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的心学功夫.html.pdf

上传人:紫竹语嫣 文档编号:5518243 上传时间:2020-05-28 格式:PDF 页数:106 大小:982.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王阳明的心学功夫.html.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6页
王阳明的心学功夫.html.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6页
王阳明的心学功夫.html.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6页
王阳明的心学功夫.html.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06页
王阳明的心学功夫.html.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0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王阳明的心学功夫.html.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王阳明的心学功夫.html.pdf(10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缘起 程林 500年来,注解传习录从来都是费力不讨好的事。字字句句皆有来历的传习录,如果要让每一位普通读者进入他们 的对话情境,往往需要脚注套脚注。传习录中很多是私信,是点对点的答疑解惑。真正的传道者,都是对症下药。他们深知 一句真正有分量的话,往往于甲是解药,于乙却可能就是毒药。所有经典,概莫能外。所以教主一级的人物,常常不立文字,也 就不留话柄给后人。 佛祖拈花,迦叶微笑。心心相印,正法已传。而赶上末法时代,语言媒介越发达,反而越不容易入心。言语道断,棒喝截 流,是顿悟之机。注解经典,文以载道,是渐悟之缘。木心先生说得好:“如果顿悟不置于渐悟中,顿悟之后恐有顿迷来。” 所以,尽管我们时刻都

2、可能遭遇语言痛苦,但又不得不借用语言来渐悟。正如所有的注解都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和传播,但误 解和顿迷似乎同样不可避免。卡夫卡曾感叹“语言是永恒的情人”,他这么说是很负责任的。 传习录中的王阳明,教学生时都是艺术性的随机点拨,妙语连珠。看上去散点开花的传习录,其实句句不离功夫。 本书通过提炼精华,围绕心学的意术、修行功夫、良知良能来进行深入解读,以期让今天的读者既能进入阳明心学的语境,悟入 阳明先生的精神场域,又能真正长功夫,找到自我革新的力量。 500年来,之所以不断有人来注解传习录,只因为传习录里有真东西,等待每一个时代的发现者。近百年来,传 习录一直都是当时一些大人物必懂的书目。曾国藩、梁启

3、超等都从传习录里得到了他们想要的那部分。伟大而不那么大 众,是它之前的命运。 在今天互联网的时代,在这个人人都想要充电的国度,真有力量的心学,正逐步找到真有刚需的读者。王阳明的心学功夫, 于今人依旧是治病的良药。在心性修炼上,无论今人还是古人,问题还是那些问题,只是时代环境变了,工具变了。王阳明心学 和传习录在某种意义上,直到今天,才真正赶上了它的“心”时代。 我的恩师周月亮先生,20年前写出了王阳明大传,作为国内王阳明心学研究的权威,他之前也有把一些传习录中 的精彩问答和思想核心融入他不断批阅增删、一版再版的王阳明传里。而这本书则是他更全面、更系统地梳理解读这部经 典,不管是讲“诚意”“立志

4、”“省察”这些修行功夫,还是解读“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这些心学核心理论。本书 每一章都紧扣性命相关的问题,字字皆是血,句句论功夫。 全书中间部分,多维度地集中阐释了“良知”这一心学要害,良知是心学的主要通道,也是传习录的内核。而本书的最 后部分,增加了关于阳明先生遗言录的独家解读,价值连城,填补了研究空白。它和传习录相得益彰,都是王阳明的语 录,心学的奥妙就在王阳明的一言一行里,通过周老师的智慧解读,我们能更全面、更准确地了解一代圣雄王阳明的心学思想。 序曲:在信证与证明之间 周月亮 与宗教要求彻底的信证不同,心学没有“上帝说要有光,于是就有了光”那么大的威权,它得拿出“东西”来让人

5、信,这 样,它就成了需要证明的“学”,不够“教”的斤两。与知识化的学不同,它不走“外部”反思与发现之路,它是只关乎心灵内 在发育的“内学”(马一浮的内学院可资佐证)。你既可以说它毫无作用,又可以说它意义无穷,这既有语言的“两不性”(不 能证明上帝存在,也不能证明上帝不存在),也有心学需要接受才能见效的美学性。因此,研究心学,我独走艺术之路:心学即 意术! 意术比宗教软弱一点也民主一点,比哲学实操一些也独断一些,比艺术威权直接但也有局限。意术可以直接理解为意念的艺 术,更可以宏阔地理解为精神实战哲学:战胜自己、战胜邪恶。周恩来当年手书一条幅:“上马杀贼,下马学佛”人人活 在自己的意术中。阳明的意

6、术比平凡人伟大,比伟人平凡。 传习录传个什么?传个良知。习个什么?习个致良知。致良知有方法有过程,这个方法和过程不妨以“意术”名之。 在这本书里,我努力给大伙理出一套心学的“意术”功夫系统。传习录的作用是文学化的,主要是移你的性情。好作品 有个标准,就是能进入时间,进入过去、现在和将来。传习录不同于西方的哲学专著,也不同于理学家的论理学,它要求通 过语言的场来“感悟”人生之最高意义。要你运用经验来体悟,同时还改变你的经验。它有着“唤醒”的魅力,而且是长时段唤 醒的魅力,在今天这灵光逐渐消失的时代依然有此魅力。它是美育,不是说教,是生成。同质化吞没了许多灵光,阳明诗性的心 学引领我们回到初心,唤

