)活动时间第三周周一第六节)教师黄智平活动内容选用适宜的颜色画出家乡的夜景。活动1讲解夜景的特点,不同颜色可表现不同的感情。2构图教师示范过程3学生练
5、习,教师指导4展示并互评画作备注美术教室191班全体同学和局部美术社团成员教学目标1 .通过教学,能选用适宜的颜色画出家乡的夜景。2 .从描绘家乡夜景中,培养学生绘画技能和技巧,提高创造美的能力。3 .画画家乡的夜景,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情感。媒体使用欣赏课件简单的步骤图蜡笔、水彩笔、铅笔、橡皮重点难点重点:让学生了解夜景的特点,能用画笔来描绘夜间的景色,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难点:引导学生自己去体会夜景的不同感受,选择适宜的颜色来表现不同的感情。教学过程(公开课实验稿)一组织教学猜谜激趣:略)打一自然景观过渡:星星在天上朝你眨着眼呢?这样的夜景怎么样?二新课教学夜景欣赏图片1、谈话导
6、入2、提出要求:这些夜景图片中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3、欣赏图片课件)西湖平湖秋月香港兰桂坊德国国会大厦美国阿拉斯加美国阿拉丁中国北方讨论启发:夜景中的内容和它所表达的情绪以及感觉热闹、宁静、动人、雄壮、奇丽欣赏作品欣赏图画课件)星夜凡高修改夜间的咖啡屋凡高学生作品2幅思考:哪些是大师的作品?提问:作者是用什么颜色来表现夜色的?讨论启发:用什么颜色来表现夜色的。欣赏学生作品课本欣赏临安衣锦小学学生作品。观察讨论:主要是用什么方法来画的蜡笔水彩三、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提出任务:向游客贵宾推荐家乡的夜景送出礼物:照片设计出示步骤:草稿铅笔)轮廓线蜡笔夜色水彩)采用的方式可机动四、作业展评说说你画的
7、这个地方的是什么特点。内容、画法、感觉等活动三:蜡笔水彩图案(图案根底课)活动时间第五周7周二第六节)丽黄智平活动内容蜡笔水彩图案活1指导学生欣赏课本中的范画。动2构图教师示范过3学生练习,教师指导程4展示并互评画作备注美术教室188班全体同学和局部美术社团成员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这课的描绘方法,能大胆地运用色彩,画出较美的图案。2.在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与审美情趣。媒体使用课件,范图重点难点重点:掌握描绘方法,能较大胆地表现图案的色彩。难点:图案中点、线、面的组合与图案色彩的运用能力的培养。教学过程一.揭题,指导学生欣赏课本中的范画。1图案是社会生活中最广泛、最普及的一种美术形式。请学生
8、从他的身边寻找一些不规那么的散点式图案。2学生边寻找边在黑板上随意地画一些简单的纹样。然后通过透叠,交叉,重组等手法进行配置,只要注意空间的疏密匀称即可.这种画法灵活生动,富于变化。二.师生共同探讨课本中的图案的表现方法,分清图案纹样的技法,即运用点、线、面来表现。修改。三.传授不规那么的散点式组织方式,提倡随意性但要注意空间的疏密均匀。线条要流畅,点、面要有自由变化。四 .注意比照色的运用,并做到色彩鲜艳。五 .用蜡笔描绘点、线、面,用水彩色平涂。六 .作业要求:1参照书中自己最喜欢的一幅图案改变色彩。2)根据教师传授的方法自己创作一幅作品活动四:美丽的圆形纹样(绘画练习课)活动时间第十周周
9、一第五节)教师黄智平活动内容美丽的圆形纹样活1讲解解圆形纹样的根本特点,学习色彩的分布,动2构图教师示范过3学生练习,教师指导程4展示并互评画作备注美术教室192班全体同学和局部美术社团成员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圆形纹样的根本特点,在秩序中体验整体美,学习色彩的分布,提高认识与动手能力。2.通过教学,掌握描绘圆形纹样的根底技法,经过观摩、欣赏、想象、构思、设计,动手描绘出美丽的圆形纹样。3.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大胆灵活地运用色彩,描绘出较好的圆形纹样,培养创造美的能力.媒体使用幻灯机,幻灯片五张,录音机,古筝曲音乐带,范图一张。学具准备:彩色水笔,油画棒,9cm半径的圆形作业纸。重
