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案例分析篇一.pdf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5532174 上传时间:2020-06-03 格式:PDF 页数:35 大小:242.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案例分析篇一.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案例分析篇一.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案例分析篇一.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案例分析篇一.pdf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案例分析篇一.pdf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案例分析篇一.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案例分析篇一.pdf(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角的认识教学案例分析 思南县第二小学:赵彩霞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普遍运用的一种教学形式。它的主要功能 有:促进学生思考, 激发求知欲望, 发展思维,及时反馈教学信息, 提高信息交流效益, 调节课堂气氛, 培养口头表达能力。 课堂提问 是一种最直接的师生双边活动, 也是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教学手 段,更是教学成功的基础。 教师的课堂提问行为却存在很多不足,如提问方式单一、 内容 简单、只针对少数学生, 课堂中我们经常听到的是教师简单、随意、 重复的提问, 学生则是不敢或不愿回答问题,或不能、不善于回答 问题。有些教师的提问得不到学生的配合,学生要么答非所问, 要 么答者寥寥,造成课堂教学的冷

2、场,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案例】某教师教学认识角为了让学生感知数学与生活的 联系,配合教师设计的“我们去旅游”的情景线索,出示了一系列 与交通标志相关的实物:出示指示牌(长方形) ,转弯指示牌 ( 三角 形)和限速警示牌 (圆形),手巾 ( 正方形) 等,让学生比较它们的不 同(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都有角,而圆形没有角)。 师:这些是什么 ? 生:交通标志 师:它们有什么不同 ? 生 1:有些是圆的,有些是方的 师:还有吗 ? . 生 2:它们表示的意义不同 师:什么不同 ? 生:转弯指示牌表示, 限速警示牌表示 , 生 2:我不同意 接着学生争论起来。 在这种“满堂问”的课堂里,教学气氛是

3、活跃了,甚至显得有 些热闹,但学生受益不多。 我们老师总是想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 的联系,千方百计创设情景,再引出问题; 在这些情景的渲染下, 教师有意无意地会抛出一些无关的问题,并且认为完全尊重学生的 所有问题和兴趣才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当生1 已经讲到要害 时,教师的那句“还有吗?”,本是想让更多的学生来叙述,提高 课堂的参与度。 不想教师的随意发问是画蛇添足。可见,教师的设 问如果没有明确的目的, 随意发问,就不能发挥相应的价值和作用。 教师的问要适可而止, 把握好度,当学生偏离基本的思维方向的时 候,教师来一点“武断”的纠正也是必要的。 . 三角形的面积教学案例分析 思南县第二小学:

4、赵彩霞 三角形的面积 是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材上学期第五单元“多 边形的面积”的内容 , 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 方形及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基础上, 尤其是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 推导基础上开展的教学活动。 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和学生已有知识 设计教学活动,使他们有更多的操作机会,从猜想、操作、验证到 得出结论,再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 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 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案例描述】 1、假设猜想:展示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 图片。说出前三种图形的面积的求法,观察猜测三角形的面积会怎 样求。该怎样

5、转化推导。 2、操作验证:根据你的猜想,动手操作验证一下吧,教师巡 视指导。 反馈:谁愿意说一说,你是怎样操作的,得到什么样的结论。 根据学生描述得出结论:把一张三角形纸片的三个角向内对 折,变成一个小长方形,得到长方形的长是原来三角形底的一半, 宽就是三角形的高的一半, 为此,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小长方形面积 的 2 倍。2 倍与其中的一个“一半”抵消,还剩一个“一半”为此, 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除以2 . 3、继续引导:这个办法怎么样?谁还有不同想法,做法 ? 生:将三角形的顶角向底边平行对折,再沿折痕剪开, 把得到 的小三角形沿中间对折再剪开, 分别补在剩下图形的两侧, 变成一 个长方形。

6、三角形的底没变,高缩小了一半,为此,三角形的面积 等于底乘高除以 2 师:这个办法怎么样 ? 生:也很合理。 (表扬,祝贺 ) 师:你还有其他做法吗 ? 生:选两个同样的三角形, 将两个三角形颠倒相拼, 拼出一个 平行四边形,拼得的平行四边形的底是原来三角形底的2 倍,高 不变,所以,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除以2。 师:这个办法怎么样 ?看来同学们在探究三角形面积的推导想 出的办法还真不少,那么,你感觉哪种办法最好?最有创意 ? 师:无论哪一种,我们都得出了同样的结论,就是:三角形的 面积等于底乘高除以2。 4、共同把这个结论用公式的形式表示出来。 师:谁愿意到黑板面前写一下? 生:书写。集体

