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模拟试卷.pdf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5553599 上传时间:2020-06-06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225.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模拟试卷.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中考语文模拟试卷.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中考语文模拟试卷.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中考语文模拟试卷.pdf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中考语文模拟试卷.pdf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模拟试卷.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模拟试卷.pdf(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共 28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2 分) A狼藉 慰藉 伺 候伺 机而动日薄 西山薄 利多销 B 悖 论蓬勃 催 眠摧 枯拉朽巍然屹 立迄 今为止 C 包扎 扎 实巷 道街头巷尾哄 堂大笑一哄而起 D 咳嗽 洗漱 晦 涩诲 人不倦负隅 顽抗无独有偶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2 分) A 枢纽荧光屏人才辈出通情达礼 B 决窍狙击手一筹莫展矢志不渝 C 懈怠流水账相辅相承粗制滥造 D 庇护挖墙脚仗义执言变本加厉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在中国人眼里,人生有四件大事衣

2、、食、住、行。把衣放在首位,为什 么?。,。 古人常言“修身” “齐家”“治国”“平天下” 而它的起点“修身”当然不能缺少对身体的包装行为 即必须首先从外表上塑造出具有儒家风范的形象 因为在礼仪之邦,衣是脸面、包装,是身份的体现 这是士人儒生的人生信念与行为准则 ABCD 4古诗文默写写。 (8 分) (1),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 ) (2)峰回路转,醉翁亭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 (3)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想象与友人团聚,秉烛夜谈的句子是: “,。 ” (4)风雅是一种生活情调,也是一种精神追求。陶渊明的“, 。 ” ( 饮酒) ,一束花,一抹山,这种随意自然是风雅;李白的“举杯邀

3、明月, 对影成三人” ,一杯酒,一轮月,这种潇洒浪漫是风雅;刘禹锡的“, 。 ” ( 陋室铭) ,一架琴,一卷经,这种恬静淡泊也是风雅。 5名著阅读。 (4 分) 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往往是丰满的,优缺点并存。请从下面人物中任选一个,结合作品中 的具体情节,分析他的优点和缺点。 猪八戒(西游记)武松(水浒)米开朗琪罗( 名人传) 6请给下面的新闻材料拟写标题,并简述理由。( 3 分) 网 2016 年 4 月 22 日讯4 月 24 日是首个中国航天日o 为迎接首个航天日,航天专家在 国家博物馆学术报告厅作专题报告,总结了中国载人航天、火箭发射、深空探测等方面的航天成 就,强调了中国进入太空的

4、能力目前已经达到航天大国的水平,并指出“十二五”期间,中国每 年的航天发射数量稳居世界前三,尤其值得所有中国人自豪的是,近 20 年中国长征火箭的发射成 功率居全球之最。 7根据要求,回答下面问题。(共 7 分) 据调查,近两年来,中学生对数字化阅读的兴趣明显提高。数字化阅读是一种阅读方式,与 传统纸质媒介阅读不同,它是借助网络、手机、电子阅读器、平板电脑等数字媒介进行的。(1) 用简洁的语言从下面两个图表中,归纳出三条主要信息。(3分) (2)结合下面材料的内容,写一段话来表达你对数字化阅读的思考。要求:观点明确,理 由充分。采用总分的结构方式。不少于50 字。 (4 分) 某校八年级的李明

5、同学最近喜欢上了数字化阅读,他常用课余的零碎时间来浏览新闻,了解 科技知识,偶尔也读读名著,看看喜欢的微博,常与同学交流阅读心得,很受大家欢迎。赵亮同 学最近也喜欢上了数字化阅读,他热衷明星八卦,沉迷网络小说,对繁杂的信息不加分辨地接受, 现在上课总走神,也不爱跟同学交流了。 二、现代文阅读(共 28 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8-11 题。 (共 16 分) 母亲养蜗牛 父亲去世后,母亲来北京跟我住。我忙于写作,实在抽不出空陪她。母亲被寂寞所困的情形, 令人感到凄楚。 楼上人家赠予母亲几只小蜗牛。那几个小东西,只有小指甲的一半儿大,粉红色,半透明, 可爱极了。 母亲非常喜欢这几个小生命,将它