10、点难点重点: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一般圆形纹样的描绘技法,从中培养学生审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进一步懂得圆案艺术与人民生活有比拟密切的联系。学好根底图案,创造出更新更美的图案,美化我们的生活。难点:掌握圆形图案创作的特点与规律.一.组织教学二.引题谈话,导入新课有一家美化生活设计公司,听说我们402班的同学画画得特别漂亮,他们正好要开发新产品,想请我们小朋友帮助搞设计,等会儿,我们在班里进行评选,挑出最正确的设计送往公司去,你们有没有信心?大家肯定很想知道,他们要求我们设计些什么呢?出示范图你们知道,这是什么画呢?图案画。图案又可称纹样。这幅纹样是什么形状的?圆形纹样,里面所画的纹样,必须适合圆形,所
11、以也称为圆形适合纹样。板书:适合纹样谁知道日常生活中哪些物品用得上圆形纹样根据学生答复,适当地出示实物欣赏出示课题:美丽的圆形纹样三.讲授新课那么你们知道这圆形纹样是怎么画出来的呢?出示幻灯片同学们还记得三年级我们学习了美丽的花边,片中所画骨架是用来表示纹样的方向性的。圆形纹样也有它的规律,也就是也有它的骨架。骨架既表示方向,同时也帮助我们绘制纹样。下面,我们看一看这几幅纹样,找一找它们的方向性有什么特征.出示四幅不同形式圆形纹样,请学生在黑板上画骨架图我们给这一种纹样的骨架一名称叫直立式。板书:直立式学生按照幻灯片依次画出骨架图,老师肯定,发现错误进行纠正,并板书骨架式名称.依次板书:旋转式
12、同心式、向心式、放射性小结:骨架线,板书:画骨架然后画纹样解决细节难点:向心式和放射式较难区别,放射式的纹样就像一个太阳,光辉四射,单元纹样是大头朝里,小头朝外。而向心式那么正好相反,小头朝里,大头朝外。2 .看了这么多的纹样,你们有没有发现无论它采用何种构成形式,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圆形纹样可以不画花边,但是加了花边更好看,根据设计而定。3 .谁能告诉大家,这几幅纹样,是什么构成形式?欣赏图范画,及时反响4 .圆形纹样美不美?美在哪里?圆形纹样不仅中心花纹美,花边美,还要色彩美。板书:构图涂色要求:最大胆、最大胆.四、布置作业老师发给每位同学一张圆形的作业纸,请你在上面设计一种产品的圆形纹
13、样。请问,你想为什么产品设计?采用什么骨架式我们根据自己的设计方案先画什么?再画什么?要求:1纹样画得饱满、整齐;2色彩鲜艳、大胆。学生设计,老师巡视指导,作画时播放古筝曲高山流水.五、作业讲评,总结每组派代表,上台介绍自己组的最正确设计方案,老师作小结性讲评。今天,大家都很棒,开动脑筋,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设计出了一张又一张的圆形纹样设计稿,等会儿,老师会把你们的作品寄给美化生活设计公司,相信他们一定对你们的设计感到惊喜。同学们,圆形纹样属于什么画呀?对,它只是图案画中的一种,下节课我们还将继续学习方形纹样。图案艺术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联。图案美化了我们的生活,学好根底图案,创造出更新更美的
14、图案,把我们的生活装扮得更加美丽!活动五:美丽的方形纹样活动时间第十四周周三第七节教师黄智平活动内容认识三原色三间色活1讲解方形纹样的根底技法,动2构图教师示范过3学生练习,教师指导程4展示并互评画作备注美术教室193班全体同学和局部美术社团成员教学目标1 .通过教学,掌握描绘方形纹样的根底技法,描绘出精美的方形纹样。了解2 .刻苦实践,大胆创新,不断提高图案设计技巧,陶冶情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接受媒体使用课件:学生圆形纹样的优秀作业,教师范作重点难点重点:使学生掌握一般方形纹样的描绘技法,从中培养学生审美和创造美的能力。难点:能描绘出更精美的图案。一.展示,复习导入。1 .展示上一节课美
