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作品对青少年思想的影响.pdf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5527626 上传时间:2020-05-31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76.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作家作品对青少年思想的影响.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作家作品对青少年思想的影响.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作家作品对青少年思想的影响.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作家作品对青少年思想的影响.pdf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作家作品对青少年思想的影响.pdf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作家作品对青少年思想的影响.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作家作品对青少年思想的影响.pdf(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 . 学段:高中 参赛主题: 80 作家作品对青少年思想的影响 学校:福建省福州市第三中学 作者:李棽 一、选题说明: 1. 校情分析:福建省福州第三中学是省一级达标校,有良好的人文积淀,学校坐落 于省会城市福州市中心,毗邻政治、文化、经济机构。 2. 师情分析:作为语文科教师,我负责指导文学、文化方向的研究性学习课题。 3. 生情分析:我校学生对流行时尚较关注、较熟悉。高一(10)班的五位对文学有 较浓厚兴趣的男生选择我担任他们的指导老师。 4. 选题由来: 第一阶段:在经过研究性学习通识培训后,此小组的成员从研究性学习关注生活关 注热点的角度出发,选报了“网络文学研究”这一课题。这

2、是欠科学的课题。我留了个 简单的问题“网络文学”是什么?学生在查找后发现较统一的说法是“以网络为传 播载体的文字”,这个定义的外延显然比学生所兴趣的范围大得多。 第二阶段:经过小组讨论,他们从网络文学这一概念中提炼出他们所兴趣的特点 流行,再从“流行文学”中明确那些以网络为主要传播载体的年轻代作家的作品,即 “80 后作家作品”。这就形成了学生修改后的第二个课题。这时,课题虽有了较明确的 大方向,却仍没有具体的研究角度。我提了个简单的要求:老师对“80 后作家作品”的 精品文档 . 社会意义很感兴趣,希望在研究结束后你们能向我展示对这一问题的理解。学生们稍作 思考后便意识到 “80 后作家作品

3、” 仍是个无穷尽的大概念, 作为一个科学的课题要对研 究哪一个方面预设清楚。 第三阶段:他们从兴趣点与可操作性上入手,决定研究“文学成就”这个角度。我 发现学生还是从个人的偏好上颂扬此类作品,而非冷静地研究,就向他们介绍了文学作 品的多角度评价问题, 学生意识到只从 “成就”来衡量“80 后作家作品”确实有失偏颇, 最终确定了课题“ 80后作家作品对青少年思想的影响” 。 二、活动目标: 1. 通过阅读 80 后作家作品,了解80 后作家作品内容。 2. 通过设计调查问卷、访谈提纲,了解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培养动手操作、观察 分析的能力;通过查找、搜集、整理资料,锻炼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3

4、. 通过调查、访谈活动,发掘身边隐性资源,培养与人交往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4. 通过评价 80 后作家作品对青少年的影响,培养多元看问题,辩证、宽容地对待 新生事物的态度。 三、活动过程、效果、反思: 第 一 阶 段 活 动 过 程 初始 方案 文本阅读:分工阅读13 位 80 后作家的共 29 部作品,以期能全面 了解其内容。 发现 问题 急功近利,影响效果:兴趣阅读是在无压力环境下,以获得愉悦感 为目的的阅读。而学生们在有限的课余时间内,大量阅读80 后作家的 作品,对一些不甚喜欢的或不太优秀的作品也要勉为其难地细读,不仅 进展缓慢,也产生了严重的阅读疲劳。 教师 指导 我建议学生先从问卷

5、调查入手,缩小范围,从问卷调查中先了解青 少年的阅读面,再针对较有代表性的作家、 作品进行有选择的阅读分析。 活动 进展 问卷调查后再进行阅读时,阅读的书目减少了2/5 ,学生原先安排 的第一阶段那捉襟见肘的时间反而有了富余。 活动效果 1. 学生在有收获的阅读体验中得以持续保持高昂的研究兴致。 2. 学生懂得了在研究中清晰界定研究范围的重要性。 精品文档 . 反思 1. 教师应及时与学生探讨出现的问题。 2. 对于学生在大方向上的错误或研究方法统筹安排上的不合理,教 师要及时点明其症结,并为他们提供解决问题的有效建议。 第 二 阶 段 活 动 过 程 初始 方案 问卷调查,收集数据:向身边的