6、们安置在一个漂亮的茶叶盒儿里,还预先垫了潮湿的细沙。 母亲似乎又有了需精心照料和养育的儿女了。她经常将那小铁盒儿放在窗台上,盒盖儿敞开一半, 让那些小东西晒晒太阳。并且很久很久地守着,怕它们爬到盒子外边爬丢了。它们爱吃菜心儿, 母亲便将蔬菜最嫩的部分细细剁碎,撒在盒儿内。 母亲日渐一日地对它们有了特殊的感情。那种感情,是与小生命的一种无言的心灵交流。 有时,为了讨母亲欢心,我也停止写作,与母亲共同观赏。 八岁的儿子也对它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奶奶,它们能长多大啊?” “能长到你的拳头那么大呢!” “奶奶,你吃过蜗牛吗?” “吃?” “奶奶,我想吃蜗牛!我还想喝蜗牛汤!我同学就吃过,说可好吃了!

7、” “可它们现在还小啊” “我等它们长大了再吃。不,我要等它们生出小蜗牛以后再吃,这样我就可以一直有蜗牛吃 了。奶奶你说是不是?” 母亲愕然。 我阻止他:“不许存这份念头!不许再跟奶奶说这种话!”儿子眨巴眨巴眼睛,受了天大委屈 似的,一副要哭的模样。 母亲便说:“好,好,等它们长大了,奶奶一定做给你吃。” 从此,母亲观看那些小生命的时候,儿子肯定也凑过去观看。 先是,儿子问它们为什么还没长大,而母亲肯定地回答它们分明已经长大了。 后来是,儿子确定地说,它们已经长大了,不是长大了一些,而是长大了许多。而母亲总是 摇头根本就没长。 然而,不管母亲和儿子怎么想,怎么说,那些小生命的确是一天天长大着。

8、壳儿开始变 黑变硬了,它们的头和柔软的身躯,从背着的“房屋”内探出时,憨态可掬,很有妙趣了。 母亲将它们移入一个大一些的更漂亮的盒子。 “奶奶,它们就是长大了吧?它们再长大一倍,就该吃它们了吧?” 来源 : 学科网 “不行。得长到和你拳头一般儿大。你不是说要等它们生出小蜗牛之后再吃吗?” “奶奶,我不想等了,现在就要吃,只吃一次,尝尝什么味儿就行了。” 母亲默不作答。 我认为有必要和儿子进行一次严肃的谈话了。趁母亲不在家,我将儿子拉至跟前,对他讲奶 奶一生多么地不容易;讲自爷爷去世后,奶奶内心的孤独和寂寞;讲那些小蜗牛对于奶奶的意 义儿子低下头说: “爸爸,我明白了,如果我吃了蜗牛,便是吃了奶

9、奶的那一点儿欢悦。”从 此,儿子再不盼着吃蜗牛了。 一天晚饭时,母亲端上一盆儿汤,对儿子说:“你不是要喝蜗牛汤吗?我给你做了,快喝吧。” 我狠狠瞪儿子一眼。儿子辩白:“不是我让奶奶做的! ”母亲朝我使了个眼色。我困惑地慢呷一口, 鲜极了!但那不是蜗牛汤,而是蛤蜊汤。 其实母亲是把那些能够独立生活的蜗牛放了,放于楼下花园里的一棵老树下。她依然每日将 菜蔬之最鲜嫩的部分,细细剁碎,撒于那棵树下 一天,母亲说: “我又看到它们了!它们好像认识我似的,往我手上爬。”我望着母亲,见母 亲满面异彩。 那一刻,我觉得老人们心灵深处情感交流的渴望,令我肃然,令我震颤,令我沉思” (作者:梁晓声。有删改) 8

