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管理课程之经络调理.pdf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5522127 上传时间:2020-05-29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772.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糖尿病管理课程之经络调理.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糖尿病管理课程之经络调理.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糖尿病管理课程之经络调理.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糖尿病管理课程之经络调理.pdf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糖尿病管理课程之经络调理.pdf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糖尿病管理课程之经络调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糖尿病管理课程之经络调理.pdf(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糖尿病管理课程之经络调理 一、背景 【何为糖尿病?】 糖尿病( diabetes)是由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自由基毒素、 精神因素等等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导致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等而引发的糖、蛋白 质、脂肪、 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临床上以高血糖为主要特点,典型病例可 出现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等表现,即“三多一少”症状,糖尿病(血糖)一旦控制不好 会引发并发症,导致肾、眼、足等部位的衰竭病变,且无法治愈。 【糖尿病的中医历史】 1. 中国是认识糖尿病最早的国家之一。消渴病一名, 首见于中国公元前4 世纪成书的 黄 帝内经,公元 7 世纪,中国唐朝已有消

2、渴病“尿甜”之说。 2. 中国医学文献典籍内经,最先提出过食肥甘厚味、形体肥胖、情志失调、五脏虚 弱与糖尿病有密切联系。 3. 东汉张仲景在金贵要略中描述: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肾气 丸主之。 4. 公元 610 年隋朝太医博士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 一书中提出糖尿病人应参加适当的体 育运动。 5. 公元 650 年唐代医家孙思邈明确指出糖尿病人要忌面、米及水果等。 现代中医学对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防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实践证明: 采用中医综 合防治,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减轻和延缓慢性并发症的发展过程。根据 中医理论, 血瘀及血液的高黏、高凝状态, 与糖尿病血管和

3、微血管并发症的形成与发展密切 相关。 活血化瘀是防治糖尿病各种并发症的主要治则,在糖尿病并发症防治方面取得了显著的 疗效。 中医认为:糖尿病病人在气阴两虚的基础上,多有血脉的瘀阻,按摩针灸治疗可以疏 通经络,使气血流通、阴阳调和,从而达到治疗糖尿病的目的。 糖尿病管理网: 二、糖尿病经络调理的意义 经络调理治疗糖尿病在中医典籍中早有记载,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经络调理治疗糖尿病的 报道日渐增多。 经络调理对患糖尿病这种需要长年服药的患者来说,更加显示出它的优势,不仅配合使 用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可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并可治疗慢性并发症。 中医经络调理已经开始影响到人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一系列由导

4、引、拔罐、 推拿、 药 浴、针灸等构成的新时代调理方法又一次将中医的功用发挥至新的高峰。 尊然坊所倡导的 “尊天道、 乐人生、 尽自然” 正是从人体的根本出发,源自中医古法砭、 针、灸、罐、刮痧、推拿、导引、药浴、熏蒸、食疗等多种调理手段以及食疗的配合,最终 实现人体的阴平阳秘,促进人体恢复本源之健康,此乃是真正的“正本清源”。 三、糖尿病经络调理的方法 (一) 【穴位按摩】 起势: 平行站立,两脚分开与肩同宽,松静自然,舌抵上腭,两眼平视,轻轻闭合,安静3 分钟。作丹田开合, 即双掌从身体两侧向中央合拢按于丹田(脐下 1 寸 3 分处 )作 3 个长嘘吸, 要深长、细柔、均匀;然后双手背相对

5、向外分开2 尺许,再反转掌心相对,合回至丹田处, 连续作 3 个回合。 1承浆穴按摩:接起势丹田开合后,两手以剑指相结合,中指指尖轻置于承浆穴上(下 唇沟凹陷处中间),先正 (左转 ),后反 (右转 )各按摩 1836 次;然后三按三呼吸(即呼气时轻 轻按下,吸气时略微抬起,如此缓慢地手指在穴位上呼按吸松共3 次)。最后两手自然松开 放下,本法主治消渴。 2中脘穴按摩:两手相叠(内外劳宫相合,男左手在里,右手在外,女则相反)置于中 脘穴上 (胸骨下端与肚脐连线的中点处),先正 (左转 )后反 (右转 ),各按摩1836 次,然后三 按三呼吸 (手掌呼按吸松3 次)。本法可健脾和胃。 3.关元穴

