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5546327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192.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8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8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8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8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及解读 课程标准 一、课程任务和教学目标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 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 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 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 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 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 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要考虑学生心智发展水平和不同年龄阶段的知识经验和情 感需求。 小学、

2、 初中和高中阶段的教学内容安排要有各自明确的目标,要体 现出各阶段的侧重点,要注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究的 能力。 努力创造条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各类学科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知识目标:掌握信息科学,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技能目标:培养 采集、加工以及发布信息等处理信息的基本技能。情感目标:明确 并接受参与未来信息社会特的道德规范与法律法规。 能力目标: 能够利用信息工具和信息资源,通过评价信息、应用信息解决具体实 际问题。 阶段教学目标理解为各学段各单元各课时的教学目标,要根据学生心智发展 水平和不同年龄阶段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制订阶段教学目标。

3、总体目标中的知 识目标与技能目标在各阶段有所侧重,但能力目标, 情感目标要贯穿本课程教学 始终。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把握总体目标,又要实现具体目标,既要明确显性 目标,又要重视隐性目标,既要达到终极 小学学段的教学目标是: 1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及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 2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 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3能够通过与他人合作的方式学习和使用信 息技术,学会使用与学生认识水平相符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4初步学会 使用网络获取信息、与他人沟通;能够有意识地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发展 个人的爱好和兴趣。5知道应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系

4、统及软件,养成良好 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6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初步了解计算机程 序设计的一些简单知识。二、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目前要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主(教学内容附 后)教学内容分为基本模块和拓展模块(带* 号),基本模块是对学生的基本要 求,拓展模块是对学生的较高要求各区县可根据教学目标和当地的实际情况,在 保证学生掌握基本模块内容的基础上,适当选取拓展模块的内容。 课时安排: 小学阶段信息技术课程,不少于68 学时,建议102 学时; 上机课时不少于总学时的70% 。 三、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必须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本着对发展学生个性和创造精神有利的原 则进

5、行。 教学评价要重视教学效果的及时反馈,评价的方式要灵活多样,要鼓励学生 创新,主要采取考查学生实际操作或评价学生作品的方式。 四、课程教学内容 小学 模块一信息技术简介 (1)初步了解信息技术基本工具的作用:采集信息、存储信息、传输信息、处 理信息如录音机、电话机、传真机、电视机、磁盘、光盘、照相机、雷达、计算 机等。 (2)从外观上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作用。 (3)比较熟练地掌握键盘和鼠标器的基本操作。 (4)初步了解承载信息的几种媒体;了解计算机在学习、生活中的应用。 ( 5)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道德和责任; 培养使用计算机的良好习惯。 模块二操作系统简单介绍 (1)掌握操作系统

6、的简单使用方法。 (2)学会一种汉字输入方法。 (3)学会文件和文件夹(目录)的基本操作。 模块三用计算机画画 (1)学会使用基本的绘图工具; (2)学会绘制图形。 (3)学会给图形着色。 (4)学会编辑修饰图形。 模块四用计算机作文 (1)掌握一种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 (2)学会文章编辑、排版和保存的基本方法。 (3)学会插入图片、艺术字(美术字)和表格。 模块五网络的简单应用 (1)了解有关网络的基本常识。 (2)学会使用浏览器浏览信息、下载并保存有用信息。 (3)学会收发电子邮件。 模块六用计算机制作多媒体作品 (1)了解多媒体素材类型。 (2)学会一种常用的多媒体制作工具制作、编辑

7、简单的多媒体作品。 (3)学会展示多媒体作品。 模块七LOGO绘图 (1)学会用 LOGO基本绘图命令绘制基本图形;添加颜色;并组成组合图形。 (2)学会用LOGO音乐命令演奏乐曲。 (3)了解用控制命令操作机器人的方法。 (4)了解 LOGO简单编程。 解读一:初中和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简称新课标) 一、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定位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为了适应技 术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对人才培养提出 的新要求而设置的必修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为主要 目标,以操作性、实践性和探究性(创新性)为特征的指定学习领域。在国家规定 的必修课程领域外,各省、市、自治区在保证最低要