6、200位同学发放问卷,回收后统计 数据并进行研究。 发现 问题 1. 问卷设计不合理之一: 在小组成员每人设计几题拼凑而成的问卷 “诞生”后,一位组员就质疑这份问卷的可行度:“这份问卷文字题这 么多,有几个人愿意耐心填写?”其他成员意识到这个问题后征求我的 意见。 教师 指导 1. 我首先肯定了小组中的分歧、 质疑,建议他们用自问自答的方式, 形成有区分度的问题,在这个基础上再进行细致地修改。 活动 进展 1. 学生问卷中较大程度地去除了主观文字题,一定程度地丰富了选 项的设置。 发现 问题 2. 问卷设计不合理之二:在问卷发放不足10 份时,小组成员就意 识到这份问卷的答案大多一目了然,大家

7、的答案显然都差不多。 教师 指导 2. 我建议学生设置有区分度的选项,让常见的选项与较少见的选项 都能出现在问卷中。 活动 进展 2. 学生修改的第三版调查问卷较具科学性,有效避免了大量的无效 卷的产生,并为论文撰写提供了依据。 例如问卷最后定稿中的如下两题: 11. 您是否觉得“80 后作家” 作品影响着您或您周围同学们的生活? A没有 B.不清楚 C.是的 D有, 且影响很大 12. 如果有影响 , 会在哪些方面呢 ?( 可多选 ) A.语言 B.写作方式 C. 社会观 D. 人生观 , 价值观 发现 问题 3. 问卷发放区域的局限性 组员注意到了问卷发放应兼顾到校内外的被调查者,但在联系

8、外校 同学填写问卷时遇到了难题: 一是组员多只是通过自己在外校的某几位 好友在固定的几所学校的几个班级中进行发放,调查面难以展开;二是 精品文档 . 多次尝试在外校门口发放问卷又遇到错过放学高峰时间及受访者急着 回家无心作答等问题。 教师 指导 3. 我建议他们选择在校与校交集的公交车站发放问卷,这样能增大 被调查者群体的随意性,有效地提高问卷数据的代表性。 活动 进展 3. 问卷发放在校园中正常进行, 共发放 36 个班级,180 份问卷。在 校外主要利用放学时间在公交车站向青少年发放问卷,既避免了骑车外 出的危险性,又节约了外出时间。5 位同学分为 2 个小组 6 次外出在 12 个车站发

9、放问卷 136 份。 回收的 316份问卷中,11 份为未完成的无效卷, 余下的 305 份问卷中涵盖了福州市4 个区 19 所大中小学的学生。 活动效果 1. 感受到用科学的问卷收集的数据会让问题有新的认识。 2. 认识到在获取信息时选择合理的方式将事半功倍。 3. 培养了筛选数据中去伪存真,实事求是的态度。 反思 1. 正视学生设计的问卷中个别题目的不完美,并不急于指出这些小 问题,以期适度的不足能给他们在总结时带来反思,这更有助于他们在 下次活动中改进。 2. 提供有效的活动方案,并培养学生外出安全意识。 第 三 阶 段 活 动 过 程 初始 方案 访谈写手,归纳梳理:通过网络联系80

10、后作家,访问他们的写作 历程,生活感悟。 发现 问题 1. 理想化预期:网络的便捷让学生认为天涯咫尺。但到了访谈阶段 却发现要联系上任何一位80 后知名作家都有重重困难。 教师 指导 1. 我建议他们着手身边,访谈校园中的写手,他们应能从某个角度 表达出与 80 后作家类似的心声。 活动 进展 1. 学生在初试之后,并不接受我的建议,认为校园中的写手缺乏权 威性,并不能代表真正意义的作家。我借此提出对“访谈写手”这一环 节必要性的质疑:我们研究的是作品对青少年的影响,了解80 后作家 的想法重要还是了解青少年的想法重要呢?学生辩驳道:在问卷调查中 已经了解了学生的想法。 我告诉学生:问卷和访谈

11、都是调查运用的方法。 两者结合使用,有助于对问题的全面、深入的了解。 精品文档 . 发现 问题 2. 谁是专家?专门研究这种新生代文学的专家本就凤毛麟角,要想 找到还能联系青少年的现状进行阐析的专家极为困难。 教师 指导 2. 我给他们建议:最贴近青少年的人应是我们的老师,在各自的研 究中也都时时面对学生这一群体的也是老师。我们是否能从“访谈老师” 中获得更多的启示呢。学生自然想到了我,我在谈了从文学角度谈社会 影响的一些问题后,建议他们放开思路,请教多学科的老师。 活动 进展 2. 学生根据课题的特性决定访谈政治与历史学科的老师,由于并不 预期能有什么收获,仅是带着“在学科的角度上看,当代文

