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江苏扬州中考化学试卷(试卷+答案).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5565577 上传时间:2020-06-08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263.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江苏扬州中考化学试卷(试卷+答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4江苏扬州中考化学试卷(试卷+答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4江苏扬州中考化学试卷(试卷+答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4江苏扬州中考化学试卷(试卷+答案).pdf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4江苏扬州中考化学试卷(试卷+答案).pdf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江苏扬州中考化学试卷(试卷+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江苏扬州中考化学试卷(试卷+答案).pdf(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 扬州市 2014 年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 化学试题(含答案全解全析)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Mg:24 S:32 Cu:64 一、 单项选择题 ( 本题包括15 小题 , 每小题 2 分, 共 30 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14年扬州市着力打造“七河八岛”生态旅游区, 下列做法不符合 这一主题的是 ( ) 2. 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酒精燃烧 B. 汽油挥发C.风力发电D.海水晒盐 3. 以下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 A.蒸馏水B.氯化钠 C.金刚石D.氧气 4. 下列物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最高的是( ) A.N2B.NO C

2、.NO2D.N2O 5. 制备氟化镁 (MgF2) 时有如下反应 :X+6HF H2SiF6+2H2O,则 X的化学式为 ( ) A.SiF4B.SiH4C.SiHF3 D.SiO 2 6. 不能用 排水法收集的气体是 ( ) A.氢气 B. 二氧化碳C.氮气D. 氧气 7. 下列材料属于复合材料的是( ) A.陶瓷 B. 塑料C.羊毛D.汽车轮胎 8. 以下各类物质中一定含有氢元素的是( ) 酸碱盐氧化物 A.B.C.D. 9. 现有常温下的三种溶液 : 纯碱溶液食盐水食醋 ,pH 大小关系为 ( ) A.C.D.7;食盐水呈中性, 其 pH=7;食醋呈酸性, 其 pH。 10.D A 项,

3、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铜排在氢的后面, 不能与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氢气, 且长 颈漏斗的下端未伸入液面以下,故 A项错误 ;B 项, 为了防止块状固体打破试管底部, 取用块 状固体时应该将试管横放, 将药品放于试管口, 再将试管慢慢直立让固体滑到试管底部, 故 B 项错误 ;C 项, 稀释浓硫酸时应该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倒入水中, 否则浓硫酸溶于水放出 大量的热使液体飞溅, 故 C 项错误 ;D 项, 用手捂住烧瓶外壁, 烧瓶内的气体受热膨胀, 会使 长导管内形成一段水柱, 说明装置不漏气, 反之则说明装置漏气,D 项操作正确。 11.A A 项, 地壳中含量最高的是氧元素, 正确 ;B项, 海洋中

4、含量最高的也是氧元素, 错 误;C 项 , 空气中含量最高的是氮元素, 错误 ;D 项, 人体中含量最多的是氧元素, 错误。 12.B A 项 , 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熟石灰, 氢氧化钠碱性太强, 不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故 A项错误 ;B 项, 干冰升华时吸热, 使环境温度降低, 可以用于人工降雨,B 项正确 ;C 项, 碳 酸钠的碱性太强, 且容易造成胃穿孔,故一般不用碳酸钠治疗胃酸过多, 故 C 项错误 ;D 项 , 氧气有氧化性, 不能用作食品保护气,故 D项错误。 13.C A 项, 工业上长期使用硬水, 容易形成锅垢, 妨碍热传导 , 严重时还会导致锅炉爆炸, 故 A项错误 ;B

5、项, 草木灰呈碱性, 不能与氯化铵混合使用, 否则会产生氨气, 降低肥效 , 故 B 项错误 ;C 项, 洗洁精具有乳化功能,能除去餐具上的油污,C 项正确 ;D 项 , 长期食用地沟油 可能会引发癌症, 对人体的危害很大,故 D项错误。 14.B A项, 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是“1”, 不是g, 故 A项错误 ;B 项,柠檬酸 (C6H8O7)中 C 、 H、 O 三种元素的质量比 =728112=9114, 所以在柠檬酸中碳元素质量分数小于氧元素 质量分数 ,B 项正确 ,D 项错误 ;C 项, 元素不讲个数 , 故 C项错误。 15.D A项, 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故 A项错误 ;B

6、项, 稀硫酸呈酸性 ,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故 B 项错误 ;C 项, 硫酸镁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白色的氢氧化镁沉淀, 不是蓝色 , 故 C 项错 误;D 项 , 镁条在空气中剧烈燃烧, 发出耀眼的强光, 放出大量的热, 生成白色固体 , 故 D项正 确。 16.CD A项, 生石灰是氧化钙, 不能食用 , 故 A项错误 ;B 项, 实验室的任何药品都不得品尝, 故 B项错误 ;C 项, 误食重金属盐 , 可服牛奶或鸡蛋清解毒,C 项正确 ;D 项, 液化气起火 , 关闭 阀门 , 隔绝可燃物 ,D 项正确。 17.B A项, 当 CO2为大量 ,CO为少量时 ,CO不能被点燃 , 所以 CO