8、求的基础上,在课程内容、培 养目标、课时安排等方面有一定的自主权。 二、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总体价值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 的有效实施可以提高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有效开 展各学科学习和探究活动、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主动进行终身学习的能力;可以 拓展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所需的信息技术技能,巩固信息素养和技术创新意识; 对于培养国家建设和国际竞争所需的信息技术人才、提高全社会的科技文化 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奠基作用。 三、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目标总体而言,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 育的课程目标为培养发展学生积极学 习和探究信息技术的兴趣,养成巩固良好的信息意识和健康负责的信息技术使 用习惯,形成

9、提高信息处理能力,培养强化学生使用信息技术支持各种学习 和解决各类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强调,学生在实践活 动中,体验借助计算机和网络获取、处理、表达信息并用以解决实际问题、开展学 科学习的过程;活动中理解感知信息的重要性,分析信息编码以及利用计算机 等常见信息处理工具处理信息的一般过程;积极参加信息技术活动,主动探究信 息技术工作原理和信息科技的奥秘。 解读二: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内容设置和选择原则 一、小学、初中、高中的信息技术教育要衔接。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基本完 成应用软件的学习;初中的信息技术教育要具有 “ 双衔接 “ ,初中不再是零起点。关于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

10、育的内容及目标要 求的衔接,参考下表: 学段兴趣特长应用技能信息素养技术创新 小学激发兴趣、保持学习动机 掌握常用软件/ 工具的应用技能 体验信息活动,形成 信息意识 勇于质疑的问题意 识,敢于尝试的创新 精神 巩固兴趣 初中 发现特长 拓展 +提升初步 具备一技之长 自主选择 综合运用 创新能力培养,改进 方案,动手创新 高中专业学习和发展兴趣 自选门类专业发 展 信息知识智慧某一技术门类 二、以兴趣为起点,以活动为载体,螺旋上升的设置内容。 要让学生在“ 玩中学 “ 做中学 “ 。淡化学科体系, 打破各操作软件之间的界限, 以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的实践任务为主线,将学生必须掌握的软件

11、操作 分散到不同学年的实践活动中,通过技术要求的提升引领学生螺旋上升式学习。 三、鼓励跨学科的活动为主题,实现技术学习与技术应用之间的整合,体 现“双价值”。 以学科学习主题作为信息技术任务选题,鼓励学生将学到的信息技术技能应 用到其他学科、领域学习中。以此加深学生对信息技术在学科学习中的价值的理 解,推动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领域的整合,实现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对象与学习 工具的双重价值。 四、适应地区差异,体现地域特色,有很强地方特色的国家课程。各省市的教 研部门在达到要求的基础上,确定地方课时、界定课程内容、 选 择教材呈现方式上有一定的自主权;教师在内容选择、难度设置上应适应本地设 备、师资

12、及学生的现状,活动选题除了体现课程整合外,要鼓励多样化的选题,体 现“四地” 立足地方现实,体现地方特色,反哺地区经济,融合地域文化。 五、“应用与创新相结合”的课程目标。要体现个别差异,鼓励技术创新。 多样的课程,打破教室和书本的局限;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主题,任务要求 分水平,适应个别差异的特长发展需求;教学过程中要鼓励更自主技术实 践与更开放的科技探究与技术创新;适度引导学生思考、探究、理解适合 其年龄的信息技术核心概念。 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的内容和目标要求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内容分为 基础性内容和拓展性内容。基础性内容 是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开展学科学习和综合实践活动,适应现代社会生

