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培训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精讲.pdf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5503916 上传时间:2020-05-25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287.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学教师培训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精讲.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中小学教师培训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精讲.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中小学教师培训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精讲.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中小学教师培训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精讲.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中小学教师培训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精讲.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小学教师培训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精讲.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教师培训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精讲.pdf(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健康从心开始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尊敬的各位领导、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好! 很荣幸今天有机会与大家相聚,首先,感谢大家来听我的讲座!今天来到会 场的老师们,你们都是幸福的,因为听完讲座,你们将会有很大的收获,你们会拥有一种 乐观积极的心态关爱自己的学生。今天,这个宝贵的机会,是我们尊敬的- 给我们提 供的,是他致力于学生心灵的塑造,思想境界的升华,精心筹划,精心组织,给我们搭建 了这个平台,给我们创造了这样一个相互学习、共同交流的好机会。让我们大家举起自己 的双手,用最热烈的掌声感谢-! 在这里我更要感谢 -,也给我这次机会,让我与大 家共同交流学习,谢谢 !谢谢-! (鞠躬)今天,我站在这里

2、演讲,我的内心是高兴!是 激动!同时也有着巨大的压力,因为给大家做过类似讲座的不是教授就是学者或者就是教 育家,而我仅仅是一名刚取得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的高中教育工作者,但我会竭尽全 力,与大家一起度过这段非常幸福、非常有收获、非常有意义的美好时光。大家愿意和我 一起度过吗?(愿意)希望大家给我点鼓励,好吗?谢谢! 在电视剧神医喜来乐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情节:德福回沧州接喜来乐的妻子进京 城,这位师娘是一个不同意,十个不同意。德福没有直接劝师娘,而是一边吃饭一边自言 自语:京城那真是个好地方,花街柳巷都是,明娼暗娼随处都有话刚一说到这儿,师 娘马上改变了注意, 问德福 “ 你师父让你来干什么来了

3、?”“那咱什么时候走啊? ”“师傅说明 天起程。”“干吗等到明天,咱们今天下午就走!” 这回轮到师娘着急了。在这里德福使用的 就是心理战术。提到心理健康,大家一定很想说,我们的心理没有问题,给我们讲心理健 康干什么。其实,这是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误解。健康包括三方面:一是身体健康;二 是心理健康;三是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这无疑表明,人不仅要重视生理健康,而且 要珍视心理健康。现在,不少家长为了孩子的身体健康,可谓煞费苦心,今日大鱼大肉, 明日蔬菜水果,外加形形色色的营养补品。但很少有人像重视身体健康那样重视孩子的心 理健康。不少家长看到孩子流鼻涕、听到孩子打喷嚏就着急,又要摸孩子的头,又要

4、量体 温,怕孩子患伤风感冒,却很少有家长把研究孩子心理健康状况提上议事日程,看需要供 给孩子怎样的营养品,怎样来增强孩子的心理素养。在学校,老师迫于教育教学压力,也 无暇顾及学生的心理,等到他们犯错了,就事论事处理了就行。其实,孩子们的心理问题 如同伤风感冒一样人人会得。心理的“ 伤风感冒 ” 与身体的伤风感冒同样不能忽视。有时, 心理的疾患带来的恶果甚至比生理疾患带来的恶果更为严重。心理状态良好的人,心胸豁 达,心情愉快,处事宽容大度,即使他身体染了疾病,恢复得也比较快。反之,如果一个 人心胸狭窄,抑郁偏执,遇事患得患失,小疾也会气成大病。一个人的心理健康和身体健 康是相辅相成、互为因果的。

5、作为一名普通教师,我最初学习心理咨询是为了有助于做好 班主任工作,是想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够快乐而有尊严地健康成长!因为孩子遇到心理问题, 一般不告诉父母和老师。 一是羞怯, 怕被批评; 二是害怕不被理解, 三是不想让父母担心。 个别孩子终于鼓起勇气对老师或父母谈,希望做做心理咨询,给自己来一次心灵杀毒,很 多父母大惑不解:你好好的,别没事找事。其实,孩子们在人际关系、青春期发育、学习 竞争和压力等很多方面会面临困惑,压抑起来,会导致严重心理问题。 看这样的一个案例:洛虹是独生女,12岁,父母都是知识分子,视其为掌上明珠,爱 护备至,期望极高。洛虹生性活泼,聪明伶俐,上学后成绩一直十分优秀,不仅父