7、订正。 如果用 S表示三角形的面积, 用 a 表示三角形的底, 用 h 表示 三角形的高,那么,你会用字母表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吗? 生:在练习本上书写,师巡视指导反馈,自由到板前书写。集 体订正。 . 5、公式的运用:要想计算一个三角形的面积,需要知道哪些 条件? 生:三角形的底和高。 师:那么,我们应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计算一些题好吗? 生:独立完成课本中做一做题目 6、小结:其实,生活中,有很多问题可以运用三角形的面积 公式来求出,让我们共同走进生活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 师:(课件展示题目 ) 生:独立或与同伴合作研究完成。 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三角形的面积” 是一节

8、常规性的课, 关于这节课的教案不少, 课 我也听了不少,如何体现“观念更新,基础要实,思维要活”,我 觉得以往老师们对教材的把握与处理,对课堂的设计以及处理都很 不错,而这节课让我感触很深: 1、突破传统教学模式 , 思路独特新颖。 传统教学的种种封闭压抑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学生迫切需要一 种展现自我, 发展个性的体验式学习。 以前的教学改革, 大多停留 在数学学科层面上, 往往比较注重将教科书上的知识教给学生。在 教学中。往往是教师清楚要教什么, 为什么这样教和怎样教, 学生 却不知道自己要学什么、 为什么学和怎样学。 学生的学习缺少方向, 缺少动力,缺少方法,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很难得到

9、发挥。 因此, 当前教育改革的重点应是以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来促进学生 . 学习方式的转变, 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教师把整个 学习过程放给学生 , 让学生小组合作 , 全员参与 , 共同探究 , 由感性 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 让学生参与知识获得的全过程。 2、让探究式学习具有一定的开放度。 探究式学习要不受任何人的约束,要有一定的开放度。 在上面 这一环节中,教师注重教材的开放性和思考性,让学生有自主选择 的权利和广阔的思维空间, 如教师提供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材料,让 学生通过猜想、操作、验证等一系列的活动, 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 理解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学生在操作活动中展现了自我,

10、方法多样 且独特,是以往教学所没有的, 实在是妙不可言。 既渗透了集合的 思想,有助于学生空间观念的建立, 也让学生看到了数学知识与生 活的联系,感悟了生活中的数学。 也为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奠定基 础,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 3. 建立新型民主的师生关系。 教师遵循儿童学习规律的同时, 创造性的处理教材。 在这个教 学过程中教师找准学生的认知的起点,以几个图形图片为切入口, 让学生观察、猜想。动手操作,折一折,剪一剪,分一分,补一补 等 ,在这些过程中,教师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探索,教师 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 学生在小组合作时积极主动地参与和探 讨、质疑、创造,并逐步的完

11、成对知识的理解和深化,充分发挥学 生的主体作用, 较好的体现了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 者和共同的研究者。 使学生达到对知识的深层理解,还培养了他们 . 敢于探索、 勇于创新的精神。 亲历探究发现的过程, 已不是一种获 取知识的手段,其本身就是教学的重要目的。 教师只有创造性地教, 学生才能创造性地学。 从上述案例中, 我们不难发现, 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关键在于 教师。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 真正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 念,相信学生, 给学生充分的探究思维的空间,以发挥学生学习的 自主性、创造性。 . 统计教学案例分析 思南县第二小学:赵彩霞 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 人人都能获得必

12、须的数学。 人们在学 习、生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常需要进行调查、收集、整理数 据,对现象、事实作出全面的、规律性的描述和分析,并以此为依 据,作出决策和预测。 统计是课程标准规定的四个领域之一,它在 日常生活、生产和科研中有着很广泛的应用。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 和教材所提示的活动方式资源, 我们应从儿童的兴趣和生活经验出 发,灵活选取素材进行教学, 使学生学会一些统计的知识。 以下我 将对统计一课的教学案例进行分析。 统计同学们喜欢吃的水果 师:过几天我们要迎来小学的第一个“六一”儿童节了,我们准 备召开一个联欢会, 老师想为大家买一些水果。 可是班费有限, 只 能买 2 种,买什么好呢 ?

