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活动.pdf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5562666 上传时间:2020-06-07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67.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活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活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活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活动.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活动.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活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活动.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Word 文档 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活动 传统的数学课程不大注意与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的联系,对数学应用的处理总是 有着人为编造的痕迹,各知识点间的联系也不多,综合运用就更少了。而随着新课程 的推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通过观察、操作、猜测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 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已成为小学数学教育界的共识。数学课程 标准(试验稿)将实践活动作为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要:数学教学活 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向学生提供充分从 事学习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

2、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 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因此,教学时,我们 应结合学生的实际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 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和理解数学,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运 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下面结合本人教学实践, 谈一谈对数学实践活动课的认识和做法。 一、认真学习理论知识,加深对数学实践活动课的认识 (一)实践活动加强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也是激发学生主体意识的最高 体现。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作为

3、基础学科的数学教学,更应注重学生创新 能力的培养。为此,开展一些有组织的数学实践活动,可以给更多的学生施展才华的 机会。特别是对一些数学成绩不很好的学生,在活动中常常可以扬长避短,产生很好 的结果。教师再对这些学生鼓励,可以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提高数学能力。 活动可以在教师的参与和指导下由个人或小组为单位完成。例如,小学数学第七册教 材学生认识了几分之一后,我指导学生拿出几同样大小的长方形纸,用不同的方法分 别去折叠出它的 1/8,并用自己最喜欢的图案表示出来。学生亲自操作实践,手、眼、 脑并用,启迪了大脑思维,得出了很多种1/8 的折叠方法,再用美丽的图案画出来, 得到美的享受, 也培

4、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以“动”激“活”,营造出富有生机的学习氛围, 实现了数学学习方式的转变。 (二) 实践活动关注“过程”的教育价值 与其他领域相比,实践活动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经历数学问题的发现过程。学生经 过一段长时间的活动,最后的结果可能并不理想,但这并不重要,要的是要他们经历 一个设计、调查、收集、处理、探索与合作的过程,他们拥有了这样一个体验。所以 我们要让学生经历与感受活动的全过程。如何引导学生经历数学问题的发现过程呢? 1、算一算。数学知识往往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许多计算问题更 是如此。象进位乘法就是在不进位乘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如在教学进位乘法“26 2”时, 最简

5、单有效的方法是让学生先算一算。在教学实践中会发现学生中主要出现两 种计算方法: . Word 文档 2 62 6 2 2 4125 2 从上面两个例题中学生发现了问题:“ 6 2”满十了, 怎么办?由此开展的探究活动将是 学生的自觉需要,他们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最终顺利解决了问题,同时也获得 了在知识、技能、情感多方面的发展。 2、猜一猜。小学生天生喜欢猜测。在数学学习中,猜测不是凭空瞎猜,而是在某 种具体情境中的直觉思维的运用。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进行合理的猜测,能使 数学问题的产生变得自然、有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他们的积极思考。 3、用一用。数学产生于实践。 因实践的需

6、要产生的数学问题对学生是有吸引力的, 也是有说服力的。例如,教学“平均数”数是,在课前组织学生进行一次跳绳比赛,课 上出示其中两个小组的比赛成绩: 第一组1088812299105114 第二组971167896100121127 请同学们做裁判:哪个组同学的跳绳本领大?同学们提出了多种意见:分别求出两组 中同学的跳绳个数的和;两组一一对应地比较;第二组去掉一位同学后再分别求出两 组中同伴跳绳个数的和; 通过比较得出最合理的方法是将各组跳绳的总数去除以人 数,这也是学生学习平均数的基本目标。 4、做一做。这个做不是解答数学练习题,而是指从事一些数学活动。在刚开始参 与数学活动的时候,学生并没有

7、明确要解决什么问题,但在动手做的过程中学生会逐 渐进入数学问题的情境,教师在引导学生发现数学问题就是努力向学生提供“做”数学 的机会。例如:教学“商不变的规律”时,让学生同桌合作,一人含有因数3 的乘法算 式,另一人把乘法版式改写成商是3 的除法算式, 再请同学们汇报各自写的除法算式, 并按被除数从大到小的顺序一一出示在黑板上,经过这一系列的活动,学生惊奇地发 现了一个问题:这些除法算式的被除数和除数都在变化,但商都是3!从而引出“商不 变规律”。 (三)实践活动重视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数学学习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过程,而是一个主动的建 构过程,即通过部认识结构与周围环境

