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事故预防措施应急预案.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5505663 上传时间:2020-05-25 格式:PDF 页数:60 大小:347.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事故预防措施应急预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安全事故预防措施应急预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安全事故预防措施应急预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安全事故预防措施应急预案.pdf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安全事故预防措施应急预案.pdf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全事故预防措施应急预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事故预防措施应急预案.pdf(6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安全事故预防措施 一、防御雷击 雷击发生时,可采取以下措施加强自我保护: 1、远离建筑物的避雷针及其接地引下线,这样做是为了防止雷电反击和跨 步电压伤人。 2、远离各种天线、电线杆、高塔、烟囱、旗杆,如有条件,应进入有防雷 设施的建筑物或金属壳的汽车、船只,但帆布的篷车、拖拉机、摩托车等在雷雨 发生时是比较危险的,应尽快远离。 3、尽量离开山丘、河边、池边,尽量离开孤立的树木和没有防雷装置的孤 立建筑物,铁围栏、铁丝网、金属晒衣绳边也很危险。 4、雷雨天气尽量不要在室外巡视,外出时应穿塑料材质等不浸水的雨衣; 不要用金属杆的雨伞,不要把带有金属杆的工具如铁锹扛在肩上。 5、人在遭受雷击前,会突

2、然有头发竖起或皮肤颤动的感觉,这时应立刻躺 倒在地,或选择低洼处蹲下,双脚并拢,双臂抱膝,头部下俯,尽量降低自身位 势、缩小暴露面。 6、雷雨天气时,必须关好所有门窗,防止球形雷窜入室内造成危害;尽量 不开启电视和电脑,不打电话和不使用水龙头;不要靠近室内金属设备( 如暖气 片、自来水管、下水管 ) ;不要靠近潮湿的墙壁。户外避雷十大方法: 6.1 雷雨天气时不要停留在高楼平台上,在户外空旷处不宜进入孤立的棚 屋、岗亭等。 6.2 远离建筑物外露的水管、煤气管等金属物体及电力设备。 6.3 不宜在大树下躲避雷雨,如万不得已,则须与树干保持3 米距离,下蹲 并双腿靠拢。 6.4 如果在雷电交加时

3、,头、颈、手处有蚂蚁爬走感,头发竖起,说明将发 生雷击,应赶紧趴在地上, 这样可以减少遭雷击的危险,并拿去身上佩戴的金属 饰品如发卡、项链等。 6.5 如果在户外遭遇雷雨,来不及离开高大物体时,应马上找些干燥的绝缘 物放在地上, 并将双脚合拢坐在上面, 切勿将脚放在绝缘物以外的地面上,因为 水能导电。 6.6 在户外躲避雷雨时,应注意不要用手撑地,同时双手抱膝,胸口紧贴膝 盖,尽量低下头,因为头部较之身体其他部位最易遭到雷击。 6.7 当在户外看见闪电几秒钟内就听见雷声时,说明正处于近雷暴的危险环 境,此时应停止行走,两脚并拢并立即下蹲,不要与人拉在一起,最好使用塑料 雨具、雨衣等。 6.8

4、在雷雨天气中,不宜在旷野中打伞,或高举铁锹等;不宜在水面和水边 停留。 6.9 在雷雨天气中,不宜在雨中狂奔,因为身体的跨步越大,电压就越大, 也越容易伤人。 6.10 如果在户外看到高压线遭雷击断裂,此时应提高警惕,因为高压线断 点附近存在跨步电压, 身处附近的人此时千万不要跑动,而应双脚并拢, 跳离现 场。 二、预防中暑 盛夏期间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办公室应开窗使空气流通, 设遮阳窗帘等。 合 理安排作息时间, 不宜在炎热的中午强烈日光下长时间活动。加强个人防护, 戴 遮阳帽、饮消暑饮料。有头痛、心慌时应立即到阴凉处休息、饮水。 发现自己和其他人有先兆中暑和轻症中暑表现时,首先要做的是迅速

5、撤离引 起中暑的高温环境,选择阴凉通风的地方休息; 并多饮用一些含盐分的清凉饮料。 还可以在额部、太阳穴上涂抹清凉油、风油精等,或服用藿香正气水等中药。对 于重症中暑者应该迅速将其送至医院进行救治。 夏天室外作业要备好防晒用具。如打遮阳伞、戴遮阳帽、戴太阳镜,最好涂 抹防晒霜。此外,在炎热的夏季,防暑降温药品,如十滴水、仁丹、风油精、藿 香正气水等一定要备在身边,以防应急之用。外出时的衣服尽量选用棉、麻、丝 类的织物,少穿化纤类的衣服,以免大量出汗时不能及时散热,引起中暑。 三、防溺水和高空坠落 1、污水池必须有栏杆,栏杆高度1.2m。 2、不准随便翻越污水池栏杆工作,越栏工作必须穿好救生衣并