13、 生 1:可以用举手的方法来决定买什么水果。 生 2:可以投票,大家喜欢什么水果,就买什么水果。 师:你喜欢什么水果 ?生纷纷举手说自己喜欢的水果。 师:大家喜欢的水果有这么多,怎么办?请小组讨论 生汇报:用统计的方法, 看同学们喜欢第一、 第二多的水果是 哪两种,就买那两种。 师:好,就用这种方法进行统计。下面大家依次上来,用准备 好的星星贴在你喜欢的水果的图片上。 . 学生上台用星星贴在自己喜欢的水果的图片上。 师:你们看哪两种水果最多人喜欢?这下你们知道买什么水果 吗?(生齐声说 ) 师:那我们就买这 2 种水果。生活中用统计的方法可以解决很 多问题,刚才我们用统计的方法解决“买水果”的

14、问题。今后你们 可以运用所学的统计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分析: 这个案例能贴近学生生活, 从学生感兴趣的事例中选取素材进 行教学。案例中,教师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 让学生从熟悉有趣的 “庆六一”开联欢会买水果这件生活中的小事出发。由于学生喜欢 的水果很多, 可是只能买 2 种水果,产生进行统计活动的需要, 必 须从同学们喜欢的水果中选取最多人喜欢的2 种水果。只有通过统 计才能确定买哪 2 种水果。 让学生经历收集信息、 处理信息的过程, 逐步体会统计的必要性。 在这样一个良好的情境中, 学生积极主动 地探索、合作、交流,课堂成了学生创造灵感的空间。 体会与反思:课标强调学生的数学学习

15、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 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 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教师能依据课程标准 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兴趣、贴近学生生活出发,灵活选取素材。重 视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 让学生从熟悉有趣的 “庆六一” 开联欢会 买水果这件生活中的小事出发进行统计活动。让学生经历收集信 息、处理信息的过程。如:先要知道哪2 种水果是最多人喜欢的 ? . 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学时教师非常重视学生的操作活 动,用“贴星星”的方法,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水果,只有让学生在 直接的操作和感知的基础上才能逐步体会统计的必要性。 教师在课堂上要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时间和

16、空间,使每一位学生 都能有效地参与讨论, 发表自己的看法, 倾听别人的见解。 课学教 学要有师生平等、 开放的良好学习氛围, 为学生提供畅所欲言的机 会,让他们的思维活起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案例中,教师本 着同学生商量的语气“买什么好呢?”、“怎么办 ?”,让学生在这 种轻松、自由的氛围中交流讨论, 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学生的学 习氛围浓厚,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新课标强调: 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 挑战性的。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 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 了解数 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17、 案例中,教师提 出“开联欢会,由于班费有限,只能买2 种水果,买什么好呢 ?” 这里遇到了困难, 产生了分歧, 有了争执。 教师把握机会组织学生 讨论,这个讨论是必要的, 也是适时和有价值的。 这里融入了小朋 友的猜测、 验证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空间, 学 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方式,大胆地进行探索、创造,寻求解决问 题的方法。教师紧密联系生活实际, 让学生在统计的整个过程中真 心体会到统计的意义和价值。 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学生的数学学习是 一个生动活泼、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 教材是教师教学的重要依据,但绝不是教师教学的唯一标准。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敢于创造性地使用

18、教材,立足于学生的实 际,多从学生的发展出发,让学生学有意义、有价值的数学。教师 不再是知识的仲裁者, 课堂的控制者, 而是学生探究学习活动的组 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是学生平等相处的伙伴。 当探究进程中出 现一系列问题时,教师不急于求成,而是充分信任、肯定学生,放 手让学生尽情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规律让学生自主发现, 方法 让学生自主寻找, 思路让学生自主探究, 问题让学生自主解决。 当 学生投入到自己乐于探究的活动中, 非常乐于用自己的方法来自主 探索知识时,就能获得成功的体验。 .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案例分析 思南县第二小学:赵彩霞 小学数学教学应结合小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

19、 验展开,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 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 学思想和方法, 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让课堂数学“活”起来, 即让学生在课堂中“活”起来。要使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中“活”起 来,不妨从以下方面做起: 一、将生活融入数学,让学生体味数学乐趣 实践表明,通过寻找与学生生活相关的实例,有目的地将生活 中的数学问题提炼出来, 再将数学知识回归生活, 既能让学生感受 生活化的数学, 用数学眼光看待周围的生活, 增强学生生活中的数 学意识,又有利于发掘每个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这无疑是提高学 生学习数学积极性的 “活力源泉” 。因此在

20、教学中教师应该倍加注 意: 1、把生活实例融入数学教学。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 背景出发创设问题情境, 开放小教室, 把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数 学学习的大课堂。 既要让学生感受到所面临的问题是熟悉的、常见 的,同时又是新奇的、 富有挑战性的。 一方面使学生有可能去进行 思考和探索,另一方面又要使其感受到自身已有的局限性,从而处 于一种想知而不得、欲罢而不能的心理状态, 引起强烈的探索欲望。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联系生活实际,吸收并引进与现代生活、 科 . 技等密切相关的具有时代性、地方性的数学信息资料来处理教材, 整合教材,重组知识。 2、把数学问题回归于现实生活。要创设运 用数学知识的条