6、按摩:按摩关元穴(肚脐与耻骨连线中点),方法同上。本法可补虚益损,对尿 频、尿淋浊症状效果较佳。 4期门穴按摩:两手分开置于胁下,以手心抚于期门穴(乳头直下两肋间),先正 (两手 同时由外向内转)后反 (两手同时由内向外转),各按摩1836 次,然后三按三呼吸。本法有 平衡血糖的作用。 5肾俞穴按摩:两手内劳宫穴置于腰背后肾俞穴(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 寸)上, 先反 (由内向外转 )后正 (由外向里转 ),各按摩1836 次,然后三按三呼吸。本法主治水肿、 消渴。 收式: 丹田三开合,三嘘息。 以上 5 个穴位的按摩为1 遍,可以连续做3 遍,最后收功可加浴面(干洗脸 )动作。 该功法强调

7、松静,自然呼吸即可,但以腹式呼吸最佳。按摩时速度不应太快,圆周不要画得 太大,以手指或掌心不脱离该处穴位为准。每天早晚各1 次,每次1 小时左右。 (二) 【推拿按摩】 对中老年糖尿病,可用推拿配合足部按摩治疗,治疗准则为滋阴降火、祛邪扶正、 固本 培元。只有保持久长,就能到达满足的后果。 1.推拿手法对糖尿病治疗的意义 现代医学认为, 推拿手法的物理刺激,使作用区引起生物物理和生物化学的变化,局部 组织发生生理反应,这种反应, 通过神经反射与体液循环的调节,一方面得到加强,另一方 面又引起整体的继发性反应,从而产生一系列病理生理过程的改变,达到治疗效果。 2.手法: 操作前筹备: 足部推拿膏

8、 (存在清热解毒,祛湿止痒作用)。 选取反射区: 腹腔神经丛、肾跟肾上腺(双足底中下部卵形区域); 胃、胰腺和十二指肠(双足底内侧中上二横指区域); 输尿管和膀胱(双足底斜向内下方弧形带状区域); 脑垂体(双足拇指指腹中心偏内侧区域); 肝(右足底 4、 5跖骨体间一拇指宽区域); 心脏 (左足底 4、5 跖骨体间一拇指宽区域); 甲状腺、甲状旁腺(双足拇指指腹及拇指根部下二横指区域); 涌泉 (足心人字沟处)、太溪(内踝与跟腱的中点)二穴。 详细操作 : 患者仰卧位,先左足,后右足,首先点按患者心脏反射区以测验患者身体状态,以决定 按摩的手段力度,顺次推按左足的腹腔神经丛、肾上腺、 肾脏、

9、输尿管、 膀胱反射区4 分钟, 按摩脾脏(心反射区域下)3 分钟,再依次点按头(双足趾趾腹顶端)、脑垂体、眼(双足底 2、3 足趾根部 )、胃、十二指肠、肝脏、心脏、下腹部(双足心 )反射区 5 分钟,点揉按压涌 泉、太溪 2 分钟, 患者足拇趾内侧从趾根到趾尖处有硬块或结节条索状物,此处需循序渐进 按摩, 将硬块散开使之柔软,若脚后跟有硬块者亦须加以按摩5 分钟, 最后再依次推按肾上 腺、肾、输尿管,膀胱反射区4 分钟。按摩后半小时内喝开水300ml 左右。对伴有酮症酸中 毒或其余重大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不宜进行此法治疗。在推拿治疗前病人如已服用药物治 疗,应在推拿时患者仍应持续服用药物,同时

10、亲密关注患者血糖和临床体征,依据病情减轻 水平,逐步减少用药量,直至完整停用药物。逐日1 次, 12 天为 1 个疗程。 (三)针灸治疗 针刺疗法施治原则:清泄三焦蕴热为主。常用穴:胰腧、肺腧、心腧、肝腧、脾腧、肾 腧、足三里、太溪。备用穴:少商、鱼际、膈腧、胃腧、中脘、脾热、关元、复溜、水泉。 方法:常用穴中,背腧穴均弱刺激,用(1 寸针 )不留针。其他穴位,可用中等刺激,留 针 30 分钟,隔日一次,十次为一疗程。如口渴多饮偏重的,选配少商鱼际膈腧等穴;多食善 饥肌肉消瘦显着的,配用脾热,胃腧中脘等穴;多尿症加关元复溜水泉等穴。 方义提要:据临床经验,胰腧有调节胰腺功能的作用;加肺,心,肝