6、有人监护。 3、在没有栏杆的污水池上工作时,必须穿救生衣。 4、污水池区域必须设置若干救生圈,以备不测之需。 5、池上走道不能太光滑,也不能高低不平。 6、铁栅、池盖、井盖如有腐蚀损坏,需及时换掉。 7、调换池上灯泡、放空污水池后在池上工作等也相当于登高作业。登高作 业应牢记:登高作业“三件宝”(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并遵守登高作业 的一系列规定。 四、毒气的预防 在下水道中和各种池下和井下, 都有可能存在有毒有害气体。 这些有毒有害 气体虽然种类繁多成分复杂, 但根据危害方式不同, 可将它们分为有毒气体 (窒 息性气体) 和易燃易爆气体两大类。 有毒气体, 是通过人的呼吸器官在人体内部

7、直接造成危害的气体。 而易燃易爆气体, 则是通过各种外因, 如接触未熄灭的火 柴棍、烟头、火种、油灯等引起燃烧甚至爆炸而造成危害,如甲烷(沼气)、煤 气等均属这一类。 下水道和污水池中危害性最大的气体是硫化氢和氰化氢,尤其是硫化氢, 城 市污水系统中都存在。硫化氢的第一个主要来源是城市的石油、化工、皮革、皮 毛、纺织、印染、采矿、冶金等多种工厂或车间的废水所携带的硫化物进入下水 道后,遇到酸性废水起反应, 生成毒性硫化氢气体。 硫化氢的第二个来源是城市 生活污水、污泥等,在下水道或污泥池中长期缺氧,发生厌氧分解而生成。 在下水道、集水井和泵站内均有硫化氢出现的可能性,必须采取如下一系列 安全措

8、施来预防硫化氢中毒。 1)掌握污泥性质, 弄清硫化物污染来源。 定期对进水的硫化物浓度作分析。 每升生活污水一般只含零点几到十几毫克的硫化物(视腐败程度而异) 。工业污 水排入下水道的硫化物浓度要求低于1mg/L。 2)经常检查工作环境、泵站集水井、敞口出水井,下池下井处理构筑物的 硫化氢浓度时,必须连续监测池内、井内的硫化氢浓度。 3)用通风鼓风机是预防硫化氢中毒的有效措施,通风能吹散硫化氢,降低 其浓度,下池、下井必须用通风机通风,并必须注意由于硫化氢比重大,不易被 吹出的情况,在管道通风时,必须把相邻井盖打开,让一边进一边出。泵站中通 风宜将风机安装在泵站底层,把毒气抽出。 4)配备必要

9、的防硫化氢用具,防毒面具能够防硫化氢中毒,但必须选用针 对性的滤罐。 5)严格执行下池下井操作制度。进入污水集水池底部清理垃圾,属危险作 业,应预先填写下池下井作业票, 经过安全技术员会签并经部门领导批准后才能 进行。 五、安全用电 运营公司经常要操作机械设备, 而这些机械几乎都是用电驱动的,因此用电 安全知识是运营公司职工必须掌握的。 对电气设备经常进行安全检查。检查包括: 电气设备绝缘有无破损; 绝缘电 阻值是否合格; 设备裸露带电部分是否有保护;保护接零或接地线是否正确、可 靠;保护装置是否符合要求; 手提式灯和局部照明电压是否安全;安全用具和电 器灭火器是否齐全;电气连接部位是否完好等

10、。 必须遵守以下安全用电要求: 1)不是电工不能拆装电气设备。 2)损坏的电气设备应请电工及时修复。 3)电气设备金属外壳应有有效的接地线。 4)移动电动工具要用三眼(四眼)插座,要用三芯(四芯)坚韧橡皮线或 塑料护套线,室外移动性闸刀开关和插座等要装在安全电箱内。 5)手提行灯必须采用36V以下的电压,特别是潮湿的地方(如沟槽内)不 得超过 12V。 6)各种临时线必须限期拆除,不能私自乱接。 7) 主要使用电器设备在额定容量范围内使用。 8) 电器设备要有适当的防护装置或警示牌。 9) 要遵守安全用电操作规程,特别是遵守保养和检修电器的工作票制度, 以及操作时使用必要的绝缘工具。 10)要

11、经常进行安全活动,学习安全用电知识。如果由于防范不足,发现有 人触电则首要的是尽快使触电人脱离电源。当触电人脱离电源后应迅速根据具体 情况作对症救治,同时向医务部门(或拨打120)呼救。 六、消防灭火救援 1、物质的燃烧条件和相应的灭火方法 燃烧是一种放热发光的化学反应。燃烧现象发生时具备三个基本条件:可燃 物、氧化剂和着火源。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燃烧三要素。 1.1 隔离法:把可燃物与空气隔离开来。 1.2 窒息法:减少空气中氧的含量。 1.3 冷却法:降低燃烧物质的温度。 1.4 化学抑制法:抑制燃烧连锁反应的进行。 2、火灾的定义及分类 火灾的定义是: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

12、。 火灾分为 A、B、C 、D 四类。 A 类火灾指固体物质火灾。如木材、棉、毛、 麻、纸张;B类火灾指液体火灾和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如汽油、煤油、原油、 甲醇、乙醇、沥青、石蜡火灾;C类火灾指气体火灾。如煤气、天然气、甲烷、 乙烷、丙烷、氢等引起的火灾; D类火灾指金属火灾如钾、钠、镁、钛、锆、锂、 铝镁合金火灾等。 3、灭火器材的构造及使用方法 3.1 消火栓的构造及使用方法 构造:消火栓设备通常装置在具有玻璃门的专用箱内,由水枪、水带和消火 栓三部分组成。 使用方法:消火栓使用时需二人以上进行操作, 一人将水带铺开(采用滚动), 接好水枪头,另一人将水带与消火栓水阀进行连接,并开启水阀

