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5516804 上传时间:2020-05-28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537.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精选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精选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精选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pdf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精选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pdf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选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pdf(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玉溪一中 20162017学年上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物理学科试题 一、选择题(110 为单选, 11 16 为多选,涂在答题卡上,3 分/ 题,选不全得1.5 分,有错不得分) 1. 关于加速度表达式a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利用a求得的加速度是t时间内的平均加速度 Bv表示在 t时间内物体速度的变化量,它的方向不一定与加速度a的方向相同 C叫速度的变化率,是加速度的决定式 D加速度a与 v成正比,与t成反比 2. 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其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at图象甲如图所示,下列vt图象中,可能正确描述此 物体运动的是( ) ABCD 3. 如图所示,为一物体运动的位移时间(xt) 图象由

2、图象可知( ) A物体一直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物体一直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C物体以某一速率做往复运动D物体有时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有时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4. 一物体从O点由静止出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途经A、B、C三点,其中 |AB| 4 m,|BC| 6 m若物体 通过AB和BC这两段位移的时间相等,则OA之间的距离等于( ) AmB mC mD m 5.A、B、C三物块的质量分别为M、m和m0,按如下图所示连接绳子不可伸长,且绳子和滑轮的质量、滑 轮的摩擦均可不计若B随A一起沿水平桌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可以断定( ) A物块A与桌面之间有摩擦力,大小为m0g B物块A与B之间有摩擦力,大小为m0g

3、 C桌面对A,B对A都有摩擦力,两者方向相同,合力为m0g D桌面对A,B对A都有摩擦力,两者方向相反,合力为m0g 6. 在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行定则”实验中,假如分力F1的大小及方向固定不变,那么为了使橡皮条仍然 伸长到O点,对分力F2来说,下面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F2可以有多个方向B F2的方向和大小可以有多个值 CF2的方向和大小是惟一确定值DF2的方向是惟一的,但大小可有多个值 7. 如图所示,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天花板上,另一端连一质量m 1 kg 的秤盘,盘内放一个质量M2 kg 的 物体,秤盘在竖直向下的拉力F作用下保持静止,F 30 N,在突然撤去外力F的瞬间,物体对秤盘

4、的压力 为(g10 m/s 2)( ) A 10 NB 15 NC 20 ND 40 N 8. 如图所示,a、b两个物体,ma2mb,它们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素 相同,用细绳连接后放在倾角为 的斜面上( tan ) ,在它们加速下滑的过程中( ) A细绳有张力,a 和 b 加速度相等,且加速度agsin B 细绳无张力,a 和 b 加速度相等,且加速度agsin C 细绳的张力大于mgsin D 细绳的张力等于mgsin 9如图所示,物体在一恒定的水平外力作用下沿光滑水平面向右运动,它的正前方有一根劲度系数足够大 的轻弹簧,当木块接触弹簧后,推力F 仍然作用着,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物体立即

5、做减速运动物体仍一直做加速运动在一段时间内继续做加速运动,速度继续增大 当弹簧处于最大压缩量时,物体的加速度不为零( ) ABCD 10. 如图所示,用水平力F推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P、Q、R,使其一起做匀加速运动若P对Q的弹力 为 6 N,Q对R之间的弹力为4 N,Q的质量是 1 kg ,那么R的质量是 ( ) A 2 kg B 3 kg C 4 kg D 5 kg 11. 关于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平均速度大小等于初速度与末速度的平均值 B 极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可认为等于瞬时速度 C 对于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平均速度跟哪段时间( 或哪段位移 ) 无关

6、D任意时刻瞬时速度都相等的两个物体,它们的平均速度一定相等 12. 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大小为4 m/s, 1 s后的速度大小变为14 m/s ,在这 1 s 内物体 的加速度大小( ) A可能小于10 m/s 2B可能等于 10 m/s 2C一定等于 10 m/s 2 D 可能大于10 m/s 2 13. 伽利略是意大利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他在研究工作中,开科学实验之先河,奠定了现代物理学的基 础他完成了两个著名的斜面实验。一个实验如图甲所示,他让一个小铜球从阻力很小( 忽略 ) 的斜面上从 静止开始滚下,且做了上百次。另一个实验如图乙所示,让小球从一个斜面静止滚下,再滚到另一

