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物理2019八年级寒假作业二.pdf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5503871 上传时间:2020-05-25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311.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物理2019八年级寒假作业二.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学物理2019八年级寒假作业二.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学物理2019八年级寒假作业二.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学物理2019八年级寒假作业二.pdf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学物理2019八年级寒假作业二.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物理2019八年级寒假作业二.pdf(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初二物理寒假作业2 第 1 页(共 4 页) 2019 年度 8 年级物理寒假调研练习(2) 班级: 学号: 姓名: 一、选择题 (每题 2 分,合计20 分,将唯一正确的答案填入括号中) 1.甲、乙、丙三位同学测一张长1.2m 的办公桌,甲、乙均用分度值为1cm 的刻度尺,丙 用分度值为1mm 的刻度尺,甲、乙、 丙三人测出的数据分别为1.203m、 12.0dm、 120.1cm, 其中正确的是() A. 三者都对B. 甲对C. 乙对D. 丙对 2.体育课后, 汗流浃背的小林同学赶紧打开教室电扇吹吹风,顿时感觉凉快多了,与这一 现象有着相同特点的是() A. 春天,冰雪融化成溪水B. 夏天

2、,冰棒周围冒“ 白气 ” C. 秋天,早晨草地上铺上一层白霜D. 冬天,屋檐上挂着串串冰柱 3.如图所示,在探究“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实验中,将正在发 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多次弹开。这样做 是为了() A. 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 B. 把声音的振动时间延迟 C. 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D. 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 4.在拨动吉他弦后,同学们发现,即使停止了对吉他弦的拨动,吉他也会“ 余音不断 ” ,其 根本原因是() A. 吉他声的回声仍在回荡B. 吉他弦还在振动 C. 吉他弦停止振动,空气还在振动D. 人的听觉发生了” 延长 ” 5.平静的池面上眏出

3、了空中飞翔的小鸟,小明说:“ 快来看,鸟和鱼在水中比赛呢!” 他看 到的 “ 鸟” 和“ 鱼” 实际上是() A. “ 鸟” 是实像, “ 鱼 ” 是虚像B. “ 鸟” 是虚像, “ 鱼” 是实像 C. “ 鸟” 和“ 鱼” 都是实像D. “ 鸟” 和“ 鱼” 都是虚像 6.在儿童乐园,摄影师给卡通人照相,在对焦时,发现毛玻璃上卡 通人像的位置如图甲所示。为了使毛玻璃上卡通人像的位置如图 乙所示,摄影师应当将镜头适当地() A. 向下并且向左移B. 向下并且向右移 C. 向上并且向左移D. 向上并且向右移 7.在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下列情况会造成测量结果偏小的是() A. 调节横梁平衡

4、时,指针偏向分度盘左边就停止调节螺母 B. 调节天平平衡时,忘了把游码放在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C. 使用磨损的砝码 D. 读数时,实验者头部偏向游码右边,会造成视线与游码左侧的标尺不垂直 8.把相同质量的水、 酒精、 盐水分别注入完全相同的三个杯子里,则液面最高的是 () A. 水B. 酒精C. 盐水D. 无法判断 9.如图甲所示,乒乓球静止靠在左侧的音叉上,如果用 小锤敲打右侧的音叉,我们能听到右侧音叉发出声音 同时乒乓球被弹开,如图乙。如果把这个实验由宇航 员带到月球上外部环境中去完成则() A. 能听到声音,但乒乓球不会被弹开 第 3 题图 第 6 题图 第 9 题图 初二物理寒假作业2

5、第 2 页(共 4 页) B. 不能听到声音,乒乓球也不会被弹开 C. 能听到声音,乒乓球也会被弹开 D. 不能听到声音,但乒乓球会被弹开 10.如图,图甲是小车甲运动的s-t 图象,图乙是小 车乙运动的v-t图象,由图象可知() A. 甲、乙都由静止开始运动 B. 甲、乙都以2m/s 匀速运动 C. 甲、乙两车经过5s一定相遇 D. 甲车速度越来越大,乙车速度不变 二、填空题 (本题共7 题,每空1 分,合计28 分) 11.两时钟挂在竖直墙上,如图所示,甲、乙两图都是时钟在平面镜中成的像。甲图是镜子 水平放置时的像,乙图是镜子竖直放置时的像,它们的实际时间是甲;乙。 12.如图所示为 “

6、小孔成像 ” 的示意图:该现象可以用来解释;小孔成的像是 (选 “ 虚像 ” 或“ 实像 ” ),若小孔位置固定,将蜡烛和光屏位置对调,光屏上的像比原来 (填 “ 变大 ” 、“ 不变 ” 或 “ 变小 ” ) 13.如图所示,有一束光线从空气射入某种透明介质,在分界处发生反射和折射(其中 4= 5),其中是反射光线,折射角是,空气在(选填 “ AE 的上方 ” 、 “ AE 的下方 ” 、“ CG 的左方 ” 或“ CG 的右方 ” )。 14.如图, 在注有清水的试管内留有一稍大的空气泡,使太阳光从试管的正上方向下照,观 察试管下方的白纸,可以发现白纸上空气泡下方处较(选填 “ 亮 ” 或