6、母、老 师、同学也都非常欣赏她,对她很是推崇,洛虹本人也意识到自己的出色,很自负。然而, 正当大家都对洛虹满怀信心时,她却遇到了一个不小的麻烦,六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时, 她正好重感冒,为了不耽误考试,她仍坚持来校参加了全部考试。由于身体不好,复习准 备不足,加上心情紧张,结果考试成绩很不理想,不仅有史以来第一次掉下前十名,而且 数学甚至才七十几分, 给她以沉重打击。 这次考试的失利使洛虹变得沉默寡言、精神萎靡、 情绪低落、食量也大大减少,逐渐怕见老师和同学。后来发展至整天躺在床上,再不愿去 上学了。家长开始还没怎么在意,只是一般地安慰她几句。直到后来见她不愿去上学,他 们才着急起来。问孩子究竟

7、怎么了。洛虹说不清楚,只是一味地流眼泪。父母把她带到医 院作检查并无身体异常。其实,她的这种行为表现可以判断是抑郁症了。直接原因是由于 是她考试失败后自觉大失面子,精神受到严重挫折而造成的。而促发其发病的根源还在于 她人小在赞扬声中长大,生活一帆风顺,以至意志薄弱承受挫折能力太差造成的。由此可 以联想到马家觉事件、药家鑫事件。所以我今天的讲座题目是:健康从心开始关注 孩子的心理健康讲座内容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中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其常见问题, 第二部分是心理咨询对教师教育工作的借鉴。 第一部分:中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其常见心理问题 一、小学生的心理特点 1、情绪不稳,易波动。俗话说“孩子的脸,六

8、月的天,说变就变了。”能把孩子的脸 跟六月的天放在一起比较,足以说明孩子的心理稳定性差,也就是情绪波动比较大。 2、好奇、敏感。小学生兴趣广泛,对什么都感兴趣,对什么都反应强烈。 3、好胜,但是韧性差。什么事都想争第一,想要赢别人,证明自己厉害,但是容易 受挫折,一点小失败就觉得不得了了,天都塌下来了。 4、自控能力不足。其实这点非常重要,因为在儿童身上很常见。上课的时候,心就 跑到操场上去啦;做作业的时候,就想着晚上妈妈买什么好吃的啦。稍微严重一点,就控 制不住自己的身体,一直要动,抓抓头啊,咬咬手指或铅笔啊等等。 5、自尊心和自主欲强烈。稍微批评两句,他就觉得很委屈,或者一点小矛盾他反应

9、就很强烈。认为他自己什么都是对的,别人什么都是错的。 6、批评力不足。不懂得自我批评,有时候,会一时分不清对错,做错了事自己都不 明白,甚至不知道悔改。 7、人际关系简单化或不知所措。就是说不会与人相处,跟人交涉,与人相处时惶恐 不安,甚至拒绝参加社交活动。 这些是小学生主要的心理特点,每个学生都会有,而且不是单独存在。比如一般不会 说一个学生他光是情绪变化大,其他都好的,或者就是好胜,其他都好的,这些表现都是 存在的但平时不明显,哪一个方面稍微强一点,那一个方面就变成了心理问题。如挫折感 带来的自卑、孤独心理,人际关系不协调带来的社交恐惧症,自控力不足带来的注意力缺 陷多动症。 二、中学生的