21、件给学生以实际活动的机会,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 加深对新学知识的巩固理解。 如:在教学完“相遇应用题” 例题后, 可问:“现实生活中,只有例题这一种行走的情况吗?”在教师的 引导启发下,学生列举出了现实生活中其它的一些合情合理的实际 情况后,教师可让学生将提出的问题重新编成应用题,自己探究解 决。只有真正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才能激发学生的学 习热情,使学生切实感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体会到数学学习的 趣味性和实用性。又如:教学“最小公倍数”时,可让学生报数, 并请所报数是 2 的倍数和 3 的倍数的同学分别站起来。 问:你们发现了什么 ? 生:我发现有同学两次都站起来了。 教师请两次都

22、站起来的同学,说出他们自己报的数:6、12、 18发现它们既是2 的倍数,又是 3 的倍数。 师:像这样的数还有18、24、30 由此引出课题:公倍数。让学生列出一些2 和 3 的公倍数 6、 12、18、24、30 师:请找一个最大的 ?最小的是几 ? 生:找不出最大的,不可能有一个最大的,最小的是6。 师:说得真好。 2 和 3 的公倍数中 6 最小,我们称它是2 和 3 的最小公倍数。 (接上面板书前填写 “最小”)2 和 3 的公倍数很多, . 而且不可能有一个最大的公倍数, 所以研究两个数的公倍数的问题 一般只研究最小公倍数。 今天,我们就学习有关两个数的最小公倍 数的知识。 这里,

23、老师从学生最熟悉的报数游戏入手,把生活经验融入教 学中。因为报数游戏是每个学生都经历过的,一下子调动起学生学 习的积极性。让学生通过报数,并请符合条件的学生“站起来”这 一动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上面这些所作所为都是学生经常玩的 游戏,教师把生活实际融入教学中, 使课堂活跃起来。 他们通过观 察发现有的同学站两次,为什么会站两次?教师再引导学生展开讨 论,在宽松、民主、自由的气氛中,学生把抽象的公倍数、最小公 倍数的概念一下形象化了, 不仅使学生理解知识, 还让学生感受到 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二、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把课堂还给学生 过去的课堂教学评价注重教师教的过程,现在重视学生

24、学的过 程和体验 ; 过去多关注教师教的行为,现在更多关注学生的创造; 过去是有条不紊的程式化模式, 现在是注重个体的差异, 突出学生 的个性特点。这样,面对新课程教师必须走下“一言堂”的讲坛, 多给学生机会, 让他们能就所学的内容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互相 取长补短,集思广益,使课堂成为“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 学习天地。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做到让创新与实践充满课堂。只 有营造和谐、自主、有创意的课堂氛围,摒弃那种教师高压式、灌 输式、一问一答式等单调乏味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大 . 胆地表现出好奇心、挑战心、想象力、动手能力等,才会使学生的 思想无拘无束,创新灵感凸显。如:教学“

25、用9 的口诀求商”时, 复习“ 9 的乘法口诀”,教师让学生用“9 的乘法口诀”编除法算 式。学生热情极高地编起算式来: 生 1:91 生 2:182 生 3:459 生 4:39 生 4 刚说完,其他学生都喊起来: “老师,他编错了。”这位 同学难过地低下了头, 羞得快要哭了。 这时,教师走到那位同学身 边,轻轻抚摸他的头说: “同学们,其实他很了不起,这道题他没 编错,只是要等到我们上六年级的时候才会做呢! ”(同学们都很诧 异,过一会,教室里响起热烈的掌声,这位同学也慢慢抬起了头) 教师利用学生错误算式进行改编:谁能把“39”这个算式的 “3”重新换成一个数, 使它成为一道我们目前能解决

26、的除法算式? 生 1:把 3 换成 27 生 2:把 3 换成 72 (学生激情高涨,课堂气氛异常活跃) 师:如果“ 3”不动,怎样添上一个数,使它成为一道除法算 式呢? 生 1:把“ 3”的前面添“ 6”,就是 639 = 7 生 2:在“ 3”的后面添“ 6”,就是 369 = 4 . 这里,正是教师轻轻的抚摸、 充满赞赏的鼓励在生4 的内心激 起波澜,使他重新找回了自信。 “谁能把 39这个算式的 3 重新换成一个数,使它成为一道我们目前能解决的除法算式?”正 是老师灵活的教学机智, 才激起了学生后续的动力, 才使课堂焕发 生命的活力。 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更多地关注学生、关爱学生、欣赏 学