12、学或文 化的发展将会给社会群体带来怎样的影响”这样简单的问题就前往访谈 了。然而老师们的回答却令大家喜出望外、收获颇丰:政治科老师回答 了文化对人在交往、 沟通、思维方式、实践方式等方面产生的潜移默化、 深远持久的影响; 历史科老师回答了文学将影响着社会变革、思想变迁。 发现 问题 3. 文史哲三位老师都没能很深入地联系青少年。 教师 指导 3. 建议访谈德育工作者, 并建议根据之前访谈的经验, 设计更具体、 更科学的访谈提纲。 活动 进展 3. 学生先是访谈班主任们,仍是难以得到理论化较强的信息。有同 学建议访谈心理学老师。于是大家带着精心准备的问题,多次请教了心 理研究室的专职辅导员。 了

13、解到文学对涉世未深的青少年有较强的暗示 作用,长期对一类文学的阅读,文学中感性夸张的文字可能使青少年对 外部事物产生片面化或理想化的认识。 活动效果 1. 学会及时调整研究方法,选择合适的对象,进行调查。 2. 学生更重视也能更合理地设计访谈问卷的问题,培养科学精神与 科学态度。 反思 1. 应尊重学生的意见,不宜全盘否定学生计划中的任何不合理。 2. 教师的角色要从“学科教师”变成了“研究导师”,一位教师不 能也不可能在各相关知识领域给学生全方位辅导。 3. 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挖掘隐性的资源。 4. 教师的指导切忌将学生的研究引向已有的结论,而是提供信息、 精品文档 . 启发思路、补充知识、

14、介绍方法和线索,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和创新。 第 四 阶 段 活 动 过 程 初始 方案 得出结论, 撰写论文: 从搜集来的数据中分析得出结论,并撰写论 文、准备答辩。 发现 问题 1. 模糊性分工: 活动开始时分工是组长总负责、撰写论文, 两位组 员负责调查访问,一位负责问卷制作,一位负责数据整理、电脑制作。 而实际上,多是几位同学合作同时完成某一任务,于是组员态度的积极 与否容易在活动中因比较得以显现。进入第四阶段, 小组开始准备后期 的总结与评价, 而互评与组评中, 其他成员都表现出对其中一成员的不 满。 组长向我反映该组员在活动中总难以调动热情,许多环节参与度低。 教师 指导 1. 开导

15、与沟通:我先是开导其它成员, 既然有着相同的兴趣与目标, 那么这些矛盾就应理解为小分歧,希望能并应努力去解决它。 我找这位 同学进行沟通, 发觉他的确不喜欢参与外出活动,我也在一段时间的沟 通中发现他思路清晰、 表达流畅,而这恰是其他组员所不具备的。我肯 定了他这个优点,并不时在其他组员面前表扬他。 活动 进展 1. 组长有意识地与他交流, 了解到他其实对整个活动的每个环节都 很在意、很熟悉,便决定将撰写论文这一重要任务全权交予他。最终定 稿的论文表述严谨, 思路清晰。 自从他被委以撰写论文的任务后,他对 活动表现出更多的热情, 其他四位组员显然感受到他的转变,也更愿意 与他沟通了。在最后互评

16、与心得体会中, 大家都对这位同学给予了好评。 发现 问题 2. 在准备答辩的模拟质疑的中, 在最后现场答辩中, 他们不断发现 有许多问题尚未能深入探究,又似乎很有探究的必要。 教师 指导 2. 我让他们明确: 研究性学习不是追求大团圆结局,它的不完美正 是说明当我们迈入社会之门时,所担任的工作、 所经历的生活, 都是需 要我们用很长的时间去解决不断产生的新问题。而每解决一个问题, 在 知识及技能上都能有所增益。 活动 进展 2. 学生意识到新产生的问题既可以看作这一课题的遗憾,也可以看 作另一个课题的起点。他们将最有兴趣继续研究的课题的雏形归纳出: 中学校园中流行文学的写作模式研究 精品文档

17、. 商业化在 80 后文学传播中的作用 90 后文学对 80 后文学应有的继承与变革 中学研究性学习校外发放问卷的高效途径 中学研究性学习访谈专家设计问题的科学规划 活动效果 1. 学生体验到合作分工,发挥特长给小组带来的促进。 2. 学会反思、认真对待他人意见和建议、发现自我、欣赏别人。 3. 锻炼了在生活中把握热点、冷静辩证地分析问题的眼光。 4. 通过梳理材料、总结升华,发展了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反思 1. 应相信学生的能力, 发掘每个人的潜力, 鼓励学生发挥个性, 施 展才能,努力形成激励小组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氛围。 2. 促进小组成员充分交流, 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评价和自 我改进。 3. 传授必要的合作技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