10、心理特点 学生进入初中以后,便同时进入了人生的青春期,他们面临着人格再造的“第二次” 诞生,错综交织的矛盾和激烈震荡的内心世界,使他们产生了诸多不同于小学时代的显著 特点。青春期又称人生第二反抗期,第一反抗期出现于2 岁到 4 岁之间,是孩子自我意识 发展的第一个飞跃期。这时期儿童的反抗主要是指向身体方面的,即反对父母对他们身体 活动的约束。 我们有过小孩的老师们应该还依稀记得,此时的孩子对父母指令都说 “不”, 不让喂他吃饭,不让给他穿衣服、穿鞋,不让你拉着他下楼梯,他要做的事情,你自己代 劳了,就哭个不停,直到他做了为止。第二反抗期则出现于初中阶段,这时的反抗主要是 针对某些心理内容的,如

11、希望别人关注他们、能尊重他们,承认他们具有独立的人格。 如同是记日记,在小学生的日记中,主要记述的是当天发生的事情以及自己对此的肤 浅认识;而且记日记的态度也不自觉,经常是在老师和家长的强迫之下去完成;对于日记 的保密程度也无过高要求, 甚至有时主动提供给别人看。 初中生的日记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首先是在日记内容上发生了很大变化,初中生的日记更侧重于阐发自己的体会和感受,这 些体会和感受直接来自于自我观察、自我反省、自我批评以及自我期望等;其次,初中生 记日记的态度也是自觉自愿的,真正出自于表达思想及宣泄情绪的内心需要;第三个变化 是,他们开始将日记作为自己的绝对秘密,细心加以保管,不许别人翻

12、看。初中生日记特 点的变化,表明他们的内心世界逐渐丰富,经常沉浸在关于“我”的思考和感受中。也恰 是由于这一点,导致了他们个性上的主观偏执性。 这个时期的心理特点主要是: 1、思维更具独立性、抽象性,但仍有片面性。 2、情绪更加丰富和独立,情感指向外界,但具冲动性,偶像崇拜,反抗心理很强。 3、自我意识高涨,关注自我形象,关心别人的评价,自尊心过分敏感,自我表现又自我 封闭。 4、开始形成自己的性格,希望标新立异,与小学有很大变化。 5、性心理的发育,好奇和探索,性别角色的认定。 6、有了一定的意志力,但持续时间有限。 7、有一定的目标,但还不能完全落实到行动上。 8、人际交往呈现新特点。 在

13、这里我要特别强调一下初中生的反抗形式和初中生和老师的关系。 初中生的反抗形式 是多样化的,有时表现得很强烈,有时则以内隐的方式相对抗,常 有以下几种具体表现: 态度强硬、举止粗暴;漠不关心,冷淡相对;反抗的迁移性。在这 几种形式中,尤其可怕的是初中生的反抗的迁移性。初中生反抗行为的迁移性是指,当某 一人物的某一方面的言行引起了他们的反感时,就倾向于将这种反感及排斥迁移到这一人 物的方方面面,甚至将这个人全部否定;同样,当某一成人团体中的一个成员不能令他们 满意时,他们就倾向于对该团体中的所有成员均予以排斥。我们常见到一名学生因不喜欢 某个学生而讨厌他周围的同学。这种反抗的迁移性,常使初中生在是

14、非面前产生困惑,在 情绪因素的左右下,他们常常会将一些正确的东西排斥掉,这给他们成长带来不利,往往 使他们陷入孤独的境地。老师们一定要注意及时引导。 与教师关系的变化。 在小学阶段,大部分儿童与教师的关系都是比较友好的。一般来 说,小学生们可以接受任何一种类型的教师。初中生不盲目接受任何一位教师。他们开始 品评教师,而且在每位学生的心目中都有一两位最钦佩的教师。初中生所喜爱的教师一般 具有以下特点:知识渊博、授课水平高、热情和蔼、关心学生的成长、有朝气等。在初中 生的心目中,他们所喜爱的教师几乎能达到十全十美的程度,并能在行动上对这些教师做 出最好的反应。例如,对于他们所喜爱的教师负责的科目,