7、不能被除去 , 故 A项错误 ;B 项, 二氧化锰难溶于水, 氯化钾易溶于水, 因此加水溶解后再过滤, 可以除去二氧化锰中的 氯化钾 , 故 B项正确 ;C 项, 氯化钠与氯化铜都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沉淀, 所以不能选用硝酸 银除去氯化铜, 故 C项错误 ;D 项 , 铁和锌都能与稀硫酸反应, 故 D项错误。 评析本题属于除杂题, 是物质性质的综合运用, 需要考虑的因素较多, 学生容易答错, 本 题难度中等。 18.AB A项,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各种原子的数目总和相等, 故 A说法正 确;B 项 , 根据图示可知 , 生成物只有一种, 而反应物有两种,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故

8、 B说法 正确 ;C 项,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 反应物的质量总和=生成物的质量总和, 所以甲和乙的相对 分子质量之和不等于丙的相对分子质量, 故 C说法错误 ;D 项, 甲和丙的组成元素相同, 但是 一个分子内的原子个数不等, 所以甲和丙中同种元素的化合价不都相等, 故 D说法错误。 评析本题考查质量守恒定律在微观反应中的应用, 关键是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 看 清微观反应的图示。本题难度中等。 19.D C 在氧气中不完全燃烧, 生成一氧化碳 , 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 又能生成二氧化 碳, 故符合题意 ; Cu与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能生成氧化铜, 氧化铜能与稀硫酸反 应生成硫酸铜, 故

9、符合题意 ; 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 氯化钠与硝酸银反应生 成硝酸钠 , 故符合题意 ; 碳酸钙高温煅烧可以生成氧化钙, 氧化钙与水反应能生成氢氧 化钙 , 故符合题意。故本题选择D项。 评析本题考查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相互转化, 综合性较强 , 熟悉各类物质的 7 化学性质和反应条件, 才能正确得出结论, 本题难度较大。 20.CMgO+H 2SO4 MgSO4+H2O,CuO+H2SO4 CuSO4+H2O,MgSO4+2NaOH Mg(OH)2+Na2SO4,CuSO4+2NaOH Cu(OH)2+Na2SO4。对照以上化学方程式,MgO、CuO的混 合物质量是12 g

10、, 生成的 Mg(OH)2和 Cu(OH)2的总质量是15.6 g, 增加的质量是3.6 g, 比较 金属氧化物与生成碱的组成, 可知 3.6 g 是 H2O的质量 , 其中 H的质量 =3.6 g2/18=0.4 g, 这 也 是 参 加 反 应 的 氢 氧 化 钠 中H 元 素 的 质 量 , 所 以 参 加 反 应 的 氢 氧 化 钠 的 质 量 =0.4g1/40=16.0 g 。 评析本题属于根据化学式的计算, 关键是找出数据之间的内在联系, 本题难度较大。 21. 答案(1) 两个水分子五个钠离子三个碳原子 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 价 (2) Zn+CuSO4 ZnSO4+Cu 3F

11、e+2O2 Fe3O4 2H2O 2H2+O2BaCl2+Na2SO4 BaSO4+2NaCl (3)t2时 ,a 、 b 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a a b 解析(1) 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个数, 故 2H2O表示两个水分子 ; 离子符号前面的 数字表示离子个数, 故 5Na +表示五个钠离子 ; 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个数 , 故 3C 表示三个碳原子 ; 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元素的化合价, 故表示氧元素的化合价 是-2 价。 (2) 锌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 故锌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锌, 即Zn+CuSO4 ZnSO4+Cu;铁丝在纯氧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水通电后生成氧气和氢

12、气; 氯化钡溶 液与硫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 (3)c点是 a、b 两条溶解度曲线的交点, 表示对应温度下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故 c 点 表示 t2时 ,a 、 b 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 溶解度曲线较 陡, 故表示硝酸钾溶解度曲线的是a;t 3时 a 的溶解度曲线在b 的溶解度曲线上方, 故 t3时溶解度较大的是a;t1时 b 的溶解度大于a 的溶解度 , 故在 t1时 b 的饱和溶液 中溶质质量分数大于a 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22. 答案(1) 糖类水 (2) 元素Ca或 P 缺铁性贫血 ( 或贫血 ) 锌(Zn) (3) 碘酒或碘

13、水蓝 解析(1) 从西瓜的营养成分图中不难看出: 西瓜有甜味是因为含有糖类; 西瓜中含量最高 的物质是水。 (2) 西瓜中的“钙”“磷”“锌”“铁”等是指元素,不是单质 ; 其中钙和磷是人体中的常 量元素 , 不属于微量元素; 人体内缺铁会导致贫血; 缺锌会引起儿童发育停滞, 智力低下。 (3) 淀粉遇碘变蓝, 故可用碘酒或碘水来检验是否含有淀粉。 23. 答案(1)75% 有机化合物 (2) 不可c (3) 热电 (4)CH4+CO2 2CO+2H212 解析(1) 根据甲烷的化学式CH4可以计算出C的质量分数为1216100%=75%, 甲烷是一 种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 (2) 天然气属于