7、“ 暗” ),这是 因为太阳光射向空气泡和水如同射向透镜一样, 出射光线会(选填“发散” 或“ 会聚 ” ) 15.小兰同学在做“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的实验时: (1)绘制了如图所示的图象( v表示像到凸透镜的距离,u 表示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 用该凸透镜作放大镜使用时,被观察的物体到透镜的距离在m以内;把物体从 距凸透镜 5cm 处移动到距凸透镜20cm 处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将(选填 “ 变大 ” 、 “ 变小 ” 、“ 先变小再变大 ” 、“ 先变大再变小 ” )。 (2)小兰实验时,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摆放的位置如图所示,其中明显需 要调整的高度使像呈在光屏的中央,若测得凸

8、透镜的焦距f=10cm,蜡烛和凸透 镜的位置不变, 把光屏向(选填 “ 靠近凸透镜的方向” 或“ 远离凸透镜的方向” )移 动直到得到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所成像的特点是像(把像的特点写全)。 第 10 题图 第 11题图第 12 题图第 13 题图 第 14 题图 第 15 题图 初二物理寒假作业2 第 3 页(共 4 页) (3)实验时,小兰不小心用手指指尖触摸到了凸透镜,这时(选填 “ 会” 或“ 不 会” )在光屏上成指尖的像。 (4)小兰进一步进行研究,她把凸透镜换成焦距为5cm 的,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的位 置,应将光屏向(选填 “ 远离 ” 或“ 靠近 ” )凸透镜的方向移动,才能使

9、烛焰的 像变得清晰。 16.(1)如图所示,物体的长度是m此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2)如图停表的读数为 s。 (3)如图所示为某同学使用温度计测得的温度示数,甲的示数为;乙的示数 为 17.小明在厨房中发现: (1)壶里的水烧开以后,壶嘴上方冒出一团团“ 白气 ” 。这“ 白气 ” 实质上是一些。 小明仔细观察又发现:“ 白气 ” 从喷出到消 失要经历三个物理过程。 靠近壶嘴的地方,我们什么也看不见。 这是因为壶内水沸腾时产生了大量的水 蒸气,在壶嘴附近由于温度比较, 仍然保持气体状态。 水蒸气离开壶嘴一段距离以后,形成 “ 白气 ” 。(两题填物态变化名称) “ 白气 ” 进一步上升到干燥的

10、空气中,发生现象,我们又什么也看不见了。 (2)冬天, 在炉子上烧菜的时候,火焰熄灭前、后一瞬间会出现如图所示的两种情景, 你可以确定是火焰熄灭前的图片。 三、解答题 (本题共5 题,合计52 分) 18.(1) (4 分)请在图中画出光线通过透镜后的折射光线(F 为焦点, P 为 2 倍焦距处) (2) (4 分)如图所示,A 是水中的一个发光点,从A 发出一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 反射光线通过B 点,并在水面处发生折射。请画出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 大致方向。 19.(9 分)司机朝着山崖以20m/s 的速度行驶,看到前方有丁字形路口,便鸣笛一声以示 警告将要上路的行人或车辆(车速

11、保持不变), 鸣笛后经对面山崖的反射4s后便听到了回 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是340m/s,求: (1)1s 内车行驶的路程是多少?(2)鸣笛时车离山崖有多远 ? (3)听到回声时车离山崖有多远? 第 16 题图 第 18 题图 第 17 题图 初二物理寒假作业2 第 4 页(共 4 页) 20.(9 分)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甲和乙放在水平面上(容器足够高), 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容器的底面积为1 10-2m 2,容器内水的深度为 0.1m (已 知 水=1000kg/m3,铝=2700kg/m3,冰=900kg/m3)求: 容器甲中水的质量 求乙容器中酒精的体积

12、将 2700 克铝块浸没在酒精中,将一块冰块放入水中,质量未知的 冰块全部熔化变成水时,发现两个容器中液面一样高,求冰块的质量 21. (每空 2 分)小凡同学在做“ 观察水的沸腾 ” 实验中: (1)他的操作如图1 所示,其中错误之处是。 (2) 纠正错误后, 水沸腾时温度计示数如图2 所示,为, 说明当地的气压。1 个标准大气压(填小于、等于、大于)在图 3 中图是水在沸腾前的情况。 (3)分析图4所示图象,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的特点是。 22. (每空 2 分)小明想知道油的密度,于是他和小华用天平和量筒做了如下实验: (1)将天平放在工作 台上, 将游码放在处, 若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

13、的右 侧,要使横梁平衡,应 将 (2)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 量为 17g,在烧杯中倒入适量 的酱油, 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如同甲所示,将烧杯中的酱油全部倒入量筒中,酱油 的体积如图乙所示,则烧杯中酱油的质量为g,酱油的密度为kg/m 3 (3)小明用这种方法测出的酱油密度会(填 “ 偏大 ” 或“ 偏小 ” ) (4)小明不小心将量筒打碎了,只用天平也能测出酱油的密度于是小华添加了两个 完全相同的烧杯和适量的水,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请你补充完整 a、调好天平,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m0 b、将一个烧杯,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 m1 c、用另一个烧杯装满酱油,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为m2 d、酱油的密度表达式 = (已知水的密度为水) 第 20 题图 第 21 题图 第 22 题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