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安徽省中考化学试卷.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5565830 上传时间:2020-06-08 格式:PDF 页数:18 大小:951.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安徽省中考化学试卷.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19年安徽省中考化学试卷.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19年安徽省中考化学试卷.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2019年安徽省中考化学试卷.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2019年安徽省中考化学试卷.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安徽省中考化学试卷.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安徽省中考化学试卷.pdf(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 2019 年安徽省中考化学试卷 一、本大题包括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每小题的 4 个选项中只有 1 个符合题 意 1 (2 分)如图所示活动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其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织布B耕田 C生火D灌溉 2 (2 分)我国是今年“世界环境日”活动主办国,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生活购物时,用布袋代替塑料袋 B上班上学时,鼓励低碳出行 C工作学习中,提倡纸张双面使用 D农业生产中,禁止使用化肥 3 (2 分)我国科学家最新研制出一种新型石墨烯铝电池,手机使用这种电池,充电时间短,待机 时间长。碳、铝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有关说法

2、正确的是() A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B碳在地壳中含量最高 C铝的原子序数为13 D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98g 4 (2 分)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化学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无关 B新鲜蔬菜、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C食用甲醛浸泡的食物,危害人体健康 D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健康,不要吸烟 5 (2 分)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2 A滴加液体B点燃酒精灯 C量取液体D称量固体 6 (2 分)我国科学家最近成功合成了世界上首个全氮阴离子盐(化学式为H25N34O3Cl) ,该物质是 超高能材料,在航空航天上可做推进剂。下列有关该物质的说法正确是() A属于有机物

3、 B由四种非金属元素组成 CH25N34O3Cl 中原子总数为62 D氢、氮、氧、氯的原子个数比为1:7:8:17 7 (2 分)如图是一种处理汽车尾气的反应微观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 B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发生变化 C反应前后均为纯净物 D该反应可以减少二氧化氮的排放 8 (2 分)某同学用一系列实验探究物质的燃烧,得到下列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A镁条在氧气和二氧化碳中均能燃烧,说明二氧化碳分子中有氧气 B玻璃棒不能燃烧而火柴棒可以燃烧,说明燃烧与物质本身性质有关 C蜡烛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燃烧更旺,说明燃烧与氧气的浓度有关 D燃烧是一种化学反应,需考虑两方面因素

4、:反应物(内因)和反应条件(外因) 9 (2 分)学习化学,提高学科核心素养,学会从化学的角度分析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因此具有吸附性 B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无现象,没有发生反应 C随着铁制品的不断锈蚀,自然界中铁元素的含量不断减少 D碳酸氢铵有强烈的氨味,是氮肥;尿素没有氨味,不是氮肥 10(2 分)压强为 101kPa 下,硝酸钾和氨气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3 温度 /10203060 溶解度 /gKNO320.931.645.8110 NH3 705644.520 A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20时, KNO3

5、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31.6% C60的 KNO3饱和溶液降温至 30,有晶体析出 DNH3的溶解度与压强大小无关 二、本大题包括 5 小题,共 34 分 11 (5 分)能源与环境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如图是某太阳能电池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标物质,含有的金属元素是(填 1 种即可),含有的有机合成材料是。 (2)太阳能电池中多处使用合金,合金与纯金属相比,有许多优良性能,如:(写出 1 条即 可) 。 (3)铜暴露在潮湿的空气中会生锈。即生成铜绿 Cu2(OH)2CO3,这是铜与 O2、H2O、(填 化学式)反应的产物。 (4)推广使用太阳能电池的意义是(写出 1 点即可

6、)。 12 (8分)如图是实验室中常见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 a 的名称是。 (2)用装置 A 进行实验时,首先应(填序号) 加药品 加热 检查装置气密性 (3)用 A 装置制取气体的不足之处是。 (4)若要收集干燥的CO2,可将含有水蒸气的CO2从装置 B 的(填“ m”成“ n” )端导入, 试剂 X 是;再用装置(填“ C”或“ D”或“ E” )收集。 (5)向集满 CO2的集气瓶中加入澄清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 13 (7 分) Ba(NO3)2可用于生产信号弹、炸药等。利用钡泥(主要含有 BaCO3、BaSO3、Fe2O3) 可制取 Ba(NO3)2,其部分流程