7、醒我们重新出发、攀登。 一、传习录的问世 1512年,王阳明41岁,与徒弟徐爱同船南下回山阴,路途漫长,又隔开了与俗世俗务的联系,空前从容宁静、深入地讲论 了个把月,徐爱集中记录整理,于是天壤之间有了传习录上卷。后人眼中的王阳明,作为百世之师的王阳明,主要是传习 录中的王阳明。 1518年,王阳明47岁。这年八月,他的学生薛侃在赣州刊行了老师的语录传习录。这个传习录只是今天的 传习录上卷,而传习录中卷是1524年阳明53岁时,门人南大吉刊行的阳明论学的书信。传习录下卷,则是阳明逝 后,钱德洪等纂辑许多学生保留的记录而成,未经阳明审定,所以显得有些乱。 传习录的刊刻流通,以及阳明完成的事功,都为

8、阳明学做了“广告”。阳明学酷像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德、法相当流 行的生命哲学,但既像柏格森,也像狄尔泰,更像鲁道夫奥伊肯(Rudolf Eucken,旧译倭铿)。奥伊肯认为,人是自然与精 神的汇合点,人的义务和特权便是以积极的态度不断地追求精神生活。精神生活是内在的,它不是植根于外部世界,而是植根于 人的心灵;但它又是独立的,它超越主观的个体,可以接触到宇宙的广袤和真理(良知)。人应该以行动追求绝对的真、善、 美,追求自由自主的人格(知行合一);只有当人格发展时,才能达到独立的精神生活。精神生活决不会是最终的成就,因为它 始终是个随历史而发展的过程。历史的发展就是精神生活的具体化,是它由分散

9、孤立到内在统一的发展史。精神生活的本质就是 超越自身,超出自然与理智的对立,达到二者的统一,达到与大全的一致(致良知)。精神生活是最真实的实在。它既是主体自 我的生活,又是客体宇宙的生活。精神生活乃是真理本身(心即理),它在个体身上的展现是有层次的,不同的层次便是不同的 境界。人应该以自己的全部机能,不仅以理智,更需要以意志和直觉的努力,能动地追求更高的精神水平(做工夫),如此才能 拥有生活的真正意义与价值(生活的意义与价值,万以序,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就用这段话做传习录的提要 吧。 二、传习录的第一篇导读 徐爱是阳明的妹夫,是同学和后学公认的入门最早、得王学之真之正的第一大弟子。阳明

10、从监狱里出来他就磕头拜师了,阳 明称他为自己的颜回,既因徐爱最得其学之真谛,也因徐爱不到32岁就死了。“温恭”的徐爱是阳明的助教,回答同学的疑 问,接引刚入门的新生,同学们说他性机敏、悟性高,能很好地讲述先生的意旨。同门弟子相互切磋的时候比请教先生的时候 多,同门是一个圈子,有个共同的情感场。心学重血脉骨髓上的功夫体认,不重解释字词文句,徐爱随侍阳明十余年才留下这么 几则语录,完全是为了让后学有个进门的抓手。他说“私以示夫同志”,表示是他私下里做的,因为阳明怕脱离了语境的话被误 解。徐爱在传习录序的开头说: 门人有私录阳明先生之言者。先生闻之,谓之曰:“圣人教人如医用药,皆因病立方,酌其虚实温

11、凉、阴阳内外而时时加减 之,要在去病,初无定说。若拘执一方,鲜不杀人矣。今某与诸君不过各就偏蔽箴切砥砺,但能改化,即吾言已为赘疣。若遂守 为成训,他日误己误人,某之罪过可复追赎乎?” 学生一旦改化,老师的话就成了“赘疣”,没有统编教材(初无定说),没有普适的万能散,是一对一的现场调教,当机指 点、因病立方,如果拘执一方,迹近杀人。这是修身之学的本质特征,也是教主不事著述的原因。不注重知识的增长,而注重心 身在明善、反身而诚上的意识水平的提高。 学生的进步在“改化”,心学是改化自我的、将学习落实到身心的内圣之学。心学教育重提升心灵,像教唱歌、武术似的, 必须现场调教,任何格式化的“成训”都会滑向

12、标准答案教育,变成格式化的教条主义。只有用心学方法才能学到心学。 徐爱记录的这一部分主要是王阳明对大学的讲解。阳明讲大学是为了纠正朱熹的格物优先论,以破科场理学积弊。 阳明选择的大学是东汉郑玄整理的,徐爱没用修辞说是“旧本”,阳明用了修辞说是“古本”。说古本就有权威性,似能建 立信任感。徐爱传习录引言全文如下: 先生于大学“格物”诸说,悉以旧本为正,盖先儒(指朱熹)所谓“误本”者也。爱始闻而骇,既而疑,已而殚精竭 思,参互错综(比对朱注)以质(求教)于先生,然后知先生之说若水之寒,若火之热,断断乎“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语出 中庸)者也。先生明睿天授,然和乐坦易,不事边幅。人见其少时豪迈不羁,