13、。 使用注意事项: (1) 当开启水阀时,水带将产生较大的力,应防止水带滑落伤人; (2) 当水带注满水后,应防止重物压水带,防止水带爆裂; (3) 在铺开水带时,应防止水带打结; (4) 使用后的水带应及时晒干及卷好放入消火栓箱内。 3.2 干粉灭火器的构造及使用方法 构造:手提式干粉灭火器有内装式、外置式和贮压式三种结构, 现以内装式 为主,一般由筒体、筒盖、贮气钢瓶、喷射系统和开启机构等部件构成。 使用方法:手提式干粉灭火器使用时, 在离火几米远处, 将灭火器立于地上, 用手握紧喷嘴胶管, 另一手拉住提环, 用力向上拉起并向火源移近,这时器内就 会喷出一股带大量白色粉沫的强大气流。 灭火

14、注意事项:在室外使用时,应占据上风方向喷射。 3.3 二氧化碳灭火器的构造及使用方法 构造:手提式二氧化碳灭火器由钢瓶、瓶头阀和喷射系统组成。 使用方法:手提式二氧化碳灭火器使用时,可手提灭火器的提把, 或把灭火 器扛在肩上,迅速赶到火场。在距起火点大约5m处,放下灭火器,一只手握住 喇叭形喷筒根部的手柄, 把喷筒对准火焰, 另一只手或者旋开手轮, 或者压下压 把,二氧化碳就喷射出来。 灭火注意事项: (1)灭火时应注意在密闭的空间内要采取防止人员窒息的措施。 (2)灭火时应处于上风方向喷射。 种类二氧化碳灭火器干粉灭火器 规格 2 公斤以下 23 公斤 57 公斤 4 公斤 8 公斤 35

15、公斤 药剂瓶内盛有压缩成液态的二氧化碳瓶内装小苏打或钾盐干粉 用途 适用扑救贵重仪器和制备,不能扑救金 属钾、钠、镁、铝等物质的火灾 适用于扑救石油、石油产品、油漆、有机 溶剂和电器设备等火灾 性能要接近着火地点,保持3 米远 8 公斤干粉喷射时间1416 秒, 射程为 4.5 米 使用方法 一手拿好喇叭筒对准火源,另一手打开 开关即可 提起圈环,干粉即可喷出 污水运营公司安全事故急救(应急)措施 一、氯气中毒急救措施 在事故现场, 液氯对人体可能造成的伤害为:中毒、窒息、冻伤、化学灼伤、 烧伤等,进行急救时, 不论患者还是救援人员都需要进行适当的防护。现场急救 时应注意以下几项: 1、选择有

16、利地形设置急救点; 2、作好自身及伤病员的个体防护; 3、防止发生继发性损害; 4、应至少 23 人为一组集体行动, 以便相互照应; 当现场有人受到化学品 伤害时,应立即进行以下处理: 5、迅速将患者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6、呼吸困难时给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心脏骤停,立即进行 心脏按摩。 7、皮肤污染时,脱去污染的衣服,用流动清水冲洗,冲洗要及时、彻底、 反复多次;头面部灼伤时,要注意眼、耳、鼻、口腔的清洗。 8、当人员发生冻伤时,应迅速复温。复温的方法是采用4042恒温热 水浸泡,使其温度提高至接近正常; 在对冻伤的部位进行轻柔按摩时,应注意不 要将伤处的皮肤擦破,以防感染。

17、9、当人员发生烧伤时,应迅速将患者衣服脱去,用流动清水冲洗降温,用 清洁布覆盖创伤面,避免伤面污染;不要任意把水疱弄破。患者口渴时,可适量 饮水或含盐饮料。 10、经现场处理后,应迅速护送至医院救治。 11、急救之前,救援人员应确认受伤者所在环境是安全的。另外,口对口的 人工呼吸及冲洗污染的皮肤或眼睛时,要避免二次受伤。 12、急救者进现场应注意自身保护, 有条件应戴供气式防毒面罩或背负正压 式空气呼吸器。 二、硫化氢中毒急救措施 1、迅速脱离中毒现场至空气新鲜处,有条件时给予吸氧, 保持呼吸道通畅。 保持安静,卧床休息,注意保暖,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2、对呼吸、心跳骤停者,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18、对休克者应让其取平卧位, 头稍低;对昏迷者应及时清除口腔内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迅速送往医院抢 救。 3、有眼部损伤者,应尽快用清水反复冲洗,迅速送往医院进一步处理。 4、救援人员必须佩戴个人防护器进入中毒环境,并留有危险区外监护人员, 做好一切救护准备,以尽可能地减少人员中毒或伤亡。 三、甲醇中毒的急救措施 1、口服中毒者视病情采用催吐或洗胃。吸入或经皮吸收中毒者立即脱离现 场,除去被污染的衣物,并清洗污染的皮肤。 2、严重中毒患者及早采用血液或腹膜透析治疗,以清除已吸收的甲醇及其 代谢产物。 3、根据血气分析或二氧化碳结合力等测定结果及临床表然给予碳酸氢钠溶 液,以纠正酸中毒。 4、口服乙

