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准格尔旗世纪中学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3.1《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习题.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5516268 上传时间:2020-05-28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69.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准格尔旗世纪中学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3.1《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习题.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内蒙古准格尔旗世纪中学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3.1《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习题.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内蒙古准格尔旗世纪中学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3.1《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习题.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内蒙古准格尔旗世纪中学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3.1《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习题.pdf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内蒙古准格尔旗世纪中学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3.1《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习题.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准格尔旗世纪中学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3.1《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习题.pdf(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习题 1、所有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A、都是 DNA B、都是 RNA C、是 DNA和 RNA D、是 DNA或 RNA 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不能说明() A、DNA是遗传物质 B、DNA能自我复制 C、DNA能控制性状 D、DNA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3、如果用 15N、32P、35S 标记噬菌体后,让其侵染细菌,在产生的子代噬菌体的组成结构成 分中,能够找到的放射性元素情形为() A、可在外壳中找到 15N和35S B 、可在 DNA中找到 15N和32P C、可在外壳中找到 15N D 、可在 DNA中找到 15N、32P、35S 4、科学家艾弗里从S型活细菌

2、中提取出DNA 、蛋白质、多糖、脂质等物质,分别加入培养R 型细菌的培养基中,实验结果证明了细菌的转化因子是DNA ,为使实验结论更加严密,他设 计了一个对照实验:在 S型细菌提取出的DNA中加入某种酶处理后,再加入培养R型细菌的 培养基中,加入的酶和实验结果分别是( ) A、DNA限制性内切酶转化 B、DNA连接酶转化 C、转录酶不转化 D、DNA酶不转化 5、在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将R型活细菌与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 内,下列能在死亡小鼠体内出现的细菌类型有( ) 少无毒R型多无毒 R型少有毒S型多有毒S型 A、 B、 C、 D、 6、噬菌体在繁殖过程中利用的原料是 (

3、) A、噬菌体的核苷酸和氨基酸 B、噬菌体的核苷酸和细菌的氨基酸 C、细菌的核苷酸和氨基酸 D、噬菌体的氨基酸和细菌的核苷酸 7、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不仅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同时还能证明() A、蛋白质也是遗传物质 B、DNA能够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C、RNA也是遗传物质 D、 DNA能引起可遗传的变异 8、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新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是() A、在细菌的DNA指导下,用细菌的物质合成 B、在噬菌体的DNA指导下,用噬菌体的物质合成 C、在细菌的DNA指导下,用噬菌体的物质合成 D、在噬菌体的DNA指导下,用细菌的物质合成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

4、DNA B 、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RNA C、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是核酸 D、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是蛋白质 10、对细胞中某些物质的组成进行分析,可以作为鉴别真核生物不同个体是否为同一种物种 的辅助手段,一般不采用的是() A、蛋白质 B、DNA C、 RNA D、核苷酸 11、在细胞学水平上研究生物的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及其相互关系发现,下列哪 一种结构的数量在生物的传种接代过程中,始终保持稳定() A、细胞核 B 、染色体 C 、DNA D、蛋白质 12、下列结构中,不含有遗传物质的是() A、叶绿体 B 、线粒体 C 、核糖体 D 、染色体 13、格里菲思进行了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5、下列哪一项不是格里菲思实验的意义() A、提出了“转化因子”的概念 B 、证实了 DNA 是遗传物质 C、奠定了艾弗里实验的基础 D、开辟了用微生物研究遗传学的新途径 14、用放射性同位素 35S标记噬菌体的外壳蛋白质, 用其浸染细菌, 当噬菌体在细菌体内大量 增殖时,对被标记物质进行测试发现,细菌细胞内无放射性。下列关于这一现象的解释,哪 一项是不正确的() A、被标的噬菌体的外壳没有进入细菌细胞中 B、噬菌体 DNA 进入了细菌细胞内 C、噬菌体在细菌细胞中增殖是受噬菌体DNA 控制 D、噬菌体在细菌细胞中增殖受细胞外的噬菌体外壳蛋白质控制 15、烟草花叶病毒(TMV )和车前草病毒(HR

6、V )均为能感染烟叶而使之出现感染斑的RNA 病 毒,用石炭酸处理能使蛋白质外壳去掉而只留下RNA ,由于两者的亲缘关系较近,能重组其 RNA 和蛋白质形成类似“杂种”的新品系病毒感染烟叶,如下图所示,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a为TMV 的蛋白质感染, b为TMV 的RNA 感染, c为HRV 的蛋白质感染, d为HRV 的RNA 感染, e为HRV 的蛋白质与 TMV的 RNA杂交感染, f 为 TMV的蛋白质与 HRV 的RNA 杂交感染。 (1)a与b, c与d的结果不同,说明_。 (2)b与d的结果不同,说明_。 (3)e中的杂交病毒感染后,在繁殖子代病毒的过程中,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是_

7、, 合成蛋白质的原料氨基酸由_提供。 (4)f中的杂交病毒感染后,繁殖出来的子代病毒具有来自_的RNA 和来自 _ 的蛋白质。 16、在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用 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在理论 上,上清液中不含放射性,下层沉淀物中具有很高的放射性;而实验的实际最终结果显示: 在离心上层液体中,也具有一定的放射性,而下层的放射性强度比理论值略低。 (1)在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用 32P标记噬菌体的 DNA所体现的实验方法 是_ 。 (2)在理论上,上层液放射性应该为0,其原因是。 (3)由于实验数据和理论数据之间有较大的误差,由此对实验过程进行误差分析: a

8、、在实验中,从噬菌体和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到离心分离的时间如果过长,会使上层液 的放射性含量,其原因是。 b、在实验中,如果有一部分噬菌体没有侵染到大肠杆菌细胞内,是否是误差的来源 _理由是 _ 。 (4)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了_ 。 (5)请设计一个方法,来大量制备用 35S标记的噬菌体(简要说明) _ _ _ 。 答案: 1、D 2 、D 3 、B 4 、D 5 、B 6、C 7 、B 8 、D 9 、C 10 、D 11、 B 12 、 C 13 、B 14 、D 15、( l )对这两种病毒来说,RNA 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2)不同的 RNA ,控制合成不同的蛋白质,表现出不同的性状。 (3)烟叶细胞的核糖体、烟叶细胞。(4)HRV 、HRV 。 16、 (1)同位素标记法(同位素示踪法)(2)噬菌体已将将含 32P的 DNA全部注入到大 肠杆菌内( 3)a、升高噬菌体在大肠杆菌内增殖后释放出来,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 b、 是没有侵入大肠杆菌的噬菌体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使上清液出现放射性( 4) DNA是遗传物质(5)先用 35S的培养基培养标记大肠杆菌,再用噬菌体去感染被35S标 记的大肠杆菌,大量获得被 35S标记的噬菌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