15、会努力去学习;对于这位教师 所提出的各种要求,会十分认真地去执行;对于这位教师提出的各种意见和看法,会毫不 怀疑地去接受和吸取等等。 同样,在初中生的心目中, 也总有一两位他们最不喜爱的教师。 在心理上,初中生对于自己所不喜欢的教师的各种意见都持拒绝态度。基于这种情况,老 师们对于这类学生,既不要自责,又不要对立,可以通过谈话或者实际行动改变学生对你 的看法。实在无法改变,我们也不要对这类学生有了敌对情绪,我们要有一颗包容之心, 我们虽然无法做到让人人都喜欢,但我们可以做到让人人都能平等接受知识。 三、中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由于中小学生独特的心理特点,以致他们常常出现一些心理问题,常见的有

16、:学习压 力引发的焦虑症和厌学情绪;情感困惑引发的抑郁症;人际关系不良引发的恐惧症和强迫 症;青春期性心理发育受阻引发的人格障碍;负性生活事件引发的期待性焦虑症;身体障 碍引发的自卑、孤独等心理缺失障碍等等。 关于这一问题,我要简单简绍一下,因为每一类心理问题表现形式比较复杂,引起的 原因也各不相同,矫正和疏导也会用不同的方法,介绍起来也十分复杂,而且时间也不允 许。所以这里仅提一下,希望老师们关注。 关于中小学生的学习压力,我想讲一下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成绩。 1、不夸大或缩小成绩的意义。成绩虽然能反映出学生此前一段时间的知识掌握 情况,但是不能全部反映学生的学习能力,老师应该客观的分析

17、学生成绩,通过谈话 了解学生考试不理想的真正原因。 2、善于发掘成绩下降背后的小进步,让学生看到希望。成绩出来以后,除了进 行横向比较外,更多的应该进行纵向比较,发掘自己的进步,以此来安慰自己考试失 利的失落心理。 3、正确考后归因。 美国心理学家维纳对学生学业成败从两个维度、四个因素对人们成功或失败的行为进 行归因。详见下表: 学生学业成败归因的一般模式 维度 内部外部 稳定不稳定稳定不稳定 可控不可控可控不可控可控不可控可控不可控 因素兴趣能力 努力 方法 身心 状态 教学 情况 任务 难度 别人 帮助 运气 成功 归因 情绪喜悦自豪自信幸运 尊敬 满意 惊喜感激侥幸 期望 水平 上升 上

18、升或 保持 上升不变上升 不变或 下降 不变不变 失败 归因 情绪厌恶 无助 自卑 羞愧平静无奈 愤怒 无奈 后悔沮丧 期望 水平 下降下降上升不变下降下降上升不变 分析上表可知,归因有以下四种方式:成功的积极归因;成功的消极归因;失败的积 极归因;失败的消极归因。不同的归因方式将影响学生不同的心理变化,进而影响到以后 的成就行为。比如将考试失败归因为能力低和任务难,就会产生自卑和气愤的心情,会降 低以后学习的积极性;将失败归因为运气不好,就会对外界产生敌意,对今后的成败也不 能进行很好的预测, 这是对失败的消极归因。如我班学生在对待好成绩方面,有32.2%的 学生存在消极归因,正如学生A 说

19、:我这次考试考得最满意的是历史,在我的估计中,还 以为会考不及格,因为平时我全没复习,等到考试前一天晚上才背诵,辨析题、说明题答 案都是我凑起来的,却意外地得了80 多分。学生 B 说:我最满意的是地理,平时没怎么 学,下的功夫不多,只是用一天的时间看书、猜题,就能考70 多分,不错了。这样消极 的归因,会导致他们今后在这些科目的学习上存在投机行为,不努力,不重视知识的积累。 如果不及时纠正,它将削弱学生的学习动机,妨碍学业成绩的提高。所以,作为教师,我 们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业成败做正确的归因。 关于中小学的人格障碍,我想介绍两种常见的人格障碍:戏剧型人格障碍和偏执型人 格障碍。希望老师们关

