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第九次课--作文.pdf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5528808 上传时间:2020-06-01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65.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语文第九次课--作文.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初三语文第九次课--作文.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初三语文第九次课--作文.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初三语文第九次课--作文.pdf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初三语文第九次课--作文.pdf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三语文第九次课--作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语文第九次课--作文.pdf(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教师 寄语: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1 戴氏教育精品堂培 训学校名校冲刺 戴氏教育温馨提醒: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 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 ,亲爱的学子们,语文学习是在长期不断地积累 中逐渐成长的!希望你们能够坚持不懈,不怕困难,在新学期都能取得更 优异的成绩! 第九讲写作(一) 1、写作文常犯的简单错误。 中学学生写作文,最常犯的错误,就是作文偏题或离题。 另一个常见的毛病是文笔不好,词汇不够,如果再加上内容“天马行空 ” ,胡乱写一篇现实生活 中不可能发生的事,或捣蛋、有负面影响的作文,那可就惨了。 几个原因: ( 1)选材不恰当:尤其是看图作

2、文,没有照图片发挥,而是任意“创作 ” 。 ( 2)词汇不够:形容“开心 ”的事,通篇都是“开心 ” ,没有别的形容词; ( 3)句子不通顺:尤其是英语式华语,例如“小丽掉了课本 ” (正确是 “小丽的课本掉了” ) 。 ( 4)构思不完整、详略不当:开头写了一大半,来到主题中心思想时却两句话带过,结尾更是 草草了事,犯了主题不突出的毛病。 (5)观察力不够,描写不深入:例如描写弟弟顽皮,没有举例具体说明。 中学作文:叙述文最易掌握 窍门:先不要考虑、担忧字数,一口气把一个人(例如我敬爱的人)、一件事(例如我难忘的事) 描述和交待清楚,只要达到文字通顺就可及格;如在内容及技巧上下功夫,还可拿高

3、分。 学生经常出现的错误包括抓不到重点、词汇不够、题材不够、联想力差等。应多加练习。 家长的鼓励很重要,并且要给孩子正确的信息:“只要肯学,我一定能学好作文” ,那么学作文 的过程,必能胜任愉快。 2、如何写好作文的题目。 “ 题好一半文 ” ,一句每个考生都耳熟能详的话语阐明了作文题目的重要性,而今,题目却没有 起到它应有的作用。考场作文中,一些考生的习惯做法是先把文章写好,之后再匆忙中随意地写个 题目上去。于是,文章的题目往往缺失了它的效用,更严重的情况就是通常所说的文不对题,文章 的内容和题目无法关联起来,“桥归桥,路归路” ,使得文章留下了遗憾。 任意一篇文章的题目都决非信手拈来的,它

4、应该是作者深思熟虑的结果。古人将拟题比作“画 龙点睛 ” ,龙虽画好,但是要让它腾飞,是需要一双“明眸善睐 ”的眼睛。醒目而新奇的题目才能够 立刻吸引阅卷者的眼球,让阅卷者眼前一亮,你的文章才可以脱颖而出、鹤立鸡群。 下面介绍几种从近年来中考满分作文中总结出的拟题形式,以供考生参考: 教师 寄语: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2 (一)形象描绘式。 此类题目将所要讲述的道理形象化,把文章的观点生动地表现出来,达到“言浅意深 ”的效果。 如关于 “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的话题作文,一考生将自己的作文题目拟为“把握别人垂下 的藤索 ” ,题目中的藤索正是文中老师的建议,迷惘中的“ 我”正是抓住了

5、这根藤索,才走出“暗无 天日的洞穴 ” 。 “要善于听取别人的建议”是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然而作者对这几个字却只字未提, 只是以形象的标题明确地向阅卷者传达了这个观点。2010 年的关于 “幸福快乐与我们的思维方式” 为话题的作文,一篇名为蒙着黑纱的幸福的文章很引人注目。揭开黑纱,即揭开我们思想上的 阴影,那么我们就会发现幸福就在身边,形象的比喻道出深刻的道理。上海卷高考作文文化的呼 吸也正是通过这种形象化的方法写出了文化所需要的一种状态。 (2)貌离神合式。 此类作文题目多将几个毫不相关的名词用分隔号隔开,而通常这些看似毫无联系的名词却被作 者巧妙地勾连在一起,共同揭示文章的主题。如以“自我

