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职数学常用公式及常用结论大全.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5522788 上传时间:2020-05-29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474.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中职数学常用公式及常用结论大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最新中职数学常用公式及常用结论大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最新中职数学常用公式及常用结论大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最新中职数学常用公式及常用结论大全.pdf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最新中职数学常用公式及常用结论大全.pdf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中职数学常用公式及常用结论大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中职数学常用公式及常用结论大全.pdf(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中职数学常用公式及常用结论大全 1. 常见数集: N-自然数集 * N-正整数集Z-整数集Q-有理数集R-实数集 2、充要条件: (1)充分条件:若pq,则p是q充分条件 . (2)必要条件:若 qp,则p是q必要条件 . (3)充要条件:若pq,且qp,则p是q充要条件 . 注:如果甲是乙的充分条件,则乙是甲的必要条件;反之亦然. 3、一元二次方程 2 0(0)axbxca (1)求根公式: 2 4 2 bbac x a (2)根与系数的关系: 12 b xx a , 12 c xx a 4、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1)若ab,则acbc; (2)若ab,且0c,则acbc

2、 (3)若ab,且0c,则acbc 5、一元一次不等式 (1)0(0) b axbaaxbx a (2)0(0) b axbaaxbx a (3)注意在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时,最后一定要求两个不等式解集的交集才是整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 解集。 6、一元二次不等式 (1) 2 0(0)axbxca的解集: 12 x xxxx或 1 x、 2 x是对应方程的两个根且 1 x0) (1) 周期: 2 T (2) 最值:1sin1x sinAAxA sinABAxBAB (3) 22 sincossin()yaxbxabx 26、正弦定理2 sinsinsin abc R ABC . 27、余弦定理 (

3、1) 222 2cosabcbcA; 222 2cosbcacaB; 222 2coscababC.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2)推论: 222 cos 2 bca A bc ; 222 cos 2 acb B ac ; 222 cos 2 abc C ab 28、三角形面积定理 (1) 111 222 abc Sahbhch( abc hhh、分别表示a、 b、c 边上的高) . (2) 111 sinsinsin 222 SabCbcAcaB. 29、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在 ABC中,有()ABCCAB 222 CAB 222()CAB。 30、向量的加减运算 (1)ABBCAC(首尾相连 )

4、 (2)ABACCB(同一起点 ) 31、实数与向量的积的运算律 设、 为实数,那么 (1) 结合律: ( a)=( ) a; (2) 第一分配律: ( +) a=a+a; (3) 第二分配律: ( a+b)=a+ b. 32、向量的数量积的运算律: (1) ab= b a(交换律) ; (2) (a) b= (ab)=ab= a (b); (3) (a+b) c= ac +b c. 33、a与 b 的数量积 ( 或内积 ) ab=|a| b|cos cos a b a b 34. 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 (1) 设 a= 11 (,)x y, b= 22 (,)xy,则 a+b= 1212 (,

5、)xxyy. (2) 设 a= 11 (,)x y, b= 22 (,)xy,则 a-b= 1212 (,)xxyy. (3) 设 A 11 (,)xy,B 22 (,)xy, 则 2121 (,)ABOBOAxx yy. (4) 设 a=( , ),x yR,则a=(,)xy. (5) 设 a= 11 (,)x y, b= 22 (,)xy,则 ab= 1212 ()x xy y. 35、两向量的夹角公式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1212 2222 1122 cos x xy y xyxy (a= 11 (,)xy, b= 22 (,)xy). 36、平面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A B d=| |A

6、BAB AB 22 2121 ()()xxyy (A 11 (,)x y,B 22 (,)xy). 37、向量的平行与垂直 设 a= 11 (,)xy, b= 22 (,)xy,且 b0,则 a| bb=a 1221 0x yx y. ab(a0)ab=0 1212 0x xy y. 38、线段 AB的中点,长度公式 1122 1212 (,),(,) 22 AxyBxyM xy xxyy xy 中中 中中 若,中点 (,)则 , 39、斜率公式 21 21 tan yy k xx ( 111 (,)P xy、 222 (,)P xy). 40、直线的三种方程 (1)点斜式 11 ()yyk

7、xx ( 直线l过点 111 (,)P xy,且斜率为k) (2)斜截式ykxb(b 为直线l在 y 轴上的截距 ). (3)一般式0AxByC( 其中 A、B不同时为0). 41、两条直线的平行和垂直 (1) 若 111 :lyk xb, 222 :lyk xb 121212 |,llkkbb ; 1212 1llk k. (2) 若 1111 :0lA xB yC, 2222 :0lA xB yC, 且 A1、A2、B1、B2都不为零 , 111 1212221221 222 |0A C -A C =0 ABC llA BA B ABC 且; 121212 0llA AB B; 42. 点

8、到直线的距离 00 22 |AxByC d AB ( 点 00 (,)P xy, 直线l:0AxByC). 注意直线一定要是一般式。 43. 圆的两种方程 (1)圆的标准方程 222 ()()xaybr. 圆心坐标:(a,b )半径: r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2)圆的一般方程 22 0xyDxEyF( 22 4DEF0). 圆心坐标: DE , 22 半径: 22 4 2 DEF r 44、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设直线 l :0cbyax,圆 C :0 22 FEyDxyx,圆的半径为r ,圆心) 2 , 2 ( ED 到直 线的距离为d ,则判别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依据有以下几点: (1)当

9、rd时,直线 l 与圆 C 相离; (2)当rd时,直线 l 与圆 C 相切; (3)当rd时,直线 l 与圆 C 相交; 45、二次曲线(椭圆双曲线抛物线) 椭圆看大小 a 最大,双曲线看正负c最大。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45、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46、直线与圆锥曲线相交 弦长公式 22 1212 ()()ABxxyy= 2 2 1212 (1)4kxxx x (弦端点A),(),( 2211 yxByx,由方程 0)y,x(F bkxy 消去 y 得到0 2 cbxax,0,为直线 AB的倾斜角,k为直线的斜率). 47、分类计数原理(加法原理) 12n Nmmm. 48、分步计数原理(乘法原理 ) 12n Nmmm. 49、排列数公式 m n P= )1()1(mnnn.(n,mN *,且 mn) 注 :规定1! 0 . 50、组合数公式 m n C= m n m m P P = m mnnn 21 )1()1( (nN *, mN,且mn). 51、组合数的两个性质 (1) m n C= mn n C;(2) m n C+ 1m n C= m n C 1 。注: 规定1 0 n C.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52、排列组合应用 重复( 3信4邮) 在于不在用优先 分类 有序( 排列) 相邻问题用捆绑 不重复分步 相隔问题用插空 无序( 组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