27、生,使学生体会到学习活动对他们来说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 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 在这个案例中, 教师能及时捕捉孩子的闪 光点,并给予积极的评价, 得到每个孩子的认可。 教师利用学生的 错误,巧妙设计,走出教材的框框,使课堂成为学生畅所欲言、放 飞思维的场所。 三、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学数学,体验做中学 课堂中应设计一些具有探究性和开放性的数学问题,把课本中 的既成结论转化成学生探究的素材,使静态的知识动态化, 探究的 思路新颖化, 解题的方式独特化, 让学生边学边用, 而不是学后通 过单纯的复习去巩固掌握所学的知识。如:教学“圆的认识”时, 可通过让学生对折圆片, 动手量折痕,使学生认识到圆的

28、一些特点: 这些条折痕都通过一个中心点, 沿着折痕描画下来的线段两端都在 圆的边沿上。 一个圆中像这样的折痕是描不完的,对折后,两个半 圆完全重合在一起,大小是一样的。 . 教师小结:大家通过动手操作, 发现了圆的这么多知识, 其实, 大家把圆对折后, 描下来的一条条线段就是圆的直径,这些直径的 交点就是圆心。 在这里,教师讲得不多, 而是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通过 对折圆片,描下折痕,仔细观察、思考、交流等活动,让学生逐步 认识圆心,发现直径的本质特征。 整个过程至少有以上的时间让学 生主动地、创造地学习,使学生的聪明才智和学习兴趣得到了充分 发挥。让学生通过亲自操作、讨论、交流等方式,把

29、抽象、枯燥的 数学概念具体形象化,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 . 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推导的教学案例分析 思南县第二小学:赵彩霞 布置学生独立思考的内容: 我们如何把平行四边形转化为已 经知道面积公式的平面图形来研究它的面积公式呢? 学生合作交流不到2 分钟,当教师发现有一个小组的同学 “过平行四边形的一个顶点作平行四边形的高,把平行四边形分割 成一个直角三角形和一个直角梯形,然后再等量拼成一个长方形, 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就是底乘高”的方法后,就立即宣布合作结 束。 案例分析 新课标明确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 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 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

30、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 获 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案例中教师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让学生 合作交流,这样的安排是合理的、恰当的。因为合作必须建立在 学生个体需要的基础上, 只有学生经过独立思考, 有了交流的需要, 再开展合作学习才是有价值的和有成效的。 教师在学生合作交流不到2分钟发现有一个小组得出计算方法 时就立即宣布合作结束在时机上是不合适的,这样的做法是不得当 的。 因为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需要有充分的交流的时间和充分 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 让学生在自己的小组里交流自己的看法,形 . 成统一的意见。只有大部分的学生或普遍学生在自己的小组里交流 自己的看法

31、,形成统一的意见后才能宣布合作结束。 . 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的教学案例分析 思南县第二小学 : 赵彩霞 1、出示买卖的情境图:泳圈的单价12 元,篮球的单价15 元。 2、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 3、探索算法多样化。 师:买 3 个球需要多少钱 ?算式怎样列 ? 生:153= 师:应该怎样算呢 ? 生 1:我用加法 15+15+15=30+15=45( 元) 生 2:我用乘法 103=30 53=15 30+15=45(元) 生 3:把 15 看成 3 个 5,共有 9 个 5,得 45(元) 师:你喜欢用什么方法 ? 生 1:用加法。 师:用加法也可以。 生 2:用乘法。 师:好的。 练习

32、 133 705 242 . 135 313 342 244 师:你喜欢用什么方法就用什么方法。 学生练习时笔者观察了7 位小朋友所用的方法, 其中有 4 位是 采用加法的 案例分析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 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并能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算法多样化 就是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鼓励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方法来计算。由于 学生不同的的生活经历和知识能力水平,同一道题目不同的学生常 常找到不同的解题策略。 在教学中,由于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计算 方法, 学生不再是一个依赖教师的模仿者, 而是独立探索的求知者。 同时算法多样化与算法优化是不矛盾的。两者可以而且应该统一于 学

