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苏科版.pdf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5558024 上传时间:2020-06-06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93.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苏科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苏科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苏科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苏科版.pdf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苏科版.pdf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苏科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苏科版.pdf(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7-2018 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八年级物理试卷 (分值 90 分,考试时间80 分钟) 一、选择题:(15 2 共 30 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答案填入表格中) 题号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1. 下列几个现象中与光的反射有关的是 A利用激光给隧道准直 B看到了不发光的物体 C. 阳光下物体有影子 D. 晚上看到大街上五颜六色的霓虹灯 2 陶瓷茶杯底部放有一枚硬币,人移动到某一位置时看不见硬币( 如 图甲 ) ,往茶杯中倒人一些水后,又能够看见硬币2 了( 如图乙 ) 。造 成“看不见”和“又看见了”的原因分别是

2、A光 的反射和光的折射 B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折射 C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D光的反射和光的直线传播 3.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小明在凸透镜前放一燃着的蜡烛,移动光屏并在光屏上找到清晰的像。 然后将蜡烛远离透镜,调节光屏再次找到一个清晰的像,比较两像 A. 像距减小,像减小 B. 像距减小,像增大 C. 像距增大,像增大 D. 像距增大,像减小 4物体从距凸透镜12cm移到距凸透镜18cm的过程中,调整光屏的位置,总能在光屏上得到倒立放 大的像, 由此可知, 此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20cm B 16cm C10cm D6cm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岸边景物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B.

3、电影幕布选用粗糙布料,目的是让光发生漫反射 C.雨后彩虹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D.电影幕布选用粗糙布料,目的是让光发生镜面反射 6. 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7. 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若入射角为45,则折射角约为 A 0B 32C 45D 58 8. 小李同学站在平面镜前并向平面镜靠近,则他在平面镜中的像应该 A远离平面镜,且大小不变 B. 靠近平面镜,且大小不变 C远离平面镜,且越来越小 D. 靠近平面镜,且越来越大 9. 为了在雨后晴朗的夜晚不会踩到地面上的水,以下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A迎着月光走时,地上发亮处是水;背着月光走时,地上暗处是水 B迎着月光走时,地上暗处是水;

4、背着月光走时,地上发亮处是水 C无论迎着月光走,还是背着月光走,地上发亮处都应是水 D无论迎着月光走,还是背着月光走,地上暗处都应是水 10. 一束光线由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如果入射角逐渐增大,折射角将 A逐渐减小,且总小于入射角B逐渐增大,且总大于入射角 C逐渐减小,且总大于入射角D逐渐增大,且总小于入射角 11. 如图所示,一只大熊猫正抱着一根柱子在镜子前欣赏自己的像,它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像应该是 12. 某凸透镜焦距是10cm ,将物体放在离焦点5cm的地方,所成的像 A一定是实像 B 一定是虚像 C 一定是放大的像 D 一定是缩小的像 13. 一个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当物体从离透镜30

5、cm处逐渐移到离透镜20cm处,则 A 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变小 B像逐渐增大,像距逐渐增大 C像先小后大,像距逐渐增大 D像逐渐增大,像距逐渐变小 14以下光学仪器或元件中,对光起发散作用的是 A潜望镜 B平面镜 C凸透镜 D凹透镜 15. 在做“凸透镜成像”实现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20cm处,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观察 到缩小的像。接着又把点燃的蜡烛置于原来的光屏处,则所成像的性质是 A倒立等大的实像 B 正立放大的虚像 C 倒 立放大的实像 D 倒立缩小的实像 二、填空题(一空1 分,共 24 分) 16. 要想利用凸透镜使小灯泡发出的光变成平行光,应把小灯泡放在凸透镜的_处。 1

6、7. 桥在河里的倒影和 “立竿见 影”的影,从它们的成因来看原理不同。前者遵循的是光的_ 定律,后者是由光的_规律决定的 . 18. 光在中沿直线传播,光在不同的物质里传播的速度不同,光在中的速度最大,是。 19. 光的三原色 : 、。近视眼应该佩戴镜。 20. 同学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老师在黑板上所写的字,这是因为光发生了反射的缘故。把一支铅 笔斜插入盛水的玻璃杯里,看上去铅笔好像在水面上折断,这种现象是由于光的现象引起的。 21. 红外线具有效应,紫外线能使发光,光路具有性。 22. 一照相机镜头的焦距为15cm,拍照时景物到镜头的距离应为,底片到镜头的距离应。若要使底 片上的像大一点,景