7、如图: (1)Ba(NO3)2中钡元素的化合价为;流程中所涉及的氧化物是(填 1种即可)。 (2) BaCO3与稀 HNO3反应的反应类型是; 写出 Fe2O3与稀 HN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试剂 Y 为(填序号)。 BaCl2溶液 Ba(OH)2溶液 NaOH 溶液 (4)从 Ba(NO3)2 溶液中析出Ba(NO3)2晶体的方法是 。 14 (7 分)某兴趣小组对KClO3分解反应的催化剂进行研究,在相同的加热条件下,用如图装置完 成表中实验: 编号KClO 3质量 /g 催化剂催化剂质量 /g收集 50mLO2所需时间 /s 实验 1 5 171 实验 25 MnO2 0.54

8、9 实验 35 Fe2O3 0.558 实验 45KCl0.5154 (1)设置实验1 的目的是。 (2)表中所列3 种催化剂的催化效果最佳的是。 (3)写出 KClO 3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 (4)由实验 1 和实验 4 可知, KCl(填“有”或“无” )催化作用。维持加热条件不变,用实 验 1 再继续收集50mLO2,所需时间明显少于171s,解释原因:。 (5)要比较KClO 3分解反应中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效果,除了测量收集 50mLO2所需时间外,还可以 测量相同时间内。 15 (7 分)某兴趣小组为探究金属活动性强弱,分别做了镁、铝、铜与稀盐酸反应的实验。 (1)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

9、:铝比铜(填“强”或“弱” ) 。写出镁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 5 式:。 (2)小芳同学做镁与稀盐酸反应的实验时,发现试管中出现灰白色沉淀,该小组同学对灰白色沉淀 的成分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假设】假设一:含有氯化镁 假设二:含有镁粉 假设三:含有氢氧化镁 【查阅资料】 氯化镁易溶于水; 在一定条件下,镁可与冷水缓慢反应。 【设计并进行实验】各取少量灰白色沉淀加入2 支试管中,进行如下实验: 编号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实验 1加入适量蒸馏水、搅拌沉淀未见减少 实验 2加入适量稀盐酸沉淀全部溶解, 没有气泡产生 【得出结论】由实验1 可知,假设不成立;由实验2 可知,沉淀中不含。假设三 (填“成立

10、”或“可能成立”或“不成立”) 。 【实验反思】实验后同学们请教老师得知,灰白色沉淀的主要成分是碱式氯化镁,碱式氯化镁受热易 分解产生氯化氢气体。于是小芳再取少量灰白色沉淀于试管中加热,并将蘸有紫色石蕊溶液的滤纸条 悬于试管口,预期的实验现象是。 注意:若答对第(3)小题奖励4 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60 分。 (3)为探究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碱式氯化镁的条件,该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在小烧杯中加入 一定量的稀盐酸和去除氧化膜的镁带,观察实验现象,并测量溶液pH 的变化。结果见下表: 时间 /min 024812162024 溶液 pH 2.05.37.08.69.39.810.010.0 实

11、验现象镁带溶解较快, 产生大 量气泡,无沉淀生成 镁带缓慢溶解,产生气泡速率减慢,溶液变浑 浊,烧杯底部有灰白色沉淀 根据表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请描述溶液pH 变化的规律并解释原因:。 请对生成碱式氯化镁的条件提出猜想,并设计实验证明猜想:。 三. 本大题共 6 分 16 (6 分) 侯德榜是我国著名的化学家,发明了侯氏制碱法,其反应原理如下:NaCl+CO2+NH3+H2O NaHCO3+NH4Cl,请计算: (1)氯化铵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2)生产 8.4t 碳酸氢钠,理论上需要氯化钠的质量。 6 2019 年安徽省中考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本大题包括 10 小题,每小题

12、 2 分,共 20 分每小题的 4 个选项中只有 1 个符合题 意 1 (2 分)如图所示活动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其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织布B耕田 C生火D灌溉 【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织布、耕田、灌溉都 属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 质生成。 【解答】解: A、织布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B、耕田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C、生火中燃烧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D、灌溉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 C。