7、个斜面, 假定斜面光滑时,小球下落的高度和上升的高度一样关于这两个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的实验是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采用的方法,图乙是伽利略探究力与运动的关系时采用的方法 B图乙是理想实验,该实验说明:一旦物体具有某一速度,如果它不受力,就将以这一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C在图甲中,伽利略设想,斜面的倾角越接近90,小球沿斜面由静止滚下的运动越接近自由落体运动, 物体通过的位移与时间成正比 D图甲中,伽利略通过数学运算得出结论:如果物体的初速度为0,而且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则物体通 过的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自由落体运动也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14. 横截面为直

8、角三角形的两个相同斜面如图紧靠在一起,固定在水平面上,它们的竖直边长都是底边长的 一半。小球从左边斜面的顶点以不同的初速度向右平抛,最后落在斜面上。其中三个小球的落点分别是a、 b、c。图中三小球比较,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落在 c 点的小球飞行时间最短 B 落在 a点的小球飞行过程中速度的变化量最大 C 落在 c 点的小球飞行过程速中度变化最快 D 当小球抛出时初速度为某个特定的值时,落到斜面上的瞬时速度可能与斜面垂直 15. 将重为50 N 的物体放在某上升电梯的地板上,该电梯在经过某一楼层地面前后运动过程中,物体受到 电梯地板的支持力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由此可以判断( ) At

9、1 s 时刻电梯的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上Bt6 s 时刻电梯的速度为零 Ct8 s 时刻电梯处于失重状态Dt11 s 时刻电梯的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下 16. 如图所示,质量为m2的物体 2 放在正沿平直轨道向右行驶的车厢底板上,并用竖直细绳通过光滑定滑 轮连接质量为m1的物体 1,与物体1 相连接的绳与竖直方向成 角,则 ( ) A 车厢的加速度为gsinB 绳对物体1 的拉力为 C 底板对物体2 的支持力为 (m2m1)gD 物体 2 所受底板的摩擦力为m2gtan 二、实验题(按要求填横线上的空或作图,每空2 分,共 16 分,答案做在答题卡上) 17. 电火花计时器是高中物理中重要的实验仪器,

10、常用于研究纸带的运动问题 (1) 电火花计时器所采用的电源是_( 填“交流电4 6 V,频率 50HZ”、“交流电220 V, 频率 50HZ ”、四节干电池) (2) 某同学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了被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 情况,在纸带上依次确定出A、B、C、D、E五个计数点其相邻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每两个相邻的计数 点之间还有4个打点未标出 各点到A点距离分别为AB=2.88 cm, AC=7.20 cm, AD=12.96 cm, AE=20.16 cm.,如下图 由纸带上的数据,算出打D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是_m/s(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 用打

11、点计时器测定小车的速度,当使用的电源频率高于50 Hz 时,如果仍按50 Hz 来计算,则测得的速 度将比真实值_(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18. 如图所示为用拉力传感器( 能测量拉力的仪器) 和速度传感器( 能测量瞬时速度的仪器) 探究“加速度与 物体受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用拉力传感器记录小车受到拉力的大小,在长木板上相距L48.0 cm的A、 B两点各安装一个速度传感器,分别记录小车到达A、B时的速率 (1) 实验主要步骤如下: 将拉力传感器固定在小车上 平衡摩擦力,将木板的C端垫高,让小车在不受拉力时做_运动( 2分) 把细线的一端固定在拉力传感器上,另一端通过定滑轮与钩码

12、相连;为保证细线的拉力不变,必须调节 滑轮的高度,使细线与长木板平行; 接通电源后自C点释放小车,小车在细线拉动下运动,记录细线拉力F的大小及小车分别到达A、B时的 速率vA、vB. 改变所挂钩码的数量,重复的操作 (2) 用这种装置 ,_ (填“需要” 、“不需要” ) 满足钩码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2 分 ); (3) 下表中记录了实验测得的几组数据,V V 是两个速度传感器记录速度的平方差,则表中第 4 次的实验 数据是加速度a=_m/s 2( 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 ( 2 分) (4) 由左下表中数据,在答题卡上相应的坐标纸上作出aF关系图线 ( 已经作好的是aF的理论图线 ,

13、 请按 列表中的数据作出本次实验aF的实际图线 ) (2 分) (5) 对比实验结果与理论作图得到的关系图线( 图中已画出理论图线) ,造成上述偏差的原因除了拉力传感器 的读数始终偏大外,还可能的原因是_ (2 分) 三、计算题 ( 共 36 分, 答案做在答题卡上,只有数字没有方程不给分) 19(8 分) . 物体以 8 m/s 的初速度从斜面底端冲上倾角为37的斜坡,已知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0.25(g取 10 m/s 2,sin 37 0.6 ,cos 37 0.8) 求: (1) 物体沿斜面上滑的最大位移(4 分) ; (2) 物体再滑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大小(4 分) 20(

