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11单元《课题1生活中常见的盐》导学案(共4课时).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5566247 上传时间:2020-06-09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160.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11单元《课题1生活中常见的盐》导学案(共4课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11单元《课题1生活中常见的盐》导学案(共4课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11单元《课题1生活中常见的盐》导学案(共4课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11单元《课题1生活中常见的盐》导学案(共4课时).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11单元《课题1生活中常见的盐》导学案(共4课时).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11单元《课题1生活中常见的盐》导学案(共4课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11单元《课题1生活中常见的盐》导学案(共4课时).pdf(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 第十一单元盐 化肥 课题 1 生活中常见的盐第一课时 第一课时 导学目标知识点 : 1、氯化钠的性质及其用途。 2、过滤,蒸发等分离提纯物质的基本操作技能。 3、了解几种常见盐的化学式。 课时:1 课时 导学方法 :联系实际归纳总结实验探究 导学过程 : 一、课前导学: 1、常见的盐(填化学式) : 碳酸钠:碳酸氢钠:硫酸铜:氯化钠: 高锰酸钾:大理石:硝酸银:氯酸钾: 2、氯化钠的用途: 3、过滤时“一贴二低三靠”的内容。 二、课堂导学: (一)氯化钠 1、化学式:俗名:。 2、氯化钠的物理性质:食盐的主要成分,白色晶体,熔点801,沸点 1413 , 味咸,中性,有杂质存在时潮解。 (

2、二)氯化钠在自然界里分布很广。 2 自然界中的、中蕴藏有大量的氯化钠。 (三)讨论:氯化钠有哪些用途? 1、医疗上:2、农业上: 3、食品业:4、工业上: 5、交通上: 四、活动与探究:粗盐的提纯(学生讨论(1) 、 (2) ) 粗盐初步提纯实验器材: 实验步骤: 1、溶解用托盘天平称取5.0 g粗盐,用药匙将该粗盐逐渐加入盛有10 m L 水的 烧杯里,边加边用玻璃棒搅拌,直到粗盐不再溶解为止。观察食盐水是否浑浊。称量 剩下的粗盐,计算10m L水中约溶解了多少克粗盐。 称取粗盐 / g 剩余粗盐/ g 溶解粗盐/ g 2、过滤仔细观察滤纸上剩余物及滤液的颜色,如滤液浑浊,应再过滤一次, 两

3、次后仍浑浊,应查找原因。 3、蒸发把所得澄清滤液倒入蒸发皿,把蒸发皿铁架台的铁圈上,用酒精灯加 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待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蒸发皿的余热 使滤液蒸干。 4、计算产率用玻璃棒把固体转移到纸上,回收到指定的容器中,将提纯后的 氯化钠与粗盐作比较,并计算精盐的产率。 溶解粗盐/ g 精盐 / g 精盐产率/ g 交流与讨论: 1、在溶解、过滤、蒸发操作过程中,都用到玻璃棒,分别起什么作用? 溶解:过滤:蒸发: 2、过滤的注意事项:一贴二低三靠。 (学生口述) 注意 :盐与食盐的区别:食盐不等于盐,食盐是一种物质,而盐是一类物质,食 盐是盐的一种。 学生归纳总结本节课

4、内容。 课堂练习: 1、公路积雪会引起交通事故,撒食盐能使积雪很快融化。其主要原因是() A 食盐溶于水使水的凝固点降低B 食盐溶于水放热使冰雪融化 C 食盐与水反应放热使冰雪融化D 食盐溶于水使水的沸点降低 2、小明同学在家做“粗盐提纯”实验,对其做法的认识中,错误的是() A 溶解时用筷子搅拌加快溶解速度B 将粗盐放入玻璃杯中加水溶解粒子在不 断运动 C 用自制净水器过滤粗盐水可将粗盐水变为纯净物 D 实验时不使用一次性塑料杯保护环境从身边做起 3、下表是某地市场上销售的一种“加碘盐”包装袋上的部分文字说明。请根据此表, 结合学过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配料表精制食盐,碘酸钾( IO3

5、) 含碘量20-40mg/g 储藏方法密封避光,防潮 食用方法烹调时待食品熟后放入碘盐 (1)碘酸钾属于哪类化合物(填“酸”, “碱” , “盐”或“氧化物”) (2)根据含碘盐的食用方法,可推测碘酸钾的化学性质:碘酸钾在受热时 课外练习: 1、盐是指一类组成上含有_和_的化合物。 2、氯化钠存在于 _、_、_中,_色晶体, _溶于水,其溶解度 受温度影响 _。其主要用途有医疗上用氯化钠配制_;农业上可 用氯化钠溶液 _;工业上用氯化钠作原料制取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气、盐 酸等;生活中的调味品,用;_ ;消除 _ 。 3、粗盐提纯的主要实验步骤是_、_、_、_。其中每一步都会 使用的仪器是 _