13、【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基础性比较强,只要抓住关键点:是否有新物质 生成,问题就很容易解决。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2 (2 分)我国是今年“世界环境日”活动主办国,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生活购物时,用布袋代替塑料袋 B上班上学时,鼓励低碳出行 C工作学习中,提倡纸张双面使用 D农业生产中,禁止使用化肥 【分析】 A根据减少白色污染进行分析; B根据减少汽车尾气进行分析; C根据节约用纸保护树木进行分析; D根据合理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进行分析。 7 【解答】解: A为了减少“白色污染”,生活购物时,用布袋代替塑料袋,故A 正确; B为了减

14、少汽车尾气的排放,上班上学时,鼓励坐公交车、地铁、骑自行车等低碳出行,故B 正确; C减少纸张浪费,减少树木砍伐,有利于保护环境,故C 正确; D为了减少水源的污染,要合理使用化肥,而不是禁止使用化肥,故D 错误。 故选: 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化学与环境保护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3 (2 分)我国科学家最新研制出一种新型石墨烯铝电池,手机使用这种电池,充电时间短,待机 时间长。碳、铝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B碳在地壳中含量最高 C铝的原子序数为13 D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98g 【分析】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

15、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 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则碳原子和铝原子的 核外电子数为6、13,碳原子核外有2 个电子层,第一层上有2 个电子、最外层上有4 个电子;铝原 子核外有3 个电子层,第一层上有2 个电子、第二层上有8 个电子、最外层上有3 个电子,它们原子 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化学性质不相似,故选项说法错误。 B、地壳中含量最高的是氧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13,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3,故选项说

16、法正确。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6.98,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 ,不是“克” ,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 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 称、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 4 (2 分)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化学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无关 B新鲜蔬菜、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C食用甲醛浸泡的食物,危害人体健康 D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健康,不要吸烟 【分析】 A 根据微量元素的作用回答;B 根据食物中的营养素回答;C 根据甲

17、醛的毒性回答;D 根据 8 吸入烟中有害物质回答。 【解答】解: A、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关系密切,摄入不足会患疾病,错; B、新鲜蔬菜、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正确; C、甲醛有毒性,能破坏人体活性蛋白质,食用甲醛浸泡的食物,会危害人体健康,正确; D、吸入的烟中含有多种有害物质,因此不能吸烟,正确。 故选: A。 【点评】本题涉及微量元素的作用、食物中的营养素、甲醛的毒性和吸入烟中有害物质,难度较小。 5 (2 分)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滴加液体B点燃酒精灯 C量取液体D称量固体 【分析】 A、根据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

18、”。 C、根据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 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可用火柴点燃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俯视刻度,操作错误。 D、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砝码与药品位置放反了,图中所示操 作错误。 故选: 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

19、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 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6 (2 分)我国科学家最近成功合成了世界上首个全氮阴离子盐(化学式为H25N34O3Cl) ,该物质是 超高能材料,在航空航天上可做推进剂。下列有关该物质的说法正确是() A属于有机物 B由四种非金属元素组成 CH25N34O3Cl 中原子总数为62 D氢、氮、氧、氯的原子个数比为1:7:8:17 【分析】 A、根据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叫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进行分析判断。 9 B、根据全氮阴离子盐化学式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 1 个全氮阴离子盐分子的构成,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 1 个全氮阴离子

20、盐分子的构成,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 A、全氮阴离子盐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选项说法正确。 B、全氮阴离子盐是由氢、氮、氧、氯四种非金属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 C、1 个全氮阴离子盐分子是由25 个碳原子、 34 个氢原子、 3 个氧原子和1 个氯原子构成的,则1 个 H25N34O3Cl 分子中原子总数为25+34+3+1 63,故选项说法错误。 D、1 个全氮阴离子盐分子是由25 个碳原子、 34 个氢原子、 3 个氧原子和1 个氯原子构成的,则氢、 氮、氧、氯的原子个数比为25:34: 3:1,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 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

21、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 7 (2 分)如图是一种处理汽车尾气的反应微观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 B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发生变化 C反应前后均为纯净物 D该反应可以减少二氧化氮的排放 【分析】观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分析反应物、生成物,写出化学式及化学方程式,根据其意义 分析判断。 【 解 答 】 解 : 由 微 观 反 应 示 意 图 可 知 , 该 化 学 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为 : CH4+2NO2CO2+2H2O+N2。 A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后分子总数发生了改变,故错误; B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化