13、活的必要基 础,这是必修内容。拓展性内容是针对信息技术条件较好的地区以及在信息技术 方面学有余力的学生设置的选择性学习内容,以引导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的广度 和深度上进一步发展。小学的选修包括机器人教学和LOGO 语言。中学的选修 内 容有机器人教学和基于汉语编程语言的程序教学。 解读三: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内容及目标要求 一、形成运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基本能力。 1能识别计算机的外观和常用输入设备(如鼠标、键盘)、输出设备(如监 视器、打印机)及其他常用外接设备(如音箱、耳机、话筒等);能通过动手组装 或观看组装示范,探究计算机的基本构成,认识不同部件的基本功能(活动 学习 直接经验;观察学习间接

14、经验)。 2通过打字任务或简单的游戏,熟悉计算机的基本操作。熟悉操作常用输 入、输出设备。 3能在实际操作的基础上,总结利用计算机输入、存储、加工、输出信息 的基本流程; 借助自己获取、加工信息的经验,体验计算机在处理信息方面的优 势,知道计算机是现代信息技术的核心。 二、树立与终身学习和现代社会生活相适应的信息意识,形成积极的信息 技术学习态度,养成健康负责的信息技术使用习惯。 1结合生活和学习经验,体验信息在生活、学习、科研中的重要作用,逐步 形成理性认识信息价值(理念先行)、敏锐捕捉有用信息(选择性注意)、主动获 取相关信息(有目的的任务驱动)、甄别筛选正确信息(针对性、准确性、价值高

15、低)、共享交流有益信息的良好信息意识;逐步形成判断和使用健康信息、主动抵 触不良信息的信息道德判断能力;能讨论每个个体在创作和共享有益信息 方面的责任。 2通过身边的事例或观看案例,体验现代信息技术在获取、加工、存储、表 达和交流信息方面的作用,理解信息技术是人的信息加工器官的延伸,讨论人 类发明创造信息技术的基本历程,形成乐于学习、勤于操作、 敢于创新的信息技 术学习态度, 树立不断提高自身信息素养和技术操作能力;主动参与科技创新的 志愿。 3观察和列举日常生活、学科学习和其他综合实践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常见 应用,能讨论这些技术应用带来的利弊。 4能讨论应用信息、信息产品、信息技术现备和软件时

16、涉及到的法律、法规 和道德问题, 能描述不恰当应用带来的后果;知道如何负责地使用技术设备和 信息资料,在引用他人的观点、成果和信息时理,知道如何注明出处和给予恰当 的致谢;养成保护自己信息安全的意识,学会防查杀病毒、简单的文件加密(如 设置使用口令)等信息保护方法“行为指导”“使用技能”。 三、学会利用信息技术工具收集和处理信息,以支持学习、探究和解决日 常生活问题。 1能根据学科学习和其他活动需要,分析所需的信息及其类型,讨论确定 合适的信息来源(如他人、书籍、报刊杂志、光盘、录像、电视、因特网等), 学会从不同的信息来源搜集资料的方法(如实验、调查、访谈等)。对信息搜集 过程进行一定的规划

17、,初步形成信息需求分析的意识和习惯。 2学会利用常用设备(如数码相机、探测器、扫描仪、录像机等)获取第 一手的信息,或利用常见信息技术设备对传统介质的信息进行必要的数字转换。 3学会利用计算机输入和存储资料,学会利用计算机的资源管理功能对文件资 料进行合理的分类整理、建立以及重命名文件(夹)、保护文件等,能迅速 查找和提取自己计算机内存储的信息;通过比较和实际体验,感受对信息进行数 字化编码、存储和管理的优势,认识到数字化是信息技术的核心概念之一。 4能熟练有效地运用远程通讯工具和在线资源(如E-mail 、因特网等), 浏览、查找、下载和保存远程信息,以满足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及其他问题解决的

18、 需要。 5能根据任务需要评价信息的相关性、准确性、 适切性和可能存在的偏差, 甄别和选用有价值的信息。 四、学会使用常用信息处理工具和软件,展开写作、绘画等活动,制作电 脑作品。 1学会使用一种计算机画图软件,设计并绘制图形。例如根据表达意图确定 图画的主题和大体构思;能设置背景颜色和图画的颜色;能使用常用的电脑绘 画工具画出点、线、面;能通过剪切、复制、粘贴等电脑特用的功能对点、线、 面进行组合、编辑,构成符合表达意图的完整图画;能给图画上色,能对图画的 整体或某个部分进行修改,或设置必要的效果。 2学会使用一种文字处理软件处理文字信息写作,在学会常用文字处理 功能的基础上,学会通过文字编