6、认识与他人期望”为话题的高考作文中, 重庆一考生的题目拟为“诗人 明月 黄花 ” ,初看此题,自然会产生这一个疑问“ 这三者有 什么关系 ” 正是这个疑问,激发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使得读者自然而然地产生阅读的愿望。 又如一篇名为哀痛者幸福者的文章,文中正是借鲁迅先生纪念刘和珍君一文中的内容阐 明了 “换一种思维方式, 哀痛者 也会变成 幸福者 ”这一观点。 (3)诗文化用式。 此类题目巧妙地运用古典诗词中的语句,或营造意境,或点明观点,可以原诗文完整借用,也 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改写。如“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的话题作文中,作者借用杜甫的名句“感 时花溅泪 ”为题,形象地揭示出感情亲疏与事物认知的

7、关系,充分说明了“人的感情亲疏不同,对 事物的认识便也不同”的观点。如 “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为话题的作文中,一考生的题目为“争 渡!怎渡? ” ,便是化用李清照如梦令中的诗句。“争渡 ”写出了当人们竞相争渡的情形,而 “怎渡 ”提出了怎么才能拥有最完美的行程,暗合了话题的内容。2005 年上海卷关于流行文化的话 题,有的考生将题目拟为莫为浮云遮望眼、 任尔东西南北风 ,巧妙地化用诗句吸引阅卷者的注 意。 (4)妙趣横生式。 此类题目,顾名思义,就是通过题目的幽默趣味吸引阅卷者的注意。如森林公审大会实录 一文,童话般的题目马上勾起阅卷者的阅读兴趣,希望一睹为快。文章的观点也正是通过森林法庭 审

8、理兔子与灰狼一案得以体现。还有一题为审苍蝇的文章,也以其独特的视角赢得了阅卷者的 喜爱。高考作文中,一篇名为我饿了的文章引起阅卷者的注意,原因正在于充满妙趣。 (5)经典改编式。 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而聪明的作者也正借用对文学经典作品的改编让 自己的文章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通常,此类作品的题目便明示了这一特点。如孔雀东南飞 新传这样的题目,别出心裁,改编原著,以全新的面貌诠释了“水的灵动,山的沉稳”这一话题。 又如琵琶行之父母有情一文中,运用白居易琵琶行中对于音乐的描写的诗句与父母对我的 教育一一对应,述说了自己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教师 寄语: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3

9、 (6)流行时尚式。 此类题目能够将学生所感兴趣的流行时尚元素与话题相结合,以新奇的方式让题目引人注目。 如“爱 ”在心口难开 ,化用流行歌曲爱你在心口难开,将父子间的真情真挚地表达出来。前 段日子流行谁动了我的奶酪一书,风靡一时,上海卷的小考生立即借用,改编成自己的作文题 目谁动了我们的文化观,不能说不聪明。 (7)直现文体式。 此类题目直接显示出文章的特殊文体。同一般的记叙文、议论文或抒情散文不同,它的文体是 别致的,与众不同的。借此来引起阅卷者的注意。如患者吴诚信的就诊报告一文,通过文中 “望诊 ” “把脉 ”“ 医生建议 ” ,写出了 “吴诚信 ”的种种表现以及治疗办法,极具新意。又如

10、 一篇名为药品说明的文章,借对产品的说明写出了自己对“感情亲疏和对事物认知”这一话题 的认识。 以上所列出的题目类型不过是沧海一粟,不可能囊括所有的题目式样。重要的是考生能够从这 些题目中得到一些启示,再融入自己的思考,也能拟出精彩的题目。 3、如何写好作文的开头。 俗话说: “万事开头难。 ”对于作文来说,写好作文开头尤为重要。因为老师阅卷时首先看的便 是第一段,所以临考写作时一定要写好开头段,紧紧抓住老师的目光,让老师不由自主的随着你的 思路走 . 有一条是最重要的,那就是:简洁明了,迅速入题。请看近年各地中考满分文的开头技巧. 技巧一:设计悬念,吸引读者 我快要死了 我躺在病床上,四周黑