22、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故错误; C反应前和反应后均由多种分子,所以均属于混合物,故错误; D由化学反应原理可知,该反应可以减少二氧化氮的排放,故正确。 故选: D。 【点评】读懂表示分子构成的模拟图,是解答问题的基础;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为单质分子,不同原 子构成的分子为化合物分子。 8 (2 分)某同学用一系列实验探究物质的燃烧,得到下列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10 A镁条在氧气和二氧化碳中均能燃烧,说明二氧化碳分子中有氧气 B玻璃棒不能燃烧而火柴棒可以燃烧,说明燃烧与物质本身性质有关 C蜡烛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燃烧更旺,说明燃烧与氧气的浓度有关 D燃烧是一种化学反应,需考虑两方面因素

23、:反应物(内因)和反应条件(外因) 【分析】 A根据镁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 B根据燃烧的条件进行分析; C根据可燃物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的浓度有关进行分析; D根据燃烧的实质进行分析。 【解答】解: A镁条在氧气和二氧化碳中均能燃烧,说明镁的化学性质活泼,故A 错误; B玻璃棒不是可燃物,火柴是可燃物,所以火柴可以燃烧而玻璃棒不能燃烧,说明燃烧与物质本身 性质有关,故B 正确; C可燃物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的浓度有关,故C 正确; D燃烧需要的条件: 可燃物(内因) ; 氧气; 温度达到着火点,故D 正确。 故选: 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燃烧的条件是解题的关键。 9 (2 分)学习化

24、学,提高学科核心素养,学会从化学的角度分析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因此具有吸附性 B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无现象,没有发生反应 C随着铁制品的不断锈蚀,自然界中铁元素的含量不断减少 D碳酸氢铵有强烈的氨味,是氮肥;尿素没有氨味,不是氮肥 【分析】 A、木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因此具有吸附性;B、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 无现象; C、随着铁制品的不断锈蚀,自然界中铁元素的含量不变;D、根据氮肥是指含有氮元素的 肥料。 【解答】解: A、木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因此具有吸附性,故A 正确; B、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无现象,故B 错; C、随

25、着铁制品的不断锈蚀,自然界中铁元素的含量不变,故C 错; D、碳酸氢铵和尿素中都含有氮元素,都属于氮肥,故D 错。 故选: A。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木炭的性质,化学肥料的分类。 10(2 分)压强为 101kPa 下,硝酸钾和氨气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温度 / 10203060 溶解度 /gKNO 3 20.931.645.8110 NH3 705644.520 A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11 B20时, KNO3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31.6% C60的 KNO3饱和溶液降温至 30,有晶体析出 DNH3的溶解度与压强大小无关 【分析】

26、根据表中硝酸钾和氨气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的数据分析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根据溶 解度的含义分析判断有关的说法。 【解答】解:A、由表中的数据可知,硝酸钾的溶解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氨气的溶解度均随温度 升高而减小,故A 错误; B、20时, KNO3的溶解度是 31.6g,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24%, 故 B 错误; C、由于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 60的 KNO3饱和溶液降温至 30,有晶体析出, 故 C 正确; D、NH3是气体, NH3的溶解度随压强增大而增大,故 D 错误。 故选: 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硝酸钾饱和溶液降温会析出晶体、溶解度的含义等

27、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 解答本题的关键。 二、本大题包括 5 小题,共 34 分 11 (5 分)能源与环境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如图是某太阳能电池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标物质,含有的金属元素是铜(或铝)(填 1 种即可),含有的有机合成材料是塑 料。 (2)太阳能电池中多处使用合金,合金与纯金属相比,有许多优良性能,如:抗腐蚀性好(合理 即可)(写出 1 条即可)。 (3)铜暴露在潮湿的空气中会生锈。即生成铜绿 Cu2(OH)2CO3,这是铜与 O2、H2O、 CO2 (填 化学式)反应的产物。 (4)推广使用太阳能电池的意义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合理即可)(写出 1 点即可)。 【分析

28、】(1)金属元素名称一般有“钅”字旁,有机合成材料简称合成材料,要判断是否属于合成材 料,可抓住三个特征: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 (2)根据合金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进行分析解答。 12 (4)根据使用太阳能电池的优点,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金属元素名称一般有“钅”字旁,含有的金属元素是铜、铝;塑料属于三大合成材 料之一。 (2)太阳能电池中多处使用合金,合金与纯金属相比,有许多优良性能,如硬度大,抗腐蚀性好等。 (3)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生成铜绿Cu2(OH)2CO3,铜绿中含有碳元素,空 气中含有碳元素的气