6、, 其作用分别是 _ 、 _、 _ 、 4 _ 。 4、氯化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氯化钠俗称食盐 B.氯化钠中钠元素的化合价为+l 价 C氯化钠能和硝酸钾反应D.生理盐水是 0.9的氯化钠溶液 5、公路积雪会引发交通事故,撒食盐能使积雪很快融化。其主要原因是( ) A.食盐溶于水使水的凝固点降低B.食盐溶于水放热使冰雪融化 C.食盐与水反应放热使冰雪融化D.食盐溶于水使水的沸点降低 6、请从一氧化碳、氮气、食盐、熟石灰四种物质中选择适当的物质用化学式填空: 用作粮食瓜果保护气的是;日常生活中用 ;调味和防腐的是;农业上 用;配制农药波尔多液的是;工业上用 ;冶

7、炼金属的气体氧化物是_ 。 7、右图为某同学进行粗盐提纯实验中过滤操作的示意图,试回答: (1)写出标号的仪器名称 _ ;_ 。 (2)漏斗中液面应该_滤纸边缘;两次过滤后,滤液仍混浊的原因可能有 _ ;蒸发滤液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_,等 到蒸发皿中出现 _时停止加热,利用蒸发皿的余热将滤液蒸干。 课后反思: 5 第十一单元盐 化肥 课题 1 生活中常见的盐第二课时 导学目标知识点 : 1、了解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的组成及其在生活中的主要用途。 2、掌握碳酸根离子或碳酸氢根离子检验的方法。 课时:1 课时 导学方法 :对比区别归纳总结实验探究 导学过程 : 一、课前导学: 1、写出

8、下列四种物质的化学式 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 二、课堂导学: (一)写出下列三种物质的化学式、俗称和用途 化学 式 主要性质用途 碳酸钠 碳酸氢 钠 碳酸钙 (二)实验探究: 1、向盛有 0.5克碳酸钠的试管里加入2 毫升盐酸,迅速用带导管的胶塞塞紧试管口, 并将导管另一端通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观察现象。用碳酸氢钠代替碳酸钠进 行上述实验,并分析。 碳酸钠 +盐酸碳酸氢钠 +盐酸 6 现象 化学方程式 结论 讨论:如何对 CO3 2- 或者 HCO3 -进行检验? 2、向盛有少量碳酸钠的溶液的试管里滴入澄清的石灰水,观察现象。 现象 化学方

9、程式 结论 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内容。 课堂练习: 1、蒸馒头时,在发酵的面团里加入些纯碱,其作用是() A、使馒头变白B、 既除去生成的酸,又使馒头轻而体积大 C、加快面团的发酵速度D、产生的二氧化碳使馒头质量变大 2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食盐做调味品B 碳酸钙做补钙剂 C 碳酸氢钠做发酵粉D 用工业盐腌渍食品 3、鱼胆弄破后会使鱼肉粘上难溶于水的胆汁酸(一种酸)而变苦,要减少这种苦味, 用;洗涤的最佳物质是() A、水B、纯碱C、食盐D、食醋 4、下面是某同学设计的鉴别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几种方法,其中正确的选项是 () 滴加酚酞试液滴加碳酸钠溶液滴加稀盐酸通入二氧化

10、碳气体 A、 B、C、D、 课外练习: 1下面是某同学设计的鉴别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几种方法,其中正确的选项是 () 7 滴加酚酞试液滴加 Na2CO3溶液 通入 CO2气体 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 A B C D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干冰不是冰B、金刚石不是金 C、食盐不是盐D、铅笔芯中不含铅 3、工业生产,人类生活与化学有着密切的关系,请你用C、H 、O 、Na 、Cl、Ca 六种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可重复使用)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的化学式: (1)常用做建筑材料的盐(2)一种有毒气体,可用于铁的冶炼 (3)少量存在于人体胃液中,可帮助消化的物质 (4)生活中常用于调味和腌渍蔬菜.

