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解读(初中语文).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5545326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57.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解读(初中语文).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1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解读(初中语文).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1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解读(初中语文).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1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解读(初中语文).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1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解读(初中语文).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解读(初中语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解读(初中语文).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1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解读(初中语文) 义务教育课程语文标准( 2011版)为小学和初中共用,其中初中语文部分 有以下特点: 一、明确语文课程的基础任务在于语言文字能力的培养 在“前言”部分多次强调“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 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在“课程性 质”和“课程基本理念” 中又多次指出语文课程要培养学生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 字的能力。 二、进一步强调传统语文的重要性 新修订课标“基本理念”部分在提出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同 时,特别指出“语文课

2、程应继承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在后面的“课程设计思 路”部分,再次强调语文课程要“继承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汲取当代语文 教育的精髓”。 三、强调了语文教学中的多读多写 在“前言”部分两次指出语文课程要注重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在后文的 “课程目标”和“教学建议”中又多次进行了强调,并要求在“重视培养学生广 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的同时,要“提高阅读品位”。 四、针对阅读教学实践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作出了明确阐述 “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 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 学生的阅读实践, 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要善于通过合 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

3、 但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来代替个人阅读。但要防 止逐字逐句的过深分析和远离文本的过度发挥。” 五、提出了具体的教学建议 新修订课标针对当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 这对 当前语文教学具有指导性作用。 如关于语文教学中的语法修辞。 新修订课标在教学 “具体建议”中增加了“关 于语法修辞知识”的说明,指出“在教学中应根据语文运用的实际需要,从所遇 到的具体语言实例出发进行指导和点拨”;“要避免脱离实际运用,围绕相关知 识的概念、定义进行“系统、完整”的讲授与操练”。在“评价建议”中,指出 “词法、句法等方面的概念不作为考试内容。” 如关于综合性学习。 在强调综合性学习设计跨领域的

4、同时,“也应以提高学 生语文素养为目的。” 如关于学生作业。课标要求“改变机械、粗糙、繁琐的作业方式,让学生在 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学会学习”。 如关于写作教学,特别指出“要善于将读与写、说与写有机结合”,加强平 时练笔指导。 六、增加了优秀诗文的背诵篇目 初中共增加了优秀诗文背诵14 篇。 课程性质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 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 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 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课程基本理念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

5、文课程, 必须面向全体学生, 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 素养。 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 累, 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 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 发展, 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学生对语 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

6、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 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 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 统和革命传统, 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树立社会义荣辱观, 培养良好思想道德风尚, 同时也要尊重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 中的独特体验。 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 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 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 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学 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 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 日积月累, 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语文课程应特别关注

7、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学生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 交际和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 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 的能力。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 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 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 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 学习方式的形成。 语文学习应注重听说读写的相互联系,注重语文与生活的结合, 注重知识与 能力、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综

8、合性学习既符合语文教育 的传统,又具有现代社会的学习特征, 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 高语文素养,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应该积极 提倡。 (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语文课程的建设应继承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注重读书、积累和感悟, 注重整体把握和熏陶感染; 同时应密切关注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拓宽语文学习 和运用的领域, 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 方法的相互交叉、 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 提高学习效率, 初步养成现代社会所 需要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 要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 不同学校、

9、 不同学生的需求,确立适应时代需要的课程目标,开发与之相适应的课程资源, 形成相对稳定而又灵活的实施机制,不断地自我调节、更新发展。 课程目标与内容 课程目标从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设计。三 者相互渗透,融为一体。目标的设计着眼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 康的审美情趣, 发展个性, 培养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 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 2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 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 3培育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10、增强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语 文学习习惯,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 4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逐步养 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 5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 语文。 6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认识3500 个左右常用汉字。能正确工整地 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 7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 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能 初步鉴赏文学作品, 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背诵 优秀诗文 240 篇(段) 。九年