33、生探究学习的过程中。 应把优化的过程作为一个学生主动寻找更 好的方法的过程来展开, 不要追求全班算法的高度统一,应当充分 尊重学生自己的选择, 只要学生认为合适, 自己喜欢,教师应当加 以肯定与鼓励。 案例中教师鼓励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方法来计算,用不同的解题 策略解决同一道题目, 体现了算法多样化, 为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 的交流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逐步形成 创新的习惯,使得每个学生都能着手解决问题,品尝成功的喜悦。 . 接着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这样的处理是恰当的。 应该 提倡学生用自己擅长的方法算, 这样才能呵护学生的主体意识,实 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

34、的发展。 但是教师应致力于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在计算的过程中 发现差距,从而选择最恰当的方法来解题,达到算法最优化。 因此,本案例中,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发现解题规律,屏弃学 生自己低水平的解题策略,让学生自己来选择最恰当的方法来解 题,实现算法优化,从而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 平均数教学案例 思南县第二小学:赵彩霞 师:你们喜欢什么球类运动? 生 1:我喜欢足球。 生 2:篮球。 生 3:乒乓球。 师:由于受到场地的限制,我们只能在这里进行一次拍球比赛, 你们看怎么样? 生:好。 师:那我们以这里为界,一分为二,这边算一队,那边算一队。 第一件事,先给自己的队起一个自己喜欢的名字,然后派

35、一个代表把 名字写在黑板上。第二件事,咱们得商量商量,这么多小朋友参加比 赛怎么个比法,你们得出点招儿。听懂了吗? 学生七嘴八舌商量开了,一分钟后,一个同学在黑板上写了“胜 利队”。另一对用了老师的名字 师 : 为什么用老师的名字呢? 生:因为您的课讲得特别好,我们用您的名字,一定能赢。 师:行行行。队名产生了,那咱们怎么比呢 生:选出每个队最厉害的一位参加比赛。 师:那你们选吧,再挑一个裁判,每队再请一个小朋友纪录。 预备,开始! 20 秒后,老师喊停,然后统计: “吴正队”: 30, . “胜利队”: 29。 下面我宣布,本次比赛胜利者为 “吴正队”。 “胜利队” 服不服气? “胜利队”:

36、不服气! 师:为什么? 生:就一个人能代表我们吗?应该每队再选几个。 师:我建议每队再选三个人,好吗? (每队三人继续比赛,老师把每个人的拍球数写在黑板 上。) 师:下面用最快的速度算出“胜利队”和“吴正队”的总数各 是多少,报数。 生;118,124. 师:现在胜利者是“吴正队”,可以吗? 生:不可以。 师:别急,虽然现在咱们落后,但老师决定加入“胜利队”, 欢迎吗? 胜利队:欢迎! 师:现在把老师拍的22 个加进来,算一算一共多少个? 生;140 个。 师; 下面我宣布,今天的胜利者是“胜利队”。 生:不同意! 师:为什么? . 生; 胜利队有 5 次拍球机会,我们只有4 次,不公平。 师

37、; 哦,在人数不等的情况下,我们还用总数这个统计量来比 较,显然不公平,那么,在人数不等的情况下,我们能不能比出两个 队总体的拍球水平呢? (学生开始思考,相互交流。) (终于有一个声音出现了:在人数不等的情况下,可以先 求平均数。) 吴:怎样求平均数呀? 生; 就是用拍球的总数,除以拍球的人数。 点评:排球是孩子喜欢的游戏,老师把游戏引进课堂的时候, 在许多环节上都进行了改造:让学生自拟队名、自定比赛规则,是要 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是为了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教师选择加 入,是为了加深学生对平均数意义的体会,从而激发学生对平均数知 识学习的需要。实际上,几乎每个环节都自然的指向对平均数的

38、理解。 一个原生态的生活情境,是难以有如此明显而丰富的教学意义的。 . 二 分 之 一教学案例 思南县第二小学:赵彩霞 “把一个圆分成两份,每一份一定是它的1/2 吗?”在学习 1/2 时,这个问题搅起了课堂的波澜。每个同学经过独立思考都纷纷发表 了自己的意见, 有的同意,有的不同意,无形之中就形成了两大阵营。 正方、反方分别选出两名代表站在台前,一场唇枪舌战即将开始。 吴老师顺手递给一边一张圆纸片,宣布:“同意不同意都要提出 问题,如果能问得对方心服口服,同意了你的观点,就是胜利者。这 张纸可以折,可以撕。下面的同学两人一组,先讨论一下。” 讨论过后,同学们把目光集中到讲台前, 吴老师对座位