8、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建构知识。这就是说,我们 的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创设条件使新的学习材料与学生 原有的认知结构相互作用,让学生主动地建构新的数学认知结构。 . Word 文档 实践活动提倡“做中学”也就是让学生在各种各样的操作探究、 体验活动中, 去参与 知识的生成过程、发展过程,主动地发现知识,体会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培养主动 获取知识的能力。 例如,教学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一课,传统的教学一般是教师演示学具,得出 V=SH, 然后应用公式进行计算。根据“做中学”的指导思想,我在教学此课时,采用小 组操作探究的方法。首先让学生操作学具,(等底等高和不等底不等高的圆锥圆柱装

9、 沙子),写出实验报告单,然后让学生分析报告单,发现规律,得出圆锥体的体积公 式 V=SH。在应用中出示了一圆锥体沙堆,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去测量,计算出 其体积,整个过程都是学生主体活动的过程。实践证明,其效果是传统教学不能比拟 的。 (四) 实践活动使数学与生活更接近 传统的数学教学,教师特别重视知识的教学,而很少关注这些知识与学生实际生 活有哪些联系。而新课程标准则要求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引出数学问题。如在教 学“认识人民币”时,就让学生模拟超市购物这一生活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买 卖东西”。通过识别商品、看标价、付钱、找钱等活动,使学生加深对人民币的认识。 二、精心设计实践活动

10、,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小学数学活动课的目标是根据小学数学教学目标和实践活动课的特点来确定的。 开设实践活动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具体地说,主要是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 力,并能用所学知识技能解决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从实践活动课 特色来说,是要尊重学生的需要、兴趣和爱好,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获得数学经验和 即时信息,帮助学生应用、验证、巩固数学知识与数学能力,从而促进全面素质的提 高。因此,教师设计实践活动一般要从紧密联系教材容和学生生活来考虑,小学阶段 常用的实践活动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种: (一)操作与制作实践活动 现代课程观认为,课程不只是承载特定知识的文本,而是学生生活世界的

11、经验; 课程也不再只是教学计划和目标,而是师生共同探求新知识的过程;课程不再只是由 教材这一单因素构成的静态课程,而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 形成的动态、生长的构建过程,而这种经验、探求新知识的过程、构建的过程离开活 动是无法实现的。教学活动能充分体现学生的生命活力和丰富个性,能充分落实学生 的主体地位,是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方式。如学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我就放手让 学生自己去剪,然后重新拼成一个长方形,有了这样的剪、拼活动,学生自然看到, 沿着平行四边形的任意一条高剪开后,可以重新拼成一个长方形,这样的活动其实也 是“等量代换”数学思想的渗透过程。又如学习长方体的认识,我

12、让学生利用土豆、萝 卜等制作一个长方体,虽然不十分美观、标准,但在制作过程中,学生已经初步感知 了长方体面、棱、顶点的特征,这会为进一步观察、概括特征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游戏竞赛实践活动 . Word 文档 就小学生而言,游戏是启发心智与兴趣,达到身心愉悦的最佳方式。因此,在教 学活动中经常组织游戏,寓教于乐,乐中求教,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教学“人民币的认识”一课后,开展“小小商店”课游戏,让学生分别扮演顾客 和售货员,体验购物的步骤,掌握简单的人民币加减计算。有的老师还在游戏中设计 了为希望工程献爱心捐款活动,使学生受到一定的思想道德教育。这个实践活动的设 计,比简单的人

13、民币计算教学效果要好得多。 再如:一年级学习“7 的认识”, 4 人一个小组,桌面上用线绳围一圆圈,把7 个石 子同时扔到桌面上看圆圈有几个,圆圈外有几个,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很好地理解 了 7 的组成。 (三)实际测量实践活动 这类实践活动主要针对数学教学中“量与量的计量”。我在教学“克、千克、吨”的认 识时,根据以往的经验,学生一般都能正确地进行单位换算和简单的计算,但在实际 运用这些单位时,如妈妈体重52(),一个苹果重 100( )往往会闹出一些笑话。这说 明学生对这些单位建立的表象是模糊的。于是我设计了一节实践活动课,让学生实际 称一称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质量、同学的体重等, 帮助同学进