15、丽的圆形纹样的优秀作业,师生进行点评,激发、鼓舞学生学好方形纹样的信心、兴趣和决心。2 .课件出示: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方形纹样。3 .师生畅谈交流。总结:m方形纹样一般也是由中心花纹和花边共同组成。2)纹样:有方圆结合式,向心式,放射式,旋转式,。同心式等。学生可以将自己的简单设计进行归类与综合或者变形。样式:23二.范作欣赏。1 .出示教师范作。2 .创作指导提示:修改1根据作业纸的大小,规定一个方形纹样统一的边长画出一个正方形。2选定一个方形纹样的形式,并画出骨架于。3设计一个单元纹样,然后进行变化与复合练习。三、展示作品美术兴趣小组活动记录九月份活动记录:课题:了解美丽的剪纸艺术一、 材料
16、小刻刀、剪刀、彩色纸两至三色、小胶水、白色卡纸、铅笔、绘画纸、复写纸等。每人一份二、制作:1、设计草图。先构思好一幅自己喜爱的图画,可以是人物、动物、花卉等,画好草图。尽量用大块面,图形要概括,力求简单。2、设计色彩。想好每局部的颜色,用铅笔在草图上标好。可以用色块相拼,也可用大块色套小块色的方法。3、上稿。用复写纸将设计好的草图分颜色画在不同的彩色纸上。4、剪亥I。用小刻刀或剪刀将画好的图形剪刻好,一般采用阳刻和阴刻结合的技法,还可采用手撕。5、调整。将剪刻好的图形摆在白卡纸上,根据画面的需要作小范围的调整。如:在过于空洞的地方添加一些配景,将过于繁琐的地方减去一些。6、完成。将刻好的图形
17、按设计好的草稿粘贴在白卡纸上,并为自己的作品取个好听的名字。二、 活动过程:一、了解民族传统手工艺:1、让各位同学讲述自己去过哪些风景区,购置过那些民间工艺品。2、通过网络和教师的演示资料,欣赏民族风光片和图片,感受我们祖国美丽的河山和灿烂的民族文化,适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指出剪纸艺术是我国劳动人民热爱生活、热爱美的结晶,同时,听一听优美的民族音乐,多方位感受民族文化的美。3、民间艺术在生活中的作用、地位。二、认识剪纸艺术学生上网查寻资料:1、剪纸艺术的开展和分布,在古代我国广东的佛山和潮汕地区、陕西的安塞、山西的浮山、河北的蔚县等地区民间剪纸就很有名。2、现代剪纸的艺术价值和地位。3、剪纸的
18、制作过程,传统的剪纸主要是单色,形象以动物、植物和文字为主,技法单一。现代剪纸拓宽了题材,人物、风景均可。表现力、思想性强,技法除了剪、刻还有撕纸,现代感极强。三制作剪纸课堂教学):1、说说剪纸好不好看,喜不喜欢?想不想自己也动手作一幅剪纸作品?2、学生上网查询剪纸的步骤和方法。工具、材料,每人一份)4、发辅助用品综合材料):看一看、想一想、议一议、做一做。5、议一议:准备设计一幅怎样的作品、彩色纸的搭配。6、试一试:将设计的草图剪刻出来。7、给自己的作品取一个好听又贴近主题的名字。五、活动总结:1、看一看、比一比:剪纸作品与其他艺术作品比拟有哪些优点?2、议一议:自己剪纸作品的优缺点。3、评
19、一评:共同评选最正确作品、优秀作品等。4、试一试:组织一次剪纸作品展览。5、总结:可以说剪纸艺术自诞生以来,就没有中断过,它流传面之广、数量之大、样式之多、根底之深是任何一种艺术形式无法比的。在各种民俗活动中,她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她来源于生活,充实了生活。以她特有的方式默默地唤起人们对生命的信念,如今,剪纸的天地更为广阔了,她早已走出了庄户人的小院,走入现代设计的广阔天地。在产品包装设计、商标、服装设计、书籍、邮票、舞台美术、连环画、影视等各方面都有她的倩影;她已走向世界,成为全人类的文化财富和艺术瑰宝。我国民族文化艺术光辉灿烂、源远流长,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很多,有望同学们日后进一步去研究和