11、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 万字以上。 8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能根据需要, 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发展书面语言运用能力。 9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运用 口头语言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 10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积极尝 试运用新技术和多种媒体学习语文。 具体目标( 79 年级) (一)识字与写字 1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会用多种检字方法。累计认识常用 汉字 3500 个左右。 2在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 高书写的速度。 3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

12、的审美价值。 4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二)阅读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2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 字。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 3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 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4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运用合作 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 5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6能够区分写实作品与虚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 式。 7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

13、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 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 能说出自己的体验; 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8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 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 并通过自己的思考, 作出判断。 阅读新闻和说明性文 章,能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获取主要信息。阅读科技作品,还应注意领会作品 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 较为复杂的非连续 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9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 10随文学习基本的词汇

14、、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了 解常用的修辞方法, 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 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 品知识和文化常识。 11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帮助阅读。 12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 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 课外阅读总量不 少于 260 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背诵优秀诗文80 篇(段) 。 (三)写作 1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 思考。 2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能抓住事物的特征,有自己的 感受和认识,表达力求有创意。 3注重写作过程中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加工等环节,提 高独

15、立写作的能力。 4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根据表达的需要,围绕表达中心,选择 恰当的表达方式。 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 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运 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5写记叙性文章,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写简单的说明性文章, 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性文章, 做到观点明确,有理有据;根据生活需要, 写常见应用文。 6能从文章中提取主要信息,进行缩写;能根据文章的基本内容和自己的 合理想象,进行扩写;能变换文章的文体或表达方式等,进行改写。 7根据表达的需要,借助语感和语文常识,修改自己的作文,做到文从字 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

16、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 8作文每学年一般不少于14 次,其他练笔不少于1 万字, 45 分钟能完成 不少于 500 字的习作。 (四)口语交际 1注意对象和场合,学习文明得体地交流。 2耐心专注地倾听,能根据对方的话语、表情、手势等,理解对方的观点 和意图。 3自信、负责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做到清楚、连贯、不偏离话题。 4注意表情和语气,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表达内容和方式,不断提高应对 能力,增强感染力和说服力。 5讲述见闻,内容具体、语言生动。复述转述,完整准确、突出要点。能 就适当的话题作即席讲话和有准备的主题演讲,有自己的观点,有一定说服力。 6讨论问题,能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中心、

17、有根据、有条理。能听出 讨论的焦点,并能有针对性地发表意见。 (五)综合性学习 1自主组织文学活动,在办刊、演出、讨论等活动过程中,体验合作与成 功的喜悦。 2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共同讨论,选出研究主题,制订简 单的研究计划。 能从书刊或其他媒体中获取有关资料,讨论分析问题, 独立或合 作写出简单的研究报告。 3关心学校、本地区和国内外大事,就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搜集资料, 调查访问,相互讨论,能用文字、图表、图画、照片等展示学习成果。 4掌握查找资料、引用资料的基本方法,分清原始资料与间接资料的主要 差别,学会注明所援引资料的出处。 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一)充分发挥师生双方

18、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在 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 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为学生创设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环境。应尊 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教师应确立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需求的语文教育观念,注重吸收新知识, 不 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应认真钻研教材,正确理解、把握教材内容,创造性地 使用教材; 积极开发、 合理利用课程资源, 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和现代教育技 术, 努力探索网络环境下新的教学方式; 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

19、 重视启发式、 讨论式教学,启迪学生智慧,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二)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教师应努力改进课堂教学, 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的综合, 注重听说读写之间的有机联系,加强教学内容的整合, 统筹安排 教学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重视学生读书、写作、口语交际、搜集处理信息等语文实践, 提倡多读多写, 改变机械、粗糙、繁琐的作业方式,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学会学习。 善于通过专题学习等方式, 沟通课堂内外, 沟通听说读写, 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 机会。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 的学习空间。