20、注。 1、戏剧型人格障碍:又称歇斯底里型人格障碍,其最大特点是做作,情绪表露过分, 总希望自己成为他人的注意中心。其性格特征为:持续地寻求或要求安慰、赞同或表扬; 对身体吸引力过分关注;用不适当的夸张来表达情绪;当自己不是他人的注意中心时,便 感到很不舒服;情绪变化很快且狭隘;言语过分印象化,缺乏具体描述。 以上特征只要具备其中四项,即可诊断为戏剧型人格。 2、偏执型人格障碍:其特征为广泛猜疑,常将他人无意的、非恶意的甚至友好的 行为误解为敌意或歧视,或无足够根据,怀疑会被人利用或伤害,因此过分警惕与防 卫;将周围事物解释为不符合实际情况的“阴谋”,并可成为超价观念;易产生病 态嫉妒;过分自负

21、,若有挫折或失败则归咎于人,总认为自己正确;好嫉恨别人,对 他人的过错不能宽容;脱离实际地好争辩与敌对,固执地追求个人不够合理的“权 利”或利益; 忽视或不相信与患者想法不相符合的客观证据,很难以说理或事实来改 变患者的想法。 只要符合上述特征中的四项,即可诊断为偏执型人格障碍。此外还有自恋型、依 赖型、逃避型、强迫型、临界型、分裂型人格障碍,这里不做一一介绍。 关于负性生活事件引发的期待性焦虑症,这里我要特别强调一下,我们小学教师 一定要关爱孩子的每一个积极的表现。 期待性焦虑症的情景性与经常不能达到目标或不能克服障碍,致使自尊心与自信心受 挫,或使失败感和内疚感增强的某些活动相关。在从事这

22、些活动之前, 由于存在着挫折感, 主观上就会认定这些活动可怕并构成威胁,从而引起紧张不安、担忧害怕的期待性焦虑。 例如一名好学生一次英语考试失败,老师没有给予积极的辅导,而是挖苦讽刺加以打击, 导致该生自尊心和自信心受挫,每次在英语考试前夕甚至离考试还有相当一段时间,就会 显得紧张、焦躁、害怕,时时处于恐惧状态之中,致使注意力难以集中,无法进行正常的 迎考复习。 但从事这些活动为期遥远, 则不会出现相关的期待性焦虑。这些活动发生以后, 时过境迁,期待性焦虑症也会烟消云散。 小学生有着极强的表现欲望,但有时又分不清对错,尤其是上课回答问题时,老师一 定要保护孩子的每一次表现,对孩子的错误答案要委

23、婉的进行评价,一定要避免其他学生 的嘲弄,保护孩子脆弱的自尊心。例如老师在课堂上提了一个简单的问题,很多学生都举 起了手,坐在最后的一名学生,怕老师看不见他,就举起了双手,老师依然在寻找学生, 该名同学就高高的举起了双手,还是怕老师看不见,就站起来高高地举起了双手,这时老 师说: “你投降了?你坐着投降我就看见了,竟然你还站起来!我知道你会,我就是想提 问那些不举手的同学。 ”此时全班同学都转后来嘲笑他。这件事后,该名同学上课再没有 举过手。关于上课回答问题,小学生最为活跃,初中次之,高中就很罕见了,所以我再一 次希望老师们一定要关爱孩子们的每一次表现。 第二部分:心理咨询对教师教育工作的借鉴

24、 在现实生活中,每个学生都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负性生活事件,乐观坚强的学生可 以一笑置之,但是敏感脆弱的学生就会发生剧烈的心理震荡,甚至引发情绪海啸。所以, 面对孩子出现的一些负性情绪,积极疏导和帮助至为关键!我认为心理咨询中的一些技巧 对教师的教育工作有一些借鉴。 1、空椅子技术: 本质是换位思考。这种技术常常运用两张椅子,要求来访者坐在其中的一 张,扮演一个“胜利者”,然后再换坐到另一张椅子上,扮演一个“失败者”,以此 让来访者所扮演的两方持续进行对话。 通过两部分的对话,使人们内在的对立与冲突获得较高层次的整合,即学习去接 纳这种对立的存在并使之并存,最终帮助困惑者情绪宣泄、认识问题、找