10、“母亲养蜗牛”的故事可谓波澜起伏。请将相关情节填写在下面横线处。(4 分) (1),波澜顿起。 (2)蜗牛逐渐长大,母亲刚将蜗牛移入新居,儿子却说现在就要吃蜗牛。波澜再起。 (3),波澜又起。 9结合具体内容,说说第三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4 分) 答: 10细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任选一个角度分析作者是怎样表现人物心理的。(4 分) 答: 11 本文的主题是什么?请写出两个方面,并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4 分) 答: (二)阅读下文,完成1114 题。 (共 12 分) 为什么不读经典 “所谓经典,就是大家都认为应该读而没有读的东西。”马克吐温这句话道出了经典的尴尬处 境没有人否认应该读经典

11、,但真正去读的却寥寥无几。为什么人们会对经典敬而远之呢? 因为经典本身是纯粹的,它不打算讨好人,不千方百计诱惑你去读它。作家在写作时,只是要 写出他对生活的所感所思和他自己的欢欣与疼痛。他是写给自己看的,至多是写给他认为可以与 之对话的人看的,并没有打算让大量的读者成为自己的粉丝,也没有其他的动机。曹雪芹在“举 家食粥”的窘境中写红楼梦,只是想写出“一把辛酸泪”,并没有想到把它做成畅销书,赚它 个盆满钵满。因此,经典不会时刻想着为你提供方便,不会挖空心思哄你逗你,不会因为你理解 不了而降格以求。 因为经典关注的是事物本质的东西。对于同一个轰动一时的新闻事件,经典总能深入其中,烛 照事件背后人性

12、的晦明;而平庸的作品只会对那些热闹的戏剧性的过程趋之若鹜,对于故事之外 的东西,它没有耐心,更没有能力去做更深入的分析。安娜卡列尼娜和包法利夫人都取 材于当时沸沸扬扬的桃色事件,这类故事都足以吸引眼球,受到报纸花边新闻的追逐,但在这些 地方人们发现不了那些驱动故事萌生和发展的动力。只有列夫托尔斯泰和福楼拜这样的作家, 凭借他们天才的洞察力,精确地描绘了一个人的热情和梦想、挣扎和无奈,揭示了人性的丰富和 局限。经典就是这样,瞩目事物的内部,触及到事物坚硬的内核,揭示出生活的本质。 因为经典太留意那些本质的东西,所以常常会忽略表层和细节,在表现形式上,有时会显得呆 滞笨重,不以轻盈妩媚的姿容愉悦人

13、。就像许多真正大智若愚的人,常常会在小事上犯糊涂,会 因某种笨拙的举止而被取笑。倒是那些乖巧机敏的人,待人接物八面玲珑,但如果试图从他们身 上发现独特的人格和精神,往往是缘木求鱼。在并不那么具备观赏性的背后,经典体现的是真正 的深刻和独特的禀赋。 以上这些特征,使那些渴望阅读之“轻”的读者对经典产生隔膜,使他们无缘分享出自人类杰 出头脑的感受、智慧和发现。 因为阅读经典需要充足的时间和从容的心境,而匆促的生活节奏,过于丰富乃至泛滥的信息, 培植了现代人浮光掠影的阅读习惯。面对扑天盖地的碎片化、娱乐化信息,人们没有时间沉潜到 情韵悠长的大部头文学作品中;人们静不下心去欣赏一段风光描写,揣摩一种细