20、 (三)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 科学的思维方式、 高尚的道德情操、 健康的审美 情趣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是与帮助他们掌握学习方法、 提高语文能力的过程融为 一体的, 不应该当做外在的附加任务。 应该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 注重熏陶感染, 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渗透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 (四)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 感悟和运用, 注重基本技能训练, 让学生打好 扎实的语文基础。尤其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发展学生的思维,培 养想象力,开发创造潜能,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语文综 合应用能力。 (五)具

21、体建议 学生生理、心理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不同内容的教学也有 各自的规律, 应该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 策略。 1关于识字、写字与汉语拼音教学 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 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 也是贯串整个义 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 低年级阶段学生“会认”与“会写”的字量要求有所不同。在教学过程中要 “多认少写”,要求学生会认的字不一定同时要求会写。本标准附有“识字、写 字教学基本字表”,建议先认先写“字表”中的300 个字,逐步发展识字写字能 力。 识字教学要注意儿童特点, 将学生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结合学生 的生活经验,引导他

22、们利用各种机会主动识字,力求识用结合。 要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 提高识字教学效率。 按照规范要求认真写好汉字是教学的基本要求,练字的过程也是学生性情、 态度、审美趣味养成的过程。 每个学段都要指导学生写好汉字。要求学生写字姿 势正确,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书写质量。 第一、第二、第三学段,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 分钟,在教师指导下随堂 练习,做到天天练。要在日常书写中增强练字意识,讲究练字效果。 汉语拼音教学要尽可能有趣味性,宜多采用活动和游戏的形式, 应与学说普 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注意汉语拼音在现实语言生活中

23、的运用。 2关于阅读教学 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 发展思维、 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 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 在主动积极的思 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 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师应加强对学生 阅读的指导、 引领和点拨, 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 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要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 但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来代替个人阅读。 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

24、赏和评价的能力。 这种综合能力的 培养,各学段可以有所侧重,但不应把它们机械地割裂开来。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 思和批判等环节, 拓展思维空间, 提高阅读质量。 但要防止逐字逐句的过深分析 和远离文本的过度发挥。 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各学段关于朗读的目标中都要求 “有感情地朗读”,这是指,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作品 中的情感态度, 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 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 的理解。朗读要提倡自然,要摒弃矫情做作的腔调。 应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 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 略读和浏览。 有些诗文应 要

25、求学生诵读,以利于丰富积累、增强体验,培养语感。 在阅读教学中,为了帮助理解课文, 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文知识, 但不能脱离语文运用的实际去进行“系统”的讲授和操练, 更不应要求学生死记 硬背概念、定义。 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 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 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关注学生通过多种媒介的 阅读,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 开展各种课 外阅读活动,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 3关于写作教学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 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

26、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 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 真情实感。 关于“写作”的目标,第一学段定位于“写话” ,第二学段开始“习作”,这 是为了降低学生写作起始阶段的难度,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 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的能力。要求学生 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并且抵制抄袭行为。 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 鼓励 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 加强平时练笔指导, 改进作文 命题方式,提倡学生自主选题。 写作教学应抓

27、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指导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 会写作。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 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 口语交际教学之间的联系, 善于将读与写、 说 与写有机结合, 相互促进。 要关注作文的书写质量, 要使学生把作文的书写也当 作练字的过程。 积极合理利用信息技术与网络的优势,丰富写作形式, 激发写作兴趣, 增加 学生创造性表达、展示交流与互相评改的机会。 4关于口语交际教学 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 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 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 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

28、境中进 行, 不宜采用大量讲授口语交际原则、 要领的方式。应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 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 重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口语交际的能力,鼓励学生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 日常生活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5关于综合性学习 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 语 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生活实践的紧密结合。 综合性学习应贴近现实生活。 联系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开展学习活动,在实现 语文学习目标的同时,提高对自然、社会现象与问题的认识,追求积极、健康、 和谐的生活方式, 增强抵御风险和侵害的意识, 增强在与自然、 社会和他人互动 中的应对能力。 综合性学习