13、又尝泛滥于词章(一度热衷文学创作),出入 二氏(道教、佛教)之学,骤闻是说,皆目以为立异好奇,漫不省究。不知先生居夷三载(正德三年至正德五年),处困养静 (龙场悟道),精一之功(明心见性),固已超入圣域,粹然大中至正(中庸境界)之归矣。 爱朝夕炙门下,但见先生之道,即之若易而仰之愈高,见之若粗而探之愈精,就之若近而造之愈益无穷。十余年来,竟未能 窥其藩篱。世之君子,或与先生仅交一面,或犹未闻其謦欬,或先怀忽易愤激之心,而遽欲于立谈之间,传闻之说,臆断悬度。 如之何其可得也!从游之士,闻先生之教,往往得一而遗二。见其牝牡骊黄(只关注马的性别和毛色),而弃其所谓千里(马) 者。故爱备录平日之所闻,

14、私以示夫同志,相与考而正之,庶无负先生之教云。 这则引言是传习录的第一篇导读,是第一手的权威资料,徐爱现身说法,用自己的始骇、中疑、终信先生为圣学嫡传, 先生的学说已臻达“大中至正”的化境。大,才周遍不失;中,是天理本身;大中了当然是至善正心的境界了。化,是境界也是 方法:不但能够物来顺应,而且能够“大而化之”顺着对象让它扩充善性而变化。而这一切都须从“正意”开始,才能达 到最正确(至正)的效果。 作为现身说法的一部分,徐爱报告了王学遭受误解、妄评、不求甚解的状况和原因:因为阳明太平易近人,没有道学家的大 架子,“人们”便不觉得他的学说会多么了不起,此其一;其二,阳明少好武侠,又是个入了文人圈

15、子的文学家,修道教养生且 修习佛法,不是个标准道学先生,所以,人们以为他对大学的解释及其心学不过是标新立异的瞎折腾,没有当回事的必要; 其三,对阳明基本不了解的人却臆断瞎猜;其四,即使想跟从先生学习的人也往往“得一而遗二”,得了表面的皮毛印象而丢弃 了学说的精华、实质。徐爱为了光大正学、纠正误解才刊载这真声正音的。 徐爱对阳明道行的感受就像颜回对孔子的体悟: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越深入学习越觉得意趣无穷。徐爱觉得自己还没有看 到阳明学的门槛,他希望他记录下来的“平日之所闻”能够让“同学们”进入阳明学的门里来。有人说薛侃、有人说徐爱首以 传习录为书名。朱子这样解释“传习”二字:“传,谓受之于师。习

16、,谓熟之于己。”(论语集注卷一) 阳明讲学是艺术化的、反射性的,有些意思也许一闪之后好几年再出现,是否再出现也取决于学生找得深不深、状态契合不 契合;阳明讲学是性情化的,会突然出现令自己也兴奋的意外的意思。他完全是跟着感觉走,悟到什么就讲什么。 徐爱在自己记录的那一部分结束时写了一个小跋,这样总结老师的思想和教诲的魔力: 爱因旧说汩没,始闻先生之教,实是骇愕不定,无入头处。其后闻之既久,渐知反身实践,然后始信先生之学为孔门嫡传, 舍是皆傍蹊小径、断港绝河矣!如说格物是诚意的工夫,明善是诚身的工夫,穷理是尽性的工夫,道问学是尊德性的工夫,博文 是约礼的工夫,惟精是惟一的工夫:诸如此类,始皆落落难

17、合,其后思之既久,不觉手舞足蹈。 这些合起来就是个“正意”的功夫,一切的修为是为了能够正知正见正思维。心学对今人的价值主要在功夫。稽山承语 载阳明语录:“合着本体的,是工夫;做得工夫的,方是本体。”“做得工夫方见本体。”“做工夫的便是本体。”这是说,后 天的训练合上了先天的心性才是功夫。如果合不着先天的心性,整日穷忙叨,那就不是功夫,是戕害本体的瞎糟践。同理,有先 天之本,无后天的功夫培养,不能全其体。格物如果不落实到“诚意”上便是逐物,明善没有落实到“诚身”上就是表演给别人 看的善,“诸如此类”。徐爱讲的这几个功夫把老师的功法细化了,说白了就是所有的外在的努力都得化成内在的进步:这才叫 知行

18、合一、功夫上身了。 上了身的才是功夫,否则只是纸上谈兵。功夫是“实践”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做工夫”是修行中的行话,其中的关键 是体验、体会、体悟等“反身实践”。阳明常问学生“体验如何”,常说“体来与听讲不同”。从工夫入手才能把阳明心学变成 我们每个人自己的心学。在心学看来,如果不能返回自身,整日追逐闻见之知就是玩物丧志,就是舍本逐末,就是放心于外物而 遗失了真我。 注:书中“功夫”和“工夫”是通用的,以“功夫”为主,“工夫”则是尊重传习录原文或表示时间含义。 上篇 心学功夫 三、诚意功夫 薛侃所刻的传习录的主题若要一口说尽,就是:“大学工夫即是明明德;明明德只是个诚意;诚意的工夫只是个格