14、腻的心理变化过 程;人们没有耐心细细品味节奏、韵律、布局谋篇的微妙之处,享受纯粹的文字之美。 我们还可以有这样那样疏远经典的理由,这些理由让我们面对人类精神的优秀成果却漠然视之, 让我们和深刻、和睿智、和经由艰苦求索而获得的精神愉悦等美好而珍贵的收获无缘。领悟了这 些,我们就应该有所行动。 (作者:彭程。有删改) 11请结合全文内容,从两个方面概括人们“对经典敬而远之”的原因。(4 分) 答: 12第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2 分) 答: 13请简要分析第段的论证思路。(4 分) 答: 14下面哪一则材料适合作为第段的论据?请简述理由。(3 分) 材料一传媒学家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揭示,这是一

15、个泛娱乐化的时代,深刻的思考 在迅速地销声匿迹,我们变得匆忙和浮躁,只能以一种消费的心态,消受那些等而下之的粗浅的 读物了。 材料二苏霍姆林斯基说: “一个学校可能什么都齐全,但如果没有为了人的发展和精神生活的丰 富而必备的书,或者如果大家不喜爱书,对书冷淡,那么,就不能称其为学校。” 答: 三、古诗文阅读(共14 分)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518 题。 (共 10 分) (一)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 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问: “何以战?”公曰: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 “小惠未徧(遍) ,民弗从也。

16、”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 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 “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 之。刿曰: “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 “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 公问其故。对曰: “夫 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 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来源 :学 +科+网 Z+X+X+K ( 曹刿论战 ) (二)夫战,勇气也,再而衰,三而竭。国藩于此数语,常常体念。大约用兵无他巧妙

17、,常存有 余不尽之气而已。孙仲谋之攻合肥,受创于张辽;诸葛武侯之攻陈仓,受创于郝昭,皆初气过锐, 渐就衰竭之故。惟荀罃之拔逼阳,气已竭而复振;陆抗之拔西陵,预料城之不能遽下, 而蓄养锐气,先备外援,以待内之自毙。此善于用气者也。(节选自曾国藩挺经) 【注】荀罃:春秋时晋国大将。拔:攻下。逼阳:姓,古夷族一支。遽:迅速。备: 准备。 1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衣食所安,弗敢专也专:独占。 B小信未孚,神弗福也福:保佑。 C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狱:过失。 D望其旗靡,故逐之靡:倒下。 16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 分) 夫大国,难

18、测也,惧有伏焉。 译文: 17语段(一)的标题是后人另加的。后人为什么用“曹刿论战”而不用“长勺之战”作为标题? (2 分) 答: 18用兵者应该怎样利用士气取胜?请结合语段(一)(二)的内容分条概括。( 4 分) 答: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89 题。 (5 分)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报携玉龙为君死。 19本诗描绘了一场边关战争,表现了守边将士什么精神?(2 分) _ 20 “黑云压城城欲摧”是千古名句,试分析其成为名句的原因。(3 分) _ 【答案】 四、作文( 50 分) 22

19、任选一题作文。 (50 分) (1)题目:我的青春里有 要求: 先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内容,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 字左右。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画家费尽心力创作了一幅画,在即将完成时,不小心将一滴墨滴在画上,他沮丧极了,想要 放弃这幅画o 冷静下来后,他反复变换角度看那个墨渍,随后,在墨溃上涂了几笔,墨渍变成了 一只飞鸟,与整幅画完美融合。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什么联想或感悟?请任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 字左右。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016

20、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积累与运用(共28 分) (2分)(2 分) (2 分) 4.(1) 长风破浪会有时(2)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3)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4) 采菊东 篱下悠然见南山(可以)调素琴质阅金经 ( 每空 1 分,有错该空不得分。共8 分) 5. “猪八戒”示例: 优点是能随机应变。孙悟空赌气不跟他回去救师父,他揣摩孙悟空的心理, 编出黄袍怪侮辱孙悟空的话,成功激怒孙悟空去救师父。缺点是他好吃懒做,途经五庄观,听说 有人参果,马上挑唆孙悟空去偷;途经平顶山,孙悟空派他去巡山,他却钻到草丛里睡大觉。 “武松”示例: 既有行侠仗义的优点