11、鱼.肉等事物的盐 (5)在农业中常用 ;改良酸性土壤的一种碱 (6)常用 ;制糕点的是 4、学习碳酸钠知识时,老师做碳酸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反应演示实验,并对浑浊液 过滤,得到澄清滤液。课堂上老师的提问和同学们的回答如下图所示: (1)假设你是丁同学,请你也提出一个与甲、乙、丙同学不同的合理猜想,把猜想 写在上图丁同学的对话框中。并对你自己的猜想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加以证明。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和结论 取样于试管中, (2)你认为甲、乙、丙同学的猜想都合理吗?如有不合理的请说明理由。 8 课后反思: 9 第十一单元盐 化肥 课题 1 生活中常见的盐第三课时 导学目标知识点 : 1、复分解反应的定义、

12、条件。 2、部分的盐的溶解性。 3、盐的化学性质。 课时:1 课时 导学方法 :对比区别归纳总结 导学过程 : 一、课前导学: 常见的沉淀颜色和化学式。 氢氧化铜:氢氧化铁:氢氧化镁: 硫酸钡:碳酸钡:碳酸钙:氯化银: 二、课堂导学: (一)复分解反应 (学生活动:分析归纳P71的几个化学反应的生成物有什么特点) 复分解反应定义: 复分解反应条件: (二)盐的化学性质: 1、盐跟某些金属的反应(举例:) 盐+ 金属= + 2、盐跟酸的反应(举例:) 盐+ 酸= + 3、盐跟碱的反应(举例:) 盐+ 碱= + 4、盐跟另种盐的反应(举例:) 10 盐+ 盐= + 三、介绍部分酸、碱和盐的溶解性(

13、教材P109的附录 1) 1、钾钠铵盐易溶于水 2、硝酸盐易溶于水 3、碳酸盐、磷酸盐大多不溶于水 口诀: 钾钠铵盐皆可溶硝酸盐入水影无踪氯化物不溶氯化银 硫酸盐不溶硫酸钡碳酸盐只溶钾钠铵 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内容。 课堂练习: 1、在日常生活中常用做调味剂和防腐剂的是() A纯碱B酒精C食盐D醋酸 2、在改进制碱法方面,曾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是() A侯德榜B拉瓦锡C道尔顿D汤姆生 3、HCl、NaOH、NaCl 三种物质的溶液的pH 值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_ _ 。 4、下列物质间中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 A、碳酸钠和稀硫酸B、氢氧化钠溶液和氯化铜溶液 C、碳酸钾和硫酸钠 D、硝酸钙溶液和碳

14、酸钾溶液 课外练习: 1、若不用其他试剂,而用最简便的方法鉴别下列四种溶液:硫酸镁溶液氢氧化 钾溶液 硫酸铜溶液氯化钠溶液。鉴别的正确顺序是() A. B.C.D. 2、食盐、食醋、纯碱等均为家庭厨房中常用的物质,利用这些物质你能完成的实验 是() 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鉴别食盐和纯碱检验鸡蛋壳能否溶于酸 A. B. C. D. 11 3、下列各组物质发生反应时,生成物中同时有“沉淀”、“气体”、或“水”中两 种的是() A、Na2CO3溶液和 CaCl2溶液B、Ba(OH)2溶液和 CuSO4溶液 C、稀硫酸和 Ba(OH)2溶液D、Fe2O3粉末和稀盐酸 4、下列各组物质中,能相互反应且反应类

15、型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A、锌和稀盐酸B、二氧化碳和水 C、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钾溶液D、氢氧化钠和稀硫酸 5、下列物质间能否发生复分解反应?如能发生反应,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氯化镁溶液与硝酸银溶液反应 硝酸钾溶液与氯化钠溶液 硝酸溶液与氢氧化铜固体 硫酸钾溶液与硝酸钡溶液 碳酸氢钠溶液与稀硫酸溶液 课后反思: 12 13 第十一单元盐 化肥 课题 1 生活中常见的盐第四课时 导学目标知识点 : 1、掌握酸、碱、盐等各类物质之间的反应规律。 2、运用复分解反应的条件,解决物质共存、除杂等问题。 课时:1 课时 导学方法 :对比区别归纳总结 导学过程 : 一、课前导学: 复分解反应的定义:

16、 条件: 二、课堂导学: 1、酸、碱、盐等各类物质之间的反应规律 学生活动:根据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判断下列四种化合物的溶液两两之间是否能发生 反应。 H2SO4 Ba(NO3)2 NaOH 2CO3 H2SO4 Ba(NO3) 2 NaOH 2CO3 归纳总结: 酸+ 碱= (要求:) 酸+ 盐= (要求:) 碱+ 盐= (要求:) 盐+ 盐= (要求:) 14 2、共存 离子之间可以发生反应产生难溶物或微溶物而不能大量共存。如 Ag 与 Cl ; Ba 2+与 CO 3 2、SO 4 2;Cu2与 OH-;Mg2+与 OH-;Ca2与 CO 3 2;Fe3+ 与 OH -。 离子之间可以发生

17、反应产生难电离的物质而不能大量共存。如 H 与 OH。 离子之间可以发生反应产生气体而不能大量共存。如 H 与 CO 3 2;H 与 NH4 + 等。 其他情况,如题目要求无色溶液,则有颜色的离子不可能存在。 3、除杂 ( 物理方法;化学方法) 物理方法:过滤、结晶、用磁铁吸引等 化学方法: 解答除杂质一类的题目时, 要注意三原则; 三步骤;五种常用的方法。 三原则:不增:提纯过程中不增加新的杂质; 不变:被提纯的物质不能改变; 易分:被提纯的物质与杂质易分离。 三步骤:根据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的差异;确定除杂质方法;选择适宜试剂 五种常用的方法:除杂质思路分析方法: (1)沉淀法:加入一种试剂

18、将被除去的杂质变为沉淀,再用过滤法除去。 (2)化气法:加热或加入一种试剂将杂质变为气体逸出。 (3)置换法:应用金属活动顺序通过置换反应除去杂质的方法。 (4)转纯法(转换法):将被除去的杂质变为提纯的物质。 (5)吸收法:利用混合物中某组分化学性质的差异,用试剂吸收其中一种,从而分 离提纯物质的方法。 4、复分解反应的类型: 酸+ 碱= 酸+ 盐= 碱+ 盐= 盐+ 盐= 酸+ 金属氧化物 = 学生总结本节课学习内容。 课堂练习: 15 1、某溶液能与镁反应生成氢气,则下列各组物质在该溶液中能大量存在的是( ACl、NaCl、Na2SO4BNaCl、NaNO3、AgNO3 CNa2CO3、

19、NaCl、Na2SO4DHCl、NaCl、Na2SO4 2、下 列各 组物 质在 溶液 中能 大量 共存 的 是() AFeCl2、 Na2SO4、 HCl B. NaOH、NaCl 、 HNO 3 CMgSO4、 NaNO 3、 OH D. Na2CO3、NO3、 HCl 课外练习: 1、下 列各 组物 质在 溶液 中能 够大 量共 存 的是 () A. BaCl 2 NaCl H2SO4 B. H 2SO4 NaCl Na2CO3 C. Na2SO4 NO 3 NaOH D. NaOH H2SO4 HCl 2、下 列各 组物 质在 某 PH=14 的无色 溶 液中 ,能 大量 共存 的 是

20、() A.FeCl 3、 NaCl 、NO3 B.NaCl 、 NaOH 、NaNO 3 C.CaCl2、 NaNO 3、 Na2CO3 D.NO 3、H2SO4、 NaCl 3、某固 体可 能由 MgCl2、NaOH 、BaCl2、Na2SO4中 的一 种或 多种 组成。取少 量该 固体 于烧 杯中 , 向烧 杯中 加入 足量 水搅 拌后 ,观 察到 有 白色 不溶 物存 在; 再向 烧杯 中滴 加 酸溶 液。 根据 加酸 过 程中 观察 到的 现象 绘 制如 下图 像, 结合 图像 判断 下列 说 法合 理的 是 () A加水 后得 到 的液 体中 含有 OH- B白色 不溶 物可 能为

21、Mg(OH) 2或 BaSO4 C原固 体中 不可 能 含有 三种 物质 D酸 溶液 一定 不能 为稀 H 2SO4 4、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用其它试剂就可以将它们区别开的是 A. HCl NaOH Na2CO3 Na2SO4 B. HCl Cu(NO3)2NaOH NaNO3 C. NaOH MgSO4 Na2CO3 H2SO4 D. BaCl2 Na2SO4 Ca(NO3)2 CaCl2 5、有一包固体粉末, 可能由 CaCO3、Na2SO4、NO3、CuSO4、BaCl2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16 做实验得以下结果: (1)将此固体粉末加到水中,得到白色沉淀上层清液为蓝色 (2)该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硝酸从实验可判断出,该粉末中一定含有_,一 定不含有 _,可能含有 _ 课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