29、体是二氧化碳,这是铜与O2、H2O、CO2反应的产物。 (4)推广使用太阳能电池,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 (1)铜(或铝); 塑料; (2)抗腐蚀性好(合理即可); (3)CO2; (4)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合理即可)。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金属锈蚀的条件、使用太阳能电池的优点、质量守恒定律、合金的性质 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2 (8分)如图是实验室中常见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 a 的名称是锥形瓶。 (2)用装置 A 进行实验时,首先应(填序号) 加药品 加热 检查装置气密性 (3)用 A 装置制取气体的不足之处是不能控制反应的速率。 (4)若要收集干

30、燥的CO2,可将含有水蒸气的CO2从装置B 的m(填“ m”成“ n” )端导入, 试剂 X 是浓硫酸;再用装置E(填“ C”或“ D”或“ E” )收集。 (5)向集满CO2的集气瓶中加入澄清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 OH)2 CaCO3 +H2O。 【分析】(1)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的名称和用途进行分析; (2)根据制取气体的步骤进行分析; (3)根据装置A 的特点进行分析; (4)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分析; (5)根据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进行分析。 【解答】解: (1)仪器 a的名称是锥形瓶; 13 (2)用装置 A 进行实验时,首先应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然

31、后再装入药品制取气体; (3)装置 A 的缺点是不能控制反应的速率,浪费药品等; (4) 二氧化碳不和浓硫酸反应,可用浓硫酸进行干燥,可将含有水蒸气的CO2从装置 B 的 m 端导入, 试剂 X 是浓硫酸;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再用装置E 收集; (5)二氧化碳能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CO2+Ca(OH)2CaCO3+H2O。 故答案为: (1)锥形瓶; (2) ; (3)不能控制反应的速率; (4)m 浓硫酸E; (5)CO2+Ca(OH)2CaCO3+H2O。 【点评】本考点主要考查了仪器的名称、制取气体的步骤,同时也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32、综合性 比较强。 13 (7 分) Ba(NO3)2可用于生产信号弹、炸药等。利用钡泥(主要含有 BaCO3、BaSO3、 Fe2O3) 可制取 Ba( NO3)2,其部分流程如图: (1)Ba(NO3)2中钡元素的化合价为+2;流程中所涉及的氧化物是氧化铁(或三氧化二铁、 Fe203) (填 1 种即可)。 (2)BaCO3与稀 HNO3反应的反应类型是复分解反应;写出Fe2O3与稀 HNO3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Fe2O3+6HNO3 2Fe(NO3)3+3H2O 。 (3)试剂 Y 为(填序号)。 BaCl2溶液 Ba(OH)2溶液 NaOH 溶液 (4)从 Ba( NO3)2 溶液中析出

33、Ba(NO3)2晶体的方法是 蒸发结晶。 【分析】根据给出的转化关系对应的过程分析每个对应的问题,或者直接分析每个问题,从给出的信 息中找对应的信息。 【解答】解: (1)Ba(NO3)2中硝酸根为1 价,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得钡元素的化合价为 +2;氧化物为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一为氧元素的纯净物,所以流程中所涉及的氧化物氧化铁(或三氧 化二铁、 Fe203) (填 1 种即可)。 (2)BaCO3与 HNO3反应生成硝酸钡和碳酸,碳酸不稳定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所以是两种化合物 14 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符合复分解反应的特征,属于复分解反应; Fe2O3与 HNO3反应

34、 生成硝酸铁和水,对应的化学方程式:Fe2O3+6HNO32Fe(NO3)3+3H2O。 (3)硝酸钡和硝酸铁与试剂Y 生成了硝酸钡和氢氧化铁,所以Y 为 Ba(OH)2溶液。故选: ; (4)从 Ba(NO3)2 溶液中析出Ba(NO3)2晶体所以可以 蒸发结晶。 故答案为: (1)+2;氧化铁(或三氧化二铁、Fe2O3) ; (2)复分解反应Fe2O3+6HNO32Fe(NO3)3+3H2O; (3) ; (4)蒸发结晶。 【点评】读图,从中获得解答题目所需的信息,所以在解答题目时先看解答的问题是什么,然后带着 问题去读给出的图进而去寻找解答有用的信息,这样提高了信息捕捉的有效性。解答的问