19、醇。或将乙醇混溶于5% 葡萄糖溶液中,配成 10 浓度静脉滴注, 使血液中乙醇浓度维持在21.7 32.6mmolL. 严重中毒者可连用数天。也有人 建议可用叶酸每次50mg静脉注射,每 4 小时 1 次,连用几天。 5、对症和支持治疗保持呼吸道通畅,危重病人床旁应置有呼吸机,以备突 发呼吸骤停时用;防治脑水肿可用20甘露醇和地塞米松等;意识模糊、朦胧 状态或嗜睡者可给纳络酮; 癫痫样发作者可用苯妥英钠; 及时纠正水与电解质平 衡失调;增加营养,补充多种维生素;避免眼睛直接受光线刺激,可用纱布或眼 罩遮盖双眼。 四、烫伤急救措施 1、立即冷却烧(烫)伤的部位,用冷水冲洗烧伤部位1030 分钟或

20、冷水浸 泡直到无痛的感觉为止。 2、冷却后再剪开或脱去衣裤。 3、不要给口渴伤员喝白开水。 4、发生窒息可用粗针头从病人环甲膜处刺入气管内,以维持呼吸。 5、妥善保护创面,不可挑破伤处的水泡。不可在伤处乱涂药水或药膏等。 6、尽快送往医院进一步治疗。 7、搬运时,病人应取仰卧位,动作应轻柔,行进要平稳,并随时观察病人 情况,对途中发生呼吸、心跳停止者,应就地抢救。 五、高空坠落伤害应急(救急)措施 1、坠落伤员,应初步检查伤情,不要搬动摇晃。 2、去除伤员身上的用具和口袋中的硬物。 3、采取初步急救措施:止血、包扎、固定。 4、要固定颈部、胸腰部脊柱,搬运时保持动作一致平衡,以免脊柱弯曲扭 动

21、加重伤情。 5、立即呼叫“ 120”急救医生前来救治或快速平稳地送医院救治。 六、雷击应急(急救)措施 一旦发现有人遭雷击,受雷击而烧伤或严重休克的人, 他的身体是不带电的, 抢救时不要有顾虑。 但人体在遭受雷击后, 往往会出现“假死”状态, 此时应采 取紧急措施进行抢救: 1、首先是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雷击后进行人工呼吸的时间越早,对伤者 的身体恢复越好,因为人脑缺氧时间超过十几分钟就会有致命危险。 2、其次应对伤者进行心脏按摩,并迅速通知医院进行抢救处理。 3、如果伤者遭受雷击后引起衣服着火,此时应马上让伤者躺下,以使火焰 不致烧伤面部,并往伤者身上泼水,或者用厚外衣、毯子等把伤者裹住,以

22、扑灭 火焰。 七、触电应急(急救)措施 1、对于触电者的急救应分秒必争。发生呼吸心跳停止的病人,病情都非常 严重。这时应一面进行抢救, 一面紧急联系专业救护机构,就近送病人去医院进 一步治疗;在转送病人去医院途中,抢救工作不能中断。 2、关掉电闸,切断电源,然后施救。无法切断电源时,可以用木棒、竹杆 将电线挑离触电者身体。 如挑不开电线或其他致触电的带电电器,应用干的绳子 套住触电者拖离,使其脱离电流。救援者最好戴上橡皮手套,穿橡胶运动鞋等。 切忌用手去拉触电者,不能因救人心切而忘了自身安全。 3、伤者神志清醒,呼吸心跳均自主,应让伤者就地平卧,严密观察,暂时 不要站立或走动,防止继发休克或心

23、衰。 4、伤者丧失意识时要立即叫救护车,并尝试唤醒伤者。呼吸停止,心搏存 在者,就地平卧解松衣扣,通畅气道,立即口对口人工呼吸。心搏停止,呼吸存 在者,应立即作胸外心脏扣压。 5、发现其心跳呼吸停止,应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和胸外按摩等复苏措 施(少数已证实被电死者除外),一般抢救时间不得少于6090 分钟。直到使 触电者恢复呼吸、 心跳,或确诊已无生还希望时为止。现场抢救最好能两人分别 实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及胸外心脏按压,以1:5 的比例进行,即人工呼吸1 次, 心脏按压 5 次。如现场抢救仅用1 人,用 15:2 的比例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 呼吸,即先作胸外心脏按压15 次,再口对口人工呼

24、吸2 次,如此交替进行,抢 救一定要彻底。 6、注意: (1)处理电击伤时,应注意有无其他损伤。如触电后弹离电源或自高空跌 下,常并发颅脑外伤、内脏破裂;四肢和骨盆骨折等。 (2)现场抢救中,不要随意移动伤员,若确需移动时,抢救中断时间不应 超过 30 秒。移动伤员或将其送医院,除应使伤员平躺在担架上并在背部垫以平 硬阔木板外, 应继续抢救, 心跳呼吸停止者要继续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在 医院医务人员末接替前救治不能中止。 (3)对电灼伤的伤口或创面不要用油膏或不干净的敷料包敷,而用干净的 敷料包扎,或送医院后待医生处理。 八、机械伤害、车辆伤害急救措施 当伤害事故发生后, 应立即拨通 12