11、漆漆的一片,十分寂静,偌大的房间里,只能听得 见我微弱 的呼吸声。 护士只有到吃 药、打针的时候才会 进 来,而且很少和我 说话 。我已经习惯 了,我不会有太多 的报 怨,因为我知道我快要死了。我凝视着窗外,告 诉自己要坦然面 对死亡。 ( 选自 2002 年陕西省中考 满分文感受生活之美) 技巧点拨:这篇文章的开头设计了一个悬念:“我”快要死了。于是读者不由得被吸引住了, 会想,他怎么会快死了呢?他得了什么病?的一来会怎样?这一连串的问题自然而然地把你的目光 带到了下文,使你迫不及待想知道下文。这种开头方法,抓住了人们阅读时的好奇心理,精心设计 吸引读者阅读,效果很好。 技巧二:开门见山,亮

12、明观点 朋友,当你看 见一堆堆垃圾高如小山,一条条溪河恶臭难闻 ,一股股有害气体毒害人体时,你的感 想如何?我那 时却不气 愤得想大声呼叫: “ 请关注人 类 的生存 环境! ” ( 选自 2002 年广 东省中考 满分文 我关注人类 的生存 环境) 技巧点拨:考场议论文的写作一定要鲜明地亮出自己的观点。写作时开门见山,摆明态度,不 失为一种普通但又实用的方法。这篇文章的开头采用设问的方式,一问一答,简洁有力,鲜明地亮 出自己的观点,为下文展开议论打下了基础。 教师 寄语: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4 痛苦的 时候,你会回家,用眼泪尽情 发泄;心烦的时 候,你会回家,让家的温暖 驱散心中的

13、乌 云;家 融进去的是悲 伤,化解出来的是快 乐 ;家 接纳的是 难过 , 释放的是开心。家,真好!( 选自 2003 年云南省中考作文家,真好) 技巧点拨:记叙文也能开门见山。你看,这篇文章运用排比的形式将自己对“ 家”的感受毫无 遮掩的表达出来,为全文定下了基调。 技巧三:联想回忆,巧妙叙述 独立小院,月光如水,静静地流泻在我的身边,我感到了心沉水底的清凉,引起了对 你的不尽的思 念!曾 记得也是 这样 一个月色溶溶的夜晚,我把你送上了开往异乡的列 车 小小年 纪,孤身一人在异 乡奋 斗的你,一切 还好吗?( 选自 2002 年河南中考 满分文当我面 对“ 溶 溶月色 ” 的时 候) 技巧

14、点拨:中考中,常有追忆式文题出现,需要考生追述过去发生的某一件事此时不妨联想回 忆,引发思绪。这篇文章的开头就导用了这一方法。文中先写月色,由溶溶月色引发了“我”的联 想,使我回忆起同样是在这样一个夜晚发生的故事。这种开头,洋溢着一种浓郁的情感氛围,利于 抒发情感。 “ 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 歌声在房 间的上空回旋着。 东 子拿着父 亲的信,泪水溢 满了脸颊 。三 年了,东 子离开家整整三年了,三年来父亲的一封封信已将东 子心中的仇恨化为乌 有。东子掩卷而思, 思绪 又回到了三年前。( 选自 2003 年甘 肃省中考 满 分文常回家看看) 技巧点拨:这篇文章从一首流行歌曲入手,引发文中人物的

15、思考,使思绪回到从前,巧妙地交 待了故事发生的时间。 技巧四:突出矛盾,渲染气氛 “ 你这书记 趁早 别当了,半点用也没有!” 从学校 风尘 仆仆赶来的我,离家门还 有百来米 远,就闻 到了一股 浓浓 的火 药味,听到了 妈妈对 爸爸的呵斥声,一种 “ 黑云 压城” 的感 觉猛烈 袭上我的心 头 。 妈 妈也是多事,爸爸干什么她都要干预一通,搞不好就暴跳如雷。好在爸爸宰相肚里能撑船,每次都是任 凭妈妈 一阵暴风骤 雨过后,才用几句 绵里藏 针的话收拾残局。今天不知又为了什么。 ( 选自 2002 年湖北 仙桃中考 满分文“ 民主 墙” 的 风波) 技巧点拨:记叙文的写作要善于制造矛盾,在矛盾中