20、发扬。6、提高:构思一幅命题作品:以“母亲”为题,设计一幅剪纸作品。课题:奇妙的剪纸教学目标:1、实践活动,进一步加强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培养实际生活中的创造性,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2、通过参与创作,合作交流,启迪灵感,感受生活。3、通过欣赏剪纸作品,感受古今劳动人民的高超技艺,培养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学习运用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创作美丽的教学资源:实物投影、剪纸作品、剪刀、彩色纸教学过程:一、作品欣赏。1、谈话:同学们,我手中有一把剪刀和一张普通的纸。我国劳动人民就是运用他们创造出了中国民间艺术一一剪纸,又叫做窗花。这古老的传统有100O多年的历史,风格独特,深受内外人士的喜爱。今天,我们就来
21、欣赏出自古代与现代艺人之手的局部代表做品。板书:奇妙的剪纸2、利用课件与实物投影仪教师和学生共同准备的剪纸作品。3、提问:你最喜欢哪一幅剪纸?学生对喜爱的作品进行谈话交流4、教师对局部作品进行解说主要针对古老的桔祥图案。剪纸艺术是生活化的艺术,尤其表达在古代。剪纸都应用于生活的哪些方面?服装、瓷器、皮影居家装饰等)二、作品分类。1、观察分析。(1)谈话:今天,我们一起看到了这么多的剪纸作品,在民间艺人的创作中,这些剪纸是分不同种类的。那么你们能进行分类吗?小组讨论。学生的分类只要合理就予以肯定。比方:分为人物、动物、花草、文字等或以颜色分类。小结。同学们观察得非常仔细,从创作内容上看可以分为这
22、几类,我们还可以从创作的方法进行分类。比方有的剪纸图案是由一组或几组完全相同的图案组合而成的,大家来看看有哪些。14)学生从作品中找出局部符合要求的剪纸图案。2、研究方法。11)引导观察:你们再来看现在这些作品,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12)教师出示以对折形式剪成的枫叶图案。提问:这张剪纸是什么图形?这样漂亮的图案,你们知道是怎样剪成的吗?3谈话:大家想不想做一名巧手小艺人,用剪刀来创作漂亮的图案?三、作品创作。1、尝试创作。学生观察书上两种正方形剪纸的步骤,并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具体做法。指名说说并演示两种方法如何折纸、剪纸。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剪法试着剪一剪。学生独立完成后互相交流,教师了解学生
23、活动情况,并展示学生的作品,师生共同点评。2、独立创作。谈话:想想正方形纸还可以怎样折?你们还可以折成几折来剪?学生独立进行设计创作,后交流各自的做法。教师对学生新颖的设计给予肯定和夸奖。3、提高阶段。让学生自学课本上63页用长方形纸剪纸的做法,并模仿剪一剪。提问:用长方形纸你还能剪出什么漂亮的图案?学生思考,独立动手剪一剪,教师巡视学生活动情况,并参与讨论交流。四、全课小结。谈话:同学们,你们用行动证明了自己的聪明才智。瞧,你们创作出了这么多的精美图案,真令人佩服!请选择一件你最为满意的作品,将它贴在白纸上,并写上你的名字,然后放到讲台上展示,让我们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与创作的乐趣吧!十月份活
24、动记录课题:剪纸-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案活动目标:使学生学会根本的剪纸方法,能用彩纸剪出较简单的图形图案,并组合成一幅完整的画面。使学生受到美的教育,能在实际生活中去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认真细致的好习惯,以及合作能力。活动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及剪纸实物,剪纸图案假设干。学生准备:彩纸、剪刀、刻刀、胶水、白纸、刻垫、铅笔、橡皮等。活动过程:一、图片大观园:1、出示图片,欣赏。欣赏了图片你有什么感想?师:一张彩纸、一把剪刀,就可以活灵活现地表现千变万化的自然形态,随心所欲地表达内心世界的美感。我们用剪刀代替笔,把我们所见的、所想的剪出来。寥寥数剪,日常用品、车船、花卉、果