39、上的学生 说:“我们请正方和反方的代表发表自己的意见,可以吗?我们静静 的听,然后还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看那位同学最会倾听别人的发 言。”辩论开始。正方同学把圆从中间对折,问:“这一半不是 1/2? 既然你们都承认,为什么不给老师画勾?”大有先声夺人之势。反方 同学把圆随意撕了一小块下来,问:“这圆是不是两部分?” 正方:“是。” 反方:“这两半都是圆的1/2 吗?” 正方:“不是。” 反方:“既然不是,为什么你们还认定把一个圆分成两份,每一 份都一定是 1/2 呢?”好一个咄咄逼人的反问。 正方仍然不服气:“我 们怎么就得到 1/2 呢?”坐着的同学开始按捺不住了,举手发言。一 个说:“这个

40、圆可以折成1/2 ,也可以不折成 1/2。”真是一语中的。 . 另一个说:“如果一个圆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1/2, 但这里说 分成两份,怎么分都行。”他在“分成两份”上特别加重了语气。理 越辩越明,几个回合下来,大家就达成了共识:这句话错就错在“一 定”上,如果一定是 1/2 的话,前面应该加上“平均”这个词。这是 对分数本质意义的认识。 点评:数学是其他自然学科的皇后, 良好的数学素养离不开周密、 严谨的思维。当然,这种严谨的思维习惯,不是靠教师的严厉逼出来 的,而是要让学生在切身的体验中、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慢慢养成。 教师所能做的职能是引导。 . 圆的周长教学案例分析 思南县第二小学:赵彩

41、霞 课上,学生四人一组围桌而坐。桌面上摆放着水杯、可乐瓶、 圆形纸片、刻度尺、绳子和剪刀。吴老师说:“龙潭湖公园有一个圆 形花坛,为了保护花草,准备沿花坛围一圈篱笆, 需要多长的篱笆呢? 你们能帮助解决这个问题吗?请用手中的工具,小组合作探索周长的 计算方法。”话音一落,学生们就忙开了。他们兴致勃勃的设想着各 种方法,全身心投入到问题的探索之中。 过了一会儿,小组代表开始发言。A组抢先说:“我们小组是 把圆形纸片立起来放在刻度尺上滚动一圈,就测出了它的长度。” 吴老师肯定了他们积极动手、 动脑参与学习,但同时提出: “如 果有一个很大的圆形水池, 要求它的周长, 能用你们小组的方法把水 池立起

42、来在刻度尺上滚动一圈吗?” “是啊,行吗?” A组的同学陷入了沉思。 接着,B组代表有几分得意地向大家推荐自己小组的做法:“我 们研究了一个好方法, 先用绳子在水池周围绕一圈,再量一量绳子的 长度,不就是水池的长度了吗?” “好!好!这的确是个不错的方法。”吴老师称赞道。这话在B 组同学的脸上洒下了一片灿烂。 停顿片刻,吴老师拿出了一端系有小球的线绳,在空中旋转了一 圈,又旋转了一圈,问: “小球走过的地方形成了一个圆,要想求这 个圆的周长,还能用你们的方法吗?” 同学们摇摇头, 再次陷入沉思。 . “我们又发现了一种求圆周长的方法。”一个兴奋的声音从教室 里掠过, C组的同学发言了:“将这张

43、圆形的纸对折三次,这样圆形 的周长就被平均分成8 段,我们测量出每条线断的长度是2 厘米, 8 段是 16 厘米,也就是圆的周长。” 很有创意,吴老师竖起大拇指, “你们用折纸的方法求出这个 圆的周长,很了不起。但是用滚动的方法、绳绕的方法、折纸的方法 只能求出某些圆的周长, 都有局限性。 我们能不能找到一条球圆周长 的普遍规律呢? 学生的思维又活跃起来, 把对圆周长的探索推向了一个新的高 潮。 经过一番思考,学生们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是什么决定了 圆周长的长短?圆的周长到底与什么有关系?”观察、操作、实验, 同学们终于发现圆的周长是它的直径的三倍多一些。规律找到了, 同 学们沉浸在成功的喜

44、悦之中 点评:老师善于创造绚丽的思维波澜景观,总是恰到好处地打破 学生的思维平衡,使学生原有的认识、经验受到挑战,形成适当的失 衡,从而促使学生去探索、 去创造,以寻找新的答案。 如此循环往复, 就使得学生的思维一步步深化,一步步逼近真理, 一次比一次飞溅起 更高的浪花。 . 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案例 思南县第二小学:赵彩霞 在“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课上,我请部分同学到黑板上用画图 的方式表示自己心目中的一半。学生按照自己的想象, 划出了不同的 1/2 图。 “同学们,你们知道有一种非常科学简单的表示方法吗?”在学 生们七嘴八舌的猜测中, 自然而然的引出了1/2 的概念,然后问: “那 你们看