25、到解决问 题的办法。 操作方式: 第一种是“倾述宣泄式” 这种形式一般只需要一张椅子,把这张椅子放在来访者的面前,假定某人坐在这 张椅子上。来访者把自己对内想要对他说却没来得及说的话,表达出来,从而使内心 趋于平和。这种形式主要应用于三个方面: 1 亲人或者朋友由于某种原因离开自己或者去世,来访者因为他们的离去感到特 别悲伤、痛苦,甚至悲痛欲绝,却无法找到合适的途径进行排遣。 2、空椅子所代表的人曾经伤害、误解或者责怪过来访者,来访者由于各方面的 原因,又不能直接将负面情绪发泄出来,郁结于心的情感,此时可以通过对空椅子的 指责,甚至漫骂,从而使来访者获得内心的平衡。 3、椅子代表的人是来访者非

26、常亲密或者值得来访者信赖的人,来访者由于种种 原因,无法或者不便直接向其倾述。 第二种叫“自我对话式” 就是自我存在冲突 的两个部分展开对话,假如来访者内心有很大的冲突,又不知 道如何解决时,放两张空椅子在来访者面前,坐在一张椅子上,就扮演自己的某一部 分,坐在另外一张椅子上,就扮演自己的另一部分,依次进行对话,从而达到内心的 整合。这种形式主要应用于两个方面: 1、由于种种原因,来访者认为自己本应该做的事情,却没有做,引起了不好或 者严重的后果时,产生了强烈的内疚感、负罪感和自责心理。此时,利用空椅子技术, 让来访者自己与自己展开对话,从而降低内疚 感。 2、面对各种各样的选择,很难下定决心

27、或者处于人生的十字路口 不知道何去何 从时,来访者会因此逃避现实,甚至通过烟酒或者其它方式来麻醉自己。此时,运用 空椅子技术,让来访者自己与自己展开对话,澄清自己的价值观,分析各种选择的利 弊,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第三种叫“他人对话式” 它用于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对话,操作时可放两张椅子在来访者面前,坐到一张椅 子上面时,就扮演自己;坐在另一张椅子上时,就扮演别人,两者展开对话,从而可 以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然后去理解别人。它主要应用于两个方面: 1 来访者以自我为中心,不能或者无法去体谅、理解或者宽容别人,因此存在人 际交往方面的困难,自己却找不到原因。此时,运用空椅子技术,让自己和他人之

28、间 展开对话,让来访者设身处地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从而领悟,找到人际交往困 难的原因。 2 来访者存在社交恐惧,不敢或者害怕和他人交往。此时运用空椅子技术,模拟 人际交往的场景,让来访者在这种类似真实的情境当中减轻恐惧和焦虑,学会或者掌 握与人交往的技巧。 注意事项: (一)运用空椅子技术之前,应该深入地了解学生的问题所在,看学生是否适合 用空椅子技术或者应该运用何种形式。 ( 二) 运用空椅子技术前,首先要营造出一种气氛。 在运用空椅子技术之前,教师一定要充分掌握空椅子所代表个体的详细情况。然后, 告诉学生,那个人就坐在这张椅子上,并且详细地描述他的表情、动作、声音等等。一句 话,要让学

29、生感到那个人是真真实实地坐在他面前,来访者才会有话可说。 2、ABC理论:即合理情绪疗法,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埃利斯提出的,他认为人的情绪和行 为是由思想观念决定的,而非事件本身所决定的。针对已发生的客观事件,合理的观念导 致合理的情绪和行为,不合理的观念导致负向情绪和行为。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解释 个人行为的A-B-C 理论。 A: 指诱发性事件 B: 指个体在遇到诱发事件之后相应而生的信念,即他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 价; C: 指特定情景下,个体的情绪及行为的结果。 通常人们会认为, 人的情绪的行为反应是直接由诱发性事件A 引起的,即 A 引 起了C 。ABC 理论则指出,诱发性事件A