7、物应该镜头,底片应该镜头。 23. 把投影仪上的平面镜取下,投影片放到载物台上,调节它的凸透镜,在天花板上得到清晰的像, 这个像应当是(选填“正立”或“倒立”)的、(选填“放大”或“缩小”)的(选填“实像”或 “虚像”) 24. 将一矿泉水水瓶放在镜前6cm处, 矿泉水水瓶在镜中的像与矿泉水水瓶间距离为_cm 若 使矿泉水水瓶向镜面靠近,该水瓶在镜中像的大小_ 。 三、作图题(每题2 分,共 8 分) 25. 如图 25,是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一条出射光线,请你在图中画出对应的入射光线 26 光线从 水中射入空气,在图上画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大致光路。 第 25 题第 26 题 27. 请作出

8、图中箭头状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 28. 在水池的一角有一块平面镜,现有一束光线从水中射向平面镜,如图,请完成光路图,并标出反 射角(用“ ”表示)和折射角(用“”表示) 27题 28题 四、实验题( 29 题 30 题每空 1 分, 31 题每空 2 分共 28 分) 29. 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为便于观察,实验最好在(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的 环境下进行。 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 于 _ ; ( 2) 如 果 有3mm 厚 和2mm 厚 的 两 块 玻 璃 板 , 应 选 择_mm 厚 的 玻 璃 板 做 实 验 ; (3)如果玻璃板没

9、有放正,将对实验产生什么影响?_. (4)刻度尺的作用的便于比较像与物 (5)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关系 (6) 使点燃的蜡烛在两个不同的位置, 分别测出物距和像距相等的两个数据,得出实验结论之一: “像距与物距相等”。你认为这种方法是否合理_,理由是: _ 30. 某 同学在做探究光的折射特点实验,右图是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的光路实验中发现, 入射光线、 折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通过实验还得到如下数 据: (1) 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结论: 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将同时发生和现象; 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关系是:,且

10、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空气垂 直射到水面时,折射角等于零 该同学根据上述实验中的发现和结论总结出了光的折射特点 (2) 请你对该同学通过上述探究实验得出光的折射特点的过程作出评价 是否存在不足?答:是;理由是: 31.王浩用一个焦距为8cm的凸透镜做“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装置如图所示。首先,他将凸透 镜固定在光具座标尺上50cm 的位置再将蜡烛放在 38cm 的位置,左右移动光屏,直到屏上出现清晰的 像。 (1)此时的像是的实像( 填“放大”或“缩小”) 。向 左移动蜡烛,像变(填“大”或“小”) ; (2)将蜡烛放在20cm刻度线处,凸透镜的位置不变, 为了找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移到 _的

11、刻度范围内,才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 实像;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这三种光学仪器正常使用时,与这种成像规律相同的是 _。 (3)若用一张硬纸板挡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则屏上成完整的烛焰的像( 填“ 能”或“不能” ) (4)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标尺上45cm处,此时小强应站在侧( 填“蜡烛”或“光屏” ) , 观察蜡烛的像 (5)如果无论光屏怎样移动,光屏都收不到像,原因可能是(写出两个即可): 2017-2018 学年度第一学期阶段检测二 八 年 级 物 理(90 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5 2 共 30 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答案填入表格中) 题号1 2

12、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B B A C B D B B A D D C B D C 二、填空题(一空1 分,共 24 分) 16. 焦点 17 反射、 直线传播 18.同种均匀介质、真空、 3 10 8 m/s(或 310 5km/s) 19. 红、绿、蓝 , 凹透镜 20. 漫 、折射 21 . 热 、荧光物质可逆 22 . 大于 30cm 、15cm-30cm 之间、 靠近、远离 23 . 倒立、放大、实像 24 . 12 、 不变 三、作图题(每题2 分,共 8 分) 25-28 略 四、实验题( 29 题 30 题每空 1 分, 31 题每空 2 分共 28 分) 29 ( 1) 较黑暗观察和确定像的位置 ( 2)2 ( 3)到镜面的距离 ( 4)大小 ( 5)不合理实验次数少,结论具有偶然性。 30. (1)折射反射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或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减小而减小) (2) 探究过程不完整,还应该做其他多种透明介质之间的折射实验。 31 (1)缩小小(2)58-66cm 照相机 ( 3)能(4)光屏 ( 5)烛焰的中心、凸透镜的中心和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 烛焰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一倍焦距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