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政治上学期期中模拟考试试题新人教版.pdf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5557789 上传时间:2020-06-06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54.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政治上学期期中模拟考试试题新人教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八年级政治上学期期中模拟考试试题新人教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八年级政治上学期期中模拟考试试题新人教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八年级政治上学期期中模拟考试试题新人教版.pdf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政治上学期期中模拟考试试题新人教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政治上学期期中模拟考试试题新人教版.pdf(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7-2018 学年上学期期中模拟考试试卷八年级道德与法治 满分: 100 分时间: 60 分钟 一、请你选择(共30 分) 单项选择( 6 小题,每题2 分,共 12 分。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请将所选字母填入括号内) 1. 中学生要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参与社会生活,下列方式中不适合中学生的是() A. 整天上网聊天 B.积极参加环保宣传 C. 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献爱心活动 D.植树造林 2. 小王在家里主动帮妈妈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在学校努力学习,认真完成学习任务;在社区主 动担任卫生监督员。小王的这些行为表明() A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 B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

2、化的过程 C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D青少年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知识和参加劳动 3. “这是您孩子的成绩单”“您的银行密码出现异常,请尽快修改密码”这些看起来仿 佛是老师、银行客服发来的短信,背后隐藏的其实是一个个手机病毒。一旦手机用户点击了短信, 就会造成手机中毒,账户失窃。这警示我们() A手机诈骗十分隐蔽,普通用户无法防范 B网络交往对象是虚拟的,完全不可相信 C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要提高网络交往警惕性,注意自我保护 D要做到信息节食,不能利用手机上网 4.2017年的前三周,中国政府网开设的“我向总理说句话”就收到海内外网民留言超过10 万条。网民围绕“办事少跑腿”“老有所

3、养”“病有所医”等话题,对政府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留言经汇总整理后,报送国务院相关领导和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为国家决策提供参考。这说 明() A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B网络大大节约了成本,提高了生活效率 C网络对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发挥了重要作用 D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了新平台 5. “相逢点点头,握手问个好;感情要真挚,语言要美好。”这说明() A. 讲礼貌要学会换位思考 B. 与人交往要学会理解和宽容 C. 与人交往要学会谦让 D. 与人交往要真诚、要讲礼貌 6. 下列行为不属于行政违法行为的是() A. 欠债不还B.谎报险情 C. 殴打他人D.破坏铁路

4、封闭网 多项选择( 6 小题,每题3 分,共 18 分。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多选错选均不得分。少选者:若有两个正确选项,只选一项者得1.5 分;若有三个正确选项,每选 一项得 1 分;若有四个正确选项,选三项者得2 分,选一、二项者均得1 分) 7. 某学校在开展助残的活动中,许多同学发生了巨大变化:冷漠的变热情了,脆弱的变坚强了。 可见() A、人在社会中能够不断的成长 B、我们应该多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化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 C、我们成长的过程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D、我们的情绪变化太大 8. 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努力学习知识,同时也要() A、

5、关注社会并了解社会,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 B、避免和别人的交往以影响自己的学习 C、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 D、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积极参加公益活动 9. 为了保障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培养未成年人良好品行,我国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 年人犯罪法。该法() A.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进行预防B.对未成年人严重不良行为进行矫治 C. 给未成年人划清了明确的是非界限D.标识了生活中常见的“雷区” 10. 小王是一名九年级学生,由于迷上网络游戏,学习成绩较之前有了很大下滑。 如果你是他的同 学,你会如何劝他() A. 沉迷网络游戏会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损害身心健康 B. 要明确学习的意义,养

6、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C. 只要自己资质聪慧,玩玩网络游戏也无妨 D. 要提高媒介素养,学会辨析网络信息 11. 2016年 1 月 2 日,在上海地铁车厢内一名女乘客吃泡椒凤爪并随地吐骨头的行为,遭到了 周围乘客指责,该事例说明() A. 社会生活中,我们应该尊重他人和保护环境 B. 人们之间需要相互尊重 C. 尊重他人,要从点滴做起,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D. 受人尊重的奥秘是忍让 12. 下列关于刑罚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刑罚是公安机关依法对犯罪分子适用的最严厉的强制性法律制裁方法 B刑罚分 为主刑和附加刑,附加刑包括罚金、拘役和剥夺政治权利 C依法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属于刑事违法行为,具