35、题实际上与 复杂的转化图相比,其实很简单很基础,或者可以说转化图提供的是情境,考查基本知识。 14 (7 分)某兴趣小组对KClO3分解反应的催化剂进行研究,在相同的加热条件下,用如图装置完 成表中实验: 编号KClO 3质量 /g 催化剂催化剂质量 /g收集 50mLO 2所需时间 /s 实验 1 5 171 实验 2 5 MnO2 0.549 实验 35 Fe2O3 0.558 实验 45KCl0.5154 (1)设置实验1 的目的是对比实验。 (2)表中所列3 种催化剂的催化效果最佳的是MnO2。 (3)写出 KClO3分解的化学方程式:2KClO3 2KCl+3O2 。 (4)由实验

36、1 和实验 4 可知, KCl有(填“有”或“无” )催化作用。维持加热条件不变,用实 验 1 再继续收集50mLO2,所需时间明显少于171s,解释原因:生成的 KCl 加快了反应。 (5)要比较KClO3分解反应中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效果,除了测量收集50mLO2所需时间外,还可以 测量相同时间内收集气体的体积。 【分析】(1)根据对比实验的作用进行分析; 15 (2)根据相同条件生成相同体积的气体所需的时间进行分析; (3)根据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书写化学方程式; (4)根据对实验1 和实验所需时间进行分析,根据反应生成了氯化钾进行分析; (5)根据对相同时间内收集气体体积进行比较。 【

37、解答】解: (1)通过对比才能知道实验2、 3、4 中加入药品后有无催化作用; (2)除了加入药品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根据对比可知,收集相同体积的氧气,实验2 所用时 间最短,即二氧化锰的催化效果最好; (3) 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2KClO3 2KCl+3O2 ; (4) 由实验 1 和实验 4 可知,KCl 有催化作用; 维持加热条件不变, 用实验 1 再继续收集收集50mLO2, 所需时间明显少于171s,是因为氯酸钾分解生成的氯化钾对反应起了催化作用; (5)要比较KClO3分解反应中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效果,除了测量收集50mLO2所需时

38、间外,还可以 测量相同时间内收集氧气的体积。 故答案为: (1)对比实验; (2)MnO2; (3)2KClO 32KCl+3O2; (4)有生成的 KCl 加快了反应; (5)收集气体的体积。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能够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解答这类题时要注意尽可能的把题中的能够影响 化学反应的因素找出,然后再利用控制变量法来进行判断,最后得出答案。 15 (7 分)某兴趣小组为探究金属活动性强弱,分别做了镁、铝、铜与稀盐酸反应的实验。 (1)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铝比铜强(填“强”或“弱” ) 。写出镁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Mg+2HCl MgCl2+H2 。 (2)小芳同学做镁与稀盐酸

39、反应的实验时,发现试管中出现灰白色沉淀,该小组同学对灰白色沉淀 的成分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假设】假设一:含有氯化镁 假设二:含有镁粉 假设三:含有氢氧化镁 【查阅资料】 氯化镁易溶于水; 在一定条件下,镁可与冷水缓慢反应。 【设计并进行实验】各取少量灰白色沉淀加入2 支试管中,进行如下实验: 编号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16 实验 1加入适量蒸馏水、搅拌沉淀未见减少 实验 2加入适量稀盐酸沉淀全部溶解,没有气泡产生 【得出结论】由实验1 可知,假设一不成立;由实验2 可知,沉淀中不含镁粉。假设三可 能成立(填“成立”或“可能成立”或“不成立”) 。 【实验反思】实验后同学们请教老师得知,灰白色沉淀

40、的主要成分是碱式氯化镁,碱式氯化镁受热易 分解产生氯化氢气体。于是小芳再取少量灰白色沉淀于试管中加热,并将蘸有紫色石蕊溶液的滤纸条 悬于试管口,预期的实验现象是滤纸条变红。 注意:若答对第(3)小题奖励4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60 分。 (3)为探究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碱式氯化镁的条件,该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在小烧杯中加入 一定量的稀盐酸和去除氧化膜的镁带,观察实验现象,并测量溶液pH 的变化。结果见下表: 时间 /min 024812162024 溶液 pH 2 . 0 5.37.08.69.39.810.010.0 实验 现象 镁带溶解较快,产生大量气 泡,无沉淀生成 镁带缓慢溶解,产生