19、物致知诚意之极便是至善。”它针对的是朱子“新本”大学先去穷格事物之理,莽莽荡荡,无着落处,还要添加 个“敬”字才能牵扯到身心上来。这是朱子新本先格物后诚意的大弱点。而圣人的古本原定的次序就是诚意在格物前,不须添一 敬字,以诚意为起点,就返本复原了。 这倒真不是什么文字游戏,而是一个基本立场问题,也是一个体系的逻辑原点的设定问题。何者为先,关系到全部努力的方 向和结局。按心学说法,格物为先,就会追逐外物,步入支离之境,生有涯而知无涯,心劳力绌,越努力离大道越远,因为起脚 就走上了旁窦邪路(科学主义、工具理性正是这条路)。而王阳明的以诚意为起点,则一上道就在意义轨道上,每活一天都是在 为自己的“心

20、”的意义最大化而做工夫,当然可以在诚意的率领下去格物致知,并不反对一般的格物,只是给格物一个明确的为 善去恶的方向。而所谓的诚意也就是为善去恶。 这叫作“德有本而学有要”。不得其本不得其要,高者虚无,卑者支离,而本、要都在求本心。心外无事,心外无理,故心 外无学。阳明的这些思想也不是空穴来风,只是他此前诸如此类的倾向的一个极简的总结。 早在英宗正统年间,理学家薛瑄、吴与弼等就开始反对“述朱”式的思想牢笼,强调从“整理心下”入手,重振儒学躬行实 践的传统。至成化、弘治年间,为“救治”士林及整个社会的道德沦丧,胡居仁提出“以主忠信为先,以求放心为要”的“心与 理一”的学说,目的在于“正人心”,反对

21、朱子的“即物穷理”论。他的基本观点是“心理不相离,心存则理自在,心放则理亦 失”(明史卷二八二)。陈献章主张轻书重思,“学贵自得”,以为靠书本找心是永远也找不到的。只有找到了我心之后, 再博之以典籍,那时则典籍之言,我之言也;否则典籍自典籍,我自我。这是王阳明、湛若水的先声。 阳明推倒了朱子的“知先行后”,强调“格心”而非“格物”的道德修养工夫,主张教育的目的不在学习之后,而在学习过 程之中,目的和过程均在“知行合一”中有机完成。德行和知识是内在统一的。不诚无物,诚则能成己成物。 王阳明在大学古本序中说:“大学之要,诚意而已矣。”而朱子的新本弄成了以“格物”为主题,所以是支离。但是也 不能单讲

22、诚意而不格物,那是蹈虚;不追求致本体之知,那就是误妄。阳明要弘扬的理路是这样的:心体一旦发动,不能无善, 于善念上用功,才是诚意。这与净土宗的法门若合符节。净土宗的诀窍在一起念头就会阿弥陀佛。这叫作:不怕念起,就怕觉 迟。他在别处说过:“欲正其心在诚意。工夫到诚意,始有着落处”(传习录卷下)。正心是诚意功夫所达到的境界,即意 达到“未发之中”的境界。(传习录卷上:“正心是未发边,心正则中”)。那么,如何“诚意”呢?阳明认为需“致 知”(不久他明确提出“致良知”),知一念善便“去好善”,知一念恶便“去恶恶”,致知功夫落在“为善去恶”上,他又说 过“为善去恶”就是格物。这个本是一贯的正心诚意致知格

23、物,就是本来的“大学之道”。 关于格物、诚意何者优先,好像一场恋爱辩论:有人主张爱为先,有了爱就能理解一切;有人主张理解优先,没有理解就没 有爱。阳明主张爱优先,真诚最金贵。表面上看像是认识论争辩,其实是生命风格的路径选择。就像理学家跟汉学家相比,理学 家是诗人,汉学家是学者一样,心学家的诗性追求又把理学家比成了学究、高自标榜的道学家。阳明是生命的体悟,朱子是概念 的解析。阳明培养的是能见,朱子阐释的是所见。所以徐爱听了阳明的话觉得“功夫有了用力处”。 阳明的“意”除了认识上的意识,更主要是行为上的。一念发动便是行了。阳明平实,王学后徒便努力跑偏求深,不安于在 意识上下功夫,而去诚其“意根”,

24、这个意根是佛教的,其实是着了相的唯我论了。阳明没有着相。 上篇 心学功夫 三、诚意功夫 薛侃所刻的传习录的主题若要一口说尽,就是:“大学工夫即是明明德;明明德只是个诚意;诚意的工夫只是个格 物致知诚意之极便是至善。”它针对的是朱子“新本”大学先去穷格事物之理,莽莽荡荡,无着落处,还要添加 个“敬”字才能牵扯到身心上来。这是朱子新本先格物后诚意的大弱点。而圣人的古本原定的次序就是诚意在格物前,不须添一 敬字,以诚意为起点,就返本复原了。 这倒真不是什么文字游戏,而是一个基本立场问题,也是一个体系的逻辑原点的设定问题。何者为先,关系到全部努力的方 向和结局。按心学说法,格物为先,就会追逐外物,步入