25、蔬、虫鱼、鸟兽、人物跃然纸上,形象惟妙惟肖,栩栩如生。这就是我国古老的民间艺术剪纸。它是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它继承着各民族历代祖先的智慧、才华和创造精神,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之根,是民族精神和气质的表达。剪纸具有悠久的历史,它的制作,总体上分为单色和彩色两种。同时,又分阳刻、阴刻、套色等形式。我们常常运用阳刻和阴刻相结合的方法。二、剪前作准备:1、出示幻灯片:剪刀、刻刀、白纸、彩纸、胶水或固体胶、刻垫、铅笔、橡皮等。2、学生检查工具和材料准备情况。三、教师示范,讲解制作步骤。提示学生要注意用剪平安,放好剪刀。同时要注意环境卫生,剪下的碎纸片要堆放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剪纸的制作过程:1、折一剪
26、纸前,应根据物品的特征,选择适当的折法进行折叠。2、画一为了更好地把握住物体的形象特征,在剪纸前,应将所剪形象,在折好的纸上用笔轻轻勾出,然后再用剪刀依据轮廓线剪下。3、剪一即是将画在纸上的形象,用剪刀准确而流畅地沿轮廓剪下。一般采用阳刻和阴刻结合的技法,还可采用手撕。有些细部可用刻刀刻出。4、贴将剪刻好的图形摆在白卡纸上,根据画面的需要作小范围的调整。如:在过于空洞的地方添加一些配景,将过于繁琐的地方减去一些。最后根据需要,把剪下的纹样,贴在颜色适当的纸上。并为自己的作品取个好听的名字。四、快乐大本营1、学生自己动手制作,采用小组分工合作的形式,把剪出来的作品组合成一幅完整的图画。学生伴乐练
27、习,教师巡回指导。屏幕投出“温馨提示切五、收获大展台展示各小组的作品,互相观摩、评价。六、教师小结:剪纸艺术开展到今天,已向多内容、多风格、多功能方面开展,这就要求我们在题材的选择、画面的构成、色彩的追求上渗透现代文化的观念,才能创造出更好的剪纸作品。七、实践大舞台一张彩纸、一把剪刀,就可以活灵活现地表现千变万化的自然形态,随心所欲地表达内心世界的美感。课后可灵活运用多种剪纸方法剪出自己所想要的图片,做一个剪纸集册。课题:剪蝴蝶教学目标了解传统民间美术活动和民间美术的表现形式。运用民间美术的表现方式,完成一件美术作品,通过设计制作来表现。一)组织教学按常规进行二)导入以喜庆的传统节日为题材,欢
28、度春节的各种活动:划旱船、舞龙、贴窗花等等。三学习新课1、教师出示浦江剪纸作品,向学生问:这是一幅什么作品?学生答复:剪纸。引出课题教师讲述:这些作品出自我县农民之手,也反响了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丰富的艺术想象力。2、剪纸的根本类型以讲解为主的教学剪纸是我们中国民间美术的表现形式之一,剪纸的类型,多种多样,窗花是剪纸艺术的一个主要品种,它用于节日民俗题材大多是对桔祥、幸福、美好的祝福,形式上那么要求热闹,火红,有看头,起了装饰、美化环境的作用。3、剪纸的根本技法阴刻:图案上的装饰纹样被剪去,形成镂空效果,一般要求线线相断。阳刻:将图中的装饰花纹留下,花纹以外的局部剪亥I去,要求线线相连。一幅漂亮、
29、完整的剪纸作品往往是阴刻、阳刻相结合的,它们互相连接,互相映衬,构成一幅完美的画面。剪纸常用的装饰纹样(1)锯齿纹:常用来表现动物的皮毛、刺、草以及类似的东西,特点:较硬。鱼鳞纹:用来表现鱼鳞、波浪以及类似的东西、特点:柔和,具有动感。月牙纹:用来表现衣纹皱褶、头发、纹路以及类似的东西,特点:用途广泛,变化多端。4、探究与表现学习活动蝴蝶表情1欣赏蝴蝶剪纸。2讨论分析,交谈感受,讨论点,线面不同,组合表现的不同美感。3学生表演与愤怒的表情、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不同表情的面部特征,结合以上结论,从外形,装饰纹样等方面分析4教师给学生做剪纸示范。5设计与制作教师辅导学生根据黑板上已画好的蝴蝶外形进行装