30、 是已经发生的事,已无法挽回,人们 对诱发性事件所持的信念、看法、解释B 才是引起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的的原因, 是可预见的,可控的。要改变C 必须用 D 驳斥 B,建立新的观念E。 例如:两个学生在回家的路上迎面碰到他们的老师,但老师没有与他们招呼,径 直走过去了。这两个学生中的一个对此是这样想的:“老师可能正在想别的事情,没 有注意到我们。即使是看到我们而没理睬,也可能有什么特殊的原因。”而另一个学 生却可能有不同的想法:“是不是上次顶撞了老师一句,他就故意不理我了,下一步 可能就要故意找我的岔子了。” 两种不同的想法就会导致两种不同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前者可能觉得无所谓,该 干什么仍继续干自

31、己的;而后者可能忧心忡忡,以至无法冷静进行今后的学习。 互动: A考试失败 B 考试失败是很严重的事情 C感到丢面子,焦虑 D驳斥B,事情不是那样的,考试的偶然性很大,谁都可能考砸,别人也不 会太在意,而且失败是成功之母,吸取教训,下次就会成功。 建立新的观念E,考试是对前一段时间学习的一次检验,发现不足,并吸取教 训,会对将来的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 3、谈话技术: 心理咨询中的谈话技术不同于我们平时的谈话,教师在和学生谈话过程中如果能从 心理咨询技术中获得借鉴,将大大提高班主任谈话的水平,迅速有效地解决学生约思想问 题,提高谈话的效率和学生为满意感。 (1)、保密原则:获得心理安全感。 这是

32、建立良好谈话关系的前提,老师要给学生承诺此次谈话内容是决对保密的, 这样才能让学生向你倾吐心声,才能打开话匣子。老师既然承诺了保密就不要在班会 或者其他场合举类似的例子,即使你不点名道姓,学生也知道你在说他,这样就对你 产生了不信任感,甚至有了仇视心理。 (2)、倾听技术 倾听技术是要求老师认真倾听学生的倾诉,并能够进行理性分析。如学生说到自己考试不 及格时, 1 、考试不及格; 2 、我考试不及格; 3 、老师给我考试不及格; 4 、真倒 霉,考试没及格。从这些不同的表述中,班主任可以洞悉谈话对象的自我意识与人生观的 线索。第一句是对事件的客观描述;第二句谈话对象把考试不及格的事情归因于自己

33、,可 能是好自省、易自卑的个性。第三句潜意识地认为是老师不对,故意让他不及格,这种人 可能推诿,容易有攻击性。第四种则有宿命论色彩,凡事认命。所以对谈话对象描述人和 事所使用的词语或句子结构,有时往往比事件本身更能反映出一个人的特点。 (3)、具体化技术 具体化技术要求老师协助学生清楚而准确地表达他们的观点、所用的概念、所体验到的情 感以及所经历的事件。在校园生活中,引起学生对学校、老师和同学不满的一个重要原因 就是过分概括化,以偏概全,把个别事件的意见上升为一般性结论,把对事件的看法发展 到对某人,把有时演变为经常,把过去扩大到现在和采来。这就特别需要具体性技术去澄 清。如班主任问学生:“你

34、总说班级不团结,同学之间尔虞我诈,是谁对你不好?哪些事 情上对你不好?你能给我个例子吗?”通过举例,班主任发现原来是有几个同学喜欢开他 玩笑,弄得他很难堪,此外,他在班级一个知心朋友也没有。通过具体化技术,班主任发 现根源在于过分概括化思维,一是把个别人扩大到全班,二是把开玩笑当做对自己不好, 从而影响他对同学和班级的看法,对人际关系产生不良评价,并进而影响到自己的情绪, 出现抑郁、冷漠、不信任等心理。班主任明白这一点,了解事情真相后,就可以有针对性 地进行引导。而不是像一般的思想政治工作者那样,空讲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和班级团结友 爱之类的老调了。 (4)、通情达理技术 “通情”是指设身处地,进

35、入学生的内心世界,了解学生真实的想法。“达理”是用 理性去思考和回答来访者的问题,是什么,怎么样和怎么办。班主任运用该技巧,能够把 自己的真诚、理解以及富有建设性的学习、生活、交友和做人的建议及措施传达给对方, 以影响对方并取得反馈。例如有位学生在学校去留之间迷茫,说:“爸爸要去上海工作, 我从没离开过北京,周围又有很多好朋友,可现在一下子去这么远,人生地不熟,我很烦 恼。”如果班主任回答:上海好地方啊,多少人想去都没机会啊。这是忽视谈话学生的感 情,是一种失乎情理的语言。如果班主任互答:“你这么聪明能干,你会适应上海的学校 的。”这样的回答是隔靴挠痒没能认识谈话对象内心的担忧。如果班主任回答