25、0 急救电话, 报告出事地点、 受伤人员及 伤情,同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对伤员进行现场急救。对伤员的现场抢救包括。 1、对心跳呼吸停止者,现场施行心肺复苏。 2、对失去知觉者宜清除口鼻中的异物、分泌物、呕吐物,随后将伤员置于 侧卧位以防窒息。 3、对出血多的伤口应加压包扎,有搏动性或喷涌状动脉出血不止时,暂时 可用指压法止血: 或在出血肢体伤口的近端扎止血带,上止血带者应有标记, 注 明时间,并且每 20 分钟放松一次,以防肢体的缺血坏死。 4、就地取材固定骨折的肢体,防止骨折的再损伤。 5、当有木桩等物刺入体腔或肢体,不宜拔出, 宜锯断刺入物的体外部分(近 体表的保留一段 ),等到达医院后,准备

26、手术进再拔出,有时戳入的物体正好刺 破血管,暂时尚起填塞止血作用,一旦现场拔除,会招致大出血而不及抢救。 6、若有胸壁浮动,应立即用衣物,棉垫等充填后适当加压包扎,以限制浮 动,无法充填包扎时,使伤员卧向浮动壁,也可起到限制反常呼吸的效果。 7、若有开放性胸部伤,立即取半卧位,对胸壁伤口应行严密封闭包扎。使 开放性气胸改变成闭合性气胸,速送医院。救护人员中若能断定张力性气胸者, 有条件时可行穿刺排气或上胸部置引流管。 九、食物中毒应急(急救)措施 1、及早识别食物中毒。 2、立即停止食用可疑中毒食物。 3、发生群体中毒 (多人中毒 )事件,应立即向当地“ 120”急救中心呼救。 4、重症病人送

27、医院进一步急救或进行特殊的或特效的抗毒治疗。 十、中暑应急(急救)措施 抢救方法:若患者清醒, 可以给他饮一些清水, 但不要给热饮或刺激品如咖 啡等;同时可用藿香正气水、清凉油、十滴水、人丹等解暑。昏迷者针刺人中、 十宜穴。注意:别给昏倒的患者灌饮任何东西,以免呛倒患者或液体入了肺。 中暑抢救五字诀: 1、移。迅速将病人移至阴凉、通风的地方,同时垫高头部,解开衣裤,以 利呼吸和散热。 2、敷。可用冷水毛巾敷头部,或冰袋、冰块置于病人头部、腋窝、大腿根 部等处。 3、促。将病人置于4水中,并按摩四肢皮肤,使皮肤血管扩张,加速血 液循环,促进散热。待肛门温度降至38,可停止降温。 4、浸。将患者躯

28、体呈45 度浸在 18左右井水中,以浸没乳头为度。老年 人、体弱者和心血管病患者,水温过低不能耐受。 5、擦。四个人同时用毛巾擦浸在水中的患者身体四周,把皮肤擦红,一般 擦 1530 分钟左右,即可把体温降至3738,大脑未受严重损害者多能迅速 清醒。 十一、溺水应急 (急救)措施 1、溺水时的自救方法: 1.1 不要慌张,发现周围有人时立即呼救; 1.2 放松全身,让身体飘浮在水面上,将头部浮出水面,用脚踢水,防止体 力丧失,等待救援; 1.3 身体下沉时,可将手掌向下压; 1.4 如果在水中突然抽筋,又无法靠岸时,立即求救。如周围无人,可深吸 一口气潜入水中,伸直抽筋的那条腿,用手将脚趾向

29、上扳,以解除抽筋。 2、发现有人溺水时的救护方法:首先停止水中相关设备的运行。 2.1 方法一:可将救生圈、竹竿、木板等物抛给溺水者,再将其拖至岸边。 2.2 方法二:若没有救护器材,可入水直接救护。接近溺水者时要转动他的 髋部,使其背向自己然后拖运。拖运时通常采用侧泳或仰泳拖运法。 3、岸上急救溺水者方法: 3.1 迅速清除口、鼻中的污泥、杂草及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并拉出舌 头,以避免堵塞呼吸道; 3.2 将溺水者举起,使其俯卧在救护者肩上,腹部紧贴救护者肩部,头部下 垂, 以使呼吸道内积水自然流出。 但不要因为控水而耽误了进行心肺复苏的时间; 3.3 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及心脏按摩; 3

30、.4 尽快联系急救中心或送溺水者去医院。 十二、洪水暴发应急(急救)措施 遇到洪水最先采取的措施就是迅速登上牢固的高层建筑避险,而后要与救援 部门取得联系。同时,注意收集各种漂浮物。洪水中必须注意的是,不了解水情 的人一定要在安全地带等待救援部门的救援。 洪水突来时: 1、不要惊慌,冷静观察水势和地势,然后迅速向附近的高地、楼房转移。 如洪水来势很猛,就近无高地、楼房可避,可抓住有浮力的物品如木盆、木椅、 木板等。必要时爬上高树也可暂避。 2、切记不要爬到土坯房的屋顶,这些房屋浸水后容易倒塌。 3、为防止洪水涌入室内,最好用装满沙子、泥土和碎石的沙袋堵住大门下 面的所有空隙。如预料洪水还要上涨