14、8 分) . 甲、乙两辆汽车沿平直公路同向匀速行驶,甲车在乙车前面,它们之间相距s040 m,速度均 为v012m/s。某时刻,甲车刹车作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4 m/s 2,而乙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从 此时刻起,求: (1) 甲车经过多长时间停止运动?(2 分) (2) 当甲车静止时,甲、乙两辆汽车之间的距离为多大?(4 分) (3) 从甲开始刹车时计时,经多长时间两车相遇?(2 分) 21 ( 10 分) . 如图所示,有一长度x1 m、质量M10 kg 的平板小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在小车 一端放置一质量m4 kg 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物块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0.25 ,要

15、使物块在2 s 内从小车左端运动到小车的右端,求作用在物块上的水平力F是多少? (g取 10 m/s 2) 22 ( 10 分) . 如图所示,一个小球以v0=8.0 m/s速度从圆弧轨道的O点水平抛出,恰好能沿着斜面所在的 方向平行于斜面落在Q点。已知斜面光滑,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7,斜面的高度为h=15 m忽略 空气阻力的影响,重力加速度为g=10 m/s 2,( 已知 sin37 =0.6, co37 =0.8,tan37=0.75) 求: (1) 从抛出到落在Q点所用的时间以及落在Q点时速度的大小(4 分) (2) 小 球从O 点 抛出 到运 动 到 斜 面 底端的M点 所 用的

16、总 时间 ( 6 分, 结 果保 留 两位 有效 数字 ) 玉溪一中20162017 学年上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物理学科答案 一、 选择题(每题3 分,选不全得1.5 分,有错不得分,共48 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A C C B A C D B C A BCD BD ABD AB AD BD 二、 实验题(每空2 分,作图2 分,共 16 分) 17、 ( 1)交流电、 50HZ (2) 0.648 (3) 偏小 18、 ( 1)匀速直线(2)不需要( 3)4.84 (4)见下图( 5)摩擦没有平衡或平衡不足 三、计算题(36 分)

17、 19、 ( 8 分)参考答案: (1) ( 4 分)物体上滑时受力分析如图甲所示, 垂直斜面方向:FNmgcos37 平行斜面方向:Ffmgsin37 ma1又FfFN 由以上各式解得物体上滑时的加速度大小:a1gsin37 gcos37 8m/s 2 物体沿斜面上滑时做匀减速直线运动,速度为0 时在斜面上有最大的位移x4 m. (2) ( 4 分)物体下滑时受力分析如图乙所示 垂直斜面方向:FNmgcos37 平行斜面方向:mgsin37 Ffma2又Ff FN 由以上各式解得物体下滑时的加速度大小:a2gsin37 gcos37 4m/s 2 由v 22a 2x解得物体再滑到斜面底端时的

18、速度大小:v4m/s. 5.66m/s 20、 ( 8 分) (1) ( 2 分)甲车停止运动的时间t1v0/a=3 s (2) ( 4 分)时间t1内,甲车做匀减速的位移x甲v0t1/2 18 m 乙车的位移x乙v0t136 m 两车相距 x(18 40 36) m 22 m 故当甲车静止时,甲、乙两辆汽车之间的距离为22 m. (3) ( 2 分)乙车还需时间t211s/6 1.83s 所以共需要 t=t 1+t2=29s/6 4.83s 21、 ( 10 分)参考答案: 由下图中的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物块:FFfma1对小车:FfMa2其中FfFf mg 由分析图结合运动学公式

19、,有对物块:x1a1t 2; 对小车:x2a2t 2 ; x1x2x 由解得a21 m/s 2由解得 a11.5 m/s 2 所以FFfma1m( ga1) 4(0.25 10 1.5) N16 N. 22、(10 分) 参考答案: (1) ( 4 分)设从O到Q所用的时间为t1,由平抛运动规律得: 因为 tan =所以t1=0.6s 落到Q点的速度为:v=v0/ co 37 =10m/s; (2) ( 6 分)设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加速度为a,时间为t2 则有:a=gsin =6m/s 2 沿斜面下滑的位移x=25mx=vt2+代入数据解得:t21.7 s 所以小球从O点抛出到斜面底端的M点所用的总时间为:t=t1+t2=34s/15 2.3 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