11、,脾,肾五背腧穴, 以清泄三焦火热之邪,佐以足三里胃合,太溪足少阴之原,以调肺,心,肝,脾,肾五经之 气;口渴多饮者, 热伤肺津所致, 取少商鱼际以泄肺火,加膈腧血会, 益血以生津 ;多食善饥, 肌肉消瘦者,脾胃郁热之故,取脾热,胃腧,中脘等穴,腧募相配以疏泄其邪;多尿者,肾 阳不足,精不化气所致,取关元以补真元,佐复溜,水泉以固肾气。 【针灸对糖尿病的作用】 1.可使胰岛素水平升高,胰岛素靶细胞受体功能增强,加强胰岛素对糖元的合成代谢及 氧化酵解和组织利用的功能,从而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 2.针刺后糖尿病人T3、T4 含量下降,表明血液中甲状腺素含量降低,从而减少了对糖 代谢的影响,有利于降

12、低血糖。 3.针刺可使糖尿病人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等血液流变异常指标下降,这对改善微循 环障碍,防止血栓形成,减少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4.针刺能够调整中枢神经系统,从而影响胰岛素、甲状腺素、肾上腺素等分泌,有利于 糖代谢紊乱的纠正。 (四)砭石保健 砭石( bi n sh)者,以石治病也,是通用名称。而运用砭石治病的医术称为砭术。砭 术是中医的六大医术之一,砭、针、灸、药、按跷和导引。 砭石是通过微晶,红外和脉冲的波段来达到一些治疗和保健的。脉冲是通过摩擦起热的 感应成为波浪走型,而砭石不单是作为一个简单的刮痧工具来应用那么简单。 1.砭石养生作用 1)按摩作用。 超声波可对人体的

13、细胞产生一定的压力,使细胞出现微小的运动,从而改变 病变细胞的状态,达到治病的目的; 2)热作用。人体吸收超声波的能量后,皮肤的血液循环加快,可在组织内出现发热反应, 所产生的热量具有镇痛,改善组织微循环状态等作用; 3)生物学作用。 超声波可改变酶的活性等,从而改变人体内的代谢环境和状态,使疾病向 好的方向转化; 4)对神经系统作用。小剂量的超声波对神经有抑制作用,可使神经的传导速度减慢,从而 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 5)其他作用。 可使心脏的冠状动脉扩张,改善心肌的血液供应;可使肾脏的血管扩张,增 加肾脏血流量。 2.砭石保健方法 (1)前额感应 方法 将砭板的板面贴在前额上作感法。在感应过

14、程中还可以用手按砭板,使砭板压紧前 额,感法和压法并施。 功效 促进头部气血流畅。预防和治疗头痛、目眩、高血压等症,减缓额部皱纹发展。 (2)刮印堂 方法 用砭板的外弧型板刃,以印堂为起点交替向左、右两方刮试。 功效 预防和治疗头晕、头疼、眼病、鼻病、感冒、高血压等症。 (3)梳头 方法 将砭石的外弧形板刃当作梳子,像梳头一样梳理头上长头发的部位。 功效 促进头部气血流畅。预防和治疗头晕、头痛、高血压、脑血管疾病。 五、注意事项 三个注意点: 一是力度轻重。轻为补,重为泻。 二是点按的方向。顺时针为补,逆时针为泻。 三是与呼吸的关系。呼气时按,吸气时松。 经络对人体的调节更加直接、更加全面、更加有针对性。所以中医最古老、最著名的经 典古藉黄帝内经对经络的治病推崇备至,认为经络是“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入之 所以治,病之所以起”的根本。认为“经脉者,决死生、渊虚实,不可以不通”,通过采用 经络疗法,更有助于糖尿病患者的康复。 总结: 经络调理是整个 “六步运糖法” 收尾及提升的关键一环。经络是古人在长期生活保健和 医疗实践中逐渐发现并形成理论的,它不仅指导着中医各科的临床实践,而且是人体保健、 养生祛病的重要依据。 自古以来我国就有着运用经络来调养机体的习惯,正确的运用经络调理,将六步运糖法 整体的管理水平和治疗效果带入更高更好的一个台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