31、,窗台外也要堆上沙袋。 4、如洪水持续上涨, 应注意在自己暂时栖身的地方储备一些食物、饮用水、 保暖衣物和烧水用具。 5、如水灾严重,所在之处已不安全,应考虑自制木筏逃生。床板、门板、 箱子等都可用来制作木筏, 划桨也必不可少。 也可考虑使用一些废弃轮胎的内胎 制成简易救生圈。逃生前要多收集些食物、发信号用具( 如哨子、手电筒、颜色 鲜艳的旗帜或床单等 ) 。 6、如洪水没有漫过头顶,且周边树木比较密集,可考虑用绳子逃生。找一 根比较结实且足够长的绳子( 也可用床单、被单等撕开替代 ) ,先把绳子的一端拴 在屋内较牢固的地方, 然后牵着绳子走向最近的一棵树,把绳子在树上绕若干圈 后再走向下一棵

32、树,如此重复,逐渐转移到地势较高的地方。 7、离开房屋逃生前,注意关掉煤气阀、电源总开关。如时间允许,可将贵 重物品用毛毯卷好,藏在柜子里。 污水运营公司应急预案 一、液氯泄漏中毒事故应急预案 1、指导思想 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确 保公司、社会及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防止突发性重大化学事故发生,并能在事 故发生后迅速进行有效控制处理,根据污水处理厂加氯间岗位的工艺特点及存 储、使用危险化学品液氯(尾水消毒)的现状,本着“预防为主、自救为主、 统一指挥、分工负责”的原则,特制订本应急预案。 2、编制依据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

33、主席令第70 号)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0 号)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4 号) 1.4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国务院令第 344 号) 1.5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 373 号) 1.6 危险化学品名录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公告2003 第 1 号) 1.7 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GBl5603) 1.8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 1.9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3、编制说明 该预案由应急指挥领导小组组长宣布启动,但发生以下情况时, 该预案自然 启动: 3.1 当发现加氯间

34、液氯泄漏检测浓度大于5mg/l, 或漏氯自动吸收装置未能 正常工作,该应急预案自然启动。 3.2 液氯泄漏部位无法进行现场简单封堵修复,该应急预案自然启动。 3.3 该应急预案适用于化学事故专业处理单位及消防部门未进入抢险现场 之前时段内。 4、厂区概况 (略) 5、事故应急指挥机构、职责及分工 5.1 指挥领导小组: 职责:负责组织本单位“预案”的制定、修订;组建应急救援专业队伍,组 织实施和演练;检查督促做好重大事故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 当发生液氯泄漏事故时, 由指挥领导小组发布和解除应急救援命令、信号;组织 指挥救援队伍实施救援行动; 向上级汇报和向友邻单位通报事故情况,

35、必要时向 有关单位发出救援请求;组织事故调查,总结应急救援经验教训。 组长: - (职务:总经理)职责:组织指挥全厂的应急救援,对外发布 消息; 副组长: - (职务:副总经理)职责:协助组长负责应急救援的具体指 挥工作。 成员: -(主要管理人员 ) 5.2 下设实施组及人员分工: (1)抢险抢修组:技术部经理(组长)、维修班人员 职责: 负责紧急状态下的现场抢险作业: 泄漏控制、泄漏物处理; 设备抢修作业; 恢复生产的检修作业。 (2)消防灭火组:生产部经理(组长)、运行班人员 职责:担负进入现场灭火、洗消和抢救伤员任务。 (3)安全警戒组:保安队长(组长)、保安队员 职责: 布置安全警戒

36、,保证现场井然有序; 实行交通管制,保证现场及厂区道路畅通; 加强保卫工作,禁止无关人员、车辆通行。 (4)抢救疏散组:行管部经理(组长)、行管部人员 职责: 负责现场周围人员和器材物资的抢救、疏散工作。 (5)医疗救护组:行政员(组长)、行政人员 职责: 组织救护车辆及医务人员、器材进入指定地点; 组织现场抢救伤员; (6)物资供应组:库管员(组长)、汽车司机 职责: 通知有关库房准备好沙袋、 锨镐、泡沫、水泥等消防物资及劳动保护用品; 备好车辆,将所需物资供应现场。 6、事故救援原则 6.1 及时控制造成事故的危险源; 6.2 抢救受害人员; 6.3 指导人员防护,组织人员撤离; 6.4

37、做好现场清消,消除危害后果。 7、事故预防措施 7.1 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防止因检查不周或失误而造成 事故。 7.2 严格执行工艺指标,严禁超压运行。 7.3 各设备安全装置要灵活可靠,定期校验。 7.4 加强设备管理,认真做好设备、管道、阀门的检查工作,对存在安全隐 患的设备、管道、阀门要及时进行修理或更换。 7.5 及时消除设备管道的振动,防止因振动、摩擦而造成事故。 7.6 严禁带压紧固螺栓。 8、事故应急措施及注意事项 8.1 液氯泄漏初期现场勘察及紧急预处理流程: (1)加氯间当班人员立即向指挥领导小组组长及夜间值班人员汇报,并在 事故处理过程中随时保持与指挥领导小