14、一步建立重量单位的表象。 再如:教学土地测量可组织学生走出学校,进行实地测量,帮助家长计算面 积等;教学千米的认识可带领学生进行目测、步测、实际测量。 (四)观察、调查实践活动 数学来源于实践。现实生活、生产中处处蕴涵着数学问题,教师应创设条件,让 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了解数学在工农业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体验数学的价值, 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例如:吸烟有害一节实践活动,让学生调查家庭中吸烟人数、香烟品牌、香 烟价钱,同时调查一名学生一年学习费用是多少钱,核算浪费的这些钱可以资助多少 失学儿童等,使学生利用数字的对比,进一步加深对吸烟危害的认识,增强社会责任 感。 再如:组织学生到附近工厂参

15、观学习,请厂里的领导专家讲几年来工厂的发展变 化、效益增长情况,体会改革开放以来工厂的巨大变化。 (五)自行设计实践活动 21 世纪是信息时代,学会收集、分析、处理信息愈来愈显得重要,教师要善于引 导学生把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一些问题抽象出来,转换成数学问题设计实践活动课。 例如:春天到了,怎样使我们的校园更美丽?设计我心中的校园一节实践活 动课,组织学生开展实地测量、科学规划,拿出方案,向学校提建议。针对学生“零花 钱过多,乱花零花钱”的现象,设计“手中的零花钱”一节实践活动课,让学生调查零花 . Word 文档 钱的来源、支出情况,分析零花钱的利弊,最后提出“培养勤俭节约,不乱花钱”的倡 议和

16、可行性方案。 再如:“我们去秋游”一节实践活动课,针对秋游中路线的设计、乘车方案、购买门 票等问题让学生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开展数学实践活动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 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可以利用的教育因素,紧密联系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 以及学生知识水平、认知能力,努力做到目的明确、计划周密。除考虑到教材因素、 学生因素外,还要考虑活动所需要的时间、安全等方面的因素。对于学生自行设计的 实践活动方案,教师要多加指导,使方案更具可行性。 开展数学实践活动课,教师要通盘考虑,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否则实践活 动就会流于形式、走过场。

17、(二) 开展实践活动课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 低年级儿童掌握的数学知识比较少,接触社会的围也比较窄,同时他们具有好奇、 好动、好胜、注意力不稳定等特点,所以开展实践活动,一般以游戏、竞赛、学具操 作为主,还可以结合学生的日常活动,如跳绳、投掷、赛跑等,创造性地设计数学实 践活动。 中高年级的学生,主体意识逐渐增强,又有一定的数学知识基础和社会生活经验, 所以一般以学具操作、实地测量、参观调查、小课题试验等为主,培养学生的发现、 探究、应用意识。 (三)转变教师角色,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活动的主体。实践活动课要求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和个性 发展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唱主角。教师要由知

18、识的传授者转变为活动的组织者、指导 者和参与者。教师要更多地关注活动目标的导向、动机的激发、情景的创设、方法的 指导、疑难的解答等。反之,如果教师限制得过多,实践活动课将失去其价值。 (四)实践活动结束时的评价工作 客观、正确地评价具有一定的导向性和激励性,所以实践活动结束后,组织学生 进行评价。在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中交流各种体会,总结经验,升华认识。 学生开展实践活动,有时效果不一定令人满意,这时教师不能草草收场,不了了 之。要恰当地进行评价,找出活动中的闪光点,多鼓励、多表扬,树立下次参与实践 活动的信心。同时还要帮助学生客观地分析活动中的不足之处,以利于下次活动的开 展。 .