30、饰设计,教师针对设计中出去的问题加以引导,讲课设计剪刻步骤四)展评学生作品,请局部学生阐述表现意图12分钟五师生回忆本节课的知识特点:剪纸来自民间,表现民间,我们要从中间吸取营养,多看、多想、多动,一定会创作出好的作品六月份记录十一月份活动记录:我和福娃的故事一、活动内容:剪纸创编故事我和福娃的故事二、活动目标1、尝试利用剪纸的形式创编故事,会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创造性讲述。2、尝试剪出人物的不同姿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三、准备活动:福娃运动的照片彩色复印纸剪刀胶棒废旧纸筐四、活动重点:引导学生学会有顺序的观察福娃的动态。五、活动过程1、出示福娃运动的图片,请学生说一说福娃在干什么?它们在做这些运
31、动时心情是什么样的?2、教师引导学生说一说:(1)你和爸爸妈妈在一起运动时是什么感觉?(2)你和小朋友在一起运动时是什么感觉?3、教师引导幼儿想一想:你如果和福娃在一起做什么运动最快乐?4、请学生用剪纸的形式编出我和福娃的故事。5、把学生的作品放在展板上供小朋友欣赏。6、请23个小朋友给全班小朋友讲我和福娃的故事7、小朋友选出自己最喜欢的作品,说一说为什么喜欢这副作品。课题:剪纸双喜字教学目标1、了解喜庆的习俗,喜花的使用;2、能独立完成双喜字的折剪;3、感知对称,及对称剪纸的折剪。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猜猜:有一个字很常用,却在字典中找不到。2、说说在什么场合用到喜花。3、小结4、谈谈双喜
32、字的由来把“喜字写成“喜喜是人们希望好事成双的心理表达。人们举行婚礼时,都要贴出红双喜字,以示庆贺。表示成双成对的意思。与其相应的是,结婚的良辰吉日也选双日子。据说,这种习俗源于宋代。宋代的宰相王安石进京赶考时,见马员外家门外写着一副上联:“走马灯,灯马走,灯熄马停步。”却没有下联,王安石便暗自记在心中,寻思下联怎么个对法。他到京城应考,主考官指着一杆飞虎旗念道:“飞虎旗,旗虎飞,旗卷虎藏身。”王安石顿时想起马员外家那副上联,便以此为对,主考官惊赞不已。在回程路过马员外家宅时,马员外恰在门首恭听几名书生应对联。王安石便挤进前随口喊出主考官出的对子。不想走马灯上的对子是专为择婿而出的。马员外觉得
33、石安石的下联对得最出色,便将女儿许配给他。不久,王安石择吉日良辰完婚,恰逢官差来报“恭喜王大人高中了”。王安石喜上加喜,提笔在大红纸上写下一个金色大“喜喜”字,贴在门上。并吟诗一首:“巧对联成双喜歌,马灯飞虎结丝罗,洞房花烛题金榜,小登科遇大登科。”从那以后,这种习俗一直流传至今。二、找规律,学剪“方形双喜”1、把长方形纸,横向对折;2、再对折,成四等份长条状;3、用铅笔描出1/4个喜花注意将折叠后的中轴线置于左侧):4、剪出展开即成。三、照样子,按步骤完成作品。每人准备两个作品四、拓展1、适当的变形,让喜子更丰富多彩2、尝试三刀剪成一个喜花。尝试通过折叠,三刀完成一个喜子。十二月份活动记录;
34、课题:鱼的剪纸教学过程:一、导入展示鱼的剪纸作品,揭题:鱼的剪纸鱼是人们司空见惯的水中动物,形态多样,学生的创作的兴趣点比拟广,容易发挥想象。二、导学达标I、民间剪纸作品欣赏感受:多幅图片加配乐。在欣赏中锻炼自我感悟图形的能力,体验民间剪纸的审美情趣,以及艺术风格。归纳:提问“有什么感觉?”。可多角度归纳。民间剪纸表现出的朴实、粗暴、和谐、夸张,正是民间剪纸艺术家们长期生活在具有这样特征的环境中,所产生的情感,也是对家乡对这块土地的热爱。让学生欣赏,一方面是学习它的表现形式,另一方面是让学生感受民间艺术家在作晶中表现出的真善美的情感,在欣赏中逐渐加深对这种情感的认识,为欣赏现代儿童剪纸做铺垫。
35、2、现代儿童剪纸欣赏感受:多幅图片加配乐。在欣赏中使学生对同龄人的剪纸作品产生情感共鸣,激发创作欲望。归纳:提问“有什么感觉?,可多角度归纳。学生作品所表现的是他们身边看到的各种事物,充满童趣、稚拙、自由与单纯一同样表现,真善美的情感。3、作品分析民间剪纸和儿童剪纸的共通之处是:通过夸张、自由、多变、诙谐、自然的艺术形式来表达真、善、美。4、剪纸技法分析、示意分析感悟上述剪纸作品的技法。出示有不同剪刻技法的剪纸作品,请同学们研究分析“用什么方法做的?这样做有什么特点?认识到不同的技法有不同的视觉效果。“最适宜的技法,就是最好的技法,教师再对每一种技法进行归纳,示意,并鼓励学生创造新的表现方法。