21、,又有粗暴蛮横的缺点。他夜走娱蚣岭,见道人霸占民女, 便拔刀杀了道人,救下民女;他从蜈蚣岭下来,到了酒店,想喝酒吃肉,店家说是别的酒客的, 不卖给他 , 他大怒,暴打店家。 “米开朗琪罗”示例: 优点是敢于挑战,意志坚强。教皇让他为教堂画天顶画,对壁画技术一窍 不通的他毅然接受挑战,克服了重重困难,最终完成了史诗般的西斯廷作品。缺点是不善合作。 受命建造圣罗朗察教堂,他不善与人合作,导致工人罢工,连运石料的船也找不到,工程被迫搁 浅。 ( 符合作品内容即可。“优点”“缺点”各2 分,共 4 分) 6. 示例一 : 首个中国航天日前夕, 专家总结中国航天辉植成就因为它点明了时间的特殊性, 从 整

22、体上概括了新闻的核心内容。 示例二 : 近 20 年中国长征火箭发射成功率居全球之最 因为它突出了中国航天的这一成就,激发中国人的自豪感,给人印象深刻, 有吸引力。(“标題” 1 分理由” 2 分。共 3 分。若有其他答案,理由充分也可酌情给分) 7. (1 )我国国民数宇化阅读使用率逐年增长。数字媒介阅读时长超过纸质媒介阅读时长。 手机阅读时长增长最快。(意思对即可。一条1 分,共 3 分) (2) 示例一 :数宇化阅读有利也有弊。它有利于人们方便快捷地获取大量信息,开阔视野, 满足兴趣 爱好。 但它信息繁杂,其中的不良信息对中学生健康成长不利。示例二 :我们要合理使用数宇化阅 读。既要用它

23、来获取丰富的信息,开阔视野,满足兴趣爱好; 又要注意分辨,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 诱惑,不要影响学习和生活。 ( 观点明确,理由充分即可。“总说” 1 分分说” 2 分不少于50 字” 1 分。共 4 分)(共 7 分) 二、现代文两读(共28 分) ( 一) (共16 分) 8. 蜗牛尚小 ,母亲精心照料,儿子却说要吃蜗牛蜗牛长大了,儿子已放弃吃蜗牛的念头, 母亲却突然端出一盆“蜗牛汤”(意思对即可。一处2 分,共 4 分) 10.示例一 : 通过人物的语言( 对话 ) 表现人物心理。 从儿子的话语中, 表现出儿子想吃蜗牛的急切 心理; 从母亲看似矛盾的话语中,表现出母亲为蜗牛长大感到的自豪和舍

24、不得蜗牛被吃掉的心理。 示例二 : 用人物说话的语气变化表现人物心理。儿子先疑惑后确定的语气变化,表现了他想吃蜗牛 的急切心理。母亲先肯定后否定的语气变化,显示了她为蜗牛长大感到的自豪和舍不得蜗牛被吃 掉的心理。 示例三 : 选取能突出人物心理的词语表现人物心理。写母亲时,先用“肯定”“分明”来突出她看 到蜗牛长大时的自豪,后用“总是”“根本”表现她舍不得蜗牛被吃掉的心理。写儿子时,用“确 定”“已经”“许多”突出他想要吃蜗牛的急切心理。 ( 任选一个角度,分析合理即可。4 分。若有其他角度,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11.表现老人们对情感交流的渴望,希望引起人们关注。文章开头点出母亲寂寞;中间