41、气泡速率减慢,溶液变浑浊, 烧杯底部有灰白色沉淀 根据表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请描述溶液pH 变化的规律并解释原因: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pH 由 2.010.0 逐渐增大,镁与 盐酸反应,消耗盐酸使溶液pH 增大,盐酸消耗完后,镁继续与水缓慢反应使溶液呈碱性。 请对生成碱式氯化镁的条件提出猜想,并设计实验证明猜想:猜想:与镁条的长度有关,实验方 案:分别取1cm、2cm、3cm、4cm 长度的去除氧化膜的镁条于4 支试管中,再各加入5mL5% 的稀盐 酸,观察实验现象。 【分析】(1)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分析解答。 (2) 【设计并进行实验】根据氯化镁易溶于水,结合酸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解

42、答。 【实验反思】灰白色沉淀的主要成分是碱式氯化镁,碱式氯化镁受热易分解产生氯化氢气体,进行分 析解答。 (3) 根据镁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镁可与冷水缓慢反应,进行分析 解答。 根据题意,可猜想与镁条的长度有关,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由金属活动性顺序,铝比铜活动性强。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溶液和氢气,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2HCl MgCl2+H2。 (2) 【设计并进行实验】在一定条件下,镁可与冷水缓慢反应,加入适量蒸馏水、搅拌,沉淀未见减 少,说明不含易溶于水的氯化镁,则假设一不成立。 加入适量稀盐酸,沉淀全部溶解,没有气泡产生,说明不含镁粉,

43、因为镁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 17 氢氧化镁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会出现沉淀全部溶解,没有气泡产生, 则假设三可能成立。 【实验反思】灰白色沉淀的主要成分是碱式氯化镁,碱式氯化镁受热易分解产生氯化氢气体,小芳再 取少量灰白色沉淀于试管中加热,并将蘸有紫色石蕊溶液的滤纸条悬于试管口,氯化氢气体溶于水形 成盐酸,盐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预期的实验现象是滤纸条变红。 (3) 镁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稀盐酸反应完,镁继续与水缓慢反应生成碱性溶液, 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pH 由 2.010.0 逐渐增大,镁与盐酸反应,消耗盐酸使溶液pH 增大,盐酸消 耗完后,镁继续与水缓慢反应使

44、溶液呈碱性。 由题意,可猜想与镁条的长度有关,分别取1cm、2cm、3cm、4cm 长度的去除氧化膜的镁条于4 支试管中,再各加入5mL5%的稀盐酸,观察实验现象。 故答案为: (1)强; Mg+2HCl MgCl2+H2 (2)一;镁粉;可能成立;滤纸条变红; (3) 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pH 由 2.010.0 逐渐增大,镁与盐酸反应,消耗盐酸使溶液pH 增大, 盐酸消耗完后,镁继续与水缓慢反应使溶液呈碱性。 猜想:与镁条的长度有关,实验方案:分别取1cm、2cm、3cm、4cm 长度的去除氧化膜的镁条于4 支试管中,再各加入5mL5%的稀盐酸,观察实验现象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明确实

45、验目的和提供的资料,熟练掌握化学性质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 本题的关键。 三. 本大题共 6 分 16 (6 分) 侯德榜是我国著名的化学家,发明了侯氏制碱法,其反应原理如下:NaCl+CO2+NH3+H2O NaHCO3+NH4Cl,请计算: (1)氯化铵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2)生产 8.4t 碳酸氢钠,理论上需要氯化钠的质量。 【分析】(1)根据化学式求算对应的质量分数; (2)根据碳酸氢钠的质量和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求算氯化钠的质量。 【解答】解: (1)氯化铵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26.2%。 (2)生产 8.4t 碳酸氢钠,设理论上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x NaCl+CO2+NH3+H2O NaHCO3+NH4Cl。 58.5 84 x 8.4t x5.85t 故答案为: 18 (1)26.2%; (2)5.85t。 【点评】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第一要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二要使用正确的数据,第三计算过 程要完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