7、有严重社会危害性 D所有的违法行为都会受到刑罚处罚 二、请你辨析(10 分) 三、请你观察与思考(30 分) 14某校团委充分利用三月“学雷锋月”这一良好契机,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如 义务植树造林、安全用电宣传、防空防灾宣传、文明交通引导、环境卫生清扫等。该活动为同学生 活增添了不少乐趣,同时也收获了很多。 ( 1)中学生 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6 分,两方面) ( 2)联系你参与的社会活动,谈谈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9 分,三方面) 15初中生优优经常利用课余时间上网查资料、聊天,分享学习、生活中的心得。有时他也会 对网友产生好奇心,甚至产生见面的冲动。 (1) 请你谈谈网络是

8、怎样丰富我们的日常生活的?(6 分,三方面 ) (2) 我们该怎样理性参与网络生活?(9 分,三方面 ) 四、请你参加活动与探索(共30 分) 16.2017 年 4 月 1日,中央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消息发布后,一些外地人员涌向雄安新区进 行炒房。截至目前,雄安新区已经查处房地产、建筑领域违法违规行为765 起,拆除违建125 处, 关闭售楼部71 家 、中介机构35 家,清理违规售房广告1597 条,严厉查处违规网上售房行为9 起, 对 10 家恶意炒作的房地产企业进行约谈,刑事拘留违法犯罪嫌疑人7 人。 (1) 结合法律知识,说说什么是犯罪?犯罪的法律后果是什么?(4+2 分) (3)

9、请你就如何预防犯罪谈谈你的看法?(9 分,三方面 ) 17. “站在风口,就是猪也能飞起来”,有人这样形容“互联网+”时代。“这是最好的时代”, 但是别忘了狄更斯的后半句,“这也是最坏的时代”,当人们对互联网+农业、互联网+工业、互联 网+旅游等概念所蕴含的生产力、机遇、财富憧憬的时候,不要忘记支撑这些概念的基石诚信。 李克强总理就曾经在会见中外记者时强调:不管是网上还是网下的实体店,都要讲究诚信,保证质 量,维护消费者的权益。 据悉,你校正在举办“互联网+诚信”主题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如下任务: (1)请你谈谈诚信的重要性?(6 分,三方面) (2)谈谈在今后的社会生活中,你打算怎样践行诚信

10、,做一个“讲诚信”的人?(9 分,三方面) 2017-2018 学年上学期期中模拟考试答案 一、请你选择 1.A 2.C 3.C 4.C 5.D 6.A 7.ABC 8.ACD 9.ABCD 10.ABD 11.ABC 12.ABD 二、请你辨析 13、答:青少年身边的侵害,危害身体健康,影响健康成长,损害集体、国家、社会的利益,败 坏社会风气,危害巨大。遇到侵害时,青少年可以通过法律援助机构来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也可以寻求国家的法律救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包括我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法 律责任。遇到不法侵害,我们要见义勇为,见义智为,见义巧为,维护正当利益。我们身为未成 身边

11、侵害危害大,遇到侵害要求助。 见义勇为我赞成,硬打硬拼也能行。 年人,体力不具优势,心智尚未成熟,如果鲁莽行事,自己极易受到伤害,也不利于制止违法犯罪。 因此,在面对违法犯罪时,我们不仅要敢于斗争,而且要善于斗争、巧于斗争,在能在保全自己, 减少伤害的前提下,最有效地打击违法犯罪。 三、请你观察与思考 14、(1) 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 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 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我们只有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 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

12、2) 要在身边找到学习模仿亲社会行为的榜样。要在良好的社会大环境中学习模仿,并形成良好 的亲社会行为。要在观察、参与的社会实践过程中提高社会责任感,习得亲社会行为。等等。 15、(1)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速;互联网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 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 (2)我们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 我们要注意浏览、寻找与学习、工作有关的信息,不应该在无关信息面前停留,不应该在无聊信 息上浪费精力,更不可沉溺于网络,要学会“信息节食”。我们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 于智者,自觉抵制暴力、色情

13、、恐怖等不良信息。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做一名负责人的网络参 与者。 四、请你参加活动与探索 16、(1) 犯罪是指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并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犯罪的法律后果是 刑罚。 (2)我们作为社会成员,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 绝不良行为。生活在法治社会,我们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 17、(1) 犯罪是指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并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犯罪的法律后果是 刑罚。 (2)(1) 犯罪是指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并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犯罪的法律后果 是刑罚。 (2)树立诚信意识。运用诚信智慧。珍惜个人的诚信记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