19、辑、版面设置、剪贴画、艺术字、绘制图形、插 入图片、制件文字表格等方式,增加文档的表现力。 3熟悉信息处理软件的界面和常用工具,比较不同软件界面的异同,总结 具有广泛适用性的操作方式,积累技术应用经验。 五、学会使用多媒体制作软件,运用文字、图片、声音等多种方式,灵活 地表达想法、创意和研究结果。 1能根据内容的特点和表达的需要,思考并确定表达意图和作品风格;进 而根据表达意图,比较图画、文字、表格、声音等不同信息表达形式的优缺点, 选择(组合)合适的表达方式,对作品的制作过程进行初步的思考和规划。 2学会运用合适的信息处理工具或软件(如文字处理软件、画图或图形处理 软件、计算机录音软件等),

20、导入、插入图画、文字、表格和声音,并进行必要的 编辑或修改,设置图像和文字的效果;制作或插入表格;录制或截取一段声音等。 3学会使用一种简单的多媒体制作软件,集成文字、图画、声音等信息,制 作简单的多媒体演示文稿。能根据作品特点和受众的需要,学会选择合适的方 式演示或发布电脑作品,表达主题和创意。 4能根据作品特点和受众的需要,学会选择合适的方式演示或发布电脑作 品,表达主题和创意。 5能对自己和他人的电脑作品进行评议,并在评议基础上对电脑作品进行 必要的优化以增强表现力。比较利用电脑制作作品与传统作品的制作过程的异 同。 6讨论所用信息技术工具的优缺点,提出可能的技术改进建议,形成初步 的技

21、术创新意识。 六、学会运用常用远程通讯工具进行合作学习,开展健康的社会交往。 1学会使用电子邮件与他人共享信息、获取支持、表达观点或开展合作。 2学会使用在线讨论工具或已有的学习网站,讨论课程相关问题或开展持 续深入的主题研讨。 3学会使用同页制作软件,规划、设计、制作发布简单的网站,通过网站 共享信息、发表看法、发布成果、交流思想,支持合作探究或其他有意义的社会 活动。 4能观察和讨论网站交往中产生的法律、法规和道德问题,在使用网络与人 交往时,能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网络礼仪;能结合实例,讨论网络应用对个人 信息资料与身心安全的潜在威胁,形成网络交往中必要的自我保护意识,知 道不恰当的网络

22、应用和网络交往可能产生的后果。 七、学会设计和制作简单的机器人,体验“采集信息处理信息控 制动作”的基本过程。该部分内容为选修。 1能识别是建议机器人的基本构造;说出各类传感器( 如声音、光敏、红外、 温度、触摸) 的功能及其对人类功能的模拟,能描述机器人各部分的功能和工作 原理,如通过传感器搜集信息。通过程序判断处理信息、控制外部动作等流程。 2研究和了解现代机器人的发展趋势,讨论机器人与人类在解决相关问题 上的优缺点。例如, 机器人对复杂情况的反应,机器人可以完成哪些人类难以完 成的任务等。 3学会根据生活和学习中的实际需要,设计、动手制作或组装简单的实物机 器人(如:机器人导盲,机器人迎宾、灭火、踢足球、走迷宫等) ,将编制好 的控制程序 ( 使用流程图方式) 导出到实物机器人,运行机器人并对机器人及其控 制程序做出必要的调试和修改。或使用简单易学的程序语言( 如 LOGO编 ) 的程序控制机器人做出简单动作或解决简单问题。 制简单 4在不具备实物机器人的情况下,也可以利用机器人仿真环境来模拟机器人 的运动和调试使用流程图编制的简单的控制程序;初步感受利用程序解决问题 的一般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