25、支离之境,生有涯而知无涯,心劳力绌,越努力离大道越远,因为起脚 就走上了旁窦邪路(科学主义、工具理性正是这条路)。而王阳明的以诚意为起点,则一上道就在意义轨道上,每活一天都是在 为自己的“心”的意义最大化而做工夫,当然可以在诚意的率领下去格物致知,并不反对一般的格物,只是给格物一个明确的为 善去恶的方向。而所谓的诚意也就是为善去恶。 这叫作“德有本而学有要”。不得其本不得其要,高者虚无,卑者支离,而本、要都在求本心。心外无事,心外无理,故心 外无学。阳明的这些思想也不是空穴来风,只是他此前诸如此类的倾向的一个极简的总结。 早在英宗正统年间,理学家薛瑄、吴与弼等就开始反对“述朱”式的思想牢笼,强

26、调从“整理心下”入手,重振儒学躬行实 践的传统。至成化、弘治年间,为“救治”士林及整个社会的道德沦丧,胡居仁提出“以主忠信为先,以求放心为要”的“心与 理一”的学说,目的在于“正人心”,反对朱子的“即物穷理”论。他的基本观点是“心理不相离,心存则理自在,心放则理亦 失”(明史卷二八二)。陈献章主张轻书重思,“学贵自得”,以为靠书本找心是永远也找不到的。只有找到了我心之后, 再博之以典籍,那时则典籍之言,我之言也;否则典籍自典籍,我自我。这是王阳明、湛若水的先声。 阳明推倒了朱子的“知先行后”,强调“格心”而非“格物”的道德修养工夫,主张教育的目的不在学习之后,而在学习过 程之中,目的和过程均在

27、“知行合一”中有机完成。德行和知识是内在统一的。不诚无物,诚则能成己成物。 王阳明在大学古本序中说:“大学之要,诚意而已矣。”而朱子的新本弄成了以“格物”为主题,所以是支离。但是也 不能单讲诚意而不格物,那是蹈虚;不追求致本体之知,那就是误妄。阳明要弘扬的理路是这样的:心体一旦发动,不能无善, 于善念上用功,才是诚意。这与净土宗的法门若合符节。净土宗的诀窍在一起念头就会阿弥陀佛。这叫作:不怕念起,就怕觉 迟。他在别处说过:“欲正其心在诚意。工夫到诚意,始有着落处”(传习录卷下)。正心是诚意功夫所达到的境界,即意 达到“未发之中”的境界。(传习录卷上:“正心是未发边,心正则中”)。那么,如何“诚

28、意”呢?阳明认为需“致 知”(不久他明确提出“致良知”),知一念善便“去好善”,知一念恶便“去恶恶”,致知功夫落在“为善去恶”上,他又说 过“为善去恶”就是格物。这个本是一贯的正心诚意致知格物,就是本来的“大学之道”。 关于格物、诚意何者优先,好像一场恋爱辩论:有人主张爱为先,有了爱就能理解一切;有人主张理解优先,没有理解就没 有爱。阳明主张爱优先,真诚最金贵。表面上看像是认识论争辩,其实是生命风格的路径选择。就像理学家跟汉学家相比,理学 家是诗人,汉学家是学者一样,心学家的诗性追求又把理学家比成了学究、高自标榜的道学家。阳明是生命的体悟,朱子是概念 的解析。阳明培养的是能见,朱子阐释的是所见

29、。所以徐爱听了阳明的话觉得“功夫有了用力处”。 阳明的“意”除了认识上的意识,更主要是行为上的。一念发动便是行了。阳明平实,王学后徒便努力跑偏求深,不安于在 意识上下功夫,而去诚其“意根”,这个意根是佛教的,其实是着了相的唯我论了。阳明没有着相。 四、格物致知功夫 先生又曰:“格物如孟子大人格君心之格,是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本体之正。但意念所在,即要去其不正以 全其正,即无时无处不是存天理,即是穷理。天理即是明德。穷理即是明明德。” 传习录 诚意功夫是意念功夫,在意念上做功夫是心学的奥秘。而“格”就是“正”,格物的过程是正心的过程,所以格物是诚意的 功夫。孟子说“惟大人为能格君心之非”(离娄)

30、,程明道说“正己以格物”(近思录),这是主体哲学的逻辑。阳明 沿着这条进路极而言之:“天理即是明德”,把朱熹的穷理扭到了存天理上。 阳明的格物就是处理人情事变一以天理为准,时时处处运用天理就是明德。康德说在一切事物运用理性就是启蒙,也是这个 道理。穷理在朱熹那里是掌握理性的意思。阳明把它说成运用理性。阳明要表达的是康德式的“道德意志自律”。在人欲天理之 间是理性。道德是以感情为基础的,感情是人欲的主要部分,既要道德又要去人欲,的确有个正不正的问题。 王艮说:“格物致知四字本旨,二千年来未有定论。”他认为“格,如格式之格,即后挈矩之谓。”“挈矩”,意为度量。 他说:“吾身是个矩,天下国家是个方。