29、应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 主要由学 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 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 要加强教师在各环节中的 指导作用。 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 注意培养学生策划、 组织、 协调和实施的能力。 综合性学习的设计应开放、 多元, 提倡与其他课程相结合, 开展跨领域学习。 跨学科学习,也应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为目的。 积极构建网络环境下的学习平台,拓展学生学习和创造的空间, 支持和丰富 语文综合性学习。 6关于语法修辞知识 本标准“学段目标与内容” 中涉及到语音、 文字、词汇、语法、修辞、文体、 文学等丰富的知识内容。 在教学中应根据语文运用的实际需要,从所遇到的具体

30、语言实例出发进行指导和点拨。指导与点拨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识字、 写字、阅读与表达, 形成一定的语言应用能力和良好的语感,而不在于对知识系 统的记忆。因此,要避免脱离实际运用, 围绕相关知识的概念、 定义进行“系统、 完整”的讲授与操练。 本标准通过所附的 “语法修辞知识要点” 对相关内容略加展开, 大致规定教 学中点拨的范围和难度; 这一部分提到有关的名称, 则便于教师在引导学生认识 语言现象和问题时称说。 关于语言结构和运用的规律, 须让学生在具有比较丰富 的语言积累和良好语感的基础上,在实际运用中逐步体味把握。 (五)具体建议 1关于识字与写字的评价 汉语拼音学习的评价, 重在考察

31、学生认读和拼读的能力,以及借助汉语拼音 认读汉字、讲普通话、纠正地方音的情况。 识字的评价,要考察学生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掌握汉字基本意义的情况, 以及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运用汉字的能力,借助字典、词典等工具书查检字词的能 力。第一、第二学段应多关注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第三、第四学段要重视考察 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写字的评价,要考察学生对于要求“会写”的字的掌握情况,重视书写的正 确、端正、整洁,在此基础上,逐步要求书写流利。第一学段要关注学生写好基 本笔画、基本结构和基本字,第二、第三学段还要关注学生的毛笔书写,第四学 段还要关注学生基本行楷字的书写和对名家书法作品的临摹。义务教育的各个学 段

32、的写字评价都要关注学生写字的姿势与习惯,引导学生提高书写质量。 第三学 段要求学生会写 2500 个字。对学生写字学习情况的评价, 当以本标准附录 “义 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 ?字表一”为依据。 评价要有利于激发学生识字、写字的兴趣,帮助学生养成写规范字的习惯, 减少错别字。 2关于阅读的评价 阅读的评价, 要综合考察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要关注其阅 读兴趣与价值取向、 阅读方法与习惯, 也要关注其阅读面和阅读量,以及选择阅 读材料的能力。 重视对学生多角度、 有创意阅读的评价。 语文知识的学习重在运 用,其概念不作为考试内容。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朗读评

33、价的总要求。根据阶 段目标,各学段的要求可以有所侧重。评价学生的朗读,可从语音、语调和语气 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 评价“有感情地朗读”, 要以对内容的理解与把握为基础, 要防止矫情做作。 诵读的评价,重在提高学生的诵读兴趣,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和 领悟。在不同学段,可在诵读材料的内容、范围、数量、篇幅、类型等方面逐渐 增加难度。 默读的评价,应从学生默读的方法、 速度、 效果和习惯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 精读的评价, 重点评价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综合理解能力,要重视评价学生的 情感体验和创造性的理解。 第一学段可侧重考察对文章内容的初步感知和文中重 要词句的理解、 积累;第二学段侧重考察通过

34、重要词句帮助理解文章,体会其表 情达意的作用, 以及对文章大意的把握; 第三学段侧重考察对文章表达顺序和基 本表达方法的了解领悟; 第四学段侧重考察理清思路、 概括要点、 探究内容等方 面的情况,以及读懂不同文体文章的能力。 略读的评价, 重在考察学生能否把握阅读材料的大意。浏览的评价, 重在考 察学生能否从阅读材料中捕捉有用信息。 文学作品阅读的评价,着重考察学生感受形象、 体验情感、品味语言的水平, 对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应加以鼓励。第一学段侧重考察学生能通过朗读和想象 等手段,大体感受作品的情境、 节奏和韵味; 第二学段侧重考察在阅读全文基础 上对重要段落和语句的细致阅读, 具体感受作品