25、写母亲 精心照料蜗牛,和蜗牛进行心灵的交流;结尾提醒人们给予关注。 表现浓浓的亲情。母亲爱孙儿,虽然舍不得蜗牛,却从未回绝孙儿吃蜗牛的请求,最后用巧妙 的办法满足了孙儿的要求。孙儿爱奶奶,当明白自己的要求会剥夺奶奶的欢乐时,就再也不提吃 蜗牛了。“我”爱母亲,能体察到母亲的寂寞和欢乐,常停止写作陪母亲观赏蜗牛,并说服儿子 不再想要吃蜗牛。 表现对小生命的爱。母亲像呵护儿女一样养蜗牛,舍不得伤害蜗牛,最后将能独立生活的蜗牛 放生并继续照料它们。 ( 写出任意两个方面,分析合理即可。一个方面2 分,共 4分。若有其他理解,分析符合文意也可 酌情给分) ( 二) (共12 分) 11经典本身是纯粹的

26、,它关注事物的本质,在表现形式上不那么具备观赏性,使读者对它产 生隔膜。阅读经典需要充足的时间和从容的心境,而现代人习惯了浮光掠影的阅读。(意思对 即可。一方面2 分,共 4 分) 12引用名言,指出经典面临的尴尬处境,引出议论的话题。(多用设问(问句)引发思考, 引起下文。(意思对即可。一点1 分,共 2 分) 13先提出观点:经典关注的是事物本质的东西。(1 分)接着分析对于同一新闻事件,经典和平 庸作品有不同的关注点,突出经典关注的是事物的本质;然后以两部名著为例加以印证。(2 分) 最后,再次强调经典关注的是事物本质的东西。(1 分)(意思对即可。共4 分) 14材料一。 (1 分)因

27、为材料一论述的是泛娱乐化的时代使人们变得匆忙和浮躁,只能阅读粗浅 读物,与第段的观点相符。(分析合理即可。2分)(共3 分) 三、古诗文阅读(共14 分) 15C(2 分) 16(齐国是)大国,很难预测(它的实情),(我)怕(他们)设有埋伏。(意思对即可。 “伏” 1 分,大意1 分。共 2 分) 17语段(一)主要写的是曹刿对战争制胜之道的议论,表现了曹刿的“远谋”。(1 分)而对长 勺之战中双方的对峙交锋描述不多。(1 分)(意思对即可。共2 分) 18当敌人士气衰竭、我方士气高涨时要及时进攻。要善于保存士气,不要“初气过锐”。 当士气衰竭时要设法振作士气。当不能迅速取胜时,要善于蓄养锐气

28、。(意思对即可。一条 1 分,共 4 分)四、作文(50 分) 19誓死报国、英勇赴战的精神。 20示例:一个“压”字,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 艰难等等,淋漓尽致地揭示出来。运用比喻和夸张手法,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 情势。 21. (50分) 作文评分标准 项目 类别 内容语言结构书写 一类 (46 - 50 分) 思想感情健康, 立意深刻, 内容充实, 中心突出 文从字顺, 语言准确生动 结构严谨, 层次淸楚 字体工整, 书写规范, 卷面整洁 二类 (40-45 分) 思想感情健康, 内 容具体, 中心明确 文从宇顺, 表达较好 结构完整,

29、 层次比较淸楚 字体工整, 书写规范, 卷面较整洁 三类 (35-39 分) 思想感情健康, 内 容尚具体, 中心基本明确 语言通顺, 病句少 结构基本完整 字迹清楚, 有少量错别字, 少量涂改 四类 (30 - 34 分) 思想感情基本健康, 内容不够具体, 中心不够明确 语言基本通 顺, 病句不太多 结构不够完整 字迹潦草, 错别宇较多, 卷面不整洁 五类 (0-29分) 思想感情不健康, 内容不具体, 中心不明确 语言不通顺, 病句多 结构不完整 字迹不易辨认, 错别字多, 卷不整洁 说明: 1. 坚持三人独立评卷。 2. 作文满分的比例掌握在5% 左右。 3. 以下四项有一项突出者,可酌情加卜4 分,加到满分50 分为止。 (1)感情特别真挚感人,对人生、社会、自然有独特感受。 (2)立意新颖、深刻。 (3)构思巧妙。 (4)有文采。 4. 没写题目扣2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