38、组的联系。 (2)加氯间当班人员两人一组,佩戴好劳动防护用品(正压自给式空气呼 吸器),进入现场开启通风装置,并使用10% 的氨水装在喷壶中检查可能漏氯的 部位。如在储罐与相连接第一道法兰以外处,包括法兰垫片,阀门沙眼、管道等 出现白色烟雾,表明此处漏氯,应立即关闭出氯总阀,针对漏气部位进行修理。 否则,根据编制说明1.2 ,预案自然启动。 (3)加氯间当班人员使用漏氯检测报警仪检测现场周边环境氯气浓度,当 浓度超过 5mg/l 时,根据编制说明 1.1 ,预案自然启动。 (4)加氯间当班人员应站在安全的位置(如上风口)密切注意漏氯自动吸 收装置的运行情况,如发现装置无法正常工作,根据编制说明

39、1.1 ,预案自然启 动。 8.2 预案启动事故处理流程: (1)应急指挥领导小组组长负责向有关领导、有关部门汇报现场情况,寻 求专业部门及社会援助, 并指派专人至厂门口设立明显标志,引导救援力量进入 现场施救。 责任部门:指挥领导小组组长、医疗救护组 (2)建立警戒区域 事故发生后,应根据化学品泄漏的扩散情况或火焰辐射热所涉及到的范围建 立警戒区,并在通往事故现场的主要干道上实行交通管制。建立警戒区域时应注 意以下几项: 警戒区域的边界应设警示标志并有专人警戒。 除消防、应急处理人员以及必须坚守岗位人员外,其他人员禁止进入警戒 区。 区域内应严禁火种。 警戒隔离区划定标准见下表(ERG 标准

40、)。 化学品 名称 少量泄漏(小于200L)大量泄漏(大于200L) 紧急隔离白天疏散夜间疏散紧急隔离白天疏散夜间疏散 氯气30 米300 米1100 米275 米2700 米6800 米 责任部门:指挥领导小组组长、安全警戒组 (3)紧急疏散 迅速将警戒区及污染区内与事故应急处理无关的人员撤离,以减少不必要 的人员伤亡。紧急疏散时应注意以下几项: 需佩戴个体防护用品或采用简易有效的防护措施,并有相应的监护措施。 应向上风方向转移; 明确专人引导和护送疏散人员到安全区,并在疏散或 撤离的路线上设立哨位,指明方向。 不要在低洼处滞留。 要查清是否有人留在污染区与着火区。 责任部门:指挥领导小组组

41、长、抢救疏散组 (4)现场急救 在事故现场, 液氯对人体可能造成的伤害为:中毒、窒息、冻伤、化学灼伤、 烧伤等,进行急救时, 不论患者还是救援人员都需要进行适当的防护。现场急救 时应注意以下几项: 选择有利地形设置急救点; 作好自身及伤病员的个体防护; 防止发生继发性损害; 应至少 23 人为一组集体行动,以便相互照应;当现场有人受到化学品 伤害时,应立即进行以下处理: 迅速将患者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呼吸困难时给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心脏骤停,立即进行心 脏按摩。 皮肤污染时,脱去污染的衣服,用流动清水冲洗,冲洗要及时、彻底、反 复多次;头面部灼伤时,要注意眼、耳、鼻、口腔的清洗

42、。 当人员发生冻伤时,应迅速复温。复温的方法是采用4042恒温热 水浸泡,使其温度提高至接近正常; 在对冻伤的部位进行轻柔按摩时,应注意不 要将伤处的皮肤擦破,以防感染。 当人员发生烧伤时,应迅速将患者衣服脱去,用流动清水冲洗降温,用清 洁布覆盖创伤面,避免伤面污染;不要任意把水疱弄破。患者口渴时,可适量饮 水或含盐饮料。 经现场处理后,应迅速护送至医院救治。 急救之前,救援人员应确认受伤者所在环境是安全的。另外,口对口的人 工呼吸及冲洗污染的皮肤或眼睛时,要避免二次受伤。 责任部门:指挥领导小组组长、医疗救护组 (5)泄漏处理 液氯泄漏后,不仅污染环境,对人体造成伤害,如遇可燃物质,还有引发

43、 火灾爆炸的可能。因此,对泄漏事故应及时、正确处理,防止事故扩大。泄漏处 理包括液氯泄漏源控制及液氯泄漏物处理两大部分。 、泄漏源控制 在指挥领导小组的指令下, 通过关闭有关阀门、 停止作业或通过采取改变工 艺流程、局部停车、减负荷运行等方法进行泄漏源控制。 容器发生泄漏后, 采取措施修补和堵塞裂口, 制止液氯的进一步泄漏, 对整 个应急处理是非常关键的。堵漏方法,见下表。 部位形式方法 罐体砂眼使用螺丝加粘合剂旋进堵漏 缝隙使用外封式堵漏袋、电磁式堵漏工具组、粘贴式堵漏密封胶( 适用于高压 ) 、潮湿绷 带冷凝法或堵漏夹具、金属堵漏锥堵漏 孔洞使用各种木楔、堵漏夹具、粘贴式堵漏密封胶( 适用