35、的形象和语言; 第三、 第四学段, 可通过考察学生对形象、情感、语言的领悟程度,以及自己的体验,来评价学生 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水平。 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考察学生的记诵积累, 考察他们 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 词法、 句法等方面的概念不作为考试内容。 要重视学生课外阅读的评价。应根据各学段的要求,通过小组和班级交流、 学习成果展示等方式, 了解学生的阅读量和阅读面,进而考察其阅读的兴趣、 习 惯、品位、方法和能力。 3关于写作的评价 写作的评价, 应按照不同学段的目标要求, 综合考察学生写作水平的发展状 况。第一学段主要评价学生的写话兴趣;第二学段是习作的起始阶段

36、, 要鼓励学 生大胆习作;第三、第四学段要通过多种评价,促进学生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 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对于作文的评价还须关注学生汉字书写的情况。 写作的评价, 要重视学生的写作兴趣和习惯,鼓励表达真情实感, 鼓励有创 意的表达,引导学生热爱生活,亲近自然,关注社会。 写作材料准备过程的评价, 不仅要具体考察学生占有材料的丰富性、真实性, 也要考察他们获取材料的方法。 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 调查、访谈、阅读等途径, 运用多种方法搜集材料。 重视对作文修改的评价。 要考察学生对作文内容、 文字表达的修改, 也要关 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要引导学生通过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

37、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 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根据实际需要,可以是书面的,可以是口头的;可以 用等级表示,也可以用评语表示;还可以采用展示、交流等多种方式。 提倡学生在成长记录中收存有代表性的课内外作文和有价值的典型案例分 析,以反映写作的实际情况和发展过程。 4关于口语交际的评价 口语交际的评价, 须注重提高学生对口语交际的认识和表达沟通的水平。考 察口语交际水平的基本项目可以有讲述、应对、复述、转述、即席讲话、主题演 讲、问题讨论等。 口语交际的评价, 应按照不同学段的要求, 综合考察学生的参与意识、 情意 态度和表达能力。 第一学段主要评价学生口语交际的态度与习惯,重在鼓励

38、学生 自信地表达;第二、 第三学段主要评价学生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 表达与交流;第四学段要通过多种评价方式,促进学生根据不同的对象和内容, 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评价宜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让学生承担 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 并结合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活动中的表现,综合考察 学生真实的口语交际水平。 5关于综合性学习的评价 综合性学习的评价, 应着重考察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探究精神与合作 态度。主要着眼于学生在综合性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是否能积极参与活动, 是 否能主动提出问题, 还有搜集整理材料、 综合运用语文知识探究问题、 展示与交 流学习成果等方面的情况。 第

39、一、第二学段要较多地关注学生参与语文学习活动 的兴趣与态度。 第三、第四学段要多关注学生在语文活动中提出问题、探究问题 以及展示学习活动成果的能力。 各个学段综合性学习的评价都要着眼于促进学生 提高语文水平的效率,并有助于他们扩大视野,更好地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 评价要尊重和保护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 从 不同的角度进行探究。 要充分注意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对有新意的思路 和表达以及有特点的展示方式,尤其要给予足够的重视。除了教师的评价之外, 要多让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 附录 1 关于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的建议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背诵古今