31、”“挈矩,则知方之不正,由矩之不正也。”这就是说:“身是本,天下国家是 末”,“格物”必先“正己”,“本治而末治,正己而物正”。钱穆一生推扬朱子,还是觉得心学有内劲,便来了个折中,提出 了个“格心”。 李仲轩口述逝去的武林“大道如青天”一节很好地显现了诚意格物的道理和境界: 形意拳古有“入象”之说。入象,便是化脑子。到时候,各种感觉都会有的。碰到什么,就出什么功夫,见识了这个东西, 你就有了这个东西那时候出拳就不是出拳了,觉得两臂下的空气能托着胳膊前进,没有了肌肉感;两个胯骨头,能够牵动天 地;一溜达,万事万物乖乖地跟着 不妨这样理解,阳明说的诚意就是形意拳的化脑子,格物就是入象。 又曰:“知

32、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若 良知之发,更无私意障碍,即所谓充其恻隐之心,而仁不可胜用矣。然在常人,不能无私意障碍,所以须用致知格物之功, 胜私复理。即心之良知更无障碍,得以充塞流行,便是致其知。知致则意诚。” 传习录 这段语录的重点,一是良知一发,便没有私意障碍了;二是必须用致知格物之功来实现意诚。阳明没有在一般的意义上反对 格物致知,只是在知有先后的顺序上强调诚意优先。阳明自然知道空落落地讲诚意不是实际功夫,必须在致知格物的过程中往里 找、找到心体,意诚了来致知格物就有了正确的出发点。致知就是实现本知,落实心体之良知于事

33、事物物。譬如:恻隐之心充沛 流行,人就能充实无欲,无害人之心。这样,“仁不可胜用矣”:仁就用不完了。阳明又倒过来说:当然,常人不能没有私意障 碍,怎么办呢,只有克己复礼,“狠斗私意一闪念”,这才是致知格物的真功夫,这样心之良知就焕发出来了,把良知焕发出来 才是致其知呢。这种致知当然就意诚了。最后意的方向回到心体去正心,使得心体更加精一,从而保证所发之意更加合乎天理之 极。 也就是说,在心与物的空间关系背后,还有更深层的意向性。不管是意还是物,都不是自始至终现成固定,而是不断地处于 生成变化状态中的。“知致则意诚”等于把朱子的格物致知论拉回到诚意的轨道,表明阳明承认致知的重要性,重要在意诚的工

34、作,意不能凭空诚,意是在致知中诚的。这个循环不是无效的循环论证,而是功夫的周天运演,意识导引术从心体出发又回到心 体。这是阳明意术的一个提纲。 五、精一功夫 爱问:“昨闻先生止至善之教,已觉功夫有用力处,但与朱子格物之训,思之终不能合。” 先生曰:“格物是止至善之功,既知至善,即知格物矣。” 爱曰:“昨以先生之教推之格物之说,似亦见得大略。但朱子之训,其于书之精一,论语之博约,孟 子之尽心知性,皆有所证据,以是未能释然。” 先生曰:“子夏笃信圣人,曾子反求诸己,笃信固亦是,然不如反求之切。今既不得于心,安可狃于旧闻,不求是当?就如 朱子,亦尊信程子,至其不得于心处,亦何尝苟从?精一博约尽心,本

35、自与吾说吻合,但未之思耳。朱子格物之 训,未免牵合附会,非其本旨。精是一之功,博是约之功。曰仁既明知行合一之说,此可一言而喻。尽心知性知天,是生 知安行事;存心养性事天,是学知利行事;夭寿不贰,修身以俟,是困知勉行事。朱子错训格物,只为倒看 了此意,以尽心知性为物格知至,要初学便去做生知安行事,如何做得!” 爱问:“尽心知性,何以为生知安行?” 先生曰:“性是心之体,天是性之源,尽心即是尽性,惟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知天地之化育。存心者,心有未尽也。 知天,如知州、知县之知,是自己分上事,己与天为一。事天,如子之事父、臣之事君,须是恭敬奉承,然后能无失,尚与天为 二。此便是圣贤之别。至于夭寿不贰

36、其心,乃是教学者一心为善,不可以穷通夭寿之故,便把为善的心变动了,只去修身以 俟命,见得穷通寿夭,有个命在我,亦不必以此动心。事天虽与天为二,已自见得个天在面前。俟命便是未曾见面,在此等候相 似,此便是初学立心之始,有个困勉的意在。今却倒做了,所以使学者无下手处。” 爱曰:“昨闻先生之教,亦影影见得工夫须是如此,今闻此说,益无可疑。爱昨晓思格物的物字,即是事字,皆从心上说。 ” 先生曰:“然。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如意在于事亲,即事亲便是一物; 意在于事君,即事君便是一物;意在于仁民爱物,即仁民爱物便是一物;意在于视听言动,即视听言动便是一物。所以某说

