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小说阅读技巧.pdf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5553598 上传时间:2020-06-06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54.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小说阅读技巧.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考语文小说阅读技巧.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考语文小说阅读技巧.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考语文小说阅读技巧.pdf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小说阅读技巧.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小说阅读技巧.pdf(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 . 中考语文小说阅读常见题型及其解答模式 一、文体基本常识 三要素: 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环境描写 人物: 1、从塑造人物方法: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外貌(肖像)描 写、心理描写。 2、从描写的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序幕、尾声) 环境:自然环境描写:对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景物的描写 社会环境描写:对人物活动的历史背景、社会情态、人际关系等的描写 环境描写作用: 1、交代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为人物活动提供具体的背景 2、渲染气氛、烘托人物 3、推动情节发展。 分析小说线索: 叙事类事件发展的经过、叙述人的所见所感等;抒情类感情依

2、托物、 某种感情(发展变化)等;状物类主要物品、情感等。 注意文章的标题。有的文章直接揭示线索 有时候通过在文章中某个词语或某个事物反复出现来显示线索。 分析概括感情变化: 理清事件发展变化的过程或阶段 寻找“过程和阶段”中“显示”或“暗示”(体会整体氛围)感情(态度)变 化的词句 抽取关键词语概括 二、有关语言赏析的题型 描绘类 提问方式 :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或:文章的某个句子 说成另一个句子好不好?为什么? 答题模式 :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具体 (形象、准确)地写出了对象效果, 换了后就变成不好的效果。或:不行,因为该词比另一词的感情更强烈(或该 词比另一词更切合对象的性

3、格特征) 。 答题示例 :每见我伸手欲揽其近前,她必远远地跑开,仰起笑脸逗我;待我 佯作冷淡而不顾,她却又悄悄跑近,偎我腰间。好一个调皮的孩子!(节选自谢 大光鼎湖山听泉) 问: “好一个调皮的孩子”,为什么不说成“真是可爱的孩子”? 答:因为“好一个”比“真是”感情更强烈,“调皮”比“可爱”更切合爱 女的性格特征。 结构类 提问方式 :某两个或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答题模式 :不能。因为( 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由浅入深、由表入里、 由现象到本质)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3)这些词 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表达了 答题示例 : “记住:想占便宜的人,往往占不到便

4、宜! ”父亲指着碗里的荷包 蛋告诫儿子“记住, 想占便宜的人,可能要吃亏!” 父亲指着蛋教训儿子说 “不想占便宜的人, 生活也不会让他吃亏!”父亲意味深长的对儿子说。(节选自 荷包蛋) 精品文档 . 问:文中的“告诫”“教训” “意味深长”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答: 不能。因为文中这三个词语是递进关系, 表达了父亲对儿子的关爱之情。 修辞类 提问方式 :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答题模式 :修辞手法 +内容+效果 1. 比喻、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 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层层铺开,逐步扩大,对点明主旨起 强化作用等;强调了对象特性

5、 3. 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4. 设问: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5.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6. 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人称类 提问方式 :使用这种人称写的好处是什么?或:为什么要改变人称? 答题模式 :第一人称:亲切、自然、真实,适于心理描写; 第二人称:便于感情交流,进行抒情,还能起拟人化的作用; 第三人称:显得客观冷静,不受时空限制,便于叙事和议论。 三、有关布局谋篇的题型 提问方式 :某句(段)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题模式 : 1. 文首:开篇点题;照应题目; 总领全文; 渲染气氛,埋下伏笔; 设置悬念, 为下文作辅垫。 2. 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呼应前文

6、。 3. 文末:点明中心;升华感情, 深化主题; 照应开头,结构严谨; 画龙点睛; 言有尽而意无穷。 答题示例 :我怕我父亲,他打我是真打。看着他瞪圆了眼,一步一步逼近, 还不敢躲,绷紧了肌肉等着,于是一巴掌扇过来,于是脑袋嗡的一声(节选 自韩羽父子之间的怯意 ) 问:请简析第一自然段(即上文)在作品中的作用。 答: (1)为下文写父亲对“我”的爱作反衬; (2)为文末写父亲对“我”的怯意作铺垫; (3)照应了“父子之间的怯意”这个题目。 四、有关表现手法的题型 提问方式 :文章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效果、作用? 答题模式 :使用的方法内容效果(或作用) 精品文档 . 手法定义(特点)作用答题格式