36、研究性学习的因素)5、欣赏各种鱼感受鱼的不同形态,将多元形态带入创作思维中。6、演示作业过程:选用深色彩纸用铅笔构思起稿刻制作品调整作品一粘贴作品7、作业提示:一条鱼。目的是在较短的时间里,让学生能完成创作。构图满。剪纸作品的特点是比拟饱满,也为了学生在剪刻时不易断裂。有特点。这是作品的核心所在,它包括学生的审美心理,表达方法,作品的造型特点、刀法特点,寓意特点等。在宽松的课堂气氛下,激活学生的灵感,鼓励学生刻自己喜欢的鱼。美术兴趣小组活动教案第一课:三原色和三间色(必修课)教学目标1 .认识三原色红、黄、蓝;三间色一一橙、绿、紫。2 .掌握用原色调配间色的技能。媒体使用电脑课件、录像片、幻
37、灯片、三色轮、色水、色彩方块、色圈等重点难点重点:使学生认识三原色和三间色及其色彩特性。难点:掌握原色与间色的色彩关系,学会用原色调合间色的调色本领。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二、”导入新课:(Z分钟)。1放录像思考问题:a.在缓纷的色彩世界中,我们经常看到的颜色有哪些?(师播放录像,生观察。)b.看了录像,我们知道日常生活巾色彩确实很多。请同学答复,刚d看到的颜色有哪些?(红、黄、蓝、橙、绿、紫.,2.板书课题:画画离不开色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最根本的色彩知识一三原色与三间色。板书课题:三原色与三间色三,讲授新课:(10分钟)(一)认识三原色与三间色。1认识三原色:a.出示定义。问:
38、在这么多颜色当巾,怎么样的颜色称为原色?哪几种颜色是原色?请大家先记住这么一句话:不能由其他颜色调合成的颜色叫原色。b.观看电脑课件。师:哪几种颜色不能由其他颜色调合成?下面大家来看一组画面。听听颜色自己的声音。(师击键,播放设计制作好的电脑课件,一段拟人卡通画面)。师:看了动画镜头,知道几种什么色在说话?(让学生答复,说出红、黄、蓝。)师:这三种色都说了句什么?(不能由别的颜色调合成)修改C得出定义:我们知道,不能由别的颜色调合成的颜色是原色,红、黄、蓝不能由别的颜色调合成,那么,红、黄、蓝就是原色。因为是三种颜色,所以我们称它们为三原色。2认识三间色:a.观看幻灯,让学生观察三原色相加能否
39、变化出别的颜色。b.观察色轮,出示三色轮,思考三原色相加变化哪三种颜色。问:色圈红色和黄色重叠的局部可能是什么色?色圈黄色和蓝色重叠的局部可能是什么色?色圈蓝色和红色重叠的局部可能是什么色?(让学生尝试后答复。)生小结:用色块表示。红+黄=橙黄+蓝=绿蓝+红=紫C.做实验:。尝试其他两色相加有什么新发现。d.学生讨论问色定义(只有用两种原色调合成的颜色叫间色)。四、课堂练习(15分钟)1用圆、方、三角形等几何图形,自己译计排列组合,形成新图形,分别用三原色和三间色进行填色练习。2.作业要求:0可自己设计图形填色。O调色时注意水份的掌握。O平涂着色。3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轻音乐)五、讲评作
40、业。7-8分钟)第二课:夜景(记忆画)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能选用适宜的颜色画出家乡的夜景。2.从描绘家乡夜景中,培养学生绘画技能和技巧,提高创造美的能力。3.画画家乡的夜景,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情感。媒体使用欣赏课件简单的步骤图蜡笔、水彩笔、铅笔、橡皮重点难点重点:让学生了解夜景的特点,能用画笔来描绘夜间的景色,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难点:引导学生自己去体会夜景的不同感受,选择适宜的颜色来表现不同的感情。教学过程(公开课实验稿)一组织教学猜谜激趣:略)打一自然景观)过渡:星星在天上朝你眨着眼呢?这样的夜景怎么样?二新课教学夜景欣赏图片1、谈话导入2、提出要求:这些夜景图片中你印象最深的