19、Word 文档 数学实践活动课解放了学生的头脑、眼睛、嘴巴,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与空间, 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虽是一个新课题,但已显 现出勃勃的生机。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作用 随着新课程的推行,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 活的密切联系,通过观察、操作、猜测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使学生初步学 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已成为小学数学教育界的共 识。作为数学新课程标准四大版块之一的“实践活动”,以其鲜明的教育性、科学性、 实践性、思考性、趣味性、开放性、层次性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创造能 力、发展数学思

20、维和问题意识,从而成为课改的热点之一。因此结合自己几年来的课 题实践与探索,就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的作用谈几点浅显的认识: 一、实践活动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 小学阶段的儿童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会尽力去完成。并且在遇到困 难时,他们会主动的去探索、研究,努力寻找的方法,使问题得到解决。因此,在小 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创设出各种具有问题和故事情景实践活动环节,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使学生心里产生一种强烈的求知欲,为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创造良好的条件。 例如:在一年级学生学习分类之前,我指导学生进行了一次数学课外实践活动:收集 喜欢的商品,并尝试着当一当小小售货员,把喜欢的商品摆放

21、好。这个活动的目的主 要是使学生通过收集、思考,进行分类的初步尝试,亲身感受到数学知识与自己生活 的紧密联系,从而激发兴趣,增加体验,培养能力,形成良性循环的主动学习的状态。 这次实践活动大体分四步进行: (1)收集。以小组或个人为单位,到超市、商场收集一些喜欢的商品。 (2)思考。假如你是小小售货员你会怎样摆放商品,为什么这样摆呢? (3)尝试。大部分学生将自己收集到的商品进行较科学的分类。学生的体会丰富多 彩。有的学生发现,可以按一种标准进行分类,还有的则认为可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 类。 (4)交流。在实际进行的分类中,有的学生为某种物品设计的分类方法非常出色。 亚里士多德讲过:“思维是从疑

22、问和惊奇开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是培 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推动力。数学的生命力在于其应用的广泛性,通过运用 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会“使学生体验到一种理智高于事实和现象的权力感”。 因此,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设计实践活动环节,以数学知识来解决学生身边的问题, 通过问题创设、调查活动、交流报告等环节的实践活动,我们可以使学生经历一个学 数学、用数学的过程,引导学生尝试探索与成功,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 兴趣。 二 、实践活动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 Word 文档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 数学学习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过程,而是一个主动的建构过 程,即通过部认识结构与周围环境

23、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建构知识。这就是说,我们的教 学必须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创设条件使新的学习材料与学生原有 的认知结构相互作用,让学生主动地建构新的数学认知结构。 实践活动提倡“做中学”也就是让学生在各种各样的操作探究、体验活动中, 去参与知识的生成过程、发展过程,主动地发现知识,体会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培 养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例如,教学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一课,传统的教学一般是教师演示学具,得出V=SH, 然后应用公式进行计算。根据“做中学”的指导思想,我在教学此课时,采用小组操作 探究的方法。首先让学生操作学具,(等底等高和不等底不等高的圆锥圆柱装沙子), 写出实验报告单,

24、然后让学生分析报告单,发现规律,得出圆锥体的体积公式V=SH。 在应用中出示了一圆锥体沙堆,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去测量,计算出其体积,整个过 程都是学生主体活动的过程。实践证明,其效果是传统教学不能比拟的。 数学是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 形象思维和具体思维的有机结合,相对于其它一些学科 而言,显得单调、粗糙。然而,数学本身蕴含着特殊的美,只不过没有被一些老师重 视而未被发掘,数学实践活动能使原本单调的容置于情境之中。来自生活的情境生动 有趣,美妙无穷,必然激起学生的参与热情。比如,在教学“人民币的认识”一课时, 老师设计了购物活动,当“小小文具店”的场景伴随着音乐出现在大屏幕上时,学生兴 趣盎然,

25、立即主动读出橡皮、卷笔刀、直尺等物品的价格。在购物时,学生对照价格 选择相应的人民币,与“营业员”交换实物,似乎此时真的进入商场购物,积极性很高。 这种源于生活情景的学习,自然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达到主动参与认知的全过程。 钟启泉教授指出:“在情境认识论中,认知带有极其具体的性质。它强调认识活动不是 单纯地积累抽象的逻辑操作与概念性知识,具体的情境是在该社会生活中活生生地进 行活动的实践过程。”理论的阐述,进一步证明了实践活动与生活紧紧相连,能把学生 带入现实社会之中,产生亲切感,使其认识到现实生活中隐藏着丰富的数学问题,从 而产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可见数学实践活动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