40、优秀诗文, 包括中国古 代、现当代和外国优秀诗文, 具体篇目可由教科书编者和任课教师推荐,这里仅 推荐古诗文 135 篇(段) 。其中 16 年级 75 篇,79年级 61 篇。16 年级的 背诵篇目都是诗歌; 79 年级的篇目,除诗歌外,也选入了一些短篇散文。这 些诗文主要供学生读读背背, 增加积累, 在教科书中可作不同的安排, 不必都编 成课文。 79 年级( 60 篇) 1 关雎(关关雎鸠)诗经 2 蒹葭(蒹葭苍苍) 诗经 3 十五从军征(十五从军征)汉乐府 4 观沧海(东临碣石)曹操 5 饮酒(结庐在人境) 陶潜 6 木兰辞(唧唧复唧唧)北朝民歌 7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 王

41、勃 8 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陈子昂 9 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王湾 10 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王维 11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李白 12 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李白 13 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崔颢 14 望岳(岱宗夫如何)杜甫 15 春望(国破山河在)杜甫 16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杜甫 17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岑参 18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刘禹锡 19 卖炭翁(卖炭翁)白居易 20 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白居易 21 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李贺 22 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杜牧 23 泊秦淮

42、(烟笼寒水月笼沙)杜牧 24 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李商隐 25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 26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李煜 27 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范仲淹 28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晏殊 29 登飞来峰(飞来峰上千寻塔)王安石 30 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苏轼 31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32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李清照 33 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陆游 34 南乡子(何处望神州)辛弃疾 35 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辛弃疾 36 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文天祥 37 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马致远 38 山坡羊潼关怀古(峰峦如聚)张养浩 39 己亥杂诗(

43、浩荡离愁白日斜)龚自珍 40 满江红(小住京华)秋瑾 41 论语 12 章(学而时习之;吾日三省吾身;吾十有五而志于 学;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贤哉回也;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不义而富且贵;三人行;子在川上曰;三军可夺帅也;博学而笃志) 42 曹刿论战左传 43孟子三则(鱼我所欲也;富贵不能淫;天将降大任于是人 也) 44 庄子一则(北冥有鱼亦若是则巳矣。) 45礼记一则(虽有佳肴) 46列子一则(伯牙善鼓琴吾于何逃声哉?) 47 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48 出师表诸葛亮 49 桃花源记陶潜 50 与谢中书书陶弘景 51 三峡郦道元 52 杂说(四)韩愈 53 陋室铭刘禹锡 54 小石潭记柳

44、宗元 55 岳阳楼记范仲淹 56 醉翁亭记欧阳修 57 爱莲说周敦颐 58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59 送东阳马生序(余幼时即嗜学况才之过于余者乎?)宋濂 59 湖心亭看雪张岱 60 河中石兽纪昀 附录 2 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9 年课外阅读总量达到400 万字以上, 阅读材料包括适合学生阅读的各类图书和报刊。对此提出如下建议: 童话,如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叶圣陶稻草人、张天翼宝葫芦的秘 密等。 寓言,如中国古今寓言、 伊索寓言等。 故事,如成语故事、神话故事、中外历史故事、各民族民间故事等。 诗歌散文作品,如鲁迅朝花夕拾 、冰心繁星 ?春水 、 艾青诗选、 革 命烈

45、士诗抄、中外童谣、儿童诗歌等。 长篇文学名著, 如吴承恩西游记、施耐庵水浒传、老舍骆驼祥子、 罗广斌、杨益言红岩 、笛福鲁滨逊漂流记 、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 、夏 绿蒂?勃朗特简 ?爱 、高尔基童年、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等。 教师可根据需要, 从中外各类优秀文学作品中选择合适的读物,向学生补充 推荐。 科普科幻作品,如儒勒 ?凡尔纳的系列科幻小说,各类历史、文化读物及传 记,以及介绍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常识的普及性读物等,可由语文教师和各有关 学科教师商议推荐。 附录 3 语法修辞知识要点 1词的分类: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副词、介词、连 词、助词、语气词、叹词。 2短语的结构:并列式、偏正式、主谓式、动宾式、补充式。 3单句的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4复句的类型:并列、递进、选择、转折、因果、假设、条件。 5常见修辞格: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