41、是什么?3、欣赏图片课件)西湖平湖秋月香港兰桂坊德国国会大厦美国阿拉斯加美国阿拉丁中国北方讨论启发:夜景中的内容和它所表达的情绪以及感觉热闹、宁静、动人、雄壮、奇丽欣赏作品欣赏图画课件)星夜凡高修改夜间的咖啡屋凡高学生作品2幅思考:哪些是大师的作品?提问:作者是用什么颜色来表现夜色的?讨论启发:用什么颜色来表现夜色的。欣赏学生作品课本)欣赏临安衣锦小学学生作品。观察讨论:主要是用什么方法来画的蜡笔水彩)三、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提出任务:向游客贵宾推荐家乡的夜景送出礼物:照片设计出示步骤:草稿铅笔)-一轮廓线蜡笔)-一夜色水彩)采用的方式可机动)四、作业展评说说你画的这个地方的是什么特点。内容
42、画法、感觉等)第三课:蜡笔水彩图案(图案根底课)教学目标1 .通过教学这课的描绘方法,能大胆地运用色彩,画出较美的图案。2.在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与审美情趣。媒体使用课件,范图重点难点重点:掌握描绘方法,能较大胆地表现图案的色彩。难点:图案中点、线、面的组合与图案色彩的运用能力的培养。教学过程)一.揭题,指导学生欣赏课本中的范画。m图案是社会生活中最广泛、最普及的一种美术形式。请学生从他的身边寻找一些不规那么的散点式图案。2)学生边寻找边在黑板上随意地画一些简单的纹样。然后通过透叠,交叉,重组等手法进行配置,只要注意空间的疏密匀称即可.这种画法灵活生动,富于变化。二.师生共同探讨课本中的
43、图案的表现方法,分清图案纹样的技法,即运用点、线、面来表现。修改。三.传授不规那么的散点式组织方式,提倡随意性但要注意空间的疏密均匀。线条要流畅,点、面要有自由变化。四.注意比照色的运用,并做到色彩鲜艳。五.用蜡笔描绘点、线、面,用水彩色平涂。六.作业要求:1)参照书中自己最喜欢的一幅图案改变色彩。2)根据教师传授的方法自己创作一幅作品第四课:美丽的圆形纹样(绘画练习课)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圆形纹样的根本特点,在秩序中体验整体美,学习色彩的分布,提高认识与动手能力。2.通过教学,掌握描绘圆形纹样的根底技法,经过观摩、欣赏、想象、构思、设计,动手描绘出美丽的圆形纹样。3.充分发挥主观
44、能动性,能大胆灵活地运用色彩,描绘出较好的圆形纹样,培养创造美的能力.媒体使用幻灯机,幻灯片五张,录音机,古筝曲音乐带,范图一张。学具准备:彩色水笔,油画棒,9cm半径的圆形作业纸。重点难点重点: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一般圆形纹样的描绘技法,从中培养学生审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进一步懂得圆案艺术与人民生活有比拟密切的联系。学好根底图案,创造出更新更美的图案,美化我们的生活。难点:掌握圆形图案创作的特点与规律.一.组织教学二.引题谈话,导入新课有一家美化生活设计公司,听说我们402班的同学画画得特别漂亮,他们正好要开发新产品,想请我们小朋友帮助搞设计,等会儿,我们在班里进行评选,挑出最正确的设计送往公司去,你们有没有信心?大家肯定很想知道,他们要求我们设计些什么呢?出示范图)你们知道,这是什么画呢?图案画。图案又可称纹样。这幅纹样是什么形状的?圆形纹样,里面所画的纹样,必须适合圆形,所以也称为圆形适合纹样。板书:适合纹样)谁知道日常生活中哪些物品用得上圆形纹样根据学生答复,适当地出示实物欣赏)出示课题:美丽的圆形纹样三.讲授新课那么你们知道这圆形纹样是怎么画出来的呢?出示幻灯片同学们还记得三年级我们学习了美丽的花边,片中所画骨架是用来表示纹样的方向性的。圆形纹样也有它的规律,也就是也有它的骨架。骨架既表示方向,同时也帮助我们绘制纹样。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