7、 伏笔文学作品中前文对后 文将要出现的内容的 暗示预先作提示或暗 示,后文再照应。 使内容前后照应, 情 节紧凑,结构严谨。 文章先写为下文写 埋下伏笔,使内容前后照应, 情节紧凑,结构严谨。 铺垫为了表现主要写作对 象而提前作的渲染、陪 衬、衬托(基础性描写) 制造悬念,引人入 胜,突出重点,使情 节衔接自然紧密。 先写为下文作铺垫, 制造悬念,突出重点,使情节 衔接自然紧密。 象征用眼前之物,寄托深远 之意 把抽象的事理和情 感表现得具体可感, 含蓄而耐人寻味。 运用象征,抓住与相 似点,通过对形象描述, 更好地表现了含蓄而耐 人寻味。 衬托以本体外的物体陪衬 本体,有正衬和反衬 突出本体

8、特征、 作者 情感,增加表现力 用衬托,使特点 更突出、鲜明,增强表现力。 对比把两个相反或相对的 事物,或者同一个事物 的不同方面并举出来, 相互比较。 突出事物(人物)特 征和情感,给读者留 下深刻印象 把和对比,突出事 物特点或人物精神品质, 鲜明地表现出,给人留下 深刻印象。 抑扬先否定或贬低形象,尔 后深入挖掘其特点及 内在意义,再予以肯 定、褒扬,叫先抑后扬 或欲扬先抑 突出强调了事物 (人 物)的特征,使情节 曲折生动。 作者本意是而先用 抑扬之法,令读者更全面深刻 地认识使情节曲折生动。 悬念俗称“卖关子” ,先提 出一个悬而未决的问 题,留待后文解答 使情节环环相扣, 曲 折

9、生动,引人入胜 先把抛给读者,设下悬 念,后面再解释,使情节环环 相扣,曲折生动,引人入胜 照应为使文章前后贯通、脉 络清楚,在行文过程中 做前后照顾或呼应性 的叙写,也叫前后呼 应、首尾照应 使文章前后贯通, 脉 络清楚,主题突出, 结构严谨 本文先写与下文的 遥相呼应,或结尾呼应开头, 使文章前后贯通,脉络清楚、 主题突出、结构严谨 托物 言志 借助具体事物阐述道 理,抒发感情。 把事理和情感表现 得具体可感、生动形 象 借对的描写表达了 的道理或情感,把道理和情感 表现得具体可感、生动形象 描写 方法 内容类: 人物描写(外 貌、语言、动作、心理、 神态描写)和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和社会

10、环 境描写) 角度类: 正面(直接) 描写和侧面(间接)描 写 性质类: 细节描写 生动形象地再现描 写对象的特点, 使特 点更鲜明,更具感染 力和表现力。 运用描写,生动形象(细 致)地再现(表现)特点, 使形象更鲜明,更具感染力和 表现力。 精品文档 . 五、有关归纳内容要点的题型 提问方式 :请概括某一段(或全文)的内容要点。 答题模式 : (1)从题目入手分析。文章的题目总能或隐含地传达出文章的主题,是文章的 “眼睛” (2)抓住文中关键句段分析。一抓点明(突出、深化)中心的句段,一般是开 头和结尾段;二抓议论句、抒情句。 (3)通过结构分析归纳中心。把文章的各部分(段)的大意连贯起来

11、,加以综 合概括,然后指出作者借以表达的思想、感情、态度、观点等。 (4)从分析材料入手,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因为材料都是为表现中心服务 常用格式: 记叙文:本文记叙了(描写了)的故事(事迹、经过、事件、景物) , 表现了(反映了、歌颂了、揭露了、批判了)的思想(性格、 精神、实质),抒发了作者的的感情。 说明文:说明对象 +特征+目的(意义) 议论文:本文通过(从方面、角度)论述(阐述、论证)了观点, 也可以直接概括出中心论点。 六、有关鉴赏人物形象的题型 提问方式 :请简要分析文中的主人公的形象 答题模式 :性格形象总概括 +具体角度分析 方法:1、从塑造人物角度: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外貌(肖像) 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 2、从描写的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