16、展开故事情节才能吸引人。这篇文章在一 开头就抖出一个矛盾冲突。目的是要迅速抓住读者的心,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 今年夏天太 热了,干脆明天去 买空调!” 妈妈边 吃饭边说 道。 “ 买空调, 买空调,你只知道享受! 应该节约 点钱供孩子以后上大学,简直不会打算。” 奶奶 唠叨着, 脸上没有了笑容。 “ 你这老人,应该 享受享受,今年70 岁了,还能活多久嘛?” 妈妈 随口答道。 我心里 纳闷 着:他 们有 时说话 不投机,但很少 闹矛盾,今天的气氛很 紧张 ,人们常说婆媳 间没有血 缘关系,所以很 难相处好。 ( 选自 2003 年重 庆市中考 满分文 责 任) 技巧点拨:故事有矛盾才会有吸

17、引力,在产生矛盾 解决矛盾的过程中,文章的曲折性、可 读性会大大加强。这篇文章一开头就将婆媳之间的矛盾展示出来,为故事的进一步展开打下了坚实 教师 寄语: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5 的基础。 技巧五:巧用修辞,展示文采 爱 心是冬天里的一缕阳光,驱散了凛冽的寒霜; 爱心是久旱后的一场甘霖,滋润了 龟裂的心田;爱 心是汪洋中的一个航标,指明了新生的希望 .( 选自 2002 年湖北 荆州中考 满分文把爱心带给 他人) 假如我是小 鸟,我会记住那出生 时的巢穴;假如我是 树苗,我无法忘 记那滋养我的土地;假如我是江河, 那雪域高原便成为 我记忆 中的烙印;假如 无论我是什么,无 论 我以什么方

18、式存在,我可以忘记周 围的一切,甚至可以抛弃自己,但有一样东 西是不可泯 灭的 那就是回 报。( 选自 2002 年贵 阳市中考 满分文诠释 回报) 盈盈月光,我掬一捧最清的;落落余晖,我拥一缕最暖的;灼灼 红叶,我拾一片最 热的;萋萋芳华, 我摘一束最 灿烂 的; 对人以和,待人用善,待人和善。( 选自 2003 年江西中考 满分文待人和善) 常听老人 说: “ 我走 过的桥比你走 过的路 还多! ” 那时,我就在想,桥 究竟是什么呢?难道只村西 头的那两 块老槐 树 叠加起来的、我 们上学必 须经过 的“ 桥” 吗 ?( 选自 2003 年山西省中考满 分文美丽 的桥 ) 技巧点拨:修辞是

19、语言运用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巧妙而又贴切的修辞手法的运用常能使语言增 添许多风采。在考场作文中,考生若能熟练运用修辞手法扮靓语言,定能得到良好的效果。上面几 例中,第一例运用比喻、排比手法,第二例运用拟物、排比手法,第三例采用排比,叠词手法生动 地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抒发了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语言亮丽多彩,读之令人耳目一新;第四例则 采用设问方式,先设下疑问,再展开故事,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易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开头如此 不凡,自然会给阅卷老师一个良好的印象。 技巧六:描写环境,烘托背景 教室外,呼 啸着的北 风挟着密集的雨点扑打在墙上, “ 嚓、 嚓” 地响。教室内,一 场全能 竞赛 考试进 行

20、到了白 热化的 阶段。 ( 选自 2002 年湖北仙桃中考满 分文心中筑起一堵 墙) 紫红色的去霞充 满着整片天空,其中 还有一 轮血似的夕阳,如此暖意的画面显示现出“ 最美不 过 夕阳 红” 的温馨与从容之感,暖得让人沉醉,暖得 让人迷恋。 ( 选 自 2002 年湖北 荆州中考 满分文把黎明 的美 丽带给 曾失落的我) 晚风吹过 河面上最的一波涟漪,夕阳收起它最后一道余晖,秋霜目送去最后一只归 雁。我们默默地 站着,目光游离在那若即若离的记忆 之门 上。当许许 多多都已逝 过,当许许 多多都已凋尽,我 们起码还 可以 对自己 说: “ 别伤 心,我已体 验过 那种感 觉, 虽然只是曾 经拥