26、性、积 极性。 三 、 实践活动能有效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和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是实践活动的核心任务。数学 的思想方法是指比较分析的方法、模型方法、估测方法、推理方法、转化方法、统计 方法等。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这些数学的思想方法都是通过解决问题而渗透,使学生 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数学思想和方法的熏陶和感染。因此,教师总是创设一定的问题情 境,让课堂中充满着研讨、探究、思考的气氛。在实践活动中,教师应摆脱传统的教 学模式的束缚,让学生大胆尝试,要允许学生失败,鼓励学生克服困难,不断探究。 数学实践活动能为学生探索知识形成过程,掌握思想方法提供广阔的空间。因为,它 可以让其通过观

27、察、操作、分析、比较、归纳,清楚地发现其本质的在联系,从而获 得知识,并在其基础上有所发展。 . Word 文档 如在教学几何形体体积的复习与整理一课时,老师出示两个长方体形状的鱼缸, 问: “这两个鱼缸是什么形状?如果想给小鱼找一个宽敞的家,大家准备选哪个做它们的 家?我们给小鱼搬家前,需要先往鱼缸里倒水,倒多少合适呢?”同学们开始往鱼缸里 倒水。接着老师问:“大家估测一下,现在鱼缸里水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学生通 过动手量,得出水缸里水的长宽高的数据,进而算出体积。接着,老师又说:“让小鱼 住进一个体的空间里该怎么倒水呢?”由此复习了体体积。最后,出示圆柱体、圆锥体 形状的鱼缸,老师往里

28、倒水,问:“这时鱼缸里的水是什么形状?要计算水的体积,需 要测量什么数据?”这些实践活动, 不仅直观形象地让学生看到了四种形状的容器所盛 水的形状的变化,同时,让学生动手操作,取得必要数据进行计算,既达到了整理复 习的目的,又使同学们直接感受到几何形体相互之间的联系。这当中老师提出问题: “这 些计算公式看起来各不相同,但他们有没有在联系?”从而得出,要计算体积,当两个 底面相同时,可以用底面积高而得出。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很快掌握了每一种图形 之间的联系,以及相互可以“转化”的思想。学生参与了实践活动的全过程,将知识发 展的过程观察得直接具体、生动活泼、富有情趣。 四、实践活动能提高学生的创新

29、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也是激发学生主体意识的最高体现。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教学,更应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 培养。为此,开展一些有组织的数学实践活动,可以给更多的学生施展才华的机会。 特别是对一些数学成绩不很好的学生,在活动中常常可以扬长避短, 产生很好的结果。 教师再对这些学生鼓励,可以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提高数学能力。活动可以 在教师的参与和指导下由个人或小组为单位完成。 如一年级学生在初步认识了长方形、形、圆等几何图形之后,设计“拼出美丽的图画” 操作性实践活动课,让学生利用七巧板等学具,开展“折一折,拼一拼,剪一剪,画一 画,

30、说一说”等系列活动,使学生形象地看到当两个或几个图形拼起来会出现一个新的 图形,这样易于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另外应鼓 励学生拼出不同图画,让学生在求异、求新中培养审美情趣和创新能力。 又如:小学数学第七册教材学生认识了几分之一后,我指导学生拿出几同样大小的长 方形纸,用不同的方法分别去折叠出它的,并用自己最喜欢的图案表示出来。学生亲 自操作实践,手、眼、脑并用,启迪了大脑思维,得出了很多种的折叠方法,再用美 丽的图案画出来,得到美的享受,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动”激“活”,营造出富 有生机的学习氛围,实现了数学学习方式的转变。 数学课上,学习目标让学生发现

31、,问题由学生提出,规律由学生来探究,方法由学生 摸索,结果由学生来评价。这样,学生就有了探索新知的欲望,能够不拘泥于书本, 不依常规,积极提出自己的新见解、新发现、新思路。在思考和解决问题时,思路畅 通、灵活、有深度。 五、实践活动能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注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发现数学问题的能力。 . Word 文档 为了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初步接触和逐渐掌握数思想, 不断增强数学意识, 就必须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加强实践活动,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生活和生产实践中 的数学问题,认识现实中的问题和数学问题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例如:在教学利息和利率这一课时,可以利用活动课的时间