37、无心 外之理,无心外之物。中庸言不诚无物。大学明明德之功,只是个诚意。诚意之功,只是个格物。” 传习录 先说细小处,徐爱说的“功夫有用力处”是心里有了感觉。心学的学习方法主要是内感觉的精细修炼,从而提高直觉的质 量。这种感悟式的参究又是亲证义理,因而需要学理支撑。先生与朱子的讲解不一致,而且觉得朱子说的也有道理,徐爱便心里 过不去。阳明的点拨艺术可以抽象而得者:一是求根本,“既知至善,即知格物矣”。二是求心安、求是当,不能狃于旧闻,不 管是谁说的。三是戒“苟从”,就是朱子尊信程子也不苟从程子。我们应该学习朱子之不苟从精神从而不苟从朱子。苟从则不能 脱俗谛之桎梏,则难以见真,难以心安是当。要学曾

38、子反求诸己,别学子夏笃信圣人。笃信圣人如果不苟从没有什么不对,只是 不如反求诸己更能从心里长功夫。四是要善于思考:“精一”“博约”“尽心”与我说尽合,你“未之思耳”。 所谓“精”是“一”之功,是说了个真才是理,精是求真,一了才达到理。具体地说:“格物是止(于)至善之功”,因为 格物不是目的,至善才是目的,一是纯一于善;“博”是“约”之功,也是说了个“格物是止(于)至善之功”,因为博学不是 目的,至善才是目的,约礼是克己复礼。颜回问仁,孔子答曰“克己复礼”。也就是说约礼是功夫本体一体化的仁。既然大学之 道在止于至善,那么所有的修为、学习都是为了止于至善。格物、博学都是止于至善的功课,而任何功课都

39、得从心头做,因 此“至善只求诸心”。从外物求至善是逐物,是务外遗内。精是为了一,一于心,博是为了约,约于心,这,就是“尽心”。尽 心了就真了,能够见真才能得理啊。阳明不胜惋惜地说:这些都是一以贯之的啊!你既然明白了知行合一的道理,这些都是一言 而喻、不言而喻的了(过了约200年,对心学不满、强调“区以别之”的戴震在孟子字义疏证“理”条中说,“不精,往往 杂于偏私而害道”)。 下面阳明用“生知安行”配“尽心知性知天”,用“学知利行”配“存心养性事天”等等,是用中庸来解孟子。 中庸第二十章说:“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 及其成功,一

40、也。”孟子尽心:“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二, 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中庸说的是不管你资质怎么样,最后“知”了就一样了;不管你是自然还是勉强地去行动,最 后“成功”了都是一样的。 孟子说的是知天、事天,不管活得长短,都修身,这就是“立命”了。阳明把它们搭接在一起:“尽心知性知天, 是生知安行事;存心养性事天,是学知利行事;夭寿不贰,修身以俟,是困知勉行事。”也许是受八股搭 接作文法训练太久了,强经入我,违背了经义。尽心知性知天是彻上彻下的,就是困知勉行的人也照样可以抵达的境界,凡圣本 性同一,不能人为地分等划片。这不是一时口误,他几乎一生都在

41、这样讲说,有时候是正确的感人的,如他最后一场讲学还是这 个主题:圣人是生知安行的资质还做困勉的功夫,我们这些困勉资质的不能坐享其成! 此处阳明的意思很简单:不能是下等资质的上手就奔上等的境界。上等资质的是所谓生知安行者,中等资质是所谓学而利行 者,下等资质是所谓困而勉行者。一般人会有错觉,以为朱熹注重知识,属于支离派;阳明注重直觉,属于简易派,他应该是让 初学直奔生知安行的。其实不是,阳明的简易是反求诸心,心是一,外物是多,以一驾驭多,所以显得简易。其实这个简易直截 更难、更需要苦修。因为要把心修到纯一无杂的境界,比博学多闻难多了。 所谓“朱子错训格物,只为倒看了此意”,是指朱子在注解孟子这句

42、话时说:“以大学之序言之,知性则物格之 谓,尽心则知至之谓也。”阳明把它简化为“以尽心知性为物格知至”。这不算歪曲,朱熹的讲解也没有错误。但是阳明搭接了 中庸的话,又引进了自己的解释:尽心知性知天的是第一等生知安行资质的人,存心养性事天的是第二等学知利行资质的 人,夭寿不贰其心、修身以俟命(等候命运安排)的是第三等困知勉行资质的人。不是谁想物格知至就能够的,必须下刻苦磨砺 诚意的功夫。所以朱子的问题便成了“要初学便去做生知安行事,如何做得”。 徐爱锐敏而朴实,觉得从“尽心知性”跳到“生知安行”是需要说明的,或者说把两个生硬地捏到一起是需要解释的。阳明 先用圣贤成说重复了一遍“心性天”的直通关系

43、,下面的回答是阳明的心得:存心者心尚未尽,事天者与天为二。这是贤 人的境界。所谓心尚未尽,是还没有达到“知其性”的境界(“尽其心者,知其性也”),还需要做存养的功夫。因为未能知性 便不能知天,所以还与天是二不是一,只有侍奉天的份。天,主要是“道”的意思。圣人的境界是知天,阳明用知县、知州的知 来解释这个“知”,是强调知的主宰功能,知县是知一县事,是主宰一县事的意思。自己分上的事是说圣人的心性自由自律,达 到了道德意志自由的境界,自己可以做主了,己与天为一了。 阳明要表达的是:广大初学立心的人既没有知天的境界,也没有事天的能力,还没有见过天的面,但是只要一心向善,知 道“有个命在我”,从而不动摇