14、不可再生能源; 氢能是目前开发利用的新能源, 故选择 c。 (3) 甲烷燃烧释放出能量, 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而 CH4O2燃料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 电能。 (4) 根据题意 , 甲烷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 注意写出反应条件; 根据 CH3OH 的 化学式可以看出,C、O、H的原子个数比 =114, 所以一氧化碳与氢气反应时的分子个数 比是 12。 24. 答案(1)a (2) 铁架台浓硫酸吸收二氧化碳和水 (3)A 红棕色固体变为黑色CO2+Ca(OH)2 CaCO3+H2O 防止生成的铁又被氧化, 同时 防止 D中石灰水倒吸 (4) 没有对尾气进行处理点燃或收集 ( 合理即

15、可 ) 8 解析(1) 制取一氧化碳的反应物是液体, 反应条件是加热, 故应选择a 装置。(2) 仪器是 铁架台 ;B 装置的作用是干燥一氧化碳气体, 所以 B装置内盛放浓硫酸;E 装置的作用是吸收 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 防止它们进入D装置。(3)A 装置是一氧化碳发生装置,C 装置 是利用一氧化碳来还原氧化铁的装置, 故先点燃A 处的酒精灯 ; 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生 成铁和二氧化碳, 故 C装置中的现象是红棕色固体逐渐变成黑色;C 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 进入 D 中与澄清石灰水反应, 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 硬质玻璃管在冷却过程中, 如果不通入 气体 , 则随着温度的降低, 装置内压强

16、会逐渐减小, 会使 D 装置内的液体倒吸, 所以要等C 装置冷却后再停止通一氧化碳。(4) 该装置缺少尾气处理装置; 改进方法是将尾气点燃或收 集起来。 评析本题是实验综合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难 度中等。 25. 答案(1) 使反应充分 , 提高原料利用率H2O NH4Cl (2)CO2NaOH CaO+H2O2+7H2O CaO28H2O 冰水Ca(OH)2 (3) 防止 CaO2分解(4) 方法 2 解析(1) 实验过程中搅拌的目的是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 使反应物充分反应, 提高反应 物的利用率 ;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 反应前后各原子个数相等, 不难

17、推出反应物中所缺物质的 化学式是H2O;根据图示可知, 滤液中的氯化铵可以循环利用。 (2) 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煅烧后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气体, 所以气体X是二氧化 碳; 实验室常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二氧化碳气体; 根据题意 , 反应物是氧化钙、水、过氧 化氢 , 生成物是CaO28H2O,分别写出各物质的化学式后再进行配平即可; 因为反应需控制 温度在 02 , 所以将反应容器放在冰水中即可; 由于氧化钙与水反应也能生成氢氧化钙, 所以产品中的固体杂质主要是氢氧化钙。 (3) 因为过氧化钙和过氧化氢都易分解, 所以控制低温除了防止氨水挥发外, 还可以防止 CaO2分解。 (4) 符

18、合绿色化学要求的是化合反应,故选择方法2。 26. 答案(1) .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除去水隔离二氧化碳和水, 防止二氧化碳溶于 水c . 缓慢下移.bc (2)22.40 Cu(OH)2mCuCO 3 mCO2 98+124m 44m 0.21 g 22.40 mL1.964 g/L 1 000 m=1.14 解析(1) . 因为整个过程中有气体产生或气体参与, 所以连接装置后要检查装置的气密 性; . 装置 B中盛的是浓硫酸, 具有吸水性 , 所以装置B的作用是吸收产生的气体中的水; 植物油的作用是防止二氧化碳溶于水或与水反应, 以减小误差 ; 装置C 的作用是检验气体 中水蒸气是否除尽

19、, 故 C中的试剂是无水硫酸铜 ; . 由于产生的气体使D中左侧液面下降, 右侧液面升高, 所以要使两边液面相平, 需要将水准管缓慢下移 ; .a项 , 反应后仰视读数, 使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体积偏大, 导致碳酸根的质量偏大, 将使M 的相对原子质量偏小;b 项, 样品未完全分解, 使产生的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都偏小, 将导致M 的相对原子质量偏 大;c项, 量气管中未加植物油, 会损失部分二氧化碳气体, 使二氧化碳的体积读数偏小, 将 导致 M的相对原子质量偏大, 故选择 b、c。 (2) 二氧化碳的平均体积 =(22.39 mL+22.41 mL+22.40 mL) 3=22.40 mL。 评析本题是综合实验探究题,将实验、 计算融于一体 , 难度较大。 解决本题关键是要结合 本题的实验目的, 看懂整个反应的装置图, 了解每个装置的作用, 这样就不难完成第(1) 题 ; 第(2) 小题是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式计算中的运用, 难度较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