21、 有。 ” ( 选自 2003 年安徽中考 满分文曾 经拥 有) 技巧点拨:一切景语皆情语,在记叙文、散文的写作中,环境描写是不可少的。环境描写可以 渲染气氛,可以衬托人物、可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如果在文章的开头先进行一段简洁的环境描 写,既可以为文章提供一个特定的背景,又能使文章形成一种特殊的氛围。上面三段开头,第一段 写一场急雨的降临,为的是为教室内的考试烘托背景,并制造一种紧张的气氛。第二段则写夕阳西 下的情景,主要是为下文写自己的人生感悟打下基础,是一个情思的触发点。第三段通过“晚风 ” “夕阳 ” “秋霜 ”的描写衬托出此时人物的心情。三段文字写法简单但很实用,效果也好,能极大地

22、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教师 寄语: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6 技巧七:广泛引用,突出主题 “ 请把我的歌, 带回你的家, 请把你的微笑留下” 每当耳 边响起着熟悉的旋律,自己就好像遇 见了多年不 见的老朋友一 样,感觉格外 亲 切。 ( 选 自 2003 年甘 肃省中考 满分文歌声与微笑) 著名科学家 爱 迪生 说: “ 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 ” 是的,拥有自信,不断努力,就能 获得成功。 ( 选自 2003 年河南省中考 满分文拥有自信方能成功) “ 月朦 胧 , 鸟朦 胧,帘卷海棠 红。” 每当我吟 诵这 句诗,心中便有 说不出的陶醉。心也朦胧,眼也朦胧,眼前真个展 现出一幅画来。

23、( 选 自 2003 年吉林省中考 满分文陶醉) 技巧点拨:引用法是一种很常用的文章开头法,引用的内容是很丰富的,若是议论文则常引用 名人名言以增强论证效果,突出主题,如上面第二例;若是记叙文、散文则可以引用歌词、诗句, 以引发下文,便于叙事抒情,如上面第一例、第三例。此外,还可引用古语、俗谚、对联等等。 四、范文展示。 团年饭 俗话说: “大人盼栽田,娃娃望过年。”虽然才进入腊月就已经感受到了年的气氛,不过真正意 义上的年,还是在大年三十这一天。 爸爸今天挽起袖子亲自下厨,爷爷和奶奶在一旁协助。妈妈忙着抹桌子扫地收拾家务,不仅将 屋里的一切收拾得井井有条,还把准备在春节穿的各种新衣服摆放得整

24、整齐齐。 时间慢慢接近中午,诱人的饭香和菜香味引得我们垂涎三尺。因为叔叔和幺妈在外面打工不能 回家,所以表妹和表弟也在我们家过年。弟弟和表弟几次溜进厨房想偷嘴弄点尝尝鲜,都让奶奶不 客气地赶了出来:“小馋猫,待会吃团年饭时让你俩吃个够。” 一点半,随着爸爸一声“开饭啰 ” ,我们一窝蜂围到了饭桌前。奶奶忙着安排座位:两位小男子 汉弟弟和表弟坐正对着大门的上坡位,爸爸和我坐左首,妈妈和表妹坐右首,爷爷奶奶坐了下席。 我故意说: “不公平,为什么我就不能坐上坡位?”奶奶说: “女孩子家,坐什么上坡位呀?”表 妹嘟着嘴说: “我们班每次考试,都是女生第一名呢。” 爸爸拿起 “白云边 ”酒,给爷爷和自

25、己各筛了一杯。妈妈早拿出一大瓶葡萄酒来,说:“今天 我们喝这个。 ”弟弟 “吔” 了一声。我说:“吔什么吔,葡萄酒是我们喝的,你们男子汉喝白酒去。 ” 桌子上的菜真丰盛呀。我吃得嘴角流油,妈妈还不住的往我们碗里夹菜。男生就是闲不住,弟 弟和表弟三口两口就吃饱了,刚要溜下桌子去玩,奶奶一把拉住他们说:“干什么去?吃团年饭要 有吃团年饭的样子。等会大家都吃完了再玩去。”爷爷也喝了一口酒说:“人们一开口说像吃团年饭, 就是不慌不忙的慢慢吃饱吃好。一年到头不得清闲,今天怎么说也要从从容容吃顿安心饭。” 爸爸他们酒过三巡,爷爷说:“差不多了,晚上宵夜时再喝去。”终于可以下桌子了,我一看时 间,好家伙,一顿团年饭吃了一个半小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