44、修行的意志,勉力前行,就可以找到下手处。这个困勉的意最金贵,人自己成全自己尤其需要苦 其心志劳其筋骨,越困难越磨砺自己,越困惑越勉励自己。这是意诚心正的端倪。朱子不从诚意说,便是倒做了,使学者无下手 处。 徐爱接下来提出格物之物就是“事”。阳明很少直接赞许学生的理解,这次例外说了个“然”然而牟宗三说用事定义 物,“狭”了,因为还有江河湖海以及江河湖海一般的不是从心上来的物呢。这是一个心与自然的关系问题,身心与科学的关系 问题。这些不在阳明的视域内,他还在美学范围,没有到科学世界。在美学范围他的思想是积极的:“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 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这四句是他的贡献,

45、人们称之为“四句理”。仔细参详,虽然都用 了“是”字,但不是抽象到符号状态的定义句或判断句式,因为相关项都是活的,尤其是“意之所在便是物”更是意向性的。这 一点以后还有机会细说。阳明的意图是把身心知意物的关系引导到“意一诚就是理”这条轨道上来。在意和物的关系上,意是矛 盾的主要方面,意决定事物的性质和变化的方向。物不是别的,只是意之所在。意与物的关系是反射性关系,譬如心中无花便眼 中无花,因此才“不诚无物”,包括事亲、事君。真诚是做好任何事情的前提。 此篇语录结穴于“不诚无物”,只是个诚意。诚意是初学的抓手、起脚的功夫;同时,格物的目的不是博学多闻,而是为了 意诚心正。诚意是格物的出发点和归宿

46、,格物是诚意的手段、训练过程,格物是诚意的功课。同理,穷理是尽性的功课,道问学 是尊德性的功课。总之,心学是内圣之学,学习、修炼的目的是“学为圣人”。 爱问:“先生以博文为约礼功夫,深思之未能得。略请开示。” 先生曰:礼字即是理字。理之发见可见者谓之文,文之隐微不可见者谓之理,只是一物。约礼只是要此心纯是一个天理。要 此心纯是天理,须就理之发见处用功,如发见于事亲时,就在事亲上学存此天理;发见于事君时,就在事君上学存此天理;发见 于处富贵贫贱时,就在处富贵贫贱上学存此天理;发见于处患难夷狄时,就在处患难夷狄上学存此天理;至于作止语默,无处不 然。随他发见处,即就在那上面学个存天理。这便是博学之

47、于文,便是约礼的功夫。博文即是惟精。约礼即是惟一。 传习录 论语雍也说:“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阳明说博文是约礼的功夫,相当于说格物是诚意的功夫,道问学是尊德 性的功夫,就是把向外的学习转回到向内的修炼上,使知识的积累之类有“头脑”、把放心找回来,变成内功。说礼即理不是阳 明的发明,理与文的关系是阳明的体会,文是表象,理是内质。文是理之已发,理是文之未发。未发的是心体,也就是性,“性 在作用”虽是佛教的话,但很难说明问题。性不能修,只能“见性”,回归于性。阳明大约也是为了避免禅之恶谥,总经常特意 表明“这心之本体原只是个天理”。念念存天理是个在意念初起时正心诚意的功夫。从路径上说,“意之所

48、在便是物”,心体一 发用就是物,因此文、理(礼)“只是一物”。“须就理之发见处用功”指在理之发见处训练物来顺应的应对反应。在这个根节 点上用功才有得力处。 所谓约礼就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就是戒惧慎独,使心之用合乎心之体,回到纯净无私的天理本色上来,此处用功就 是“正念头”。下面提到的贫贱富贵、夷狄患难,语出中庸:“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 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也。”要求无论什么境遇都素心不改,随任何发见处都“学个存天理”。博文 是“事”,讲究个“惟精”;约礼是“理”,讲究个“惟一”。心学是这样一种精神现象学,它将世界聚焦于我心,遂将所有的 问题变成

49、一个问题,任何一个问题也就是所有的问题。没有表里、内外、上下,任何“一”都是具体而微、至大无外、至小无内 的整体。 在阳明之前如此主张最力者为陆九渊。陆要求君子所有的努力都是一个“日跻于纯一之地”:“先立乎其大者,立此者也; 积善者,积此者也;集义者,集此者也”,一分钟都不能懈怠,而且益著益察,直到臻达于“纯一之地”(陆九渊集)。陆 王心学追求纯一其实是种宗教要求:垂直地向上超拔,而不是平面地铺开。 爱问:“道心常为一心之主,而人心每听命,以先生精一之训推之,此语似有弊。” 先生曰:“然。心,一也,未杂于人谓之道心,杂以人伪谓之人心。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初非 有二心也。程子谓:人心即人欲,道心即天理。语若分析,而意实得之。今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