36、:“我们 每个人总有一天要独立学习和生活的,这没什么了下起。”这像是一种评判,高高在上, 完全否认了谈话学生的情绪; 如果班主任回答: “要转学到外地念书是会遇上很多困难的, 但是要相信世上无谁事,只怕有心人。”这种回答对谈话对象表示了一定程度的理解,但 是空洞,理解不深。上述种种会不同程度地影响谈话学生的心理沟通,甚至使他不愿继续 交谈下去。这里比较好的回答有:“你以前没有这种经历,这一下子要到外地去,在生活 和学石上适应是很不容易的,我能理解你心里的不踏实。现在让我们来分析一下究竟会遇 到哪些问题,你有什么优势,针对这些问题你可以怎么来应对, 然后你再来做决定如何?” 这样的话, 学生会感

37、到自己被理解、 被尊重、被接纳,双方良好的沟通关系就建立起来了。 ( 5)、谈话中使用支持性原则和不批评性原则。 陶行知先生有一天发现学生王友用泥块砸自己的同学,他当即制止了王友,并令他放 学后到校长办公室。放学时陶先生来到校长室,发现王友已等在门口。陶先生立即掏出一 块搪果送给他: “ 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这里,我却迟到了。” 王友带着怀疑的眼 神接过糖果。 陶先生又掏出一块糖果放在他手里:“ 这也是奖给你的, 因为我不让你再打人 时,你立即就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 接着陶先生又掏出第三块糖果塞进王友手里: “ 我调查过了,你砸他们,是因为他们欺负女学生。这说明你很正直,有跟坏

38、人作斗争的勇 气!” 王友哭了: “ 你打我两下吧,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是我的同学呀” 陶先生 满意地笑了, 他随即掏出第四块糖果递给王友:“ 为你正确地认识错误, 我再奖给你一块糖 果,可惜我只有这一块糖了,我的糖完了,我看我们的谈话也该完了。 ” 怀揣着糖果离开校 长室的王友,此刻的心情不难想象。学生打人了,陶先生没有批评,没有斥责,没有让学 生写一份检查,更没有唤其家长来校“共同教育”,而是让学生一步步地完成了对自己错 误的认识过程。 陶行知先生的第一块糖,心理放松。(没有触及问题本身);第二块糖,建立感情, 相互尊重;第三块糖,理解对方,帮助看到不足和不足中的优点;第四块糖,巩固效

39、果, 提出期望。 在学校繁忙的教育教学中,一般情况下,老师找学生谈话是在学生犯错误后进行的。 这样的谈话,学生早在心理上形成了防御机制,一般的“威逼利诱”是很难收到良好的谈 话效果的,希望这些咨询技巧能够给各位老师带来一定的启发。希望老师们给予小学生更 多的关爱,给予中学生更多的关注,爱护他们脆弱的心灵,关注他们敏感的心灵。最后我 用一位著名心理学家的一段话来结束今天的讲座: 如果孩子生活在批评的环境中,他就学会指责; 如果孩子生活在敌意的环境中,他就学会打架; 如果孩子生活在嘲笑的环境中,他就学会难为情; 如果孩子生活在羞辱的环境中,他就学会内疚; 如果孩子生活在宽容的环境中,他就学会大度; 如果孩子生活在鼓励的环境中,他就学会自信; 如果孩子生活在赞扬的环境中,他就学会抬高自己的身价; 如果孩子生活在公平的环境中,他就学会正义; 如果孩子生活在安全的环境中,他就学会信任; 如果孩子生活在赞许的环境中,他就学会自爱; 如果孩子生活在互相承认和友好的环境中,他就学会在这个世界上去寻找 爱。 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