45、1/2 能不能代表你们画的这些图的意思呢?”“如果你认为它 可以,就把你画的图擦掉, 如果你认为 1/2 没有你画的图漂亮或不能 代表,可以不擦掉。”多数同学都擦了,只有几位同学没有擦。没关 系,吴老师等待着,让他们慢慢去体会。 在临下课前, 我安排了一个环节, 请两个同学到黑板前用画图的 方法来表示 5/100。画着画着,一个男孩对老师说; “画不了了,太 麻烦了。”我问:“那你说是画图好还是分数好?”“分数好。”看 来他是真的体会到分数的价值了。另一位女同学还在埋头画她的 5/100,我又在分母上加了一个“0”,变成了 5/1000。微笑着对同 学们说:“她愿意画就画吧。”5/1000 该

46、怎么用画图表示呢?就让 女孩继续想吧,最终她会感悟到用分数表示这个关系是又准确又简单 的。 点评:这种等待在课堂上是经常需要的。这是一份源自博爱的宽 容。宽容让学生敢于展示真实的自我,勇于正视自己的不足,宽容让 学生的智慧充分涌流。 . 一个教师之所以博大, 就在于它告别了强迫学生认同的习惯,学 会了等待,学会了宽容。 . 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教学案例分析 思南县第二小学:赵彩霞 出示一平行四边形,引导学生求面积。 出示:平行四边形纸片,给出底和高的数据。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么求的? 生:我把平行四边形象这样剪开。(拿着一平行四边形纸片,并 演示)拼过来就是长方形了,这个长方形面积就是它的面积。

47、师:小组讨论一下, 平行四边形的底与高和长方形的长与宽有什 么关系?面积呢? 生:(讨论、汇报略) 师: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就等于? 生:底乘以高。 出示:平行四边形纸片,没有给出数据 师:谁说说你是怎样求的? 生:(汇报同 A过程,加了一些进行测量的话,略) 师:好!你们都会求了!那再试试桌子上的第二块平行四边形纸 片,它的面积是多少呢?看谁最快。 生继续剪拼、测量 师:谁再说说面积是多少?你是怎样做的? 生:(汇报略)。 师: 咱们再比赛,看谁最快地求出第三块平行四边形纸片的面积。 (生继续剪拼、测量,有个别同学开始不剪,直接测量了。) . 师:这位同学最快,你能说说你为什么会这么快? (

48、生回答,意思是不要剪,直接想象出长方形。略) 师:你在脑海中完成了拼剪的动作。好!再来一次,求出第四块 的面积,看谁最快。 大部分学生不再去剪拼,而是直接测量了。) 师:好!大家都快起来了!你们是怎样做的? (生汇报略) 师:那也就是,只要测量出这个平行四边形的什么,就可以求出 它的面积? 生:底和高。 师:为什么呢? 同样是推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一个是在教师的引导下, 通 过观察得出的,另一个是在情急的状态下,急中生智,由学生自己想 出来的,由于需要而主动地进行了比较,发现了规律。引导学生经历 数学过程,就要多一些这些“迫切需要”的情景! . 长方体的认识教学案例分析 思南县第二小学 :

49、 赵彩霞 教学:先认识生活中的长方体 师:拿出你的长方体,观察一下它有几个面?面又有什么特征呢? (生观察,并汇报) 师:再看看,它的棱又有何特征呢? (生继续观察汇报) 师:长方体还有几个顶点? 生:8 个。 师:谁来完整地说说长方体的特征? 教学:先认识生活中的长方体 师:好!同学们都认识了长方体,那你能用橡皮泥做出一个长方 体吗? (生动手做,并展示、汇报和交流) 师:大家的长方体作品真漂亮。 (出示一长方体框架)这是一长 方体框架,你们有本事,也能把它给做出来吗? (生动手做,并展示、交流。) 师:老师想请教一下,你们刚才用了几根小棒,用这些小棒有什 么特别的要求吗?另外用橡皮泥捏了几个点呢? (生汇报交流,师板书棱的有关特征。) 师:冬天到了,你能象老师这样,给框架穿上衣服吗?(出示一个用 纸做面,包好了的长方体)想想看,应用剪刀剪出怎样的纸片? . (生操作、汇报、交流) 师:刚才剪出的纸片又有什么特点呢? 通过观察去认识与通过体验去认识,认识的深度是不一样的, 参与的 情感也是不一样的,留下的印象更是不一样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