32、带学生到银行去参观, 并以自己的压岁钱为例,让学生模拟储蓄、取钱,观察银行周围环境,特别要记录的 是银行的利率,学生记的时候就开始产生问题了,“利率是什么啊?”“为什么银行的利 率会不同啊”。对于学生这些问题我微笑不答,表扬他们观察得很仔细,然后就让 他们带着问题去预习新课, 到上课的时候学生由于是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来解决问题, 从而找到符合实际需要的储蓄方式。这样学生培养养成留心周围事物,有意识的用数 学的观点去认识周围事物的习惯,并自觉把所学习的知识与现实中的事物建立联系。 2创设生活情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教材中的问题多是经过简单化或数学化了的问题,为了使学生更好的了解数学的

33、 思考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必须善于发现和挖掘生活中的 一些具有发散性和趣味性的问题。 例如在教学工程问题之后,可以出一道这样的题目:老师带了一些钱去买一套上、 下两册的书, 他带的钱如果只买上册, 恰好能买 20 本,如果只买下册恰好能买30 本。 那么他带的钱能买几套这样的从书?这道题目突破了常规“工程问题”的命题方式,提 高了命题的趣味性和生活性,学生在思考这类问题的时候,就要能够举一反三,学以 致用,提高了解决问题的灵活性。 又如:在进行年、月、日教学后,可以出这样一道思考题:爸爸去外地出差了, 王玲在家一天天的数日子,等着他快点回来,两个月后,爸爸回来了,猜猜王

34、玲一共 数了多少天?这里要结合生活实际,考虑到邻近两个月有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况,答案 也是多样化。这样可以让学生从生活中学,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解题的技巧, 培养学生根据实际情况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教学问题解决的方法很多,它们之间既有联系也有差别,教学中教师应该 结合生活实际,抓住典型事例,教予思考方法,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学习的趣味性 和实用性 , 使学生发现生活数学 ,喜欢数学 , 让数学课堂教学适应社会生活实际,从而培 养出一批真正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 数学实践活动课的特点。 数学实践活动课,顾名思义为:数学+实践活动。活动是形式,是数学容的载体和实 际目标的手段。数学实践

35、活动课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学会应用所 学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去观察、分析、研究问题,从而明确学习数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应 用。养成从数学的角度考虑日常事务的习惯。为此,要根据小学生的好奇、好动、有 较强求知欲的特点,尽可能做到方法要“活”,组织形式能“动”。如何让实践活动课上的 “妙趣横生”?我们有必要对他的特点进行一番探究。 . Word 文档 (1) 自主性。学生是活动的主人,教师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活动要求,着 重引导、启发学生去感受,从中发现问题,自己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并通过实践解 决,获得亲身的体验和直接经验,让学生享受做学习主人的权利和欢乐。 (2) 创新性。数学活

36、动重在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所谓创新是指学生用 已有的知识和智慧,灵活主动地认识一个对别人来说早已知道的,而对他们来说却是 首次发现的“新规律”、“新性质”或获得一个新本领,取得一项“新成果”。 (3) 趣味性。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数学活动课的目标之一,课应该从学生感 兴趣的事物出发确定数学活动容,力求题目由区、新颖,容生动,有吸引力。设计要 依容力求灵活多样,富于变化,做到新、奇、趣的统一,、使学生在活动力学中有乐、 学有所得。 (4) 渗透性。数学活动课必须体现数学的特点,注意渗透数学的思想和方法。所谓 渗透是指不做系统讲授,不出或少出名词术语,凭借生动、形象的直观手段和学生熟 悉的具体事例来反映县道数学思想方法的熏陶和感染。 (5) 实践性。实践性是数学活动课的一个重要特点。活动课应力求让学生接触生活 实际,强调通过活动,让学生在“做”中学,在“玩”中学,使学生亲身体验,获得直接经 验,丰富感性认识。 (6) 灵活性。数学活动课容围广,灵活性大,不要求有严密的知识体系,只要有利 于学生丰富知识,发展能力,陶冶情操,均可以开展。由于活动课有着丰富容,就决 定了活动形式的多样性。使学生通过眼看、二庭、手做,从多方面调动学生各种感官 参与活动,促进学生产生学习兴趣。 这是数学实践活动课的特点,下面我讲结合我们的教材中三个实践活动课谈一下我对 实践活动课的认识及想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