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内审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为规范内部审计的管理流程,确保审计工作的有效性和合规性,增强组织的风险管理能力,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特制定本内审管理制度。内部审计是组织内部独立、客观的评估与咨询活动,旨在提高组织运营的效率与效益,增强内部控制,保障资产安全。第二章目标与适用范围第二条目标本制度的主要目标如下:1 .确保内部审计工作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2 .提高组织内部审计的有效性与效率,促进持续改进。3 .加强对风险管理、控制活动及治理过程的监督。4 .为管理层提供决策支持和建议,提升组织整体运营水平。第三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组织内部审计部门及所有涉及内部审计工作的人员。所有部门均
2、需遵循本制度的相关规定,以保障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与客观性。第三章相关法规与政策本制度依据以下法律法规及政策制定: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2 .内部审计准则3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4 .相关行业标准及组织内部规章制度。第四章管理规范第四条审计职责与权限1 .内部审计部门负责对组织的各项活动进行审计,评估其合规性、有效性及效率。2 .内部审计人员享有查阅相关文件与资料的权利,必要时可以进行现场检查。3 .内部审计部门有权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建议,必要时可以向管理层报告。第五条审计计划的制定与执行1 .内部审计部门应根据组织的战略目标和风险评估结果,制定年度审计计划。2 .审计计划应包括审计项
3、目的选择、时间安排、资源配置等内容,并报管理层审批。3 .审计计划应定期评估与调整,根据实际情况和新出现的风险进行动态管理。第五章操作流程第六条审计实施流程1 .审计准备-确定审计目标及范围。-收集相关资料及数据,进行初步分析。-制定审计工作底稿,明确审计方案。2 .现场审计- 按照审计方案实施现场审计,收集证据。- 记录审计过程中的发现与异常情况。- 与被审计部门进行沟通,确保信息的准确性。3 .审计报告-根据审计结果撰写审计报告,报告应包括审计范围、方法、结果及建议。-审计报告应在规定时间内提交管理层及相关部门。4 .整改跟踪-审计报告发出后,被审计部门应在规定时间内提交整改方案。-内部审
4、计部门对整改情况进行跟踪检查,确保整改落实到位。第七条审计结果的汇总与分析1 .内部审计部门应定期对审计结果进行汇总与分析,识别潜在的风险及改进机会。2 .汇总分析结果应形成定期报告,向管理层反馈,并提出改进建议。第八条内部审计的评估与改进1 .内部审计部门应定期对自身的工作进行评估,确保审计活动的有效性。2 .根据评估结果,内部审计部门应不断改进审计方法与流程,提高工作效率。第六章监督机制第九条监督与反馈1 .内部审计工作应接受组织内外部的监督,包括管理层、监事会及相关部门。2 .内部审计部门应建立反馈机制,定期收集被审计部门的意见与建议,以改进审计工作。第十条违规处理1 .对于在审计过程中
5、出现的违纪违规行为,内部审计部门有权进行调查,并向管理层报告。2 .相关责任人应根据组织规章制度受到相应的处理。第七章附则第十一条解释与生效1 .本制度由内部审计部门负责解释,具体实施细则由内部审计部门另行制定。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并定期进行评估与修订,确保其适用性与有效性。第十二条修订与更新1 .本制度应根据法律法规的变化、组织内部环境及业务变化进行定期修订。2 .修订需经过内部审计部门审核,并报管理层批准。结语本内审管理制度的制定,旨在为组织提供一个科学、规范的内部审计框架,确保审计工作的有效性及合规性,进而提升组织的风险管理能力和整体运营水平。希望各部门能积极配合,共同推动内部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