44、于高压 ) 、金属堵漏锥堵漏 裂口使用外封式堵漏袋、电磁式堵漏工具组、粘贴式堵漏密封胶( 适用于高压 ) 堵漏 管道砂眼使用螺丝加粘合剂旋进堵漏 缝隙使用外封式堵漏袋、金属封堵套管、 电磁式堵漏工具组、潮湿绷带冷凝法或堵漏夹 具堵漏 孔洞使用各种木楔、堵漏夹具、粘贴式堵漏密封胶( 适用于高压 ) 堵漏 裂口使用外封式堵漏袋、电磁式堵漏工具组、粘贴式堵漏密封胶( 适用于高压 ) 堵漏 阀门使用阀门堵漏工具组、注入式堵漏胶、堵漏夹具堵漏 法兰使用专用法兰夹具、注入式堵漏胶堵漏 、泄漏物处置 现场液氯泄漏物需及时进行覆盖、 稀释处理,使泄漏物得到安全可靠的处置, 防止二次事故的发生。 有条件时可采用

45、水枪或消防水带向有害物蒸气云喷射雾状 水,加速气体向高空扩散, 使其在安全地带扩散。 液氯泄漏处理时应注意以下几 项: 所使用的工具严禁沾有油污; 进入现场人员必须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器具; 液氯与空气中的氧气混合后是易燃易爆的,应严禁火种; 应急处理时严禁单独行动,要有监护人。 责任部门:指挥领导小组副组长、抢险抢修组、物资供应组 (6)火灾控制 尽量扑救初期火灾。 在火灾尚未扩大到不可控制之前,使用适当泡沫、 干粉 灭火器和雾状水来控制火灾。 同时对周围设施采取保护措施, 为防止火灾危及相 邻设施,必须及时采取冷却保护措施,并迅速疏散受火势威胁的物资,必要时用 毛毡、草帘堵住下水井、阴井口等

46、处,防止火焰蔓延。当火势被控制以后,仍然 要派人监护,清理现场,消灭余火。现场扑救时应注意以下几项: 应尽量使用低压水流或雾状水; 发生火灾时,灭火人员不应单独灭火,出口应始终保持清洁和畅通,要选 择正确的灭火剂,灭火时还应考虑人员的安全。 待消防队到达后, 液氯火灾的扑救应由专业消防队来进行,其他人员配合 扑救,不可盲目行动。 责任部门:指挥领导小组副组长、消防灭火组、物资供应组 以上应急处理流程并非是按部就班地按顺序进行,而是根据实际情况尽可能 同时进行。 9、事故后的清消、恢复和重新进入: 待应急救援行动结束后,由事故应急指挥小组配合有关部门对现场进行检 定,确定是否能够结束紧急状态并正

47、式宣布。组织重新进入人员调查损坏区域, 开始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 并评价事故损失, 组织力量进行污染区的清消、 恢复。 二、硫化氢中毒事故应急预案 1、指导思想 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确 保单位、社会及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防止突发性重大化学事故发生,并能在事 故发生后迅速进行有效控制处理,根据污水处理厂污水管或窨井、雨(污)水泵 站集水井、调节池、污水厂水处理池等含有硫化氢的的现状,本着“预防为主、 自救为主、统一指挥、分工负责”的原则,特制订本应急预案。 2、编制依据 2.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 号) 2.2 中华

48、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0 号) 2.3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4 号) 2.4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 2.5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3、编制说明 3.1 该预案由应急指挥领导小组组长宣布启动,但发生以下情况时,该预案 自然启动: (1)当发现现场硫化氢检测浓度大于70mg m 3, 该应急预案自然启动。 (2)硫化氢浓度无法进行现场简单的稀释或排除,该应急预案自然启动。 3.2 该应急预案适用于化学事故专业处理单位及消防部门未进入抢险现场 之前时段内。 4、厂区概况 (略) 5、事故应急指挥机构、职责及分工: 5

49、.1 指挥领导小组: 职责:负责组织本单位“预案”的制定、修订;组建应急救援专业队伍,组 织实施和演练;检查督促做好重大事故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 当发生硫化氢中毒事故时, 由指挥领导小组发布和解除应急救援命令、信号;组 织指挥救援队伍实施救援行动; 向上级汇报和向友邻单位通报事故情况,必要时 向有关单位发出救援请求;组织事故调查,总结应急救援经验教训。 组长:(职务:总经理)职责:组织指挥全厂的应急救援,对外 发布消息; 副组长:(职务:副总经理)职责:协助组长负责应急救援的具 体指挥工作。 成员: (主要管理人员 ) 5.2 下设实施组及人员分工: (1)抢险抢修组:技术部经理(组长)、维修班人员 职责: 负责紧急状态下的现场抢险作业: 设备抢修作业; 恢复生产的检修作业。 (2)消防灭火组:生产部经理(组长)、运行班人员 职责: 担负进入现场灭火、洗消和抢救伤员任务。 (3)安全警戒组:保安队长(组长)、保安队员 职责: 布置安全警戒,保证现场井然有序; 实行交通管制,保证现场及厂区道路畅通; 加强保卫工作,禁止无关人员、车辆通行。 (4)抢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